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道教思想家葛洪传

合集下载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1)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1)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一、葛洪生平及其人生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葛洪(283-363)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为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

其身世,据《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自序》等材料可知:一、葛洪出身江东土著士族,其父晚年虽随孙皓降晋,但家世仕吴。

江东士族素被中原士族视为“左衽之类”,葛洪成长于被歧视的环境里,加之少年丧父,家道中落,生活维艰。

这是个天下解纽、社会动乱的时代,生活于世道乱离之下的葛洪,一生坎坷。

丧父之后到二十岁,是刻苦学习的时期,他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书和道教典籍。

约二十一岁时曾一度从军,旋及南下广州。

约二十二岁至四十岁前,先滞留广州,后回家乡,一边继续学习,一边著书立说,完成了《抱朴子》;其间晋室南渡,拉拢江东士族,葛洪因十余年前战功得以封侯食邑。

约四十岁到五十五岁,又一度用世,为主薄、参军之类的佐吏。

此后到罗浮山炼丹,终其一生。

二、葛洪自称:“少有定志,决不出身”2,他的“本志”是修仙学道。

但从其一生行状看,他实际上是徘徊于儒道、游离于出处之间,为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者。

在其潜意识中,未免没有儒家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文化心态,但又深知名位难就,仕途险恶,受制于人,不如修仙了道,养性全真,“在我而已”。

内道外儒,乃魏晋士大夫普遍的人生价值观,葛洪亦以此安身立命。

3三、葛洪于二十岁之前即已学习神仙之道,但因“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

4以后俗情随年事增加而逐步了却,专意修仙,成为当时神仙道教的集大成者。

其神仙道教的渊源师承关系为:左慈一葛玄一郑隐一葛洪鲍玄--这个道派的道术以金丹为主,既不同于三张一系的符水,也不同于上清派的存思。

葛洪之师郑隐,“本大儒士也,晚而好道,由以《礼记》《尚书》教授不绝”。

5葛洪即继承了这个儒道双修的特点。

四、葛洪好学深思,广览众书,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

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

初中化学 化学家 葛洪简介

初中化学 化学家 葛洪简介

葛洪简介葛洪简介我国的炼丹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战国,就有关于方士和求“不死之药”的记载。

秦始皇曾派遣徐福带着几百个童男童女到蓬莱求仙人赐不死之药。

汉武帝招罗众多方士,讲求长生不老之术。

炼丹的风气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扶助下盛行起来。

魏晋南北朝,方士演变成符水治病的道士,他们把先秦的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作始祖。

从此道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主要宗教之一,与儒、佛并行于世。

炼丹的本意是荒谬的,它指望惜金石之精气使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但是在炼丹的实践活动中,部分炼丹家吸取了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丰富经验,同时孜孜不倦地从事采药、制药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认识了物质变化乃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特别是炼丹人大都兼搞医疗活动,他们把炼丹的药物引入医疗,从而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在这些炼丹家中,葛洪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失意的知识分子一炼丹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

东晋丹阳句容人。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在三国时代曾是吴国的大官,父亲也做过吴国的大官,投降晋国后,还做过中等官吏。

在他13岁那年,父亲病亡,家境也随之恶劣。

葛洪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没有书,就到处向别人借书来读,无钱买笔墨,就拿木炭在地上练写字。

从16岁读儒家的“孝经”、“论语”等书开始,广泛地阅读了许多书,从经书、史书到杂文,凡能借到的书都认真地读了。

后来还学习了“望气”、“卜卦”之类。

葛洪经过长期的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公元303年,多处发生农民起义,反对晋朝的统治,石冰率领的起义军是其中的一支起义队伍。

由于是世家子弟,小有才干的葛洪奉了吴兴太守之命,率兵与石冰作战。

石冰被打败了,葛洪却没有被论功行赏。

忿忿不平的葛洪投戈释甲,离乡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又遇上了“八王之乱”,到处都在打仗,口家的路也走不通了。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的一个朋友要到广州去做官,于是他自告奋勇去为朋友打前站。

没想到他在广州替朋友安排妥了,朋友却在上任的路卜被杀了。

葛洪简介_葛洪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葛洪简介_葛洪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葛洪简介 葛洪 葛洪(约283~363) 东晋学者、医学家、道教理论家。

字稚川,⾃号抱朴⼦。

丹阳句容(今属江苏)⼈。

祖系孙吴时学者,位列九卿。

⽗悌,亦博学之⼠,吴亡⼊晋,官⾄邵陵太守。

葛洪⼗三岁丧⽗,家道中衰,他刻苦好学,⼴览经史百家之⾔。

西晋末,流民领袖张昌在江夏起义,命别帅⽯冰东占江、扬⼆州(见张昌、⽯冰起义)。

江南世族、义军⼤都督顾秘邀葛洪为将兵都尉,镇压起义。

⽯冰平,洪不受封赏,赴洛阳搜书求学。

适逢⼋王之乱,避乱南⾄⼴州,羁留多年,后还乡⾥。

东晋建国后,以葛洪镇压起义有功,赐爵关内侯。

王导召为州主簿、司徒掾、咨议参军。

⼜得⼲宝荐为散骑常侍,领⼤著作,撰修国史,洪固辞不就。

他得知交产丹砂,求为句漏县令,以便就近炼丹。

⾄⼴州为刺史邓岳挽留,遂寄居罗浮⼭(在今⼴东博罗西北),修道炼丹,从事著述,直⾄逝世。

葛洪出⾝于天师道世家,⾃幼深受熏陶,酷好修道炼丹之术。

叔祖葛⽞,孙吴时学道,号称葛仙公。

葛洪从⽞弟⼦郑隐处学得炼丹秘术;后⼜拜南海太守鲍⽞为师,刻苦,⽞以⼥嫁之。

洪继承葛⽞、鲍⽞事业,⼜综练医术,成为江南博学多闻的学者。

葛洪的著述甚多,除诗、赋、章、表及神仙传记数百卷(已⼤部亡佚)之外,流传⾄今的有《神仙传》、《抱朴⼦》内外篇。

《抱朴⼦·内篇》⼆⼗卷,论神仙黄⽩、⿁怪变化、养⽣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外篇五⼗卷,论时政得失、⼈事臧否,属儒家。

他还精通医术,著《⽟函⽅》⼀百卷,后压缩为《肘后要急⽅》(⼜作《肘后备急⽅》、《肘后救卒⽅》),多为简易治疗⽅法和易得之药,尤便民间使⽤,⼀直为后世所重。

在道教理论上,葛洪⾸次提出“⽞”的概念作为道教思想体系的核⼼。

“⽞”即“道”,是创造天地万物之母,他将修炼⽞道视为成仙的途径。

在《抱朴⼦·内篇》中⾸次辑录了许多现已失传的炼丹著作,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记载了许多炼丹⽅法,具有⼀定的价值。

他主张养⼼颐神,崇信炼制和服⾷⾦丹,同时⼜将神仙⽅术与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主张神仙养⽣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东晋道教学家葛洪生平简介

东晋道教学家葛洪生平简介

东晋道教学家葛洪生平简介葛洪又称抱朴子,他是三国时期方士葛玄的后人,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少年丧父的他不得不挑起养家的重任,所以每天努力的砍柴换取纸笔来学习,经常学到深夜里,他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擅长和外人接触,于是就更加的专心于学习,因此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之后葛洪拜师郑隐,郑隐是当时有名的炼丹大师,曾经受到葛洪祖先葛玄的教导,因此郑隐对于教导葛洪也非常用心,据说当时郑隐的几十个弟子之中只有葛洪学到了真本事。

郑隐的道教思想对于葛洪的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之后葛洪对于建功立业一直都不关心,更加专注于炼丹修道。

后来因为乱世将至,郑隐带着很多学生离开了丹阳,只有葛洪留在了丹阳,后来在石冰造反的时候,葛洪因为率兵作战有功,所以被封为了伏波将军,但是因为葛洪的心思不在当官上,所以就辞官打算去洛阳搜寻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因为当时的世道混乱所以在回来的时候被断绝了归途,只好辗转在各地之间,之后又因为受到了当时的好友的邀请就出使的参军,希望可以借此来前往南方避乱,但是不料却困顿于广州等地,有感于这样世事烦扰,葛洪就放下了世俗的事务,开始专心修道。

后来在东晋时期葛洪被封为了关内侯,还多次被朝廷征召前去治理国事,但是大多都被葛洪婉言拒绝了。

最后葛洪在罗浮山定居了下来,安心的炼丹修道,写下了很多的著作。

中国的炼丹术兴起于秦汉时期,古代方士和社会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的结合,就成了炼丹术发展的思想源泉。

葛洪是晋朝的一代名医,他对炼丹极其推崇,他认为服用植物做成的要只能让人延年益寿,但是无法成仙。

只有服用“金丹”和黄金才能让人不老不死。

葛洪应当算是早期的化学家了,他们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美其名曰是炼丹。

矿物在高温高压喜爱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当然,长生不老的仙丹只是古代贵族们的幻想。

葛洪有炼出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外用药物的原料。

他在炼制水银的时候发现化学的反应是可逆的,在丹砂硫化汞加热时可以炼出水银,但是水银和硫磺的再次结合又能变成丹砂。

抱朴子葛洪传原文及译文翻译

抱朴子葛洪传原文及译文翻译

抱朴子葛洪传原文及译文翻译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医古文-葛洪传,整理了原文和翻译,帮助大家学习!【原文】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

祖系,吴大鸿胪。

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

【译文】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

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

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

【原文】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

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译文】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精通儒学而知名于世。

他性格清淡寡欲,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扌雩..之类的赌具叫什么名称。

葛洪为人木讷少言,不好名利,时常闭门不出,也很少有交游。

【原文】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

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

【译文】他曾在余杭山见到何幼道和郭文举,互相对视了一阵,双方没有说一句话。

他时常寻访典籍探究学问,哪怕是千里之遥道路崎岖艰险,也必去寻问,直到有了结果才罢休,就这样得以博览群书,而又特别爱好神仙导养之法。

从祖葛玄,吴时学道成仙,号为葛仙公,曾把炼丹秘术传授给弟子郑隐。

【原文】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

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

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

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

【译文】葛洪投奔于郑隐门下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所授的全部法术。

后来又师从于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

鲍玄也精通谶讳之学,能预测未来,见到葛洪非常器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为妻。

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无不透彻精妙,而文辞也很华美。

【原文】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己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

葛洪成语故事

葛洪成语故事

葛洪成语故事一、葛洪简介葛洪(284年-364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时期著名道士、文学家、哲学家。

他出生于江苏句容的一个世族家庭,成年后投身道教,师从著名道士鲍靓。

葛洪不仅在道教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著作等身,其中最著名的是《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

二、葛洪成语故事介绍1.葛洪与蛇传说葛洪年轻时,曾在山中遇到一条受伤的蛇。

他见蛇痛苦不堪,便用自己的草药为其治疗。

蛇痊愈后,为了报答葛洪的救命之恩,化身为人,告诉葛洪一处神奇的山洞,里面有修炼成仙的秘籍。

这个故事体现了葛洪乐于助人、善良的品质,以及他对道教的向往。

2.抱朴子取名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取自“抱朴守真”之意。

据传,该书名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葛洪的一位好友邀请他赴宴,席间有人提议以“抱朴子”为题,撰写一篇赋文。

葛洪即兴创作,文中以“抱朴守真”为主旨,阐述了道教的真谛。

这篇赋文受到众人好评,于是葛洪便将这一题材纳入著作之中。

3.葛洪与鲍靓葛洪拜鲍靓为师,学习道教知识。

鲍靓见葛洪聪明过人,便将自己的女儿鲍姑许配给他。

这对夫妇共同研究道教,成为道教界的佳话。

故事传颂了葛洪勤奋好学、谦逊诚恳的品质。

三、成语故事背后的启示葛洪成语故事传达了道教的思想内涵,强调了道家倡导的“抱朴守真”、“无为而治”等理念。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富含人生哲理,启示我们在生活中秉持真诚、善良、勤奋的品质,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四、葛洪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葛洪是我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著作《抱朴子》系统地总结了道教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道教修炼的理论体系。

葛洪还关注民生,他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载有许多实用草药方剂。

此外,葛洪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较高造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之,葛洪成语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展现了葛洪的博学多才,又传达了道教的精神内核。

葛洪最著名的十句话

葛洪最著名的十句话

葛洪最著名的十句话摘要:1.葛洪简介2.葛洪的道教思想3.葛洪的医学成就4.葛洪的文学成就5.葛洪的十句名言正文:葛洪(约公元284年-364年),字稚川,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医学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道教世家,少年时期就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对道教、儒教、佛教都有深入的研究。

葛洪是道教丹鼎派的创立者,他所著的《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典著作。

葛洪的道教思想以神仙道教为主,他认为道教的最终目标是修炼成仙,长生不老。

他主张道教徒应该以内丹修炼为主,外丹为辅。

内丹是指修炼自身的精气神,使之内化为真元,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外丹则是以矿物、植物等为原料,炼制出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

葛洪的道教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道教的亚圣”。

在医学方面,葛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书详细记录了各种急性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葛洪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样斐然。

他的著作《抱朴子》是一部道教哲学论文集,书中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文章和道教教义。

这些文章论述了道教的内丹修炼、神仙信仰、道德观念等问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葛洪最著名的十句话:1.“抱朴子者,所以全真也。

”2.“长生久视之道,非积善阴德,不足以登真。

”3.“道者,万物之祖,天地之始。

”4.“夫道者,无极之极,无端之端。

”5.“养生者,以身为本,以心为君。

”6.“内丹者,修心养性,炼气化神。

”7.“神仙者,所以长生也。

”8.“修真者,所以超凡也。

”9.“儒者,所以明道也。

”10.“夫儒者,所以修身也;道者,所以养生也。

”以上就是葛洪最著名的十句话,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道教思想、医学成就和文学成就。

试析老庄对葛洪道教思想的影响

试析老庄对葛洪道教思想的影响

试析老庄对葛洪道教思想的影响*导读:葛洪,字雅川,丹阳句容人,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卒于东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祖父葛系为吴大鸿胪葛洪,字雅川,丹阳句容人,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卒于东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祖父葛系为吴大鸿胪,父葛悌初亦仕于吴,后为晋邵陵太守。

葛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广览众书,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导养之术。

从祖父葛玄,吴时学道,号为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

葛洪先就隐学,后又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

鲍玄亦为神仙家,据说能逆占将来。

葛洪传玄业,并兼综医术。

晋太安中,石冰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葛洪又随吴兴太守顾秘参与军事,为将兵都尉,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迁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后又入罗浮山,炼丹终生。

葛洪著《抱朴子》、《神仙传》、《隐逸传》等书,是魏晋神仙道教形成的关键人物,对历史上及当时流传的仙道、仙术作了系统而富有创造性的阐述,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神仙道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种宗教要想成为有影响的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必定有一套论证其宗教信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必然有其哲学基础。

道教是中华民族本民族的宗教,因而它必定会打上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烙印。

葛洪生活于两晋时期,他不仅受到传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影响,而且也受到了当时流行的玄学思潮影响。

其受道家思想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成仙根据上,葛洪深受老子以道为本思想影响。

玄、道、是葛洪神仙学的最基本概念和术语,而这些概念和术语继承自老庄哲学。

葛洪认为玄是自然的本原,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

其《抱朴子》云: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⑴玄成为先天地而存在,产生万物的根本。

这样的玄基本上与道相同,因此他说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

⑵葛洪玄的概念直接来自扬雄之太玄。

在扬雄那里,玄具有着万物由以化生的宇宙论意义。

而扬雄这一范畴又是对老子道的概念的继承和改造。

健康说:道教知识名人事略之葛洪

健康说:道教知识名人事略之葛洪

道教知识名人事略之葛洪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丹阳句容人,葛玄的侄孙。

少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又博览群书,精通医学。

司马睿为丞相,用为掾,后任谘议、参军等职。

因以往有军功,赐爵关内侯。

咸和初(公元 326 年),被召为散骑常侍兼大著作的官职,他固辞不就,一心想去炼丹,闻交趾出产丹砂,求为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

携子侄经过广州,为广州刺吏邓岳欵留他住罗浮山,从事着书和炼丹生活,后来就在山尸解。

(补充)《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即亲自砍柴卖给人家以换取纸笔等物),夜辄写布诵习(夜间常常抄书诵读和温习),性寡欲,无所爱玩,为人木讷(木是朴实,讷是不会花言巧语),不好荣利。

后师事南海太守鲍玄(即鲍靓,字太玄),玄以女妻洪(道书上称为鲍姑)。

洪博闻深洽(谓葛洪所学极博,又能深入理解),江左绝伦(江东一带社地方无人能够及他),著述篇章,富于班马(他写作的书籍文章比汉朝的班固、司马迁还要丰富)”。

据《晋书·葛洪传》及《抱朴子·自序》将他的著述名目和卷数列举如下: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集异传各十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碑诛诗赋一百卷,金匮药方一百卷,抄经史百家言三百一十卷,肘后备急方四卷,以上共计六百五十四卷;此外尚有抱朴子养生论,大丹问答,葛洪枕中记,稚川真人较证术,抱朴子神仙金汋经,葛稚川金木万灵论,各篇皆见于道藏中。

本传又言,葛洪在罗浮山与广州刺史邓岳书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信,急赶到山中,而洪巳坐化,遂不及见。

时年八十一岁。

(按:葛洪生殁年月无考,是否八十一岁,也有问题。

)。

葛洪神仙传原文及翻译

葛洪神仙传原文及翻译

葛洪神仙传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葛洪与《神仙传》的简介
二、《神仙传》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葛洪的道教思想与《神仙传》的关系
四、《神仙传》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
正文: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和文学家,他的《神仙传》是一部道教经典著作,以传记的形式记载了古代道教的神仙故事。

《神仙传》共有二十卷,收录了自三皇五帝至晋代的神仙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仙的想象和追求,也展现了道教的信仰和教义。

在《神仙传》中,葛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神仙们的神奇能力,如飞行、变形、长寿等,同时也阐述了道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修炼方法。

葛洪的道教思想在《神仙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主张道教修炼的核心是炼丹,认为通过炼丹可以实现长生不老。

同时,他也强调道教的道德观念,认为修炼道德是成仙的基础。

这些思想在《神仙传》的故事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现。

《神仙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成为了道教的经典之一,为后世的道教徒提供了信仰的依据,同时也对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在文学方面,《神仙传》开创了神仙传记这一文学体裁,对后世的武侠小说、仙侠小说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艺术方面,《神仙传》中的神仙形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
重要题材,如绘画、雕塑等。

总的来说,葛洪的《神仙传》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道教经典。

葛洪因罗浮山得道罗浮山因葛洪成名

葛洪因罗浮山得道罗浮山因葛洪成名

葛洪因罗浮山得道罗浮山因葛洪成名葛洪选择罗浮山作为生命的归宿,罗浮山也因此成为葛洪遗产保留最多、享誉全国的胜地罗浮山是葛洪遗产保留最多、享誉全国的胜地。

资料图片洗药池据传是葛洪夫妇当年洗涤中草药的地方。

杨建业摄葛洪迁居罗浮山为主题的画作《葛稚川移居图》。

刘豪伟摄掩映在茂盛植被之间的葛洪博物馆。

王建桥摄罗浮山百草油配方是葛洪流传在民间用于“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的良药。

方莲花摄葛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大家、化学先驱,对后世神仙道教的形成及中医药学说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他因此被尊为岭南道教宗师、岭南医学开山始祖等。

而他一生前后两次不远千里,移居岭南,栖隐罗浮山,并在罗浮山修道终老。

这段栖息罗浮的经历,是葛洪一生宗教活动和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奠定了葛洪的学术成就,可谓是因罗浮山得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葛洪最终选择了罗浮山作为生命的归宿,罗浮山也因此成为葛洪遗产保留最多、享誉全国的胜地,可谓名山宗师,交相辉映。

葛洪两次栖隐罗浮山,最后一次一住就是36年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葛洪13岁丧父,生活贫寒,自幼好学,徒步到各处借阅书籍。

以上山砍柴购买纸笔。

夜间常以柴火照明,读书抄录。

有时为了借书或求教,不惜跋山涉水,不达目的不罢休。

由于博览经史百家,近万卷,以儒学知名,十几岁便开始著作《抱朴子外篇》。

他好神仙导养之法,拜郑隐为师,得到他的炼丹诸术后于是南下广州。

在罗浮山逗留几年后,归返乡里。

司马睿时为丞相,赐其关内侯。

后历任州主薄、伏波将军、咨议、参军等职。

听说交阯出丹,求为勾漏令。

路经广州被刺史邓岳挽留,劝其到罗浮山炼丹,葛洪第二次坐船至东江入罗浮,在罗浮山此次一住就是36年。

开辟了岭南的道教圣地,在罗浮山创建了东、西、南、北几座庵堂。

葛洪为什么选择罗浮山?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萧于一分析原因主要有二。

“山高皇帝远”的罗浮山给葛洪得道提供稳定环境罗浮山闻名于中土,始于西汉初年。

葛洪博究典籍

葛洪博究典籍

龙源期刊网
葛洪博究典籍
作者:宗融
来源:《广东教学·初中语文》2017年第01期
葛洪(284-364),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葛洪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广东罗浮山炼丹。

葛洪是道教名人,一生博览群书。

《晋书·葛洪传》记载:“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葛洪年少好学,家里贫穷,就上山砍柴卖了钱买纸笔,晚上就練字读书,终于以儒学知名。

葛洪读书颇为广泛。

他在《自叙》中谦虚地说:“年十六,始读《孝经》《论语》《诗》《易》。

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只贪广览,于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

……而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葛洪的学习不是只止于儒家经典,而是更广泛地沉湎于百家之言,并且开始了诗赋杂文的写作,对百家之言“犹得有所引用”,“当时自谓可行于世”。

十六岁之后,葛洪开始师从儒、道大师郑隐。

学问更有精进,并且志趣集中于道家,终于能够融合儒释道三教学问,并自成一派。

《佛祖统记》是佛教在中国发展史上的大事纪要,该书却对葛洪的生平事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盛赞葛洪“博究典籍”。

文言百练:晋书·葛洪传

文言百练:晋书·葛洪传

文言百练:晋书·葛洪传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

洪性寡欲,不好荣利,少好学,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蒱齿名。

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

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

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

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

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

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

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

元帝为丞相,辟为掾。

以平贼功,赐爵关内候。

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

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险出丹,求为句漏令。

帝以洪资高,不许。

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

”帝从之。

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

其自序曰:“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

考览奇书,既不少矣。

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

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

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够。

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

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

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

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

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

后忽与邓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

岳得疏,狼狈往别。

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

(节选自《晋书·葛洪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B.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C.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D.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樗蒲,汉末盛行的棋类游戏。

东晋隐居在鄂州的葛洪写的《神仙传》中的故事

东晋隐居在鄂州的葛洪写的《神仙传》中的故事

东晋隐居在鄂州的葛洪写的《神仙传》中的故事葛洪的《神仙传·孙登传》和其他史料记载,孙登不知什么地方人,无家属,住在山洞里,席地而坐,夏天穿草编的衣服,因长发丈余,在冬天,就把长发披在身上取暖。

孙登喜欢弹只有一根弦的古琴,读《易经》,《老庄》。

孙登从不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别人为引他发怒,故意把他扔到水里,孙登非但不怒,从水里起来后,还哈哈大笑。

这种记载其实读不出个所以然,但孙登在当时的确是非常出名的大隐士,不像巢父、许由只是传说中的人。

而对孙登的记载,应该是有些可信的。

魏文帝闻知孙登住在宜阳山,命阮籍前往拜访,阮籍与他谈话,孙登却始终默不作声。

阮籍于是长啸而退,到了半山腰,听到身后孙登的啸若鸾凤之音,这大概是孙登的临别赠言吧!联系到阮籍有登东皋长啸,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的无尽哀叹。

那么,孙登的长啸就颇耐人咀嚼,别具深意了。

嵇康听闻孙登的大名,跟他游学三年,问他有何理想抱负,孙登也是始终不答。

只是到嵇康离别时,留下了一段颇有意思的对白。

嵇康有些黯然地问道:我要走了,先生还是没话说吗?于是孙登说道:“子识火乎?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然在于用光。

人生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于用才。

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曜;用才在乎识物,所以全其年。

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颇有些庄子的味道。

孙登其实已经发现了嵇康才高识寡,不懂韬晦,恐难以保全性命。

而在《世说新语》中,说的更为简洁明了,临别时孙登感叹地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老子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孙登身上就体现了这种精髓。

孙登的长啸估计是真的,因为和阮籍飙过。

但善弹琴,且喜欢弹只有一根弦的古琴,就颇令人纳闷了。

这究竟是在弹琴,还是摆造型?既然善弹,又何必独弦操呢?这不是明摆着装腔作势吗!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嵇康善弹古琴,尤其是临刑前的一曲《广陵散》,更是广为人知,成了绝响!难道嵇康真的会佩服弹一根弦的孙登?而更为离奇的是,孙登弹的居然是一张铁琴。

葛洪仙翁的所经历的传奇故事

葛洪仙翁的所经历的传奇故事

葛洪仙翁的所经历的传奇故事一、关于葛洪葛洪,号抱朴子,字稚川,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世界医学界最早的青嵩素使用者,道教神仙理论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据《晋书》记载,公元364年(一说343年),葛洪以道家尸解成就法仙去:“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

时年八十一。

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葛洪仙翁辗转全国各大名山炼丹,最后长隐南粤罗浮山,并在此地得道飞升,留下衣冠冢。

余隐罗浮山以来,曾多次参拜,深有感应。

以下是一些实景照片。

一抹斜阳,名山古墓,刹那间犹如穿越时空,与这位中古圣者对话.......二、葛岭仙迹西湖,环绕皆山也。

而山之蜿蜒起伏,可客人之散步而前后观览者,则岭也。

岭之列在南北两峰,与左右诸山者,皆无足称。

纵有可称,亦不过称其形势。

称其隅位而已,并未闻有着其姓者。

独保叔塔而西一带,乃谓之葛岭。

此何说也?盖尝考之。

此岭在晋时,曾有一异人葛洪,在此岭上修炼成仙,一时人杰地灵,故人之姓,即冒而为岭之姓也。

你道这葛洪是谁?他号稚川,原是金陵句容人。

在三国时,从左慈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白日冲举的仙公葛玄,就是他之祖也。

仙公升天之日,曾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篆一通,授与弟子郑思远,嘱以吾家门子孙。

若有可传者,万勿秘。

故此葛洪出身,原自不凡。

但父母早亡,其家甚贫。

却喜他生来的性情恬淡,于世间的种种嗜欲皆不深恋,独爱的是读书向道。

却又苦于无书可读,只得到山中去伐了些柴薪,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银钱,就买些纸笔回来,借人家的书来抄读。

且抄且读,不畏寒暑,如此十数年,竟成了一个大儒。

有人劝他道:“兄之学业,亦可谓成矣,若肯出而求仕,便不忧贫贱了。

”葛洪答道:“读书为明理耳,岂谓功名贫贱哉?”劝者道:“功名可谢,而贫贱难处。

今兄壮年,只因贫贱,尚未授室,设非出仕,则妻子何来?”葛洪笑道:“梁鸿得孟光为妻,未闻出仕。

即欲出仕、亦自有时,何待人求?”劝者不能答而去。

东晋传奇名医——葛洪

东晋传奇名医——葛洪

东晋传奇名医——葛洪
葛洪生平养生自古流传,东晋名医葛洪的中医养生文化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广博实用的中医养生理论。

跟小编一起探秘中医的道与法。

葛洪(公元283~363年),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

葛玄(葛仙翁)的从孙,以其行医独到,善用怪药,世称小仙翁。

出身江南士族,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

其学生及弟子为李时珍、孙思邈等中医学家。

其父仙逝后从此家道中落。

葛洪成年后尤喜养生神仙之术,后拜师与岳丈鲍靓学习,葛洪晚年与妻鲍姑隐居罗浮山,专心养生修炼,共同探索五脏养生的奥秘。

葛洪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葛洪成就
道教成就:《抱朴子》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

内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卷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
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医学成就:《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和《玉函方》其中《肘后备急方》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强调针灸法的使用。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

对医药学和临床急症医学产生很大影响。

化学成就:化学药物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这些化学药物都是外用药物的原料。

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

古代名医 葛洪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 葛洪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葛洪生平简介姓名葛洪字稚川、抱朴子别名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公元364年所在朝代东晋时期出生地区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主要成就钻研道教、研究医学、创作著作擅长领域针灸代表作品《肘后方》、《抱朴子》一、葛洪简介: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著有《肘后方》等。

二、人物介绍: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

“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

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三、主要著作: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

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四、学术内容:道教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葛洪介绍——生平事迹

葛洪介绍——生平事迹

葛洪介绍——生平事迹葛洪(283—34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

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肘后备急方》,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便是从《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获得启示,成功提炼出了”青蒿素“。

家世师承葛洪出身江南士族,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

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

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

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

葛洪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

郑隐早年是个大儒士,但晚而好道。

他由儒而道的转变,以及“不营禄利,不友诸侯,然心愿太平,窃忧桑梓”(《抱朴子外篇·吴失》)的精神,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

舍儒入道早年的葛洪主要浸润在汉儒的旧传统之中,受到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

(《抱朴子外篇·自叙》)中有所谓“洪少有定志,决不出身”“念精治五经,著一部子书,今后世知其为文儒而已”。

葛洪一生中有三次入仕的经历,而这三次入仕均以失意而告终。

儒家积极救世之路不畅,这也是促使他由儒入道的直接原因。

#01 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任将兵都尉,与石冰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本想通过参与、改良当局的政制而有一番作为,可因司马氏政权对江东士族的警惕与歧视而郁郁不得志。

“径诣洛阳,欲广寻异书”,葛洪此时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02 青年葛洪北上求学,因陈敏盘据江东作乱,归途断绝,遂流落在徐、豫、荆、襄、江、广诸州之间。

葛洪好友嵇含,嵇康兄嵇喜之孙,上表请葛洪作为自己的参军,不料嵇含被仇人暗杀,此次入仕尚无任何功业可言,便遭挫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道教思想家葛洪传生平和著述葛洪(283—343),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西晋太康四年(283)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

祖父葛系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为官,历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卢陵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少傅,中书、大鸿胪,侍中,光禄勋,输吴将军等要职。

父葛悌,仕吴为建城、南昌二县令,中书郎,廷尉评,中护军,五郡赴惊等,入晋后,又任郎中,大中大夫,大中正,肥县令,吴王郎中令,后升迁为邵陵太守,卒于官所。

葛洪为第三子。

早年受父母娇宠,生活懒散,好学而未苦读。

十三岁丧父,又逢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社会动荡,家乡屡遭兵火,不仅先人传留的书籍烧毁一空,而且家境也每况愈下,以致饥寒困顿,生计艰难。

家境的变迁使葛洪受到极大的震动,并促使他振奋起来,刻苦学习,力求上进。

无书可读,他便背着书箱四处求借。

他常以砍柴所得换取纸笔,日间劳动,夜晚抄读。

由于家贫,每得到一张纸都备加珍惜,在正反两面反复抄写,直到无法利用为止。

后来,为寻书问义,他甚至不远千里崎岖跋涉,以达到求学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到十五六岁时,他已博览群书,小有文名,所作诗赋杂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葛洪十六岁始读《孝经》、《论语》、《诗经》和《易经》等儒家经典,但他自知“才非政事”,无意仕途,于是立志成为精研经史百家,专事著书立说的儒家学者。

这是他早期的奋斗目标。

葛洪从祖葛玄,字孝先,受业于三国时魏国著名方士左慈(左元放),精于炼丹术,世称葛仙公,又称太极仙翁。

其术传弟子郑隐(郑思远)。

葛洪大约在十八九岁时曾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入马迹山拜郑隐为师,并做他的助手,研习道书和炼丹术著作,受到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郑隐还将一些道家秘籍传授给葛洪,让他归家继续钻研。

葛洪在二十岁左右就因儒道兼通学识渊博而远近知名,并且决心“立一家之言”①,开始撰写《抱朴子》,但不久即因战乱而中辍。

①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发生了张昌领导的农民起义。

葛洪小时候学过骑射,略知武功,这时应吴兴太守顾秘之邀,出任将兵都尉,募集数百人,参与了镇压义军石冰部的行动,并因战功升迁为伏波将军。

事平之后,他立即投戈释甲,径往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学识,这一时期已天下大乱,北道不通,归途阻塞,于是周游于徐、豫、荆、襄、交、广数州之间,接触了流俗道士数百人,对于道教及方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葛洪24 岁,其友人嵇含被任命为广州刺史,请他去作参军。

他感到这虽非所愿,但可避地南土,所以还是接受下来,并受命先行催兵来到广州。

不料嵇含半途遇害,葛洪仍留广州多年,但无意再任官职,地方官员屡次邀用皆被辞却。

在此期间,他又拜南海太守鲍靓(鲍太玄)为师,学习神仙方术,使丹法、医道更为精进。

鲍靓很器重葛洪,并将女儿鲍姑嫁给他。

鲍姑,名潜光,懂医术,尤擅长针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于记载的女针灸医家。

她曾亲自参加葛洪的炼丹和医疗活动,帮助葛洪编撰医学著作,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还载有她的艾灸法等。

约在三十岁左右,葛洪携家眷返归故里,潜心著述十余年,作品多达六百余卷。

他在整理和续写《抱朴子》旧稿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约于建武元年(317)三十五岁时,完成《抱朴子内篇》20 卷,《抱朴子外篇》50 卷。

这两部书合称《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经典之作,葛洪也因之成为对后世影响很大的道教学者,此外,他在这时期完成的著作还有《神仙传》10 卷,《隐逸传》10 卷,碑颂诗赋100 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30 卷,抄录五经七史、百家之言、方技杂事310 卷,《玉函方》100 卷,《肘后备急方》3 卷等。

其间,葛洪曾担任为期不长的掾,州主簿,司徒掾,咨议参军等官职,并受封关内侯。

后来,其挚友干宝推荐他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葛洪固辞不就。

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约在葛洪五十岁左右,他因年事已高,打算亲自炼丹以求长寿,又听说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南部)出产丹砂,于是上书请为勾漏(今广西北流)令。

成帝因其资历高不可低就而未准。

葛洪解释说,他去勾漏并非贪求荣耀,而是为了炼丹。

在说服成帝之后,他与子侄同行又赴广州。

在广州为刺史邓岳劝阻,遂隐居于罗浮山。

邓岳曾上表补授他为东官太守,他仍婉辞不就。

葛洪在罗浮山多年,从事著述,修道炼丹,过起了“丹鼎神仙”的优游生活。

南粤名山属二樵,罗浮山即其中的东樵,为道教“第七洞天”所在地,现在尚存葛洪炼丹时所用之洗药池等胜迹。

东晋康帝建元元年(343)辞世,享年六十一岁①。

葛洪一生著述宏富,但多已失传。

《正统道藏》所收归于葛洪名下的著作共19 种,主要有《抱朴子内篇》20 卷,《抱朴子外篇》50 卷,《肘后备急方》8 卷,《神仙传》10 卷,《太清玉碑子》1 卷,《大丹问答》1 卷,《还丹肘后诀》3 卷,《抱朴子养生论》1 卷,《稚川真人校正术》1 卷,《抱朴子神仙金汋经》3 卷,《元始上经众仙记》1 卷,《汉武内传》1 卷等。

其中除前四种外,余者大部分为托名之作。

史籍有载《西京杂记》6 卷为葛洪托名西汉刘歆所作,尚无确据。

葛洪佚著除前文录而不存者外,尚有《玉函方》100 卷,《神仙服食药方》10 卷,《太清神仙服食经》5 卷,《序房内秘术》1 卷,《胎息术》1 卷,《五金龙虎歌》1 卷,《周易杂占》1 卷,《五岳真形图文》1 卷,《良吏传》10 卷,《集异传》10 卷,《抱朴子军术》、《浑天论》、《潮说》等,其中有些作品是否确为葛洪所作,亦难以断定。

葛洪和道教自东汉时期道教形成以后,魏晋之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一股宗教力量和社会思潮。

葛洪则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道教理论家,他为道教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受到历代道家和道教徒的尊崇。

葛洪的道教思想十分庞杂。

他继承和发挥先秦及秦汉道家的哲学理论,并对道家一些基本概念加以神秘化的解释,才得以建立起来道教的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他又吸取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与儒家思想有①关于葛洪卒年说法不一。

《太平寰宇记》卷160 引袁彦伯《罗浮记》称葛洪卒时,年六十一,而《晋书·葛洪传》、《太平御览》卷664 引《晋中兴书》等,均谓其卒时,年八十一。

《晋书·葛洪传》提到,广州刺史邓岳曾去看望葛洪,但洪已卒,遂不及见。

按吴廷燮《东晋方镇年表》,邓岳卒于康帝建元二年(344)葛洪卒年当在此之前,故此《太平寰宇记》谓洪卒年六十一之说较为可信。

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葛洪所著《抱朴子》自叙称,“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①。

他还明确指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治国”②,“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③,明显地体现了他的内神仙外儒术的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和理论,为后世道教所袭用和发挥,并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在封建社会长期盛行。

但是,葛洪的思想仍然是以道家为主体的,他认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④,以道术修身与以儒术应世并不能摆在同等的地位。

在葛洪的道教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道”、“玄”和“一”。

他说:“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

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⑤,把“道”描述成一种涵盖天地万物,影响其运动变化,但又无可捉摸,难以认识的神秘力量,而如果将任何事物“强名为道”,那么就“已失其真”了。

他还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把“玄”说成是产生天地万物及造成物质多样性的本源。

“一”则是象征天地人,但“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存之则在,忽之则亡,向之则吉,背之则凶”⑥的人格化的神物。

就人而论,“一”存在于上中下三丹田之中,甚至有姓名、有大小、有固定的穿着,只是道家秘相传授绝不对外说出来而已。

从“道”、“玄”、“一”出发,葛洪进而宣扬,如果人们能够“得道”,“通玄”,就会具有无限的超自然的力量,就能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从人变成长生不老随意上云霄入川海的神仙。

要想“得道”当然就要“修道”,修道要在内修与外养两方面下功夫。

内修主要是“守一”,并且还有“守真一”与“守玄一”的不同,“守形却恶,则独有真一”,“守一存真,乃能通神”①。

但是,内修“守一”,行气导引,只能益寿延年,最多也不过是“通神”,还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地步,因此还需要外养。

外养主要是服食金丹,所谓“长生仙方,则唯有金丹”②,“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③。

炼丹术是炼制丹药的方法,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才能获得金丹。

炼丹术还有一项内容就是炼制金银,实际上是伪金和伪银。

服食金丹可以长生,炼制金银可以致富,都是很有诱惑力的事情,所以历代道教信徒为了追求长寿永生、得道成仙或者发财致富,一直对炼丹术十分重视,并且进行了无计其数的炼丹活动。

葛洪是道教理论的奠基者,也是道教中“丹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不仅继承了左慈、葛玄、郑隐传承的丹经和炼丹经验,而且周游四方,访道问贤,广泛收集各种丹书丹法。

在此基础上,他在《抱朴子内篇》中对于各种丹药丹方和炼制方法,服食方法等,都作了翔实的记述,并且还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这是对于自西汉到东晋时期中国早期炼丹实践及其成就的全面概括和系统总结,同时也为中国炼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①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

②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篇》。

③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篇》。

④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篇》。

⑤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篇》。

⑥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篇》。

②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篇》。

③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篇》引《黄帝九鼎神丹经》。

葛洪和炼丹术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中国也是世界炼丹术史和化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其中有关炼丹术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金丹》、《仙药》和《黄白》三篇。

《金丹篇》主要论述各种金丹的炼制和服食方法。

《仙药篇》主要论述五芝、云母、雄黄、诸玉、真珠、胡麻等所谓仙药的特征、性质、产地、采集、加工及服食方法。

《黄白篇》主要论述伪金和伪银的炼制方法。

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汉晋时期中国炼丹化学的概貌。

葛洪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夫变化之术,何所不为”①,他以高山为渊、深谷为陵、阳燧取火、方诸得水、铅丹制炼等种种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还说,“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②,可是一般人并不相信,还要说水精本来是自然之物,玉石之类,这正是由于“所见少,则所怪多”③的缘故。

葛洪通过对炼丹术的体验以及对其他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已经朴素地认识到物质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这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