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定 第五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课件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课件

03
生命体征的观察 和监测需要采用 科学的方法和技 术,如体温计、 血压计、心电图 等。
04
生命体征的观察 和监测是护理工 作的重要内容, 需要护士具备良 好的观察能力和 判断能力。
生命体征的种类
脉搏:人体正常脉搏范围 为60-100次/分
血压:人体正常血压范围 为90-140mmHg/6090mmHg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生命体征观察 02. 护理技能 03. 案例分析 04. 总结与展望
1
生命体征观察
生命体征的概念
01
生命体征是指人 体在正常生理状 态下的生理指标, 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命体征的观察 和监测是评估患 者病情、判断治 疗效果、预测病 情变化的重要手 段。
01
02
03
04
2
护理技能
护理的基本原则
尊重患者的隐 私和尊严
注重患者的心 理和情感需求
遵循患者的意 愿和需求
保持良好的沟 通和协作,提
高护理质量
确保护理操作 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护理的操作流程
01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 心率、呼吸、体温等
02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症 状、体征、生命体征等变化
4. 培训与进修:参加护理技能培训和 进修,提高护理技能水平
5. 自我反思与改进:反思护理过程中 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护理技能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04
预防为主:加强生命体 征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03
远程化:通过远程医疗 技术实现远程护理,降 低医疗成本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治疗 ,改善缺氧症状;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
疼痛患者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采取合适的止痛措施如药 物止痛、物理止痛等;提供舒适体位和环境,减轻疼痛不 适。
昏迷患者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 肺部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生命体征概述 • 观察方法与技巧 • 护理原则与措施 •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观察和护理生命体征,可以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医疗
如昏迷、谵妄等,需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本次汇报总结
汇报内容概述
本次汇报主要介绍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包括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和异常处理,以及针对不 同病情和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
重点成果展示
通过实践案例和数据支持,展示了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在 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 生命体征的关注和护理水平。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与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更 加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THANKS
谢谢
血压
反映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管阻力 的指标,异常血压可能提示高
血压、低血压、休克等。
03
CHAPTER
观察方法与技巧
观察方法介绍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Page 9
2、发热的临床表现
特点
临床表现
代表疾病 1体温骤升:数小 时内升高,如肺炎 球菌肺炎。2、体 温渐升:十日内达 到高峰,如伤寒。 严重时谵妄、昏迷
体温上升期
产热大于散热
皮肤苍白、无汗、 畏寒、或伴有寒战
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趋于平 衡
皮肤潮红、灼热、 全身不适,
Page 10
大量出汗、皮肤潮
1、体温骤退:数小 时内降至正常,如 大叶性肺炎、疟疾。
3、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数天或数小 时,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肺炎球菌肺炎、伤寒 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范围大,24h 温差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 症、风湿热等。 (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 或更长,然后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 复发作。即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常见疟疾。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37.0℃(98.6℉)
36.3~37.2℃ (97.3~99.0℉)
肛温
37.5℃(99.5℉)
36.5~37.7℃ (97.7~99.9℉)
腋温
36.7℃(97.7℉)
36.0~37.0℃ (96.8~98.6℉)
Page 5
2.生理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情绪、运动状 态、用药作用等因素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生理性波 动,一般不超过0.5~1.0℃。 (1)、昼夜:清晨1~4时活动量少,体温最低;午后4~7 时活动量大,体温较高。 (2)、年龄: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 。 新生儿略高于成人,儿童年龄每增长10岁体温下降0.05℃, 14—16岁时接近成人,老人略低于成人。 (3)、性别: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且女性体温随月经 周期出现变化。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变异
正常人的呼吸是规律且稳氧等。
呼吸异常的原因与分类
原因
呼吸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 等。
分类
呼吸异常可分为呼吸过速、呼吸过缓 、潮式呼吸、间歇呼吸和不规则呼吸 等。
呼吸异常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伴随症状,如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协助患者采取舒 适体位,遵医嘱使用药物。
机械通气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控制和辅助呼吸,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应用
机械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哮喘、肺炎等。
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等。
心动过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头晕、乏 力等表现。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心理 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4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正常呼吸及其变异
正常呼吸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呼吸深度为5-6次/ 分,呼气与吸气之比为1:1.5。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可能包括指导患者保 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06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方法
01
02
03
04
体温
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观 察发热或体温过低的情况。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控制情绪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监测血压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遵医嘱用药
04
R
特殊人群护理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持续的医疗观察和管理。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五官科、妇科等,以及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疾病。
饮食计划
喂食技巧
饮食卫生
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避免患者呛咳或窒息。
保持喂食环境的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03
02
01
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内衣,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内衣
身体擦洗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者的干燥和舒适。
更换尿布
根据天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生命体征的观察基础护理技巧常见疾病护理特殊人群护理生命体征异常及处理基础急救措施
01
CHAPTER
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值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体温降低可能提示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正常范围
最常使用的是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擦干腋窝,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腋窝,5分钟后读取数值。
总结词:血压升高、血压降低
详细描述
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休息、平复情绪等措施。
血压降低: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加强营养等措施。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一、体温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称生命体征,它是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是衡量人体状况的科学依据,人的生命体征在健康状况下变化很小,但在患病时,则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可以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体温:正常人温度在36—37℃,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在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37.0℃。

生理性变化:正常体温24小时内随新陈代谢的情况而变动,如在运动、进食后体温会稍升高,休息睡眠时体温稍降;清晨3—5时最低,5—7时最高。

但升高幅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

测量体温的方法1. 用物:体温盘内备消毒体温表、放置污体温表的容器、消毒液纱布、放置污纱布的容器、记录单、笔、有秒针的表。

2. 操作方法: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汞柱是否在35℃以下,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老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根据病情选择量体温的方法。

(1)、口腔测温法:将口表汞端斜放于舌下,嘱老人闭嘴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表,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

(2)、腋下测温法:先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汞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嘱老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其夹紧上臂。

10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数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记录体温值。

(3)、直肠测温法:老人取侧卧、仰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用润滑剂润滑肛表汞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肛表,检视读数后将肛表浸入消毒溶液容器内,用卫生纸为老人擦净肛门,整理衣被,协助老人取舒服的卧位,记录体温值。

注意事项:●在甩体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清洗或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刚进食或面颊或面部热敷后,应待30分钟后方可测量;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为婴儿、重老人测量时,应守护在旁;如老人不慎咬碎体温表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片屑,以免损伤口腔,再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以延续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也可服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测量部位

腋温:擦干腋窝 肛温:坐浴30分钟以后再测
4、不同部位的测量时间
1、口腔测温法 部位:舌系带两侧的舌下热袋 时间:3 ~ 5min
2、腋下测温法 部位:腋窝深处 时间:10min
3、直肠测温法 部位:肛门内3—4cm 时间:3min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复习 一、什么是脉搏? 二、脉搏是怎样产生的?与心率有何关系? 三、正常脉搏是怎样的? 脉率60~100次/min;脉律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跳动力量相等;脉搏强弱相等;动脉壁有弹性 四、哪些因素可引起脉搏改变? 年龄、性别、体型、情绪、活动、药物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Company
LOGO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 pressure)
测量生命体征的意义:
1、生命体征平稳是人体机能运转的基本条件。 2、生命体征是机体发生生理变化的客观反映。 3、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是 否发生功能障碍。 4、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变化很小 ,而在病理状态下,其变化极其敏感。 5、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 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 提供依据。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
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
长,然后下降 至正常或 正常以下,经过一个 间 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 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等疾病。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无一定规
律,持续时间不
定。多见于流行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编辑版ppt
3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 2.识别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 3.按规程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 4.正确记录生命体征的观察资料 5.为高热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6.正确管理体温计和血压计 7.有效运用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编辑版ppt
4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的温度, 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包括:

编辑版ppt
11
(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编辑版ppt
12
(1)散热调节(下丘脑前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 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编辑版ppt
13
a 使皮肤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加,通 过辐射散热;
b 增加出汗与加速 呼吸;
c 降低细胞代谢 作用;
d 减少肌肉活动。
散热增加
编辑版ppt
8
➢ 辐射: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 传到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 热方法。
➢ 对流:是通过因密度不同而循环着的气 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传热方式。
➢ 传导:是经过直接接触使热直接传给同 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或 在物体内由分子传递,使热由较热的部 位传至较冷的部位。
利用→转化为热能。
编辑版ppt
6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机体的总产热量 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 用和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基 础代谢是产热的基础,基础代谢 高,产热量就多。
编辑版ppt
7
2、散热过程:主要散热部位:皮 肤—70%,肺—29%,排泄—1%。 散热方式: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发热的临床过程: • (1)体温上升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观察 要点: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有时伴有 寒战,体温渐升见于伤寒。 • (2)高热持续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 水平上趋于平衡。观察要点:皮肤潮红、口唇 是否干燥,呼吸深快、心率加快、头疼、食欲 不振、软弱无力,严重时出现谵妄、昏迷。 • (3)退热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 复至正常。观察要点: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易引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
• 5,形态异常:多见于胸部疾病,腹膜 炎,腹腔巨大肿瘤等。 • 6,呼吸困难:表现为发绀、鼻翼扇动、 端坐呼吸。可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 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 异常呼吸的护理: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 脉搏:是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 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周期性波动所引 起的动脉管壁的搏动,称为动脉波动,简称脉 搏。 • 异常脉搏的观察: • 1,脉率的异常;心动过速,指成人在安静的状 态下脉率大于100次/分,常见于发热、甲亢、 心衰、血容量不足的病人。心动过缓,指成人 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60次/分,常见于颅内 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的病人。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 一,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 1,频率的异常:呼吸过快超过24次/分,见 于发热,甲亢,疼痛等。呼吸过缓低于12次/ 分,见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等。 • 2,深度的异常:深度呼吸(库斯莫呼吸)是 一种深大规则的,见于糖尿酮症酸中毒及尿 毒症酸中毒等。浅快呼吸见于呼吸肌麻痹, 濒死期病人。 • 3,节律的异常:潮式呼吸,多见于中枢神经 系统的疾病。间断呼吸,比潮式呼吸更严重, 见于临终病人。 • 4,声音的异常:蝉鸣样呼吸见于喉头水肿, 异物。鼾声呼吸多见于昏迷病人。
• (4)保持清洁和舒适:加强口腔的护理,在 晨起,饭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皮肤的护理, 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 • (5)安全护理,加强巡视,病情的观察。 • (6)心理护理 • (7)健康教育 • 体温过低的观察与护理: • 观察:皮肤苍白、口唇发紫,轻度颤抖,心跳 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意识障碍。 • 护理:保暖措施(新生儿置于温箱内)环境温 度、去除病因、病情观察、健康教育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咳嗽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干燥的空气会刺激患者的呼吸 道,因此需要使用加湿器或晾
晒湿毛巾来保持室内湿度。
协助患者排痰
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轻拍背部 等,以协助其排痰。
饮食调整
咳嗽患者需要避免刺激性食物 和饮料,以减轻咳嗽症状。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腹泻护理
饮食调整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 护理课件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生命体征的观察 • 基础护理技巧 • 常见疾病观察及护理 • 特别护理需求 • 护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温的观察
正常体温范围:正常值为36℃-37℃,早晨体温略低,下 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
异常体温的观察
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 态、生活习惯等因素,确定个性化的 护理需求。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确定的护理需求,制定详细的护 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措施、时间 表等。
实施护理计划
按照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各项护理措 施,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馈,及时调 整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效果最佳。
03
常见疾病观察及护理
高热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高热患者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有助于降低体温。
补充水分
高热会导致患者出汗过多,因 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
止脱水。
监测体温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根据体温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预防并发症
高热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 肺炎、中耳炎等,因此需要密 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

基础护理学之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之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活动、饮食、药物、情绪等。
发热对机体都是有害的吗?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热型形态)
体温过高
体温过低
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
定义 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
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
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 常范围
临床 分度
护理
低热: 37.3~38.0 ℃ 中等热: 38.1~39.0 ℃ 高热: 39.1~41.0 ℃ 超高热: >41 ℃。人体耐受最高温度40.641.4℃,高达43℃;永久脑损伤:肛温 41℃;休克:大于42℃,持续2-4小时
部位
口腔 直肠 腋窝
正常范围
36.5~37.5 ℃ (97.6~99.6F) 37.0~38.1 ℃ (98.6~100.6F) 36.0~37.0 ℃ (96.8~98.6F)
平均温度
37.0 ℃ (98.6F) 37.5℃(99.5F) 36.5 ℃(97.7F)
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1.0°C 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
产热因素
食物氧化 骨骼肌运动 交感神经兴奋 甲状腺分泌增多 体温升高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散热器官:皮肤(70%)、呼吸(29%)、排泻(1%)
散热方式
辐射(radiation)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 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方式。
传导(conduction)指热在一个物体内部或两个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传动的散热方式。
思考:
1*高热患者用温水擦浴为其降温,其散热的 机制是:( ) A.辐射 B.对流 C.蒸发 D.传导 E.传递
2*高热患者头敷冰袋降温,其散热机制是: () A.辐射 B.对流 C.蒸发 D.传导 E.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静时,环境温度30。C→发汗 湿度大,环境温度25。C→发汗 劳动或运动时,环境温度20。C以下→发

(三)体温调节: 自主性(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1)散热调节(下丘脑前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 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a 使皮肤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加,通 过辐射散热;
体 温 在 24h 中 变化不规则,持 续时间不定。常 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情感目标: 尊重、爱护病人,操作中关心体贴对方,动作轻柔, 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的温度, 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包括:
➢ 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 中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较稳定。
➢ 体表温度:指人体皮肤温度,可随环境 温度和衣服厚薄而发生轻微变化,低于 体核温度。
d 发生寒战,通过机体 神经改变骨骼肌的活 动,寒战产热;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体温升高
★ (四)正常体温及生理变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腔
37℃ 36.0-37.2 ℃
直肠 37.5℃ 36.5-37.7 ℃
腋窝 36.5℃ 36-37 ℃
生理变化: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0.5-1℃
1、昼夜: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6时 最高,
(2)驰张热:体 温在39℃以上, 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温差达1℃ 以上,最低体温 高于正常。见于 败血症、风湿热 等。
(3)间歇热:体温 骤然升高至39℃以 上,持续数小时或 更长,然后下降至 正常或正常以下, 经过一个间歇又反 复发作。即高热与 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
(4)不规则热:
2、年龄:婴幼儿体温较高,老年人略低, 新生儿、早产儿易波动
3、性别:女性比男性体温高0.3℃ ,女性 在排卵后至月经期前和妊娠早期,体温 可轻度升高,与孕激素的分泌有关
4、环境:环境温度高时,体温相对偏高。
5、运动:活动时,体温偏高。因此,测 量体温时病人应安静,小儿防哭闹。
6、饮食:重要是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可 使 体 温 升 高 0.3℃ 左 右 。 因 此 一 般 在进食后半小时测量。
b 增加出汗与加速 呼吸;
c 降低细胞代谢 作用;
d 减少肌肉活动。
散热增加
体温下降
产热减少
(2)产热调节(下丘脑后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 度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a 使末梢血管 收缩,减少 由辐射散热;
b 通过交感神 经直接抑制 汗腺活动, 减少排汗;
c 提高组织的代谢率, 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 髓质的激素分泌活动 的改变来调节机体的 代谢率;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
为什么?
T、P、R、BP均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标准,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称其为生 命体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正常的生命体征范围以及生理变化; 2、能熟练陈述生命体征的评估要点; 3、能熟练陈述异常生命体征的护理措施。
能力目标: 1、能熟练测量生命体征; 2、初步具有判断病情的能力; 3、能独立完成相关的健康教育。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形成
体温是有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 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三大物质 氧化 能量
50%
转化为热能;50%储存(ATP)→机体
利用→转化为热能。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机体的总产热量包 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 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基础代谢 是产热的基础,基础代谢高,产热 量就多。 主要的产热器官:肝脏、骨骼肌
皮肤潮红、出汗、
心率↑、呼吸加深 加 快 、 Pco2↓ 、 呼
高水平
碱、神经系统、消
化系统泌尿系统症

大量出汗、可脱水 骤 降 / 体温趋于正常。 渐降
4、发热类型★ (口温)
(1)低热:37.3℃ -38.0℃ (2)中等热:38.1℃ -39℃ (3)高热:39.1℃ -41℃ (4)超高热:超过41℃
7、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儿 茶酚胺分泌↑→体温↑。
二、体温评估
(一)体温过高(发热)
1、定义: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 高超过正常值。
2、病因:(1)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 引起,如细菌、病毒,占发热的90%。 (2)非感染性发热:吸收热、变态 反应、中枢热。
发生机理
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有一个调 定点,即规定数值为37℃ ,如果体温偏离此 规定值,则由反馈系统将偏差信息输送到控制 系统,然后通过受控系统的调整来维持体温的 恒定。
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内,致中性粒细胞或 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使下丘脑的 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失衡,产热过程加强而散热 过程减弱,体温↑,维持在一较高水平。
3、临床表现★
分期
特点
表现
方式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产热>散热 产热=散热 散热>产热
体温↑、皮肤干燥、 骤升/
无汗,寒战。
渐升
4、发热类型★ (腋温)
(1)低热:37.5℃ -38.0℃ (2)中等热:38.1℃ -39℃ (3)高热:39.1℃ -40℃ (4)超高热:超过40℃
★热型: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
构成的体温曲线的形状。
(1)稽留热:体温 升 高 达 39~40℃ , 持续数日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 。常见于急性传 染病,如伤寒、肺炎。
2、散热过程:主要散热部位:皮 肤—70%,肺—29%,排泄—1%。 散热方式: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 辐射: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 传到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 热方法。
➢ 对流:是通过因密度不同而循环着的气 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传热方式。
➢ 传导:是经过直接接触使热直接传给同 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或 在物体内由分子传递,使热由较热的部 位传至较冷的部位。(冰袋、冰帽)
➢ 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带走热量的过 程。(乙醇擦浴)
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
二种形式:
不感蒸发:低温环境中,虽没有汗液 分泌,但皮肤和呼吸道都有水分渗出而 被蒸发掉,称不感蒸发。人体每天不感 蒸发量为400-600ml,婴幼儿较成人多, 因此更易引起脱水。
可感蒸发(出汗):是可意识到的有 明显的汗液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