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3. 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B ) 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 Na B. P C. Cl D. Ar 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4. 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B ) B. F A. N C. Mg D. Cl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1、用A表示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 、 表示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表示质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 填写下列各空: 最外层电子数, 填写下列各空: 原子(核素 种类由_____决定 核素)种类由 ⑴ 原子 核素 种类由 A B 决定 元素种类由_____决定 ⑵ 元素种类由 A 决定 (3)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 D E 决定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______决定 (4)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 A E 决定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决定 D 决定 (5)元素主要化合价由 元素主要化合价由______决定 元素主要化合价由 (6)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D 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决定 (7) 价电子通常是指 D 价电子通常是指_______
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1、对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 、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等数据的分析,学会利用折线图、 主要化合价等数据的分析,学会利用折线图、 柱状图等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柱状图等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2、通过对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 、通过对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半径、主要化合价等数据的分析探究, 半径、主要化合价等数据的分析探究,能利 用数据得出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及本质。 用数据得出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及本质。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知识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德育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资料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情景]放映钟表,时间的周期性变化,的flash.[引入]四季的轮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些描述时间的词语,都体现了时间变化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周期性,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来研究元素性质的变化特点,总结其规律。
[幻灯片]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讲述]为了更方便的研究元素的性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幻灯片]一、原子序数按照核电荷数有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提问]根据原子序数的概念,思考:它与原子组成粒子的数量有什么关系?数值上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意义上并不相同二、原子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练习)]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幻灯片]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请同学们对照,自己写得对不对。
[讲述]今天要讲的是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我问什么要大家写原子结构是意图呢?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所以要研究性质必须先研究结构。
[总结学生的回答]很好,说得全面。
就构决定性质![提问]那么,现在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元素的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手中的原子结构够示意图,总结其变化规律。
[幻灯片]1~18号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学生回答](填表)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使得最外层电子数1-211-22或83-1021-8811-1831-8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每隔一定数目就增加一层,最外层电子数则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当堂检测】 1.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 原因是( 原因是( A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
【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思维拓展 2.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半径依次减小吗? 半径依次减小吗?
提示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除稀有气体以外,其他
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
探究三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探究三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
最高正价
1~2 3~10 11~18
结论
1 2 3
1~2 1~8 1~8
-1 -4~-1 -4~-1
+1 +1~+5 +1~+7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每隔一定数量,又出现前面出现过 的情况变化,但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思维拓展 1.每种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都是 8 电子吗? . 电子吗?
提示
不是。 层为最外层时, 不是。当 K 层为最外层时,K 层上有 2 个电子
即达稳定结构。 即达稳定结构。
【探究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探究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 原子序数的递增 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元素周期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元素周期律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及实际运用。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基本内容,能够描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2. 理解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3. 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程度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引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包括元素的分类、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关系等。
(2)讲解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分析原子半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结合实例,展示如何运用元素周期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3.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
(2)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和撰写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心得。
2. 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的学历案,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思想和周期表的组成,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能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思想和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2. 教学难点:周期表对元素性质的预测和周期律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活动,学生们了解有哪些元素以及它们分别的性质,引发学生们对于元素性质变化的思考,为引入元素周期律做铺垫。
2. 色码表的制作,让学生自行收集不同颜色的小球,为下一环节的分类打下基础。
【展开】1. 通过对于普朗克、门捷列夫、柯西和门德里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做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周期律的基本思想和周期表的组成。
2. 解释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方式,回顾周期表中元素分类的基本方式和命名规律,让学生们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3. 进一步讲解元素周期律中元素性质的预测,让学生了解周期表的应用和实用价值。
4. 分组或自由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探究元素周期律的更深层次的规律。
同时以简单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规律。
【总结】1. 回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梳理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对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做简单介绍。
四、教学反思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重点强调了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以及周期表的组成,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元素性质的预测和周期律的历史背景。
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类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元素周期律所涉及的知识点。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教学重难点与生活联系的整合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保障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主题一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和族的含义,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了解元素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干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和族的含义,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总结元素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元素周期表、图片、实验器械等。
2. 准备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视频、案例及实验。
3. 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元素,请学生列举出一些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2. 提问:同砚们知道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存在哪些规律吗?3. 引入课题:元素周期律。
(二)新课教学1. 讲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周期表中的横行代表周期,纵列代表族。
2. 介绍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并讲解同周期和同族元素之间的递变规律。
3. 结合周期表,讲解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4. 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以及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的观点和变化规律。
5.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6.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尝试总结出元素周期律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
7. 分组讨论:在周期表中某些区域的性质变化规律。
8. 请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探究效果和总结,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教室小结1. 回顾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
2. 总结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越小
如 Na > Mg > Al
F < O < N <C
⑶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 (同种元素)时,再看核外电子数
Mg
+12
+11
Na
(或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则半径 越大
Cl
+17
+17
Cl-
如 Cl < Cl-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B ) A. r(K+) > r(K) C.r(Na+) > r(Mg2+) > r(Al3+) B. r(Mg2+) > r(Na+) > r(F-) D.r(Cl -) > r(F-) > r(F)
4. 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则B 是 。
科学探究一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
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 11—18号元素,从Na 到Ar有3个电子层, 个增加到到 2到 个,而达到稳定 3—10 号元素,从Li Ne有2个电子层,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 1个增加到结构 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 能量最低 的电子 层里,排满一层后再排下一层;
1→2→3→ 4→ 5→6 → 7 K→L→M→N→O→P→Q 每层电子不能超过 2n2 个;
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8 个(K层是最外层时不 超过 2 个),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18 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
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高中化学 必修2 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说课稿一各位评委,下午好。
我叫付美玲,来自于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展开说课: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 )》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
在学生已经学习Na 、Mg 、Al 、Fe 、Cu 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初步了解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教材简析《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
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未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
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篇一: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必修2 第一章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根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根底知识。
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根本的物质构造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根底。
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好。
通过《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关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展综合、归纳。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在物质构造的根底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复原反响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穿。
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化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根底。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明白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才能目的:提高学生们归纳整理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学会总结,学会概括,体会构造决定性质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难点:明白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四、学情分析: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根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根底知识。
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根本的物质构造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根底。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六、课前预备:学生学习预备:导学案- 1 -教师教学预备:投影设备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不明白点(主要以学生课前板书答案展示的方式)(二)、情景导入,展示目的:教师:原子构造大家在初中就已经理解了,刚刚通过同学们对导学案的展示已经对原子构造理解的不成征询题了,那么核外电子详细如何样排布?有什么规律特点,以及元素周期表可以表达出哪些构造规律,与元素性质规律有什么联络,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内容。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优秀PPT课件
11
Cl 17
17
17
17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
CHENLI
2.现行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周期 H
He
1 +1 1 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2
1L、i 把电Be子层数B 相同C 的元N素按原O子序F数递N增e的顺
2 序+3由21左+4到2右2 +排52、成2 3把一+6不个2 同横4 +横行7 行。2 5中+8最2外6 层+9电2 7子+数10 2 8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
Na Mg Al Si P S Cl Ar
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
3 +11 2 8 1+12 2 8 2+13 2 8 3+14 2 8 4+15 2 8 5+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12
CHENLI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三短四长
第1周期:2 种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短具周有期相同的第电2子周期层:数8的种元元素素 ,
意义--- 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现行----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 原子的核电荷数
9
CHENLI
【学习任务二】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结构
【学与问】
1.什么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3.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共多少周 期、多少族?周期和族如何分类的?
C、8、18、18、18
D、8、 8、18、18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二、编排原则 1、按照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 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 序由上而下排成一纵行—族。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①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
N : +7 2 5
O : +8 2 6
F : +9 2 7 Ne : +10 2 8
Na : +11 2 8 1 Mg :+12 2 8 2 Al : +13 2 8 3 Si : +14 2 8 4
P : +15 2 8 5 S : +16 2 8 6 Cl : +17 2 8 7 Ar : +18 2 8 8
57
6 55 56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1
18 32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小结】对于ⅢA到ⅦA族, 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下一周期所容纳元素种。类
2、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
8 5 6 7 8 9 10
III IV V VI VII
3 11 12 B B B B B
VIII
8 IB
II B
13 14 15 16 17 18
M L k
18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4.2.1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结构决定性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_核__外__电___子__排__布__呈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巩固练习 1
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B
巩固练习 2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有(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4 > 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 > Al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无限次复制特权 内容特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内有效
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赠送每月15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
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质文档免费下载
在购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其他特权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Q版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4.2元素同期律(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高一化学课件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素养目标
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科学 探究”的核心素养。
结论: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教学过程
三、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理论解释
思考与交流: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减弱,非金 属性增强的原因。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 属性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用2 mL 1mol/L MgCl2溶液代替AlCl3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并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Na、Mg、Al金属性强弱比较
Na
Mg
Al
与水(或酸) 反应的现象
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 大量的热,并产生气体
与冷水几乎不反应,与沸 水缓慢反应,与酸剧烈反
应
与沸水反应很慢,与酸反 应较快
【答案】B
课堂练习
典例4.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无色、有毒,比H2S更不稳定
【答案】B
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Al(OH)3在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溶解,表明它既能与酸发生反应,又能与 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如下: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
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其关系如下:2.【自主思考】1.思考并讨论在前20号元素中有哪些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与稀有气体He、Ne、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提示(1)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Li+、Be2+、H-。
(2)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F-、O2-、N3-、Na+、Mg2+、Al3+。
(3)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Cl-、S2-、P3-、K+、Ca2+。
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到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1→+7,最低负化合价呈现-4→-1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①Na、Mg、Al金属性强弱比较②Si、P、S、Cl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3)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自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元素周期律(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自主思考】2.如何根据原子结构解释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C、N、O、F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递增吗?提示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故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化学必修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课件
2
1升8高
2020/12/3
6
以上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应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2020/12/3
7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原子核→
→
L
K层
核
层上
内
上的
质
的电
子 数
电子 子数
数↓
↓
K层→
L层→
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 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
>
>
>
2020/12/3
>
>
>
20
(三)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020/12/3
21
价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或某些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2020/12/3
22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 2、非金属最高正价+|负化合价| =8
2020/12/3
8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C
A、
+1 2 8 8
9
B、
+1 2 9
1
C、 +1 2 8 6 6
D、 +3 1 2
2020/12/3
9
1 1
H
H、Li、Na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最外层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8)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不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
(5)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 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 量最低原理)。
二、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
具有2、8结构的粒子:
N3-、O2-、F- (Ne) Na+、Mg2+、Al3+
具有2、8、8结构的粒子:
S2- Cl- (Ar)
K+
Ca2+
注意这些原子(或离子)在周期表中 的位的微粒看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越多,微粒半径越大。 如r(Cl-)>r(Cl),r(Na+)<r(Na); (2)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比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 大,微粒半径越小。 如: r(F- )>r Na+)>r(Mg2+)>r(Al3+); 同主族元素原子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 渐增大。
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当原子有多个电子,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电子云模型
1927-1935年
电子云模型
现代科学家们 在实验中发现, 电子在原子核 周围有的区域 出现的次数多, 有的区域出现 的次数少,就 像“云雾”笼 罩在原子核周 围。因而提出 了 “电子云模
递
减
原 氧化 子 还原 半 性 径 单 质 递 还 原 性 增 氧 化 增 性 递 减
金属性 非金属 性 金 属 性 递 增 非 金 属 性 递 减
离 子 氧化 半 还原 径 性 阴 离 递 还原 性 增 阳 离 子 增 氧化 性 减
高价氧 化对应 水化物 酸碱性
气态 氢化 物稳 定性
碱 性 递 增 酸 性 递 减
(3)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比较微粒的半径大小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Na、Mg、Al Cl-、S2-、P3-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Li、Na、K、Rb F- 、Cl-、Br-、I-
3、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O2-、F- 、Na+、Mg2+、Al3+
4、同一元素的原子与离子
回顾旧知
1.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质子 中子
回顾旧知
2.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回顾旧知
3、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
{ {
决定 元素 质子 种类
中子 核外电子 决定
}
决定 原子(核
素)种类
元素的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
运动特点:在一个体积小、 带负相对空间大(但绝对空间小) 电荷 的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原子
不可能同时测得它的位置和运动速率,但可以找 到它在空间某个位置出现机会的多少
质子 带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荷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① 分层排布:分别用n = 1、2、3、4、5、6、7来表 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并分别用符号K、L、M、N、 O、P、Q来表示); ②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 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原子核外的电子 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
第一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
学习目标: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不同电子 层中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并能据此规 律画出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重点: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画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难点: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 年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 汤姆原子模型 1904 年 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 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的电子构成。
Cl 、Cl-、 Mg2+、Mg、
四、由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推另一元素的原子 序数时 常见类型
AB型:NaCl、HCl、MgO、CO、NO、NaH…… A2B型:Na2S、H2O、N2O…… AB2型:CaCl2、CO2、NO2、OF2、(CaC2)、(FeS2) A2B2型:H2O2、Na2O2、C2H2…… A2B3型:Al2O3、Al2S3、N2O3、B2O3…… A3B2型:Mg3N2…… AB3型:AlCl3、BF3、PCl3……
含有10个电子的粒子有:
1、分子:HF、H2O、NH3、CH4
2、原子:Ne 3、阳离子:Na+、Mg2+、Al3+、NH4+、H3O+
4、阴离子:N3-、O2-、F-、OH-、NH2-
含有18个电子的粒子有:
SiH4、PH3、H2S、HCl、F2、Ar、S2-、Cl-、K+、 Ca2+、HS-、H2O2 含有2个电子的粒子有:H-、He、Li+、Be2+、H2
注: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套用。
课堂练习: 画出原子序数为7、15、35、55、84的元 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
作业: 1、画出下列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Sr、Ra、Se、Sb、Pb、 2+ Xe、Mg 、Cl 、 Na+、S2-
一、等电子体:含有相同电子总数的粒子
讨论 :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
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K 、B元素是 C1 、C元素是___ S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 是 HC1 。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 其分子式是 。 F 2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 是 H2 S ,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 是 H2O2 或 PH3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自主学习
预习教材P13,并思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有些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有 些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远的区域里运动。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