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罗芬搽剂与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片配合治疗甲真菌病-皮肤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莫罗芬搽剂与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片配合治疗甲真菌病-皮肤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顽固难治,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程度的伤害,因而患者治疗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临床目前尚无特定方法治愈甲真菌病,而单纯药物治疗真菌病往往难以收到满意疗效[1].本文对甲真菌病的临床治疗采用阿莫罗芬搽剂及口服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治疗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4 年8 月诊治的46 例甲真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与甲真菌病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同时甲屑真菌镜检结果提示为阳性,入选标准如下:①既往3 月内无抗真菌药物服用史,4 周内无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史;
②均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说明书。排除计划未来半年妊娠或已妊娠女性、肝肾功能不全、冠心病以及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 例。其中,对照组,男11 例,女12 例;年龄18 ~ 56 岁,平均(37.22.9)岁;病程4~8 年,平均(3.92.8)年;病甲数2~8 个;5 例为远端甲下型真菌病,7 例为近端甲下型真菌病,8 例为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3 例为白色浅表型甲真菌病。实验组,男10 例,女13 例;年龄17~57 岁,平均(38.43.2)岁;病程3~9 年,平均(4.13.2)年;病甲数2~7 个; 4 例为远端甲下型真菌病,6 例为近端甲下型真菌病,8 例为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5 例为白色浅表型甲真菌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都进行5%阿莫罗芬搽剂,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片口服治疗,伊曲康唑给药量为200mg/次,每天2 次,每隔3d 重复给药1 次;特比萘芬片给药量为250mg/次,1 次/d,持续给药两周后减低给药量至200mg,给药频次降至隔天给药,继续治疗4 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3]: 趾甲受累面积评分为0~3 分,其中初诊发现病甲则计 3 分,若无则计0分;随访观察病甲受累面积,并参照初诊时病甲受累面积,评分为0~3 分,病甲受累面积无任何改善则计3分,病甲受累面积有所改善则计2 分,病甲受累面积大部分改善则计1 分,彻底改善计为0 分。临床效果评定分为四个分级:①治愈:患者病甲受累面积积分降幅不低于90%;
②显效:患者病甲受累面积积分降幅超过60%,但低于90%; ③有效:患者病甲受累面积积分降幅超过20%,但仍低于60%; ④无效:患者病甲受累面积积分降幅不超过20%.治疗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2检验,以P0.05 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7%,比对照组的78.3%更高(P0.05),见表1.【1】
2.2 两组真菌学疗效对比:实验组真菌学疗效,显著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2.【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中治疗第1 月时1 例患者由于过度使用甲挫,局部涂药后出现烧灼感,轻度发红,考虑其未对
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未给予特殊处理,1 月后自行缓解;实验组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 讨论==甲真菌病属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由感染皮肤癣菌、霉菌或者酵母菌所致。据统计,在皮肤真菌病中,甲真菌病发病率约占整体的2% ~13%[4],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伤害了患者身心健康,而患者生活质量受此影响也大幅下降。临床治疗甲真菌病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诸多因素影响治疗效果,此种情况下治疗较为棘手。现阶段,临床在处治甲真菌病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单药治疗疗效不佳;手术或化学拔甲对感染甲床感染部位的清除不够彻底;服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和再感染率、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及有可能发生系统性的不良反应。伴随甲真菌病患者的增加及患者对治疗要求越来越高,临床需寻求一种更加经济、有效的甲真菌病治疗方案,这也是临面临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阿莫罗芬属于吗琳类药物,其能够抑制病原菌滋长并对真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阿莫罗芬是能对真菌细胞膜成分麦角固醇合成的抑制,起到杀菌和(或)抑菌的作用,进而改变细胞膜固醇含量以及细胞膜通透性,最终影响真菌代谢过程[5].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是临床口服类抗真菌治疗用药中较为常见的两种,具有广谱、安全以及高效等特点。其中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具备抑菌以及杀菌的双重功效,且不会损害患者肝肾功能;而伊曲康唑是现阶段国
内外临床治疗甲真菌病的首选用药,其中伊曲康唑冲击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较少不良反应,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6],口服药联合外用药,主要是可以同时从不同环节、不同位点杀灭和抑制真菌,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国内学者以特比萘芬连续疗法联合5%阿莫罗芬甲搽剂,单纯口服特比萘芬为对照治疗甲真菌病,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72.7%,不良反应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们认为,联合治疗将阿莫罗芬与特比奈芬的协同效果完全释放,不仅缩短了口服药物的治疗时间,还减轻了长时间用药带来的副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真菌学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较少,提示在甲真菌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方案疗效较单一药物治疗更优。
参考文献:
[1] 周宗立,张建平,汪小敏,等。甲真菌病患者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7): 720 ~ 723.
[2] 傅媛媛,王亮,陈晓平,等。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甲
真菌病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8): 2~4.
[3] 杨连娟,莫小辉,杨虹,等。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兔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8(5): 269~273.
[4] 党育平,袁小英,李东光,等。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 3044 ~ 3045.
[5] 于培。甲真菌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 211~214.
[6] 徐婧,禚风麟,张蕊娜,等。Nd: YAG10 nm 激光、伊曲康唑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9(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