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问卷调查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研究

2 11 ) 0 4 1
要 :本文 从 中 高职课 程 体 系的 角度 出发 ,结 合计 算机 专 业 高职课 程 设 置 内容 中存 在 的具 体情 况 ,探 讨 了计 算机 类
专 业课 程 的优化 、衔 接 问题 ,并提 出 了一 些建 议 。 关键 词 : 中高职 ;课 程 内容 ;衔 接
中图分类号:G 1. 7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鳊号 :10— 59(0 1 0 0 9— 2 0 7 9 9 2 1 )2— 14 0
Th fe t eCo v r e c f eEf c i n e g n eo v
Co pu e o e so a ur e m t rPr f s i n lCo s s

综 合 计算机 网络 技术人员 实训 ( 四级) 3 岗位实习 限定选修课 其他课程
语文
6 0
2周 2周 0
3 60 4 0 3 53 8 8 9 3 3 0 4
L Ma i n
(h n h i e h i lntu f l t nc&nomainS a g a 2 1 1 ,hn ) S a g aT c nc si t o e r i Ifr t ,h n h i 0 4 C i a I te E co s o 1 a
Absr c : i ril r m h rpe t e ofv c to a u rc u ,o t a tTh satc efo te pes ci o ai n lc riulm c mbie i o utrs inc oc to lc riulm v n d w t c mp e c e e v aina urc u h c n e xit n t es cfc cru sa c so o utrp o e so a o r eo p i iai nc n e g n e is sa tf r r o tnte ssi pe i ic h i m t n e fa c mp e r f si n lc u s fo tm z to ,o v r e c sue ndpu o wa d s m es gg sin . o u e to s K e w o dsVo aina; riu u ; n e g n e y r : c to lCu rc l m Co v r e c

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企 业 管 理
s C f E N G E&T E O H ~ 0 L 0 0 Y
中 高职 衔 接 的 问题 与 对 策 ①
以计算机应 用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专业为例
杨 永 亮 ( 山东轻 工职业 学院 山东淄博 2 5 5 3 0 0 )
摘 要: 中高职教 育衔 接是 构建 职业教 育体 秉的重要 纽成部 分, 试文 以计算机应 用技 术 专业 为例 , 探 讨 了中高职衔 接 中人 才培养规格 与模 式, 课 程体 系的构建 、 师资队伍建 设 质量 考核评价 等存在的 问题 和对 策。 希望 能够为 中高职教 育衔接提 供借 鉴与参考 。 关键 词 : 中 高职衔接 计算机应 用技 术 五 年一贯 制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3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3 7 9 1 ( 2 0 1 5 ) 0 2 ( b ) 一0 1 3 9 —0 1 2 0 1 4 年是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史 上 惊 心 动 魄 的一年 , 全 国职 业 教 育 会议 的 召开 , 多 项 推 动职业 教育发展 的文件相继 出台 , 通 过 国 家的 教育规划 纲要和政策 文件可以 看出 , 诸 多 对 建 立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体 系的 描 述 中都 对 中高职教育 衔接进行 了说明 , 中高 职 教 育 衔 接 是 实 现 职 业 教 育 科 学 发 展 的 关 键 环 节。 山 东 轻 工 职 业 学 院 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专 业从l 9 9 5 年 开 始招 收 中职 生 , 2 0 0 3 年开 始 招 收五 年一贯制学生 , 2 0 0 6 年 开 始 招 收 高 职 生, 在 多 年 的 中 高 职 人 才 培 养过 程 中 , 积 累 了一 定 的 经 验 , 该 文 以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专 业五 年一贯制 人才培 养为例 , 探 讨 中 高 职 衔 接 教 育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与 对 策 。 1 . 5质 量评 价 单一化 五 年 一 贯 制 人 才 培 养 的 考核 多 以 结 果 评价 和双证书评 价为主 , 忽 视 了过 程 性 的 评价 , 特 别 是 缺 少 了对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的 评 价、 顶 岗实 习企 业 的 评价 等环 节 , 没有 突 出 技 能、 岗位 、 专业 素 质 的 评 价 。 定期考核 , 督 促 教 师 参加 企业 实践 。 对 从 企 业聘 请的能 工巧 匠, 除 了进 行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专业知识水平 、 实践操作能 力、 技 术 职 务职称要求外 , 还 进 行 了 教学 方 法 、 教 学 模 式、 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 , 使企 业 兼 职 教 师 能够利用职 教理念进 行知识传授 。 通 过 以 上 方式建立校 内校外 、 双 栖 双 能 的 双 师 型 教 学 团队 , 保 障 了中 高职 阶 段 的教 育 质最 。 2. 5 建 立过 程性 质量 评价 体 系 建立 “ 一二 三” 过程性 质量评价 体系 。 指一个能 力 , 对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的 职 业 能 力建立考核评价 方案 ,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都 通 过“ 考试+ 实训” 的 考 核 环 节才 能 合 格 , 二 是 双证书 , 在职业技能证书的选择上 , 根 据 职 业 范 围 确 定 了 与 高职 衔 接 的职 业 岗位 所 对 应的职业 资格证书 , 学 生 毕 业 必 须 获 取 对 应的证书 , 三 指 顶 岗 实 习 的 三 方评 价 , 分 别 由中职 、 高职 和企业 三方对学生 顶岗实 习 的 专业 能 力 、 素 质能 力 、 团 队 合 作能 力等 方 面进行评价 。 “ 一二三” 过 程 性 质 量 评 价 完 成后 , 根 据 学 生 的评 价 情 况 , 形成 每 位 学 生 的 质量 评 价 报 告 。 过 程 性 评价 的 实施 , 既 对 学生的能 力培养提供 了指导 , 也 为 用 人 单 位 对 学 生 综 合素 质 的 了解 提 供 了更 好 的 参 考。

中高职衔接问卷调查

中高职衔接问卷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高职衔接问卷调查篇一: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调查问卷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调查问卷(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学生)1、请问您的性别?a男b女2、学校所在地?a省城b地区c县城3、您所就读学校是否重点?a重点b非重点4、您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a是b不是5、学校类别?a普通中专b职业高中c技工学校6、你原本想升入的学校?a普通高中b中等职业学校7、你所在的年级?a职一b职二c职三8、你心目中的高职院校是:a培养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社会地位和收入的地方b培养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的地方c在上大学竞争中被淘汰学生的最后落脚处d自谋职业时,取得职业资格的地方e就业有保障的地方F说不清9、你认为高职院校有什么优势:a专业对口,贴近社会需求b毕业后拥有双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c学的东西实用能力强,更贴近生产实际,学以致用d注重实践,技术过硬,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重视高职院校10、你认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毕业生哪个好就业:a高职b本科c差不多11、读完中职后,你想继续进入高职吗?a是b不是12、如果不想读高职原因是?a家庭负担大,不能供我继续读书b重新就读高中,争取升入大学c觉得掌握的知识已足够就业需求d想继续深入学习,但成绩不好,升高职的几率很小e想进入社会锻炼,获取文化知识以为的知识F其他原因13、你选择进入高职的原因?a觉得中职学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技能不够高,想升入高职继续学习专业知识b年龄还小,不想去工作c对这个专业很有兴趣想继续深入学习d想进入社会锻炼,获取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14、本题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初中毕业时本想年5年制高职,由于分数不够只能选择读中职?a是b不是15、本题是否符合你的想法:中专毕业工作好找,但是发展潜力不大,希望读完高职再去工作?a是b不是16、本题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早知道有”3+2”可以选择,我会考虑的。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
校 表 现 的调 查 ,了解 学生 目前 的 学 习现 状 ,探 索采 用 “ 模 拟 公 司制 项 目教 学模 式 ”提 高教 学 有 效性 的对 策 和 方法 。
关 键 词 : 中职 生 ;调 查 ;对 策
中图分 类 号 :G7 1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0 5 6 8( 2 0 1 3 )3 2 — 0 1 6 8 - 0 3
请假 离开课 堂 。
三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及 对 策
学生 是看 客 、听客 ,教室 成 了 “ 评 书表 演 艺术 家 ” 。经
常是 教师辛 苦 、学生 很 累 ,做题 很 多 ,会 的很 少 ;教 师 讲 的很 多 ,学 生记 住 的很 少 。 “ 过 程体 验 、 自主 建 构 ” 教学 法培养 了学 生 自主学 习能力 ,教 师 只是解 读 重点 和 难点 ,点拨 建构 思路 和方法 。这 样 的教 学 ,教师 教得 轻 松 ,学生学 得快 乐 ,极 大地 减 轻 了教师 的教 学负 担 ,扩
中职 教育 在发 展 中遇到 了许 多瓶 颈 ,其 中很重 要 的 是 学生 学 习主动性 较低 ,课 堂教 学效 果 较差 。为 了提 高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我们 尝试 了 “ 模 拟 公 司 制 项 目教 学模
式” ,营 造 在 工 作 中 学 习 的 氛 围 。本 文 重 点 研 究 了 模 拟
目标 奋 斗 和 持 之 以 恒 地 努 力 的 学 生 较 少 。学 习 也 缺 乏 兴
大 了课堂 的教学 容量 。提高 了课 堂教 学效率 。
3 . 创 新考 核评 价体 系 考核评 价是 对学 生专业 知识 、能力 及综 合素 质 的考 核评 价 。要 采用 活动 表现 评价 ( 形 成性 评价 )和发 展性 评价 的方法 .构 建 以能 力为 本 位 、以 学生 发 展 为 目标 、 以 “ 评学 ”为先 的考 核评 价体 系 。可通 过在 教学 中引进 激励 机制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加强 团队建 设 ,增强 合作 和竞 争意 识 ,调 动潜 能开 发 ,从而 培养 和 提高 学生

中高职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高职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高职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职业规划不清晰、专业水平不够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步。

研究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及对策是迫切需要的。

一、中高职衔接现状分析1.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中等职业学校阶段,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缺乏清晰的认识,在缺乏目标的情况下,学习往往缺乏动力。

2. 职业规划不清晰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规划不清晰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和未来职业方向时缺乏明确的思考和规划,导致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迷茫和困惑。

3. 专业水平不够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技能上的培养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时,专业水平和基础能力不够,导致了在高职学习中遇到困难。

二、中高职衔接对策研究1. 设立职业规划教育课程针对学生职业规划不清晰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设立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2. 加强学生学科基础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注重学科基础教育,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为进入高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推行导师制度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都可以推行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学习辅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4. 推进产教融合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准备。

三、结语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解决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中高职衔接现状及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我国中高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

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

文_读书育人摘要: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而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衔接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课程内容衔接是核心,制定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衔接还依赖很多客观的因素,只有破解陈旧观念,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才能促使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字: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衔接;课程内容衔接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及人才培养输送渠道的逐步畅通,很多中职学生想继续深造,而不愿早早地就业,中职升高职的比例逐年扩大。

如何培养对口升学的中职学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中高职衔接成为了职业教育重大的研究课题。

构建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中高职衔接涉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安排、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

而关键与核心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

本文以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就中高职课程如何进行有效衔接展开研究。

一、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1、培养目标不明确作为在中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专业,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同时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对口中职生,而人才培养目标多以高中毕业生为参照。

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计算机专业中高职之间出现重叠、断层。

2、课程内容设置重复比对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模式,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本科的缩减,中职的教学计划是普通高中和高职的双重缩减. 开课名称、知识点和技能点等重复率较大,造成了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耗,降低了学习效率,还会影响中职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课程衔接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阶段时往往面临着课程内容的跳跃、学习重心的转移等挑战,而高职学生也需要适应更加专业化和深入的课程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水平,促进中高职之间的顺畅衔接,为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以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就业竞争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分析当前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的现状,深入了解各类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

针对现有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评估所提出的优化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最终,通过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深入研究和总结,为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致力于推动专业教育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的衔接优化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衔接课程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复学习和知识断层现象,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的衔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就业竞争力。

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重要议题,要实现学生学历和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有赖于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专业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番探讨。

一、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计算机的一些专业例如计算机编程,在中职由于学生多数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差,因此编程类课程不宜讲太难,而对于少数能够学进并学懂编程的学生而言就更适合进入高职继续学习,更深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另外动漫、平面设计等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也更迫切的需要中高职的有效对接。

二、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招生衔接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以中职毕业生为主要生源,并相对于普通高中生要优先录取中职毕业生,以体现其职业性。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仍然更多地偏向于普通高中,使中等职业教育成了终结性教育,中职的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进入高职继续学习。

另外招生专业局限性很大。

计算机相关专业本应该有很多,例如艺术设计、动漫与游戏、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等,但是高职在招中职学生时只设一个计算机专业,学生报考时是看文化课与计算机专业课相结合的成绩,这个计算机专业课是固定的,也就是学生在中职不能够选择高职的与计算机相关的其他专业,只有一个计算机专业可选,专业有限,削弱了学生对报考高职的热情。

2.人才培养目标衔接问题中职与高职本来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教育,本就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分家。

应该保证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只要愿意都能够进入高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学习。

而目前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多针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有些专业课程方面的训练还没有中职做的好,然而中职不收学费,高职还有高昂的费用,导致学生宁可边就业边学习,也不愿到高职继续深造。

中高职衔接问卷调查

中高职衔接问卷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高职衔接问卷调查篇一: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调查问卷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调查问卷(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学生)1、请问您的性别?a男b女2、学校所在地?a省城b地区c县城3、您所就读学校是否重点?a重点b非重点4、您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a是b不是5、学校类别?a普通中专b职业高中c技工学校6、你原本想升入的学校?a普通高中b中等职业学校7、你所在的年级?a职一b职二c职三8、你心目中的高职院校是:a培养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社会地位和收入的地方b培养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的地方c在上大学竞争中被淘汰学生的最后落脚处d自谋职业时,取得职业资格的地方e就业有保障的地方F说不清9、你认为高职院校有什么优势:a专业对口,贴近社会需求b毕业后拥有双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c学的东西实用能力强,更贴近生产实际,学以致用d注重实践,技术过硬,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重视高职院校10、你认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毕业生哪个好就业:a高职b本科c差不多11、读完中职后,你想继续进入高职吗?a是b不是12、如果不想读高职原因是?a家庭负担大,不能供我继续读书b重新就读高中,争取升入大学c觉得掌握的知识已足够就业需求d想继续深入学习,但成绩不好,升高职的几率很小e想进入社会锻炼,获取文化知识以为的知识F其他原因13、你选择进入高职的原因?a觉得中职学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技能不够高,想升入高职继续学习专业知识b年龄还小,不想去工作c对这个专业很有兴趣想继续深入学习d想进入社会锻炼,获取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14、本题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初中毕业时本想年5年制高职,由于分数不够只能选择读中职?a是b不是15、本题是否符合你的想法:中专毕业工作好找,但是发展潜力不大,希望读完高职再去工作?a是b不是16、本题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早知道有”3+2”可以选择,我会考虑的。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浅析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浅析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浅析近年来,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中高等职教的形式多样化,“3+2”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对口报考高职等形式不断出现,但与此同时,两者之间衔接的矛盾也逐一显现,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已成为职教战线的一个热点问题。

标签: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教学;衔接一、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具体表现1.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设置不衔接。

①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

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里,中职和高职在不同院系,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设置,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之间课程设置缺少有效地沟通,出现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

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我院中专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网页制作、Flash、ASP等专业课,而在高职教育的第一年,同样也开设了这三门课程。

②技能训练重复。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有些实践训练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

我院中职教育实操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大约是3∶1,而高职第一年,重复课程实操和理论比例有所降低,技能训练下降。

(2)培养目标不衔接。

各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现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衔接和教学标准提高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院在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相互独立。

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计划缺失,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没有互通,没能建立起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

(3)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基础不扎实。

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最大障碍是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中职院校教师更注意对中职生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培养,所以在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这与目前中职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有关,进一步导致了中职生在升学时与初中生相比竞争力较差。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与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与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
专业与课程对接 , 笔者带领精品课 团队认真开展行
检测 、安全审计 、漏洞扫描 、 身份认 证、加密系统 等) ; 7 . 掌握各种常用安全产品 ; 8 . 熟悉 国内外安全标 准和规范 , 9 .对常见的 网络攻击 手段和 防范措施 的有原
理性的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业调研和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确立信息安全技术面
高职 院校计算机专业 与课程 对接 问题 的研 究
王 登 科
( 牡丹江大学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1 )
摘 要 :本文 以计算机专业 中的信 息安全技 术方向为例 ,对 高职院校计算机 专业课程体 系建设 的原 则 、方法、路 线与结果进行 了探 索与 实践 ,实现 专业和职 业 岗位 对接 、专业课 程 内容 与职业标 准对接 , 教学过程 与生产过程 对接 ,全 面落实专业与课 程对接 ,给 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对接 ;课程体 系建设 ;岗位 中图分类号:G 4 2 3 . 0 7 文献标识码:A
1 0 .熟悉 在不 同安全 系 统领 域 中的 相关 技术
支持 、 安全策 略 、 安全风险评估 、 安全优化等知识 。
经过 调研 ,毕 业生 就 业企 业 中 的 岗位 大致 分 为研 发 、售 前 、销售 、售 后这 四部分 ,具 体 的 岗位
如表 1 所列。
表 1岗位情况表
岗位类 型 实 际工作 岗位
1 7 2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1 . 1 6 科 研 项 目 :黑 龙 江 省 职 业 教 育 学 会 “ 十 二 五 ”规 划 课 题 ( 课 题 编 号 GG 0 4 7 1 ) 作 者 简 介 :王 登 科 ( 1 9 7 4 一) ,男 ,黑 龙 江 牡 丹 江 人 , 牡丹 江 大 学信 息 与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副 教 授 , 工 程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I T项 目管理 , 网络 安全 。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摘要】现阶段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不连贯、教学方法不匹配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衔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包括课程设置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设置上,应强化核心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引入项目驱动教学和多元化评价方式。

本文提出了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优化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提供参考,促进相关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优化策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在中高职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课程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技能、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由于中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导致学生在升入高等院校后可能面临课程衔接不畅的情况。

中职和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层次,中职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则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在中高职教育中备受青睐,正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

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入高等院校后可能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对于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原因,探讨有效的优化策略,为中高职学生顺利衔接高等院校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在中高职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与障碍。

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分析

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专业型 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给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输送大量 的人才。现代社会发展中,对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这其中积极采用中 高职课程衔接方式,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1 计算机类专业实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 1.1 必要性
ELECTRONICS WORLD・探索与观察
中高职衔接是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培养专业素养和职业 素养的良好手段,而课程衔接更是中高职教学衔接的关键。本文主 要从计算机类专业实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阐 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当前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 课程衔接中的一些问题,还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应 对策略,为有效提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 考。
二是要结合教学培养专业实际。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现阶段处于较大人 才缺口状态,中高职教育活动中着重培养此类人才,更是要能够从专业情况 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培养目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所面向的就业岗位包含网 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网络产品销售、网络工程师以及网络 安全管理员等,所实际对应的工作领域较为广泛,能够从事多种类型的计算 机类工作,因而在设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成 为具备“建网、管网、用网”的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衔接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工作开展要求,顺应社会经济发 展对于和不同类型、规格人才的需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求。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响应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号召,能够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更好适应 当前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 衔接内容,包含专业培养目标、学制、专业设置以及课程等,而课 程衔接占据关键地位。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当中,计算 机技能是当前社会每个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在培养计算机类专业 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开展系统性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工作和实践培 训教育,促进人才成长为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的专业型人 才。但是传统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不论是专业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 衔接程度不够高,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影响 到了人才培养效果,而通过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可以良好改善这些 问题,促进人才培养活动顺利开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给企 业经营管理、社会经济建设输送大量的高素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与探索

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与探索

摘要计算机专业中、高职有效职衔接是大连市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部分院校的调查情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统筹规划、同步课改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计算机专业招生课程设置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hesion of Computer Major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 原tion //Wang XiaoshuAbstract The cohesion of computer major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Currently,there are certain problems in the cohesion of this major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nrollment,specialty sett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and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some colleges,proposed several solutions such as overall planning,synchronous curriculum reform,etc.,from three aspects.Key words the cohes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major;enrollment;curriculum setting当前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已成为大连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城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为教学的拓展及延伸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学习好计算机课程是做好中高职衔接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解决高职院校计算机和中高职的衔接问题,培养学生就业后适应岗位的需要,培养和锻炼计算机专业素质和能力,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二者间的衔接,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满足就业需求。

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探讨ﻭ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国家先后颁布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和规划纲要》等文件,对中职学生升入高职进一步的去学习和深造做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而相关文件的提出可以说为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提供了一定的策性保障。

对当前的高校而言,无论大学,还是中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专业课和公共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加大了对计算机专业的重视程度。

从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看,百分之六七十的生源都是来自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这说明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和渴求,且思想也越来越成熟。

ﻭ首先,做好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提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定位、学制、生源等原因,使得教育的吸引力不强,招生困难,个别地区的中职教育甚至走到招不到生的窘境。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而言,招生和就业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在对中职课程进行衔接时应从大局出发,整体考虑,建立的计算机课程标准体系,建立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设置的专门化课程,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动画加入音频、,艺术字等形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和需要进行选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

ﻭ其次,在计算机专业中高职对口衔接的基础上,课程设置的形式要更加多样,除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外,要增设专业核心课程、图像处理课程、网页设计课程、动漫制作及相关多的制作等,做好高职与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对口衔接。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课程衔接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

由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课程衔接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提高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质量,本文将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中职和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

中职教育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则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化和拓展。

针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 对齐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确定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要求,明确各阶段学习的目标和重点,确保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2. 整合重复内容:对于中高职学生可能已经学过的重复内容,可以适当整合课程,减少重复学习,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

3. 强化专业技能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二、教学资源整合的优化中高职学校的教学资源在师资、教材、实验设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衔接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教学资源,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中高职学校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共享优质教材、实验设备、教学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在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中获益。

2. 强化师资培训:针对中职教师的师资培训,可以针对性地组织高职教师进行交流授课,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3. 制定资源使用规范:教学资源的整合还需要制定规范的使用标准,明确资源的获取途径和使用方式,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障。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化在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课程衔接至关重要。

为了优化教学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跨学段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 Al同l时R又i连g成h一ts体"R以e整s体er的v形e象d出. 现在世人面前$ 当前我国的
中高职教育衔接表现形式为外延式"以课程资源为主导的内涵 式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缺少完整的学科体系"限制了 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做好课程衔接已成为 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工作$ 中高职教育必须以课程资源为主 导要素"以专业相近#专业对口为前提"打破学科本位的思想" 而是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需求"建立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职业 教育体系$ 这样才能够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合作"推动我国 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衔接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我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前沿阵地$)$*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指的是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 育在专业课程相似或相同的基础上"完成内容和教育体系的传 承与结合$ 二者的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操守#技能水平的重要 工作$ 在职业教育的衔接作用下"二者课程内容既各自独立"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55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使得社会 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 场发展的契机"也是一次职业学生成长的机遇$ 从目前的情况 来看"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 衔接的不完善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的尤为显著"严重的影响了学 生的学习质量$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实现"真正意义 上强化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促进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可持续 发展"就必须对 中 高 职 业 教 育 的 课 程 衔 接 问 题 进 行 深 入 的 研 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圆满的完成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 年 第 2 8 期 季 试 周 刊
计 算 机 专 业 中高 职 衔 接 问 题 问 卷 调 查 与 对 策 研 究
刘 莉 娜
( 包 头轻 工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内蒙 古 包 头 0 1 4 0 3 5 )
摘 要: 文章 对 计 算 机 专 业 中高 职衔 接 情 况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和 分 析 , 得 到 了相 应 的 统 计 数据 。根 据 调 查 结 果 。 重点研究 了包 头 市轻 工职 业 技 术 学 院计 算 机 专 业 中高职 衔 接 的基 本 情 况 、 存 在 的 问题 等 , 并 有针 对性 和 时效 性 地 提 出 了建 议 。 关 键 词 :中 高职衔 接 计 算机 专 业 问卷 调 查 2 0 1 1 年8 月, 教育部 出台了《 关 于 推 进 中 等 和 高 等 职 业 教 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 该 意 见 提 出要 围绕 中等 和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接 续 专 业 的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系 统设 计 、 统 筹 算 机 课 程 衔 接 不 畅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中 高 职 各 自为 政, 解决 的办法是 。 政府和主管 部门积极发 挥宏观调 控功能 . 根 据 计 算 机 专 业 的 特 点 . 由 中高 职 院校 和 企业 共 同 制 订 人 才 培养方案 。 在此基础上 , 在课 程 开 设 时 间安 排 、 教材 选 用 、 课 程 教 学 内容 衔 接 上 进 行 统 筹 规 划 , 一 体 化设 计 . 形 成 连 贯有 序 的 有机整体 。 从 而较 好 地 避 免 课 程 设 置 的 重 复 问题 2 _ 。 ( 二) 各 有 侧 重 地 设 置 中高 职课 程 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 . 科 学制定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 . 中 职 阶 段 重 视 基 本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的训 练 ,高 职 阶段 注 重 理 论 的 提 升 和高级技能的培养 . 中高 职 之 间 要 相 互 沟 通 . 合理设 置课程 . 降低课程重复率 ,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 中职 阶 段 , 学 生 学 习计 算 机 专 业课 程 由 于 时 间 短 , 基 础 差, 很 难 达 到 职业 岗位 的要 求 , 中职 阶段 打 好 专 业 基 础 , 课 程设 置 得 宽 泛 一些 , 进 入高 职 以 后 再 提 高专 业 素 养 。 例如 , 中职 阶 段 开设 的( P h o t o s h o p } 课程 . 在 学 生 掌 握 图 形 图 像 处 理 的 基 本 操 作之后 , 高 职 阶段 可 以 继 续 开 设 《 图形 图像 高 级 处 理 技 术 》 , 进 步 提 高 处 理 图 片 的能 力 。在 中职 开 设 { D r e a m w e a v e r ) ) 、 《 数 据 库基础 》 、 ( Wi n d o w s 操作 系统》 、 《 计算机 网络基础 》 课程 , 相 应 地 高 职 可 以开 设 的衔 接 课 程 有 ( ( P HP 动 态 网页 设 计 》 、 《 数 据 库 管理和开发》 、 《 网络 服 务 配 置 》 、 《 计 算 机 网络 协 议 》 等 。同 时 授 课 时 增 大 实训 比例 。 重 点 培 养 学 生 的实 践 动 手 能 力 。 ( 三) 设计课程设置、 课 程 内容 时要 考 虑 职 业 能 力要 求 计 算 机 专 业 在 设 计 课 程 设 置 和课 程 内 容 时 。应 认 真 分 析 计 算 机 职 业 岗位 的能 力 需 求 ,按 照技 能 型 人 才 由初 级 到 高 级 的能 力 标 准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 按 照 职业 能 力 设 置 课 程 和 内 容. 培 养 学生 的综 合 能 力 , 以 中职 专 业 课 为 基 础 , 避免重复 , 体 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 四) 重 点 培 养 学生 的 职 业 综 合 能 力

二、 计 算 机 专 业 中 高职 衔 接 模 式 的 改 进 建 议
( 一) 统 筹 课 程 衔 接

模块。 从 调 查 结 果分 析 , 中高 职 没 有 建 立 统 一 的课 程标 准 , 还 是 各 自为 政 . 中高 职 衔 接 后 课 程 没 有 衔 接 , 仍 然 按 照 原 来 的普 通 高 中 学 生 教 学 的教 学模 块 组 织 教 学 。 ( 三) 教 学 内容衔 接 发展 现 状 计 算 机 专 业 实 施 中高 职 教 学 内 容衔 接 度 为 2 0 %, 有4 4 - 4 % 的学 生认 为 教学 内容 符合 专业 定 位 ,关 于重 复 的 内容 , 有 3 3 . 3 %的 学 生 认 为 需 对 教 材 重 新 整合 。 从对 调查 结果 分析 、 在 教 学 内 容设 置 方 面 , 中 高职 的课 程 内 容 和专 业定 位是 一致 的 , 但没有解决 重复的教学内容 , 高 职 在 制 定 教 学 目标 中 , 没 有 考 虑 中职 学 生 的需 求 , 仍 旧沿 用 高 职 教 学 目标 。 ( 四) 教 学 过 程 衔接 发展 现状 在 开 放 式 问 卷 中 。我 们 设 计 的 问题 主要 包 含 学 生 对 计 算 机 课 程 的 设 置 和 授 课 方 式 的 意见 和建 议 。 数 据 显 示4 5 . 2 %的 学 生 认 为 专 业 不 明 确 ,专 业 前 景 渺 茫 , 8 9 . 2 %的学 生 认 为 中 高 职 的课程衔接 不紧密 , 课程设置不 合理 , 理论课程 较多 , 希 望 增 加 实 践 性 的 课 程 。7 6 . 8 %的 学 生 认 为 教 师 的 授 课 方 式 需 要 改 变, 加 强 与 学 生 的互 动 , 强 化 实训 和技 能 的训 练 。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中 职 生 的 理 论 基 础 薄 弱 ,学 习 能 力 较 弱. 进 入高职 后课 程难度增 加 , 教 师 授 课 方 式 不 同 于 中职 教 师 . 学 生刚开 始接 触极端不 适应 , 甚 至部分 学生放 弃学 习。
和教材建设 , 明 确 各 自的 教 学 重 点 , 制定课程标 准 , 调 整 课 程 结构与内容 , 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 , 推 进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和 教 材 的 有 机 衔 接 …。笔 者 认 为 计算 机 专 业 中高 职 衔 接 体 系 的 设 计 , 有 利 于 促 进 中 等 和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是 完 善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的 重 要 内 容 。 本 课 题 组 对 包 头 轻 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的 中高 职 计 算 机 专 业 的 师 生 进 行 了 问 卷 调 查 。共 发 放 问卷 1 2 0 份, 回 收 有效问卷1 0 5 份, 有 效 回 收率 为8 7 . 5 %, 其 中9 5 份 来 自本 校 中职 和高职学生 ,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计 算 机 专 业 中高 职 衔 接 模 式 的 现 状 ( 一) 学 制 衔接 发展 现状 目前 我 国 中 高 职 衔 接 的 模 式 主 要 有 四种 .即 对 口升 学 模 式、 五年一贯制模式 、 分段衔接3 + 2 模 式 和 自考衔 接 模 式 。 我 校 采用 的是 分段 衔接 3 + 2 模 式 。这 种 模 式 前 三 年在 中 职 学 习 , 成 绩 合 格 取 得 中 专毕 业证 ,后 两 年 进 入 高 职 继 续 深 造 继 而 取 得 大专学历。 这 种 衔 接 模 式 能 满 足 中 专生 学 历 提 升 的需 求 , 但 是 因为 在 校 时 间 过 长 。 学 生 易产 生 倦 怠感 , 所 以要 协 调 中高 职 计 算 机 专 业 两 个 层 次 的 培 养 目标 , 优化课程设 置 , 统 一 制 订 中高 职 衔 接 的 人 才 培养 方案 。 ( 二) 课 程 衔接 发展 现状 计 算 机 专 业 中 高 职衔 接 在 课 程 的衔 接 中 , 有1 1 . 3 % 的学 生 科 学 统 一 地 制 订 了 新 的 教学 计 划 。 有6 3 . 2 %的 学 生 实 施 了不 同 的课程标准 , 实 施中高职衔接后 , 有8 2 . 2 %的 学 生 仍 旧 使 用 高 职 原 来 的教 学 模 块 。 根据学生情况 , 有2 4 . 5 %的 学 生 重 建 教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