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官瘾

合集下载

看过鲁迅的名言,才知道活的太短了

看过鲁迅的名言,才知道活的太短了

2、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
3、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填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一九二五年
注:本文选自《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16、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4、谁说中国人不善于改变呢?每一新的事物进来,起初虽物变得合于自己而已。」《补白》一九二五年
9、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中国人的官瘾史

中国人的官瘾史

败 又正好 满足人 类的贪婪本性 。凡是 能够满足贪 婪 本性 的 东西, 就 容 易让 人 上瘾 。要 是权 力受到约 束 , 为官 者 战战兢兢 、 如履薄冰 , 恐怕就没人有 那
么 深 的 官瘾 了。 Z 3
地指 示一番 。办 完了“ 公 事” , 还要 一
本正经地退堂。
如此每 天都要 演一 回假戏 , 当作 “ 岗前培 训” , 实际上是 瘾君子在 过瘾
而 已
下, 张传声这哥 们 家底殷 实 , 还有能 力
在 家里 自导 自演 , 已经很不错 了 、
政 府法制 2 0 1 6 年
南宋的时候 , 官方推崇理 学, 许多
人 民 网
读 书人就戴 着高帽子 , 脚 穿破靴 , 打扮 成理 学家的样子 , 谋取官职 ; 清代 以八 股取 士, 读书人 写文章就以“ 且 夫” “ 然
则” 为时尚. 以图 仕 进 。
中国人的官瘾史
口廖保 平
这 张传 声既 已掏 银子 捐 了官 , 为
人 刻 画得 淋 漓尽 致 。
汉朝 的时候 ; 还没有科举 , 普通人 做 官要 靠“ 举孝廉 , , , 由地 方长 官举 荐 “ 孝顺亲 长、 廉 能正直 ” 的人 。有人 为 了显孝 , 把 自己的亲 生幼儿活埋 了, 声 称 省下粮 食来奉 养老母 ; 还 有人 父母 都 健在 , 就 用木 头刻块灵牌 , 每 天对着 牌位供奉磕 头, 好被举荐 为官。
官 瘾之 大 , 大到丧 心病狂 活埋 亲
子, 以换取 一 官半 职 , 这官 瘾猛 于毒
瘾 。过 去 吸 鸦 片上 瘾 者为 了满 足毒
瘾, 就算将亲子卖掉换毒资 , 也 断不会
亲手 埋 子 。

从“官本位”思想试析中国学术界高端真空化原因

从“官本位”思想试析中国学术界高端真空化原因

反思迫在眉睫!改变迫在眉睫!
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来论证。其一旦学术达到一定高度,那么我们一定会推贤举能,将其捧到管理阶层的高度,使其成为一名领导,其实这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捧杀”,将本来有可能有学术成就的专家从学术前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转到了行政管理战场,而上述讲的官本位思想又会将自己吞噬,开始在仕途的不断攀爬,几年后他也膀大腰圆,出口尽是官腔。一个对人民有益的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被人类自己变成了一个圆滑无比的政客。因此,这种官本位的捧杀对学术界的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使学术界的好苗子都离开了学术的土壤,成为了一个学术上的干涸的濒临死亡的无药可救的树苗。可悲!可叹!如此以来,学术界怎能有长期的作为和发展,好的苗子都去用来输送给政治社会了,我们的学术界还剩下些什么?他的所有的精力都被官本位的第一个陷阱吞噬了,为了名誉、崇拜等外部人的看法将其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升迁,如何溜须拍马搞一些虚假的学术功绩上,所以我们的博士生论文抄袭,教授论文抄袭现象就很好解释了,那个差点凭借剽窃的论文进入社科院的教授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无形的官本位吸引力讲一个学术人才完全转变为一个政治动物后,他就像《西游记》《聊斋》里的妖魔一样拿走了你的灵魂,吸净了你的脑汁!本来做学问的人向来清苦者居多,而一旦让其手中拿到那个“戳”,外部社会因为需求而投其所好的人便随即跟进,像资本家嗅到商机那般敏锐,而我们的这些学者何时练过这种抵御力?他们没有,从小单纯的环境也没有让其过多的领略过这个物欲横流的拜金社会张力何其大,所以第二、三步陷阱铺路,第一步陷阱的从中推动使得一个学者的学术阵地很快失守,转到了另一个与学术毫不相干的阵营。
诚然,色、权等的享受要比清贫的学术研究要舒服的千倍万倍,但是一旦失去了修德储能、一旦抛弃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远离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宗旨,所以导致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教授,学术上有了一定成就,摇身一变升格为领导,但是却随着在学术的前沿转入管理层从而进入了学术的荒原,导致了一种现象,就使得他们在一个一脚进入真理门槛、一脚踏在无知的状态的情况下,而随着职位的高升,到处讲座、上课,以自己半知半解的状态来教诲出一群半知半解的学生,在儒家教义的影响下,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传统又强烈,很难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所以,学术界的气氛就可想而知了。正是官本位的思想导致了中国学术界高端真空化,它是导致学术带头人转向的一个很关键因素,我们必须要警醒,要让这种思想的毒瘤没有立足之本,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使人们各尽其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才有可能重新振兴我们的学术界!

“官瘾症”六大症状调查排名

“官瘾症”六大症状调查排名

“官瘾症”六大症状调查排名作者: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30期想做官者多多少少会沾染上“官瘾”,而“官瘾症”则有种种不同表现。

根据调查,最突出的分别为“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等六大“官瘾”症状。

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占72.3%症状解析:“当官就是吃皇粮,无后顾之忧,既不用担心下岗,又不用担心单位倒闭,工资往上加,捧着铁饭碗,混混一辈子”,因而“人人想当官、个个想出头”。

比较起来,虽然商人中也不乏财富显赫者,但是有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的艰难创业;有波诡云谲、暗潮汹涌的激烈商战;更有时不时地为“当官的”明里暗里勒索贿赂的各种无奈。

难怪很多人有意无意瞧不起商人。

评价人看官阶等级,占66.1%症状解析:在中国,以官阶大小来评判一个人的“官瘾症”,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一个人“盖棺定论”时以级别论之。

在死者的墓志铭上,刻上他(她)曾经做过的官职,以此当作这个人一生最大的荣耀和成就。

而在美国,即便是总统杰斐逊的墓志铭上也只写有三行字:“弗吉尼亚法案的制订者、《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

”对于做官的亲友同事以职位称呼,占53.8%症状解析:如果你在大街上碰见布什总统,你不喊他“布什先生”而喊“布什总统”,那他肯定不但感受不到尊敬反而会感觉受到了揶揄。

但在中国,两个同班同学毕业后,如果其中的一个突然当了官,就算之前以姓名相称惯了,另一位也得马上改口称他为“某某官”,否则对方非但会觉得不受尊重,更有可能给你小鞋穿。

见周围人做了官,自己也想去做官,占40.1%症状解析:恨官、想官、爱官。

为什么?这里的权力诱惑太大。

免费的车、免费的房、呼风唤雨的权、不劳而获的钱……中国的老百姓最恨的是“贪官”,可他们心底最佩服的也是“官”,如此矛盾的价值观正是官本位文化的千年杰作。

认可“做官才有出息、从政才有本事”,占33.5%症状解析: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就是:“好好上学、考大学、当官、发财。

鲁迅格言语录汇总80句

鲁迅格言语录汇总80句

鲁迅格言语录汇总80句1、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我所憎恶的太多,应该自己也得到一点憎恶,这才有点像活在人间。

3、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6、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7、当开首改革文章的时候,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作者,是当然的,只能这样,也需要这样。

8、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

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9、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10、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11、人生却不在拼凑,而在创造,几千百万的活人在创造。

12、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所想象的愚蠢。

13、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14、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

15、坚韧不拔,持久战斗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

旧社会的根柢原是非常坚固的,新运动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动摇它什么。

并且旧社会还有它使新势力妥协的好办法,但它自己是决不妥协的。

在中国也有过许多新的运动了,却每次都是新的敌不过旧的,那原因大抵是在新的一面没有坚决的广大的目的,要求很小,容易满足。

16、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

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学界的三魂》笔记整理

《学界的三魂》笔记整理

《学界的三魂》笔记整理文章叙说由他人的一篇文章而引起自己作文的题目,进而点题、释题。

1925年12月30日,国家主义派的《国魂》旬刊上发表的姜华文章《学匪与学阀》,故作公正姿态,骂了几句章士钊,而更主要的是煽动学生起来打倒反章士钊、杨荫榆的所谓“学匪”即马裕藻一派。

鲁迅看了这篇文章而又想起了“一个洋鬼子说过:中国先是官国,后来是匪国,将来是乞丐国”,于是得到一个命题:“单就学界而论,似乎很有点上这轨道了。

”(见《学界的三魂》发表时鲁迅写的《附记》。

)这也就是鲁迅这篇杂文所说的:“缩而小之曰‘学界’。

”所以,鲁迅确定自己作文的题目为《学界的三魂》。

“三魂”指“官魂”、“匪魂”、“民魂”。

文章这样一个开头,显得十分自然,十分巧妙而又不落俗套。

然后,文章层次分明地论析“三魂”。

首先,论析学界的“官魂”与“匪魂”的来由及其关系。

“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一语领起,表明中国人的官魂由来已久。

汉人郭巨埋儿,丁兰刻禾,宋人重程朱理学而穿戴高帽破靴,清人重科举考试而写八股文,“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这破折号后面的三个三字短语,列数了意在做官者的丑言丑行的虚伪性。

“匪魂”呢?官们“顶着一个皇帝做傀儡,得罪了官就是得罪了皇帝,于是那些人就得了雅号曰‘匪徒’”。

这便是“匪徒”、“匪魂”的由来。

讲政界“官魂” “匪魂” 的由来,是为着讲学界的“官魂”“匪魂”的由来。

所以,文章自然地转到了论述学界的“官魂”“匪魂”。

1925年,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章士钊兼任教育总长,一身二任。

“官魂” 自然附体,反对了他自然就成了“土匪”“学匪”。

这就是文章说的:“学界的打官话是始于去年,凡反对章士钊的都得了‘土匪’,‘学匪’,‘学棍’ 的称号。

”然后,文章又转到论述政界的“官魂”与“匪魂”。

官骂起来造反的人为匪,匪打倒官之后“便被称为帝,除遗老外,文人学者却都来恭维,又称反对他的为匪了”。

这里,官、匪互换,官魂与匪魂发生位移。

问题思考:国人官瘾为何都这么大?

问题思考:国人官瘾为何都这么大?

问题思考:国⼈官瘾为何都这么⼤?
今天,想明⽩了⼀件事情——为什么中国⼈官瘾都这么⼤。

中国⼈,很多⼈都想当官,都想掌握权⼒,就算没想,其潜意识⾥、其⾏为⾥、其⾔⾏中都深刻有当官的烙印。

就⽐如:“你知道我是谁?”、“你知道我以前是⼲什么的吗?”…… 为何?为了不被⼈欺负或是可以欺负别⼈。

即:动⽤⼀切⼿段,多占点、多抢点资源,及防⽌资源被⼈侵占⽽权⼒,是最能保护资源的有效⼿段。

所以也就⼈⼈费尽⼼思去占有它这就是⼀切腐败的根源解决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机会均等、按章依法办事然⽽,这全是理想主义。

中国官场学

中国官场学

编者按任何当代文化只有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才能成长壮大;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每一步,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对待传统文化和历史,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国粹主义。

研究历史,了解以往的社会,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民族历史更快地推向前进。

"官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舞台,上演过无数历史的"悲剧"与"喜剧"。

《中国官场学》的作者是清代的汪龙庄和万枫江。

这部书稿的内容是两位作者历任府、州、县幕僚和知县数十年官场经验的总结,是清朝乾隆年间官场各种现象的撮述。

这一类书可以说是清代地方官吏和幕僚必备的枕中鸿宝。

汪、万二人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僚,他们编撰的书必然会充满着浓烈的封建礼教气息。

他们维护封建王朝和富裕阶层的利益,散布封建迷信,因果轮回和宿命论等腐朽思想,这是我们应该批判的。

但同时,他们也告诫地方官僚,为官要从"爱民"出发,要处处考虑平民百姓的困难和处境,要清廉公正,要"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人民"等等。

这些论点,就是现在也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另外,本书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当时的政治和司法方面的情况,可供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者参考。

中国封建历史文化既以历史悠久、成就辉煌而著称于世,又以弊端丛生而遗害无穷。

我们编辑出版《中国官场学》白话本,一方面是整理历史遗产,更为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去芜存精,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推波助澜。

一九九四年四月序清代著名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知府想编写一部《官学分类大成》的书,其手下人赶紧给他出主意说,何必劳神费力自己动手去编呢?随便到书铺里买一本《官场要则》,保证一看什么都明白了。

果然,知府大人派手下买来一本《官场要则》,通读一遍,不禁大为感叹:这样的书就像做八股文时要读的《制艺声调谱》一样,"只要把它读熟,将来出去做官,自然无往而不利。

埋儿刻木高帽破靴都只为官:古人的“官瘾”

埋儿刻木高帽破靴都只为官:古人的“官瘾”

埋儿刻木高帽破靴都只‎为官:古人的“官瘾”学识丰富、才学优秀的人‎,在封建时代比‎一般人要更容‎易获得政治权‎力,而拥有了权力‎,除了能够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大理想,也意味着财富‎利益的丰收,这使得历代的‎读书人对从政‎做官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且除了读书‎求取功名,以学优入仕,一些人为了做‎官,亦是无所不用‎其极。

对此,鲁迅曾有过非‎常深刻的评价‎:“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

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汉武帝时,朝廷设立了举‎孝廉的制度,地方推举上来‎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品行的人,可录用为官。

于是就有人把‎自己的幼儿活‎埋,声称要省下粮‎食来奉养老母‎;还有人母亲尚‎且在世,就已用木头刻‎了牌位,每天对着牌位‎供奉,目的自然是想‎要做官。

南宋的时候,官方崇尚理学‎,许多读书人戴‎着高帽子,脚穿破靴,打扮成理学家‎的样子,就是想要混进‎这个群体,谋取一官半职‎。

清代以八股举‎业取士,读书人写文章‎就以“且夫”“然则”为时尚,以图仕进。

鲁迅用这些例‎子,深刻揭示了追‎逐权势、做官成瘾,是如何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引‎诱并摧残人们‎的心灵。

在“官本位”成为社会价值‎主导,人性扭曲的环‎境里,“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是一种必然,因为当官的人‎需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清人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载,明代有个进士‎出身的监察御‎史乔廷栋,罢官家居期间‎,每天早上他都‎穿戴整齐,然后高坐自家‎堂上,令仆役呼喝开‎门。

接下来仆役又‎依次俯伏晋谒‎,装作有冤要申‎的样子,乔廷栋一一分‎析剖辨,做出判决,再依仪关上大‎门。

事情看似荒诞‎可笑,实际上是做官‎成瘾的人,已至无法自拔‎境地的生动写‎照。

而这也并不是‎偶然的例子,《清代野记》里载有另一个‎故事:清光绪年间,有个安徽人张‎传声,花钱捐了一个‎河南候补道,加花翎二品衔‎。

鲁迅讽刺语录

鲁迅讽刺语录

鲁迅讽刺语录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鲁迅讽刺语录吗?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鲁迅讽刺语录,希望你喜欢。

鲁迅讽刺语录精选:1) 在方寸的象牙版上刻一篇《兰亭序》,至今还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或供在云冈的丈八佛像的足下,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即使热心者竭力指点,也不过令观者生一种滑稽之感。

(小品文的危机)2)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

(小品文的危机)3) 七日一报十日一谈,收罗废料,装进读者的脑子里去,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子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

开心是自然也开心的。

但是,人世却也要完结在这些欢迎开心的开心的人们之中的罢。

(帮闲法发隐)4) 后来不知怎的,女人就倒了霉:项颈上,手上,脚上,全都锁上了链条,扣上了圈儿,环儿,━━虽然过了几千年这些圈儿环儿大都已经变成了金的银的,镶上了珍珠宝钻,然而这些项圈,镯子,戒指等等,到现在还是女奴的象征。

(男人的进化)5) 如果雄狗对雌狗用起这样巧妙而严厉的手段来,雌的一定要急得"跳墙",然而人却只会跳井。

(男人的进化)6) 有本可以通,而因了各种关系,不敢通,或不愿通的。

(不通两种)7) 其实也并非作者的不通,大抵倒是恐怕"不准通",因而先就"不敢通"了的缘故。

头等聪明人不谈这些,就成了"为艺术的艺术"家。

(不通两种)8) 现在是盗亦摩登,娼亦摩登,所以赌咒亦摩登,变成宣誓了。

(赌咒)9) 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偏激的。

高中语文练习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高中语文练习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与《官场现形记》有过交集的名人一鲁迅当然读过此书。

他的《学界的三魂》谈及:“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鞋,清重帖括而有且乎然则。

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鲁迅先生对官僚体制下士人的深刻认识,来自专制社会官本位现实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绵延二千多年的专制官僚制度,造就整个社会的权力崇拜,在这个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基本围绕权力轴心转动。

所以,鲁迅谈到《官场现形记》时,说道:“故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蒙混、罗掘、倾轧……"。

简单一句话,道尽中国专制官场的生态和官僚的手段。

二大名鼎鼎的胡适,曾为《官场现形记》作序。

“《官场现形记》是一部社会史料。

它所写的是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官。

它所写的是这种制度最腐败,最堕落的时期,—-捐官最盛行的时期。

"在这篇序言中,胡适先生还谈到小说中的角色考证,比如,黑大叔为李莲英,华中堂为荣禄。

我分析,黑大叔的黑字,为黑旋风之意,影射李逵的李字;华中堂,则取荣禄表字仲华的华字,其余人名,可如此法类推。

所谓书中人物有名可考,影射罢了。

三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他小时候,家境清贫,本来,其父已考中进士,以知县任用,分发到省。

可是,腐败的朝廷已失去信用,其捐官之例,已堵塞仕人的进身之途-—你没能出一个“合理”价钱,就要排队候官。

因为,即使是个白丁,捐给朝廷的钱足够多,也可马上指省,即按本人所指定的地方当官去.而身为进士的冯父,因为家穷,只能坐在湖北省衙的冷板凳上候补。

断断续续讲完这个故事,冯友兰还有些愤愤不平,指出,现实中的清朝官场,与《官场现形记》所写如出一辙。

阅读课文“何藩台听了这话,越想越气……搭讪着就溜之乎也”这部分文字,完成1~4题。

1.三荷包为什么要“先下手为强”?结合选文第一段文字分析。

警惕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

警惕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

警惕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倾向摘要: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搞生活“贵族化”的倾向有蔓延之势,已经严重侵蚀了干部思想,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本文列举了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倾向的表现,认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社会转型和改革时期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冲击、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对领导干部的侵蚀、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强、部分领导干部放松学习忽视思想改造等是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的主要成因,并指出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倾向:损害干部队伍形象,降低党的威信;磨灭革命意志,腐化干部思想;以权谋私,走向腐败;脱离群众,丧失群众基础。

关键词:警惕;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而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曾针对干部队伍中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指出:“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1]所有这些都是“三个代表”对于每个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搞生活“贵族化”的倾向有蔓延之势,已经严重侵蚀了干部的思想,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一、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倾向的表现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倾向是干部特殊化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延续。

其主要特点是少数领导干部生活上讲排场、比阔气,追求享乐,挥霍浪费,奢侈糜烂。

他们有的自比贵族,把自己看成属于一个拥有特权,地位特殊的阶层,迷恋不劳而获;有的对所谓“大爷”、“老爷”、“本县太爷”等旧社会官场中的称谓欣赏有加,自动对号,以人民的“父母”自居,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江泽民同志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文中列举了领导干部生活“贵族化”倾向六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挥霍浪费,吃喝玩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中国人的官瘾
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

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1926年《学界的三魂》)这将那些有官瘾的人刻画得淋漓尽致:汉朝的时候,还没有科举,普通人做官要靠"举孝廉",由地方长官举荐"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

有人为了显孝,把自己的亲生幼儿活埋了,声称省下粮食来奉养老母;
还有人父母都健在,就用木头刻块灵牌,每天对着牌位供奉磕头,好被举荐为官。

南宋的时候,官方推崇理学,许多读书人就戴着高帽子,脚穿破靴,打扮成理学家的样子,谋取官职;
清代以八股取士,读书人写文章就以"且夫""然则"为时尚,以图仕进。

官瘾之大,大到丧心病狂活埋亲子,以换取一官半职,这官瘾猛于毒瘾。

过去吸鸦片上瘾者为了满足毒瘾,就算将亲子卖掉换毒资,也断不会亲手埋子。

一切为了做官——
必然屈膝卑躬钻营打洞;
必然视一切阻碍其做官者为仇寇,除之而后快;
必然人性扭曲,价值观混乱;
必然一朝把官做,大肆来敛财,陷入越上瘾越依赖的恶性循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