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 苏州园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9课苏州园林(学生版+解析)
第19课 苏州园林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认识其地位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知识点01 说明顺序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类。
空间顺序即根据客观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依照上下、左右、远近、内外等次序来结构全文的说明顺序。
介绍某种静态实体(如建筑物、工艺品等)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即在介绍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按时间先后介绍说明对象的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条件到结论的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的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介绍事物的性质、功用类文章往往采用这种说明顺序。
【微点拨】苏州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
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
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9 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 作者介绍园林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 明事物的方法。(重点)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的表 达方式。 (难点) 4.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 准确性,体会语言美。(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 作家、教育家、 编辑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 膜》《火灾》等。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 《倪焕之》。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等。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 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乐趣和特征有 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 》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 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 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 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课堂检测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 术画。( 打比方 ) (5)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 处。( 列数字 )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 是一幅好画。( 摹状貌 )
拓展探究
苏州名园
苏州四大名园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为“苏州四大 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 誉。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 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 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 为政”的语义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全园分东、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件
2.园林按其发源地大致可分为东亚古典园林、西亚古典园林 、 西方古典园林三大园林体系。 ①东亚古典园林,以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为代表,突出山 水 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可游、可赏、可居 ,常 用移天缩地和借景的手法,道法自然。 ②西亚古典园林,重视植物和水法,一般以建筑围合庭院 , 面积不大,以水池为中心,十字形构图。 ③西方古典同林,大多方正,均衡对称,追求人工美和几何 图案美,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及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 系。修剪过的花坛、喷泉水池和露天雕塑等,都体现人工性 , 具有理性主义色彩。(朱向红《景观设计》,岭南美术出 版
①先总说,用一句话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
②再分别进行有条理的说明,用每段的首句点明本段的
具 体内容。
③适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答题模式:
文章运用先
后
的写法,有条理地进行说
明请作具体分析。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思考运用了哪一种写法来进行说明的?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 座 大殿耸立在七XXX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 栏杆 环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嘴里都 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 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光辉。殿檐斗拱、额枋 、 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 门, 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 要地位。
第二部分(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 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 引人回味。
第一部分
想一想
1、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标本”
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 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 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讲究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从书 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 虎,开窗还对着几杆竹 子或几颗芭蕉。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
门和窗尽量工细而不庸俗,即 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讲究色彩的搭配
北京园林使用彩绘
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
不止 这些 (10)
总说
分说
总说
谢谢观看
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 的颜色。这些颜色与草木 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 静闲适的感觉。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整
完 美 的 图 画
(2 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 体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 局 部
总说
分说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古代宫殿和一般住宅大 多是对称的建筑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 称的。
想一想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绝不讲究对称”
2、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19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生动勾勒。
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词语能否删去要从说明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做判断(解析版)
19.苏州园林——群文阅读词语能否删去?要从说明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做判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如《苏州园林》一文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其中“据说”一词是一种留有余地的说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考点解读】赏析加点词语的作用,加点词语能否删掉,是近几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句(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句(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技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句(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①答题步骤:表态——不能删去;释义——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比较——紧扣语言特点——“准确”“严谨”。
②答题模式:不能删掉。
“XX”一词......的意思,删掉了“XX”一词,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使用了“XX”一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如,“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我们可以这样解答:不能删掉。
“大多”是“大部分、大多数”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多数池沼引用活水,也有没引用活水的”。
删掉了“大多”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所有池沼都引用活水”,与事实不符;使用“大多”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大多数池沼引用活水的情况,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句(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解题思路:首先明确加点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然后说明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答题模式:“XX”一词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X X的 ......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一句中的加点词语有何作用?我们可以这样作答:“绝大部分”从范围上做出限制,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部编版(五四)语文八年级上 19苏州园林_(课件)
通过个别,概括一般。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而作
者通过细致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找到了苏州园 林不同之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景物综合分成几 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说明。这样就从事物的内在联系 上抓住了主要特点,做到了以一统百。尽管文章没有提到任何 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任何一个地方的景色,但读者从中 得到的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却是全面而明确的。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注意了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 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的藤萝、不栽宝塔样的松 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6.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 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
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 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 不胜收”的感觉。
鉴赏: 鉴别,欣赏。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阅历: 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也指由经历得来的
知识。 镂空: 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依傍: 依靠。 蔓延: 形容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别具匠心: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第一部分(1): 突出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 位,总领全文。
苏州园林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5 课 文 小 结
04 研 读 课 文 06 布 置 作 业
情境导入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 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 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 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 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 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 园林吧。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59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1.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后面几个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一特点? (画出思维导图)
3.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 4.第七至九自然段从哪个角度介绍苏州园林?
亭台轩榭的布局3
完 四个 假山池沼的配合4 主要 美 讲究 花草树木的映衬5
(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 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 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阅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 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 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 为什么?
三、 概说苏州园林
——跟叶圣陶学习说明顺序
阅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 的地位?
明确: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 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 为什么? 明确: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1)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45张PPT)
明晰说明顺序
2.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 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明晰说明顺序
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人间天堂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温故知新
说明对象
阅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读
说
说明顺序
明
文
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 2.体会本文的结构特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认识祖国河山壮丽, 激发爱国之情。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 术品,集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移步 换景的图画。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根据年代不同列出的 苏州四大名园: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 政园、清代的留园。四大园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 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 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 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 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 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 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 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 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 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 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 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 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说明方法 总——分
总结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主要→次要
作业
1. 完成本课培优1-4题(54页)。 2. 预习23课《愚公移山》。 3. 复习《使之塞上》《渡荆门送别》(明天默写)。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城历史悠久,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 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 有园林170多处。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 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为苏州赢得了 “园林之城”的称号。
写作背景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 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 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分组讨论:3-6段与7-9段这两个部分可不可以调换顺序?
3-6段
3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4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5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6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7-9段
7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 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 9 极少使用彩绘
主
次
(6)分析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答: 逻辑顺序。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言,原题“拙政诸园寄 深眷——谈苏州园林”,编入语文课本时改为“苏州园林”。
【字音字形】
yìng chèn
1.映 衬
bàng
4.依 傍
hè
2.丘 壑
màn yán
5.蔓 延
lín xún
3.嶙 峋
【字音字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iáng wēi
6.蔷 薇
yán
9.檐 漏
bā jiāo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文章结构图。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视察我们 的校园,仿照《苏州园
分
从园林建筑的各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
辑 顺
序
总
不止以上这些(总结)
合作探究
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着找一找并说 明其作用。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举例子 具体逼真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有条理性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概括地揭示事物特征。
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 形象。
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有“优秀 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 斗》、童话集《稻草人》等。有《叶圣 陶文集》行世。
学习目标
• 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 情感 •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以及文章的说明顺序 • 3、学习课文多种说明方法的使用,体会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苏杭美景之最就在于园林艺 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 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都充 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 身其中,足以陶冶情操,自得其 乐。
拙政园 沧浪亭
留园 狮子林
苏州园林
语文 八年级上册 作者:叶圣陶
主讲教师:王宇双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重要知识点总结重点字词✧ 生难字蔷薇..(qiáng wēi) 池沼.(zhǎo) 镂.(lòu)空 蔓.(màn)yán(延) 斟酌..(zhēn zhuó) téng(藤)萝 丘hè(壑)轩榭.(xiè) lín xún(嶙峋)jiàn(鉴)赏 自出xīn(心)裁重峦.(luán)叠 zhàng(嶂)✧ 多音字蔓⎩⎪⎨⎪⎧màn(蔓延)wàn(瓜蔓)mán(蔓菁)角⎩⎪⎨⎪⎧jiǎo(角度)jué(角色) ✧ 形近字⎩⎪⎨⎪⎧嶙(lín)瘦骨嶙峋鳞(lín)鱼鳞 ⎩⎪⎨⎪⎧嶂(zhàng)重峦叠嶂障(zhàng)保障蟑(zhāng)蟑螂幛(zhàng)喜幛✧ 重点词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败笔: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文段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
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
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
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力量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阅读《苏州园林》,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领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总-分-总的写作手法,系统介绍苏州园林的美。
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4.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苏州园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园林设计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和园林文化内涵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对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苏州园林 课文课件(第1课时)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 配合(讲求自然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近景远景的层次 (给人景致美)这四个主要方面详细介绍,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错过。
√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整 完好
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 图案 图形)美。
√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靠 依傍 依赖)的。
(5)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扬 赞颂
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
跟踪检测
三、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 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 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 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 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 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 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 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 缀,无不皆美。最后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 充满生气。“图画美”贯串整个段落。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19《苏州园林》课件
6.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 或几棵芭蕉。
“补”字用得奇妙,既可以表示植株的栽种,还可表 示绘画时发挥创造性而补上几笔,表现了匠师们的重视图 画美,使单调的景致变得丰富多彩恰当形象地写出了匠师 们的精心布局,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炼。 7.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贯穿全篇的线索:图画美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 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 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非常简练地说明 了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确切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 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高度评价苏州园林的设计和修建。
• 别具匠心:具有与
•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的 句子。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好像设计者和 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 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同时, 这句话也是全文的中心是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认识,为下文从 不同角度写苏州园林的美作铺垫。
这些过渡语简洁明了,亲切自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 章思路更加明晰。
3.沼泽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 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具体说明沼泽的自然之趣,注意细节,“从各个角度看成一 幅画的效果”照应前文第2段“完善的图画”一句。写出沼泽的配 置具有自然美。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有 《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等,作 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件
苏州园林甲江南 江南园林甲天下
WORK
上 中
册学
级玉
七北 京
年 志
文
语
苏 园林州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苏州现存的园林近则 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 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 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苏 园林州
01
02
认识作者 课前知识
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 的色彩美。
说明方法
“ ”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 ”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摹状貌
说明方法
使说明更具形象性。
“ ”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列数字
说明方法
说明“我”到过的苏州园林的数量,清楚明晰。
“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 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
像有意避免似的。
”
说明方法
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古代宫殿和近代住宅的布局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作比较
“ ”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 ”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课前知识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 创性。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嶙峋:枯瘦的样子。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文中形容花开后的艳丽多姿。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奇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句子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作者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详细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中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提挈前后内容,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说明文的作者通常都希望读者能够直接、准确地了解所写的内容,因此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和“给提示”,帮助读者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说明。
从第四段开始,每个段落的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提示层次和角度,从主要景物到园林建筑再到园林细节,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三、加点的词语是:“标本”在这里的意思是代表;“图案画”和“美术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称的建筑,而后者是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性和审美性,而后者强调的是技能和操作性。
4.在墙壁上,有各种砖砌的镂空图案,而廊子则大多是两侧都没有支撑的,实际上只是隔开但没有分隔,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更增加了景观的深度。
这里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意思是,虽然一开始看起来花墙和廊子将景观分割开了,但由于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侧没有支撑,景观并没有真正被隔开,只是在视线上稍作缓冲,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客眼前,而是逐步展现,这样让游客感觉园林中的景观更加复杂、更有层次。
示例:我曾经游览过的是北京颐和园。
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长廊,它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达728米,上面绘有精美的图画。
长廊中间是一条宽敞的走道,两侧则是各种不同的图案和描绘,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
走在长廊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壮观的画卷之中。
此外,颐和园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大观楼、万寿山、宜芸馆等,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课题《苏州园林》目标确立依据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从文体来看,本单元主要是以说明文文体为主,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主要介绍中国的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学习本单元的要求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写的序。
叶老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非常适合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沿着作者的思路,去领略说明文的魅力,把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说明文,因此学生对于说明文的文体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简单品析语言能力,但是相较于之前接触过的说明文,本篇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特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在语言中表现出的色彩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整体梳理,逐段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增强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难点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在对苏州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中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导入新课,明确说明对象比较校园景观与苏州园林的差异,初步认识苏州园林的美感。
借助ppt依次出示教师拍摄于校园一角的景观图和拍摄于苏州留园的照片,请学生从感性认识上谈谈二者的不同。
过渡,引出本文学习: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积累文中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走近作者1'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 作家、教育家,有“优 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倪焕之》。 他原籍是江苏苏州,
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 又有深刻的研究。
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 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重视个性,不讲 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 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 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 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结合课文插图描 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5+4分钟)
速读课文,划出课后字词,并书写下列词语。 1、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 2、他们讲究亭台xuān xiè( 轩榭 )的布局。 3、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重峦叠嶂 )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经历,胸中有 qiū hè( 丘壑 )。 5、盘曲lín xún(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6、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lòu kōng(镂空) 图案。 7、墙上蔓延着爬上虎或者qiáng wēi(蔷薇)木香。
自学检测二 4分钟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一篇什么说 明文?
苏州园林。事物说明文。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如何?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 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共 同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1.听朗读,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一部分 (1—2)
总
概括苏州 园林的地位、 价值以及总体 特征——图画 美。
第二部分 (3—9)
分
第三部分 (10)
总
作者从园林
指出苏州
建筑的各状元个成才路 方面, 园林的美还不
具体说明了苏州 状元成才路
止以上说的这
园林图画美的特 些。
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我国
其他建筑和苏州园林)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状元成才路
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状元成才路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征。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的 特点的句子。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解读 一、概括园林之美。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主
图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逻
画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辑 顺
美
角落重修饰 状元成才路
序
门窗重图案
次
状元成才路
色调重配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总
分
二、精读园林之美。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绝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
画,不是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 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说 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就是图画美。
“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 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这句议论是以 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 木也着眼在画意。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 是一幅好画。
三、分析说明方法。 试举例说明本文中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1.作比较: ①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
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状似元成才路 的道旁树”,两个“没 有”,从反面说明状元成苏才路 州园林树木的修剪和栽种“着 眼在画意”的特点。
结构梳理
总说——地位及特点
各地园林的标本 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苏
州
园 林
分说
假山池沼的配合 大处讲究(主) 花草树木的映衬
状元成才路 近景远景的层次 园林角落的配置
图 画 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细节注意(次) 雕镂琢磨的匠心
色彩搭配的协调
结语——总结全文:不止以上说的这些
艺术特色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 入画的一景。”这句话说明苏州园林每 一处都是一幅画。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 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句话描述的 是中国画中常见的图景,说明了园林建筑 与绘画是有联系的。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布局、配合、映 衬、层次和园林局部特点的介绍,展示了它 的图画美、艺术美,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 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杰出的艺 术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 喜爱之情。
19 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 说明的顺序。(重点)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体会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重点、难点)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激发热爱祖国 灿烂文化的感情。
作者名片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课后作业
从下列两题中选做一题: 1.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喜欢
的美。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200字左右。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重峦叠嶂 珠光宝气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别具匠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 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重重叠叠的山峰。 出于自状己元成才路 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
状元成诗才路 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
的办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②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说,“苏州园林与 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将苏州园林 与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淡雅的 特点。
2.举例子 例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
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
2.方法多样,特征突出。
文章通过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等 说明方法来表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比如,第3段中, 作者将我国“绝大部分”的状元成才建路 筑与“苏州园林”进 行比较,突出了苏状州元成才路 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并将园林比作美术画,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的原因。第7段中,作者列举了在阶砌旁、墙上、 开窗处栽种花草的例子,突出表现了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 绿树相间”“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 灰色和白色对衬”都是摹状貌,使说明更具形象性。
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四、揣摩语言的准确。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 (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去掉。“似乎”状元成表才路 推测,因为这些园林 都是古代建筑,设状元成才路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 只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
状元成才路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
状元成才路
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收在《叶圣 陶集》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 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 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将序文写好后 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这篇 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 年第4期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 题目改为《苏州园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1)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句中
红色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个词表意肯定,一 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 词非常准确。
深入探究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为
什么运用逻辑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运用空间顺序?
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的某一个园林的情况,而是 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它不能像介绍某个 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空间顺序来说明,而要 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 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说明,所以运用逻辑 顺序。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字词学习
轩榭( xiè ) 池沼( zhǎo ) 丘壑( hè ) 模样( mú ) 相间( jiàn ) 嶙峋( lín xún ) 庸俗( yōnɡ ) 雕镂( lòu ) 状元成才路 蔷薇( qiánɡ ) 重峦叠嶂(zhànɡ)状元成才廊路 (lánɡ) 斟酌(zhēn zhu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拓展迁移
苏州园林名人轶事
苏州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晋代(公元 四世纪)的顾辟疆园。据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儿子王献之曾慕名前来参观,由于高傲狂放, 缺乏礼貌,被园主人顾辟疆赶了出去。
1917年富商贝润生以9900银元买下荒园,又 购得园东房宅,增其旧址,周筑高墙,改大门在 园东。园周环以长廊,廊墙上置听雨楼藏帖、乾 隆御碑、文天祥诗碑等碑刻71块,增建燕誉堂、 九狮峰、瀑布等景点。贝氏还在园东建祠堂与义 庄,园北建族校。贝润生花了9年时间重修狮子林。
1.总分结合,层次清晰。 文章开头即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游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然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 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多方面的特色。再从
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三 个细微方面说明这一总体特征。全文对苏州园林 的介绍不是笼统地概括说明,而是始终抓住苏州 园林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 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