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股骨粗隆间骨折课件
诊断
• 明显外伤史, 患肢疼痛, 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 可达90°。往 往需经X线检查后, 才能确定诊断, 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股骨粗隆间骨 折的症状与股骨颈骨折相似, 但后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丧失、患肢缩 短等较前者轻, 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一般在45°-60°之间。
尖顶距(TAD)
螺钉切出(cut out) 的概率和TAD值呈正 比。当平均TAD值从 25mm降低至20mm 时, 螺钉脱落引起的 固定失败率从8%降 低到0。研究者鼓励 在术中常规测量TAD 值, 如果导针位置表 明TAD值大于25mm, 他们建议重新复位并 重新植入导针。
不对称放置的螺钉导致的扭力Tx
治疗
保守治疗方式
1、精细护理,防治卧床并发症。 2、保持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补液,给予充分的镇痛药物。 3、骨牵引重量要足够达到体重的1/7,否则易出现髋内翻。髋内翻校
正后,仍需保持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 4.牵引时间要充分一般在8-12周,12周后可逐渐负重。
治疗
手术治疗 目的:
获得坚强而稳定的内固定,恢复股骨距的连续 性,矫 正髋内翻畸形,允许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下床活动,至少 患侧髋关节部分负重。早期活动有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 静脉栓塞、压疮或一般情况变差等并发症。
Boyd and Griffin's 分型 Ⅰ型: 由大转子至小转子、沿着转子间线所发生的骨 折,稳定无移位,没有粉碎,复位简单且易维持,结 果通常令人满意(占21%)。
Ⅱ型: 为粉碎性骨折,主要骨折位于转子间线,伴有 骨皮质的多处骨折,有移位,复位较困难,一旦复位 可获得稳定。 (占36%)。
Ⅲ型: 基本属于转子下骨折,至少有一骨折线横过近 端股骨干小转子或其稍远部位,有大的后内侧粉碎区 域,并且不稳定,复位比较困难,手术期、恢复期并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
应用于一些转子间骨折的加压固定。髋拉力螺钉 进入股骨头的深度是获得对近端骨折块最大把持 力至为重要的因素,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 0.5~1cm以内。髋拉力螺钉套筒与侧方钢板的最 佳角度一直存在争议。许多作者认为,钢板角度 为150°时最好,因为此时拉力螺钉的角度与股 骨颈内的压力骨小梁更为平行,理论上讲,此时 螺钉于套筒更易滑移,也降低了内植物因折弯而 断裂的机率。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术前准备:
术前照伤侧髋部的正、侧位X光片,照X光片制订 诊断和手术计划。
年纪较大患者(66.4%超过70岁)术前准备按常规进 行,包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胸部X片,必要时进行内 科会诊。
手术在骨科手术牵引台上进行。推荐术前用手术草图 做计划。
器械和植入体选择
头或髋臼,负重的压力可直接传导至骨, 而非内固定物;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内固定的特点
3)保持骨折端复位并嵌紧,减少不愈合。 也就是说DHS主钉为一根较粗的螺纹钉, 钉的近端为粗螺纹,远端是滑动槽,侧方 为套筒钢板,粗螺纹钉远端可在套筒上滑 动,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当局部肌 肉收缩或下肢负重时,钉远端可在套筒的 滑动槽内后退,使骨折断端之间出现压应 力,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手术治疗
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总体上依赖于五个因素:骨的 质量、骨折类型、复位情况、内固定的选择以及 内固定与骨的位置。骨科医生仅能控制后三种因 素,但必须考虑前两种因素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 划。骨折复位对于内固定后的稳定非常重要,应 该力求达到解剖复位。因为解剖复位,特别是内 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恢复,仍是复位后稳定的基础。 如骨折端严重粉碎而无法解剖复位,则应考虑行 截骨术或股骨近端内移,以获稳定的非解剖复位。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术前准备:
术前照伤侧髋部的正、侧位X光片,照X光片制订 诊断和手术计划。
年纪较大患者(66.4%超过70岁)术前准备按常规进 行,包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胸部X片,必要时进行内 科会诊。
手术在骨科手术牵引台上进行。推荐术前用手术草图 做计划。
器械和植入体选择
头或髋臼,负重的压力可直接传导至骨, 而非内固定物;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内固定的特点
3)保持骨折端复位并嵌紧,减少不愈合。 也就是说DHS主钉为一根较粗的螺纹钉, 钉的近端为粗螺纹,远端是滑动槽,侧方 为套筒钢板,粗螺纹钉远端可在套筒上滑 动,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当局部肌 肉收缩或下肢负重时,钉远端可在套筒的 滑动槽内后退,使骨折断端之间出现压应 力,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手术治疗
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总体上依赖于五个因素:骨的 质量、骨折类型、复位情况、内固定的选择以及 内固定与骨的位置。骨科医生仅能控制后三种因 素,但必须考虑前两种因素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 划。骨折复位对于内固定后的稳定非常重要,应 该力求达到解剖复位。因为解剖复位,特别是内 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恢复,仍是复位后稳定的基础。 如骨折端严重粉碎而无法解剖复位,则应考虑行 截骨术或股骨近端内移,以获稳定的非解剖复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
如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应及时 治疗和控制。
CHAPTER
05
并发症
长期并发症
感染
手术后可能发生感染,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
骨折不愈合
由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较差,可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需要进行 二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药、活血化瘀药等药物 治疗,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通过石膏 固定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愈 合。
手术治疗
钢板固定
使用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愈
合。
髓内钉固定
适用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通过髓内钉固定,恢复骨折部
位的解剖结构,促进愈合。
发病原因
01
02
03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量 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 发生骨折。
外伤
摔倒、车祸等外力冲击可 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其他因素
髋关节病变、长期使用激 素类药物等也可能增加骨 折的风险。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肿胀
伤处周围肿胀,皮 肤可能出现淤斑。
畸形
骨折部位可能出现 畸形或成角。
疼痛
伤处疼痛剧烈,活 动或移动时加剧。
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老年患者,若骨折难以愈合 ,可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 环和愈合。
康复训练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 患者的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
CHAPTER
05
并发症
长期并发症
感染
手术后可能发生感染,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
骨折不愈合
由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较差,可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需要进行 二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药、活血化瘀药等药物 治疗,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通过石膏 固定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愈 合。
手术治疗
钢板固定
使用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愈
合。
髓内钉固定
适用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通过髓内钉固定,恢复骨折部
位的解剖结构,促进愈合。
发病原因
01
02
03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量 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 发生骨折。
外伤
摔倒、车祸等外力冲击可 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其他因素
髋关节病变、长期使用激 素类药物等也可能增加骨 折的风险。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肿胀
伤处周围肿胀,皮 肤可能出现淤斑。
畸形
骨折部位可能出现 畸形或成角。
疼痛
伤处疼痛剧烈,活 动或移动时加剧。
人工关节置换
对于老年患者,若骨折难以愈合 ,可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 环和愈合。
康复训练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 患者的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
角钢板 鹅头钉 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
髓内固定系统
Ender针 γ钉
.
26
角度钢板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粗 隆间骨折采用固定角度的Jewwtt钢 板,对于稳定性骨折较为有效,一 般极少发生骨不连和器械问题。一 旦骨折位置不稳定,并发症则明显 增加,诸如钉头穿出或钢板折断。 现在角度钢板已基本被放弃使用。
.
45
.
46
.
47
.
17
.
18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外伤史 年龄 平均年龄较股骨颈骨折高,青 壮年患者发病率较低 局部体征:髋部软组织肿胀及压痛 较为明显,可存在外旋及短缩畸形 X线检查
.
19
治疗
.
20
非手术治疗
牵引治疗 一般采用胫骨结节骨牵 引,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需持续 牵引8-12周。期间需加强护理,减少 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骨的机械性强度:包括骨的硬度、弹性和强度 等; 骨折块的分布:小粗隆区域内的骨折对稳定性 有较大的影响,易造成髋内翻和股骨头后倾; 内固定物的选择和放置 复位:恢复颈干角、肢体长度,小粗隆是否复 位尚有争议,我们认为,年轻患者最好予以复 位,以减少远期发生髋内翻的可能。
.
25
常用内固定器械
钉板系统
.
21
Horowitz报告粗隆间骨折采用 牵引治疗死亡率达34.6%,而采 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死亡率仅 为17.5%。
由于保守治疗死亡率和髋内翻 的发生率较高,在国外已基本 被放弃使用。
.
22粗隆间骨折的坚强内来自固定和病人的早期活动被 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法。
.
23
手术治疗
.
24
影响内固定效果的因素
髓内固定系统
Ender针 γ钉
.
26
角度钢板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粗 隆间骨折采用固定角度的Jewwtt钢 板,对于稳定性骨折较为有效,一 般极少发生骨不连和器械问题。一 旦骨折位置不稳定,并发症则明显 增加,诸如钉头穿出或钢板折断。 现在角度钢板已基本被放弃使用。
.
45
.
46
.
47
.
17
.
18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外伤史 年龄 平均年龄较股骨颈骨折高,青 壮年患者发病率较低 局部体征:髋部软组织肿胀及压痛 较为明显,可存在外旋及短缩畸形 X线检查
.
19
治疗
.
20
非手术治疗
牵引治疗 一般采用胫骨结节骨牵 引,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需持续 牵引8-12周。期间需加强护理,减少 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骨的机械性强度:包括骨的硬度、弹性和强度 等; 骨折块的分布:小粗隆区域内的骨折对稳定性 有较大的影响,易造成髋内翻和股骨头后倾; 内固定物的选择和放置 复位:恢复颈干角、肢体长度,小粗隆是否复 位尚有争议,我们认为,年轻患者最好予以复 位,以减少远期发生髋内翻的可能。
.
25
常用内固定器械
钉板系统
.
21
Horowitz报告粗隆间骨折采用 牵引治疗死亡率达34.6%,而采 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死亡率仅 为17.5%。
由于保守治疗死亡率和髋内翻 的发生率较高,在国外已基本 被放弃使用。
.
22粗隆间骨折的坚强内来自固定和病人的早期活动被 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法。
.
23
手术治疗
.
24
影响内固定效果的因素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完整版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骨折概述与流行病学 • 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学基础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 治疗原则与手术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骨折概述与流行病学
骨折定义及分类
骨折定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 部分断裂。
骨折分类
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和肌肉力量训练。
3
异位骨化
局部热敷、理疗等缓解症状,严重影响功能者需 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
早期康复锻炼
01
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床上肌肉收缩锻炼,逐渐过渡到关节活动
度训练。
中期负重训练
02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
力量恢复。
晚期功能恢复
03
进行全面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训练,逐步恢复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典型症状及体征
肿胀
骨折部位明显肿胀 ,可有皮下淤血。
异常活动
骨折后在非关节部 位出现不正常的活 动。
疼痛
骨折部位剧烈疼痛 ,活动时加重。
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 肢发生短缩、成角 或旋转畸形。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端相互摩擦时 ,可产生骨擦音或 骨擦感。
影像学检查选择与应用
X线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骨折类型 、移位情况。
闭孔神经
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同时 传递大腿内侧皮肤的感觉 。
关节囊及韧带附着情况
髋关节囊
厚而坚韧,附着于髋臼周缘和股骨颈,包绕整个股骨头和股骨颈基部。
韧带
包括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和股骨头韧带等,它们对维持髋关节的稳 定性和活动范围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股骨头韧带内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通过 。
contents
目录
• 骨折概述与流行病学 • 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学基础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 治疗原则与手术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骨折概述与流行病学
骨折定义及分类
骨折定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 部分断裂。
骨折分类
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和肌肉力量训练。
3
异位骨化
局部热敷、理疗等缓解症状,严重影响功能者需 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
早期康复锻炼
01
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床上肌肉收缩锻炼,逐渐过渡到关节活动
度训练。
中期负重训练
02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
力量恢复。
晚期功能恢复
03
进行全面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训练,逐步恢复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典型症状及体征
肿胀
骨折部位明显肿胀 ,可有皮下淤血。
异常活动
骨折后在非关节部 位出现不正常的活 动。
疼痛
骨折部位剧烈疼痛 ,活动时加重。
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 肢发生短缩、成角 或旋转畸形。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端相互摩擦时 ,可产生骨擦音或 骨擦感。
影像学检查选择与应用
X线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骨折类型 、移位情况。
闭孔神经
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同时 传递大腿内侧皮肤的感觉 。
关节囊及韧带附着情况
髋关节囊
厚而坚韧,附着于髋臼周缘和股骨颈,包绕整个股骨头和股骨颈基部。
韧带
包括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和股骨头韧带等,它们对维持髋关节的稳 定性和活动范围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股骨头韧带内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通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
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X-RAY:正侧位片,是明 确的诊断的主要依据 4、CT检查:了解骨折程度 和移位,对分型和治疗选择 的帮助,非常规检查。 5、MRI:主要有助于病理 性骨折的诊断和判断病灶侵 及范围 6、ECT:针对病理性骨折
18
•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尤其是小转子受累的 骨折,是否需要将大、小转子完全解剖复 位,仍存在争议。虽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 稳定性取决于内侧弓的完整性(小转子是 否累及)和后侧骨皮质的粉碎程度(大转子 是否粉碎),但强行将大、小转子解剖复 位会使手术创伤增加,此外术后解剖复位 也不易维持。Rao等 对162例不稳定型股 骨转子问骨折行解剖复位并以滑动髋螺钉 固定,随访结果显示98 病例发生继发移 位。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不稳定型骨折仅 恢复股骨颈干解剖关系即可,无需追求解 剖复位,因为这并未增加髋内翻畸形及内 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
2
股骨粗隆骨折定义
•是股骨颈基底至小 粗隆以上部位的骨 折,包括粗隆间骨 折,大粗隆,小粗 隆骨折,其中最常 见的为粗隆间骨折。
3
股骨粗隆间解剖
4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原因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 •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 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 •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 •老年人骨折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 甚易造成骨折。 •骨折常合并有粗隆后部和股骨矩的破 坏.治疗不当易产生髋内翻畸形.
8
骨折分型 AO分型
9
股骨粗隆骨折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表现
•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 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 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 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 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11
16
•据文献 报道,保守治疗引起髋内翻的发 生率高达40-50℅,死亡率高达35℅左右。 因此,手术治疗、牢固固定已成为目前治 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基本原则.骨折的良 好复位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17
•对于稳定型骨折,轴向牵引、轻度外展内 旋即可获得解剖复位。由于骨折端扣锁后 其完整的内侧弓可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持, 任何内固定物置入后均可得到牢固固定。
•(二)手术指征:对健康状况允许,能耐受 麻醉和手术治疗的各种类型的转子间骨折 均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15
(三)手术禁忌证:
1、3个月以内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病史者
2、伤侧肢体已形成深静脉血栓者;
3、难以纠正的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三、手术方法选择
手 内固定 术 治 疗 外固定
髓外固定 髓内固定
切开复位解剖型钢钉板固定 切开复位Gamma钉固定
梦 境
股骨粗隆区骨折
0
概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 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多 发的骨折,骨折类型复杂,多呈粉碎性, 占全身骨折的3%~4%。随着社会的逐渐 龄化,骨质疏松人数增加,股骨粗隆间骨 折 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1
由于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现已基本被摒弃。 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干预能使骨折 端在无剪力的 情况下愈合,大大缩短了骨折愈 合时间,降低髋内翻的发生率,从而能获得较 满意的功能恢复。同时还可使患者早期活动以 及下地,改善生活质量,以达到良好的预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髓外内固 定系统出 现了很多新进展。
5
骨折分型
•分型方法有多种,如Evans分型,Boyd— Grifin分型,Jensen分型以及AO分型。 •Evans分型:1949年Evans 提出了一个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法,它是根 据骨折后股骨矩的完整性破坏与否,划分 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基础上将骨折分为 五个类型。
6
•Ⅰ型:为单纯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外斜向下 内,无移位
19
(一)、外固定治疗 伤 术毫,最无但小疑是、问,失,外血使固量用定最外支少固架、定的最支针为架道安的感全优染的点率一是较种创高手, 且 合让 ,患尤者其戴在着 髋一 部个 ,外 对固 患定 者支 生架 活直的至影骨响折是愈显 而易见的。
优点:具有手术切口小,对人体干扰少; 小;局操部作麻简醉单下,手手术术,时失间血短量,少患;者痛苦 取出内术固后定可物早等期优离点床活动,无需二次手术
20
• 螺钉穿过阔筋膜及股外侧肌固定,活动时的牵涉痛以及外固定架本身对患者产生的生理压力。妨碍了患
者术后的功能锻炼,阻碍了髋、膝关节的 屈伸活动。 •因此运用此类方法治疗的股骨粗隆问骨折 患者患肢膝关节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永久 性伸屈受限。
21
22
(二)、内固定治疗
髓外固定 髓内固定
闭合经皮多枚针、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指征:1、有多种合并症,伴有重要脏器 功能不全或衰竭,短期内难以纠正
•2、伤前活动能力很差或长期卧床,已失 去了负重和行走功能,或存在严重意识障 碍
•3、预期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 •4、无移位的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14
二、手术治疗 •(一)目的:准确复位,坚强固定,使患者 早期离床活动, 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致 命性并发症。
•Ⅱ型:在Ⅰ型基础上发生移位,合并小转子撕 脱骨折,但股骨矩完整
•Ⅲ型:合并小转子骨折,骨折累及股骨矩,有 移位,常伴有转子间后部骨折
•Ⅳ型:伴有大、小转子间粉碎骨折,可出现股 骨颈和大转子冠状面的暴裂骨折
•Ⅴ型:为反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 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矩破坏
7
骨折分型 Evans
12
治疗目的
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早 期恢复活动,尽快恢复伤前的功能状态, 减少并发症。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如 仅考虑骨折愈合,保守治疗(牵引)即可 奏效。但由于保守治疗合并症较多,如 褥疮、尿道感染、关节挛缩、肺炎以及 血栓等。因此,近年来一致认为,如患 者伤前能活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原则是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及病人术后早 期肢体活动。保守治疗只适于不能耐受 麻醉及手术的患者(如近期心梗患者), 以及伤前不能活动且伤后无明显不适患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