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各种诊断的描述 - 副本
胃镜模板
插镜情况:顺利送达部位:十二指肠降部食管:粘膜光滑, 舒缩好, 未见静脉曲张,食管下段粘膜稍粗糙,充血水肿贲门:开闭好, 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稍浊,粘膜光滑,无静脉曲张胃体: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溃疡肿物胃角:弧形, 光滑胃窦:蠕动好,粘膜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 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幽门:圆, 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降部:十二指肠乳头及粘膜未见异常诊断:食管炎非萎缩性胃炎建议:治疗后复查插镜情况:顺利送达部位:十二指肠降部食管:粘膜光滑, 舒缩好, 未见静脉曲张,食管下段粘膜可见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周围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开闭好, 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稍浊,粘膜光滑,无静脉曲张胃体: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溃疡肿物胃角:弧形, 光滑胃窦:蠕动好,粘膜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 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幽门:圆, 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降部:十二指肠乳头及粘膜未见异常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轻度)非萎缩性胃炎建议:治疗后复查插镜情况:顺利送达部位:十二指肠降部食管:粘膜光滑, 舒缩好, 未见静脉曲张,食管下段粘膜可见条状发红/糜烂,糜烂有融合,周围充血水肿贲门:开闭好, 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稍浊,粘膜光滑,无静脉曲张胃体: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溃疡肿物胃角:弧形, 光滑胃窦:蠕动好,粘膜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 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幽门:圆, 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降部:十二指肠乳头及粘膜未见异常诊断:反流性食管炎(中度)非萎缩性胃炎建议:治疗后复查插镜情况:顺利送达部位:十二指肠降部食管:粘膜光滑, 舒缩好, 未见静脉曲张,食管下段粘膜发红,糜烂呈全周性融合,周围充血水肿贲门:开闭好, 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稍浊,粘膜光滑,无静脉曲张胃体: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溃疡肿物胃角:弧形, 光滑胃窦:蠕动好,粘膜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 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幽门:圆, 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降部:十二指肠乳头及粘膜未见异常诊断:反流性食管炎(重度)非萎缩性胃炎建议:治疗后复查插镜情况:顺利送达部位:十二指肠降部食管:粘膜光滑, 舒缩好, 未见静脉曲张,齿状线清晰,上方见岛状粘膜缺损,贲门:开闭好, 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稍浊,粘膜光滑,无静脉曲张胃体: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溃疡肿物胃角:弧形, 光滑胃窦:蠕动好,粘膜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 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幽门:圆, 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降部:十二指肠乳头及粘膜未见异常诊断:Barrett食管非萎缩性胃炎建议:治疗后复查插镜情况:顺利送达部位:十二指肠球部食管:距门齿25cm以下,食管左,右及前后壁各见一条曲张静脉,下段食管静脉明显增粗呈线状,白色,直径5mm,曲张静脉之间无交通支,表面无红色征,粘膜无糜烂溃疡及瘢痕贲门:开闭好,E-G线欠清楚胃底:未见出血灶及曲张静脉,粘液湖清亮胃体:粘膜肿胀, 充血水肿胃角:弧形,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溃疡肿物胃窦:粘膜斑片状充血水肿明显, 未见溃疡幽门:圆,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粘膜未见异常。
胃癌胃镜报告单
胃癌胃镜报告单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结果•胃镜所见:弯曲部可见一凹陷性溃疡,边界不清楚,大小约为1.5 cm × 1.0 cm。
胃窦部可见一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
胃体部黏膜存在轻度充血,无明显异常突起及溃疡。
胃底部黏膜光滑,无异常改变。
•病理诊断:胃溃疡及胃窦粘膜异型增生。
胃镜所见详解弯曲部溃疡在胃镜检查中,弯曲部可见一凹陷性溃疡。
溃疡的边界不清楚,大小约为1.5 cm × 1.0 cm。
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定溃疡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胃窦部隆起在胃镜检查中,胃窦部可见一半圆形隆起。
隆起的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溃疡和破坏迹象。
需要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以确定隆起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胃黏膜充血胃镜检查显示胃体部黏膜存在轻度充血。
充血可能是由于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引起的。
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充血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病变。
胃底部黏膜光滑胃镜检查显示胃底部的黏膜光滑,没有发现异常改变。
这是正常的胃黏膜表现,没有发现异常病变。
病理诊断详解胃溃疡经病理学检查,弯曲部的凹陷性溃疡被确认为胃溃疡。
胃溃疡是慢性炎症或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胃壁局部溃疡。
胃溃疡的病理特征包括溃疡区域的破坏和炎症细胞浸润。
胃窦粘膜异型增生经病理学检查,胃窦部的半圆形隆起被诊断为胃窦粘膜异型增生。
胃窦粘膜异型增生是指胃窦部黏膜上的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或变异。
这种异常增生可能是由于炎症、病毒感染、萎缩性胃炎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结论根据胃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结果,本次检查显示了弯曲部溃疡和胃窦粘膜异型增生的存在。
需进一步与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相结合,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注意:以上病理诊断仅供参考,最终的诊断结果应由医生根据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胃镜病理报告举例
胃镜病理报告举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胃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胃镜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胃黏膜的显示情况,检测出胃部的病变,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而胃镜病理报告则是对胃镜检查结果的详细描述和诊断。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一份胃镜病理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病例简介:患者为5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胃镜检查显示胃部溃疡。
胃部活检病理报告:1. 标本来源:胃部活检组织。
2. 标本数量:1块。
3. 标本质地:软,直径2.0cm。
4. 病理学所见:镜下观察见溃疡区域边缘不规整,溃疡深达黏膜下层。
溃疡边缘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
5. 病理学诊断:胃黏膜溃疡。
结论:根据病理学所见,本次胃镜检查显示患者胃部存在溃疡。
溃疡深度较深,且伴有炎细胞浸润,提示炎症反应明显。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胃部通畅。
胃镜病理报告是临床医生对患者胃部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通过对病理学所见的详细描述,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建议,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积极配合治疗,做好相关的饮食和生活调节,以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胃镜病理报告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胃镜病理报告是医生根据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后所发现的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和分析的报告。
胃镜病理报告主要包括病变的名称、程度、分布、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和建议治疗方案等内容。
下面我将针对一份胃镜病理报告举例进行详细描述。
标题:胃镜病理报告姓名:王XX 性别:男年龄:50岁住院号:12345检查医师:李XX 病理号:67890检查日期:2022年1月1日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检查所见:1.胃镜检查示:胃体、胃角、幽门以上部分黏膜上覆有不规则糜烂面积,边缘不整,大小约0.5cm×0.5cm,周边见片状出血迹,上皮呈浅红色,与周围正常胃黏膜分界清楚。
胃镜检查模板
胃镜检查模板萎缩性胃炎镜检所见: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
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明显的粘膜萎缩和菲薄,可透见粘膜下血管网,粘膜灰色,血管网呈树枝状,皱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可见到粘膜凹凸不平和过结节以及腺瘤性息肉。
印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降部溃疡,呈细长型,底部后白苔,边缘可见红润环绕。
幽门溃疡,椭圆形深溃疡,低平,有厚的苔覆盖,边缘光滑。
早期食管癌镜检所见: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
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糜烂面发红,脆性增加,呈地图型,周围环绕正常的黏膜。
溃疡较浅,边缘略隆起,光滑或有小结节变,底部有污苔。
印象:早期食管癌胃溃疡镜检所见: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
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活动期:溃疡大而深、厚苔、无皱壁集中。
中山医院内镜诊断模板
食管中下段粘膜正常,齿状线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贲门无异常;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光滑无溃疡;胃窦部充血水肿,蠕动正常;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
2 慢性胃炎(胃窦糜烂型)食管中下段粘膜正常,齿状线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贲门无异常;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光滑无溃疡;胃窦部充血水肿,散在粘膜点片状糜烂,蠕动正常;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3 慢性胃炎(胃窦糜烂、胃底出血型),胆汁返流,轻度食管炎食管粘膜正常,齿状线欠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混、黄。
贲门无异常,胃底散在粘膜内出血点,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光滑无溃疡,粘膜表面见胆汁斑黏附;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散在粘膜糜烂,蠕动正常。
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
4 糜烂性胃炎(平坦型III级)食管中下段粘膜正常,齿状线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贲门无异常;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及胃窦部充血水肿,可见广泛多发粘膜糜烂灶,蠕动正常;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5 胃体MT食管中下段粘膜正常,齿状线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近贲门一直到胃体下部见粘膜不规则隆起,表面高低不平,溃疡形成,覆污苔,质地硬,活检易出血;胃窦部充血水肿;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
5 浅表性胃炎(I级):食管中下段粘膜正常,齿状线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贲门无异常;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光滑无溃疡;胃窦部充血水肿,见散在间断线样红斑,蠕动正常;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
6 浅表性胃炎(II级)食管中下段粘膜正常,齿状线清晰,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贲门无异常;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光滑无溃疡;胃窦部充血水肿,见密集线样红斑,蠕动正常;幽门口圆,开闭好。
内镜报告模板
食管炎食管黏膜粗糙,血管网模糊,齿状线不清反流性食管炎(B级)下段黏膜灰白粗糙,血管网模糊,见条状黏膜缺损,其中最长一条可达2cmBarrett食管?齿状线上见数个橘红色岛状及舌状黏膜Barrett食管APC术后可见三处舌状黏膜,均行APC治疗,术后创面灰白色,未见出血食管隆起性质待查距门齿25cm处可见一不规则隆起,表面附污秽苔,向腔内突出,致内镜不能通过,质脆易出血,取活检数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插镜情况:顺利Lesmi,Lgf,D1.0,Rf1食管:距门齿25cm开始,可见4条曲张静脉,迂曲呈瘤状,RC(+)贲门:开闭好, 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稍浊,可见1处曲张静脉团,最大直径1.0cm回肠末端炎症性质待查结肠镜插入至回盲部,插镜顺利,回盲部黏膜散在圆形出血灶,回盲瓣呈乳头状,其上可见一浅溃疡;阑尾开口新月形;插镜至回肠末端10cm,见黏膜充血水肿及多个溃疡,覆脓苔,取活检数块。
结肠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结肠内可见多处海绵状血管瘤,基本正常小肠粘膜像下进镜:插镜至小肠内距回盲瓣4m处,所见小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于进镜最深处给予含有美兰的甘油果糖粘膜下标记注射喷洒后退镜:上进镜:插镜至下进镜标记处,所见小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
1.检查结束后短时间内不宜驾驶或从事精细工作2.术后最好有人陪伴回家十二指肠隆起病变套扎术后前壁及大弯侧分别见两枚大小约0.2x0.3cm样隆起,以COOK6连发套扎器套扎,见病灶变色。
异位胰腺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可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大小约为0.5*0.5cm隆起病变,中央凹陷,未见溃疡,予以注射针注射抬高病灶,后予高频电凝电切,切除物送病检,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明显出血。
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近回盲瓣处见一大小约0.5x0.5cm隆起病灶,用一次性注射针于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抬举病灶,一次性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后留灰白创面,术中术后未见活动性出血。
距肛门约25cm,可见一大小约3.0x3.5cm带蒂隆起,表面充血,用尼龙绳圈套器套于蒂部,用一次性注射针于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抬举病灶,一次性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创面予三枚钛夹钳夹预防出血处理,术中术后未见活动性出血,切除物回收送检。
胃镜下各种诊断的描述 - 副本
本帖最后由leio 于2009-12-15 16:22 编辑1.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浅表性胃窦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浅表性胃窦胃炎(充血/渗出型伴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镜描述(全面、详细、精确)
内镜描述描述内容及顺序: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质地,依次描述一、部位:1、食管:距门齿cm食管或贲门(左右侧壁、前后壁、四壁)2、胃:胃底(前、后壁,大弯侧)胃体(上、中、下段前壁、后壁、小弯侧、大弯侧)胃角:(小弯切迹、大弯侧、前后壁)胃窦(小弯侧、大弯侧、前后壁)幽门及幽门管(几点钟位置)3、十二指肠:球部(大小弯、前后壁)、球后及降段(前后壁、内、外侧壁)二、大小以内镜肉眼目测病变的大小、大约估计。
静脉曲张估计其静脉的直径粗细。
溃疡、癌肿、息肉、憩室、孤立性静脉瘤等直接描述大小。
三、形态1、反流性食管炎:粘膜散在斑片状或纵行条状充血、红斑糜烂、条状溃疡或溃疡融合成片或胃及食管四壁附白苔,有无渗出,有无假息肉、狭窄等。
2、食管静脉曲张:(1)直径或大小(2)形态:直形或者直线型、蛇形、迂曲形、串珠形、结节状;(3)基本色调:静脉为灰白色、青蓝色或蓝灰色;(4)红色征;静脉表面粘膜有:红色蚯蚓样、樱桃红斑、血疱状及弥漫性发红、表面有糜烂等及有出血;3、急性胃炎:全胃及胃体或者窦广泛弥漫充血水肿,皱壁粗大、糜烂、溃疡。
急性胃粘膜病变:粘膜弥漫出血以及粘稠炎性渗出或附着血迹、血痂。
4、CSG:粘膜水肿,局限性或散在点状、片状、条状充血红斑、陈旧性出血点,出血点多为粘膜内出血,粘膜外出血常附血痂(无论是否肉眼见糜烂,糜烂必然已经形成)。
局限性散在疣状隆起、顶端有糜烂、粘液湖有无黄绿色胆汁,胆汁反流(+,++,+++),粘膜有无苍白呈贫血呈贫血貌。
5、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粘膜颜色改变呈苍白、灰白、灰黄色、呈斑状或弥漫性分布、粘膜粗糙或呈颗粒状、散在米粒样改变或鱼鳞状、花斑样改变。
2)粘膜变薄或血管网显露(排除注气过多);3)同时伴有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红斑、出血点。
6、残胃炎描述:胃大部切除,残胃十二指肠(毕I式)吻合术后或残胃空肠(毕II式)吻合术后或残胃空肠Y型吻合术后。
残胃粘膜光滑、充血、红斑…吻合口光滑、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或输入、输出袢有无出血、糜烂、溃疡,鞍部有无溃疡。
胃镜检查诊断模板
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
胃底未见异常。
弥漫性胃粘膜水肿、充血及多发性粘膜糜烂、出血或溃疡形成。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胃窦部粘膜花斑状,充血,水肿,渗出,粘膜脆性增加,颗粒状增生。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慢性糜烂性胃炎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胃窦部粘膜多发隆起性糜烂,直径0.5-1.0cm,隆起顶端呈脐样凹陷。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粘膜呈灰白色,粘膜变薄,血管网显露。
部分称颗粒状/结节状增生。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肥厚性胃炎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巨大扭曲如脑回状,胃小凹延长扭曲,胃窦正常。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胆汁返流性胃炎食管粘膜正常。
胃粘液湖呈黄绿色,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幽门较松弛,可见胆汁返流。
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可见胆汁附着。
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下端可见静脉曲张,呈蚯蚓状。
胃粘膜充血明显,多发性点状糜烂和出血点,呈“蛇皮样”外观。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球部散在点状糜烂和溃疡。
胃窦血管扩张症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胃窦部粘膜毛细血管扩张,粘膜下静脉扭曲扩张。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胃溃疡(A1期)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边缘水肿,底覆厚白苔,污秽。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A2期)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底未见异常。
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边缘水肿,底覆白苔,清洁。
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H1期)食管粘膜正常。
消化内镜检查、治疗报告描述大全
于)0.5cm,病变(有,无)融合,面积(小于75%,大于75%),(有,无)食管狭窄,狭窄直径()cm,血管纹理(正常,紊乱);其它部位粘膜正常,贲门(正常,轻度充血)。
[1]反流性食管炎((A级),(B级),(C级),(D级))食管癌距门齿()cm处可见食管(前,后,左侧,右侧,四)壁粘膜(糜烂,有一凹陷上覆白苔,有一菜花样隆起,有一不规则隆起),大小约()×()cm,周围粘膜(尚光滑,不规则,呈结节状),组织(僵硬,脆,触之易出血),食管管腔(尚正常,狭窄),内镜(尚能,不能,勉强)通过,狭窄段长约()cm,边界(清,不清),贲门(累及,正常)。
[1]食管癌食管静脉曲张距门齿()cm即可见食管(前,后,左侧,右侧,四)壁有静脉隆起,呈(线状,串珠状,结节状),最大直径约()cm,以距门齿()cm以下最为显著,曲张静脉表面呈(蓝色,白色),曲张血管表面(有,无)红色征,程度为(+,++,+++,),(可见,未见)渗血,食管腔内(有,无)血迹;胃底静脉(有,无)曲张。
[1]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狭窄距门齿()cm至()cm处见食管明显狭小,直径约()cm,通过内镜(顺利,尚顺利,困难),狭窄近端粘膜(光滑,呈结节状,糜烂,溃疡),狭窄段长约()cm;贲门(正常,已切除,狭小)。
[1]食管狭窄食管粘膜撕裂粘膜(肿胀,充血,有纠集,轻度充血,欠规则,充血、水肿);其余部位(未见异常,粘膜充血)。
[1]胃溃疡((A1期),(A2期),(H1期),(H2期),(S1期),(S2期))[2]胃溃疡恶变可能胃癌于(贲门,胃底,胃体上,胃体中,胃体下,胃角,胃窦,幽门)部(小弯,大弯,前壁,后壁,四壁)处可见(糜烂,扁平隆起,菜花样隆起,凹陷上覆污苔,结节样隆起),大小约()×()cm,周边粘膜(不规则,呈结节状,有融合,有明显浸润,呈堤状隆起);病变部位胃腔(狭小,尚无明显狭小),内镜(尚能,不能,勉强)通过;(贲门,幽门)部(受,未受)侵犯。
胃镜诊断和描述模板心得
胃镜心得胃镜下诊断及描述模板(自己整理,绝无抄袭)临床胃镜下常见疾病:食管: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没啥临床意义,基本不报)、Barretts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
胃: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包括尤状胃炎即痘疹样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粘膜肿物(包括粘膜下肿瘤)、胃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十二指肠球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球憩室。
疾病内镜下诊断模板: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或大于5mm。
(有的老师齿状线上虽然没有粘膜破损,有小片状充血也报为食管炎)。
注:根据食管粘膜破损长度及破损粘膜间是否有融合,分为A/B/C/D 四级,常用洛杉矶(LA)分级法;食管炎内镜下分级:(LA-A/B/C/D)。
如:描述: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
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A)。
如食管粘膜破损大于5mm,未见融合,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B)。
Barretts食管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舌形/岛形/环形橘色粘膜。
即可诊断:Barretts食管?(注:必须加?,因不能确诊)注:齿状线上原本是粉红色的食管粘膜,齿状线下是橘色胃粘膜(即胃的贲门部),但如果发现齿状线上有一小块或一条橘色的胃粘膜(舌形或岛形临床较常见),说明部分食管粘膜被橘色的胃粘膜所取代了,就怀疑是Barretts食管,是癌前疾病,食管癌的风险较常人高几倍。
但小的Barretts食管其实临床意义不大,范围比较大的barretts食管就得注意定期复查了。
霉菌性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粘膜见大量白色颗粒样分泌物附着,刷片1片,齿状线清晰。
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等刷片病理结果方可确诊,凭诊断经验,诊断率常>80%)。
镜下表现:大量白色豆腐渣样白色颗粒物附着,需与食管白斑相鉴别:食管白斑镜下也是白色分泌物附着,但不像豆腐渣样那样明显,分泌物都较规整。
胃镜活检报告单的表述
胃镜活检报告单的表述
标题:一次胃镜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建议
导言:
胃镜活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旨在对胃黏膜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的检查,以了解胃部病变的性质和病理变化。
下面是一份胃镜活检报告单,详细描述了一位患者的检查结果及相应的诊断和建议。
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女
年龄:XX岁
就诊日期:XXXX年X月X日
二、胃镜检查结果
1. 胃黏膜病变区域:胃体/胃窦/胃底/幽门
2. 病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3. 病变特征:局限性糜烂/弥漫性红斑/溃疡形成/息肉样改变
4. 活检标本数量:X块
5. 活检结果:详细描述活检标本的组织学或细胞学特征,例如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上皮细胞异常、腺体结构的变化等。
三、诊断与建议
1. 诊断:根据胃镜检查和活检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出具
体的诊断,如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
2. 病变严重性评估:根据病变程度的描述,评估病变的轻重程度,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3. 治疗建议:针对患者的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调理等。
4. 随访建议:根据病情的不同,提出合理的随访频率和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如定期复查/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等。
结语:
胃镜活检报告单是对胃部病变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它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及时的治疗机会。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以维护胃部健康。
同时,生活中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也是预防胃部疾病的重要措施。
病理实习镜下描述
1 1. 肝细胞水样变性: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索拥挤;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小不等,肝窦扭曲、狭窄、闭塞。
肝细胞胞浆疏松变空,部分细胞呈球状增大,胞浆透明呈空泡状,为气球样变。
2. 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结构存在,大部分肝细胞体积增大,致肝索拥挤、紊乱,肝窦扭曲、狭窄甚至消失。
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边缘清楚;有的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向一侧。
3. 肝细胞坏死:汇管区周围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或毛细血管内有黄褐色胆色素颗粒或团块,有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核:固缩、碎裂、溶解。
4. 慢性肝淤血:肝脏正常小叶结构存在,肝小叶中央区大量红细胞淤积。
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该区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
小叶周边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
5. 肝细胞性肝癌:癌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梁柱或片巢状,其间有扩张的血窦或毛细血管。
6. 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严重广泛坏死,肝窦扩张充血、出血,库普弗细胞增生、肥大,并出现吞噬现象。
残留的肝细胞无再生。
小叶内及汇管区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7. 门脉性肝硬化:肝脏正常小叶结构消失,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
假小叶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肝小叶内肝细胞出现胞浆疏松化、脂肪变性,甚至小灶性坏死。
纤维组织内可见增生的小胆管及淋巴细胞浸润。
8. 坏死后性肝硬化: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肝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假小叶呈灶状、带状。
在大结节内有的可见几个完整的肝小叶。
假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可见胆色素沉着,肝细胞再生明显。
增生的小叶间纤维间隔较宽且薄厚不均,其中炎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较显著。
肺9. 慢性肺淤血:肺组织呈弥漫一致性实变。
肺泡壁和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有蛋白水肿液、红细胞和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10. 肺出血性梗死:肺组织内可见楔形实性病灶。
医院胃部诊断报告模板
医院胃部诊断报告模板尊敬的医生:您好!经过对患者进行胃部检查和诊断,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患者姓名:XXX患者性别:XXX患者年龄:XXX检查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胃部进行了全面的诊断评估:1. 临床询问和病史收集2. 体格检查3. 影像学检查:XXX(如:胃镜、X射线等)4. 实验室检查:XXX(如:血液和尿液分析等)胃部检查结果:1. 胃镜检查结果:- 胃粘膜:XXX(如:正常、异常改变等)- 胃壁:XXX(如:正常、有肿块、溃疡等情况)- 食管胃袢连接部:XXX(如:正常或异常)- 幽门括约肌:XXX(如:正常或异常)- 其他相关结构:XXX(如:有无异常情况)2. 影像学检查结果:- X射线检查:XXX(如:正常或异常)- CT扫描:XXX(如:正常或发现异常结节、肿块等)- 超声检查:XXX(如:正常或异常)- 其他相关检查:XXX(如:磁共振成像、内窥镜超声等)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上述胃部检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诊断结果:1. XXX(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2. XXX(如:胃动力障碍、食管-胃反流病等)3. XXX(如:结肠炎、胃肠道感染等)治疗建议:根据诊断结果,我们建议患者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XXX(如:抗生素、消化药、抗酸药等)2. 饮食调控:XXX(如:忌辛辣食物、少食多餐等)3. 生活方式改变:XXX(如:戒烟限酒、注意饮食规律等)注意事项: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XXX(如:胃部复查、血液检查等)2. 规律用药:XXX(如:按医嘱规定用药)3. 饮食规律:XXX(如:避免暴饮暴食、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此报告旨在向您呈现患者的胃部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以供参考。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您对患者健康的关注与辅助!祝患者早日康复!此致,(医院名称)。
胃镜活检病理诊断(63页)
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观察胃黏膜黏液层、 表面上皮、小凹上皮、 腺管上皮表面的Hp。
注: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的存在高度提示Hp感染。
五、诊断、治疗及转归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为消 化不良,且胃非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 胃粘膜活组织学检查,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力求明确病因,建议常规检测Hp。 Hp阳性的慢性胃炎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 症状者,推荐根除Hp。
注:计算密集程度时应避开淋巴滤泡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
区。
②慢性炎症(单个核细胞浸润)
直观模拟评分法
③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
0:慢性炎症背景上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黏膜固有层有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 ++:中性粒细胞较多存在于黏膜层,可见表面上皮 细胞、小凹上皮细胞或腺管上皮内; +++:中性粒细胞较密集,或除中度所见外还可见小 凹脓肿。
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等;
特异性:包括肉芽肿、聚集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明显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病原体等。 假幽门腺化生是指在胃底胃体腺领域内出现类 似正常幽门腺的腺体。是泌酸腺萎缩的指标,判 断时应核实取材部位。胃角部活检见到黏液分泌 腺者不宜诊断为假幽门腺化生。
⑦如有上皮内瘤变,应注明等级
四、螺杆菌属细菌感染
判断萎缩时需注意的问题:
1. 只要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 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无论活检标本的萎缩块 数和程度。 2. 取材于糜烂或溃疡边缘的黏膜常存在腺体破 坏,其导致的腺体数量减少不能视为慢性萎 缩性胃炎。 3. 局限于胃小凹区域的肠化生不能算作萎缩。
胃镜描述
食管炎分级标准: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2003):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0 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2 处Ⅰb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 处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2、内科学第七版介绍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类:A级:局限于一条黏膜皱襞上,黏膜破损长度≤5 mm;B级:局限于一条黏膜皱襞上,至少有一条黏膜破损长度>5 mm,但两条黏膜破损间无相互融合;C级: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黏膜破损存在相互融合现象,但非全周性;D级:融合为全周性的黏膜破损。
3.?轻度:红色条纹或红斑累及食管下1/3中度:糜烂小于1/2食管周圈,仅累及食管中下段。
重度Ⅰ级:糜烂大于1/2食管周圈或已累及上段或已形成溃疡小于1/3食管周圈。
重度Ⅱ级: 溃疡大于1/3食管周圈。
重度并发症:狭窄,缩短,Barrett食管4、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Savery-Miller分类:Ⅰ级:一条纵行皱襞上见一处或多处糜烂;Ⅱ级:多条纵行皱襞上见多处糜烂,但病变未累及食管全周;Ⅲ级:食管全周都有糜烂;Ⅳ级:可见食管溃疡、狭窄、缩短或Barrett食管,有的改良方案将Barrett食管单列为Ⅴ级。
胃镜下描述:轻度食管炎,慢性胃炎:食管中段粘膜正常,下段粘膜不光滑,见散在糜烂充血灶,齿状线不规则,40cm过贲门,粘液湖稍混。
高位倒转胃底无异常;胃体粘膜稍充血,胃角光滑无溃疡,胃窦部充血水肿,蠕动正常。
幽门口圆,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无溃疡无畸形,降部伸入未见异常。
中度食管炎,慢性胃炎:食管中段粘膜正常,下段见粘膜纵条形,粘膜糜烂充血,部分融合,齿状线不规则,重度食管炎,慢性胃炎:食管中段粘膜正常,下段见粘膜糜烂充血,片状融合3/4圈以上,齿状线不清,40cm过贲门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记录及分级标准(2000)一、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EV)(一)记录方法1.形态(Form,F)F0:EV已消失(作为治疗后的描述)F1:E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F2:EV呈蛇形迂曲隆起F3:E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附记:如EV不同形态同时存在,应选择最重的记录。
活检报告镜下描述模板(三)
活检报告镜下描述模板(三)101、增生性筋膜炎:在粘液样基质、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和炎细胞背景下见散在的神经节样巨细胞。
102、真皮纤维瘤:真皮层内纤维母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呈短束状,交织排列或呈旋涡状;肿瘤外围可见灶性炎性细胞浸润。
103、脂肪瘤: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大小不规则的小叶,肿瘤内毛细血管数量分布不均匀。
104、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疣):皮肤基底层细胞增生,呈乳头状,突起于皮肤表面;下界与皮肤基底层相平。
105、痔:粘膜下充血、水肿、出血,见扩张的血管,灶性炎性细胞浸润。
106、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腺体萎缩2/3,层次减少;固有膜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明显的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
胃粘膜上皮未见异型增生。
107、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疣):皮肤基底层细胞增生,呈乳头状,突起于皮肤表面;下界与皮肤基底层相平。
108、中度慢性胃炎:胃粘膜间质内可见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伴少量中性或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109、中分化腺癌:由腺样癌巢和实体性癌巢混合而成,后者占全部癌巢的25%,可呈条索状或团块状,细胞异型性明显。
110、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腺体大部分萎缩,层次减少;固有膜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明显的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淋巴滤泡形成。
胃粘膜上皮未见异型增生。
111、重度慢性胃炎:胃粘膜间质内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达粘膜层的全层;伴少量中性或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112、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弯曲扩张,腺上皮细胞可见核上、核下空泡,可见顶浆分泌,间质疏松水肿,螺旋动脉弯曲,管壁变厚。
113、子宫内膜单纯性(简单型)增生: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均增生,腺体明显增多、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部分腺体扩大成囊,腺上皮细胞呈柱状,往往排列成假复层,间质细胞排列紧密。
114、CIN3:子宫颈鳞状上皮全层显示异型增生,排列紊乱,层次不清,极向消失,核大浓染、染色质增粗,核浆比增高,可见核分裂。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脂肪瘤: 送检肿物由分化好的脂肪细胞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隔,表面见纤维性包膜。
送检胆囊粘膜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局部粘膜上皮脱落,腺体伸入肌层形成R-A窦,壁间血管扩张充血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慢性胆囊炎。
平滑肌瘤:送检子宫肿物见瘤细胞呈编织状、条束样排列,瘤细胞长梭形,胞浆丰富,嗜伊红,细胞核长梭形或者点状,两端钝圆,染色质细颗粒状,未见核分裂象。
肿物由平滑肌细胞构成,局部伴玻变,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编织状、条束状排列,胞浆丰富,核大深染,无异型。
另见宫内膜呈增殖状改变,间质伴出血。
增殖期子宫内膜。
组织未见明显被覆上皮,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呈囊性扩张,部分腺体鳞化。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及腺体鳞化。
慢性宫颈炎。
: 送检宫颈组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或者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上皮下组织疏松水肿,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炎细胞浸润。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
宫颈组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局部上皮缺失,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鳞化。
另见息肉样物被覆柱状上皮,间质纤维血管增生。
组织中见破碎宫内膜腺体增生,形态轻度不规则,间质较致密伴出血。
另见组织呈息肉样增生。
符合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双侧)慢性扁桃体炎: 送检扁桃体组织被覆鳞状上皮,部分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淋巴滤泡增多,生发中心扩大,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玻璃样变。
肠及肛门管状腺瘤:送检组织由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构成,部分杯状细胞减少或者消失,腺体被覆单层或者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核呈杆状、浓染,向肠腔上移,但总体不超过1/3,间质疏松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恶性间质瘤。
食管肿物组织呈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多边形,胞浆较丰富,红染,核卵圆形,短梭形,大小不等,有一定异型,分裂象易见,部分区域瘤组织有坏死;食管两端切缘未见瘤组织浸润。
免疫组化:Actin弱(+),CD117(+),CD34(+),S-100(-)。
胃镜诊断报告
胃镜诊断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45岁。
就诊日期,2022年10月15日。
临床诊断,上腹痛。
检查目的:
对患者上腹痛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检查结果:
1.胃镜检查显示,食管粘膜光滑,未见异常突起或溃疡。
胃底、胃体、胃角粘膜光滑,未见明显异常。
胃窦部粘膜见一处大小约0.5cm的黏膜隆起,表面覆盖黏液,边界清楚,周围粘膜未见异常。
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
2.活检病理结果,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镜下见,慢性非活动性胃炎,局部轻度萎缩改变,未见异型增生或癌变。
诊断意见:
患者上腹痛原因为慢性非活动性胃炎,局部轻度萎缩改变。
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规律用药,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
治疗方案:
1.口服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每日一次,连续4周。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3.定期复查胃镜,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
1.遵医嘱规律用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2.避免饮酒,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如出现上腹痛加重、恶心呕吐、黑便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结语:
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了患者上腹痛的病因为慢性非活动性胃炎,局部轻度萎缩改变。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饮食,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胃镜镜下诊断
1.慢性浅表性胃炎
食管、贲门:粘膜淡红色,表面光滑,齿状线清,贲门开闭正常。
胃底、胃体:粘膜桔红色,充血水肿,表面光滑,皱襞形态及分布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角:弧形,软。
胃窦:粘膜不均匀桔红色,充血水肿明显,散在数处疣状增生灶,蠕动正常。
幽门:圆形,未见反流。
十二指肠球及降部:球部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所见降段粘膜未见异常2.食管裂孔疝
食管、贲门:距门齿30cm-齿状线见片状糜烂,齿状线上移,距门齿35cm,向下见较大胃腔,贲门开闭差。
胃底、胃体:粘膜淡红色,充血水肿,表面光滑,皱襞形态及分布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角:弧形,软。
胃窦:粘膜不均匀淡红色,充血水肿,表面光滑,蠕动正常。
幽门:圆形,未见反流。
十二指肠球及降部:粘膜未见异常。
3.胆汁反流性
食管、贲门:粘膜淡红色,表面光滑,齿状线清,贲门开闭正常。
胃底、胃体:粘膜桔红色,明显充血水肿,表面光滑,皱襞形态及分布正常,散在陈旧出血点,粘液湖黄绿色,量中等。
食管、贲门:距门齿
30cm-齿状线见片状糜烂,齿状线上移,距门齿35cm,向下见较大胃腔,贲门开闭差。
胃底、胃体:粘膜淡红色,充血水肿,表面光滑,皱襞形态及分布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
胃角:弧形,软。
胃窦:粘膜不均匀淡红色,充血水肿,表面光滑,蠕动正常。
幽门:圆形,未见反流。
十二指肠球及降部:粘膜未见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帖最后由leio 于2009-12-15 16:22 编辑1.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浅表性胃窦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浅表性胃窦胃炎(充血/渗出型伴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粘膜充血水肿,小弯侧可见一大小约为0.4x0.6cm的深溃疡,内覆厚白苔,未见活动性出血,周边粘膜充血肿胀,未见肿块;球降交界处可见一大小约为0.7x0.9cm的深溃疡,内覆厚白苔,未见活动性出血,周边粘膜充血肿胀,未见肿块。
所见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H1-S1期)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粘膜充血水肿,前壁靠小弯侧可见一皱壁牵扯,基底部粘膜红,周边可见多个大小约为0.1-0.3cm的浅溃疡,稍覆白苔,部分呈霜斑样,前壁靠小弯侧可见假憩室形成。
所见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溃疡(A2期)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粘膜充血水肿,球降交界大弯侧靠前壁可见一大小约为0.8x1.5cm的深溃疡,内覆顾黄白苔,未见活动性出血,周边粘膜充血肿胀,未见肿块。
所见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胃角多发溃疡(A2期)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变形粘膜充血水肿,靠前壁可见两个大小约为0.4x0.5cm、0.5x0.6cm的深溃疡,内覆厚白苔,未见活动性出血,周边粘膜肿胀,稍粗糙,于溃疡边缘活检2块;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胃窦胃角Ca累及胃体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可见部分食物潴留,所见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变形、僵硬,胃窦蠕动基体消失,胃角、胃窦可见一环胃壁腔肿块,占据胃壁腔2/3,胃腔缩小,狭窄,电镜通过有阻力,肿块表面糜烂、中央可见深溃疡,大量坏死苔覆盖,结节样增生,2004年03月29日胃镜病检示胃角Ca,累及胃体。
周边粘膜充血水肿。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胃体Ca?2.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A2期)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多,呈咖啡色。
胃体粘膜充血水肿,后壁靠大弯侧可见大小约为5.0x6.0cm的肿块,中央可见一巨大溃疡面,表面覆大量坏死苔,未见活动性出血,周边呈围堤样隆起,可见部分结节样增生,于结节样增生处活检7块;周边粘膜充血肿胀,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粘膜充血水肿,前壁及大弯侧可分别见一大小约为0.4x0.5cm、0.3x0.4cm的深溃疡,内覆厚白苔,未见活动性出血,周边粘膜充血肿胀,未见肿块。
所见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食道Ca?(上段)食管上段距门齿28~32cm前壁及左右侧可见一肿物,占据管腔4/5,表面糜烂,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样隆起,质地硬脆,部分覆污秽苔,有自发性及接触性出血,取活检6块,其余食管粘膜未见异常。
贲门形态及粘膜未见异常。
胃底及胃体粘膜未见异常。
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自如。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上部粘膜未见异常。
贲门Ca?累及胃底食管下段粘膜充血水肿,距门齿35-40cm可见多个结节样增生,表面粗糙,有自发及碰触性出血,食管上段及中段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模糊,可见一环管腔肿块,占据管腔1/3,表面糜烂、溃疡,部分坏死苔覆盖,结节样增生,有自发及碰触性出血,内镜通过稍有阻力;反转胃底、贲门内口可见一环贲门内口肿块,占据贲门内口4/5,表面糜烂,部分溃疡面形成,大量坏死苔覆盖,结节样增生,累及胃底;于贲门口结节样增生处活检7块。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幽门前区粘膜粗糙面性质待定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幽门前区前壁靠小弯侧可见一大小约为0.4x0.5cm的粘膜粗糙面,表面未见糜烂、溃疡,未见肿物。
</P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十二指肠炎症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糜烂点,大小约为0.1-0.2cm不等,未见溃疡及肿块。
所见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食道浅溃疡性质待定:以感染可能性大(霉菌性食道炎?)2.浅表性胃窦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距门齿19-35cm前壁,下壁均可见多个浅溃疡形成,大小约为0.6-4.0cm不等,部分融合,表面覆白苔,较粗糙,活检3块,周边粘膜稍肿胀,末见肿块及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未见异常;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
1.胆道蛔虫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块;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
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
降段可见多条蛔虫成虫,可见一条一端嵌入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肿胀,可见糜烂,异物钳取出三条蛔虫成虫,余充气逼入空肠。
会厌部未见异常进镜到会厌部。
镜下见:咽粘膜光滑,未见充血及新生物;会厌抬举好,无充血、水肿及新生物;双侧披裂活动好,未见新生物;双侧室带无充血水肿,未见新生物;双侧声带活动好,声门闭合佳,表面光滑。
慢性声带炎、声带息肉进镜到会厌部。
镜下见:咽粘膜光滑,未见充血及新生物;会厌抬举好,无充血、水肿及新生物;双侧披裂活动好,未见新生物;双侧室带无充血水肿,未见新生物;双侧声带活动好,声门闭合欠佳,双侧声带前中1/3处可见一对称性白色结节状隆起,大小约为0.2x0.3cm,表面光滑,未见糜烂、溃疡。
1.胃底息肉电凝电切术2.浅表性全胃炎(充血/渗出型伴胃窦糜烂)食管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未见溃疡、糜烂,未见静脉曲张。
贲门齿状线清晰,内镜能通过。
胃底粘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红白相间,靠前壁可见一大小约为0.5x0.6cm的亚蒂息肉,表面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取圈套器圈套息肉基底部,依次电凝电切,摘取息肉,见基底部粘膜苍白,未见出血,摘取息肉送病检;粘液湖液量中等,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