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认识杠杆教案

合集下载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教案(通用6篇)《杠杆》篇1详细介绍:杠杆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

并参阅图13�23、图13�24,图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杠杆?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

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

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

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

板书:“2.名词术语:”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杠杆的分类:一阶杠杆、二阶杠杆和三阶杠杆。

杠杆的特点: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杠杆的认知和了解。

2. 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3. 讲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4. 举例说明杠杆的应用。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例子是哪种类型的杠杆。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各类杠杆的示意图,并标注其特点。

第二章:杠杆的平衡条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让学生学会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2.2 教学内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矩平衡。

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判断力的方向和大小。

2.3 教学步骤1. 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入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讲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4. 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例子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并绘制示意图。

第三章:杠杆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学会使用杠杆解决问题。

3.2 教学内容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剪刀、钳子、撬棍等。

使用杠杆解决问题的方法: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

3.3 教学步骤1. 引入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使用杠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杠杆解决问题。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杠杆解决问题。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并描述其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四章:杠杆的效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杠杆的效率概念。

让学生学会计算杠杆的效率。

4.2 教学内容杠杆的效率概念:输入功与输出功的比值。

输入功和输出功的计算方法。

杠杆的效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4.3 教学步骤1. 引入杠杆的效率概念。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 力臂的确定和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尺子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引出杠杆的概念;2. 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有哪些分类?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 讲解力臂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3. 教师点评和讲解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杠杆的定义、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2. 强调力臂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请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杠杆的定义、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杠杆的力臂和力的作用线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和画出力臂。

教学重点:力臂的概念及其判断。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具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1.1 杠杆的概念:介绍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够在固定点(支点)处固定或移动,用来增加力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1.2 杠杆的分类:介绍一、二、三类杠杆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学习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学习杠杆的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杠杆的平衡条件: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矩平衡,F1L1=F2L2,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在杠杆两端的力,L1和L2分别为力到支点的距离。

2.2 杠杆的力臂:讲解力臂的概念,即力作用线与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力臂越长,力的大小越小,反之越大。

2.3 杠杆的功率和效率:讲解杠杆的功率和效率的概念,功率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效率等于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三、教学内容3.1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讲解一、二、三类杠杆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2 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会判断杠杆的平衡状态。

3.3 杠杆的力臂:讲解力臂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学会测量力臂,并了解力臂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会测量力臂。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判断杠杆的平衡状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力臂的测量。

5.2 教学重点: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杠杆模型、力臂测量工具(如直尺)、平衡尺等,用于展示和实验。

6.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个尺子,用于记录和绘制实验结果。

6.3 辅助材料:准备一些与杠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杠杆的科学教案4篇

杠杆的科学教案4篇

杠杆的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杠杆的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杠杆的科学教案1教材分析(一)背景和目标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

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

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省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科学术语及在生活中的联系掌握比较少。

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操作比较少。

组织教学上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

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力臂和作用力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3. 力臂的概念和计算4. 杠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计算。

2. 难点:杠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运用讲授法,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 利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杠杆平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4. 知识讲解:讲解力臂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力臂的计算方法。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进行解答。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发现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杠杆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和力臂计算的掌握情况。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杠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的工厂或科研机构,加深对杠杆实际应用的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索杠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测量工具等。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

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

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

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大家有信心吗?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基本概念教案

杠杆的基本概念教案

杠杆的基本概念教案教案:杠杆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掌握杠杆的基本含义和概念;2. 理解杠杆原理和使用杠杆的意义;3. 了解杠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杠杆原理和作用;3. 杠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杠杆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给出一个简单的杠杆实例,引导学生对杠杆的概念进行初步理解。

例:小明用杆子将一块很重的石头推了起来,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用的是杠杆?2.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轻松地推举重物?(二)学习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0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相关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解答疑问,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

(三)了解杠杆原理和作用(3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杠杆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轻松地推举重物,并通过实例演示杠杆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使用杠杆有哪些优势和作用?使用杠杆有什么风险和限制?(四)学习杠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0分钟)1. 学生自主探究: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域,研究并介绍该领域中使用杠杆的案例。

2. 学生展示成果,并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教师适时辅助与指导。

(五)总结与课堂作业(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梳理和复习。

2. 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杠杆为主题,撰写一篇文章,介绍杠杆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案例,并提出自己对杠杆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引入概念、自主学习、案例分析等,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在各个环节都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

同时,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量适中,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九年级物理13-4-1杠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13-4-1杠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13-4-1杠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篇:九年级物理 13-4-1杠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四节杠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杠杆的定义,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会画杠杆的力臂,4、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过程与方法经历画杠杆的示意图,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中的杠杆使用,乐于在生活中发现杠杆,使用杠杆。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教学难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进行学习:读教材P64,思考:1、什么是杠杆?讨论:(1)一根硬棒是杠杆吗?一根硬棒在地上拖着走,这根硬棒是杠杆吗?(2)杠杆只能是直的吗?举例说明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叫支点,用字母表示。

(2)动力:叫动力,用字母表示.(3)阻力:叫阻力,用字母表示.注意:杠杆的受力分析①分析杠杆受力时,注意是杠杆受力,而不是杠杆施力。

力的作用点在上。

②阻力的方向的确定。

③例题分析:用木棒撬石块(见课本图),动力使杠杆A端向下运动,则杠杆B端向上运动,石块被撬起,此时是杠杆施力,石块受力。

同时,石块阻碍杠杆向上运动,杠杆受阻力向下,石块施力,杠杆受力。

(4)动力臂:从到的距离。

(5)阻力臂:从到的距离。

补充讲解: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再作。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最后符号指明哪段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2。

力臂常用实线画出。

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重合,可用大括号表示。

(二)学生练习:画出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反思:杠杆一节是学生对机械的入门教学,要让学生学好。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杠杆的定义及六要素,然后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及多媒体展示加强了学生对杠杆六要素的理解。

强调杠杆力臂的作法;引导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强调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教学效果好。

13.4杠杆平衡教案

13.4杠杆平衡教案

13.4杠杆平衡教案【教学背景】在新课标要求下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杠杆平衡的知识要点【教学课题】杠杆平衡【教学科目】物理【教学年级】初中九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的杠杆使用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生活的意识【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方法】互联网搜索法:启发教育:探究实验法:小测和小组统计教育:初中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

在课堂探究的时候活泼的性格使他们会积极参与,但是在练习的时候活泼的性格又会使他们浮夸,所以课堂采用了启发,引导和探究,互联网搜索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小测和小组统计作为练习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测和小组统计教育:二、新课:探究实验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这时任何一方用力大一点,或者作用点向后移动一点,都会把对方抬起。

就好像跷跷板一样。

注意:这里说的平衡不是杠杆放平,而是指杠杆不绕着支点转动了。

只要杠杆不绕着支点转动,就算杠杆不平,也是平衡了。

(1)同学们讨论:天平、杆秤都是我们熟悉的杠杆,我们在使用杠杆时都要达到平衡才行,当杠杆处于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分析课本65页实验,思考: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2)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支架,线,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实验中我们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4)实验数据记录表格:(5)我的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是:启发教育:图上的杠杆都能省力,为什么呢?互联网搜索法:同学们在互联网搜索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看看他们各有什么特征?省力杠杆/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 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CA%A1%C1%A6%B8%DC%B8%CB&s=0费力杠杆/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 t=-1&fm=result&fr=&sf=1&fmq=1332032378392_R&pv=&ic=0&z=&se=1&sho 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7%D1%C1%A6%B8% DC%B8%CB&s=0等臂杠杆/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B5% C8%B1%DB%B8%DC%B8%CB&fr=imgt/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 t=-1&fm=result&fr=&sf=1&fmq=1332032415224_R&pv=&ic=0&z=&se=1&sho 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5%C8%B1%DB%B8% DC%B8%CB&s=0杠杆的应用(省力和费力杠杆以及等臂杠杆)向同学们介绍生活中杠杆的应用以及分类,分析省力杠杆省力缺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缺省距离。

《杠杆》教案设计

《杠杆》教案设计

《杠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与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3. 力臂与力的作用效果4. 杠杆的应用5. 综合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杠杆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杠杆的平衡条件。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 设计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杠杆的定义与分类。

3. 课堂演示:进行杠杆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杠杆的应用。

6.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杠杆概念的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以及杠杆应用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杠杆的定义与分类,熟练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章节内容。

2.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测力计等。

3. 辅助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4. 网络资源:相关案例、拓展知识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平衡条件;第二课时重点讲解杠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

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

2. 反思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杠杆的五要素。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4.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五要素及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运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五要素。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古代著名的杠杆实例——阿基米德杠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五要素,让学生明确杠杆的基本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杠杆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实例,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应用。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应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杠杆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细致程度,以及能否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3. 练习题评估:批改课后练习题,了解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发展。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杠杆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介绍杠杆的定义,讲解杠杆的组成部分,如支点、动力、阻力等。

2.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讲解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的分类标准及特点。

3. 杠杆的计算讲解杠杆的计算方法,如力臂、力矩等概念,并教授简单的计算技巧。

4. 杠杆的实际应用介绍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剪刀、钳子等工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杠杆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工具。

2. 学具:学生实验套具、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杠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讲解杠杆的组成部分,如支点、动力、阻力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讲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讲解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的分类标准及特点,并通过实物进行展示。

4. 讲解杠杆的计算方法讲解力臂、力矩等概念,并教授简单的计算技巧。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并计算杠杆的力臂和力矩。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杠杆计算和实际应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杠杆定义、分类、特点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杠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深入了解杠杆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杠杆》教案设计

《杠杆》教案设计

《杠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培养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杠杆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和探究的精神;(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推导和理解;(2)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剪刀、尺子、钩码等;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些钩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杠杆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杠杆的定义;(2)学生分享对杠杆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3)教师讲解杠杆的分类,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

2. 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1)教师提出问题:“杠杆是如何保持平衡的?”;(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3)每组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4)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教师给予指导;(3)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平衡条件;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3. 每组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杠杆,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3.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讨论和问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3.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杠杆?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具有绕固定点转动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介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 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教师展示实验器材:杠杆、钩码、支架、尺。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杠杆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2. 实验二:探究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1)教师展示实验器材:杠杆、钩码、支架、尺。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臂在杠杆平衡中的作用。

(3)学生讨论力臂的概念,理解力臂在杠杆平衡中的重要性。

四、讨论与问答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3. 教师总结,点评学生的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臂的概念。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杠杆的五要素。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4.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五要素及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日常工具。

2. 学具:学生实验套具、笔记本、彩笔。

3. 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因篇幅原因无法一次性提供,请后续提问时告知,我将依次为您提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杠杆。

3. 讲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这些要素。

4. 推导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引导学生理解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的原理。

5.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杠杆的简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杠杆类型和平衡条件。

3. 选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杠杆的定义、分类、五要素和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杠杆的概念与分类1.1 引入杠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感受杠杆的存在;1.2 介绍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1.3 分析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杠杆的平衡条件2.1 介绍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与力矩的平衡;2.2 讲解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3 通过实验和习题,让学生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三章:杠杆的应用3.1 讲解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3.2 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杠杆原理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3.3 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杠杆的断裂与安全4.1 讲解杠杆断裂的原因及其危害;4.2 介绍如何防止杠杆断裂的方法;4.3 教育学生注意杠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第五章:杠杆的综合练习5.1 提供一系列有关杠杆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2 分析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5.3 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实验、习题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利用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杠杆的特点和应用;3.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习题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杠杆知识的掌握情况;2. 关注学生在实验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杠杆的力的作用线和力臂6.1 引入力的作用线和力臂的概念;6.2 讲解如何确定力的作用线和力臂;6.3 通过图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线和力臂的画法及计算。

第七章:杠杆的平衡状态判断7.1 介绍如何判断杠杆的平衡状态;7.2 讲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7.3 通过实验和习题,让学生熟练判断杠杆的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杠杆认识教案

初中物理杠杆认识教案

初中物理杠杆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杠杆,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 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二、学习新课1. 认识杠杆讲解: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

如图91第一图。

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

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 杠杆的分类讲解: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杠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一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如平衡尺。

(2)二力臂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如撬棍。

(3)三力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如镊子。

三、实验探究1.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材料,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讲解: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原理。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杠杆,了解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了解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拓展: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生活中的工具是杠杆的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杠杆的认识教案

初中杠杆的认识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杠杆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 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3. 能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和特点。

2. 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杠杆的五要素和分类。

2.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杆秤、剪刀、钳子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机械,如剪刀、钳子、杆秤等,引发学生对杠杆的思考。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机械的原理吗?它们是如何起到帮助我们作用的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 演示杠杆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杠杆的结构。

3. 讲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

4. 举例说明各类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杠杆平衡条件。

3. 讨论如何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杠杆的五要素、分类和特点。

2. 强调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剪树枝、撬石头等。

2. 完成学生手册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杠杆的基本概念、五要素和分类,掌握了杠杆平衡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同时,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4认识杠杆教案
【教学背景】
在新课标要求下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杠杆的知识要点
【教学课题】
杠杆
【教学科目】
物理
【教学年级】
初中九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杠杆和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受到的动力和阻力,能从常见
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2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能确定并作出已给定杠杆的五要素。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的杠杆使用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生活的意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杠杆的定义、力臂的画法
教学难点
如何力臂的引入
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
【教学方法】
互联网搜索法:
启发教育:
小测和小组统计教育:
初中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

在课堂探究的时候活泼的性格使他们会积极参与,但是在练习的时候活泼的性格又会使他们浮夸,所以课堂采用了启发,引导和探究,互联网搜索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小测和小组统计作为练习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互联网搜索法:
同学们在互联网上搜索我们身边的杠杆的例子:“自行车、学校的闸门、钟表、酒瓶起盖器等等那些是杠杆,为什么的?
/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 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B8%DC%B8%CB&s=0
二、新课:
启发教育:
1、认识杠杆
故事: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其实它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要和
地球较量一番,而是把一种叫“杠杆”的机械的使用方法告诉了我们
——有一条长棍和一个立足点,就可以把很重的物体用较小的力抬起
来。

阿基米德用的棍子为什么是一根杠杆呢?
撬棒、跷跷板和抽水机摇柄发生了怎样的运动?
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运动?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

(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l1)
动力作用线的定义在课本的下面(学生阅读)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演示)
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不够
长怎么办?(教师演示)
我们把这五个要素叫做杠杆的五要素。

现在我们来练习画三个(练习几个简单的杠杆)
补充: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如上述的羊角锤是弯的,而跷跷板就是直的互联网搜索法:
同学们搜索如何画点到线的距离
/question/256866738.html
/Item/6801.aspx
小测和小组统计教育:
训练如何分析工具的杠杆部分并画出来
力臂的画法是点到线距离的画法:支点到力的作用线距离
力臂作图: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C1%A6%B1%DB&in=12014&cl=2&lm=-1&st=-1&pn=0&rn=1&di=1056360939 45&ln=1977&fr=&fm=result&fmq=1332028679105_R&ic=0&s=0&se=1&sme=0 &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105636093945&o bjURLhttp%3A%2F%%2F101resource004%2Fwenjianku %2F200913%2F101ktb%2Flanmu%2F3.18.1%2FF20P0795%2FF20P0795.files% 2Fimage008.gif&fromURLhttp%3A%2F%%2F101resour ce004%2Fwenjianku%2F200913%2F101ktb%2Flanmu%2F3.18.1%2Ff20p0795% 2Ff20p0795.htm&W188&H192&T11698&S2&TPgif
羊角锤力臂图: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C1%A6%B1%DB&in=8033&cl=2&lm=-1&st=-1&pn=5&rn=1&di=10356326628
0&ln=1977&fr=&fm=result&fmq=1332029429203_R&ic=0&s=0&se=1&sme=0& 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1&di103563266280&ob jURLhttp%3A%2F%%2Fupload%2Fcz2010%2Fimages%2 F1008%2F04%2F153925506.jpg&fromURLhttp%3A%2F%2Fcz2010.qlteacher.
com%2Fsubmission%2Fwuli%2F4042031&W512&H384&T8286&S10&TPjpg
闸刀图: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C1%A6%B1%DB&in=17568&cl=2&lm=-1&st=-1&pn=9&rn=1&di=3156215389 5&ln=1977&fr=&fm=result&fmq=1332029429203_R&ic=0&s=0&se=1&sme=0& 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9&-1&di31562153895&obj URLhttp%3A%2F%%2Fmyupload%2Fclass%2Fdggbcz3203%2F jswl%2F20100527111446005.jpg&fromURLhttp%3A%2F%%2 Fclassarticle.aspx%3Farticleid%3Ddggbcz3203jswl2010527111550720% 26columnid%3Djswl%26siteid%3Ddggbcz3203&W168&H104&T8815&S4&TPjpg 抽水机图: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C1%A6%B1%DB&in=17568&cl=2&lm=-1&st=-1&pn=14&rn=1&di=112144342 260&ln=1977&fr=&fm=result&fmq=1332029429203_R&ic=0&s=0&se=1&sme= 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4&-1&di112144342260 &objURLhttp%3A%2F%%2Fmyupload%2Fclass%2Fdggbcz320 3%2Fjswl%2F20100527111447006.jpg&fromURLhttp%3A%2F%2Fwww.hajzxx.
cn%2Fclassarticle.aspx%3Farticleid%3Ddggbcz3203jswl2010527111550 720%26columnid%3Djswl%26siteid%3Ddggbcz3203&W190&H148&T8818&S2&T Pjpg
【教学反思】
互联网搜索法,启发教育法,小组统计和小测4个环节使学生在课堂形成4次学习思维的高潮,克服了初中学生学习高潮期不长的问题。

总的来说课堂是高效的。

互联网搜索学生很喜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觉得自己搜索
得到的东西是宝贵的,记忆比较牢固。

互联网搜索法值得应用。

学生学习的内容层次可以进一步充实
【教学资源】
同时上传:原创“13.4(1)认识杠杆.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