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沟煤矿人员跟踪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doc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doc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系统软件部分)设计方案重庆安生威测控系统设备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五月请注意保密!!第二章系统架构设计2.1 概述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和《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本系统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必须为当前高可靠性、开放性好、易于操作、易维护、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以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工作。

同时考虑各煤矿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大家都熟悉的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用户操作基于IE浏览器模式。

2.2 总体方案2.2.1 系统网络结构本系统采用B/S架构,支持单服务器、双服务器热备模式;对较大规模的煤矿后台系统可以支持数据库独立,对较小规模的后台系统也可采用单机集成数据库模式,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移动IE查询终端IE查询终端1IE查询终端2IE查询终端N图1单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移动IE查询终端IE查询终端1IE查询终端2IE查询终端N图2双机热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移动IE查询终端IE查询终端1IE查询终端2IE查询终端N图3独立服务器双机热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2.2.2 数据中心服务器在上面三个结构图中,带背景部分为煤矿地面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中安装本系统软件;这些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矿区分布图绘制与读卡器位置安装配置;矿区人员信息与分组及其权限管理配置;整个监控系统范围作业人员定位读卡器的通信巡查;人员位置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人员出/入、滞留时间、报警、日志等各种信息的存盘处理;为IE 瘦客户端提供查询服务;为外部或上级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接口。

当然,在管理中心的每一个服务器上也与客户终端一样可通过IE 浏览器进行查询,同时,在管理中心还可视情况配置大屏幕投影仪、电视墙等设。

2.2.3 查询客户端其他笔记本、各办公科室查询终端仅通过IE 浏览器即可对系统的监控范围人员分布图信息及历史统计报表信息进行查询。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2)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2)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管理煤矿工作人
员位置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煤矿工作区域布置定位设备,如RFID标签、蓝牙标签或GPS设备,来实时监测工作人
员的位置。

系统通过接收和处理来自定位设备的数据,可
以显示每个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信息,并提供报警机制以
及其他相关功能。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实时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定位设备收集工作人员的实时
位置数据,并在系统的管理平台上显示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

2. 报警机制:系统可以设置报警条件,并在监测到异常情
况时发送报警通知,例如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离开工
作区域等情况。

3. 路线规划:系统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和工作任务,提供最佳的路线规划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

4. 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对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例如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分布等,以帮助煤矿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调配和资源优化。

5. 数据记录与查询:系统可以记录和存储工作人员的历史位置数据,并提供查询功能,以便后续分析和审查。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煤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工作人员的位置和状态,提高工作安全性,优化资源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3
数据导出
查询到的历史轨迹数据应支持导出功能,可导出 为Excel或其他格式文件进行保存和分析。
考勤管理功能
班次设置
系统应支持班次设置功能,可 根据矿井工作制度灵活配置班 次,满足不同班次人员的考勤
需求。
考勤记录
系统应实时记录人员的考勤状 态,包括上班、下班、迟到、 早退等,为矿井人员管理提供 准确数据。
实时监控
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矿井内人员的位置和动态,确 保人员安全。
紧急救援
一旦发生事故,系统可迅速定位到被困人员位置 ,提高救援效率。
安全预警
通过对人员分布、移动轨迹等数据的分析,系统 可提前发现潜在安全隐患。
优化矿井工作流程
自动化管理
01
系统实现矿井人员考勤、调度等工作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
效率。
为确保系统稳定性,采用可靠的备用电源 方案,并对关键硬件设备进行冗余设计。
软件设计
定位算法
研发高效、准确的定位算法,对从定位基站接收 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人员位置的实时解算。
人机交互界面
设计直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矿井管理人员 能够方便地查看人员位置、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 。
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
开发专用软件,用于管理定位系统产生的数据, 包括人员位置信息、基站状态等。同时,对数据 进行挖掘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多场景适应
实时定位功能应适应矿井内各种复 杂环境,包括巷道、工作面、设备 等不同场景,确保定位稳定可靠。
历史轨迹查询功能
1 2
轨迹回放
系统应支持历史轨迹的回放功能,可查询并显示 人员在矿井内的历史移动轨迹,为安全管理提供 数据支持。
时间段选择
历史轨迹查询应支持自定义时间段选择,可根据 需要查询特定时间段内的人员移动轨迹。

矿山人员实时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矿山人员实时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Wi-Fi实时定位技术矿山人员资产定位应用方案说明目录1引言 (5)1.1文档说明 (5)1.2术语与缩写解释 (5)2项目需求 (6)2.1项目背景 (6)2.2需求分析 (6)2.3方案优势 (7)3方案设计 (8)3.1设计理念 (8)3.2功能描述 (9)3.2.1定位监控 (9)3.2.2标签管理 (11)3.2.3报警管理 (11)3.2.4系统管理 (12)3.2.5扩展功能 (12)3.2.6统计报表 (13)3.3定位网络设计 (13)4井下Wi-Fi无线定位监控通讯系统 (16)4.1井下矿工定位考勤系统 (17)4.2井下电机车定位管理 (17)4.3Wi-Fi无线语音数据通信系统及Wi-Fi手机定位系统 (18)4.3.1Wi-Fi网络–数据传输、语音通信、无线视频 (18)4.3.2无线语音功能模块 (20)4.3.3手机实时定位主要功能 (22)5方案实施 (23)5.1网络部署设计 (23)5.2网络安装 (23)5.3实施计划 (23)5.3.1实施说明 (23)5.3.2施工进度安排 (23)1引言1.1文档说明•本文档为基于Wi-Fi的实时定位解决方案。

1.2术语与缩写解释2项目需求2.1项目背景矿井的分布是分层结构的,井下面积很大,井下人员较多,为了保证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患于未然,监控矿车运作,我们将采用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实时定位系统对井下的矿工和矿车进行跟踪定位,随时了解每个矿工、矿车的当前位置。

同时需要实现对每个矿工上下勤的监控功能和矿车矿石运输监管统计工作。

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需要实行语音通信、视频传输、环境信息采集等功能。

2.2需求分析1、人员、车辆的实时精确定位系统:通过井下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人员和车辆位置,记录移动轨迹。

2、人员考勤系统:每日自动统计人员进出矿井的次数和时间,能识别其他未经允许的人员擅自入内,并且报警。

3、Wi-Fi无线井下环境参数实时监控传感系统:通过Wi-Fi模块连接各类传感器,可以采集井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且无线传输。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作业管理技术方案一.范围本原则规定了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旳产品分类,技术规定试验措施和检查规则。

本原则合用于煤矿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二.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旳条款通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随即所有旳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合用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到达协议旳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版本使用与本原则。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规定。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10111 运用随机数股子进行随机抽样旳措施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定MT209 煤矿通讯,监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规定MT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措施和管理措施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重要系能测试措施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播装置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 矿用分站MT/T 1007- 矿用信息传播接口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规定三.术语和定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四.技术规定,一般规定;对煤矿进下人员定位系统旳认证流程熟悉,亲自参与并完毕了有关旳产品认证。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矿井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监测和管理。

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就是一种用于实施矿工安全保障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矿工进行定位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生命危险,对于矿井安全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的设计该系统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主服务器与子服务器相互联通,可以多级配置,实现数据传输。

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主服务器中,通过子服务器进行实时传输。

同时,子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

2. 系统硬件设备的选择该系统采用的主要硬件设备有RFID芯片、读写器、天线、传感器等。

其中,RFID芯片是跟踪和定位的核心元件,用于将矿工信息嵌入到芯片中;读写器用于将信息读取到系统中,天线用于扫描和识别RFID芯片。

传感器能够获取更多的矿井运营数据,如温度、压力、瓦斯等数据,能够为矿工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3. 功能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人员定位、矿工安全监测、班组管理和辅助决策。

其中,人员定位功能是最重要的,它能够快速查找和确定人员位置,及时处理矿工的安全问题。

矿工安全监测功能主要是对矿工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包括心律、呼吸等方面的检测。

班组管理功能主要是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包括班组组织、排班、调度等方面的管理。

辅助决策功能主要是根据系统数据对磨损状况、热量分布、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预测,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效率的目的。

4. 安全保障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系统设计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异常处理、用户认证、日志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同时,系统需要进行备份和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 应用场景该系统适用于各种煤矿、金矿、铜矿、石油矿等,尤其适用于危险较大的地下矿井。

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矿工的安全系数,减少矿难的发生,促进矿业企业的发展。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方案关键字:煤矿人员定位井下人员定位人员定位煤矿考勤摘要:该系统适用于煤矿井下人员位置识别与跟踪回放、人员考勤、超时报警、超员报警、限制区报警、人员情况统计和人员救援指挥等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概述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木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木兰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L-RFID技术,ML-RFID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RFID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

木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1、总体设计思想:为保证矿井生产调度的可靠性,设置煤矿人员定位、考勤管理系统, 通过对巷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和智能身份识别,并可以充分利用矿井已有煤矿监控系统平台资源联网运行,实现矿山井下人员区域定位跟踪和考勤的自动化管理。

以实现全矿井的规范化、科学化的调度、指挥、管理。

2、系统满足环境条件:1)安装场所:井上及井下2)环境温度:上限+40℃,下限-10℃,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高于+30℃;3)相对湿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较大的相对湿度,如+20℃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产生凝露的影响;3、项目开发所遵循的原则:厂家提供的所有设备、器件都应符合下列规程规范要求: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

2)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3)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4)设备的分项及系统均应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安证。

5)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6)AQ 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7)《山西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试行)》4、项目总体设计4.1系统技术要求:1) 系统所有设备均为本质安全型;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分站有效覆盖范围:大于20M;3) 允许被测对象最大移动速度:大于10m/s;4) 用单个分站能自动识别被测对象的运动方向;5) 设备外接端口都有保护电路,控制电缆可热插拔工作;6) 系统尽量利用井下工业以太网传输;7) 具备考勤功能;8) 能够分区显示井下人员数量;9)系统应满足联网和集成的要求:与集团公司联网,数据可上传集团公司(满足集团公司《阳煤集团跟班人员稽核系统》的要求)和省煤管局。

4.2系统的功能4.2.1矿井考勤系统的功能及与工资核算系统数据共享1) 识别分站设置本着入井从地面考勤,升井从井下考勤的原则;2) 系统具备卡唯一性识别功能,有效防止人员带多卡下井;3)考勤传输系统具有防雷、避雷装置;4) 考勤方式采取通过自动读取式,同时显示考勤人员的信息;5) 考勤传输主机存储的数据具有二次传输功能,以防止数据传输时出现特殊情况,数据丢失能及时恢复;6) 考勤系统中的各种报表可以通过通用接口直接提取,满足对系统集成的要求;7) 显示屏上同时可显示从上位机上发布的各种信息;8) 记录统计能实现分层次处理,按矿井的实际组织机构录入对应处理;9) 在上位机可查询本矿所有人员的入井相关信息;10)要求定位考勤系统,以员工养老保险号作为人员识别的唯一代码。

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考勤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考勤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考勤管理系统处理方案实现对矿井人员旳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旳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记录考勤等功能。

充足运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平台,无需反复布线,仅需增长对应旳人员跟踪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基站、无线编码发射器、人员跟踪定位处理软件即可实现。

系统具有无需反复布线,节省投资;使用维护工作量小,维护费用低;采用旳无线通信技术成熟、覆盖范围大、功耗低等特点。

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可以清晰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旳位置及活动轨迹,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根据。

同步,也可运用系统旳平常考勤管理功能,对全矿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1、系统设计1).遵照“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旳原则,按准许上岗人员实行“一人一卡”制,将人员标识卡作为“上岗证”或“坑道准入证”。

系统数据库记录该人员标识卡所对应人员旳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进入坑道旳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人员标识卡(标识卡可随身携带在腰带上或贴在矿灯帽内)。

2).在井下坑道、峒室、作业面等地点安装本安型数据采集器。

当持卡人员通过设置数据采集器旳地点时,系统将读取该卡号信息,通过传播网络,将持卡人通过旳地点、时间等资料传播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

假如采集旳卡号无效、无卡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有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

3).井下一旦发生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懂得被困人员旳基本状况,如:人员数量、人员身份、所处位置等有关信息,以便于事故救济工作旳开展。

搜救人员可持便携式搜救装置进入井下,进行搜救。

4).系统可自动生成考勤作业旳记录与管理等方面旳报表资料,提高管理效率。

2、工作原理系统产品中旳控制器将低频旳加密数据载波信号经发射天线向外发送;随身携带旳标识卡进入低频旳发射天线工作区域后被激活(未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标识卡不工作),同步将加密旳载有目旳识别码旳信息经卡内高频发射模块发射出去;接受天线接受到标识卡发来旳载波信号,经控制器接受处理后,提取出目旳识别码送至专用井下处理传播分站,完毕预设旳系统功能,从而实现目旳旳自动化管理。

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doc

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doc

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1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矿井人员管理系统一、技术标准、规范从矿井的用途和实际出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制造应执行最新版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

投标方也可采用高于下述标准的行业标准、规范。

投标方所使用的标准、规范均应是投标前一个月的有效版本。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臵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T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899-19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臵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2006 矿用分站MT/T 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 1008-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二、总体目标矿井人员管理系统通过跟踪定位方式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流动分布情况、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井下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轨迹。

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况。

另外,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产生的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能打印相关报表,并能导出考勤报表至EXCEL 或WORD。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方案
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特定时间段进行轨迹回放,更灵活地满足各 种分析需求。
安全管理与预警
进入/离开告警:当人员进入或离开指定区域时, 系统可自动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注意人 员安全。
紧急救援支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系统可提供 被困人员的位置信息,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救 援目标,提高救援效率。
超时滞留预警:若人员在某个区域滞留时间超过 设定阈值,系统将触发超时滞留预警,防止意外 事故发生。
03
后台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来自各个读写器的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实现人员位置的实
时定位和跟踪。同时,服务器将定位数据以图形化界面展示,方便管理
人员监视和调度。
系统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人员安全监控
通过实时定位,确保矿井内人 员不进入危险区域,减少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
紧急救援
一旦发生事故,系统可迅速定 位到被困人员位置,提高救援
标签发卡器
用于发放和管理RFID标签 ,可将标签与人员信息进 行绑定。
数据传输设备
数据传输线缆
连接RFID硬件设备和数据处理与 分析系统,确保数据稳定可靠传
输。
数据中继器
在矿井复杂环境中,用于增强信号 强度,保证数据传输的顺畅进行。
网络交换机
实现数据传输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 信,确保系统数据的快速交换。
矿井RFID人员定位跟踪系
统方案
பைடு நூலகம்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系统概述 • 系统组成 • 系统功能 • 系统实施与运维
01
系统概述
系统介绍
01
02
03
高精度定位
采用高性能的RFID读写器 和标签,实现矿井内人员 的米级定位精度。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煤与岩石突出、坍塌等,这些都给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设计一套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概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定位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跟踪和定位,实现对人员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系统组成1. 人员定位设备:为井下作业人员佩戴的定位设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与地面监控中心的实时通讯,并能够自动上传人员的位置信息。

2. 基站设备:安装在矿井各个关键位置,用于接收和发送人员定位设备的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地面监控中心:由监控人员操作的中心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处理和显示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及时发出指令。

4.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报警处理等功能。

三、系统工作原理1. 人员定位设备通过与基站设备的通讯,实时上传人员的位置信息。

2. 基站设备接收到人员定位设备的信号后,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地面监控中心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及时显示人员的位置信息。

4. 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地面监控中心对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指令。

5.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并进行报警处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四、系统特点1. 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历史轨迹回放: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方便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

3. 报警处理:系统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处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煤矿业也不例外。

由于煤矿生产环节中存在着危险性较大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的事故隐患,如何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应运而生。

一、技术原理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主要依据的是自主定位和无线通讯技术。

利用现代化无线个人定位技术、实时定位技术、高精度无线传感技术及众多前沿技术开发出一套完整、先进、实用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该系统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显微传感方式,对人员进行高精度定位,从而实现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同时,通过UWB、WiFi等无线通讯协议,实现煤矿工作人员之间的实时通讯。

二、技术特点1.高精度定位:该系统采用自主定位技术,精度高达10厘米,确保实时监测到煤矿工作人员的位置,有效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

2.实时监控:该系统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监控,可实现对人员进入禁入区域等危险区域的实时预警,能够迅速指引工作人员及时避免隐患发生。

3.全网联动:该系统通过WiFi等无线通讯协议,能够与其他设备联网,通过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从而全面地保障了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

4.多种报警方式: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报警,包括声光报警,震动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保证了信息的全面传递。

三、技术应用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与安全管理中,如帮助管理人员实现工作人员安全进场、离场记录,实现隐患排查和整改、非法人员侵入监测、工作人员出入管理等。

四、技术优势相比于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准确性高:采用高精度定位方式,实时监测人员位置。

2.数据安全性高:采用多种数据加密方式,保护信息安全。

3.报警方式多样化:采用声、光、振动以及手机短信等多种报警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简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

简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

简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煤矿井下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和跟踪管理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对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井下人员的安全。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定位终端设备:定位终端设备是煤矿井下人员携带的设备,通过集成GPS(全球定位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等定位技术,可以对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

2. 定位基站设备:定位基站设备是系统在矿井地下设置的设备,用于接收和处理井下人员定位终端设备传输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上传至系统服务器。

3. 服务器: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存储和处理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向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监控和查询功能。

4. 监控中心设备:监控中心设备通过安装系统客户端软件,可以实时监控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并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井下人员携带定位终端设备,定位终端设备通过GPS等定位技术,获取自己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定位基站设备。

2. 定位基站设备接收到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后,将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3. 服务器接收到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后,将位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分析和处理。

4. 系统监控中心设备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实时查询和监控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包括人员的实时位置、运动轨迹等。

5. 系统还可以设置安全区域和禁止区域等功能,当井下人员进入禁止区域或发生安全异常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煤矿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控和管理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煤矿的安全性。

2. 提高工作效率: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和管理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可以减少搜索井下人员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000字设计任务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时的安全管理问题,设计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设计方案1.系统概述该系统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能够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定位和管理。

系统由标签、读写器、服务器等硬件组成,同时也包括了基于Web的管理端和移动客户端。

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1)实时跟踪定位作业人员,包括作业人员的位置、状态、作业任务、出入井压状况等信息;(2)管理端实时监控井下人员情况,包括作业人员运行轨迹、在井下的位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等;(3)移动客户端提供给作业人员操作手册、安全须知,以及接收调度任务和回传执行结果;(4)应急预警功能和应急预案,实现在井下人员安全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

2.系统硬件(1)标签:选用低功耗主动RFID标签,尺寸较小,佩戴舒适,可以在极低的电量下长期运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备机械防护、防水、防爆等功能。

(2)读写器:选用射频读写器,能够接收标签频率,识别标签ID、位置,以及读取标签状态。

(3)服务器:实时接收读写器发送的位置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运行轨迹、作业任务情况等报表。

3.系统软件(1)管理端:基于Web浏览器,可以实时监控井下人员情况,包括人员位置、安全状态、作业情况等。

(2)移动客户端:基于移动设备,提供给作业人员操作手册、安全须知,以及接收调度任务和回传执行结果。

(3)系统应用:对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位置信息、作业任务等管理功能实现。

4.系统流程(1)标签读写过程:当作业人员进入井下范围后,读写器将接收到标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读取标签ID,判断是否在已经注册的标签列表中,如果在则记录该标签的位置、时间、状态等信息。

(2)数据传输与处理过程:读写器会将井下作业人员标签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将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定位算法,对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信息以并运行状态、工作状态等其他信息一同存储到服务器中。

矿山精准人员定位方案

矿山精准人员定位方案

矿山精准人员定位方案矿山作为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精准人员定位方案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矿山精准人员定位方案。

该方案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在人员身上携带一个小型的定位设备,通过与矿山内的定位基站进行通信,实时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

该定位设备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无线局域网(WLAN)等技术。

首先,矿山内的定位基站需要安装在矿山各个重要区域。

每个定位基站都需要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大的覆盖范围,以确保对整个矿山内人员的精准定位。

其次,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在控制中心安装一个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所有人员的位置信息,并能够设定预警区域和报警门限。

一旦出现人员越界或者接近危险区域,控制中心会立即接收到相应的报警信息。

然后,每个矿工需要携带一个定位设备。

该设备需要具备小巧轻便的特点,以便矿工能够方便地佩戴。

同时,该设备需要具备长时间使用的能力,以应对矿工长时间在危险环境中的工作需求。

此外,定位设备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功能。

比如说,矿工可以通过该设备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随时向控制中心汇报工作进度或者请求帮助。

此外,该设备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矿工的生命体征监测。

一旦矿工出现意外或者生命体征异常,控制中心会立即接收到相关信息,并及时派遣工作人员进行救援。

最后,矿山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矿工在矿山内的行为规范和作业指导。

同时,所有矿工都需要参加相关的培训,掌握定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确保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

总之,矿山精准人员定位方案采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定位设备和定位基站的配合,实现对矿工位置的实时追踪和监控。

该方案能够提高矿山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同时,该方案还具备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和生命体征监测等功能,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成本和运营维护的问题。

煤矿人员RTLS定位系统方案

煤矿人员RTLS定位系统方案

煤矿人员RTLS定位系统方案一、概述1.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需求量的不断攀升。

近两年来,煤炭供应紧张,随之而来的是各个煤矿生产的超负荷运转,高速发展的生产突显出煤矿安全生产各环节中对于生产隐患治理监测技术水平的落后,相应所导致的各级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

由于煤价的不断上涨,过度开采导致的事故也是有发生,如何对矿用人员定位的活动、煤车每天的运输量、瓦斯、风速、火灾、透水等数据做到实时监控,事故发生后,如何准确判定矿用人员定位特别是矿用人员定位定位的受困位置、遇险人员撤退路线、井下的环境监测情况以及及时准确地制定救援方案,这不但对事故的救援还是事前防控都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的防范措施,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

同时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矿用人员定位、资产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

因此集合先进科技手段和一线煤矿安全生产需求开发面向煤矿资产和矿用人员定位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具有智能监控管理、报警、矿用人员定位、追踪等功能的煤矿人员定位实时监管系统,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将大幅度的提升煤矿工作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矿用人员定位系统还可以与现有的系统有效的集成并进行多方面扩展功能,完善整个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有效地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矿用人员定位、矿用井下人员定位。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对矿井人员实施安全监控,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带来了新的契机。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alt=煤矿人员RTLS定位系统方案src="/FileUpLoadSavePath/2022 -04/3425b292f18572c5272.png">2.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实时定位系统英文是ReaTime Locating System,简称RTLS。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教材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教材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编制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生产规模:45万吨/年矿长:李同河技术负责人:刘建军编写:匡久刘超峰李海军会审:李同河刘建军郑勤峰邵吉利王俊营编写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编写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教学二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和河南省、郑煤集团有关文件精神,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步一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一、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1、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AQ1018 ----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3、《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5、《教学二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二、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组:组长:李同河副组长:刘建军、郑勤峰成员:邵吉利、王俊营、匡久、孙坤东、王克勋、徐少歌、卢付臣办公室设在综合调度室,综合调度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系统专项设计等日常工作。

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避雷器和传输接口、UPS电源等组成。

监控主机: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信等任务。

系统软件: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识别、加工、显示、存储、查询和报表打印。

人员定位分站:接收标识卡发出的无线人员编码信号。

人员标识卡:承载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当被无线信号激活后,将编码数据发送给读卡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蹄沟煤矿人员跟踪定位系统设计方案前言随着煤矿企业在日常安全管理上的精细化,对入井工作人员的有效跟踪定位显得越来越来重要。

马蹄沟煤矿KJ90矿井人员跟踪定位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无线射频检测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由地面管理计算机、数据通讯接口、避雷器及软件,井下人员分站、人员识别卡等组成。

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报表查询等功能。

该系统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设计方案是在充分调研、论证、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较为发挥其安全管理职能,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科学性、经济性。

一、马蹄沟煤矿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设计原则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整体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马蹄沟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通用要求》☆《煤矿安全规程》本系统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上岗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制,该KGE116A识别卡可视为“上岗证”或“坑道准入证”。

具体方案:1、行人巷道、作业面的交叉道口根据需要安装KDF-3人员跟踪定位分站。

2、马蹄沟煤矿安全生产单位向下井工作人员颁发并装备KGE116A 识别卡(识别卡要求随身携带、识别卡方式有:矿帽卡、腰带卡等):3、系统数据库记录该KGE116A识别卡所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4、马蹄沟煤矿安全生产单位对该KGE116A识别卡进行授权后即生效。

授权范围包括:该员工可以有资格下井。

为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井下,系统设置识别卡的时效、失效、报失等管理模块;5、下井员工必须随声携带KGE116A识别卡,当持卡人员经过设置识别系统的地点时被系统识别,并作出如下判断:本系统将判断该持卡人是否合法有效。

如果采集的卡号有效,系统将自动读取该卡号相关资料,并通过系统网络的信息交换,将持卡人通过的路段、通过的时间等资料传输到井上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如果采集的卡号无效、无卡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6、井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7、系统可自动生成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提高管理效益。

二、马蹄沟煤矿KJ90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特点:1、系统采用双频点长波(132.3KHZ)和短波频率(315MHZ)的方案,实现可靠的全双工无线数据通信;2、系统KDF-3人员定位分站和KGE116A识别卡具有两套完全独立的发射与接收部件,其核心技术均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组成;3、系统能方便实现识别范围的调整,识别距离不小于15米;4、具有高能的KGE116A识别卡采用高级嵌入式微处理器,在嵌入式软件的控制下,实现睡眠、唤醒、解码、编码、通信及信息碰撞处理等功能;5、KGE116A识别卡超低能耗设计,并采用间歇式工作方式,纽扣电池可使用2-3年(电池可更换);6、系统能可靠识别静态或小于等于8米的高速移动目标,对移动目标的识别速度可进行设置(从高速大范围的识别区域到低速小范围的识别区域均可设定);7、KDF-3人员定位分站可瞬间同时识别50个以上的人员识别卡;8、识别区域无方向性、无盲区、无对人体伤害的电磁污染;9、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载波频带窄,感应灵敏,性能稳定可靠,已通过严格的电磁兼容、干扰、骚扰等方面的性能测试;10、系统数据库记录该KGE116A识别卡所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11、马蹄沟煤矿安全生产单位对该KGE116A识别卡进行授权后即生效。

为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限制盲巷或作业面,系统可进行报警提示;12、系统可实时显示矿井人员当前位置、活动轨迹、并可随时查询打印;13、系统可自动生成人员信息数据库,实现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提高管理效益;14、矿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事故时所处的位置,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15、系统支持人员跟踪定位,支持网络共享浏览;16、本系统是自主研发的产品,系统产品(含模块)已全部在国内生产,不需要大量的维护,安装费及维护费用低,售后服务快捷方便;17、分站与地面中心站失去联系时,基站仍能独立工作,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

三、马蹄沟煤矿KJ90人员跟踪定位系统功能:1、系统主要功能⑴井下人员实时跟踪监测,位置自动显示;⑵实时跟踪查询、打印当前及某时间段井下人员数量、活动轨迹及分布情况;⑶入井人员的统计、存储、打印;⑷监测图页静态和动态编辑作图对用户开放,支持多种图形格式,鼠标和键盘均可操作,全面支持实时多任务。

在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同时,系统可进行记录、显示、查询、编辑、人工录入、网络通信等;⑸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局域网方式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都能共享监测信息和系统综合分析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⑹监控软件具有很强的作图能力,并提供有相应的图形库,操作员可在不间断检测的同时,容易地实现联机并完成图形编辑、绘制和修改;⑺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分站与地面中心失去联系时,基站仍能独立工作,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⑻分站具有汉字液晶显示人员编码和时钟功能,可用遥控器查询记录;⑼无线人员编码发射器采用低功耗设计,重量轻,无需外部电源,有多重携带方式供选择。

⑽软件主要功能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软件是采用VC开发的集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的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系统是以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为主开发而成的具有操作员登录、实时显示、数据查询、识别卡管理、系统维护、系统退出六个模块(其结构见图一)(图一)⑴操作员登录模块操作员登录模块主要完成开机后操作员密码及权限输入,人员权限情况的校验等功能,操作方法采用手工输入。

⑵人员位置显示模块矿井人员位置信息通过KDF-3人员跟踪定位分站发送到地面监控主机后,由软件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并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前矿井下各巷道人员分布情况、活动轨迹等。

⑶人员更总查询模块人员跟踪查询模块主要完成通过各种条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检索并汇总的功能。

其功能实现主要分为四部分:原始数据总条件过滤、进一步进行明细条件的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浏览、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汇总。

查询模块包括:——查询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情况和数量——查询任一井下人员当前位置和指定的时间所处的位置——查询任一指定位置的人员情况,并进行实时跟踪显示——查询排班情况——查询人员通过作业计划表⑷考勤统计模块考勤统计模块主要是根据地面考勤系统和井下巷道各分站的交换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形成考勤数据,并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报表的输出。

统计表报表包括:——日报表(24小时)——月报表(同日报表)——季报表(同日报表)——年报表(同日报表)⑸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完成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和对各种与系统相关的重要数据进行维护的功能。

此模块只能有本系统的超级用户来完成,其他任何人不能完成此模块的各项功能。

维护项目包括:①本信息维护②操作人员维护③巷道各分站维护④数据库维护⑤值班情况浏览四、马蹄沟煤矿KJ90人员定位系统组成:整个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传输接口、人员分站、无线收发天线、人员标识卡和传输线等组成。

其中:系统软件: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识别、加工、显示、存储;数据传输接口:用于系统分站与计算机远距离通讯、信号转换及安全隔离;人员分站:通过与人员标识卡的无线通讯,实时获取人员编码数据、处理显示、并通过RS485通讯线传输到地面监控主机;发射天线: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以激活KGE116A标识卡;接收天线:接收标识卡发出的无线人员编码信号;人员标识卡:承载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当被无线信号激活后,将编码数据发送给人员定位分站系统结构图如下:系统安装示意图:五、主要技术指标⑴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基站有效接收范围:不小于10mm⑵允许被测目标最大移动速度:8.3m/s⑶系统容量:64台基站⑷传输速率:2400bps⑸容纳员工数:65535人⑹通讯方式:RS485或DPSK⑺通讯距离:大于20Km⑻巡检周期:小于30s⑼地面人员检测管理软件操作系统:WINXP/2000/2003网络平台:以太网数据库:SQL SERVER 2000⑽数据传输接口电源电压:地面220V AC/50Hz传输波特率:2400bps通讯距离:大于20Km与计算机的通讯:RS232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⑾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基站交流输入电源:127V/220V/380V/660V发射频率:132.3KHz接收频率:315KHz识别目标数:可同时识别50张不同号的卡号备用电池:2小时防爆型式:隔爆兼本质安全型⑿人员编码发射器工作电源:3VDC发射频率:132.3KHz工作方式:间歇工作更换电池时间:2年以上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六、马沟煤矿KJ90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结构及布置:1、系统主要结构系统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树型体系结构,能充分发挥各部门设备的性能优势,结构简洁,可操作性强,安装扩展简单,便于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主要由三级结构组成:其中一级为地面监控主机,是整个矿井人员跟踪定位的核心,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主要有工控机、数据通信接口、打印机、UPS电源、避雷器等设备。

二级主要人员定位分站。

主要完成对所经过人员的检测。

三级人员随身携带的能标识人员身份的识别卡。

系统地面监控主机与各远程浏览终端采用全网络化结构。

便于实时监测信息及文件共享。

网络构成Ethernet以太局域网。

与企业管理网方便连接。

主通讯电缆安装MHYVP信号电缆,为矿用阻燃电缆。

2、设备安装位置3、设备使用条件。

⑴地面中心站机房设备是保证系统地面中心站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首要条件,机房环境应符合国家GB2887-87“计算机站场地技术”的要求,对地面数据传输接口只要满足这要求即可。

具体表现在动力、恒温湿、防尘、防静电、放防雷击等方面。

⑵统井下监控分站设备均为放隔爆或本质安全型产品,可以运行有爆炸危险或非危险场地。

但要满足条件:环境温度:20~+50℃相对湿度:≤98%大气压力:0-100Kpa电源电压:220V AC、380V AC、660V AC、50Hz七、系统费用概算(见附页)八、系统维护人员配备:1、技术员2人2、井下设备维护5人3、机房值班人员3人九、系统详细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执行步骤如下:A、关主要人员技术培训B、地面中心站机房装修布置C、系统合同设备到货D、设备地面联调E、设备布置位置编制F、监控分站安装调试;G、系统联调H、设备投入试运行I.验收移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