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下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

1.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是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收集数据和提出结论等一系列方法来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

2.实验设计: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实验设计要考虑变量的控制和实验条件的合理安排。

3.计量与测量: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有长度、质量和时间等,测量工具有尺子、天平和时钟等。

4.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质量、体积、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性质,物质还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5.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个基本状态,不同状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6.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中会发生组成或性质上的变化,如燃烧、融化和汽化等。

7.分子与离子:物质的微小颗粒可分为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8.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9.溶液和浓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体积的比值。

10.酸碱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1.电与磁:电是由电荷带来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磁是由磁铁等特定物质带来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2.力学: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速度、加速度、力和能量等相关概念。

13.热与温度:热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温度是反映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

14.光与光学: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和成像等过程。

15.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包括细胞、遗传、进化和生态等内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涉及了多个知识点,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领域。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生物:本册重点介绍了生殖器官、生殖过程和性别的形成。

学生
将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和功能,并了解精子和卵子的结构和特点。

此外,生物多样性、遗传和进化也被涵盖。

2. 化学:本册重点介绍了杂质与纯净物质的区别,讲解了如何进行
纯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此外,还学习了常见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物理:本册物理知识点包括静电、光的传播和反射等。

学生将了
解静电的原理和静电产生的原因,明白光的传播需要媒质,以及光线
在反射中的特性。

4. 科学实践:本册强调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
简单的科学实验。

这些实验有助于学生发展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学生可以扩大对生物、化
学和物理等科学领域的认知,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
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还可以为将
来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中七下科学知识点

期中七下科学知识点

期中七下科学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 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力及其作用
- 力的定义与单位
- 物体的平衡条件
-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的作用和应用
-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三、声与光
- 声的传播与性质
- 光的传播与性质
- 声音的产生和接收
- 光的反射、折射、色散
四、电流电压
- 电流的定义与单位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电阻与电阻率
- 电压的定义与计算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五、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 节能减排的方法与意义
- 环境污染与保护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六、地球与地图
-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 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公转运动
- 地球的物理地理特征
- 地图的使用与图解技巧
七、物种和进化
- 物种的起源和形成
- 进化论与自然选择
-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
- 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
以上是期中七下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生物1.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膜的半透性、细胞器的特殊功能和细胞的自我复制等。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受到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从二氧化碳和水中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4. 动物的呼吸:动物的呼吸包括皮肤呼吸和肺呼吸。

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也不同,例如鱼类有鳃呼吸,昆虫有气管呼吸等。

5. 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包括花部、授粉、受精和种子的形成;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等。

6.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基因的传递,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随着染色体的传递被遗传给子代。

变异是基因组中的不同基因在表现上的差异,是物种多样性的来源。

7. 生物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生物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

物理1. 运动和力:力使物体发生变化或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过程。

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和滑轮原理等。

2. 颗粒模型:颗粒模型是把物质看作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模型,颗粒之间有间隙,颗粒运动规律包括分子运动理论和布朗运动等。

3. 声音和光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光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波动现象,它们有自己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4. 电和磁:电是由电荷的流动形成的现象,它有自己的电路和电磁场理论,磁是由磁性物质产生的现象,有磁场和磁感应等。

5.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内能与热能的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包括传热、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等。

6.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所需要的潜能,功率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的速率,它们有自己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7. 气体压强和浮力: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面的撞击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撑托力,它们都有自己的压强定律和浮力定律。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
是一些主题,其中包含了每个主题的关键概念和要点。

主题一: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减少污染和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主题二:细胞
- 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

- 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可以是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 核糖体、细胞质和细胞壁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三:物质的性质
- 物质在化学上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

- 溶解、燃烧和反应是物质的常见性质。

-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确定。

主题四:力和运动
- 力是推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质量、速度和加速度是力的重要参数。

-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和曲线运动。

主题五: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改变状态所需的资源。

-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光能和声能。

- 能量的传递可以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主题六:地球与宇宙
-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行星。

- 地球上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对生物和人类有重要影响。

- 宇宙是包含我们的太阳系和星系的无限空间。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科学七年级下章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章知识点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1.力和运动:串联法则,离析法则,平衡法则,引力和重力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特性,声音的利用
3.光和光的传播:光的三要素,光的传播路径,光的反射和折射
4.光的照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白色光的颜色分解
5.电能的使用:电接线的规范,电能的传导和转化,电器的使用安全
6.电的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安全使用电一席电路的搭建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离和组成,物质的三个状态
3.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4.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预防酸雨的方法
5.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其他知识点总结:
1.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步骤,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
2.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科学伦理
3.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问题的解决,科学常识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学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涵盖了力和运动、声音的传播、光和光的传播、电能的使用、电的简单电路以及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石油和煤的利用、酸和碱、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同时还包括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增加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

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注意:带※是老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大水球,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陆地水占总水量的3.5%;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海洋中、陆地上、空气中以及生物体内。

4.水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

平均每1k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提取淡水。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青海湖,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下雨、下雪、与雾霜露的形成。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且淡水的主体是无法利用的冰川,可以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

(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12.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中存在水。

七下科学知识点

七下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1、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压觉等感觉功能。

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2、所有感觉都来自大脑。

感觉的形成是通过感受器和感官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各种感觉。

3、大脑的中枢神经有适应性和差异性(不同年龄、不同动物、不同气味)4、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舌头表面大约有1万个微小的味蕾。

5、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融于唾液中味细胞接受刺激,通过神经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这就是形成味觉的过程。

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

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麻、辣、涩等感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6、甜味:舌尖、苦味:舌根、咸味:舌侧前部、酸味:舌侧中部7、味觉、嗅觉的形成是密切相关、共同作用的。

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发生,都可以作为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9、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声波在穿过不同的介质分界面处都会产生反射。

声波在穿过介质时会被吸收而衰减。

(气体吸收最强,衰减最大;固体吸收最小,衰减最小)。

10、声音在不同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也不同。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11、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12、耳廓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

第 3 周:出现 胎盘 ,胚胎通过 脐带和胎盘 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 胎盘 是胚胎与母体进行 物质交换 的主要器官。
第 9 周—第 38 周:称作 胎儿期 (之前称为胚胎) ,胚胎在第 9 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 胎儿 ;
第六个月 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① 体外受精 的有 鱼类 、两栖类 等,特点:一 般生活在水中 ② 体内受精 的有 昆虫 、爬行类 、鸟类 和 哺乳类 等, 一般为陆生 (2)胚胎发育方式: 除胎生,卵胎生外,其余动物均为体外发育(孵蛋,卵行为) ① 卵生 的动物有 昆虫 、 鱼类 、 两栖类 、爬行类和 鸟类 、鸭嘴兽(哺乳) 等; 它们的 胚胎发育场所在 母体体外 ,营养来源 是 卵细胞中的卵黄 。 ② 胎生 的动物有 哺乳类(鸭嘴兽除外) , 胚胎发育场所 在 母体子宫内 , 营养来源由母体通过胎盘供给 。 胎生与哺乳的意义 :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 ③ 卵胎生 的动物很少,如 鲨、蝮蛇 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 母体内 发育,但 营养来源 与 母体 无 关 (或很少 ),而是来自 卵细胞中的卵黄 。
6、人的生殖系统
(1) 男性生殖系统 :由 睾丸 、附睾(储存精子) 、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 的器官为
睾丸 ;睾丸的主要功能: 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 ,分泌雄性激素 。
(2) 女性生殖系统 :由 卵巢 、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 最主要 的器官为 卵巢 ;卵巢的主要功能: 产生卵细
女孩 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 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 ;
18、生殖器官发育 成熟 的 标志 :遗精和月经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七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学科,学生在这一年级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以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浙教版教材是中国优质的教学资源之一,因此在七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也需要我们重视浙教版教材中的科学知识点。

以下就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一、物理学知识点1. 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核心。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力学概念,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这些概念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其他知识点。

2. 声学知识声学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声学知识,如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与声波的基本原理。

3. 光学知识光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光学知识,如光的性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光的本质与光的行为规律。

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在七年级下册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化学反应、化学元素、化学分子等。

这些概念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2. 改变物质的方法改变物质的方法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改变物质的方法,如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在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

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如氧气、水、盐酸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三、生物学知识点1.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命特征,如细胞结构、DNA结构和功能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生物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七年级科学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全部知识点1. 等离子体的形成与性质等离子体是一种由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物质。

当气体被高压电场电离后,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会发生碰撞,使得气体变成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磁性和光学性质等。

2. 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能够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化合而成的结构。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3. 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

在加热的过程中,物质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和气态,反之则从气态和液态转变为固态。

这些过程被称为物质的相变。

4.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原子组成。

5.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当光线遇到边界时,反射将光线反射回源处,折射则是光线穿过介质并改变方向。

6. 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流动的载体,是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力。

电流是电子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电压是电场力对电子的作用能。

7. 运动、力、摩擦力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

摩擦是物体接触面之间的一种力。

运动和力之间是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

8. 感觉器官的基本原理感觉器官是人体中的特殊神经,由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器官组成。

感觉器官基于一种特殊的神经元和仿生学原理。

9. 运动与能量动能和势能是能量的两种形式。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势能是物体处于特定位置或状态时的能量。

10.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产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化学变化。

11. 生物系统基本原理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有共通点,它们需要水、有机化合物和能源来维持生命。

在生物学中,遗传信息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到基因、RNA和蛋白质的作用。

12. 地球科学基本原理地球的变化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科学包括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海洋科学。

初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含练习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含练习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含练习答案第一部分: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一般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人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产生的。

3、人的精子和卵都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附睾、阴茎等器官组成。

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

精子的形状像蝌蚪,精子具有尾,能游动,长度约为0.05毫米。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卵的外形像球形,直径约为0.1 毫米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5、能够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能钻入卵的精子有1个,最终精子和卵形成了受精卵。

6、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即怀孕了(也称妊娠)。

7、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2)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相联系。

(3)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

(4)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所以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5)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6)胎盘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震荡,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7)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这些都是胎生的优越性。

8、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分娩过程包括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10、刚出生的婴儿会哭闹,是为了呼吸。

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包含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声音、电路基本知识、生物多样性、地球运动和天文学、植物生长和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本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1. 物质的分类
2. 物质的组成
3. 物质的性质
4. 物质的变化
二、声音
1. 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
3. 声音的特性
三、电路基本知识
1. 电的产生和电荷
2.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电路的开关和检测
四、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2. 生物种类的分类及特点
3. 生物的互相依存关系
4. 生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五、地球运动和天文学
1. 地球的运动和倾斜
2. 星座和日月星辰的运动
3.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和月相
4.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六、植物生长和发展
1. 植物的组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利用植物提取纯净水的方法
以上是七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顺利地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用科学的眼光探讨更多有趣的事物。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和卵细胞⑴许多新生命(比如婴儿)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⑶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有尾巴,能够移动。

和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的主要功能:产生,分泌雄性激素。

一个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组成。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怀胎: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挪动到子宫后,颠末数次盘据逐渐构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盘据。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首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经由过程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挤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哺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野生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第二节:走向成熟1、人的一生的发展期间:婴幼儿期—少年期—芳华期—成年期—老年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的两个快速生长时期2、女孩芳华期普通为11-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3、芳华期的变化(1)身体外边的变化: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比方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音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财。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一、物质的颗粒运动
1.物质由微观颗粒构成,包括原子、分子以及离子。

2.微观颗粒不断运动,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在低温下,颗粒运动缓慢,而在高温下,颗粒运动加快。

3.固体物质中的颗粒排列紧密,有固定的位置,仅有微小的振动;液
体物质中的颗粒紧密排列,无固定位置,有自由流动;气体物质中的颗粒
间距较大,无固定位置,自由运动。

二、固体的性质和变化
1.固体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固体物质可以通过加热、加压和溶解等方式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

3.固体物质可以经过熔化、凝固、升华和溶解等方式发生物质的相变。

三、液体的性质和变化
1.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

2.液体可以通过加热、加压和溶解等方式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

3.液体物质可以经过汽化、凝结和溶解等方式发生物质的相变。

四、气体的性质和变化
1.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被压缩。

2.气体可以通过加热、加压和溶解等方式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

3.气体物质可以经过液化、气化和溶解等方式发生物质的相变。

五、物质的三态转化
1.固体经过加热可以发生熔化变成液体,经过冷却可以发生凝固变成固体。

2.液体经过加热可以发生汽化变成气体,经过冷却可以发生凝结变成液体。

3.气体经过加热可以发生气化变成气体,经过冷却可以发生液化变成液体。

以上是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本质和性质,并且对物质的相变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下科学第一章根底学问班级姓名一、感觉世界1.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及相应的感觉是(皮肤感觉〕、(觉〕、〔觉〕、(觉)、(觉〕等。

人类的任何一种感觉都是在中形成。

2.皮肤有觉、觉、觉等功能,其中—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

在“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一觉来感知象的外形的。

3.人体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摩拿一般用手,由于这个部位的比拟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 ,由于其上对的神经末梢比拟丰富。

4.气味进入, 承受气味刺激后,通过将此信息传导,经大脑分析就知道气味的味道。

嗅觉是在大脑的形成。

5.嗅觉特点:(1)嗅觉的性,是只一种气味持续地作用于嗅觉器官之后,嗅觉感受性会消灭降低的现象,即大脑的疲乏的原因;(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性差异,利用警犬侦破屋利用了狗特别灵敏的觉;〔3)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会渐渐; (4)动物对不同物质的气味敏感程度o6.舌的外表布满很多小凸点,内藏,它里面有很多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尤其对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7.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内,食物中的一些溶于唾液中、细胞承受刺激,通过将信息传到,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8.人具有四种最根本的味觉是 .. . 、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舌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的部位分别是:、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正在发生的物体叫。

2 .声音需要依靠、和作为企质才能进展传播。

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3 .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

4 .声音与介质的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还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在一样温度下,在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一o在15c的空气中声速为米/秒5 .声速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产生现象叫回声。

三、耳和听觉1.耳是人的器官,耳的结构分外耳(、)、中耳(、、、)、内耳〔、、),其中,是起到振动并放大作用的,是听觉感受器,是形成听觉的器官。

2.听觉形成: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振动,听小骨把放大后在传入—o当声音传到耳蜗,会引起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形成了听觉。

初中七下科学

初中七下科学

初中七下科学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奥秘,还能培养我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在初中七下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探索生物、地理和化学等多个领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科学内容吧。

一、生物学1.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我们生物学学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可以从种子发芽开始,观察到幼苗生长、植物的生殖过程以及成为成熟植物的各个阶段。

这个过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动物的进化与适应动物的进化和适应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通过学习动物的起源,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的。

例如,企鹅的演化使其适应了极寒的南极环境,而骆驼则通过长时间不饮水和耐受高温来适应沙漠气候。

这些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让我们大开眼界。

二、地理学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对于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至关重要。

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三个主要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断地球的不同层次。

这个过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构造,以及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2.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地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活动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特点,例如热带雨林、沙漠和高山地区的气候差异。

这个过程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为保护地球的未来作出贡献。

三、化学1.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通过学习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氧气是呼吸的必需品,碳是有机物的主要元素。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魅力。

2. 酸碱与中和反应酸碱与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到酸和碱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和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觉。

(1)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

如温度、气味、颜色、声音,等等。

(2)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肤等。

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

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

2.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

(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

(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

(4)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3.嗅觉的形成过程。

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

嗅觉特点:嗅疲劳;嗅适应;嗅觉敏感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4.舌和味觉。

(1)舌具有味觉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种味道。

舌感觉的过程是:舌乳头一味蕾一味觉细胞。

(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两侧的中间部位,咸味则在舌两侧的前部。

(3)味觉感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密切相关。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

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传播形式:声波。

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

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

在空气中(150C),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

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外耳廓收集声波耳外耳道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结构功能鼓膜产生振动中鼓室与咽鼓管连通耳听小骨骨性传导、放大振动内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把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耳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2.听觉的基本知识。

(1)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

(3)人的听觉: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20赫到20 000赫之间的声音。

据此,人们将低于20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20 000赫的声音称为超声。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为赫兹。

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同。

3.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我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

距离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响度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声音大小的单位。

音色:曾叫音品,是人们对声音质的感觉。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以及发声的方法等有关。

4.噪声。

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

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第四节光和颜色1.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传播的特点。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气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千米/秒。

3.光的色散。

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组成。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其他色光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其他色光被吸收)白色物体可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4.光线。

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

(2)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4)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生活中的应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路。

2.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特点——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第六节眼和视觉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老花镜放大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2.焦点和焦距。

(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

(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

凸透镜有2个焦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象放大或缩小) 应用(P24)U>2f f<v<2f 倒立实像缩小照相机U=2f V=2f 倒立实像等大/f<u<2f v>2f 倒立实像放大幻灯机、投影机U=f 无无无无/U<f 正立虚象放大放大镜4.眼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眼睑随时闭合,保护眼睛附睫毛遮挡雨水、灰尘属泪腺、鼻泪管分泌泪液,润滑,除尘杀菌;与鼻子相通结构眼肌使眼球灵活转动眼眼球壁外角膜和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一起形成折光系统膜膜巩膜坚韧外壳,保护眼球虹膜中央是瞳孔,可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内脉络膜给眼球提供营养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兴奋睫状体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改变眼球的焦距球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角膜一起形成折光系统5.视觉的形成。

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6.人类的视觉限制。

(1)近视: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3)色盲:人类不能辨别颜色的现象,它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

根据不能辨别的颜色种类,色盲可以分为红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4)保护眼睛:近视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用眼不科学造成的。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应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1.信息的含义与重要性。

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人类总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方式。

2.信息获取、利用的途径与技术。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储存等都有许多办法。

通过人类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获得信息,借助各种工具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间接信息。

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3.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除了在信息传播中广泛应用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光也是电磁波中的一员。

第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的多种形式。

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

2.能的多种形式。

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

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势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会判断各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并知道它们的应用。

第二节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臵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特点是物体位臵发生变化。

2.参照物。

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3.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与某个因素有关时,控制其他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这种实验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5.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V=S/t(2)平均速度。

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1+S2+…+SN)/(t1+t2+…+tN)算出来的速度。

第三节力的存在1.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3.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4.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单位符号是N。

5.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第四节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1.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下。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1.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