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模拟演练岳麓版
2019年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0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西五校高三联考)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导学号:75740128】B.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D.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D[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都有所发展,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A项错误;材料未凸显发展军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范围较广,并非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故D项正确。
] 2.(2017·山东邹城高三期中)下图是中共中央作出的某项重要决议的内容,当时作出该决议主要是为了()A.保证“一五”计划建设的顺利实施B.尽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解决急躁冒进带来的经济困难D.缓解“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压力A[根据材料中中共中央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严格限制政策可知,该决议作出的时段应在1953至1956年。
“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至1957年年底,该项决议出台的目的正是为了确保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关系到生产关系的变革,故B项错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肇始于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段是1966至1976年,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 3.下面是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B.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C.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改善D.各经济部门比重渐趋平衡B[中国的工业化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时即开始,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渐趋合理,故B项正确;表格数据呈现的是国民收入的构成,并未提到物质生活的改善,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表格数据可知,各经济部门比重渐趋平衡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有材料证明: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闹粮荒”,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
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一五”计划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解析:1955年,新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等缺点,导致“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B项正确。
“一五”计划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与题干信息不符;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均发生于1958年,与题干时间“1955年”不符。
答案:B2.“在几亿人口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大跃进”运动解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其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故选B项。
答案:B3.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它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国民经济状况( )A.改革开放初期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C.“文化大革命”十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解析:题干图片显示合作社经济占据国家经济的主体,这说明是三大改造完成前后的经济比例,故B项正确。
答案:B4.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
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
这说明(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D.“一五”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解析:题干材料说明1956年工业产值比1952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8讲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点1|凯歌进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1.“一五”计划(1953~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结果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②到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史料二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0.1%以下。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模拟演练:第18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8讲1.(2017·皖南八校)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
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
中国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导学号26812172(B)A.人民主权B.依法治国C.以史为鉴D.从严治党[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切入点是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依据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材料不符合,排除。
2.(2018·邢台)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 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体现出导学号26812173(B)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项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项错误。
3.(2018·湘潭) 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计算,即8个农民等于1个工人。
1982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 1,直至1 1。
这种变化反映出导学号26812174(A)A.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B.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解析]据材料“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 1,直至1 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比例变化说明农民人大代表的人数增加,体现了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故A选项正确;改革开放解放国人思想主要在经济方面,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工农人大代表比例变化与工农政治联盟巩固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选项错误。
【新】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后限时集训岳麓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八)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泉州高三适应性练习)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说明(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大跃进”运动开始B[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无关,故A项错误;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会出现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带来的后果,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D项错误。
]2.(2017·临沂高三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694个,建成455个。
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
据此推知(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B.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A[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据此可以推知新中国急于改变建国初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故C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二者都( )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C.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D.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A[根据材料“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可知,二者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故A项正确;龚育之的观点不够全面,没有看到总路线的不足之处,故B 项错误;C项只符合薛暮桥的观点,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不符,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
word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图片能准确反映新中国“一五”计划的有()①1956年某某资本家②某某第一汽车制造厂接受公私合营生产的首批解放牌汽车③夸X的宣传画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④2.“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3.右侧是一幅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这幅宣传画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我国生猪养殖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4.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5.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这样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
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
”歌谣中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B.对农业产量估计过高C.片面追求工业生产的高指标D.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二、非选择题(共40分)6.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曾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5.1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共25张PPT)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 遭到破坏,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2)党的各级组织也遭到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 文化大革命” 的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表现: ①平反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 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③加快法制建设步伐:颁布 1982 年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出台 《行政诉 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使“ 民告官” 有了法律依 据;1997 年,党的十五大将“ 依法治国”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 年 “ 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 ④基层民主选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历史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历史上团结合作、共同反对 国民党专制独裁。 (2)指导思想:1956 年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3)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是其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的基本组织。 (4)历史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 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宪法。 (3)实施情况:形成了五个省级自治区,建立了 100 余个自治州、自治县 (旗)。 (4)作用: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册: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一五”计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
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2.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者的相同点是()A.消灭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中共中央()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进行了公私合营D.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益源庆醋厂是太原市一家久负盛名的老字号,20世纪50年代开始被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
1956年,益源庆被收归到太原市新星食品酿造厂,成为该厂专门制醋的一个车间。
国家对益源庆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A.走集体化道路B.没收为国营企业C.全行业公私合营D.资本家自愿捐献5.下图是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湖北省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1斤=0.5千克)”的报道。
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创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C.生产急于求成D.粮食产量大幅提高6.下面是1953—1975年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比例图。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A.因贫穷导致投资严重不足B.已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C.注重国民经济间的协调发展D.主要靠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7.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18讲 新中国的外交
只是提及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
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 B
解析
关闭
答案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3-
1
考情分析
名师点评中苏关系是课标全国卷命题的重点,两国关系的发展见 证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演变。高考试题通过引用新材料 和创设新情境间接考查对题干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注重时空观 念,结合时代背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他山之石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人民版) (1)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2)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 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
读史探究 主题一 主题二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11-
独立自主,灵活多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教你读史】 材料 “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 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 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地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然而,三 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决策”》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立德树人
-8-
三、新时期的外交 1.国际交流与合作 (1)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①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 的关系。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及建 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含解析
一、选择题1.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时期。
欧美国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选举,结果是社会阶级与群体斗争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鉴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是()A.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B.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温饱问题C.依法治国,巩固改革成果D.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一五”计划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阶段开始,该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方向与重点是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缓解社会各阶级和党派矛盾,故A项正确;B项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错误;C、D两项是改革开放深入时期政治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错误。
答案:A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主张,甚至是跨界别共同建议。
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监督职能,据题干材料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就变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错误;材料说是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没有涉及对政协监督和管理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B3.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
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B.是社会主义宪法集大成者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D.科学地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中没有提及1954年宪法制定时国际形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宪法有一些是资本主义宪法,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五四宪法科学地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D项正确。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以下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方案关于〝集中力气开展重工业〞的方针的看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有利于奠定国度工业化的基础B.末尾改开工业落后的相貌C.有利于提高国度的国防才干D.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 D解析我国第一个五年方案是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停止的,故D项是〝一五〞方案实施的前提而不是影响。
2.以下图中的历史信息表达的树立成就是()我国制造的第长春一汽消费的一批喷气式飞机首批束缚牌汽车A.新中国国民经济失掉恢复B.〝一五〞方案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大跃进〞运动改动经济落后D.经济体制革新促进企业生机增强答案 B解析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方案的成就,故B项正确。
3.(2021·云南学业水平测试)«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提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完成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团体化运动,私有制经济得以确立。
〞这里的〝国有化〞或〝团体化运动〞是指()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明大革命〞答案 A解析资料说明1953~1956年社会主义私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是三大改造的结果,故A项正确。
4.以下图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领息凭证,从中可知事先()A.国有企业革新提上日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停止C.近代民族企业开展迅猛D.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答案 B解析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可推断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图片中的时间信息〝1956年〞也可印证上述信息。
故B项正确。
5.(2021·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大会对事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义务的剖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树立社会主义路途的一次成功探求,但它所确定的路途并未能坚持上去。
〞这里的〝大会〞是指()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答案 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对事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义务的剖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树立社会主义路途的一次成功探求,但中共〝八大〞所确定的路途并未能坚持上去,故C项正确。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近代史课件: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纲要求]
1.“文化大革命”。 2.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本课重点]
1. “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和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
基础知识回顾
1. “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
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 复辟的危险,想通过“文革”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维护党的纯洁 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反革命集团的利用: 林彪和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
的错误。
基础知识回顾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①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造反派到处揪斗“ 走资派 ”“ 反对学术权威 ”
基础知识回顾
3.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制度建设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
高考真题例析
(2011· 天津文综,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意味着农村所 材料三 自1953占的比例较少 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 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意味着农村所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占的比例增加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 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基层选举与民主政治的发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展有关——民主政治的发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展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农村比例代表的增加应该 从农村思考——农村经济 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经济、社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二第8单元第18讲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后限时集训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泉州高三适应性练习)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说明(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大跃进”运动开始B[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无关,故A 项错误;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会出现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带来的后果,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D项错误。
] 2.(2017·临沂高三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694个,建成455个。
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
据此推知( )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B.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A[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据此可以推知新中国急于改变建国初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故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故C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答案 C解析从材料的“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可知为后来的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C项进行公私合营。
2.下图中白色框部分所代表的应是( )A.社会主义国营企业B.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C.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D.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 D解析1953~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二幅图到第三幅图反映了私有制的减少直至消失。
3.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答案 A解析A项是过渡时期的,B项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C项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D 项是改革开放以后的。
4.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0%,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上述数据说明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②国民经济均衡发展③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④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5.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
”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农村的基层组织答案 B解析通过1957年的时间判断,当时三大改造刚刚完成,由此可知当时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17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
练案[17]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8·湛江)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
这是为了导学号 26812819( B )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B.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C.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D.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解析] 根据所学,1953年夏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1953年下半年……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结合所学,1954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故B项正确;朝鲜战争是为国内的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非人民当家做主,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一五计划于1957年提前完成,故D项错误。
2.(2018·邢台) 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1954年其当选为第)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项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项错误。
3.(2018·皖南八校联考)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共同纲领》中孕育了。
这说明1954年宪法导学号 26812821( B ) A.缺乏变革的创断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D.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54年宪法的内容在《共同纲领》中就已经孕育了,不能体现1954年宪法的创新性,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1954年宪法的制度契机和雏形在《共同纲领》中已经孕育,可知1954年宪法是沿袭了《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了1954年宪法与《共同纲领》的关系,没有体现1954年宪法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54年宪法沿袭《共同纲领》,没有涉及1954年宪法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的内容,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八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7—1952年全国土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
这些措施的贯彻( )A.推动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B.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C.扭转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D.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解析】选B。
土地由私有到集体所有为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故选B;农业的合作化不是农民的土地私有,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跟工业的对比,排除C;总路线的精神还包括工业化,排除D。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边实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反映了( )A.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现实需要B.经济建设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急于完成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愿望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解析】选D。
题干中提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进行工业化——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故选D;社会主义改造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排除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题干也与斯大林模式有一定的关系,但无法解释我国在工业化的同时进行三大改造,排除B;“一五”计划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不体现急切性,排除C。
3.(2020·滨州模拟)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认识,在1953年阐述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眼前利益,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
目前而言,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
照顾农民是小仁政,还有更重要的大仁政。
基于此认识,当时中国( )A.实行城乡自由流动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C.重点围绕恢复国民经济D.发展某某与法制【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一种是为人民的眼前利益,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2017·皖南八校)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
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
中国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导学号 26812172( B )
A.人民主权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D.从严治党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切入点是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依据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材料不符合,排除。
2.(2018·邢台)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 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体现出导学号 26812173( B )
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
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项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项错误。
3.(2018·湘潭) 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计算,即8个农民等于1个工人。
1982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直至。
这种变化反映出导学号 26812174( A )
A.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
B.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
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
[解析] 据材料“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直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比例变化说明农民人大代表的人数增加,体现了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故A 选项正确;改革开放解放国人思想主要在经济方面,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基层民主制
度不断完善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工农人大代表比例变化与工农政治联盟巩固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4.(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建立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导学号 26812175( A ) A.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健全B.违法犯罪的现象在增多
C.经济建设任务提前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解析] 因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尚不健全,所以在中共
八大上刘少奇才提出了要建立系统的法律体制,A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无法看出1956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在增多,B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提前完成是在1957年,与此题时间不符,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D项错误。
5.(2018·湘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
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26812176( C )
A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代表来源不仅有工农,如三三制下还有资产阶级、抗日的地主等,具有广泛代表性,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就借鉴俄国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不具有独创性,故B项错误;建国以前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吸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代表,是人大制度的萌芽,故C项正确;政协制度才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故D项错误。
6. (2018·潍坊期中)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
宪法草案已于3个月前公布,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
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
这一过程导学号 26812177( B )
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
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
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解析]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项;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法制基础的是1954年宪法、政治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人民参与宪法的制定过程,是在行使民主权利,这一过程本身不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排除D项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