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编写的,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必修教材相比,其专题性更强,选文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如果沿用必修教材惯用的单篇教学模式,很难体现教材编写专题探究的意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从教与学的实际考虑,笔者以为可在各单元的专题下,相机设计几个子专题,对教材选文进行增删重组,通过对比阅读实现专题目标。

下面以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为例。

教材前言告诉我们:在具体步骤的安排上,是从学习过程着眼,每章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章所提出的赏析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第三项自主赏析是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

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同学们在阅读赏析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

这种运用演绎法的设计安排导之以法在先,目标比较明确,应该说是合理的,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但是它并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实情和认知规律,学生更多的是先接触诗文作品,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再作理性的分析,探究蕴含其中的奥妙,实际上运用的是归纳法。

因而,我们仍以教材各单元的学习重点为目标,改变一种思维路径,即从具体的作品入手,将有相关点的作品整合重组为几类或几个子专题,让学生在充分赏读的基础上,探究阅读古代诗文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简介。

2. 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选读。

3. 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阅读法: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作品、评论和研究文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和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4. 第7-8周: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第9-10周: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3)了解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散文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能力;(2)学会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3)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 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散文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4. 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5. 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散文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4)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古代诗歌散文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2)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独特技巧;(3)如何评价古代诗歌散文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作品,提高鉴赏能力;(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作品,分享阅读心得。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诗歌散文作品、作家简介和相关图片;(2)网络资源:查阅古代诗歌散文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3)纸质教材:提供古代诗歌散文选篇,方便学生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阅读鉴赏能力;(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阅读任务,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深入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相关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文本资料、图片、视频等。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诗歌的起源,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同阶段的诗歌特点)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散文的起源,介绍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不同阶段的散文特点)【作品欣赏】1. 诗歌欣赏:《登鹳雀楼》(王之涣)(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艺术特色)2. 散文欣赏:《醉翁亭记》(欧阳修)(朗读散文,分析散文的结构、修辞、情感等艺术特色)【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教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或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中的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歌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4.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5. 实践活动:编写诗歌散文作品,进行鉴赏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学会鉴赏方法,欣赏名篇佳作。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深层含义,运用鉴赏技巧,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欣赏名篇佳作,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活动法:编写诗歌散文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诗歌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第三课时: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4. 第四课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一)5. 第五课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二)六、教学内容6. 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7. 诗歌散文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8. 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9. 诗歌散文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0. 实践活动:诗歌散文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8. 教学难点:探讨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分析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八、教学方法8.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9.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散文的美。

10. 讨论法:探讨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思考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散文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艺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第一节:诗歌散文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诗歌散文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2. 第二章:诗歌欣赏第一节:诗歌的基本形式与特点第二节:古典诗歌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第三节:名篇欣赏与分析3. 第三章:散文欣赏第一节:散文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散文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第三节:名篇欣赏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名篇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诗歌散文创作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知识的掌握和鉴赏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以论文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 参考书籍: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书籍、论文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网站、论坛、博客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2课时)2. 第二章:诗歌欣赏(4课时)3. 第三章:散文欣赏(4课时)4. 第四章:诗歌散文的审美特征(2课时)5. 第五章:诗歌散文的创作方法(2课时)6. 第六章:名篇欣赏与分析(4课时)7. 第七章:古代诗歌散文的传承与影响(2课时)8. 第八章:古代诗歌散文在现代社会的价值(2课时)9. 第九章:实践与创作(4课时)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

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

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教学博苑06-01 1246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菩萨蛮(其二)》,通过诵读感受所描绘的江南的美景。

2、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根据不同的背景来解读不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引入新课。

二、简介:参考注释①。

三、合作探究:有人说,此词为浪荡江南所写,也有人说此词为避乱于江南所作。

请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背景,分组探究的情感。

1、探究一:浪荡江南“只合”——只应是。

因为江南好,所以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接下来四句具体地写到了景物美,生活美,人物美。

“须断肠”——因为江南太美,回去后会后悔遗憾。

由此可见,本词表达了对江南的依恋之情。

2、探究二:避乱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暗示思念家乡,故别人劝他。

“只合江南老”——因为北方战乱,有家难归。

只能在江南老去。

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须断肠”——回家后,看到家乡被战火洗劫的萧条场景而痛苦。

由此可见,本词表达了思念家乡有家难归的情感。

3、小结:先总说江南好,再从景物美、生活美、人物美三个角度具体表现江南的好。

从而表达了对江南的依恋和有家难归的情感。

四、唐诗宋词里的江南(印发资料)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江南的意象的理解。

忆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忆江南【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望江南【宋·苏东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望江南【宋·朱敦儒】炎昼永,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忆江南【唐·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江南柳【宋·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2013/11/6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

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

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

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解题1.导入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解题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通假字“序”同“叙”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古今异义大块文章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罚依金谷酒数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1.结构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鉴赏方法:了解作者背景、把握时代特点、分析作品结构、品味语言风格等。

3. 重点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诗或散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 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含经典诗文选篇。

2. 参考书籍: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书籍。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 音频、视频资料:经典诗文朗诵、表演等视频资料。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第二课时:欣赏唐诗,分析作品意象和情感。

3. 第三课时:欣赏宋词,讨论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3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3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3古典诗文2011-10-01 07435d56b7b40102drzj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3一、学习目标1、鉴赏诗歌2、感知“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艺术风格二、相关知识链接1、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2、(1)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双眼明秋水润。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宋)欧阳修《诉衷情》(3)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宋)阮阅《眼儿媚》(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王观《卜算子》(5)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上的痣一点。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3、(1)云鬓半偏新睡觉(jué),花冠不整下堂来。

——(唐)白居易《长恨歌》(2)有个女孩名叫婉君,明眸如水绿鬓如云。

——琼瑶《婉君》(3)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4)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三、诱思导学1、整体感知,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在这首词中,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3、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1、词,又称()()等,滥觞于(),兴盛于(),主要有()和()两个大的流派。

2、温庭筠,字(),()派之开山鼻祖,与()并称“温李”。

五、拓展阅读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ruó)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试分析“皱”字的好处。

(2)试比较本词与温词《菩萨蛮》的异同。

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古典诗文2011-10-01 07415d56b7b40102drzi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蜀相》教学目的基本方法。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3、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4、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标1、掌握诗歌诵读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5、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6、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

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

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

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目录第1单元第1课《长恨歌》第1单元第2课《湘夫人》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其四)》第1单元第4课《蜀相》第1单元第5课《书愤》第2单元第1课《春江花月夜》第2单元第2课《夜归鹿门歌》第2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第2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第2单元第5课《菩萨蛮》第3单元第1课《将进酒》第3单元第2课《阁夜》第3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第3单元第4课《虞美人》第3单元第5课《苏幕遮》第4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第4单元第2课《庖丁解牛》第4单元第3课《项羽之死》第4单元第4课《阿房宫赋》第5单元第1课《六国论》第5单元第2课《伶官传序》第5单元第3课《祭十二郎文》第5单元第4课《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第6单元第1课《种树郭橐驼传》第6单元第2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6单元第3课《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第6单元第4课《项脊轩志》长恨歌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2、诵读全文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

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

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

”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

高中语文 阁夜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阁夜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情感目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解题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写景、写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

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

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

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三、诵读诗歌师范读、生齐读四、鉴赏: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注释:阁:指四川夔州西阁。

岁暮:年终。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日光。

霁:雨停初放晴或雾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霁”來形容。

寒宵:寒冷的夜晚。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注释: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时间。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在夔州东。

星河:星辰与银河。

星河影动搖:星宿动搖,是境內有戰爭發生的徵兆。

听觉、视觉。

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

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注释: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_第二单元 推荐作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_第二单元 推荐作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

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相配套的。

为为使它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编者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曾进行了反复思考、分讨论,并采取了一些新的编,排思路。

(一)适应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求。

,民国以前,文人科举考试以及公私应用交际、日常记事抒情言志,都离不开用文言形式写的诗文。

对于诗这的学习、探,讨,了解其做法,总结其得失,予以借鉴,甚至模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代替,了信,古代文学与读者拉开了距离。

阅读古代诗文,从以往的重在临摹仿效,转为偏重鉴赏和认识。

古连文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多半在于增进文化涵养,提高审美情趣;至于写作应用上的受益,则不像白话文那样直接。

这是读者需求上古与今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课本的设计必须从欣赏角度入手,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

(二)采用全新的单元设置角度。

,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课本打破了-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

诗这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

诗这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

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

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三)努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步骤上有所创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程把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从单元开头的,赏析指导,到课文后的练习与相关资料,均本着加强方法指导的原则作了新的‘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古典诗文10-01 0741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蜀相》教学目的基本方法。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3、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4、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标:1、掌握诗歌诵读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5、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6、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

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

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

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

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

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

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

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

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

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

《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

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

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

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

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

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

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

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

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

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老师点拨、明确:“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

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

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

“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

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

(联想大唐盛世,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六、作业:背诵全诗《书愤》一、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