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一级保护区水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发展和保护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和不合理利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就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理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化学污染:太湖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大,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

其中,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使得太湖流域的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另外,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等也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生物污染:过量的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内的蓝藻和水华暴发频繁,这种水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

水华繁殖期间释放的有毒物质可能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

此外,太湖流域的非法捕捞和不合理养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以下治理建议:一、加强水体监测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太湖流域水质变化,为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同时,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农田排水网络的优化调整,减少农业养分和农药物质的流失。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对截留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减少水环境污染。

四、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加强太湖流域湿地的保护,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净化太湖周边环境。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近年来,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太湖的环境和改善水质,综合治理水污染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种综合治理水污染的可行方法。

首先,污染源控制是治理水污染的关键。

太湖流域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

在农业方面,应推行科学断肥、施肥量精确施用和合理使用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工业方面,应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产业的环保水平。

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应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的能力,减少污水直排太湖的现象。

其次,生态修复也是综合治理水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湖泊已经成为富营养化的“绿水青藻”景象。

为了恢复太湖的生态平衡,应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定期清除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和有害藻类,恢复湖泊的水质清澈度。

同时,要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受损湿地,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强化也是综合治理水污染的保障。

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执行力度不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污染行为,形成治理水污染的强大合力。

综合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

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和统筹,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强大的合力。

同时,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参与度。

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改善生产工艺,促进绿色发展。

市民应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修复生态系统和强化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协调,共同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研究

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研究

项目课题: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研究项目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参赛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参加人数:80人指导老师:吴佩琴白杨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研究苏州外国语学校吴佩琴白杨美丽的太湖是江浙儿女的母亲河,她拥有包孕吴越的恢宏气度,千百年来惠泽江浙两地,养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

然而,太湖蓝藻的大面积爆发,人民饮用水的严重污染在向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令我们反思,太湖蓝藻爆发是全球变暖的警告,还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又值春末夏初之际,去年的大面积蓝藻爆发犹在眼前,提高太湖水的保护意识,保护母亲河是我们苏城儿女的共同心声。

我们的问题:“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估计这首歌是所有沿湖人民都耳熟能详的。

可如今,我们的母亲湖——太湖,却失去了往日美丽的容颜。

为了进一步了解太湖水的污染情况,3月25日中午,我们四(3)班和四(4)班的20多名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太湖边进行太湖水质观察。

来到目的地——凤凰台苏州外国语学校太湖水观察站,我们看到湖边的草地上掉满了游人遗弃的杂物、糖果纸、吸管等,在景区内的一座小桥底下的溪水已经干涸,上面长满绿色的苔藓,散发着阵阵难闻的臭味。

再看湖面上的情景:湖水浑浊,在许多地方还有一团团白色的泡沫,场面惨不忍睹。

看完太湖的周边环境,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太湖水做了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我们先是测量了水的温度,然后测量了水的能见度和PH值(酸碱度),其中让我们惊异的是太湖水的能见度居然只有30厘米!为进一步了解太湖水的污染状况,我们四(3)、四(4)班的全体学生收看了两部反映太湖水污染与整治的电视片。

电视片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太湖是令人恐怖的绿色,大面积的蓝藻爆发使人民的生活陷入危机。

同学们星期天还实地走访了太湖,了解了分布在苏城的太湖流域目前的环境状况,查找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

我们发现造成太湖流域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太湖周边地区兴起许多工厂,化工厂、织布厂等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太湖水域受到大面积污染。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


针对工业点源污染
江苏推出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太湖流域限排标准更严 最严限值比原有标准增10多倍

针对船舶污染
2008年11月5日,太湖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在常州落定后 试运行,标志着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船舶污染防治工程 基础建设全面启动。此项工程范围涉及整个苏南地区,贯穿苏、 锡、常、镇4市,计划总投资3750万元,在3年内将分两期先后建 设15座船舶垃圾收集站和15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据介绍,已在 常州落定试运行的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规格为0.25m/h2,坐 落于常州奔牛中石化水上加油船上,配有油水分离器、空压泵、 抽水泵、废油水废机油柜等。
太湖水污染现状、原因分 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 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 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
为人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
能上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
“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
治理蓝藻的方法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生物治藻
•微生物治理 •食藻生物防治 •水生植物抑制
物理治藻
•用船把它捞出来 •声波振动 •引水冲刷
化学治藻
总氮量自2001年开始均为上升趋势,全湖总氮 年均值范围为1.71~2.79mg/L,年内汛期、非 汛期监测结果接近
太湖污染特点
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大运河水质污染严重
PartⅢ 太湖污染的原因

太湖水污染原因、现状及治理概要

太湖水污染原因、现状及治理概要

近20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 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 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 富营养为主。
高锰酸钾指数: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除了2000年外,其它年份的高锰酸盐指 数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但是浓度增加趋势不容忽视。 总磷指标:除1990年和1991年基本满足Ⅲ水质标准外,其它年份均超标。1990—1995年,总磷 指标呈明显增加趋势;1995—1999年,呈下降趋势;受入湖水量偏小的影响,2000年总磷指 标浓度变大;2000—2004年,呈下降趋势。 总氮指标:一直高于Ⅲ水质标准,甚至高于Ⅴ水质标准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总氮已成为太 湖首要污染指标,必须从严控制。
治理蓝藻的方法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生物治藻
•微生物治理 •食藻生物防治 •水生植物抑制
物理治藻
•用船把它捞出来 •声波振动 •引水冲刷
化学治藻
气候
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 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 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 变幅介于29.5和38.0℃之间,历年平 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 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 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
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 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的 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区城 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 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重要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供应基地。

然而,多年来太湖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居民和政府。

本文将探讨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

然而,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和管理不善,这些废水常常直接排入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农田使用并随降雨冲刷入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造成了水华暴发和蓝藻繁殖。

水华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还释放出有毒物质,对当地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大气污染也对太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工业排放物和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水体,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这些污染物在太湖中蓄积和生物放大,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针对太湖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应该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确保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排放入太湖。

其次,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和管理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失。

另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监管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保护湖泊周边的湿地和河流,加强河口管理,防止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太湖。

最后,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太湖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减少对太湖的污染。

苏南太湖水污染及控制策略

苏南太湖水污染及控制策略

苏南太湖水污染及控制策略1水质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世人关注的水污染难题之一.为了实施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控制和水质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同样重要.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定量化,则是为实现上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研究工作.本区地处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交接地带,气候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干湿季明显,年均气温10℃,年均雨量1100—1400mm.本区自成型土壤主要有黄棕壤和潮土.多年引水种稻后,80%的耕作红壤是水稻土,其中爽水型、漏水型、侧渗型、滞水型和囊水型水稻土的面积为18.9×104ha、9.5×104ha、7.9×104ha、8.1×104ha,黄棕壤和潮土为10.4×104ha和8.5×104ha1.本区土地利用集约,年均施氮、磷量分别为345kg/ha、18kg/ha.耕作制度则以稻麦或稻麦棉轮作制为主.该区是上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太湖是其重要的淡水源,防止其水系水质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是本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2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2.1水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试验分别选择位于太湖上中下游且能代表本区5种类型水稻土的溧阳市新昌乡、宜兴市宜丰乡、武进县芦家巷乡、张家港市鹿苑乡和吴江市湖滨乡,设置5处试验区,并形成网络,面积为1.5×104—3.3×104m2,均有排灌分流且能调控的水利系统,在进出水口处分别安装NFL20-150型农田量水计及PVC渗水计、渗漏量测定仪、量雨计等,即可对进出试验区的灌溉、径流、渗漏和雨水的水量精确测量,且定期(次/旬)和不定期(降水产生径流时,下同)采集上述水样分析,即水量和水质同步监测.2.2旱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试验分别在植被为豆、棉、桑的新昌乡、鹿苑乡和芦家巷乡设置试验区,其面积分别为108、109、105m2,安装上述农田水文仪器,定期和不定期地采样分析.2.3氮肥施用量与渗漏水硝态氮污染相关性试验供试化肥为碳酸氢铵和尿素.在吴江市湖滨乡植稻区进行本项试验,大田试验设有6个处理,每个试验区为0.13ha,每旬一次采集渗漏水样进行监测.2.4稻田控水灌溉试验试验场区面积为0.13ha,设置于吴江市湖滨乡.植稻期施氮量与当地平均水平相同,为225kg/ha.试验期间,该试验场稻田实行湿润灌溉法,田面水的深度始终保持在3cm以下,除暴雨外,平常不再将稻田的水排出.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采集五类水样进行分析,供试水稻品种为8204.2.5田间施磷方法试验2.5.1麦期施磷、稻期不施磷的磷流失试验试验在溧阳市新昌乡(侧渗水稻土)进行,共分三组.施过磷酸钙:A.750kg/ha;B.1500kg/ha;C.对照(不施磷肥),测量磷素流失量.2.5.2植稻期施磷的磷素流失试验试验分别在溧阳市新昌乡和常熟市辛庄乡(囊水水稻土)进行、在插秧前施用过磷酸钙,均分三组处理:A.375kg/ha;B.750kg/ha;C.为对照(不施磷肥),测量稻期磷素流失量.2.6化学氮肥分次施用试验除对照(不施氮)外,设三个处理:(1)氮肥一次性作基肥;(2)1/2作基肥,1/2作分蘖期追肥;(3)1/3作基肥,1/3作分蘖期追肥,1/3作穗期追肥.供试土壤为囊水水稻土,供试化肥为15NH4HCO3(丰度为25.84原子%),加入量1.4g,在插秧后的第28、40、60、80天,每一处理每次取其地上部分,测定稻谷、稻草中的全氮和15N的含量.水稻成熟后,再作一次同样的分析.2.7分析方法分析方法以《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为准.分析项目包括总氮、总磷、硝态氮、亚硝态氮、铵态氮和悬浮固体物.分析质量控制:采样时增加20%重复样;分析时有20%平行样;另有10%水样加入标样,并使回收率保持在允许范围内.3农业面源氮磷污染负荷量3.1氮素农业面源氮素差额排出比负荷量,即净污染比负荷量,系地表排水与地下渗漏氮素比负荷量之和,扣除灌溉水和降水氮素比负荷量之和.可用下述公式表示:L=(∑CdQd+∑C1Q1)-(∑CiQi+∑CrCr)÷1000(1)式中L:氮素差额排出比负荷量,kg/(haa);C:水样中氮素的含量,mg/L;Q:水量,t;1000:单位换算因子;下标d、l、i和r分别表示排出水、渗漏水、灌溉水和降水.3.1.1稻田排出水氮素比负荷量稻田排出水包括泡田弃水、搁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详见表1.可见年度间差异颇显著,其平均值1987年是1988年的2.2倍,系年降水量相差较大所致.1987年为1340—1460mm,1988年仅为860—950mm.3.1.2渗漏水氮素比负荷量年度间差异比较小,而不同类型土壤之间差异显著,如1987年侧渗水稻土是滞水水稻土的1.6倍,1988年漏水水稻土是爽水水稻土的1.9倍,说明土壤的质地是影响渗漏水氮素比负荷量的主要因素.3.1.3降水氮素比负荷量降水含氮量0.10—4.98mg/L,其平均值±标准差为1.49±0.39mg/L(n=94).由表3可见,1988年降水氮素比负荷量比1987年减少28.4%,系其年降水量减少35.4%所致.3.1.4灌溉水氮素比负荷量各试验区年度间变化甚小,各试验区间差异较大,如鹿苑乡是宜丰乡的1.8倍.3.1.5稻田氮素差额排出比负荷量(L)根据公式(1)计算所得结果列于表5.可见1987年鹿苑乡(漏水水稻土)的氮素差额排出比负荷量高达73.4kg/(haa),是平均值的2.1倍,是侧渗水稻土的6.1倍.1988年囊水水稻土地区的氮素差额排出比负荷量为34.0kg/(haa),是平均值的2.6倍,是爽水水稻土地区的14.3倍,相差甚为悬殊.应该指出1987年各试验区氮素差额排出比负荷量的平均值是1988年的2.6倍,则系年降水量差异所致.3.1.6旱地地表径流氮素比负荷量可见稻田排水氮素比负荷量显著高于旱地地表径流氮素比负荷量,尤以漏水水稻土地区为甚,两者相差近10倍.究其原因,是稻田排水量远大于旱地地表径流量,且旱地施氮量仅为稻田的50%—60%.日本琵琶湖流域、武汉东湖地区和安徽巢湖流域旱地氮素排出比负荷量分别为6.9、1.2、30.5kg/(haa),可见本区旱地氮素排出比负荷量居于中等水平2,3.综上所述可计算出苏南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氮素负荷总量和差额负荷总量分别为3.37×104t和2.55×104t纯氮素(1987年).3.2磷素1987年苏南太湖流域农田磷素排出总负荷量为440.4t,平均每ha为2.39g,差额排出总负荷量为83.3t,平均每ha为0.45g(见表7).因1987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40mm,1988年为934mm,本地区水年降水量为1100—1400mm,所以建议用1987年的试验结果.3.3植稻期氮肥施用量与渗漏水硝态氮含量相关试验可见植稻期氮肥施用量与渗漏水硝态氮平均含量的等级相关系数,无论是碳酸氢铵+农家肥或是尿素+农家肥的处理,差异程度均达到5%显著水准.4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4.1稻田控水灌溉试验在施氮量和供试作物相同的条件下,年均雨量为1340mm(1987年)或934mm(1988年),控水灌溉均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6.7%—8.1%,且灌溉水量减少31%—36%,地表排出水量减少78%—90%,其氮素比负荷量减少76%—80%,而渗漏水氮素比负荷量减少34%—40%.这些都证明控水灌溉不仅省水节电增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亦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4.2磷肥施用方式对磷素负荷量的影响田间试验和模拟试验结果均证明,在稻麦轮作中,磷肥施在旱作上,磷的流失量小,因施磷肥而增加的磷流失量仅占当年施磷量的0.03%—0.17%;而植稻期施用磷肥则为0.31%—1.0%,相差10倍以上.因此旱作施用磷肥是控制农业面源磷素污染负荷量的有效措施.4.3化学氮肥分次施用试验可见分次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对土壤氮素的吸收,而且水稻对基肥化肥氮的吸收,在第60天达到高峰,对追肥氮的吸收,则是在施肥后的短暂时间之内.显然,若施氮量相同,水稻对氮的利用率随施用次数增加而提高.另由表10可见,施氮量相同而施用次数不同,水稻对氮的吸收量差异颇显著:两次施用比仅作基肥施用增加9.8%,3次施用比仅作基肥施用增加21.9%,比两次施用增加13.4%.这证明分三次施用氮肥亦是控制农业面源氮污染的有效措施.4.4防止土地溶出和侵蚀从宏观角度看,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地的溶出和侵蚀.科学地进行农业土地区划,采用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环节.如本区漏水水稻土地区植稻期氮污染比负荷量达96.3kg/(haa),而植棉仅有8.7kg(haa),氮污染比负荷量减少91%.可见由稻麦改为棉麦轮作,则农业面源污染可大为减轻.另外少耕或免耕、丘陵地区营造梯田、保持良好植被等措施均应大力推广.4.5研制和施用复合肥料据全国肥料试验网研究结果4,水稻最高纯收益化肥用量为180kg/ha,即N112.5kg/ha、P2O531.5kg/ha、K2O36kg/ha,三者最佳配比为1∶0.28∶0.31,而本区却是1∶0.23∶0.005,可见对作物N、P、K均衡供应养分协调的复合肥料的研制和施用,同时严格限制氮肥的监施,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是至为重要的.苏南太湖水污染及控制策略。

有关太湖水污染及治理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及治理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及治理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全国占重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已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通过对太湖流域几处水域的观察、走访、调查,发现这几处水域较前些年有了改观、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污染治理措施仍有不足。

提出关停污染、发展治污,生态修复,调整产业结构等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太湖;水污染;原因;治理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流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承载人口3000多万,所创GDP占长三角区域工业的60%以上,城市化水平51%,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太湖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作用重大,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航运便利。

太湖流域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水资源保护措施却相对滞后,水环境明显恶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太湖水质的污染明显加重,表现为每10年左右下降一个级别。

目前全流域70%的河湖受到污染, 80%河流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全湖水质达富营养化、局部重富营养化水平,导致流域的水质性水资源危机,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保护太湖是个急需行动,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我们当地的大学生群体也理应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拥有美丽家园出一份薄力。

一、水质现况水质现状以前的太湖水质很好,我们采访横扇镇社区委员会钱见鸿书记时,他曾说道:“我可以这么说,我太湖的儿子,喝其水长大,游泳,洗澡,洗衣服洗菜等等,水质极好,爱护就是我们的命根。

”而“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爆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水中含氧量剧低,鱼虾大量死亡,接着水体发黑发臭,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的威胁。

”横扇居民也说道:“那时的水非常清,非常好喝。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与治理
近20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 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 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 富营养为主。
高锰酸钾指数: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除了2000年外,其它年份的高锰酸盐 指数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但是浓度增加趋势不容忽视。 总磷指标:除1990年和1991年基本满足Ⅲ水质标准外,其它年份均超标。1990—1995年, 总磷指标呈明显增加趋势;1995—1999年,呈下降趋势;受入湖水量偏小的影响,2000年 总磷指标浓度变大;2000—2004年,呈下降趋势。 总氮指标:一直高于Ⅲ水质标准,甚至高于Ⅴ水质标准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总氮已成为太 湖首要污染指标,必须从严控制。
太湖流域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人口剧增 ,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之以前迅 速增大。
与此同时,排污管道铺设不健全 、处理没施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 步伐,致使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 过简单的处理,就排入到太湖中 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元 素物质。
船舶
土地利用方式转换
❖ 部分河流被填埋,一些河流虽然未被填埋,但阻隔了与其它水系之间的沟通
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
气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

经济
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
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
的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
区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
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
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
太湖水污染现状、原因分 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 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 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 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 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发

浅论太湖地区水污染的治理

浅论太湖地区水污染的治理

浅论太湖地区水污染的治理摘要:太湖流域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近年来,苏、锡、杭地区不惜巨资投入治理太湖工程,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太湖地区污染治理仍然滞后于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湖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质恶化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水污染严重,该地区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嘉兴地区还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太湖地区污染现状及原因做初步分析,并探索其问题的解决办法,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对策2007年5月29日太湖水因严重污染,暴发蓝藻,致使以水美闻名的太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一潭死水,水体变色,腥臭难闻,无锡城区百万居民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太湖流域地处东南沿海,其中浙江境内跨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所占面积为太湖流域面积的33.4%,杭嘉湖地区的污染治理对治太工程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来,太湖流域内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水每年向太湖的排放量达53亿吨,使得太湖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泔水缸”,在默默忍受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借助蓝藻滋生全面暴发。

这为我国水污染治理再次敲响了警钟,这是没有从思想深处树立科学发展观所造成的恶果,也是太湖流域治理多年来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的症结所在。

1.杭嘉湖地区污染现状1.1.治污取得阶段性成果“九五”期间,浙江环保局制定了《太湖流域浙江省水体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00年远景规划》。

其目标是:太湖流域浙江省内到2000年,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湖州境内地面水基本保持三类标准,嘉兴地面水质提高一个类别,运河变清。

自太湖蓝藻暴发以来,江苏省就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水环境有所改善,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由中度转为轻度,蓝藻发生面积和频率明显下降。

1.2.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太湖流域经济发展迅速,而降低排污措施不力,结果造成水质严重污染,尽管多年来太湖周边地区在治理太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湖泊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太湖的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恢复该地区生态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挑战之一。

太湖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却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法。

二、太湖流域的现状太湖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然而,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调查统计,太湖流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情况严重,水质已经达到或接近IV类,其中IV类是不能供生活饮用和工业用水的。

三、水污染的原因1.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流入河流和地下水体系,最终进入太湖流域的水体中,导致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超标。

2.工业污染:太湖流域发育着众多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的废水排放对流域的水质造成了巨大影响。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3.城市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密集地,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所有污水,一部分污水会直接排入太湖流域,导致水质下降。

四、水污染的影响1.生态系统破坏:太湖流域的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或迁徙,影响了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2.人类健康风险: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健康。

长期饮用水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肝癌、胃癌等。

3.经济发展受限:太湖流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水污染导致了渔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衰退,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综合治理的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市部门的监管,严禁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规范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等。

2.农田绿色改造: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太湖的水污染问题与治理研究

中国太湖的水污染问题与治理研究

中国太湖的水污染问题与治理研究中国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然而,多年来,太湖一直受到水污染问题的困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负担。

本文将通过探讨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对治理研究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对这一问题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过度的城市化和农业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与农田农药渗透到湖泊中,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同时,规模庞大的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也直接影响了湖水的质量。

加之,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欠缺,致使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设施水平低下,导致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太湖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水污染的威胁。

水污染对太湖周边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太湖是许多居民的主要供水来源。

对水源的污染不仅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还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其次,太湖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许多鱼类和植物栖息地都受到了破坏,导致生态链的崩溃和物种数量的减少。

这不仅对水域生物造成了巨大威胁,还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太湖的水质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自然风景区,太湖的水污染不仅使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也削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直接对当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太湖的水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通过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对水污染的防治责任和要求。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工业排污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改善排放水质。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减少对湖泊的农业污染。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清理太湖水域的行动,加强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太湖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太湖水污染治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治理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政府财力和人力资源。

太湖水污染成因及对策

太湖水污染成因及对策

太湖水污染成因及对策太湖污染成因探讨及对策研究成因探讨:几十年以前的太湖并未受到严重污染,而近些年来太湖污染却日益严重且难以控制,对比现状与历史,不难发现其中最大的变化因素就是人类的技术发展。

人为因素对太湖的污染与富营养化起到了致命的作用。

1.工业点源污染: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污染迅速蔓延工业建设和发展大量需要用水,许多工厂为了用水与排放方便便建设在太湖周边,这些工厂包括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等。

工厂分布分散,经营方式多变,加工形式粗放,其排出的污水多未经过处理,排入太湖后造成的污染极度严重,湖水变黑变红。

2.农业面源污染:土地利用方式与强度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随着工厂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太湖周边的农业用地大量被侵占,农村的人地矛盾大大加剧。

随着耕地的流失,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农民不得已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来增产,污染了土壤与水源。

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入湖后更是大大加重了太湖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绿发臭。

20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化肥使用量有所减少,但农业发展对水域环境变化新的影响因素又出现,如大规模的养殖业,在太湖边建成的养殖场将未经处理的废弃物排入太湖,使污染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

3.城市化带来的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已成为太湖流域主要的污染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显著,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城市化。

太湖流域城市化已超过51%,年生产生活污水已达5x108t。

生活中的生活垃圾、粪便、第三产业用水和航行船只排放的污水也成为了污染太湖的一部分。

大量使用的洗涤剂中磷含量很高,这也是太湖藻类爆发的一大促成因素。

4.缺乏有效的法制管理手段:环境治理投入甚微,废污水治理能力不足为了有效地控制太湖富营养化污染的进程,减轻太湖水质污染的危害,国务院于1997年批准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治理方案,并于1998年底联合流域内二省一市实行太湖流域污染源达标排放(简称“零点”行动)。

太湖一级保护区水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太湖一级保护区水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太湖一级保护区水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刘广兵;刘伟京;李小路;徐明【摘要】江苏省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综合整治是治理太湖的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太湖湖体水环境质量。

本文对一级保护区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城乡布局、调整人口结构等减小生态压力的途径,通过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镇管网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提标改造、推进中水回用和污泥安全处置、完善城镇及乡村垃圾收运系统、治理内源污染等方法进行综合整治,为全面治理太湖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first-grade protection zone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pollution treatment of Taihu Lake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water quality of Taihu Lake. In this paper, the pollution issues in the first-grade protection zone were fully analyzed. To reduce the ecological stress,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land fo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ing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layout, regulation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o on. By increasing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capacity, speeding up the urban pipe network construction, upgra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nitrification and dephosphorization 'for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promoting water reuse and sludge safe disposal, improving urban and rural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the internal source pollu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ll improvement of the water pollution in Taihu Lake.【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2(031)005【总页数】6页(P65-70)【关键词】生态;太湖一级保护区;污染治理;建设用地;人口【作者】刘广兵;刘伟京;李小路;徐明【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6;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6;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6;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

2021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3

2021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3

2021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km2,人口稠密,经济发达[1].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太湖水质污染不断加剧,总氮常年劣于V类,富营养化趋势不断加强,蓝藻几乎年年不同程度暴发[2].根据2009年编制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南京市太湖流域是指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

2012年12月6日,省政府作出《关于同意南京市江宁区等纳入省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范围的批复》(苏政复[2012]108号),批准江宁区、雨花台区、秦淮区纳入省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范围。

本文在回顾2008年以来南京市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共同经验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后续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我市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借鉴。

1南京市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回顾 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南京市迅速成立了南京市治太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太湖治理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抓住全省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契机,作出了实施“2234”治水计划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全市范围开展新一轮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1.1注重结构调整,全面落实总量减排每年年初,我市分别向各区下达了COD、氨氮排放总量年度减排任务,要求各区制定COD、氨氮排放总量年度减排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减排工作。

各区均按时序要求展开工作,基本都完成了年度减排任务。

同时,各区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技术革新改造,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1.2综合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在河道管理上,以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为抓手,通过“一河一策”,切实做到规划、项目、资金、责任“四落实”.2013年,以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河长,全市共落实32条河道的市级河长制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卷第 5期 1
21 0 2年 1 0月


环 Biblioteka 境 Vo . . . 1 31 No 5 0c o e O1 tb r2 2
S CHUA N ENVI I RONM ENT

生态环 境 ・
太 湖 一 级 保 护 区水 污 染 成 因及 控 制 对 策 研 究
r g lto f p p l to sr cu e nd S o . i r a ig t e ur n s wa e r am e a ct s e dig up t e r n pie e u ain o o u ain tu tr a O n By nce sn h ba e g te t ntc pa iy, p e n h u ba p
Absr c C mpe e s ei rv me to h i t rd rtcin zn stei otn ati olt n t ame to ah t a t: o rh n i mpo e n ftef s— a e poe t o e i h mp ra tp r n p l i r t n fT iu v r g o uo e
LU G a gbn LU We-n , I iol , U M n I un —i , I iig L a — X ig j X u
(ins cdm ni n etl c ne N nn 106, hn ) J guAa e yo E vo m na i c, aj g2 03 C i a f r Se i a
供理论依据 。


词 :生态 ;太湖一级保护区 ;污染 治理 ;建设用 地 ;人 口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64 2 1 )50 6 -6 10 . 4 (0 2 0 - 50 3 0
中 图分 类 号 : 5 4 X 2
St udy on Po l i n Ca s sO r tGr de Pr t c i ne o i u k n Is Co r lM e s e e s luto u e f Fis . a o e ton Zo fTa h La e a d t nt o a ur m nt
i tg a e p oe t o e wee f l a a z d T e u e t e e oo ia sr s , u g si s wee p o o e n l dn t c l f s・r d rt cin z n r u l n y e . o r d c h c lgc te s s g e t n r r p s d i cu i g sr t r o y l l o i y
n t o k c n t cin, p r d n n e o s c in o e i i c t n a d d p o p o iain ' r t e s wa e t ame t p a t , ew r o s u o r t u g a i g a d rc n t t f d n t f a i n e h s h r t u r o r i o z o f h e g r t n l ns o e p o t g w trr u e a d s d e s f i o a ,i r vn r a d rr a t o e t n a d t s o ain s se a d c n rl n r moi ae e s n l g a ed s s l mp o i g u b n a u a w sec l ci a p r t y tm o t l g n u p n l l o n r n t o n o i t e i tr a o r e p l t n,S s t r vd h o eia a i o u li rv me t ft e w trp l t n i ah k . h n e n s u c o l i l uo O a o p o i e t e rtc b ssf rf l mp o e n ae o u i n T i u L e l o h o a
L k nJa gu Po ic ,w ihwa iet eae otewae u l yo ah a e I hsp p r h olt nise nte a ei in s rvn e hc sdrcl rltd t trq ai fT iu L k .nti a e ,tep l i u si h y h t uo s
刘广兵 ,刘伟 京 ,李小路 ,徐 明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南京 203) 10 6
摘 要 : 江 苏省 太 湖 流 域 一 级 保 护 区综 合 整 治 是 治 理 太 湖 的 重 点 工 作 ,直 接 关 系太 湖 湖 体 水 环 境 质 量 。 本 文 对 一 级 保 护
区存 在 的 污 染 问题 进 行 全 面 分 析 ,提 出 了严 格控 制 建 设 用 地规 模 、 调 整 工 业 结 构 、 优 化 城 乡布局 、 调 整 人 口结 构 等 减 小 生 态压 力 的途 径 ,通 过 提 高城 镇 污水 处 理 能 力 、加 快城 镇 管 网建 设 、 实施 污 水 处 理 厂 脱 氮 除 磷 提 标 改 造 、推 进 中 水 回 用和 污泥 安 全 处置 、 完善 城 镇 及 乡村 垃 圾 收 运 系统 、 治 理 内源 污 染 等 方 法进 行 综 合 整 治 , 为 全 面 治 理 太 湖 水 污染 提
c n ol gte l d f o s u t n d s e t o h n u t a s c r ,o t i n h ra n ua aes l o t o t l n a o c n t ci ,a j t n f te id s i t t e pi z g te ub n a d r r r a u , r i h n r r o u m rl r u u m i l a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