历史趣谈: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向罗马教皇借兵?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咒水之难 南明皇帝朱由榔沦陷缅甸的悲剧结局

历史趣谈咒水之难 南明皇帝朱由榔沦陷缅甸的悲剧结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咒水之难南明皇帝朱由榔沦陷缅甸的悲剧结局
导语: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

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

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

沐天波见有变故,立即夺刀反抗,终因寡不敌众,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

随即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

仓皇入缅南明皇帝遭盘查
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

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

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永历朝。

立朝不久,清兵又至,永历帝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到贵州、广西和云南。

1658年12月,南明昆明建立滇都,不料立足未稳,吴三桂率领的三路清兵追击到云南。

朱由榔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为保住性命,他听从了马吉翔等人的建议,于1659年正月仓皇出逃到缅甸境内,以期在缅甸苟且偷安。

缅甸当局同意接纳永历皇帝,但要求南明文武官员解除武装方可进入境内。

于是朱由榔下令大小文武官员2000余人放下兵器,并赏给了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明崇祯帝是怎样的皇帝?明崇祯帝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趣谈:明崇祯帝是怎样的皇帝?明崇祯帝生平事迹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崇祯帝是怎样的皇帝?明崇祯帝生平事迹简介导语: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

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

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

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

于公元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册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天启七年)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

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

朱由检即位后,勤于政务。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

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同时朱由检大力清除阉党。

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

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

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

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

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

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为剿流寇,朱由检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历史趣谈: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导语: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启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

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者万历的位置上,或许是个明君。

历史没有假设,不相信眼泪,我们无法给予扶苏,朱标,李恪,真金,光绪明君的地位。

上述五个帝王中,除了太祖、成祖,都不是开拓之主,仅仅守成吃老本而已。

也就是皇二代而已。

你搞出来仁宣之治是顺理成章的,搞不出来万国来朝,四夷宾服,那是你无能。

这三个皇帝,都没做到四夷宾服,所以更加没资格与太祖,成祖比较。

有人认为太祖朱元璋是开国之君,戎马一生,打下明朝基础,比成祖更英明。

其实不然,朱棣也是戎马一生,他打蒙古比朱元璋更迷恋,打越南,打建文,打唐赛儿,朱棣经历的战阵不在少数。

朱棣北伐蒙古的确是没有多大战绩,打瓦剌是损失惨重,打鞑靼是找不到人,蒙古小打小闹一直是有的。

这东西就像刘彻打匈奴一样,最后还不是被匈奴来了一个包抄李广利,打败七万人的战绩。

除非灭绝种族,像乾隆打阿穆尔萨那那样,否则在封建经济时代,什么样的马匹才能调动迅速,反击迅速呢?那时代没有装甲兵,没有飞机,根本不能快速抵抗,蒙古铁骑打完就跑,就是康熙也追不上。

清朝大漠南北无烽烟,那是和亲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张献忠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张祥忠生平简介

历史趣谈张献忠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张祥忠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张献忠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张祥忠生平简介导语: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明史》称他与李自成同年生,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明史》称他与李自成同年生,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

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官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

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一作西营八大王。

次年,参加王自用联军,为三十六营之一。

他英勇善战,很快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并以能谋善战的八大王出名。

王嘉胤死后,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高迎祥称闯王,张献忠、李自成号闯将,崇祯八年(1635年)参与荥阳之会,议决进取,献忠与高迎祥等共攻略东方。

不久张献忠与李自成因小故开始分裂,张献忠率部攻长江流域,李自成攻黄河流域。

崇祯十年(1637年),遭明军总兵官左良玉部的进攻,张献忠的起义部队严重受损,本人也受伤,政治上发生动摇。

次年正月,张献忠率本部义军进驻谷城(今属湖北省谷城县)受朝庭招安授予副将。

驻地王家河,易名太平镇,以示休兵。

张献忠被招安,既不按原安排遣散义军,更不参加对李自成部义军的战斗,而是把守一地加强军事训练,保持自主权。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因对官府腐败官僚无止境的索贿、敲诈、对自己的刁难、不信任已感不满,加之受到李自成的影响,五月初九采用“避实捣虚”“以走致辞敌”的有效战术,重举反明的大旗。

以走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崇祯明朝末代皇帝 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是谁

历史趣谈:崇祯明朝末代皇帝 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崇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是谁
导语: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失败也与大明王朝的人才凋敝有莫大的关联。

崇祯皇帝一生中总共换过多达五十位内阁首辅,而每次更换内阁首辅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失败也与大明王朝的人才凋敝有莫大的关联。

崇祯皇帝一生中总共换过多达五十位内阁首辅,而每次更换内阁首辅也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而是凭借运气,即所谓用抓阄的方式在学士中进行选拔。

崇祯皇帝的内阁首辅也创造了中国古代内阁首辅之最,没有哪一位皇帝如此频繁的更换内阁首辅,因而也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民心不稳,国家的栋梁之才流失十分严重,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亡国。

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内阁首辅的人选一直都是不固定的。

很多朝臣可能在一天之间就经历了巨大的变幻,但是在五十人中还是有些是非常著名的官员,比如李标、陈演、文震孟等。

其中李标作为崇祯皇帝的内阁首辅,其在位期间,一直能够保持住本心,极力地揭发宦官魏忠贤的罪行,最终在铲除魏忠贤之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李标也遭到了崇祯皇帝的罢黜,先后两次成为内阁首辅,最后告老还乡,不再为官。

文震孟是状元出身,后来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重要,也因为抓阄而成为了内阁首辅,但是如今他为人称道的多半是其气节。

崇祯皇帝期间的内阁首辅,多半是著名的大学士,但是崇祯皇帝却不能够知人善任,最后依旧避免不了亡国的命运。

崇祯皇帝首创的内阁首辅选举模式,更加增添了朝中不安定的因素,等到兵临城下之时,没有任何一位内阁首辅能够进言献策,帮助国家度过危难。

崇祯皇帝是哪天吊死的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位皇帝在李自成的大顺军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趣谈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导语:清军入关的时候只有八万五千人,再加上吴三桂的三万五千人,共十二万人。

而明末汉族的兵力足足有四百万人以上。

可是事情发展总是出人意料,清军入关的时候只有八万五千人,再加上吴三桂的三万五千人,共十二万人。

而明末汉族的兵力足足有四百万人以上。

可是事情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四百万人会被十二万人打得落花流水。

假设一下,当全天下都跑来围攻你,敌军兵临城下,你却插翅难飞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帝王——崇祯帝朱由检,他选择了自杀。

1644年3月19日凌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北京煤山(现景山)自尽,陪伴他赴死的只有一名太监王承恩。

在他自杀的时候,吴三桂的三万多名勤王铁骑已经到达了唐山,而李自成的大顺军两天前就开始攻城,在这不到48小时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大崇祯皇帝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呢?有着精锐三大营、关宁铁骑几百万军队的大明帝国为何会在不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覆灭?一个帝王,为什么最后会选择上吊自杀这样让人叹息的死法?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没有逃跑呢?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中国几位都城被围的皇帝。

北宋徽钦二帝在汴京被攻破后当了俘虏,是有前次勤王军成功击退金军的经验,没有考虑到会灭国;明景泰帝在于谦帮助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建文帝国破身死,也是指望各地勤王军到来,未曾想过敌军能成功。

这样看来,帝王们在面临国家危难的时刻,倒都是不会临阵脱逃的。

不逃跑的原因,就是帝王对于军队的自信,所以崇祯皇帝没有逃跑,很可能就是没有把当时攻城的农民起义军放在眼里,也完全没有想到,不到两天的时间,京城就失守了。

而且逃跑,也很有可能被抓做俘虏。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朱由检的另一面 任贼分裂朕尸 勿伤百姓一人

历史趣谈:朱由检的另一面 任贼分裂朕尸 勿伤百姓一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由检的另一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导语:明思宗朱由检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崇祯”。

长久以来,崇祯皇帝给我们的印象几乎就是那三条:1 杀了后宫所有的后妃宫女,2 亡了国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崇祯”。

长久以来,崇祯皇帝给我们的印象几乎就是那三条:1.杀了后宫所有的后妃宫女,2.亡了国,3.大军逼近的时候在煤山自缢了。

以上这三点汇集在一个君主身上,那么这个君主身上几乎就毫无疑问的打上了“昏君”二字的标签了。

一个亡国的“昏君”一定会背负上后世的骂名,但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崇祯皇帝真的不能算是一个昏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只是明朝的覆灭已成定局,任崇祯帝力挽狂澜也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在崇祯之前的上一任皇帝朱由校好像名气也不小,他出名是因为好木工,说朱由校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说到那个爱做木工的皇帝,几乎是无人不晓了。

他在位期间对朝政漠不关心,任由客氏与魏忠贤专权独断,搞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民间怨声载道。

朱由校驾崩以后留给自家弟弟的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烂摊子,当时的明朝已经颓势尽显、油尽灯枯了。

崇祯皇帝继位正好赶上了天灾,灾荒频繁致使百姓暴动的现象也十分频繁。

内有百姓暴乱,外有敌人入侵,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

崇祯皇帝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登基了,他一上任就施展了雷霆手段,清除了揽政的客氏、魏忠贤之流,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的崇祯皇帝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想要早就风雨飘摇大明江山。

奈何明王朝早就病入膏肓了,任由崇祯有再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

崇祯是亡国皇帝不假,但是就像李自成评价的一样:君非亡国之君。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温体仁受宠之谜 崇祯帝对结党官员有天生恐惧

历史趣谈:温体仁受宠之谜 崇祯帝对结党官员有天生恐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温体仁受宠之谜崇祯帝对结党官员有天生恐惧
导语: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外患内乱,急于求治,一旦政事不如意,便常常迁怒于文武百官,重典之下,官员或遭诛杀或遭贬谪,据统计,崇祯一朝,遭
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外患内乱,急于求治,一旦政事不如意,便常常迁怒于文武百官,重典之下,官员或遭诛杀或遭贬谪,据统计,崇祯一朝,遭诛杀的总督就有七人,巡抚十一人。

明朝阁臣贵极人臣,很少有因罪被杀的,而崇祯时却连杀二人,其中一人被赐自尽后尸体吊了整整两天两夜,史书称“真从来未有之惨”。

而官员替换更是频繁,崇祯朝十七年间,兵部尚书换了十四人,刑部尚书换了十七人,内阁大学士用了五十人,其中先后担任首辅的就有十几人,在职时间人均不过一年左右,人员更换如走马灯一般。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温体仁却入阁八年,稳坐内阁首辅之位长达五年,这位在《明史》中被列入《奸臣传》的人物,死后崇祯帝还追谥为“文忠公”,视其为大忠臣。

温体仁是怎样得到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如此宠信呢?
“崇祯皇帝遭瘟了”,这是当时京城里流传的政治民谣,这里的“瘟”指的便是温体仁,意为崇祯皇帝被温体仁蒙蔽了。

温体仁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崇祯皇帝是如何“遭瘟”的呢?
温体仁,字长卿,湖州府乌程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升至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崇祯三年(1630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崇祯六年(1633年)升任首辅,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直至崇祯十年(1637年)才解职回乡。

《明史·温体仁传》对其评价是:“为人外曲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的确,温体仁的一路升迁,可以说是以人为梯,踩在别人身上爬上去的。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叛将都有谁?揭秘古代10大叛将的宿命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叛将都有谁?揭秘古代10大叛将的宿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古代叛将都有谁?揭秘古代10大叛将的宿命
导语:一、英布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

英布出身寒微,曾和郦山的一货囚徒出来在江泽作强盗。

一、英布
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

英布出身寒微,曾和郦山的一货囚徒出来在江泽作强盗。

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项梁,拥立楚怀王。

项梁被秦将章邯杀了后,项羽杀宋义夺得楚军的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击败围困巨鹿的秦军,后杀二十万秦降兵。

项羽军队进军咸阳,秦朝末代皇帝子婴奉玺跪地在城外向迎,可是项羽却让英布“手起刀落”杀了子婴。

英布作战勇敢,被项羽封为九江王。

其间项羽迫使楚怀王迁都,暗中派英布在路上予以截杀。

英布到九江上任后,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出兵伐齐,向英布征兵,英布托病,只派部将率几千人前往。

刘邦在彭城击败项羽,英布还是托病不救,这就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恨。

在刘邦再次和项羽彭城大战,刘邦兵败时,刘邦派隋何去九江游说英布反项羽。

英布听了隋何的话,表面上答应,但是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拿不定注意,刚好此时楚使来催促英布发兵,隋何是趁机跑出来说英布已经降汉,楚使慌忙逃走,隋何给英布说反叛已成事实,应派人赶去杀了楚使,英布此时只能照做,杀了楚使。

项羽大怒,派龙且攻九江,英布不敌,败逃汉地,从此开始事汉。

后随汉军转战至垓下,项羽最终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结束。

没过几年安生日子,韩信被杀,紧接着彭越也被杀,三个“异姓王”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1639年明朝大事记 细数这一年整个大明朝的动荡

历史趣谈1639年明朝大事记 细数这一年整个大明朝的动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639年明朝大事记细数这一年整个大明朝的动

导语:历史纪事:清军入济南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军由京畿南下攻入山东。

时枢辅杨嗣昌以为德州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地,传檄令山东巡抚颜继
历史纪事:清军入济南
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军由京畿南下攻入山东。

时枢辅杨嗣昌以为德州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地,传檄令山东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

于是济南空虚,止有乡兵五百、莱州援兵七百,势弱而不能守。

清军从畿辅而西,抵山西界,复折而南,绕开德州,下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

明军拒城守御死战。

初二,城溃巷战死难者甚众。

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等都城破被俘。

清兵退归
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清亲王多尔衮率军饱掠后,从山东北返至天津卫,渡运河东归。

三月初九,清军从青山口出关,退回辽东。

是役,清军入关达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明总督二、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

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

崇祯帝询问练兵措饷
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六日,崇祯召淮扬道参议郑二阳于平台,询问练兵措饷之事。

二阳答:臣初到扬州,各营设有官兵,向来相沿虚冒。

臣刻意简练,有一额即求足一兵,随时操练。

所以防寇二年,不请一兵一饷。

崇祯帝说:此一方事。

谓天下如何?二阳答:大抵额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大明崇祯皇帝 一个年轻有为但生不逢时的帝王

历史趣谈:大明崇祯皇帝 一个年轻有为但生不逢时的帝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明崇祯皇帝一个年轻有为但生不逢时的帝王导语:提起崇祯皇帝,我们最常说的就是“亡国之君”、“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等等。

其实崇祯皇帝是以为年轻有为的皇帝,只可惜生不逢时。

朱由检继位提起崇祯皇帝,我们最常说的就是“亡国之君”、“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等等。

其实崇祯皇帝是以为年轻有为的皇帝,只可惜生不逢时。

朱由检继位,大力清除阉党。

天启七年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下令逮治。

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

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

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

但是也失去了对朝中朋党制约,致使政策受士大夫集团的摆布。

当时的明王朝内外交困,内有农民起义军,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

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

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

勤于政务,事必躬亲。

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

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

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

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

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

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

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

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皇帝先后下过六次罪己诏。

第一次罪己诏:崇祯八年正月,在中原数省范围内流窜奔袭经年的陕西农民军突然挥师南下,一举攻克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他放下皇帝尊严让大臣为国捐款 群臣无动于衷

历史趣谈:他放下皇帝尊严让大臣为国捐款 群臣无动于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他放下皇帝尊严让大臣为国捐款群臣无动于衷
导语:公元1644年,反贼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了,而守城的士兵却因为没有饷银而无心战斗。

“当兵吃饭”这是千百年的规律,没有钱拿士兵自然不会卖命
公元1644年,反贼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了,而守城的士兵却因为没有饷银而无心战斗。

“当兵吃饭”这是千百年的规律,没有钱拿士兵自然不会卖命,他们都是大老粗,朝代更迭对他们而言关系不那么紧要,不论谁主宰天下,他们都是奴才,都是穷人百姓。

李自成攻陷北京城的时间是1644年的3月18日。

此时是3月11日,北京城大明的朝廷中在商量如何为守城的士兵发饷银。

此前崇祯皇帝一直为饷银的事急的团团转,以至于这个一身傲气的皇帝在走投无路之时不得不发出一个昭告,要求天下群臣和富商为国捐款,说白了就是跟大臣和富商要求。

放在前些年的太平时节,崇祯是万万干不出这些事的,他是一个要面子的皇帝,他的傲气甚至让人觉得他是自负。

《三垣笔记》中记载,有次一下大臣为了拍他马屁,把他比喻成汉武帝唐太宗,本来对于臣子的马屁一笑了之就可,可是他觉得大臣将他与汉武帝唐太宗比是羞辱他,因为在他眼中汉武帝只是中上等的帝王,唐太宗家风败坏他看不起。

可见崇祯内心之高傲。

然而眼看祖宗的基业将要毁于旦夕,他不得不放下昔日的傲气向无奈的现实低头。

就在李自成进兵北京之时,他向天下发出了要求捐款的诏书,规定了京城官员和地方大臣以及地方富商都要捐款,可是整个大明天下的人装作看不见,崇祯如同向一个污水池丢了一块石头,波澜不惊。

一个京城边的老农来到户部,捐了400两银子,崇祯感动的热泪盈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谁是是秦淮八艳之首的第一个男人?

历史趣谈:谁是是秦淮八艳之首的第一个男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谁是是秦淮八艳之首的第一个男人?
导语:要说大明朝谁的运气最好,我首推东林党人士周道登。

提到周道登,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是柳如是,因为这个周道登是柳如是第一个男人。

要说大明朝谁的运气最好,我首推东林党人士——周道登。

提到周道登,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是柳如是,因为这个周道登是柳如是第一个男人。

柳如是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而柳如是因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松江盛泽镇归家院做婢女(也有说是流落街头被归家院收养了)。

所谓归家院,其实就是青楼。

当时盛泽镇声伎风流之盛,几乎可与金陵(南京)相比。

归家院的“妈妈桑”叫徐佛,会操琴,擅画兰草,长得姿容不俗,是盛泽镇的一位名妓。

幼小的柳如是得徐佛的悉心培养,也能诗词,擅书画,才艺出众。

柳如是14岁的时候,相国(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周道登告老还乡,到归家院挑个婢女侍候他的母亲,挑去挑来,就挑上了柳如是。

周母常居深宅大院,见到伶牙俐齿、乖巧怜人的柳如是自然非常欢喜。

柳如是在归家院见识到许多人物,察言观色,应对从容,伺候起周母来自然得心应手。

可惜不久,青春貌美的柳如是就被妻妾成群的周道登看中,把她收为最末一房小妾。

凭借美貌和才华,柳如是很快就受到周道登的专房之宠。

清钱肇鳌《质直谈耳》卷七载:“(她)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的悲剧 三次被骗的吴三桂缺乏政治家素质

历史趣谈:历史的悲剧 三次被骗的吴三桂缺乏政治家素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的悲剧三次被骗的吴三桂缺乏政治家素质导语: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

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

第二天,从关外赶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

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

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

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

此时此刻,吴三桂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就此来临:他究竟该不该相信李自成。

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

可惜,不知是吴三桂对李自成这个示好的“邀请”反应过于迟钝,还是李自成过于急躁,我们只知道,在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合作,向北京进发的途中,却传来噩耗,身在北京的吴氏一家老小被新政权集体处决。

吴三桂感到被欺骗了,怒发冲冠之余,他决定投靠山海关外、近在咫尺的清军。

历史的偶然性,让后人唏嘘不已。

试想,如果吴三桂第一时间主动请求归顺,而不需等着李自成来招安,那么,吴三桂一家老小就可能不会横尸北京街头,他也就没有投靠满清的现实理由了。

其次,即便吴三桂稳坐泰山,等着李自成来招安,但如果没有亲人被处决的突发事件,吴三桂也不会投入清军的怀抱。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晚明一百多年以来,皇帝与大臣互不信任,加之后来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与文官东林党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倾轧,还有文官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与陷害,使得置身其中的吴三桂没有任何安全感,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只能基于切身利益来选择个人的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明朝末大将孙传庭为什么会败给李自成?

历史趣谈明朝末大将孙传庭为什么会败给李自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末大将孙传庭为什么会败给李自成?导语:孙传庭是明朝末年崇祯朝大将,由文到武,扛起大明破碎山河。

孙传庭生于公元1593年,去世于公元1643年,享年五十一岁,字伯雅,又字白谷,为孙传庭是明朝末年崇祯朝大将,由文到武,扛起大明破碎山河。

孙传庭生于公元1593年,去世于公元1643年,享年五十一岁,字伯雅,又字白谷,为代州镇武卫人。

公元1619年,中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后为吏部验封主事升稽勋郎中。

后因为不满奸臣魏忠贤专政,因而弃官归家,闲居家中。

一直到了崇祯九年,魏忠贤伏诛,农民起义军席卷天下后,才重新出仕。

复出的孙传庭受到重视,一再越级为官。

先是越级升为顺天府府丞,后又被擢为右佥都御史。

明崇祯十五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十六年升为兵部尚书。

孙传庭一生最大的功绩,全在镇压农民起义军方面。

他曾经生擒了第一任闯王高迎祥,后又与洪承畴一道,将李自成部击溃,甚至让李自成几近全灭,可惜的是因为崇祯皇帝草率调兵迎战皇太极,给了李自成复出的机会,这才有了后来的闯王入京。

孙传庭宣大总督后,因为政见不合,多次受到杨嗣昌一派的打压,最后甚至在杨嗣昌的阴谋下,被下入狱。

后来虽然被起复,迎击各路起义军,最终还是因为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

《明史》对这个将军评价极高,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孙传庭是一员大将,他多次凭借自己极高的军事才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不过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孙传庭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他由文入武,既有文人的计谋才识,也兼具武将的生活常识分享。

“日落国”考证——兼论明代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

“日落国”考证——兼论明代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

谈到明初外交和郑和下西洋,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当时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往,似乎不涉及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其实,明成祖登基后,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开放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与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明成祖的全方位外交政策收到成效,永乐年间,有“日落国”入明朝贡。

然而“日落国”究竟位于何处,始终是一个谜,本文拟就该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明王朝对内采取“休养安息”的政策[1](卷2,P19),以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外则对蒙古残余采取防御措施,认为“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2](卷6,P486),重点发展与东南海外诸国的和平外交,在朝贡制度的基础上,重建与海外各国的宗藩关系,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天下共主的国际新秩序,营造适应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

洪武元年(1368),遣知府易济颁诏于安南。

[3](卷37,P750)洪武二年(1369),“遣使以即位诏谕日本、占城、爪哇、西洋诸国”。

[3](卷38,P775)洪武三年(1370),又多次遣使诏谕安南、高丽、占城、西洋、琐里、爪哇、暹罗、三佛齐、渤泥(浡泥)、真腊等海外国家。

据说朱元璋当皇帝期间,“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小国百四十九”[3](卷243,P3534-3535),足迹几乎遍及当时的东南亚主要国家和地区,于此可见他对海外入贡的期盼之殷切。

然而到洪武末期,因三佛齐梗阻贡道,“自后诸国道路不通,商旅阻绝”[4](卷8,P298),只有少数几个周边国家前来“朝贡”,这标志着明太祖的对海外政策严重受挫。

明成祖登上皇位后,认为“帝王居中,抚驭万国,当如天地之大,无所不载”[5](卷24,P435),除了继续推行明太祖的对外政策,还把和平外交的范围扩大到周边所有的国家,甚至包括北方蒙古诸部(注: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7《鞑靼》第540~541页载,明太宗派遣使臣诏谕鞑靼可汗:“今天下大定,薄海内外皆来朝贡。

历史趣谈乾隆时期文人评崇祯帝 性愎自用亡国之咎

历史趣谈乾隆时期文人评崇祯帝 性愎自用亡国之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乾隆时期文人评崇祯帝性愎自用亡国之咎
导语:信高宣传委员:樊教授你好,请问从客观来讲崇祯皇帝的性格是不是导致明朝灭国的一项原因呢?如果是就一位帝王来说是什么养成了这样一种可以
信高宣传委员:樊教授你好,请问从客观来讲崇祯皇帝的性格是不是导致明朝灭国的一项原因呢?如果是就一位帝王来说是什么养成了这样一种可以说偏执的性格?(对于性格的解读来自《罗辑思维》不知道正不正确),谢谢您。

樊树志: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但是明朝确实亡在他手上,他有责任,不能辞其咎。

一个来说,崇祯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启用温体仁做内阁首辅,使得朝纲日坏。

所以有崇祯皇帝“遭瘟”一说。

“瘟”,就是指温体仁。

这个问题,我在《明代文人的命运》一书中有详细的阐述。

另外,崇祯有很多内堂,就是小金库,但是他不拿出来。

辽东的军队发不出军饷,兵士们没有斗志,所以打不过清军。

明朝灭亡,崇祯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金皇色葡萄球君:如何评价崇祯?
樊树志:看到有很多读者都在问关于崇祯的问题,我就在这里一并说说我对崇祯的看法,诸君也可以参看我的两本书——《崇祯传》和《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以身殉国时年仅三十五岁。

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清查魏忠贤阉党逆案,拨乱反正,营造新政,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从万历到天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弊政,压垮了明朝的统治架构,内忧与外患同时袭来。

朱由检企图挽狂澜于既倒,无奈时运不济,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王朝走向了末路。

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进入北京,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演出了并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崇祯两位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历史趣谈崇祯两位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崇祯两位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导语: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有两位才华出众的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与如日中天的清军,洪承畴与袁崇焕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有两位才华出众的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与如日中天的清军,洪承畴与袁崇焕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袁崇焕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本一介书生却在外敌进犯之时挺身而出,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军也不畏惧,在宁远城守卫战中屡屡打退进犯的清军,并用火炮把领军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得重伤不治而身亡,而在锦州守卫战中打退了当时皇太极带领的清军,几次大胜让袁崇焕声名鹊起,获得了清军“议战守,自崇焕始”的高度评价。

而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将士,却在皇太极的离间计下死于崇祯皇帝之手。

而洪承畴比袁崇焕小了九岁,清军来犯前曾做反农民起义工作,颇有成效,渐渐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当清军大军压近辽东地区时,洪承畴奉命御敌,却不幸被清军俘虏,举朝震动,以王侯规格设下祭坛,皇帝于五月十日又亲自致祭,又御制“悼洪经略文”公示天下。

祭到第九天时才得到洪居然投靠了清军的情报。

崇祯皇帝却十分不相信他喜爱的臣子会叛国,洪承畴与袁崇焕二人,一个一心报国却含冤而死,最后为他下诏平反的却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一个宠臣卖国求荣却被君主误认为忠良,最后在清朝为臣二十三年,康熙四年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谥号文襄,立御碑。

扒一扒明朝重臣洪承畴怎么死的
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无数,被人敬仰,同时也被人唾骂着。

一个人永远都在不断的前进着,为自己想要努力的东西不断的奋斗着。

虽有
生活常识分享。

古往今来引兵入关的故事

古往今来引兵入关的故事

古往今来引兵入关的故事
古往今来引兵入关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杀。

吴三桂原
本奉命守卫山海关,但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掠去,异常愤怒,于是倒戈来攻山海关,打败李自成守关之兵。

吴三桂又派副将杨绅向屯兵关外的清兵统帅睿亲王多尔衮乞求援助。

多尔衮答应借兵,进驻连山,直逼山海关。

吴三桂迫不及待,派人请多尔衮加速进兵。

清兵连夜出师,越过宁远、沙河,第二天抵达山海关十里之外。

最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刘邦引兵入关: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征,路过高阳,得到谋臣郦食其和郦商
的帮助。

他采纳张良的计策,顺利占领了宛城。

为了避免与秦军主力正面冲突,刘邦决定绕过峣关,翻越蒉山,直插咸阳。

秦二世闻讯大惊,急忙派兵守峣关,但为时已晚,刘邦顺利进入关中,攻占了咸阳。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向罗马教皇借兵?
导语:最早的关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从波斯来的传教士带着经书来到东土大唐,由宰相房玄龄迎接,并受到唐
最早的关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从波斯来的传教士带着经书来到东土大唐,由宰相房玄龄迎接,并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亲自接见。

这比唐玄奘法师取经回到长安的时间还早了十年。

(玄奘法师是贞观三年出发,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而当时进入入中国的是聂斯脱里派,全称为神圣大公叙利亚东方教会,史书上称之为“景教”。

贞观十二年,既公元638年,景教正式获得唐朝官方认可,并资助其在长安修建教堂。

然而景教虽然受到唐朝官方的礼遇,但并没人成为当时的主流宗教信仰。

后来唐武宗会昌灭佛,波及景教,景教在唐朝的发展渐渐式微。

但唐朝灭亡后,景教在中世纪的契丹人和元朝蒙古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

元末明初社会大动乱,景教也在中国大陆消声灭迹。

这之后过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才开始有天主教传教士试图到中国传教,基督教才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线。

十五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在新兴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带动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开始蓬勃发展。

在先进的航海技术的支持下,伴随着他们的远洋商队、海外殖民者和宣教士,他们把欧洲的科技、文化和宗教带到了全世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耶稣会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神父辗转到达广东的上川岛,但并未得到进入内地传教的许可,最终带着遗憾死在了上川岛。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租借澳门,随后更多的传教士通过在澳门的耶稣会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天主教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最著名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