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学实践

合集下载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问题设计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问题设计

分层次提出问题
评价性问题:理性地、深刻地对事物本质 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如“余祥林冤假错案被嚗光是好事还是坏 余祥林冤假错案被嚗光是好事还是坏 为什么? 事,为什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 学价值是什么? 学价值是什么?”
分层次提出问题
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是属于初级层次 的认知问题,它一般有直接的、明确的、无歧 义的答案,而后三类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 通常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 同的回答。 在问题设计中,提倡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 初级认知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高级认知问 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
分层次提出问题
分析性问题:它主要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 理解,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自己的观点 进行辩护。 如“为什么会发生类似余祥林那样的冤假 为什么会发生类似余祥林那样的冤假 错案? 错案?”,“为什么说光电效应说明光具 为什么说光电效应说明光具 有粒子性? 有粒子性?”
分层次提出问题
综合性问题:它能使学生系统地分析和解 决某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集合。 如“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如 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 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 如 果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 果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
分析
综合
评价
将以上描述改成疑问句
使该问题的答案就是原来的描述或者能 指向原来的描述。
参考答案(1 参考答案(1)
层次 知道 领会 应用
为什么马路上会围了一群人?
交通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如何根据交通规则判定事故的责任?
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2)
层次
分析 综合 评价
为什么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各 不相同? 从本次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怎样才能建立一个 保障交通安全的体系?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教学初探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教学初探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教学初探一、“目标教学法”解读笔者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阐述的“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以“目标教学法”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1)”为案例,从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为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为主要内容,立足于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并在数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本节课中主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归纳、总结等数学能力探究新知的集中体现,是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培养?笛?思想方法的综合课例.三、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平面中点的位置描述和数轴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探索本节课的数学基础.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过程与方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目标导学法使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任务.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探究新知,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掌握观察、比较、操作、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数学小故事“兔斯基的人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难点: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六、教学突破1.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数学小游戏、相关的数学史阅读、数学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和小组交流;2.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活动内容:通过猜谜“细雨分落三川里(打一甘肃的地名)”引入笔者所在城市“兰州”,通过地图展示兰州所在的位置并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地理知识描述兰州的位置,那么能不能利用数学知识描述兰州的位置?活动目的:以猜谜开启本节课的内容,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实用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前置学习目标目标内容: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理解点的坐标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3.能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活动目的:以目标为导航,引领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有目的地学,提高课堂效率.(三)目标导航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活动内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活动内容2:“舌尖上的兰州”,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判断隐藏在兰州美食图片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否正确,并找出错误.活动内容3: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组内检查纠错.活动目的: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通过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如何绘制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目标2:理解点的坐标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活动内容1:学生自主学习点的坐标的概念,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教材例1,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活动内容2: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目标3:能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活动内容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 轴、y轴作垂线,确定x轴、y轴上的垂足的值为a,b,则点P的坐标就为(a,b).反之,如果已知点P的坐标为(a,b),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点的位置?小组内讨论回答.活动内容2:师生共同完成教材做一做的内容.活动内容3:师生共同总结目标2及目标3,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活动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在目标2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探究目标3的内容,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四)拓展探究,检验目标活动内容:如图,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这五个学校所在位置的坐标.活动目的: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为素材,完成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综合性评价,并借助投影仪辅助完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通过教师语言的肯定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五)回扣目标活动内容:教师出示完整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六)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畅所欲言,教师总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完美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一次函数及以后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七)情感教育,升华目标活动内容:1.数学故事小阅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历.2.兔斯基的人生:教师出示点的坐标,学生描点,并根据所描点描述兔斯基的人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坚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八、教学反思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目标教学法,布卢姆认为,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和理论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目标,课后回归是否达成目标.另外,如何让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活力,全程参与课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看有效教学的实施

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看有效教学的实施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划分为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从具体到抽象依次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则按照复杂程度不断加强的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陈述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评价,确保三者的一致性。通过考试评价报告等分析,可以提高目标、教学和测评的一致性,从而有效落实有效教学。在布鲁姆的理论中,认知领域的目标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从基础的记忆到高级的评价和创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能力发展体系。

勾占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勾占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勾占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bstract: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于教学设计和教师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模式。

本文介绍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分类方法,阐述了它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指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的认知目标、技能的应用目标、情感的价值目标、交往的社会目标和自我管理的自我目标等不同类型,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和评价相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教学设计Introduction:教育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应该围绕教育目标展开。

因此,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育目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育目标的性质和层次,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现代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

本文将介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分类方法,并探讨它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一种按照认知、情感和行为目标划分教育目标的分类模式。

它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包括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情感目标包括了接受、反应、评价和组织四个层次;行为目标包括了技能、态度和价值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分类方法1、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是以知识为基础,并将知识转化为高深的思维功能的目标。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分析——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分析——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分析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王㊀畅㊀沈㊀静(云南师范大学ꎬ云南昆明650500)摘㊀要:文章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修订后的二维分类表ꎬ对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从知识类型来看ꎬ本套试题包含全部四种知识ꎻ从认知水平来看ꎬ除 创造 没有考查到ꎬ其他均有所涉及.通过分析试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维度ꎬ以及认知维度的考查.根据量化表ꎬ呈现试题在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上的考查情况.最后ꎬ对试题整体做出全面评价.关键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ꎻ知识维度ꎻ认知过程维度ꎻ试题分析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1-0127-03收稿日期:2023-10-05作者简介:王畅(1998.4-)ꎬ女ꎬ辽宁省阜新人ꎬ硕士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ꎻ沈静(1986.10-)ꎬ女ꎬ云南省昆明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从事化学教学研究.㊀㊀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除了考查知识本身以外ꎬ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素养[1].本文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作为试题分析的理论依据ꎬ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ꎬ希望借此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参考.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修订版)由洛林 安德森主持完成修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ꎬ在继承旧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ꎬ是一种针对学习㊁教学和评估而建立的分类学(后文均简称为修订版).其将教育目标按两个维度进行分类ꎬ即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㊁概念性知识㊁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修订版新加入的元认知知识ꎬ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对自身认知的认识.认知过程维度则分为记忆㊁理解㊁引用㊁分析㊁评价㊁创造.这为关心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人们解决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关系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2].2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试题分析2.1考试目标统计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由命题人根据课程标准㊁教材和«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设计.本文分析了选择题(7~13题)㊁非选择题(26~28题)以及选做题(36题)ꎬ得出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目标分类表ꎬ见表1721(非选择题各小题所包含的不同题目依次用a㊁b㊁c㊁d表示).表1㊀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目标分类表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对应题目1.记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9㊁27(1a)㊁35(1)㊁35(4)㊁35(6)8B.概念性知识7㊁11㊁26(1)㊁28(3a)1327(4)㊁35(5)C.程序性知识12㊁28(2a)㊁28(3b)㊁35(2)10㊁12㊁26(2)㊁26(5)㊁26(6)㊁27(1b)㊁28(1)㊁28(2b)㊁28(2c)13㊁35(7)D.元认知知识27(5)26(3)㊁27(2)㊁35(3)26(4)㊁27(3)㊀㊀从表1可看出ꎬ元认知知识与事实性知识考查的最少ꎬ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较多ꎬ可初步认为该套试题难度适中.在认知过程的维度上ꎬ试题考查了五个层面ꎬ重点是 理解 应用 分析 三个层面ꎬ但对于最低认知水平 记忆 和较高认知水平 评价 考查很少ꎬ 创造 很难在试卷上进行考查ꎬ所以没有涉及.以上反映出该试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现将表1中每个单元格中的试题总量作为测量目标的总数ꎬ并构建试题中知识和认知水平分布的频数和频率分布表ꎬ见表2.表2㊀知识和认知水平分布的频率和频率分布表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事实性知识514.7%12.9%00.0%00.0%00.0%00.0%概念性知识00.0%411.8%12.9%25.9%00.0%00.0%程序性知识00.0%411.8%926.5%25.9%00.0%00.0%元认知知识00.0%12.9%00.0%38.8%25.9%00.0%总数514.7%1029.4%1029.4%720.6%25.9%00.0%2.2试题的具体分析2.2.1知识维度(1)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化学术语ꎬ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ꎬ宏观描述物质性质并反映物质保存㊁制备等知识.它通常涉及一些特定的化学元素符号㊁化学式或可靠的化学信息.例如ꎬ试卷第36(4)考查了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等ꎬ都是化学学科中具体而确定的内容.化学事实知识反映在试题中较为简单ꎬ这套试题中命中事实知识的题目数量为6道ꎬ占总测量目标的17.6%.(2)化学概念性知识是包含分类和类目的知识㊁原理和概念的知识ꎬ以及理论㊁模型和结构的知识ꎬ反映现象和事实的本质属性.例如ꎬ试题7㊁11㊁12㊁13分别以各物质的化学性质㊁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㊁电化学原理㊁沉淀溶解平衡理论化学模型为测试对象ꎬ可见该试卷的考查项目非常全面.这套试题共7道概念知识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0.6%ꎬ从不同方面实现对学生概念知识的全面测验.821(3)化学程序性知识是具有化学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例如ꎬ提取苯甲酸应用蒸馏操作.可见ꎬ此类知识的试题具有更高的水平要求.试题10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ꎬ除了考查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以外ꎬ还涉及了物质的结构㊁电离平衡以及水解平衡等多种知识点.这套试题共15道程序性知识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44.1%ꎬ可见ꎬ该套试卷重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ꎬ突出了高考的选拔性. (4)化学元认知知识是指对认知的认知㊁自我的认知ꎬ还包括情境性知识的相关考查ꎬ大多见于工业流程题.题目26(4)询问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及其是否可行的原因.此类题目难度较高ꎬ所需的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很高.共6道程序性知识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17.6%.2.2.2认知过程维度(1) 记忆 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和提取.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问题有5个ꎬ占总测量目标的14.7%ꎬ数量较少.试题主要包括对常见实验仪器的再认㊁含氧官能团的识别等.(2) 理解 要求学生能解释相应信息ꎬ对物质进行分类ꎬ具有证据推理的素养.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问题有10个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9.4%ꎬ数量相对较多.试题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㊁电化学模型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对常见物质的性质必须耳熟能详.(3) 应用 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况下执行或使用程序.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问题有10个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9.4%ꎬ数量也相对较多.试题主要包括如何应用化学原理㊁化学概念和化学计算来解决化学试题中的化学问题.(4) 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将材料分解为其组成部分ꎬ确定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ꎬ以此来解决问题.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共有7道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0.6%ꎬ表明这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整合和处理能力ꎬ符合考试大纲对备考的相关要求.(5) 评估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某些标准做出判断.此试卷中ꎬ学生 评价 能力主要体现在元认知知识ꎬ占总测量目标的5.9%.这一水平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具体的化学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价.(6) 创造 要求学生能够将一些元素组合成一个新的结构㊁模型ꎬ或者设计新的化学实验方案等ꎬ很难在通过试卷进行考查ꎬ故在本试卷中并未涉及.3结论3.1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该试卷重点考查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ꎬ且程序性知识偏多ꎬ总体来看ꎬ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符合高考 选拔 功能.3.2试题强调对不同能力的综合衡量这套试题可从认知过程维度最低层次的 记忆 到较高层次的 评价 进行考查ꎬ试题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全面性稍有欠缺.它在体现学生不同层次能力发展的共性的同时ꎬ也能够突出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发展特点.因此ꎬ这套试题可用于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化学的最终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刘安ꎬ奚茂云.研究高考命题导向立意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任务: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地理创意试题设计为例[J].教学考试ꎬ2019(18):72-74. [2]吴红耘ꎬ皮连生.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 三维目标 说[J].课程 教材 教法ꎬ2009ꎬ29(02):92-96.[责任编辑:季春阳]921。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寒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每位教师,推荐给大家的专业读物,对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益,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结合布鲁姆教学目标的分类,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 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如图 1 所示。 线上教学指的是利用 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 由教师提前发布预习内容和课 前测试, 由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习惯开展自 主学习。 线上教学适用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 自主学习,可以实现布鲁姆教学目标中的低阶目标,如 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 而线下教学不仅包括传统课堂 教学,也包括课后作业和答疑等,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 面交流,更适合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实现高阶学 习目标,如分析、综合和评价。
生非常认可这种线上线下混
合教学模式。 15%的学生希
望开展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形
式。 课前预习的测试题、客观
题准确率为 86%。 对于一些
图 2“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不合格的作业, 教师让学生 重做后再提交, 以帮助其准
并通过课前测试进行学习效果自评。 通过这种教学设
确掌握知识点, 使课后作业
计实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记忆和理解低阶教 的正确率提高到了 90%。 以上数据表明这种混合教学让
———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王静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推广。 在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指导下,“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巩固提高” 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线
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分配了相互独立且关联的教学内容, 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螺旋上升。 文章以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行本章的教学内容之后,笔
者利用学习通线上统计功
能, 对课前布置的任务点的
平均完成率和课后作业完成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具体应用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具体应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塞缪尔·布鲁姆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毕生的突出贡献。

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分类学),包涵认知、情感和技能领域的知识。

一、认知领域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布鲁姆和大卫·克拉斯沃尔合作撰写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成六个阶层,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其中知识是最低的阶层,评价是最高的阶层。

2001年修订版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一)知识内容维度: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类。

各领域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认知过程维度:学生的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

学生学习每一类知识都有可能经历认知过程的若干维度。

因此布鲁姆设计了分类表(如下表所示),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自己确定的教学填写到分类表中,以便清晰认知自己的教学究竟在培养学生的哪个方面。

二、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内化。

修改后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学设计者和教师编写和修改学习目标。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在努力解决关于教育、教学和学习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四个基本问题分别是:1.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学习问题)2.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学问题)3.如何选择或设计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测评问题)4.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教学中利用目标分类学可有助于教师思考这四个基本的问题。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分析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分析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分析应用
摘要:简述2001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理论,并结合该理论尝试分析一篇化学教学案例,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详细分析以及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评价,得出其优劣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化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致性评价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09-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042001年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问世。其影响力远高于1956版。已经在许多国家的课程编制、教育目标设计、教学评价等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反观国内有关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研究与论述,多数仍采用旧版资料,特别是在化学教学领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方面的新研究也势在必行。本文借用2001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理论来分析一篇教学案例,对其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及这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一、2001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1956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长期应用的经验和效果的基础上,以课程理论专家安德森(l.w.anderson)为首的教育专家团队开始酝酿,并于2001年完成出版了《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与布卢姆1956版的一个维度分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新的分类学采用了“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二维框架(见表1)。修订版以知识维度为纵轴(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为横轴(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构成了一个二维表。对于相同的知识类型来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认知过程,形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中的动词和名词分别确定“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类别,将教育目标置于相应的交叉单元格中。因此,使用了分类表之后,就能更完整清晰地理解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这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将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认知活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是新版分类表的价值所在。二、化学教学案例分析本节笔者借用江苏某高级中学高一化学备课资料的教学案例(略作修改)。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忆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分析:该目标包含3个子目标。“记忆”是认知过程的记忆水平,“了解”和“懂得”都是理解水平。“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隶属事实性知识。“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的概念”是概念性知识。即目标1可以转换为记忆事实性知识(目标1.1)、理解概念性知识(目标1.2)、理解事实性知识(目标1.3)。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分析:前半个子目标即理解概念性知识(目标2.1),后半个子目标即运用程序性知识(目标2.2)。(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分析:“初步培养学生……”没有明确的说明认知水平的动词,因此这个目标很模糊,不容易被操作,因此这个目标暂不做考虑。后半个子目标中“化学知识”过于宽泛,但根据本课题,姑且将其归为运用程序性知识(同目标2.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将以上六个教学目标归类于表2。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活动1)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分析:教师通过知识回顾,引发学习兴趣,引出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这一活动属于回忆概念性知识。2.物质的量的概念(活动2)物体的长短,物体的冷热程度如何表示?同样的,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缺一不可,不可简写。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符号mol,简称摩。(教师板书)分析: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并积极提取已有知识,为新旧知识的迁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引入了物质的量的概念。活动2属于记忆、理解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3.阿伏加德罗常数概念(活动3)1mol物质的量表示的粒子数目是多少呢?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的?请阅读教材45页上内容,理解物质的量在粒子数目上的大小关系(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得出结论)。结论: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是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也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贡献,故用他的名字来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以示纪念。化学上,我们用na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单位mol-1,它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其数值近似等于6.02×1023个(教师板书)。分析:学生自学,师生一问一答,检验自学成果,并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活动3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例题(评价1)(1)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①1mol 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_________。②2mol氢分子含_________个氢原子。(2)判断正误,说明理由。a. 1mol氢b. 1mol co2 c. 1mol小米(3)根据摩尔有关知识进行计算。①1.204×1024个h,合________mol。②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分析:这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上述两个概念。因此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的评价。4.n、na与n的关系(活动4)由以上练习得出粒子总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三者之间的关系,写出公式。注意:摩尔是一个巨大数量粒子集合体,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例如可(教师板书)分析:此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根据几道例题就引出公式,得到结论,可能效果不会太好,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此过程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并运用程序性知识。随堂练习1(评价2)(1)0.5mol水中含有_________个水分子。(2)1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分析:本练习主要让学生在上述例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公式:n=nna。属于对运用程序性知识的评价。5.摩尔质量概念(活动5)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那么,1mol粒子的数目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其数目约为多少?我们初中所学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以碳-12原子为标准得出来的,它是怎样定义的?思考:假如一原子的质量为m1,碳-12原子的质量为mc,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1怎样表示?(学生答案a1=12m1/mc,教师评价)。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m2,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a2又该怎样表示?(学生回答)。a1比a2与m1与m2的关系是什么呢?(教师推导得出:原子的质量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得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根据上述推导1mol氢原子的质量是多少?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1mol氢分子呢?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回答)那么,对于粒子中的离子来讲,又将怎样呢?请大家阅读课本12页最后一段后回答(学生回答)。结论: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符号为m,公式:m=m/n,单位g/mol。依据此式,我们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构成物质的粒子集体——物质的量联系起来。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新知识,再由教师推导得出结论,最后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这过程中通过紧凑的提问和学生自学,从而记住并理解结论以及概念。这一活动属于回忆概念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运用程序性知识。随堂练习2(评价3)(1)na的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2)1mol 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例题(评价4)(4)24.5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m(h2so4)=98g/mol。n(h2so4)=0.25mol。随堂练习3(评价5)5mol cuso4·5 h2o的质量是多少?分析:评价3就是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简单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数学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一种经典的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科学的教学指导框架。

本文首先将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知识理解、技能应用和思维创新,并分析这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数学单元教学中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我们将分析数学单元教学内容与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契合点,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来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

本文还将关注数学单元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认知差异、教学内容难度控制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总结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数学单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作用。

我们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多个教育领域。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其中,认知领域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核心,它包括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在认知领域中,布鲁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最初,学生需要获取和记忆事实、概念等基础知识,这是知识层次。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理解知识的含义,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这是理解和应用层次。

进一步地,学生需要分析知识的结构、关系,能够评价知识的价值,这是分析和评价层次。

学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观点,这是创造层次。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层次化的框架,帮助教育者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

用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指导的教学案例分析

用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指导的教学案例分析

用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指导的教学案例分析摘要:《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手册》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四部著作之一。

2001修订版的完成不仅是知识观、学习观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服务于日常所有学科的教学。

本文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理论为依据,以初中数学案例分析为实践,验证和探索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一、专业研究的启发自八十年代中期华东师范大学邀请布卢姆来华讲学,并于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许多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修订版认知目标分类学理论中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安排课程流程,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修订后的目标分类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就是以知识维度与相应的认知维度制定双向细目表,使知识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更明确;再依据双向细目表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展开教学设计,并根据要求实施教学。

本文以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为依据,以初中数学案例分析为实践,验证和探索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教学案例呈现教材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基于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认识的基础之上过渡到正方形,突出了探究的层次性,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特点来认识正方形,在教学时需要进行联系和区别,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会到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逐步掌握了说理的方法,形成了基本的推理能力,为本节课的推理证明提供了铺垫和思路。

(完整word版)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完整word版)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寒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每位教师,推荐给大家的专业读物,对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益,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布鲁姆教学论的实践(3篇)

布鲁姆教学论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布鲁姆教学论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它强调认知领域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从布鲁姆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现状和挑战。

一、布鲁姆教学论的基本原理1. 认知领域的分类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这六个层次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每个层次都是对前一个层次的深化和拓展。

(1)知识:指对事实、概念、原理等的记忆和回忆。

(2)理解:指对知识、概念、原理等的理解和解释。

(3)应用:指将知识、概念、原理等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分析:指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演绎。

(5)综合: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概念、原理等综合起来,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

(6)评价:指对知识、概念、原理等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

2. 教学目标的设定布鲁姆教学论强调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认知领域的分类,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

通过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二、布鲁姆教学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1)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布鲁姆教学论的认知领域分类,分析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难度,确定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3)评估教学效果:通过测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实施(1)创设情境:教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3)鼓励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这一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个领域及其各自的层次,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一分类学。

### 认知领域认知领域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涉及到学生的知识获取、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认知过程。

在认知领域中,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 记忆(Remembering):学生能够记住、回忆和重述信息,包括事实、概念、定义等。

例如,背诵诗歌、记忆历史事件等。

2. 理解(Understanding):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解释、总结、描述等。

例如,解释一个物理定律的意义、总结一篇文章的主旨等。

3. 应用(Applying):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例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语法知识写作文等。

4. 分析(Analyzing):学生能够分解知识,识别其组成部分,进行比较和分类。

例如,分析一幅画的构图、分解一个化学反应过程等。

5. 综合(Evaluating):学生能够将不同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整体,进行判断和评价。

例如,评价一部小说的价值、判断一个观点的合理性等。

6. 评价(Creating):学生能够创造新的思想、产品或观点,展示创造性和独立性。

例如,创作一幅画、设计一个科学实验等。

### 情感领域情感领域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涉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域,对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情感领域中,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接受、回应、评价、组织和内化。

1. 接受(Receiving):学生能够愿意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或价值观,展现出开放的态度。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寒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每位教师,推荐给大家的专业读物,对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益,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高级英语》阅读实践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高级英语》阅读实践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高级英语》阅读实践发布时间:2022-12-27T06:42:59.408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7期作者:刘玉梅[导读] 本论文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以张汉熙《高级英语》为阅读教学材料,分层设计阅读教学过程,并针对课程特点,创设高阶思维问题,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

刘玉梅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摘要:本论文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以张汉熙《高级英语》为阅读教学材料,分层设计阅读教学过程,并针对课程特点,创设高阶思维问题,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法;分层设计;深度阅读;思维品质一、引言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外语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应当“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级英语阅读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必修课程,与其他先修英语课程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以张汉熙主编、王立礼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重排版)是各大院校外语专业所采用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的综合性和难度比较高,由于课文的编写全部出自英美等国的多种刊物和杂志,有较高的修辞及写作水平和较高雅的语言内涵。

教材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拓展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以本教材开展的阅读课程对于学生高阶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课程应当指向用文本内容和语言理解思考和表达思想的人,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效能。

布鲁姆的分类教学法对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布鲁姆的分类教学法对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

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

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该书,从而掀起了学习和运用该理论的热潮。

十几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布氏理论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布卢姆的教育分类学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以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为理论基础,以小学数学课程为切入点,在理论上试图澄清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问题,在实践上尝试以修订版分类学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该理论。

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为基础,对《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数标》)进行解读与分析,对《数标》中的“三维目标”、整体目标进行剖析,澄清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从修订版的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对小学阶段的学段具体目标(或称内容标准)进行解读与转化,一方面明确内容标准的具体含义,另一方面分析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目标的层次,探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目标的整体分布状况。

通过教学对比实验,比较接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思想指导的教学与常规教学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以此验证新分类的实践效果。

结果表明:1)接受新分类思想指导的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教学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2)接受新分类思想指导的教学与常规教学在目标、教学活动、评估以及一致性四方面存在着差异。

接受新分类思想指导的教学在目标上更为清晰,更为准确,对教学的指导性更强;接受新分类思想指导的教学在教学活动的创设上,更具针对性,目标达成的层次更深,学生主动、有意义的学习成分更多;接受新分类思想指导的教学在评估上更具自觉意识,能够很好地将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使评估更准确;接受新分类思想指导的教学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澄清知识与能力以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是课程改革与开发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实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实践

摘要: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层次。

本文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引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该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层次。

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组织和价值形成;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知觉、准备、机械动作、适应和创新。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层次。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2)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要素。

(3)确定教学层次: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层次,并针对每个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4)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讲授、讨论、实验、操作等。

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确保教学活动涵盖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具体措施如下:(1)认知领域: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概念、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综合信息、评价观点。

(2)情感领域:教师通过情感教育、情感共鸣、情感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动作技能领域: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准备能力、机械动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进行综合评价。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二、理解
理解是指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含义和背后的原理。这一层次的目标 比知识更高级,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记住所学内容,还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 理。例如,对于数学定理的理解、对于英语句子的理解等都属于这一层次。
三、应用
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学生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等都属于这一层次。
(5)综合:能够将不同信息或观点整合为新的整体。 (6)评估: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
2、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和道德意识。该领域的教学活动包括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价值判断等。根据由 低到高的情感过程,布鲁姆将情感领域细分为以下层次:
一、引言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一种广泛接受的教学目标分类框架,为教师提供 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设定方向。该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和社交技能四个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分为多个层次。通过应用布鲁姆分类体系, 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四、分析
分析是指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学生能 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解和分析,识别其中的要点和缺陷,并提出自己的评价和 观点。例如,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等都属于这一层次。
五、综合
综合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创造。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学生能 够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见解和想法,或者创造新的作品或方 案。例如,创新设计、编写故事、制作艺术品等都属于这一层次。
3、动作技能领域

浅谈知识与技能目标概念——基于修订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浅谈知识与技能目标概念——基于修订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且要回答” 怎么办” 问题 的程序性 知识 。后者也 即是我们传统 能组合在一起, 可以将技能分为定 向、 模仿 、 独立操作和迁移
所说的技能,包括智慧技能和动 作技能。修 订的认知 目标分 四个 学 习 水 平 ( 见表 2 )
类学的知识纬度和认知过程纬度的二维分类表如下 :
表 l 修订的认知 目标分类学表: ( 安德森, 2 0 0 8 )
浅谈 知识 与技能 目标概 念
— —
基 于修 订版 布鲁姆 目
河南 ・ 新乡 4 5 3 0 0 0 )
新课程 “ 三维 目标” 的“ 知识与技能” 是在 “ 双 基” 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对我国教育的发展 的价值是 值得肯定 的, 但从修订版 布鲁姆 目标分类理论来 审视 “ 知识与技 能” , 发 现“ 知识 与技 能” 的科学性令人质疑 , 表述方式 有待商榷 , 本文就“ 知识 与技 能”内涵与外延进行概念 的澄清 , 以便 对教 师的教 学实践 有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 知识 与技 能 修订版布鲁姆 目标分类 学
关于知识, 作为教育 目标的学习结果可以用知识 、 技能、 态
表 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如何加 以组 织的,如何发生内 度 ( 或价值观)来描述 。但为 了与现 代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相吻
在联系 的,如何体现出系统一致 的方式等等 。它包括类别与 合, 此 处应对知识、 技能重新 定义 。表 2的技 能, 因为其第一级 分类的知识、 原理与概括的知识 以及理论 、 模式与结构的知识 。 水平是 “ 模仿” , 所 以只适合指称动作技能。那么, 此处的知识 ( i b i d . )
l 修订版布鲁姆 目标分 类理论
知识与技能 ,学生的知识学 习水平 由低到高可 以划 分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学实践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数学潜能的主阵地,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主渠道。

本文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修订版)》为依据,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透视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脉络,总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一次函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数学潜能的主阵地,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主渠道。

因此,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透视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脉络,是提升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必由之路。

本文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为依据,通过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的授课实录,从知识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三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实现修订版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一、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述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他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并且认为这六个类别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形成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

修订后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原有的知识分类框架中,把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作为分类表这个分析工具的基础,对认知领域和教育目标进行修订,使知识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更明确。

修订版应用于课堂,具体方法是以知识维度与相应的认知过程维度制定双向细目表,再依据双向细目表预先制定一堂课或一个单元乃至一个学程中,学生应该达到哪些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实施教学。

修订版认为,教师需要一个框架以帮助他们了解和组织目标,并使之被清晰地理解和方便地应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评析本案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三节《一次函数》,为第2课时内容。

1.教材分析。

研究一次函数离不开对图像特征的研究,数形结合思想是学习一次函数时必须体现的思想。

本节课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探索一次函数解析式中k、b的值与图像的内在对应关系;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提取信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学情分析。

学习一次函数,意味着由常量数学的学习进入到变量数学的学习,这是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考验。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对他们而言,观察对象、探索思路、研究方法都是陌生的,因而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对图像进行直观具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y=kx和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函数图像的认识,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及其性质。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性质,会根据k的值判断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位置。

(目标1)②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会根据k、b的值判断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

(目标2)③能根据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求出k、b的值。

(目标3)(2)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进行探究。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对一次函数图像及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感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函数图像及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评析:任课教师能围绕知识与认知过程的结合来制定教学目标。

其中,目标1是实现目标2的基础,目标3是目标1、目标2的逆向应用,三个目标形成了递进的层次,有更大的具体性,起到了目标的引导作用。

4.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课题(活动1):(1)画函数y=2x+1图像有几个主要步骤?(2)求作一次函数图像需要描出几个点?一次函数图像中蕴含着什么规律呢?这节课就来研究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活动分析:在情境创设下展开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一问一答,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实现本节课的预定目标做好准备。

这一活动属于回忆引入说明概念性知识。

第二环节:函数y=kx(k≠0)的性质(活动2)几何画板演示k与图像的变化过程。

(1)当k变化时,仔细观察函数图像,它是什么样的图形?(2)当k变化时,函数图像的位置分布在哪儿?(3)从以上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结论:①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 0)的一条直线。

②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像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③当|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活动分析:通过学生观察图像变化,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索实践活动中,体会k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这一活动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

随堂诊断(评价1)练习1.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位于___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___。

评价分析:此练习是针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进行的评价。

这一活动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的评价。

思考:此环节是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建立过程,所以,教给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策略与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第三环节:函数y=kx+b(k≠0)图像的性质(活动3)几何画板演示k与图像的变化过程。

(1)当k变化时,仔细观察函数图像有什么样的变化?(2)当b变化时,仔细观察函数图像有什么样的变化?(3)从以上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结论:①当k>0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四象限;当b<0时,直线必过二、三、四象限。

②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三象限;当b<0时,直线必过一、三、四象限;③当|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活动分析:此活动是理解概念性知识的继续,教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引出一次函数,再归纳出一次函数图像中系数k、b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促成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此过程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并运用程序性知识。

随堂诊断(评价2、3)练习2.看图像,确定一次函数y=kx+b(k≠0)中k、b的符号。

练习3.下列函数,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如何变化?(1)y=9x-7(2)y=2x-1(3)y=-0.1x+3(4)y=(3-22)x评价分析:练习2、练习3是直接套用概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明确了一次函数图像中系数k对图像的影响,并为调整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的评价。

思考:此环节是在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来突破教学难点的。

但教学过程中始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稍显平淡。

如果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分成4个小组,规定每个小组画出k>0、b>0,k>0、b<0,k<0、b>0,k<0、b<0这四种情况下的一种情形,再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出其性质,效果会更好。

第四环节:应用举例(活动4)例1.下图是某次110米栏比赛中两名选手所跑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 (秒)的函数图像,观察图像,你能看出谁跑得更快吗?活动评析:此活动是帮助学生实施恰当的程序,学生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讨论,体会到不同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函数值的增减速度也不同。

这一活动执行应用事实性知识。

随堂诊断(评价4、5)练习4.已知函数y=(m-2)x+n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求:m、n的取值范围。

练习5.一次函数y=(-3k+1)x+2k-1的图像经过原点,确定k的值。

评价分析:这组练习是让学生在例题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旨在检测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属于运用事实性知识性的评价。

思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学习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的必要性,并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自我调整、自我矫正,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学会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活动5)(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活动分析:此活动以表格形式呈现,教师采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归纳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这一活动属于分析概念性知识。

思考:从整个教学过程中看出,活动1是引入阶段,活动2、3是分析问题阶段,活动4、5是得出结论进行应用的阶段。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评价都是围绕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展开,教学重点突出,教学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但由于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这也是值得教师继续改进的地方。

三、案例的反思与启示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考虑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一致性越高,教学过程效率就越高。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考虑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层次性。

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循序渐进,逐步递升,活动和评价随之就有了深度,学生就能顺利实现学习目标。

再次,课堂教学要关注目标、活动与评价之间的相互作用。

目标为课堂教学提供导向,活动和评价为调控目标提供依据,这样课堂教学才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整体。

参考文献[1]安德森等著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杨超杰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分析应用——化学教学案例分析[J].化学教与学,2012,8,9-10。

[3]陈坪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教学实践[J].文学教育,2013,10,60-61。

[4]王小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观[J].全球教育展望,2016,6,29-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