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共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是 对 曲 目的 学 习 还 是 对 一 些 舞 蹈 的 学 习 . 需 要 学 生 积 极 地 参 都 与 进 来 . 有 学 生 在 参 与 的 过 程 中才 能 真 正 地 掌 握 知 识 . 学 只 而 生 之 间 的 交 流 和 有 效 的 沟 通 能 够 更 快 、 便 捷 地 使 学 生 掌 握 所 更
一
堂 教 学 的 主 导 , 个 教 学 活 动 的 展 开 . 要 我 们 教 师 在 教 学 规 整 需 定 的要 求 下 , 合学 生实 际 , 理 安 排 、 计 我 们 的课 堂 教 学 过 结 合 设 程 , 过学 生 的 活动 、 究 . 终 使 学 生 收 获 知 识 通 探 最
教 学 的 方 法 研 究 . T 的讨 论 方 兴 未 艾 ,可 以说 它 在 典 型 的 几 M
个 方 面 有 益 于 师 生 双 方 的 课 堂 教 学 。 而 , 然 它 在 英 语 教 育 然 虽 领 域 越 来 越 受 欢 迎 , 它 同 时 可 能 产 生 一 些 问题 。 文 的 目的 但 本 是 评 估 MT的 优 势 以及 它 在 高 中英 语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缺 陷 。 MT 在 为 学 生 提 供 教 学 资 源 的 多 样 性 上 优 于 传 统 的教
0 00 0一
课 程 改 革 的进 行 , 升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 别 是 培 养 学 提 特 生 的 一 技 之 长 和 爱 好 日益 被 越 来 越 多 的 家 长 所 接 受 ,这 种 形 式 的变 化 对 于 改 善 我 们 的音 乐 课 堂教 学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但 是 .我 们 也 要 清 醒 地 认 识 到 , 于长 时 间 学 生 对 于 音 乐 课 的不 重 视 . 致 我 们 由 导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的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培养,更加强调了个性化教学和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理念和音乐教学实际,探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注重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唱歌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更应该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感受音乐的美好,领略其中的情感表达。
教师在唱歌课上应该注重歌曲的解读和情感的引导,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并体验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唱歌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解读歌词、分析曲式、探讨主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内涵。
通过唱歌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在欣赏、体验歌曲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参与新课标理念提倡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教师还应该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唱歌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不同的歌曲学习和演唱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合唱团队的组建,让他们在合唱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演,让他们在唱歌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录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记录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激励他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它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
这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音乐教学以人为本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我们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必须应学生而动,才有可能教得顺手,教得精彩,从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向往。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体会。
一、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过去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化,或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唱;或者先学读谱再依谱唱歌等,使得学生感到音乐学习比较沉重,单调乏味。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让学生在读中学、唱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内容比以前的教材要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点。
在教授《好朋友》一课时由于是学期初,一年级学生刚入小学还不入轨,上课好动,有些孩子胆怯,我就利用歌曲教学作为切入点,走进学生中间,唱着走向某一个同学“你的名字叫什么?”,他就回答“我叫××”接下来我们互相拍手问好。
这样既熟悉了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乐学、想学、自主学习的境地。
二、创设自由探索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欲创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创展的价值”,鼓励音乐创造,并拓展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领域。
小学音乐教育新理念
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之我见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开拓、进取的契机。
同时,它也激励、需要老师在教学教研过程在中更新观念、大胆探索,认真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贯彻新思想、新观念。
力求做到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更加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然而,在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实验阶段的时期,我们作为第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更要从根本上使音乐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本位”的观念上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
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在音乐课中把认识乐谱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识谱作为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不但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
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唱,死板的讲述乐理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对一年级学生音乐教学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五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课始,进行“比赛读歌词”的小游戏。
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用方言读过后再用普通话读。
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深入。
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普通话基础都处于不同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普通话,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如何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如何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也在逐步向“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创造式”等多元化智能发展。
怎样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好地教授小学音乐课程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音乐、领悟音乐。
不在于作品本身的优美与否,而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课堂上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或诗歌、画作辅助表达,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潜移默化地传递音乐的价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演示,教师自身的演示会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更有感性的体验。
让学生看到听到学习过程,通过眼看手摸、实际操作,去感受音乐的美丽和价值,才是音乐教学收获的重点。
二、培养音乐兴趣首先,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特点,选取易于吸引年龄层学生的作品。
比如,选取《小星星》之类简单易上口的作品,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学到音乐技能。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音乐,通过唱、跳、说、听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灵活的应用各种互动游戏与形式,创造具有音乐元素的童话故事,让音乐整合于故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加大实践操作作为艺术学科,音乐需要付出艰辛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应采用分层训练策略,将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训练上。
如,通过学生自由合唱、教师课堂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分层与配合,深入理解音乐的和谐美。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和比赛组织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实践操作空间。
比如,组织学生举办音乐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开展钢琴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特色鲜明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要注重独特的个性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兴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突出音乐的独特性与精华部分,开展定制式的音乐教育。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新课标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于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在新课标理念下,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为例,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特点1.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倡导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音乐教育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自我表达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音乐教育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歌曲的演唱和技巧训练,忽视了对歌曲意境和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导致学生在学习唱歌过程中,缺乏对歌曲情感的领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单一,注重师生对唱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歌曲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讲解。
学生缺乏对歌曲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情操的提高。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音乐唱歌课教学缺乏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单调的课堂表现,缺乏自主发展和创新精神。
1. 注重歌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对歌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每首歌曲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2. 强化情感表达和审美情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学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气氛要求和谐、民主和平等。
[关键词] 以人为本创新新课程观学生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虽然知识能够较为系统地传授,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得以表现,教学过程也清晰可见。
然而,在音乐实践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也实在令人深省: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灌输,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唱几首歌,在现实的音乐活动中良莠不分,审美能力不高,缺乏求新、求实和求异的创新精神。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其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更新。
于是,我反复学习《新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并与今年6月份在省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参加了在成都七中举办的“新课程、新理念——四川省中小学音乐教学观摩暨研讨会”。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获得了很多的改革信息,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加强了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我觉得新课程理念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气氛要求和谐、民主和平等。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喜洋洋》一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方面的更新,考虑到初三年级的学生不好动,参与表现的欲望不强,但其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年级要理性得多。
所以,我觉得,要想在欣赏民乐《喜洋洋》一课的教学中有新的突破,必须找新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走出旧的教学模式。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法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喜洋洋”这个标题,如果让你们来当一回作曲家,你将用什么样的题材和生活场景来表现这一主题?并且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更能完美地表现你的音乐形象呢?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接下来便有学生陆续举起了手。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融合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融合策略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为此,本文探讨了三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分别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音乐与生活情境的情境融合、音乐与信息技术的媒介融合。
这三种教学策略旨在打破音乐教学的孤立性和单一性,拓展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策略一、第一种教学策略: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素材等,使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拓展音乐教学的视野和深度,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多元智能。
音乐与语文的跨界融合。
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故事、寓言等作为音乐教材,让学生在欣赏、朗读、演绎语文作品的同时,感受其中的音乐美感,探索其中的音乐元素,创作出相应的音乐作品。
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开放时不同动物发出的声音,用打击乐器或人声模仿出相应的声响,并组织成一首有节奏感和对比感的打击乐曲。
音乐与数学的跨界融合。
利用数学中的图形、比例、序列等概念和规律,来解析和构建音乐结构、形式、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对音乐规律性和逻辑性的认识和把握。
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来设计一段旋律或节奏,并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来表示不同长度或高度的音符。
音乐与美术的跨界融合。
利用美术中的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表现和创造音乐中的情感、风格、氛围等特征,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同时,增强对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如古典、民族、摇滚等)来选择不同的色彩和线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并用语言或音乐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画作。
解读小学音乐新课标
解读小学音乐新课标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新课标应运而生,它不仅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新课标进行解读。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小学音乐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提倡音乐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新课标明确了小学音乐教育的三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大目标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完整体系。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的丰富新课标对小学音乐课程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包括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多个方面。
音乐欣赏不仅包括对经典作品的欣赏,还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作品的欣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平台。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音乐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项目式学习则通过完成具体的音乐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则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包括对学生音乐表现的评价、对学生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评价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包括音乐教材、音乐软件、网络资源等。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
新教育 上旬刊33“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活动协同的过程。
具体说是师生在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通过将评价融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依据评价证据推论教与学的成效,并不断反思,以改进学习计划,再以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教—学—评”一体化本质是有效学习,体现学生中心;“教—学—评”一体化核心是学习目标体现目标导向;“教—学—评”一体化关键是教学评价体现质量标准。
“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要素是学习目标、教学任务、评价任务,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教师应在课堂上重点关注的要素。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主导并决定着学习活动与课堂评价的跟进,学习活动与课堂评价围绕学习目标相互渗透,达成并验证学习目标,形成“定标—达标—验标”课堂教学转轴,“学”与“教”围绕学习目标双线并行有机合作,形成师促生学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主要强调了基础音乐素养知识的掌握,例如速度、节奏、力度、旋律、演唱、音乐、和声等内容。
其中,对于乐谱的识读也成为了音乐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的精神内涵有更好的理解,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在模仿与创作中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
在教学每首歌曲时,教师首要考虑的就是解读歌曲,明确在课上什么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教师该教授的内容,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才能确定教学的任务。
例如在教学《四季童趣》这一歌曲时,通过对歌曲分析与研究,给出三个教学目标,第一是引导学生先熟悉音乐曲目的旋律,第二是引导学生尝试哼唱乐谱,第三是正式学习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学生应在演唱时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有感情地演唱,能用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并尝试重新创编这首歌的歌词。
在设计了教学目标后,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就都有了依据。
学生在学习了三个不同的旋律后,比较三者的异同,了解这三句的区别,为歌曲的准确诠释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11-25T03:58:01.62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38期作者:宫文博[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提升学生的审美发展。
安徽省太和县民安路小学236600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式应更加严格和规范,小学音乐的教学需求在传统教学的方式下已不在适用。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需从小学音乐的教学方式入手,探索新型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本文简要分析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和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提升学生的审美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直接将音乐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强行灌输到学生脑海中,从而导致学生不仅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产生了厌烦、厌学现象。
在新课标理念下,要求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和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重要性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结合实际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教学发展而言,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方式上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和创新,设计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而且能够促进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淘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正发生着改变。
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其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
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
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
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
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
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
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
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
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
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
新理念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论文
新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初探《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
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
那么,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从哪里来呢?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因此,最佳教学情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
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
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
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
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
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
此外,如果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
如在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使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二、运用教学策略,让课堂的“美”与“活”辉映。
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堂的“美”与“活”。
“美”的内容是:教师的语言美、范唱美和节奏美。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要善于用歌词的音韵、诗意、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从教师美的语言中获得学习音乐家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的范唱必须具有旋律美、节奏美。
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精选】
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文山州实验小学林光丽【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得到体现,寓教于乐,如何体现音乐教学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是当前形势下,新课标改革发展中教育工作者不断渐进与摸索的漫漫长路。
【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角色、学生主体、教法【内容】音乐,自然的发声与乐器的结合,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对实现生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份的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到半数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有些枯燥与乏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接受教学呢?一、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转换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气氛的营造者。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不仅只是传授个人所知所闻那么回事,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喜欢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主动或渐进地克制不良习惯;任何学科的教材纲要都是国家教委精心筛选、统一规划凝聚而成,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教材的作用专注于一个国家主流文化和教学计划的一个大体前景。
至于是否就已有教材照本先科教,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和个人经验来讲,教师应该坚持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主流文化这一主体,集教材纲要与教师个人智慧于一体,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乐于走下讲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案例分析——《草原牧歌》为例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案例分析——《草原牧歌》为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针对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育人目标与改革方向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标实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围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习评价的一致性问题开展教学活动的创新思考。
现以小学音乐《草原牧歌》教学案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分析,总结教学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反思不足之处,开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的研究。
一、改革背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新课标理念包含坚持以美育人、重视学生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的综合行为等主要内容。
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评一致性改革教学案例分析,同时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加强教育指导性要求,不断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思考具体“怎么教”,以达到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工作提出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等教育工作要求。
以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改革的背景,立足小学阶段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现状,遵循学生客观成长规律,重视学生艺术学习体验感受,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为国家培育新时期优秀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
二、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通过分析《草原牧歌》教学案例,开展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一致性案例分析。
通过全面深入研读教学案例内容、调研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效,现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方面的分析。
(一)转变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突显学生主体地位1.立足学生实际,导入教学内容具体措施:教学活动的开端,使学生通过聆听乐曲和描绘音乐场景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
实施情况:学生们在不知道乐曲曲目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认真倾听,并自主阐述音乐感受。
实施效果:课堂活动氛围较为活跃,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音乐感受的机会,同时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了期待和探索欲望。
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理念1. 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提供全面的音乐教育体验。
本文将介绍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目标。
2. 理念2.1 综合性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应注重音乐的综合性,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丰富他们的研究体验。
2.2 多元化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应注重音乐的多元化。
通过引入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3 创造性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通过创设音乐活动与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3. 目标3.1 培养音乐素养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研究音乐理论、演奏技巧和音乐鉴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2 培养创造力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目标之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音乐元素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3.3 促进情感发展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目标之三是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4. 总结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应以综合性、多元化和创造性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创造力和情感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资源,打造具有活力和趣味性的音乐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普遍和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实际的音乐教学却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一些学校、教师的不重视让学生没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又或者是我们的音乐课堂只注重对学生“唱”的教授,几乎每节课都是让学生跟着唱,只要学会唱了就可以了,这就是以往音乐课堂的教学目的。
然而,这样的教学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价值。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现音乐教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借助音乐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鉴赏能力太差,对事物认识程度也不高,对其进行鉴赏教育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正因为小学生没有任何思想、观念上的束缚,他们才能欣赏出成年人所欣赏不到的美。
因此,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充分发挥鉴赏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鉴赏《嘀哩嘀哩》时,这是一首学生非常喜欢的歌曲,轻松活泼的旋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活泼。
所以,在学生学唱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这首歌进行了鉴赏。
为了让学生更有目的性,我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等方面对这首歌进行鉴赏,说一说自己在学习完之后的感受。
有学生
说:“歌词很优美,好像将各处的春景都展示给了我们”;有学生说:“旋律很轻松,唱完之后感觉很愉快”;还有学生说:“歌词展示的春天的景色很美”……虽然学生的在鉴赏的过程中不能用较为准确的辞藻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但是,从学生的表述中我能感受到这首歌带给学生的愉快心情和美感,从而使学生在鉴赏中感受春天的美,感受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鼓励歌画结合,注重个性发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而歌配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歌配画就是将音乐和美术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狭窄的单调知识技能教学,而且,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由于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了歌配画的教学形式。
首先,我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歌曲的引导下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画,可以是通过其中的一句歌词产生的画面,也可以是想象出来的画面,之后,让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去画出一幅图画。
令我出乎意外的学生在歌词中抽离除了各种绘画的素材,如,小船、白塔、太阳、鱼儿、湖水等,之后,一幅幅带有儿童气息、富有个性的画展现在我的面前,这不仅可以
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中蕴含的价值,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当然,也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扩展学习范围,提倡学科结合
所谓学科之间的结合就是将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我们综合应用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建构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轻松地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音乐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雨中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雨的内涵,也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个多彩的雨的世界,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语文教学中的《春雨的色彩》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春雨的美如画。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去感悟语文教学中春雨所带来的五彩世界,而
且,语文中形象的语言描写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雨”中蕴含着孩子纯真的友谊,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创建表演平台,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表演欲旺,不喜欢单一呆板的课堂,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搭建表演平台,使学生在表演中找到学习的欲望,找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粉刷匠》时,这首歌曲轻松风趣,语言活泼而幽默,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
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跟着歌词:“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哟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将歌词所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而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学习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
五、借多媒体技术,理解多元文化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受到年龄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地对民族音乐做出正确的理解。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多元文化。
例如,在教学《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我们美丽的祖国,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蒙古一望无垠的草原、蔚蓝的天空、蓝色的海洋、长城、故宫、圆明园、长江、黄河等,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而且,对学生理解文化的多元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价值,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六、完善评价体系,重拾学习信心
评价是一堂课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音乐课堂在教师多样化的评价中富有活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使学生在教师肯定性的鼓励中重拾学习信心,进而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进音乐学习当中。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评价模式,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促进学生获得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总之,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唱,还要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而综合性的发展。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