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农村初中语文活动课论文

农村初中语文活动课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摘要近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

在一些中学,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但是存在着一些状况需思考。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语文教学方法探索与思主动参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长期的农村语文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综合性活动课的开展并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认为原因如下:一、由于应试教育的极端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新课改纲要》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合性学习能真正体现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极端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很多农村语文教师在面对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时,干脆跳过不上。

一方面是不知在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另一方面固执地认为只要学生会答题能得分即行。

因而在考试的时候,学生要么凭运气答题得分,要么有老师处心积虑地钻研出一整套答题方法,让学生机械盲目地记忆。

例如:由老师列举一个活动主题,告知学生如何策划活动方案和步骤,如何得出结论。

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依葫芦画瓢”就算大功告成。

在农村教学中,这样做的语文老师不在少数。

归结为一点,只要学生会答题得分不管你怎么做。

但是这种现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就会大大阻碍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由于受硬件设施不完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更多地由老师包办代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上述思想要求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中自己动手,获取新知。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摘要:互动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是交流、合作、对话、交往的有效结合。

论文对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指出了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交流互动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

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情境的营造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前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导者、引导者、知心朋友。

当学生思维受阻、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作为一名辅导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学生困惑迷惑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其掌握学习和生活的正确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生活、心理方面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倾听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换位思考,以使得学生的精力不被分散。

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而和谐。

“居高者”只会使得教师脱离学生而孤独存在,“中间人”不仅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激情。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帮助能够使得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学好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与学生做朋友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学生的需要,用学生的建议来优化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用情境导入法往往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我在教《木兰诗》时,考虑到这是一首古代的叙事长诗,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恐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教学也将是一潭死水,肯定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略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

语文教学犹如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

然而,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语文教学中与生活实际脱节的弊端,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因此我们要提倡以下几点看法。

一、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实际体验生活。

对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等等。

然而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可仍然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的融入课文所叙述的环境中,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人们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或接受让学生理解课文,融入课文。

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把学习当作任务的现状。

二、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

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

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三、构建师生互动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

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

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①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

②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

③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④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

⑤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

⑥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深化认识学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不明智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再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个人理解与感受。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两周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8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内部分学校正式开展试验。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加强活动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论文

加强活动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论文

加强活动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强调内容的开放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实践性较强。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活动课教学的方法,对全面实现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活动活动教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而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

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

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

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2、提高语文活动课质量的有效措施2.1、教师应处理好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处理好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学习。

活动课必须使形式生动活泼而又切实有效。

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但只追求形式是不行的,还应讲究实效。

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文]

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文]

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很多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工作者,都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活”起来。

一节死板、枯燥的语文课是没有效果可言的,有经验的教师都注意要把课讲活了。

因此,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活起来呢?一、巧用课前五分钟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可以成为教师激活语文课堂的前奏曲,之后在拉开新课教学的帷幕。

课前5分钟充分利用可以为语文课堂的“活”发挥重要的作用。

利用这5分钟时间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成语背诵比赛等,帮助学生进行字词的积累;看谁记得的谚语、名言警句多,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同时深刻感受生活处处皆学问;进行名人故事演讲,看谁的知识面宽,看谁的阅读量大,以这种形式促使大量的阅读积累,为作文的写作打好基础。

课前5分钟的热身,对一节课的成功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用好这5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提前入境。

而且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及自信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激趣促“活”初中学生他们刚刚由小学升上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他们喜欢这个科目才会愿意学习这个科目。

所以任何一种教学都要设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因此教师要设法利用必要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比如在每节课的伊始,开展学生生活的“三分钟表达”训练。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趣事,生活中的新发现,这种训练方式既是学生参与教学的表现,也是学生增强观察力,提高写作能力的表现。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尊重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

例如《蚊子和狮子》的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分别展示蚊子、狮子、蜘蛛的生活活动场景,先把学生带到神秘有趣的动物世界,让学生理会动物的奇妙,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摘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首先应精心设计好导入方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更能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镜。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云:“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

”当然,他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不过,这句话对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

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究竟如何导入呢?一、悬疑导入一节课的导入好似一场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的有艺术性,富于变化,悬念迭起,往往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住,很快调动他们的注意力,点燃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发现留给学生”,在学生还未能形成独立的发现意识时,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再次发现的过程,前阶段是学生发现答案,后阶段是学生发现新问题,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设疑、解疑、质疑、释疑。

例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导入情境。

“诺曼底”号是一只怎样的船?为什么会发生海难?海难发生时船上状况如何?船长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这场海难的结局如何?学生读完这篇小小说对文章内容有所感知,便直接进入对小说的赏析、品味阶段。

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师生互解疑难。

在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针对截然相对的两种观点,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分析、辩论,经过一番较量,最终形成共识,此时再播放《泰坦尼克号》音乐和电影片断,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加深情感体验,让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而这一切,均是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语文课外活动课论文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语文课外活动课论文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外活动课经调查发现,升入高中后,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相比,在学习潜能上,理科差别不大,但文科差别明显,尤其是语文。

农村学生的语文成绩普遍偏差,其原因很多,如阅读量小、见识面窄,学校师资力量弱,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落后等。

要想彻底改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偏低的现状尚需时日,但要缩小城乡学生的差距,我认为利用好学校现有资源,上好语文课外活动课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外活动课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乐于奉献,更新观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要学好语文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光凭在语文课本上下工夫是不够的。

目前在农村初中,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许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外活动课变为语文辅导课,进行补缺补差了,有的干脆当作课内课进行正常的语文教学。

虽然老师也强调学生在课外要多读多写,但因缺少必要的评价和检查而形同虚设。

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分数虽然上去了(中考时与城里相比差别不大),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没跟上。

另外,家长只看分数,不看能力,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看课外书时,不但不鼓励,反而加以指责,打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语文成绩下滑的原因。

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能让名利左右自己,不能违背语文的教学规律,要知道,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不可一日而就,不能只依靠老师的强行灌输和大量做题来完成。

如果这样就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表现,最终害的是学生。

因而教师应先更新自己观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数。

其次是要改变家长只要分数而不要素养的观念,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懂得语文学习的规律,明白听、说、读、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应让他们知道,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靠课堂,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鼓励、培养自己的孩子课外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问题论文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问题论文

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问题探讨【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初中语文活动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包括:配合单篇课文的活动、结合单元教学的活动和针对整本语文教材的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教学应用目前,学生们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生存,其语文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而活动教学的有效研究和科学实施正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因此,如何解决活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配合单篇课文的活动初中语文有一篇光未然写的《黄河颂》。

本人在带领学生运用活动教学方式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采用了这样几种具体的活动方法。

课前要求同学们先背过课文,实施先背后教的活动教学方法。

课中以“头脑风暴法”检查课前预习的生字词和课文。

还有通过朗诵比赛来激发学生们的活动热情。

课尾,师生共同努力,以写绕口令的形式总结课文。

课后,以学唱《黄河船夫曲》等其它部分和做歌颂祖国的手抄报为作业,延续活动教学的空间。

其中,最出彩的当属编绕口令,学生们情绪高涨,和老师一起比高低,较长短,拼好记。

最终,我们共同编写了一段集体智慧的结晶:黄河颂颂黄河一唱三叹叹黄河民族精神代代传伟大坚强记心间一叹摇篮发源地二叹巨人筑屏障三叹铁臂育精神又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的活动教学实施中,本人采用了因势利导法,发现有同学坐姿不正,并不批评,请其起立为同学们做几个动作,由全体同学先描写,后猜是何种动作。

在此期间,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只有一个词在描写中最恰当,并且找出这个词。

结果学生在哄堂大笑中,既学到了动词和形容词应用的知识,又在活动中完善了自我。

二、结合单元教学的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综合性学习”,它包括口语交际和作文这两大部分。

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能力。

有一次,我们搞以“诚信”为主题的师生朗诵会,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朗诵文稿。

然后“过五关,斩六将”,争取成为朗诵会的明星。

语文活动课论文

语文活动课论文

浅析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
近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

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

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
途径。

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
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两周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8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内部分学校正式开展试验。

二、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
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

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

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

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

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三、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

但这并不意
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

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

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

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

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
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