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
7章 生命体征的护理
第七章生命体征的护理一、双核要求二、练习题集(一)选择题型题】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A1答案。
1.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化,错误..的选项是A.清晨2~6时体温最低B.下午2~8时体温最高C.昼夜体温变化范围不超过0.5℃D.儿童较成人体温低E.与机体代谢的相应周期变化有关2.发热中,体温上升期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B.冷汗C.畏寒D.体温上升E.体内产热大于散热3.退热期大量出汗最易出现A.体温过低B.循环衰竭C.皮肤潮湿D.呼吸加快E.畏寒4.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B.每天测体温6次C.冰袋冷敷足部D.口腔护理每天2~3次E.鼓励多饮水5.观察热型主要的临床意义在于A.有利于护理B.有利于治疗C.观察有无合并症D.协助诊断和治疗E.判断病情的转归6.对高热病人的观察, 下面错误..的选项是A.每日测体温4次B.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C.面色有无改变D.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E.物理降温后的效果7.消毒体温计的过氧乙酸溶液应A.每日更换B.每周更换C.隔周更换D.每周更换2次E.每月更换1次8.检查体温计准确性时的水温应是B.32℃C.33℃D.37℃E.40℃9.测量直肠温时,体温计一般需要插入的深度是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10.若病人咬破体温计时,须立即给予A.糖水B.淀粉糊C.生理盐水D.蛋清液E.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屑11.脉搏测量,错误..的选项是A.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端诊脉B.病人剧烈活动应休息20min后测量C.异常脉搏需要测量1minD.脉搏短绌病人先测量心率,后测量脉搏E.偏瘫病人选择健侧肢体测量12.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A.保持病人体位不变B.转移病人注意力C.易于记时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E.观察病人面色13.呼吸减慢常见于B.甲状腺机能亢进C.颅内疾病D.贫血E.肺部感染14.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A.速脉B.绌脉C.丝脉D.缓脉E.洪脉15.下列哪种病人需要2名护士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脉搏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亢E.心房纤颤16.测量脉搏时,错误..的方法是A.诊脉前应使病员安静B.病人手臂应放在舒适的位置C.将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D.计数15s,将测得脉率乘4E.有脉搏短绌时应2人同时测量心率与脉率17.下面对血压生理性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小儿血压比成人低B.中年以前女子血压比男子低C.清晨高于傍晚D.右上肢高于左上肢E.下肢高于上肢18.密切观察血压要求做到“四定”, 下例应除外..的内容是A.部位B.体位C.时间D.血压计E.专人测量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病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A2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2019/10/18
三、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1.洪脉
多见于动脉硬化的强病大人而有力
性早消期失仅,可呈触条知索动状脉2细3壁..丝交弱弹脉替而脉无力
严重时不仅硬且迂强曲弱甚交替
至呈结节状
4.水冲脉
骤起骤落
5.奇脉
减弱或消失
2019/10/18
时的主要散热方式。 4)对流(convection):受气体或液体流动速度的影响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三)体温的调节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 化
(一)正常体温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换算公式 ℉=℃×9/5+32 ℃=(℉-32)×5/9
㈠正常体温
2.体温的正常范围 成人正常体温范围及平均值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2.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4.发热病人的护理
1.密切观察 测T:q4h,正常3d后→1-2次/d 2.降温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 4.保证休息低:酌情减少活动,高:卧床休息 5.促进舒适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安全护理 6.健康教育
(二)体温过低
1.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 散热过多 产热减少
2.临床表现
皮肤:苍白,皮温下降 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3.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
1.密切观察 T:q1h
2.保暖措施
3.配合抢救
4.心理护理
测 加盖衣被等 给予热饮 提高室温 暖箱
5.提高环境温度
四、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一)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水银体温计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热型
高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T、P、R、Bp及面色等 测量:一次/4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二 次/曰
(2)保暖 (3)降温 物理降温 39.0℃ 头部冷敷 39.5 ℃ 酒精擦浴 无论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均应30分钟后测 体温一次
高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 (4)补充营养和水份 • (5)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 • (6)去除导致发烧的原因 • (7)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
危重病员、病情稳定的普通病员 • 测量时间:10分钟 • 对于躁动、精神病患者监护,避免自伤或伤人 • 清理数量,如果损坏及时清理玻璃渣和水
银 • 运动后的患者休息后再测量
脉率
• 正常值60-100次/分 • 小于60次为窦性心动过缓, • 大于10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 • 发现异常,立即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必要
睁眼、语言、运动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睁眼反应
无反应 痛时睁眼 呼唤睁眼 自发睁眼
运动反应
无反应 异常直伸 异常屈曲 肢体回缩 定通部位 遵命动作
语言反应
无反应 有音无语 吐词不清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尿量
• 正常值:30ml/h,400-2000ml/h • 少尿:少于400ml/24h • 无尿:少于100ml/h • 多尿:多余2500ml/24h • 尿崩症:低渗透压、低比重、尿量多 • 小便失禁 • 护理:严密观察量、色、性状,认真记量,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生命体征
• 生命体征:是T、P、R、BP
• 生命八征T、P、R、BP、C、A、U、S、S T--体温 P--脉搏 R--呼吸 BP--血压 C--神志 A--瞳孔 U--尿量 S--大便 S--需氧饱和度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
间断呼吸(比奥呼吸) : ——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有规律的呼吸 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 ,如此周而复始。见于颅内病变、呼吸中枢衰竭的病 人
二、异常呼吸
深度异常
• 深度呼吸(库氏呼吸):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浅快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 -濒死病人 -呼吸肌麻痹 -某些肺与胸膜疾病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 节律异常
– 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 • 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称间歇脉。每 个正常搏动后跟一次提早搏动 (期前收缩)称二联 律, 每2个后跟一次提早搏动称三联律
– 脉搏短绌
• 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心率 不规则、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②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体温维 持在较高水平
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 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 尿量减少
③退热期
散热>产热,体 温下降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 温度降低(渐退、骤退) 防止虚脱
4、常见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 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 线的形状称为热型。
热型分类:稽留热、弛张热、 间歇热、不规则热
• 强弱异常 – 洪脉:脉搏强而大。见于高热、甲亢等。
– 细脉:脉搏弱而小。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 等 – 交替脉:节律正常,强弱交替出现。左心衰竭 的重要体征。
– 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由左心室 排血量减少所致。 – 脉搏消失:严重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 病
三、脉搏的测量
• 评估 – 30min内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
二、异常呼吸
• 声音异常 • 蝉鸣样呼吸: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 音响,因声带附近有异物,使空气吸入发生困 难所致 – 见于喉头水肿、痉挛、喉头异物 • 鼾声呼吸:表现为呼吸时发出粗糙的鼾声,由 于气管或支气管有较多的分泌物蓄积 – 见于昏迷病人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变异
正常人的呼吸是规律且稳氧等。
呼吸异常的原因与分类
原因
呼吸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 等。
分类
呼吸异常可分为呼吸过速、呼吸过缓 、潮式呼吸、间歇呼吸和不规则呼吸 等。
呼吸异常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伴随症状,如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协助患者采取舒 适体位,遵医嘱使用药物。
机械通气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控制和辅助呼吸,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应用
机械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哮喘、肺炎等。
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等。
心动过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头晕、乏 力等表现。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心理 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4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正常呼吸及其变异
正常呼吸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呼吸深度为5-6次/ 分,呼气与吸气之比为1:1.5。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可能包括指导患者保 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06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方法
01
02
03
04
体温
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观 察发热或体温过低的情况。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体温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体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指标。
在医疗护理中,观察和护理这些生命体征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调整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体温是人体内部组织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结果,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体温的正常范围为36℃-37.5℃。
体温的观察和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体温:在观察体温时,应选择适当的测温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窝测温、耳温和肛温等,选择方法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判断。
在测温之前,应确保患者休息好,避免食物、饮水、咖啡因等因素的干扰。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消毒的测温仪器,以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期间应及时记录并记下体温数值。
2.分析体温变化:体温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
持续升高的体温可能表明炎症或感染的存在,而持续降低的体温可能与一些疾病如中毒、休克等有关。
因此,在观察体温变化时,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3.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维持或调节体温。
当体温升高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冰袋等来散热;也可以给予药物如退热药物以降低体温。
当体温降低时,可以采取保暖措施,如给予保暖毯、调整室温等。
在采取护理措施时,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反应,避免过度降温或升温。
4.监测热量摄入和消耗:体温的维持还与热量摄入和消耗有关。
患者需要获得足够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体温。
因此,要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此外,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代谢情况,避免过度消耗热量,如在高热状态下,患者可能出现代谢亢进,需要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等。
综上所述,观察和护理体温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体温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因此,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体温观察和护理的重视,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 药物降温:观察降温处理后病人反应,实
施降温措施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
体温的测量
• 体温计的主要种类:水银体温计、电子体
温计、可弃式体温计、红外成像快速测温 系统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
• 常用消毒液:70%酒精、0.1%过氧乙酸 • 口表、腋表消毒方法: • 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中5分钟→甩表→第二盒浸泡
力降低。
三、异常体温的观察
• (一)体温过高 • (二)体温过低
异常体温的观察
• (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 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宇体温调节中枢或
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 常范围。
• 判定标准:腋温>37℃,口温>37.3℃或
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
• 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临床表现:体温不升,躁动、嗜睡、昏迷、
脉搏细弱、心跳呼吸减慢、血压下降、颤 抖、肤色苍白、四肢冰冷,反应迟钝。常 见于早产儿、全身衰竭的病人。
体温过低临床分度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致死温度
温度范围 32~35℃ 30~32℃ ﹤30℃ 23~25℃
异常体温的护理
所受的压力
•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动脉
所受的压力
• 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 • 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
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 +2/3舒张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
• 1、每搏输出量 • 2、心率 • 3、外周阻力 • 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血压的生理变化
• 年龄、性别、体型、情绪、运动、环境 • 昼夜节律:清晨最低,黄昏最高 • 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血压,坐位血压高于卧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肺 O2 毛
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2
细 血
管
肺 动 脉
右 心
动 脉
毛
组
细 O2 织
血
细
管 CO2 胞
静 脉
(二)呼吸调节
1.呼吸中枢 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 肺牵张反射 2)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3) 防御性呼吸反射 3.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 三)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1.呼吸正常值 16~20次/分 呼吸与脉搏比 1: 4
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 做到四定:定时间、定 部位、定体位、定血压 计
血压异常或血压的搏动 音听不清时,应重复测 量,必要时,双侧对照。
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测量肢体: 偏瘫、一侧肢体外 伤或手术的病人测 血压应选择健侧肢 体。
血压异常或血压的 搏动音听不清时, 应重复测量,必要 时,双侧对照。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和结束后检查指针是否位于0位,并且每6个 月对无液面血压计校准一次;将水银血压计 的中部和无液面血压计的表盘平对眼将水银 血压计的中部和无液面血压计的表盘平对眼 睛。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袖带的气囊应能环绕上臂的80% 和小孩上臂的100%,宽度应覆 盖上臂的40%。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袖带应舒适的缚在患者裸露的上臂 肘上一英寸,将气囊置于肱动脉上 方,当充气时可通过触摸肱动脉的 波动获取收缩压的估计值,在测到 收缩压时搏动将消失。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 分别在 korotkoffⅠ期和Ⅴ期记录收缩压和舒 张压,应记录其上限。声音在接近0点时才消 失的成人,还应记录Ⅳ期血压。
❖ 休息至少30 s后,再重复测量同侧或对侧上肢 的血压,并将两次的数值加以平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正常的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2. 成人正常体温平均值及波动范围· ·
部位 口腔 腋下 直肠 平均值 37.0℃(98.6℉) 36.5℃(97.7℉) 37.5℃(99.5℉) 正常范围 36.3℃~37.2℃(97.3℉~99.0℉) 36.0℃~37.0℃(96.8℉~98.6℉) 36.5℃~37.7℃(97.7℉~99.9℉)
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 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 过缓或缓脉。常见于颅内 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人。
二、正常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
(二)脉律:脉搏的节律性。
正常脉律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三)脉搏的强弱
与每搏输出量、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动脉管 壁弹性
(四)动脉壁的情况
触诊时主观感觉到的动脉壁情况。正常动脉管壁 柔软、光滑、有弹性。
三、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一)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
(一)体温过高——常见热型
(4)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 持续时间不等。多见于 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 等。
(一)体温过高
4. 发热病人的护理
(1)病情观察测T: 高热q4h,正常3d后→1~2次/d (2)降温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30min后再测 (3)饮食调养 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 (4)保证休息 (5)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安全护理 (6)健康教育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一、脉搏的产生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收缩与扩张,动 脉内压力和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导致动脉管壁发生 周期性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什么是脉搏?脉搏是怎样形成的?
二、正常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
(一)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在
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次/分~100次/分。正常情况 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的生理性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1. 年龄 2. 性别 3. 体型 4. 活动、情绪 5. 药物、食物影响
(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2. 体温计的检查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 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 放入已测好的40℃水中,3 分钟后取出检视,凡误差在 0.2℃以上、玻璃棒有裂缝、 水银自行下降等,则不能再 使用。
四、体温的测量
目的
体温的测量
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四、体温的测量
目的 监测体温 分析热型 协助诊断、 预防和治疗 疾病 评估
三、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二)体温过低
1. 常见原因 (1)散热过多 (2)产热减少 (3)体温调节中枢发育 不良或受损 2. 临床表现 皮肤苍白、皮温下降、呼吸 减慢、心律不齐、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 钝,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二)体温过低
3. 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提高环境温度:维持室温22℃~24℃ (3)给予保暖措施:加盖衣被、给予热饮, 防止烫伤等 (4)加强病因治疗:去除病因 (5)做好健康宣教
注 意 事 项
四、 测量体温的方法
• 5. 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 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 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 汞的排出。 • 6.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床边监测,必要时 <2g 测口温和肛温作对照。 • 7. 严格做好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传 染病人的体温计应固定使用。 • 8.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监测体温的重要性,影响体温的因 素;学会体温的正确测量方法和异常体温的护理;增强自 我护理能力。
四、体温的测量——实施
(一)口腔测量法 ①测量部位:汞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 ②嘱病人口唇紧闭,用鼻呼吸 勿用牙咬勿讲话 ③测量时间:3min
四、体温的测量——实施
(二)腋下测量法 ①擦干腋下汗液 ②屈臂过胸加紧体温计
③测量10min
四、体温的测量——实施
(三)直肠测温法 ①测量体位:侧卧、俯卧、 屈膝仰卧 润滑肛表 ②插入深度:3~4cm ③测量时间:3min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二)产热与散热
产热 产热 中枢 产热部位: 肝脏、骨骼肌 散热 散热 中枢
进食 骨骼肌运动 交感神经兴奋 甲状腺素分泌增多 生理性、行为性体温调节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二、正常的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1. 体温的单位 1724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制定了华氏温标,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脉率增加约10次/分,儿 (1)心动过速 童增加约15次/分。 (tachycardia): 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 率超过100次/ 分。
常见于发热、甲状腺 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血 容量不足、疼痛等病人。
三、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一)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
(2)心动过缓 (bradycardia):
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 物质引起 ,包括吸 收热、变态反应性发 热、中枢性发热等。 各种病原体感染 引起,如细菌、 病毒、真菌等。
三、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腋下温度35~38度为低热,38~ 1. 发热的程度:以口腔温度为例 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
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低热 中等热 高热 超高热
基础护理学
第七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命体征的正常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2.熟悉生命体征的生理性变化,体温计和血压计的 种类及构造。 3.了解与生命体征有关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4.能够正确地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并对生命体征 异常病人给予相应护理。 5.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操作规范、数值准确、关心病人。
(一)体温过高——发热过程
(3)退热期· ·
特 点:散热大于产热, 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大量出汗, 皮肤温度降低 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
(一)体温过高——常见热型
3. 常见热型 (1)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39℃以 上,持续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 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 肺炎、伤寒等。
四、体温的测量——注意事项
1. 口腔、腋下、直肠测温的禁忌; 2. 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 3. 测口温时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的处理; 4.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重新测量并在床旁 监测; 5. 集中测量多个病人的体温时,在测量前后均应 仔细清点和检查体温计。
四、 测量体温的方法
1. 测量体温前,应认真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 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 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 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测口温; 进食 或面颊部冷、热敷后,应间隔30min后测量。 3. 腋下出汗较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 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 温。 4.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 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 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后 方可测直肠温度。
(一)体温过高——常见热型
(2)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波 动幅度大,24小时内温差 可达1℃以上,体温最低 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 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 化脓性疾病等。
(一)体温过高——常见热型
(3)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至39℃以 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 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 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 再次升高,并反复发作, 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 现。多见于疟疾等。
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 ℉,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 温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标, 用符号F表示,这就是华氏温度。 ℉=℃×9/5+32 Fahrenheit曾发现气压表的水银柱高度随温度而变化,这就促使他开始 对水银温度计进行研究。 ℃=(℉-32)×5/9 1714年,他终于制成了第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这种温度计的刻度是按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温标(华氏温标)来划分的。最初,华氏温标选用NH4Cl(氯 化铵)和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0°,而以人(他妻子)的体温为96°。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体核温度 人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相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一)体温的产生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通过氧化 分解释放热量。 50%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 50%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 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
• 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 30min 内有无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 的因素存在。 • 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四、体温的测量——计划
病人
护士 用物 环境
了解测量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治疗盘内备容器2个,消毒液纱布、秒表、记录本、 笔、弯盘。测肛温,另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 整洁、安静、安全
2. 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1)体温上升期
(一)体温过高——发热过程
特 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 上升形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
(2)高热持续期
(一)体温过高——发热过程
(2)高热持续期 特 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
临床表现:皮肤灼热、颜面潮红
口唇干燥 、头痛、头晕 呼吸、脉搏加快 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
体温单绘制
④体温不升者,用蓝黑水笔在35℃以下顶格用 表示
体 温 的 绘 制
Company Logo
作 业
患者李某,女,35岁,持续高热一周入院,T39-40℃, 24小时体温波动在1 ℃以内,R24次/分,意识清醒,面 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请你列出护理诊断、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