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相关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差异表达及预后相关基因分析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世界各国人口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的癌症,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新病例发生。
而不幸的是,许多患者往往在癌症已经发展到晚期时才被确诊,这时候癌症所造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新进展。
一、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DNA是一种能够在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的肿瘤相关DNA片段。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ctDNA可以用于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最近的研究发现,ctDNA 的检测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是指从原发肿瘤中脱落的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而进入到体循环中的细胞。
CTC的检测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的肿瘤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从而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C的检测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对预后不良的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三、转录组学标志物转录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在一定生长或发育状态下所有基因转录产物的总和,可以全面了解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表达情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转录组学分析可以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结直肠癌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四、微生物组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疗法药物,被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包括晚期结直肠癌。
随着临床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文将对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能够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发育,减少肿瘤的供血,使肿瘤萎缩。
贝伐珠单抗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尤其是结直肠癌的治疗。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并非所有的患者对贝伐珠单抗都能够获得同样的疗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预测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标志物,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些研究发现,血浆中的VEGF水平可以作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研究表明,治疗前血浆中VEGF水平高的患者,其预后往往较差,对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也较差。
可以考虑通过检测血浆中的VEGF水平,来筛选患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VEGF相关的标志物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壁点状缺陷(VPD)等血管生成相关的指标,也与患者的预后和对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相关。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影像学等技术来检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除了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快速相关因子2α(HIF-2α)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也与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和预后相关。
HIF-2α是VEGF的上游调控因子,其高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耐药性相关。
检测HIF-2α的表达水平也有望成为预测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日益深入,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发现新的标志物,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来指导患者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及免疫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及免疫治疗进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目前,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仍然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介绍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1.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微卫星不稳定性是结直肠癌中最重要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它主要由DNA复制脱落或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导致DNA微卫星区域的不稳定性。
MSI的高频率在结直肠癌中常常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或Lynch综合征相关。
检测MSI状态可以帮助确定结直肠癌的发展风险和预后,以及预测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响应。
2. RAS突变RAS基因家族包括KRAS、NRAS和HRAS等,它们在调控细胞增殖和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
RAS突变是结直肠癌中十分常见的分子变异,约占总体患者的40%。
临床研究表明,RAS突变可导致耐药性,并与预后差、复发率高等不良临床结果相关。
3. BRAF突变BRAF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组分。
BRAF V600E是最常见的BRAF突变形式,约在结直肠癌中出现10%至15%的频率。
BRAF突变与预后不良、化疗耐药性和转移倾向有关。
4. PIK3CA突变PIK3CA基因编码PI3Kα亚单位,它作为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因子在癌症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PIK3CA突变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频率约为15%至20%。
研究发现PIK3CA突变与化疗敏感性降低、预后恶化等临床特点相关。
二、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1. PD-1/PD-L1抑制剂PD-1和PD-L1是免疫检查点中的关键分子,其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来维持免疫耐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PD-1或PD-L1,恢复T细胞对癌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1. 引言1.1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近年来,随着肿瘤标志物领域的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些新型的肿瘤标志物逐渐被应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如循环肿瘤细胞、肿瘤DNA等。
这些新型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更加灵敏、准确,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研究还表明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这些新的研究进展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和机遇,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
2. 正文2.1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及作用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血清、组织等样本中可以检测到的一类特异性分子或细胞,其含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情况密切相关。
肿瘤标志物的作用主要包括辅助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肿瘤的存在、了解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评估肿瘤的预后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标志物检测、组织标志物检测、尿液标志物检测等多种途径。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等。
这些标志物的变化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及作用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2.2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血脂和 CRP 的变化及意义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血脂和 CRP 的变化及意义魏武杰;洪娅丽;陈松;谭兴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umor markers (CEA,CA199),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 (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high densitylipoprotein (HDL-C),C-reac-tive protein (CRP)of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50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were treated for the study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50cases of normal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measure tumor markers,blood lipids and CRP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cancer.The levels change ofCEA,CA199,TC,TG,LDL-C,HDL-C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levels of CEA,CA199,CRP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TC,LDL-C,HDL-C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The levels of TG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 lev-els of CEA,CA199,CA15-3,CRP of complete remission (CR)group and partial remission (PR)group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lower than previous chemotherapy.The levels of TC,LDL-C,HDL-C of CR and PR groups were higher after chemotherapy than previous chemotherapy (P <0.05).The levels of TG of CR,PR group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levels of CEA,CA199 CRP of Progress (PD)were higher after chemotherapy than previous chemo-therapy (P <0.05).The levels ofTC,LDL-C,HDL-C of Progress (PD)were lower after chemotherapy than previous chemotherapy (P <0.05).The each index of Stable group (SD)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before and af-terchemotherapy.Conclusion By measuring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tumor markers,blood lipids and CRP levels can predict 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patients,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chemotherapy.%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基因的突变、表观遗传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以及环境因素等。
目前的研究表明,APC基因、KRAS 基因、TP53 基因等的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改变也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的形成。
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某些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致癌性,而另一些则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简便易行,但特异性较低。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还可以进行活检和治疗。
近年来,基于血液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粪便 DNA 检测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例如,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 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粪便 DNA 检测能够检测出肿瘤细胞释放到粪便中的 DNA 突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三、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手术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化疗化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化疗可以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还可以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姑息治疗,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 癌 是 人类 最 常 见 的 恶 性肿 瘤 , 全 球 范 围 在
的全 身 毒 副作 用 。此 外 ,Gatno等 研 制 成 P U i oi n N 一
24 6 , 1 5 5 它也 是一 种 由葡 萄 球 菌肠 毒 素 的超 级 抗 原 和
内, 结直肠癌 发病 率 占第 三位 … 。2 0世纪 以 来 , 直肠 结
而判 断病情预 后 。
[ 键 词 ] 结 直 肠 癌 ; 瘤 标 记 物 ; 究 关 肿 研
[ 图分 类号 ] R 3 ,3 中 7 02 [ 献 标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 7 - 2 2 0 0 -0 8 2 文 6 101 6( 0 8) 3 7 - 0 0
的重 组蛋 白 , 这种 蛋 白能 有 力地 抑 制肿 瘤 蛋 白 的合 成 和杀灭 肿瘤 细胞 。
1 4 CA 2- . 7 4
胎蛋白) J上述指标的单一监测和联合筛查对结直 等 ,
肠肿 瘤均具有一定 的临床应 用价值和 意义。
1 各相 关肿 瘤标 志物 特 点和用 途 1 1 癌胚抗 原 ( E . C A)
记 物有 C A( E 癌胚抗 原 ) C 19 C 2 2 C 74、 F ( 、 A 9 、A 4 、 A 2 A P 甲
期 。C le a t v e等 介 绍 了 Z N C D 4 0 它 是 将 E E A Z 09 , C 22抗 体通 过 甲基 和 二 硫 键 结 合 到 蓖麻 毒 素 A 链 A4
肠癌 、 胰腺 癌 中 , 特异 性较 好 。
1 5 甲胎 蛋 白( F ) . A P
由 Gl od和 Fed n从结肠腺 癌 中提 出 ,E rema C A是 一
IL-6与结直肠癌治疗及预后相关研究进展
IL-6与结直肠癌治疗及预后相关研究进展
边晓倩;孙丽斌;丁怡心;王赫;齐卫卫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3(13)2
【摘要】白细胞介素6 (IL-6)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在炎症、免疫、肿瘤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及死亡均居世界前位。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IL-6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传统抗肿瘤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耐药的发生同样与IL-6的息息相关。
靶向IL-6或其受体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本文将对IL-6与结直肠癌治疗及预后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找新的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及治疗手段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7页(P2581-2587)
【作者】边晓倩;孙丽斌;丁怡心;王赫;齐卫卫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外周血NLR或PLR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研究进展
3.K-Ras基因与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结直
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与疗效、预后解读的研究进展5.炎症与营养相关标志物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
临床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对于临床观察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临床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相关问题。
一、背景介绍结直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复发率。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直肠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和CA72-4(糖类抗原72-4)等。
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二、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观察中的应用1. CEA的变化CEA是结直肠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它是一种糖蛋白,其浓度的升高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肿瘤的负荷有关。
临床上通常将CEA的浓度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指标、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参考依据。
CEA的浓度升高可能意味着结直肠癌的复发或进展。
2. CA19-9的变化CA19-9是一种糖类抗原,也是结直肠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它对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较高,能够反映肿瘤负荷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CA19-9的浓度的增加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
临床上常用CA19-9的浓度来判断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测患者的生存期。
3. CA72-4的变化CA72-4也是结直肠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CA72-4的浓度升高通常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
临床上,CA72-4可以作为CEA 和CA19-9的补充来评价结直肠癌的病情。
三、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1. 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虽然肿瘤标志物的浓度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结直肠癌,但当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范围时,应引起警惕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研究进展及筛查困境分析
·4172··结直肠癌筛查专题研究·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研究进展及筛查困境分析韩西1,刘君2,马麒3,呼圣娟2*【摘要】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增长迅速。
大多数结直肠癌从正常肠黏膜到异常增生,再到最终恶性变的发展过程长达数十年,该时机使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个体发生癌变之前就检测和移除早期癌前病变成为可能,这一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在人群中进行筛查的癌症之一。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拟通过在人群中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来改变结直肠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早期低诊断率的现状。
本文阐述了常用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及手段,总结了结直肠癌筛查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癌症早期检测;普查【中图分类号】 R 735.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0韩西,刘君,马麒,等.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研究进展及筛查困境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172-4176,4184. []HAN X,LIU J,MA Q,et al.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in China:recent advances and screening dilemm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1,24(33):4172-4176,4184.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in China :Recent Advances and Screening Dilemma HAN Xi 1,LIU Jun 2,MA Qi 3,HU Shengjuan 2*1.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2,China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eople 's Hos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inchuan 750002,China3.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3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HU Shengjuan ,Master supervisor ,Chief physician ;E-mail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in China are increasing rapidly.But CRC screening is quite feasible,because its development from normal intestinal mucosa to abnormal growth and to malignancy can last for decades,which makes early screening and removal of precancerous colorectal lesions before cancerization become possible. Increasing countries aim to reduce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RC and enhance its current low early diagnosis rate via implementing CRC screening programs. We reviewed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ommon methods and means as well as relevant studies regarding CRC screening,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 Colorectal neoplasms;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Mass screening致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整个过程常需花费数十年时间[3]。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一直是热点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新进展。
第一,循环肿瘤DNA(ctDNA)的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ctDNA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其检测可以非侵入性地诊断结直肠癌。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ctDNA在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肠粘连分子-1(CLM-1)是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其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应用中也日渐受到重视。
CLM-1是一种跨膜蛋白,在诊断结直肠癌时,其组织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
研究表明,单独检测CLM-1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结合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第三,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也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标志物,其参与癌细胞的增殖、生长和转移过程。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HGFR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关。
研究表明,检测HGFR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其它肿瘤标志物的一个补充,提高诊断准确性。
第四,微生物组的检测也是近年来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一种新 trend。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肝癌、结直肠癌等癌症具有密切关系。
目前,以测定肠道微生物组成分为主的技术,如16S rRNA测序等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生物标志物,它对于早期识别结直肠肿瘤类型和各个病理类型的分化程度极具潜力。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新进展。
不管哪种新型标志物,都应当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的验证,以期能更好的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做出贡献。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摘要】 p53是目前公认的重要抑癌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率较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等各方面关系密切。
本文阐述了p53与大肠癌发生转移、治疗、预后和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p53;大肠癌结肠直肠癌是较常见和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是多基因参与、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大肠癌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达成不少共识,但仍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
随着分子实验技术的普及,从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研究大肠癌,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至今已发现众多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中p53表达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研究颇多,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1 p53概况人类p53基因长度为20303碱基对,定位于染色体,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1]。
转录成 mRNA,编码由393个氨基酸组成,是分子量为53KD的核酸蛋白。
1979年,Linzer和Levine用SV40抗T抗体的联合免疫沉淀法从SV40转化的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一种与T抗原存在的蛋白质,因其分子量为53KD,故名P53。
此后,在各种病毒、化学诱导剂等因素引起的肿瘤中常发现有P53蛋白异常表达,故p53基因一度被认为是癌基因。
但在随后研究细胞转化时发现体内正常存在的p53基因即野生型p53有抑制细胞癌变作用,而发生突变后的p53基因即突变型p53则有促进细胞癌转化作用,从而确认野生型p53基因是抗癌基因。
对其认识经历了肿瘤抗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三个阶段。
由于野生型P53蛋白的半衰期短,免疫组化难以检测到,而突变型P53蛋白因其空间构象改变,半衰期延长,用免疫组化法可检出,因此,当组织中检测到P53蛋白的高表达,则认为有p53基因的突变[2]。
在约50%人类肿瘤中可发现有p53基因的突变,且见于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
2 p53与大肠癌2.1 p53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早期Vogelstein[5]综合以往的报道,认为大肠癌发生的一般模式为:正常上皮增生性上皮腺瘤腺瘤癌变腺癌。
PD-L1和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D-L1和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 引言1.1 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肠道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据统计,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占据了恶性肿瘤的重要位置。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也呈现递增趋势。
国际通用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工业化国家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结直肠癌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结直肠癌的发病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恶化,结直肠癌的病例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除了一些明显的致病因素外,结直肠癌的复发和扩散也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对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2 PD-L1和MMP2的作用及表达情况PD-L1和MMP2是两种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广泛表达的重要蛋白质,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免疫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高表达的PD-L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通常与免疫逃逸、肿瘤侵袭和耐药性等不良预后相关。
相比之下,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是一种解质酶,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过程,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MMP2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性生长、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MMP2还参与了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促进肿瘤的新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PD-L1和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预测生物标记物,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清miR-29a在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血清miR-29a在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结直肠癌(CRC)仍然是全球性癌症和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类型之一。
临床上正在致力于寻找能早期诊断CRC的非侵入性的敏感生物标志物,以帮助CRC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和提高其生存率。
微小RNA(miRNAs)最近被确定为重要的肿瘤调节因子,可能代表新型的癌症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miR-29a在CR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无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和存在肝转移的患者48例,同时募集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类似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队列组合。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9a水平。
分析miR-29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判断血清miR-29a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miR-29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血清miR-29a相对定量值(临界值为0.135)进行结直肠癌诊断时的灵敏度为71.35%,特异度为83.96%,该生物标志物可产生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 miR-29a的AUC>0.7,与AUC=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血清miR-29a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的CRC患者(p<0.05)。
该生物标志物的AUC为0.855。
在临界值为0.151时,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CRC患者的敏感性为79.38%,特异性为85.26%。
结论血清miR-29a可能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指标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血清中的miR-29a水平升高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关,该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微小RNA 生物学标记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030-02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动植物体内长度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通过切断降解和抑制翻译对靶基因进行负调控[1]。
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5 3 4 X.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 0 6 . 0 1 1
癌 患者 的粪便 D NA 样 本 中 NDR G 4基 因 甲基 化 高
表达, 敏 感性 分别 为 6 1 和 5 3 , 特 异 性 分 别 为
9 3 和 1 0 0 。He l l e b r e k e r s 等¨ 4 发现, 结 直肠 癌 患
导 临床 工作 有重 要意 义 。
率 分别 为 8 9 . 7 、 6 4 . 7 、 3 5 . 3 和 1 O , 甲基 化 S F RP 2的检 出率 分别 为 8 2 . 1 、 5 5 . 9 %、 2 9 . 4 和
为结 直肠早 期肿 瘤非 侵入 性筛 查手 段提 供 了可能 。 1 . 1 . 1 粪便 D NA 中 的基 因 甲基 化 检 测 粪 便 中
的肿瘤 源性 D NA 的 改 变 是 一 种 新 的、 潜 在 的 非 侵 人性 结直肠 癌 检测 手 段 。最 近 的研 究 发 现 , 在 结 直
・
3 9 2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 0 1 3年 1 2月 第3 3卷
第 6期
l n t J Di g Di s ,D e c e mb e r 2 5 ,2 0 1 3 ,V o 1 .3 3 ,No .6
・
综述 ・
结 直肠 癌 相关 基 因 甲基 化 生 物标 志物 的研 究 进 展
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与未来
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与未来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结直肠癌的筛查工作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1、筛查方法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CT 结肠成像、粪便 DNA 检测等。
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但敏感度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息肉和早期癌变,并进行活检和治疗。
然而,结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可能会引起不适和并发症,且需要肠道准备,患者接受度相对较低。
乙状结肠镜检查只能观察直肠和乙状结肠部分,对于右半结肠的病变可能会漏诊,但比结肠镜检查更简便。
CT 结肠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肠道的三维图像,但对于小的息肉和早期病变的检测能力有限。
粪便 DNA 检测是一种新兴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肿瘤相关 DNA 突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价格相对较高。
2、筛查指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医疗资源和疾病负担制定了相应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一般来说,建议 50 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如有家族病史、炎症性肠病患者等)筛查年龄提前。
3、筛查覆盖率尽管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的筛查覆盖率仍不尽人意。
许多人由于对筛查的认知不足、恐惧检查的不适、缺乏医疗资源等原因未能参与筛查。
二、结直肠癌筛查面临的挑战1、公众意识淡薄很多人对结直肠癌的危害和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检查,或者对筛查方法存在误解和恐惧。
2、医疗资源不均衡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缺乏专业的内镜医生、设备和检测技术,导致筛查工作难以开展。
3、筛查方法的局限性现有的筛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粪便潜血试验的敏感度低,结肠镜检查的侵入性和不便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筛查方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方面被广泛应用。
目前,许多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利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诊断。
在此文中,我们将探讨最新的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肠道菌群及其与结直肠癌关系的探究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和肿瘤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研究人员针对肠道菌群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了解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表明,某些肠道菌群的异常活动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内含有过量的某些细菌,如Bacteroides fragilis和Escherichia coli,这些细菌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采用肠道菌群中特定细菌的肠道标志物进行结直肠癌的诊断。
这些标志物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例如,一种名为“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肠道菌群,其指纹和结直肠癌具有高度关联性。
二、基因组学的发展基因组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诊断方法,利用某些特定的基因表达来确定疾病。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这种方法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研究表明,基因组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某些基因特异性表达来检测结直肠癌。
特别是,在筛选缺陷不匹配修复(MMR)等关键基因的表达的同时,可以识别高危人群,从而更好地开展精准预防。
三、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血液标志物的诊断方法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方式,而使用血液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研究。
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通常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蛋白质、DNA和RNA等特定物质来实现的。
近几年来,特别是在肿瘤分子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新型血液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价值。
例如,研究表明,methylated Septin9(mSEPT9)是一种新型的血液标志物,可以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此外,该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也非常简单、快捷。
CPE△N的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CPE.AN的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5、讨’论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
而导致CRC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后治疗不充分,残留的肿瘤细胞易发生复发和转移。
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目前还没有标准的统一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还有矛盾的地方,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应用于临床。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TM)应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监测药物的治疗,并能够对预后进行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标志物具备这样优越的特点。
因此,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誊研究。
CPE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中表达升高。
CPErnRN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如PHEO/PGLn61,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瞳71,胰岛素瘤㈨,各种类型的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而且存在于许多转移性非内分泌肿瘤,包括肝癌汹3,乳腺癌口扪,宫颈癌,结肠直肠癌,透明细胞肉瘤和尤文肉瘤¨61。
此外,不同类型的肿瘤中CPEmRNA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相关;但是,在周围的正常组织中CPEmRNA表达缺如n制。
LeeTK呤33等检测到CPE的亚型,CPE的N末端变异体(CPE.AN)。
应用qRT-PCR方法在乳腺癌,结肠癌和头颈部肿瘤细胞系中检测到CPE.AN这种亚型,且CPE.ANmRNA的表达可预测HCC和PHEO/PGL患者的复发和转移。
研究也表明CPE—AN的表达与不同类型肿瘤的高转移性细胞系相关∞触。
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CPE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瞳51。
Jeffrey等∞叩人研究显示CPE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
此外,HeP盟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CPE的高表达提示预后良好。
相反的,Krajnik等乜叩结果表明在肺癌患者中,CPE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CPE的过度表达降低了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癌中相关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现状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较高,治疗效果常困扰人们,而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指标。
近年随着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标志物的研究,某些标志物的预后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已进入临床应用,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标签: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研究现状目前,用于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如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癌基因表达产物、增殖细胞相关蛋白、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对预后判断也越来越受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在术前或术后病理标本检测中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对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对上述几个预后因子做简要综述。
1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1.1 KI67蛋白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平衡决定了癌细胞生长的快慢,是肿瘤生长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KI67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除G0细胞周期外的一种增殖细胞标志物,它能很好的反应细胞的增长状态。
在结直肠癌中,KI67抗体标记指数(MIB-1 labelling index)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分期均呈现出负相关,提示其低表达可能代表不良预后。
Fluge,K Gravdal等人研究KI67表达情况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果[1],在II、III期结肠癌中KI67高表达(大于40%)与改善无复发生存率(RFS)及肿瘤特异生存率(CSS)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高表达KI67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较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拥有更佳的RFS和CSS,且前者可获得更好的5年生存率,提示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但国内近期有研究显示出相反的结果,KI67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侵润深度呈正相关[2],高表达可能预示不良预后。
最新的大宗病例分析指出[3],KI67表达并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的标志物,但在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其高表达提示对化疗的一个相对的高敏感性,并可提高5年生存率。
1.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在DNA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周期蛋白,只能在增殖细胞中表达,PCNA高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预后可能更差。
在正常的肠道粘膜细胞内,PCNA的表达率大约占30%,而在肿瘤组织中高达72%,在侵袭性越强的恶性肿瘤中表达越高,且可被作为判断腺瘤转化成癌的一个标志物。
国内最近有学者研究指出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远处脏器转移、Duks分期呈正相关,且在直肠癌中表达高于结肠癌[4]。
而在生存时间上[5],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细胞PCNA表达率低于33.4%时可获得最长平均生存时间(42.3个月),而当大于33.4%且小于66.6%时可获得较长平均生存时间(32.8个月),但当大于66.6%时,平均生存时间将迅速缩短(15.1个月),提示其可作为判断生存期的指标。
1.3胸苷酸合酶胸苷酸合酶在胞内DNA合成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的作用,是5-FU治疗多种癌症的靶点。
TS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被认为是一个可预测总生存期的标志物,高表达TS被认为易产生化疗抵抗,并提示不良预后。
但最近有研究提出不同观点,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在以5-FU为基础的放化疗中癌组织低水平表达TS提示不良预后,肿瘤复发高风险,且对放化疗易产生更大的毒副作用[6]。
Georg Lurje等[7]人进一步研究了TS基因多态性,其直接影响TS基因的表達,纯合TSER 3R/3R者较TSER 2R/2R高4倍表达TSMRNA;TSER 3RG基因型人群USF(上游刺激因子)较TSER 3RC人群拥有更强的刺激能力,影响MRNA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而3-UTR -6-bp 稳态TS MRNA较3-UTR+6-bp要低三倍之多,前者在以5-FU化疗时获得了更大的益处;癌组织中TS表型若为杂合2R/3R将获得更短的总生存期,与上述的纯合3R/3R相仿,若3R等位基因缺失即LOH表型2R/LOSS的总生存期和纯合2R/2R相仿。
1.4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分子量最小、抗凋亡作用最强的成员,它可能主要通过直接及间接阻断两种方式抑制细胞凋亡。
孙国贵等[8]人的meta分析指出,survivin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与DUKES分期及复发转移呈正相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级无关,与5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但最近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高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且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因子[9]。
最近有学者研究了survivin蛋白及其4种剪接变异体(splice variant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10],指出5种蛋白及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且癌旁组织与正常黏膜细胞比较MRNA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性,survivin-4Ex3,survivin-3B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且survivin-4Ex3与肿瘤侵袭正相关,提示其剪接变异体有一定预测价值。
2癌基因2.1 p53 人类p53基因是一个在DNA复制水平上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的抑癌基因,野生型通过抑制细胞的增殖而具有抗肿瘤作用,临床检测的则是指突变型基因p53过表达蛋白。
P53基因缺失或突变在结直肠癌中常见,通常发生在腺瘤向腺癌转化过程。
国内有研究[2]指出,结肠癌组织与癌旁黏膜中的p53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密切正相关,提示p53 基因突变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张艳霞等人[11]研究指出,P5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组织,其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侵润深度、肿瘤分化正相关;p53 蛋白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随时间推移,差异更为明显,特别是48个月与60个月的生存率在统计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随着p53 蛋白表达强度的增强而逐步下降。
血清P53抗体有可能成为预后标志物之一[12],其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和转移显著相关.并且I期结直肠癌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CEA和CAl99,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早期结直肠癌的预测标记物;血清P53抗体阳性患者的切除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显著低于阴性者,提示化疗敏感性有关;而术前血清P53抗体水平升高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后的随访过程中,如果血清P53抗体水平不降或在下降后再度升高,提示可能有复发或转移。
2.2 Bcl-2 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因子,抑制凋亡因子如bal-2、bal-xl等及促进细胞凋亡因子bax等,在结直肠癌癌中具有重要意义[13],Bcl-2 过表达与较好的临床预后有关;Bax 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Bax 阳性患者的预后较阴性者显著要好(5 年生存率);癌组织较正常组织Bcl-XL明显增强,提示Bcl- XL在结直肠癌发生和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 W在TNM分期较晚及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Bcl- XL/Bax 的比率与5-FU 化学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
但国外也有研究指出Bcl-2 表达并不能作为判断总生存率的独立因子,仅仅对II期患者判断RFS有意义[14]。
国内也有类似研究结果,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参数均无关,而Bag-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15]。
2.3 K-RAS K-RAS原癌基因表达蛋白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若KRAS基因发生突变,将导致病理性的细胞增殖及分化。
KRAS突变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是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之一,但表达检测的临床意义尚有争论,虽然有人研究并指出KRAS突变阳性可能获得较突变阴性的患者更短的中位生存期[16],但也有人提出在大肠癌中KRAS原癌基因的异常并不能独立的预测患者的预后好坏[17],其可能和肿瘤复发和降低生存率有关[16]。
Abdul Mannan等人[18]研究指出,第12密码子的KRAS突变与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及UICC分级呈负相关。
Thomas Winder等人[19]指出KRAS基因的第12个密码子突变与野生型KRAS基因比较,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降低,而其他类型的突变(13和61密码子)与野生型比较,较第12密码子突变可获得更佳的总生存率。
3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蛋白在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方面,2007 年O’Brien[22]等首先报道了结直肠癌肿瘤起源细胞均存在于CD133+细胞群中,这种细胞群拥有快速增长及成瘤能力,被认为是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蛋白。
国内Ke Wang等[23]meta 分析研究指出,肿瘤细胞CD133的表达情况与肿瘤侵润深度、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不适合通过这些常见的临床参数来判断患者的预后,但这与最近国内学者的研究恰恰相反[24]。
Ke Wang等指出,较低表达或CD133阴性患者较CD133高表达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率,提示其可能为一个独立判断生存率的因子。
Khalilullah Mia-Jan等[25]研究指出CD133的表达情况与其基因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且与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呈明显负相关;CD133常表达于直肠肿瘤及中等分化肿瘤,但其表达情况与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然而,在接受辅助治疗(如化疗)的CD133阳性表达患者较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拥有更好的总生存率。
以上提示CD133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仍存在分歧。
4结语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繁多,术后CEA浓度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判断预后的因子,且易检测而被广泛使用于临床。
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虽临床应用已较成熟,但除PCNA的研究结果提示其可较好的判断临床预后外,其余相关蛋白的预测价值还存在较大分歧,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
癌基因表达产物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其中P53蛋白拥有较好的前景。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蛋白CD133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总之,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进一步发展,各项研究的不断深入,更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有待发现。
参考文献:[1]Fluge,K Gravdal,E Carlsen,et al. Expression of EZH2 and Ki67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associations with treatment response and prognosis[J].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09,101(8):1282-89.[2]叶斌,王西川,雷蕾,等.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1):42-44.[3]Imola K Fodor,Gordon G Hutchins,Carmina Espiritu,et al.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of proliferation in 867 colorectal cancers[J].J Clin Pathol.2012,65(11):989-95.[4]許建林,姜楠,杨国山.拓扑异构酶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7):5083-5086.[5]P.Majewski,M. Drews,R. Marciniak,et al.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issu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J].Colorectal Disease,2000,2(4):238-40.[6]Lena-Christin Conradi,Annalen Bleckmann,Markus Schirmer,et al. Thymidylate Synthase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after multimodal Treatment[J].Ann Surg Oncol.2011,18(9):2442-52.[7].Georg Lurje,Philipp C,Manegold,Yan Ning,et al. Thymidylate synthase gene variations: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markers[J].Mol Cancer Ther.2009,8(5):1000-07.[8]孙国贵,胡万宁,李成林,等.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关系的荟萃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43-1346.[9].Xiao-Yuan Chu,Long-Bang Chen ,Jing-Hua Wang,et al. Overexpression of Survivin i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Surg Oncol.2012;105(6):520-28.[10].Quan-Xing Ge,Yu-Yuan Li,Yu-Qiang Nie,et al. Expression of survivin and its four splice variants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s[J].Med Oncol.2013.30(2):535-543.[11]張艳霞,王昱.p53 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5):294-296.[12]寿成超,黄昊.肿瘤标志物血清P53抗体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随访中的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20-1022.[13]汤礼贵,程若川.Bcl-2家族与结直肠癌[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3,25(3):168-171.[14]Laurent Poincloux,Xavier Durando,Jean Francois Seitz,et al. Loss of Bcl-2 expression in colon cancer:A prognostic factor for recurrence in stage II colon cancer.Surg Oncol[J]. 2009,18(4):3 57-65.[15]余召师,金军,袁宏银,等.结直肠癌中Bc-l 2、Bag-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J].医药导报,2006,25(6):507-509.[16].Pajkos G,Kiss I,Sándor J,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presence of mutations at the codons 12,13,61 of K-ras oncogene in colorectal cancer[J].Anticancer Res.2000 ,20(3A):1695-701.[17].Inti Zlobec,Michel P. Bihl,Heike Schwarb,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protein characterization of BRAF- and K-RAS-mutated colorectal cancer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gnosis [J]. Int J Cancer.2010,127(2):367-80.[18].Abdul Mannan,Victoria Hahn-Stromberg. K-ras mutations are cor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umor stage,but not to the growth pattern of colon[J].APMIS.2012 ,120(6):459-68.[19].Thomas Winder,Axel Mündlein,Simone Rhomberg,et al. Different types of K-Ras mutations are co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Oncol Rep.2009 ,21(5):1283-87.[20].Saito M,Yamaguchi A,Goi T,et al. Expression of DCC protein in colorectal tumor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J].Oncology.1999,56(2):134-41.[21].Carlo Aschele,Domizia Debernardis,Sara Lonardi,et al. Deleted in colon cancer protein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es:a major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disease receiving palliative fluorouracil-based chemotherapy[J].J Clin Oncol.2004 ,22(18):3758-65.[22].O’Brien CA,Pollett A,Gallinger S,et al. A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capable of initiating tumour growth in immunodeficient mice[J].Nature.2007,4,445(7123):106-10.[23].Ke Wang,Jian Jun Xu,Junshu Zhang,et al. Prognostic role of CD133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a meta-analysis[J].BMC Cancer.2012,12:573.[24].Hong Qing Xi,Po Zhao.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EphA3 and CD133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J].J Clin Pathol.2011,64(6):498-503.[25].Khalilullah Mia-Jan,So Young Jung,Ik-Yong Kim,et al.CD133 expression is not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in stage II and III colorectal cancer but may predict the bette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djuvant therapy[J].BMC Cancer.2013 ,1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