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表达的影响
阿司匹林抗癌作用研究新进展王献哲
阿司匹林抗癌作用研究新进展王献哲发表时间:2019-01-21T10:46:37.360Z 来源:《大众医学》2018年11月作者:王献哲谢凌峰严佳宝[导读] 新近发现人类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的阿司匹林在治疗和预防癌症上有突出作用。
摘要:新近发现人类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的阿司匹林在治疗和预防癌症上有突出作用。
目前发现对结直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摄入可有有效提高存活率。
阿司匹林抗癌机制除了经典的COX-2 途径外还有多种分子生物学途径。
另外,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上也有显著疗效。
但是阿司匹林的抗癌机制方兴未艾,仍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阿司匹林的抗癌作用是否有毒副作用也仍未可知。
因此,本文对2006至2018年,阿司匹林抗癌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方便研究者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阿司匹林;抗癌;进展;机制;综述引言由于其出色的解热、镇痛功能以及广泛的使用对象,阿司匹林(aspirin, ASA)与安定、青霉素并列为人类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穿越百年历史风雨沉浮,阿斯匹林随着研究的深入,焕发出新的光彩。
其中,其抗癌作用就是目前阿司匹林研究热点之一。
其实国外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针对阿司匹林抗癌机制的研究[1];本次指南的推荐是对2009年USPSTF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推荐及2007年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的更新[2]。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阿司匹林抗癌种类的综述,第二部分是阿司匹林抗癌机制的综述,第三部分是眼下亟待解决的在癌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 阿司匹林抗癌作用有效的癌症种类。
1.1抗大肠癌作用大肠癌发病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9.8%和所有癌症死亡率的8.1%。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大肠腺瘤性息肉的产生[3]。
采用四个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结肠腺瘤的发病率。
吴氏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法测定并检测阿斯匹林对Caco-2增殖的抑制和凋亡指数,实验发现,一定浓度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 Caco-2增殖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阿司匹林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种。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炎等症状。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布洛芬可能在癌症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布洛芬在阿司匹林治疗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也是一种NSAIDs。
它被广泛用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阿司匹林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等。
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小的药物是一个迫切的需求。
布洛芬作为一种NSAIDs,与阿司匹林有一些共同的作用机制。
首先,它们都可以抑制环氧酶(COX)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种促炎症物质,抑制它的合成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然而,布洛芬的抗血小板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在预防心脏病和中风方面的效果可能不如阿司匹林显著。
尽管如此,布洛芬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潜力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布洛芬可以抑制一种叫做COX-2的酶的活性。
COX-2在癌症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往往比正常细胞高,它参与了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血管生成等过程。
因此,抑制COX-2的活性可能有助于抑制癌症的发展。
另外,布洛芬还可以通过其他机制来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
一项研究发现,布洛芬可以抑制一种叫做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
PI3K/AKT信号通路在很多癌症中被过度激活,它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转移等过程。
因此,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可能有助于抑制癌症的发展。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
一项研究发现,布洛芬可以增加顺铂在癌症细胞中的积累,从而增强其抗癌效果。
这可能是因为布洛芬可以抑制一种叫做多药耐药蛋白(MDR)的活性,该蛋白可以将化疗药物从细胞内排出。
虽然布洛芬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潜力很大,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干细胞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这使得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结肠癌干细胞具有这些特性,被认为是结肠癌的肿瘤起始细胞。
寻找并研究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对于治疗结肠癌和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经确定了一些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主要包括CD133、CD44和LGR5。
这些标记物的高表达与结肠癌干细胞的特性相关,并且与预后和化疗耐药性有关。
研究发现,CD133阳性结肠癌干细胞具有增殖、抗凋亡、转移和耐药性的能力,因此被认为是结肠癌干细胞的重要标记物。
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其高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LGR5是一种Wnt信号通路的上游组分,其高表达与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自我更新和转移有关。
除了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研究人员还通过探索相关通路来深入了解结肠癌干细胞的产生和调控机制。
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结肠癌干细胞调控的重要机制。
Wnt信号通路是最为广泛研究的一个通路,其异常激活与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密切相关。
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被认为是促进结肠癌干细胞的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因素。
Hedgehog信号通路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和相关通路。
CD166、ALDH1和EpCAM等标记物的高表达与结肠癌干细胞特性相关。
TGF-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等新的通路也被发现参与结肠癌干细胞的调控。
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为治疗结肠癌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靶点。
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有助于揭示结肠癌干细胞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并为开发针对结肠癌干细胞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CD44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CD44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1 粘附分子CD44的研究进展CD44是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在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表面均能检测到它的表达[1,2]。
CD44蛋白属于未分类的粘附分子,其正常功能是作为受体识别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Ⅰ、Ⅳ等,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
CD44基因的定位与结构人类CD44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上,有20个高度保守的外显子,完整基因组在染色体DNA上大约跨越50kb。
CD44基因的外显子按表达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组成型外显子,另一种是V区变异型外显子。
组成型外显子有10个,其中转录片段存在于所有CD44转录子中。
仅含组成型外显子的CD44转录子,称为标准型CD44,它编码361个氨基酸。
V区外显子也有10个,在基因组上位于第5和第6个组成型外显子之间,在染色体DNA中专25kb。
含有V区外显子的CD44转录子统称为CD44拼接变异体。
V区外显子的拼接方式非常特殊,它们既能以连续方式拼接,也能以跳跃方式拼接,参与拼接的V区外显子多少不一,从而使转录片段长短不一。
目前通过PCR技术在许多细胞系中已发现10多种CD44V。
早期发现血细胞的CD44分子为标准型。
最先获得克隆的拼接变异体是含有CD44V8-10的CD44V,它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又称为上皮细胞型CD44V。
目前对CD44的研究较多,如V3、V5、V6。
CD44分子的结构特征从已知的cDNA序列推测,CD44S由341个Aa组成,N-末端起台于21位Aa,前面20个Aa为信号肽,紧接着是胞质外区域的248个Aa,第249个Aa至269位的21个是疏水性的,为跨膜区,其后是胞质内C-末端尾部有72个Aa。
另外还有一种CD44S的短尾形式,其胞质内C-末端尾部仅3个Aa。
这种Aa序列具有Ⅰ类膜蛋白的特征。
Lokeshwar等用实验观察CD44S分子的合成过程,发现CD44分子首先被合成43KD的蛋白前体,接着在内质网内进行N-糖基化,形成58KD的N-糖基化前体,其后在高尔基复合体内进行O-糖基化和其它翻译后修饰,形成最终的85-95KD分子。
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肿瘤干性标记物CD44蛋白表达的影响
用 可能 是 阿 司 匹林 能 预 防 结 肠 癌 的 原 因之 一 。
【 关键 词 】 阿 司 匹林 ; 结肠 肿 瘤 ; 肿瘤干细胞 ; C D 4 4蛋 白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5 . 0 3 . 0 0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5 ) 0 3 — 0 3 2 3 — 0 3
Tr e a t me n t wi t h a s p i r i n i n h i b i t i n g he t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u mo r s t e m ma r k e r CD4 4 i n h u ma n c o l o r e e t a l c a n c e r c e l l s L u S h e n g -
C D4 4. wh i c h w a s s u p p o s e d t o b e t h e ma r k e r o f t u mo r s t e m c e l l s i n c o l o n c a n c e r c e l l l i n e S W- 4 8 0 a n d HT - 2 9 s o a s t o e x p l o r e h o w t o p r e v e n t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wi t h a s p i in r . Me t h o ds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D4 4 i n t h e c o l o n c a n c e r c e l l l i n e S W. 4 8 0 a n d HT 一 2 9 e e l l s wa s o b s e r v e d b y l a s e r s c a n n i n g c o n f o c a l mi c r o s c o p y a n d i mmu n o l f u o r e s c e n c e d o u b l e s t a i n i n g . T h e e x p r e s —
阿司匹林能降低结肠癌死亡率
诸 如饮
。
其 它许 多研究 也提
e
食
、
肥胖
、
家 族性 结肠 癌史 后
o
,
其 危检 性 下降
一 种称 苏林 大
,
( S u li n d a
。
) 的 非 类 固醉 类
至不 服 用 阿司匹 林 者 结肠癌 死亡 率 的 5 0 %
r 汉 诺威 D a r o h n 人 Ba J
o n
,
消炎 药能使 人大肠 息 肉缩 小 良性 的 但 仍 可 癌变
他 非 类固醇 类 消 炎 药
一样
,
,
一系 列 问题 况
。
,
包括 过去 几 年 间服 用 阿司 匹 林 情
匹 林 能抑 制 一 种 称 作 前 列腺 素 的化 合 物 合成
这种 化 合物能 刺激 机体各 种细 胞增 殖 结 肠癌 死 亡的 危险性 随 增加 阿司 匹 林的 用 肠细 胞
。
包括结
药次数而降低
同时
等人对服 名 病人
,
他们 也注意 到 阿 司 匹 林 可能 对那 些早 已 服 用 阿
司 匹 林以缓 解关 节痛 或减低 心脏 病危 险性 的 人
。
用 阿 司 匹 林 与一 直跟 踪随 访的
662 4 24
中结肠 密 死 亡 者 的 相 互 关 系进 行 了 研 究
19 8 2
自
会产 生辅 助的抗 癌效 益
结果
在 最常 服 用 阿 司 匹 林 ( 大 约每 月 服 用 阿
,
。
1 次 或超 过 6 1 次 ) 的那 些 人 中结肠 癌 司匹 林 6
,
阿司 匹 林 和 其它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可以帮助缓解头痛、关节炎和发烧等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能具有更多的神奇功效,比如抑制肿瘤生长。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减少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除了结直肠癌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还可以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其他癌症的发病风险。
这些研究都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们也发现了阿司匹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给小鼠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生长速度,延缓肿瘤的进展。
这表明,阿司匹林对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那么,阿司匹林是如何抑制肿瘤生长的呢?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与其抗炎作用密切相关。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一种叫做环氧化酶-2(COX-2)的酶的活性,这种酶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抑制COX-2酶的活性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阿司匹林还可以通过激活一种叫做p53的蛋白质来抑制肿瘤生长。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可以帮助细胞修复DNA损伤,防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阿司匹林可以激活p53蛋白质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尽管阿司匹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但科学家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
他们需要进一步研究阿司匹林抑制肿瘤生长的具体机制,以及阿司匹林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
科学家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阿司匹林用于临床治疗。
目前,虽然有一些临床试验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但是目前尚无关于如何将阿司匹林用于肿瘤治疗的具体指导方案。
科学家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确定阿司匹林的有效剂量和治疗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等问题。
阿司匹林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阿司匹林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员。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研究表明,布洛芬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与肿瘤的关系,并对布洛芬的影响进行介绍。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与布洛芬属于同一类药物。
阿司匹林已被广泛研究,并且已经证明它对一些肿瘤有抑制作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关于结直肠癌的。
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酶-2(COX-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通过其他机制,如调节免疫系统和减少血小板聚集,对肿瘤产生影响。
然而,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在对肿瘤的影响上存在一些差异。
布洛芬对肿瘤的作用还不够清楚,有些研究显示布洛芬可能对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但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布洛芬对肿瘤的影响并不明显。
这一差异可能与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在药理学上的差异有关。
布洛芬和阿司匹林都是非选择性的COX抑制剂,但布洛芬对COX-2的抑制作用更弱。
COX-2是一种与炎症和肿瘤相关的酶,其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可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然而,由于布洛芬对COX-2的抑制作用较弱,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除了对COX-2的抑制作用外,布洛芬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对肿瘤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生成,从而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产生影响。
然而,这些机制的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
总结来说,阿司匹林与肿瘤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支持,其对一些肿瘤的抑制作用已经得到证实。
然而,布洛芬对肿瘤的影响还不够清楚,其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这一差异可能与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在药理学上的差异有关。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除了实验研究外,临床研究也对阿司匹林的肿瘤抑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些临
床观察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不仅在结直肠癌和消化系统肿瘤方面患病风
险更低,而且在其他类型的癌症中,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患病风险也有所降低。
一些临床实验研究还发现,对于已经患有肿瘤的患者,辅助用药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化疗和
放疗的疗效,并且可以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这些临床研究结果为阿司匹林在肿瘤
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
尽管已经有了许多研究结果支持阿司匹林的肿瘤抑制作用,但是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仍
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的肿瘤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环氧化
酶-2(COX-2)和磷脂酶A2(PLA2)的活性有关。
COX-2和PLA2是两种关键的炎症介质,
在肿瘤细胞中被高度表达,其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COX-2和PLA2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一些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MAPK和NF-κB等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这些分
子机制的研究为阿司匹林的肿瘤抑制作用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
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以全面了解阿司匹林在肿瘤预
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已经患有肿瘤的患者,如何结合
阿司匹林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希望通过不
懈的努力,最终能够充分发挥阿司匹林的肿瘤抑制潜力,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阿司匹林可降低四种癌症死亡率
阿司匹林可降低四种癌症死亡率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1994(000)012
【摘要】美国癌症研究会近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每隔一天服用阿司匹林的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患者,其死亡率较低。
这项报告的作者迈克尔·桑认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肿块的形成,能促进人体内正常的抗癌细胞的繁殖。
1991年,他就发现了阿司匹林与结肠癌的关系。
调查显示:每月至少服用16次阿
【总页数】1页(P3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美国癌症死亡率是怎么降低的 [J], 郭颖;赫景秀
2.美国服用他汀疑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J],
3.阿司匹林有助于降低4种消化道癌症死亡率 [J],
4.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大幅降低癌症死亡率 [J],
5.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司匹林在结肠癌治疗中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在结肠癌治疗中研究进展摘要】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处于肿瘤死亡普第3位。
结肠癌的治疗多采用手术,但术后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结肠癌有关研究的增多,阿司匹林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被证明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
本文就近期有关阿司匹林应用于结肠癌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阿司匹林;结肠癌;综述1.引言结肠癌全世界每年新发病率超过90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而治疗方面今年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总的5年生存率在20%-25%。
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结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肝转移率为 61.8%[1])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还有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
近年来,多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结肠癌患者中,随着阿司匹林的摄入增加,因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呈现指数型下降[2]。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阿司匹林应用于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本文将主要从阿司匹林抗结肠癌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两方面进行综述。
2.阿司匹林应用于结肠癌的临床研究早在1988年,就有报道称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之后,WHS (the Women’s Health Study)和PFS (the Physicians’ Health Study)是关于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两个大样本随机试验,研究结果也得出类似结论,服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妇女结肠癌的发生率[3]。
在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必须长期每日服用,才能起到抗肿瘤作用。
Rothwell 等人[4-6]在 2010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分别对有关阿司匹林抗肿瘤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至少5年以上才能起到显著的降低整体癌症风险,而且服用时间越长,降低癌症风险的效果越好。
阿司匹林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研究进展马丽丽;赵丽萍【摘要】阿司匹林是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主要作用为解热、镇痛、抗炎,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通过激活死亡受体(DR)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核因子κB(NF-κB)合成等.近年来,阿司匹林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可预防多种癌症的发生,降低癌症发生率,还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起到抗肿瘤作用,也可提高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此外,阿司匹林还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肿瘤患者的血液高凝高黏状态,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肿瘤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性.【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30【总页数】4页(P3522-3525)【关键词】抗肿瘤药;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作者】马丽丽;赵丽萍【作者单位】410000,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护理学院;410000,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阿司匹林 (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是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主要作用为解热、镇痛、抗炎,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发热和风湿类疾病,还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1-3],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 (COX)活性,降低前列腺素 (PG)合成等[4]。
但由于阿司匹林同时具有抗凝作用,故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
刘珣等[5]研究发现,阿司匹林除具有上述经典药理作用之外,还可降低直肠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其安全性高于其他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就阿司匹林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确切的抗肿瘤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公认的说法是与其抑制COX活性有关。
1.1 抑制COX活性 COX又称PG合成酶,在体内以两种同工酶形式存在,即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防结肠癌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防结肠癌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很多人使用它来缓解头痛、关节炎和其他身体不适。
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还有另一项惊人的功效,即可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如果可以及早发现并得到治疗,其治愈率相对较高。
然而,如果不得不接受治疗,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和放疗等痛苦的治疗方式,不仅费用高昂,还可能导致身体的难以恢复。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研究人员对16个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涉及了超过25,500名参与者,其中在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出现了显著差异。
比较低剂量阿司匹林和安慰剂的研究结果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减少12%的结肠癌风险,并且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另外,长期的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进一步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高风险群体。
然而,虽然低剂量阿司匹林具有预防结肠癌的潜力,但不建议所有人都开始服用该药物。
因为在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头痛、腹泻和胃肠道出血等。
此外,如果身体有过敏反应或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服用阿司匹林,以避免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预防结肠癌的发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该药物。
在任何情况下,服药前应该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还应该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例如适量运动、不喝过量的酒精、戒烟和少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等。
总之,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预防结肠癌发生,但是使用此药物应该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结肠癌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此,需要更多的人知道关于阿司匹林的研究结果,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被广泛用于解热和镇痛,同时也被用于预防心脏病。
在最近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阿司匹林还可能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阿司匹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多种生物学路径来实现的。
阿司匹林可以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干扰癌细胞的周期和凋亡,从而抑制癌细
胞的增殖。
阿司匹林还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素,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阿司匹林还
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抑制肿瘤。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清除。
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阿司匹林对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得到了证实。
在结肠癌方面,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慢性炎症的风险,从而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
在乳腺癌方面,阿司匹林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在其他
一些肿瘤类型中,如直肠癌、胃癌和前列腺癌,阿司匹林也可以减少肿瘤发病的风险。
尽管阿司匹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得到了证实,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作用机制和剂量的最
佳选择。
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肿瘤预防时
需要权衡利弊。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非处方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疼痛、退烧、抗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临床情况。
最近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还具有肿瘤抑制的潜力。
阿司匹林对于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实现的。
COX是一个参与炎症反应的酶,同时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等过程。
许多肿瘤,包括肠癌、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等,都有COX的高表达和活性。
通过抑制COX,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的恶性转化和扩散,并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许多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它特别在胃肠道癌症的预防方面表现出色。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发现,每天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也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除了对肿瘤发生的预防作用外,阿司匹林还被研究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在接受化疗后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肿瘤干细胞的活性,增加化疗的疗效。
虽然阿司匹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但是其具体的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间仍然存在争议。
在预防方面,一般建议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并持续使用5年以上。
在具体应用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并且在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阿司匹林作为药物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包括胃肠道出血和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慎重,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关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仍然需要深入进行,以进一步明确阿司匹林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用于镇痛、解热和抗炎的非处方药。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阿司匹林可能具有肿瘤抑制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在肿瘤抑制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阿司匹林的肿瘤抑制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机制实现:1. 抗炎作用:肿瘤发展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分子信号途径,如环氧酶和炎性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效果。
一些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是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2. 抑制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在肿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减少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转移。
一些研究发现,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特别是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机制,阿司匹林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参与肿瘤抑制。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阿司匹林还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尽管阿司匹林在肿瘤抑制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需要重点关注。
长期服用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
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和治疗肿瘤时需要权衡风险和利益。
阿司匹林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
目前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肿瘤类型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阿司匹林在肿瘤抑制研究中显示出潜在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遗传性肿瘤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肿瘤的发生。
对于普通人群,建议在咨询医生后谨慎评估风险和利益,并选择适当的药物预防策略。
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丁琦;孙国平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16(020)010
【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尽管结直肠癌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有下降,且近十年对于结直肠癌的系统治疗有显著进展,但对其有效的预防措施与辅助疗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类的经典药物,在风湿免疫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可有效防治结直肠癌。
然而,目前关于阿司匹林的抗肿瘤机制仍存在争议。
该研究拟就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预防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1827-1831)
【作者】丁琦;孙国平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合肥 2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阿司匹林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孙小毛;拓西平
2.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J], 李先明;谭清华
3.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意义 [J], 陈楠;李明;顾晋
4.阿司匹林防治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J], 许婷; 王晰程
5.阿司匹林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J], 卢晓;罗佐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止痛药和发热药,也被广泛用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在肿瘤抑制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我们需要了解阿司匹林是如何可能在肿瘤抑制中发挥作用的。
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它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止痛和抗炎作用。
这种机制也被认为与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有关。
研究表明,环氧酶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活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可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结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一些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也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其肿瘤发生率明显降低。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能在肿瘤抑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阿司匹林的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这为阿司匹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也为广泛探讨阿司匹林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些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NF-κB等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这为研究阿司匹林的抗肿瘤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开发针对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新药物提供了新的启示。
阿司匹林在肿瘤抑制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显示出了其广泛的潜力和可能性。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肿瘤抑制研究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在结直肠癌和其他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
阿司匹林的抗肿瘤机制是多方面的。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液中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防止肿瘤细胞进一步扩散和迁移。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环氧酶,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抗炎作用。
炎症与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阿司匹林还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停滞细胞周期和抑制肿瘤相关蛋白的活性等方式,在细胞水平上抑制肿瘤生长。
早期的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8年的一项研究,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100毫克,可以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以上。
阿司匹林还可以在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一项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的总生存率较高。
除了结直肠癌,阿司匹林在其他消化系统肿瘤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胃癌和食管癌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
一些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胰腺癌、肾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类型的生长和扩散。
虽然阿司匹林在肿瘤抑制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剂量效应关系。
研究人员也需要解决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以确定其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的最佳使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影响,以探讨其对结肠癌干细胞的作用。
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作用后CD44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中均有表达,阿司匹林能降低HT-29和SW480中CD44蛋白的表达,并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P<0.05);两种细胞中CD44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能降低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中CD44的表达,并对结肠癌肿瘤干细胞有抑制作用。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
肿瘤干细胞虽然只占结直肠癌组织一小部分,但其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并在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是肿瘤根治的靶点。
CD44是Wnt通路的靶基因[2],CD44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干细胞标志物[3-4],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因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在临床十分常用,且研究显示可以通过降低腺瘤和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从而有效预防结直肠癌发生[5],抑制甚至逆转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延长患者的寿命[6]。
本研究小组前期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HT-29(COX-2高表达)、SW-480(COX-2阴性表达)细胞系中的肿瘤标志物CD133、Lgr5的表达[7-8]。
阿司匹林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本实验拟通过研究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SW-480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表达影响,进一步探讨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可能机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细胞株HT-29和SW-480人结肠癌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McCoy’S 5a培养基、胰蛋白酶及阿司匹林(美国Sigma公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及RIPA裂解液(武汉博士德公司),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及小鼠抗人β-actin(北京中杉金桥公司),小鼠抗人CD44单克隆抗体(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
1.3 方法1.3.1 细胞的培养用10%胎牛血清的McCoy’S 5a培养基培养HT-29、SW480细胞株,置于37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生长至80%~90%融合时,用细胞消化夜進行消化传代。
细胞处于对数期时、生长状态良好时可用于实验。
1.3.2 Western blot检查HT-29、SW-480细胞中CD44表达将HT-29、SW480细胞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5.0、10.0 mmol/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分别记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
收集各浓度处理后的细胞,按RIPA方案提取细胞总蛋白,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定量上样后电泳,转膜后封闭1 h。
加入小鼠抗人CD44单克隆抗体、小鼠抗人β-actin一抗,4 ℃过夜,0.1% TBST漂洗10 min×3次,于室温与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孵育1 h,0.1% TBST漂洗漂洗10 min×3次。
应用Luminol显色,暗室X线胶片曝光拍照,用凝胶图象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HT-29和SW480细胞中,各组的CD44蛋白印记条带颜色由深到浅,见图1。
在HT-29细胞中,CD44蛋白的校准值均低于对照组;SW480细胞中,CD44校准值均亦低于对照组,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种细胞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3 讨论目前,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肿瘤干细胞主导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9]。
干细胞亚群增多使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能力增强,导致了肿瘤复发以及癌症死亡率增高等[10],因此,肿瘤干细胞可作为彻底根治肿瘤的靶点[11]。
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CD44是粘附分子中重要成员,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在结直肠癌、胰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中分布,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
CD44根据其外显子的转录片段是否參与选择性拼接,可分成CD44s和CD44v。
CD44v主要功能体现在机体的病理过程中,尤其是CD44v6[12]和CD44v9[13],可以使肿瘤侵袭能力上升,可能是因为其改变了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构成和功能。
CD44作为结直肠癌干细胞的标志物得到了有关学者的证实,Wang等[14]通过分选出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中CD44+CD133-的细胞,其更好的代表了结肠癌干细胞,因其具有集落形成、增殖力强、抗凋亡以及诱导细胞耐药等干细胞的特性。
Du等[15]研究显示从结肠癌患者分离出的CD44+肿瘤细胞,仅需100个就能够发展成异质性肿瘤,而且由单个CD44+肿瘤细胞形成的球体具有肿瘤细胞的多种层次结构。
这些研究表明CD44是结肠癌肿瘤干细胞最重要的表面生物学标志物之一,结直肠癌中,CD44显著表达[16-18],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Chai等[17]运用免疫组化检测CD44在145例不同病理类型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CD4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5.65%,显著高于正常黏膜5%、炎性增生性息肉22.58%、管状腺瘤性息肉55.26%及绒毛状息肉75.76%,CD44表达强度与肠息肉癌变进展呈正相关。
Jing等[3]研究结果指出结肠癌伴肝转移时,CD44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结肠癌和正常黏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基因表达量与肿瘤位置、组织学有关,这与Du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15],并提出CD44可以作为用于预测结肠癌肝转移及判断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更可靠的标记物。
Bendardaf等[19]研究发现CD44s和CD44v6在结直肠中高表达,原发肿瘤比转移瘤更高,这点与Hong的研究结果相似,转移瘤中CD44s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原发肿瘤的侵袭性成正相关,与无病生存期成反比。
Du等[20]研究表明CD44+肿瘤细胞通过表达朊病毒蛋白(PrPc)而增强结肠肠癌转移的风险。
此外,有研究显示CD44基因微小RNA结合位点的功能性遗传变异可以中国人群罹患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性[21]。
有关于CD44与结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问题,也有学者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即CD44表达和患者的总生存期或无病生存期之间没有相关性[22-23],甚至呈负相关[18],可能是由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取决于肿瘤的病理分型。
一系列研究均表明服用阿司匹林等NSAIDs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复发率以及降低癌症死亡风险等[24]。
本小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均能显著降低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SW-480中肿瘤标志物CD133、Lgr5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干细胞,其机制主要涉及机制COX-2途径和非COX-2途径,且以非COX-2途径为主。
然而其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有何影响尚不清楚,需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HT-29、SW-480细胞株中均表达CD44,Muraro等[25]研究结果与此一致。
此外,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HT-29和SW480细胞中CD44的表达明显减少,并呈量-效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等NSAIDs可能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从而干预癌症发生的初始步骤[26]。
阿司匹林等NSAIDs可以减弱β-catenin/TCF敏感基因CD44的转录,并呈量效关系[26],这与本实验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Zeilstra等[27]研究亦显示与CD+/+/ApcMin/+小鼠比较而言,CD44-/-/ApcMin/+小鼠通过促进隐窝基底部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了50%的结肠腺瘤发生率,此研究表明,CD44在肠道肿瘤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CD44并不影响细胞增殖而是维持肠道隐窝细胞凋亡与生长之间的平衡。
CD44表达降低不仅可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结肠癌的转移[28]。
CD44在肠上皮细胞及结直肠癌的表达是不依赖于p53,由此表明CD44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靶点[29]。
综上所述,公认的结直肠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结肠癌中大量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肿瘤部位等密切相关,反应了肠息肉癌变进展过程,可以独立判断患者预后[30-32]。
本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抑制CD44的表达,可能是通过削弱CD44介导的Wnt信号而抑制肿瘤干细胞,从而起到防治结直肠癌的作用,为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提供了相关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1] DeSantis C E,Lin C C,Mariotto A B,et al.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4,64(4):252-271.[2] Zeilstra J,Joosten S P,Dokter M,et al.Deletion of the WNT target and cancer stem cell marker CD44 in Apc(Min/+)mice attenuates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J].Cancer Research,2008,68(10):3655-3661.[3] Jing F,Kim H J,Kim C H,et al.Colon cancer stem cell markers CD44 and CD133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nd synchronous hepatic metasta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2015,46(4):1582-1588.[4]陈小燕,赵逵.Lgr5与结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8):673-678.[5] Fernándezcalderón M,Betés Ibá?ez M T.Aspirin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J].Anales Del Sistema Sanitario de Navarra,2012,35(2):261-267.[6] Ye H,Chen P,Dai W,et al.Association of long-term oral low-dose aspirin and survival in colorectal cancer:a meta-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5,18(6):589-592.[7]陳小燕,廖永美,刘胜远,等.阿司匹林对HT-29、SW480结肠癌细胞株CD133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13-18.[8]陈小燕,廖永美,赵逵.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Lgr5表达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5(4):287-290.[9] Chen S,Huang E H.The colon cancer stem cell microenvironment holds keys to future cancer therapy[J].J Gastrointest Surg,2014,18:1040-1048.[10] Morrison R,Schleicher S M,Sun Y,et al.Targeting the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with the cancer stem cell hypothesis[J].J Oncol,2011,2011(12):13.[11] Karlic H,Herrmann H,Schulenburg A,et al.Tumor stem cell research-basis and challenge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J].Wiener Klinische Wochenschrift,2010,122(13-14):423-436.[12] Zhao L H,Lin Q L,Wei J,et al.CD44v6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 or stage III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is superior to CD44 expression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on[J].Int J Clin Exp Pathol,2015,8(1):692-701.[13] Katoh S,Goi T,Naruse T,et al.Cancer stem cell marker in circulating tumor cells:expression of CD44 variant exon 9 is strongly correlated to treatment refractoriness,recurrence and prognosis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J].Anticancer Research,2015,35(1):239-244.[14] Wang C,Xie J,Guo J,et al.Evaluation of CD44 and CD133 as cancer stemcell markers for colorectal cancer[J].Oncology Reports,2012,28(4):1301-1308.[15] Du L,Wang H,He L,et al.CD44 is of functional importance for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J].Clin Cancer Res,2008,14(21):6751-6760.[16] Zavrides H N,Zizi-Sermpetzoglou A,Panousopoulos D,et al.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CD44 expression in correlation with bcl-2 and p53 in colorectal cancer[J].Folia Histochemica Et Cytobiologica,2005,43(1):31-36.[17] Chai N,Zhang W,Wang Y,et al.Lgr5 and CD44 expressions in different types of intestinal polyps and colorectal cancer[J].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13,33(7):972-976.[18] Hong I,Hong S W,Chang Y G,et al.Expression of the cancer stem cell markers CD44 and CD133 in colorectal cancer: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alysis[J].Annals of Coloproctology,2015,31(3):84-91.[19] Bendardaf R,Algars A,Elzagheid A,et parison of CD44 expression in primary tumours and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J].Oncology Reports,2006,16(4):741-746.[20] Du L,Rao G,Wang H,et al.CD44- positive cancer stem cells expressing cellular prion protein contribute to metastatic capacity in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Research,2013,73(8):2682-2694.[21] Wu X M,Yang H G,Zheng B A,et al.Functional Genetic variations at the microRNA binding-site in the CD44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ese populations[J].PLoS One,2015,10(5):e0 127 557.[22] Pitule P,Cedikova M,Daum O,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cancer stem cell related markers CD44 and CD133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432 139.[23] Huh J W,Kim H R,Lee J H,et paris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CD44 mRNA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relevance for prognosis[J].Journal of Pathology,2009,454(4):381-387.[24] Jacobs E J,Newton C C,Gapstur S M,et al.Daily aspirin use and cancer mortality in a large US cohort[J].J Natl Cancer Inst,2012,104(16):1208-1217.[25] Muraro M G,Mele V,D?ster S,et al.CD133+,CD166+CD44+,and CD24+CD44+ phenotypes fail to reliably identify cell populations with cancer stem cell functional features in established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J].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2,1(8):592-603.[26] Dihlmann S,Siermann A,V on K D M.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spirin and indomethacin attenuate beta-catenin/TCF-4 signaling[J].Oncogene,2001,20(5):645-653.[27] Zeilstra J,Joosten S P,Dokter M,et al.Deletion of the WNT target and cancer stem cell marker CD44 in Apc(Min/+)mice attenuates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J].Cancer Research,2008,68(10):3655-3661.[28] Zaytseva Y Y,Rychahou P G,Gulhati P,et al.Inhibition of fatty acid synthase attenuates CD44-associated signaling and reduces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Research,2012,72(6):1504-1517.[29] Zeilstra J,Joosten S P,Vermeulen L,et al.CD44 expression in intestinal epithelium and colorectal cancer is independent of p53 status[J].PLoS One,2013,8(8):e72 849.[30]劉丹,孙婧华,朱金明,等.β-catenin与大肠癌干细胞标记物EpCAMhigh/CD4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2):117-122.[31]徐邓勇,丁克峰.阿司匹林预防大肠癌的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1):68-71.[32]于新蕊,宋辉,周立颖.阿司匹林与结直肠癌预防[J].中国肿瘤,2012,21(9):68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