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里面有什么教案
种子教案初中
种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各结构的生理功能。
(2)了解种子的成分,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
2. 种子的成分。
3. 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1. 种子的结构。
2. 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1. 教具:显微镜、解剖工具、种子、多媒体等。
2. 学具:解剖盘、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种子,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2. 提问:你们知道种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种子的结构(15分钟)1. 学生分组,用解剖工具切开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等结构,并讲解各结构的功能。
3.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种子横切面,进一步了解种子结构。
三、种子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展示种子成分实验,包括种子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等成分的检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成分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总结种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
四、种子萌发的条件(10分钟)1. 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水分、温度、空气等。
2. 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3. 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种子的结构图。
2.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种子成分的检测方法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掌握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秘密》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秘密》2021活动目标1.知道种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名称,及种子发芽的秘密。
2.了解种子由发芽到生长的过程,及其生长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3.有探索精神,喜欢种植活动。
活动重点:知道种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名称及了解种子由发芽到生长的过程。
活动难点: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活动准备1各种种子实物2一次性碗若干3泥土4水5课件6种子发芽视频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种子,我们一会去看一看,认一认,摸一摸,这些种子是长什么样的,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二、通过观察,认识种子内外部形状及各个名称1、教师准备实物种子,幼儿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2、出示各种种子图片并提问。
提问:这些种子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呢?(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提问: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都有一条线)师:这条线叫做什么呢?这条线就像我们小朋友的肚脐,我们把它叫做种脐。
3、出示种子名称图片,认识种子各个组成部分名称。
(1)出示图片讲述种子外部的各个名称(种皮、种孔和种脐)师:种子的下面都有一条线,我们把它叫做种脐,种脐的下面有一个圆孔,叫做种孔,种子颜色这块叫做种皮。
现在种子外形我们认识了,那么种子里面是怎么样子的呢?(2)幼儿掰开种子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幼儿说说种子内部的样子)(3)出示种子内部各个名称讲述(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师:刚才我们把种子打开以后,都发现了一根小芽,这个是种子的胚芽,中间有点粗的叫胚轴,下面是种子胚根,里面这一块是种子的子叶,它是给胚芽传输营养的。
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呢?种子要有胚芽才可以发芽。
三、播放发芽录像视频,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提问:种子发芽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师:老师把种子发芽的过程拍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好不好?1.播放种子发芽过程视频。
《种子的结构》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生物
《种子的结构》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初中生物一、教学目标1.说出玉米和菜豆种子的结构。
2.通过动手分解种子并结合结构挂图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建立起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种子的结构。
【难点】胚乳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农民从春种到秋收的图片,提问:能否用一句古诗来形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追问:农民种下的是种子,收获的粮食也是种子,种子又有什么结构呢?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种子的结构(1)菜豆及玉米种子的外部结构教师给每组分发浸软的玉米、菜豆种子,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并画出轮廓。
学生板书演示。
引导学生用镊子拨开菜豆种子的外皮并观察,教师补充讲解外皮是种皮,能够保护内部结构,里面闭合的结构是子叶,能提供营养物质;引导学生尝试用镊子拨开玉米种子外皮,教师讲解,玉米外皮难以拨开,因为是果皮和种皮愈合一起而成,对种子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2)菜豆种子的结构请学生用刀片分开两片子叶,用放大镜结合教师呈现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观察并思考,菜豆种子内部还有什么结构?学生自主回答。
(胚芽、胚轴、胚根。
)教师补充讲解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玉米种子的结构请学生用刀片从种子中间纵向切开,在剖面滴加碘酒,提问:发现了什么?由此有什么猜想?学生自主回答。
(变蓝,富含淀粉。
)教师补充讲解,变蓝的结构是胚乳,富含淀粉,能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
教师呈现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引导学生结合种子观察并提问,玉米种子还有哪些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请学生黑板前连线。
学生板书演示。
2.单双子叶植物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问:区分单双子叶植物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
(通过观察子叶的数目,有两个子叶的是双子叶植物,有一个子叶的是单子叶植物。
)(三)巩固提升画出菜豆及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蒙氏认识种子各部位介绍教案
蒙氏认识种子各部位介绍教案引言。
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是植物繁衍生息的基础。
在蒙氏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种子的各个部位,从而增强他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解。
本教案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一、目标。
1. 让学生能够认识种子的各个部位,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如豆类、谷物、果实种子等。
2. 准备放大镜、刀具、实验盒等实验工具。
3. 制作图片或模型,展示种子的内部结构。
4.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种子的结构图和功能介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观察实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植物种子。
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比较不同种类的种子有何异同。
然后,引导学生用刀具小心地剖开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师可以在一侧展示种子的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观察到的现象。
3. 讨论交流。
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向全班汇报他们对种子结构的理解,包括种皮、胚乳、胚芽等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知识拓展。
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种子的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比如种皮的保护作用、胚乳的营养储备作用、胚芽的生长发育作用等。
通过举例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5.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种子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加深对种子的理解。
四、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植物种子,选择一种种子进行观察和记录,写一篇观察报告。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教案1.大班科学教案种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让孩子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在特性。
2.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2、“为什么叫种子呢?”(二)、操作探索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三)、观赏结束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2、师总结结束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让孩子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在特性。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2、“为什么叫种子呢?”(二)、操作探索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三)、观赏结束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2、师总结结束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旅行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对种子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关系的初步认识。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初中生物《种子》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种子的结构重点: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
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5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3)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种子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种子的生长过程;
3. 能够掌握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外观特征。
2. 学习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a. 种子的外部结构:种皮、种心、胚芽;
b. 种子的内部结构:胚乳、胚珠;
c. 种子的功能:生长、繁殖、传播。
3. 种子的生长过程:
a. 发芽:水分、温度、光照;
b. 生长:根、茎、叶;
c. 开花结果:授粉、受精、结实。
4. 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a. 干燥保存:防止霉变;
b. 冷藏保存:保持活力;
c. 表示保存:种子标本。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种子,探究其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
四、课堂练习:
1. 选择题: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A. 种子壳 B. 胚芽 C. 胚珠 D. 根部);
2. 填空题:种子的保存方法包括(干燥保存、冷藏保存、表置保存);
3. 讨论题:种子与果实的区别和联系。
五、作业布置:
1. 列举三种不同植物的种子,描述其结构和功能;
2. 观察家里的花盆或庭院,找出其中的种子并进行分类。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种子进行观察和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讨论,帮助他们对生物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种子的结构实验教案
教案:观察种子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部分。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并能够描述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
2. 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种子样本(如大豆、玉米、小麦等)。
2. 放大镜。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4. 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种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作用和结构。
2. 提问:你们对种子有什么了解?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二、观察种子结构(15分钟)1. 将种子样本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2.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层(种皮)、内部结构(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讲解种子结构(15分钟)1. 使用教学卡片或图片,向学生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
2. 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如保护作用、储存营养物质、萌发等。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种子的结构,并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
2. 每组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制作一张关于种子结构的海报。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种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种子的结构。
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种子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overall,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种子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一、活动目标:1. 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结构。
2. 通过观察、操作,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3. 能用朗诵、绘画等表现方式来感受种子生长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放大镜、盆栽、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盆栽,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盆栽里的植物,它们是怎么长出芽来的?2. 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们拿一颗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说一说它的特点。
3. 探究种子结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刀把种子切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并说一说哪部分是胚。
4. 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把种子放在泥土里,浇水,观察它如何发芽。
5. 总结:种子的秘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立“种子生长”展示角,让幼儿持续关注种子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知道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在种子发芽实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认真,对种子的生长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关注植物的生长。
整体来看,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放大镜、盆栽、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的经验。
七、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盆栽,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盆栽里的植物,它们是怎么长出芽来的?2. 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们拿一颗种子,观察它的外形,说一说它的特点。
3. 探究种子结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刀把种子切开,观察里面的结构,并说一说哪部分是胚。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引言:种子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关键。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1. 外包被层种子的外部通常有一个保护层,称为外包被层。
它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的伤害和干扰。
同学们可以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比较它们的外包被层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并用手轻轻触摸它们的外表面,感受到外包被层的坚硬或柔软。
这样的观察和实践可以帮助同学们对种子的外包被层有更清晰的认识。
2. 种皮种子里面有一个薄薄的壳,称为种皮。
种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种子的内部组织免受伤害。
同学们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切面,观察种皮的形状和结构。
他们可以发现种皮很薄,但同时也很坚硬,这样可以帮助种子在孕育期间不受到外力的破坏。
3. 胚珠种子的内部有一个关键部分,称为胚珠。
胚珠是植物的重要发育器官,它包含着植物的基因信息。
同学们可以打开种子,仔细观察胚珠。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胚珠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了解到不同的植物在胚珠的形态上存在差异。
二、种子的发芽过程1. 察看种子的状态在同学们探索种子的发芽过程之前,让他们观察一下不同类型的种子,并记录种子的形态、颜色以及是否有外包被层。
这将帮助他们在后续的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种子的发芽。
2. 播种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同学们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播种。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快速发芽的种子,例如小麦或豆类。
在小花盆或小纸杯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然后轻轻浇水。
同学们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但同时避免过度浇水。
3. 观察和记录同学们每天都要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他们可以记录每天播种后经过多长时间种子开始发芽,记录下种子表面的变化,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等。
生物《种子里面有什么》教案
生物《种子里面有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知道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种子,推测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测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准备:1. 实物种子,如大豆、玉米、小麦等。
2. 解剖工具,如小刀、放大镜等。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种子里面有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实物种子,使用解剖工具切开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各部分的特点,并提问:“种子里面有什么成分?各部分有什么功能?”3. 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讲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重点讲解胚各部分的功能。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强调种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
6. 拓展:学生课后收集不同种子的图片,观察它们的异同,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种子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种子结构的理解。
2. 记录学生在回答问题和练习时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种子成分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课后拓展活动的成果,评估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否有助于他们的主动学习。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动手操作和思考。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适当的难度,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种植植物,观察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过程。
初中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
初中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种子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
3. 理解种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种子的外部结构;2. 种子的内部结构;3. 种子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种子的功能与组成之间的关系;2. 掌握种子生长的过程。
教具准备:1. 植物种子;2. 放大镜;3. 实验材料:水、透明塑料袋。
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外观和形状,引出种子结构的主题。
二、讲解1. 种子的外部结构:-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
-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防止种子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
- 胚乳是种子中储存养分的部分,供种子萌发生长时使用。
- 胚是种子中成长为新植物的胚胎,包括胚芽和胚轴。
2. 种子的内部结构:- 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切面,学生可以看到种子内部的胚乳和胚。
- 胚乳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养分,为种子发芽提供能量。
- 胚中包含发芽所需的胚芽和胚轴,胚芽会长出茎和根,胚轴连接胚芽和胚乳。
三、实验操作1. 将一些种子放入含有水的透明塑料袋中,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2. 学生可以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生长、茎的伸长等。
四、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功能。
总结种子的结构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观察家中种子或植物的种子,描述和绘制种子的结构,并写下你对种子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种子的教案
关于种子的教案教案:植物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2. 掌握种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 能够描述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不同的植物种子,如豌豆、苹果、蓬莱米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种子外形、颜色和大小,并带入种子的介绍。
2. 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种子的定义:种子是植物用于繁殖的结构,它由外皮、胚珠和种子胚三部分组成。
3. 组件和功能(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种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帮助学生理解种子外皮的保护作用,种子胚珠的营养储存和种子胚的胚芽和初根。
4. 种子的传播方式(15分钟)讲解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风传播、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种子如何通过不同方式传播到合适的环境中。
5. 种子的生长过程(15分钟)以豌豆种子为例,讲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根系生长、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6. 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包括种子的组成结构、功能、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
四、巩固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 种子由什么组成?2. 种子的作用是什么?3. 种子如何传播?4. 豌豆种子的生长过程有哪些阶段?五、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行搜索不同植物的种子图片,并了解各种植物种子的特点、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观察、讲解和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组成结构、功能、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种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3.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二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三教学难点:描绘种子的结构四教学用具:1、浸泡过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碘液、滴管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同种子植物的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相同么不同它们却有相同的结构;检查实验器材种子,放大镜,刀片,稀碘液,滴管实验注意事项①、在解剖和观察时,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②、解剖时以不损坏种子的结构为原则,观察时要仔细、勤动手、巧动脑、善动笔;A菜豆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部形状:外部结构——最外是种皮、内侧凹陷处是种脐,种脐处不易观察有个小孔是种孔,是种子萌发时吸水的地方,用手捏一下看结果;2观察完种子的外部,我们观察到菜豆种子的有哪些内部结构;B种子的结构功能1:种皮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答:保护内部结构;总结:也就是保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这四个结构是称为胚;种皮保护胚,说明胚更重要;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总结: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老师板书2、猜想:胚中哪部分占最大体积子叶为什么子叶中储存着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这就是子叶的功能;类比菜豆种子结构的学习方法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按从外向内的顺序,观察玉米种子的形状、种皮和果皮;A玉米种子的结构B玉米种子的结构功能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什么部位你怎样知道的胚乳里,根据遇到碘液变蓝知道的五整合提升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异同点;B:种子胚中各个结构的发育问: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那么,构成胚的胚芽、胚轴、胚根分别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部位请根据这些结构的名称和部位猜想;总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叶片的结构知识目标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能力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教材分析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这一节关键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对于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来说,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叶片的结构,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重点: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观察叶片的结构课前活动: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2、观察叶片的结构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叶片的结构,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上一节我们观察了叶横切的临时切片,知道叶片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呢请同学对照挂图指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细胞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要求学生遵循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横切结构的清晰物像永久制片,为观察实验教学过程的推进创造条件;调控学生依次观察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辨认各部分结构的分布部位、细胞形状、排列疏密状况等;首先看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我们看到的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的不同形态,就此想象表皮细胞的立体结构;比如拼图块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每个保卫细胞临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用自制教具演示,当保卫细胞吸水时,分别向两侧凸起,气孔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请同学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有什么规律: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你们现在能回答大多数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的而且总是靠近上表面绿色更深一些归纳: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叶片的上表面颜色一般较叶片下表面深,主要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在叶肉之间有束状结构是叶脉;从叶的外部看,叶脉是许多交织的脉络,构成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平行叶脉; 叶脉是由一些什么形状的细胞构成的呢观察永久制片;指图说明: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图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由此看来,叶脉不仅具有支持作用,而且还有疏导作用;: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1、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2、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3、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整理好显微镜,放回原位;。
中班科学种子教案通用15篇
中班科学种子教案通用15篇中班科学种子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2、学习实物(图片)与文字的配对。
3、激发观察力、探索精神和提高做事的顺序性。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1、各种泡涨的种子(豆),每个幼儿一个装种子的容器。
2、四色卡纸若干,种子各结构的字卡(不同颜色底版),种子结构分类操作卡片,种子的三步卡。
3、作业单:种子的结构。
【活动过程】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让幼儿观察种子,说说对种子的认识及了解。
师:“小朋友请你们摸摸、看看我们的肚子上有什么?(肚脐)那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们容器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种子?它们身上有没有“种子的肚脐”?或者还有些什么?”(根据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种子,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们知道你们容器里的种子里面有什么?它们每一个结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二、自由观察、探索种子的结构。
(一)幼儿自由观察、探索种子1、师:“你们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种子,看看它身上有什么?老师可提醒孩子把种子剥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见图1、图2)(幼儿自由观察、探索)2、师:“请孩子把种子剥开的后,每一部分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四张纸上。
”(见图3)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都把种子剥成了几部分?”(四部分)(二)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见图4、图5)1、师:刚才我们把种子都剥成了四部分。
现在我们每人再拿起一颗种子,在看看我们手上的种子是否还能剥开四个不同的`部分。
2、师拿起一颗种子说:我们先看看到种子外表有什么?(一个小白点)告诉幼儿这小白点叫种脐。
(出示种脐字卡)师:现在我们都把种脐剥放在字卡下方。
3、师:现在我们看到外面的这一层是什么呀?(种皮)老师出示种皮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自己手上种子的外面的皮剥下来,放在字卡下面。
4、师:现在我们再把这光滑的种子轻轻的剥开,我剥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小的胚芽,看看小朋友手上的种子有没有?(胚芽)老师出示胚芽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胚芽剥下来,放在字卡下面。
大班科学种子里有什么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种子里有什么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种子里有什么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探索并发现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多感官感知种子的形状和特征。
2.愿意去发现,比较生活中事物的特点,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愿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大胆创造,在活动中分享与同伴合作的成功经验。
5.学会积累和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稻子、苹果、向日葵、花生等图片、2、各种种子的PPT经验准备: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孩子寻找种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植物王国派人给我们送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种子大聚会",你们想不想参加?不过他们给我们出了许多难题,答出来才能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记录表猜想有没有种子师:国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种子的图片,他想让我们猜猜,这些植物和果实有没有种子,有的话在后面打√,没有就打×。
并且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他们的种子藏在哪里?把它的种子画在前面的图上。
(发记录表)选几张记录表来点评,但不作判断师:我看到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猜想认真的记下来了,那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现在我们跟着图片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确。
三、探索"种子在哪里"1. 向日葵师:了解向日葵的种子师:向日葵的种子在哪里?(花心里)那你们知道还有那些种子是藏在花心里的?说完看ppt2. 探索苹果的种子(点击苹果)看这是什么?它的种子又在什么地方呢?剖开苹果了解:请幼儿上来找一找。
师:原来苹果的种子是藏在它的果肉里的,还有哪些植物的种子也是藏在果肉里的。
幼儿说完看ppt3.花生的种子师:花生的种子藏在哪里呢?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些植物的种子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师小结:我们发现许多植物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果肉里,有的长在花心里,有的是在壳子里。
4、香蕉的种子师:香蕉有种子吗?他的种子藏在哪里呢?5、比较植物的种子:师:我们小朋友前段时间,带来了好多的种子,我都把它放在后面的桌上了,请小朋友们去看看,想想他们都是谁的种子,他们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比较各种种子的特征)。
小小种子,大大的功用教案
小小种子,大大的功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 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1. 种子的基本结构;2. 种子的生长过程;3. 种子的经济价值。
三、教学步骤1. 学生先分小组进行讨论,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哪些种子,该种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并根据组内讨论的结果向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 引入新知。
老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包括种皮、胚乳、芽、种脊等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和成长过程,包括发芽、幼苗期和成长期等。
3. 向学生展示各种种子,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其外观、大小、形状及组成等特征。
4. 分组让学生自行为被分配的种子拍照打印后,进行展示及口头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寿命、经济价值、应用范围等。
5. 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经济价值。
老师向学生介绍各种作物的种子,包括小麦、大豆、玉米、稻米等,并向学生详细解释这些种子的经济价值,如它们对世界粮食安全、食品和饮料生产的影响,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到许多植物根据环境和气候的不同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并产生出不同的种子。
6. 整理知识。
老师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有关种子知识的问题,开展集体讨论。
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种子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小组中的答案中可以发现学生是否吸收了今天的知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教学手段1. 课件2. 种子及放大镜3. 相机4. 打印机五、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培养;3. 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得到了增强。
种子作用教案高中生物
种子作用教案高中生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作用的概念、种子内部结构及功能,并掌握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尊重和珍惜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及种子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种子作用的概念、内部结构、功能以及发芽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2. 教学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细微区别和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种子、水培皿、水、透明胶带、放大镜等。
2. 实验环境:安静、明亮的教室或实验室。
3. 教学资源:教科书、图解资料、视频资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和简单介绍种子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种子作用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功能,种子发芽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3.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种子的外观特征、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在适宜条件下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4. 分析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强化学生对种子作用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种子作用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研究兴趣。
五、课堂延伸1.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种子作用。
2. 分组讨论不同环境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原因,深化学生对种子作用的认识。
3. 拓展实验:布置学生自行设计观察种子发芽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2. 自选一种植物种子,深入了解其种子作用和生长特点,撰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及时对学生实验操作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可通过课堂小结或讨论活动,对种子作用进行回顾和巩固。
八、教学资源1. 《生物学》教科书相关章节2. 视频资源:种子发芽过程的视频3. 图解资料:种子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图解资料以上为种子作用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拓展。
探究自然中种子的生长过程——中班科学教案
探究自然中种子的生长过程——中班科学教案。
一、了解种子基本知识在开始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之前,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基本知识。
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口香糖的外壳,里面的小颗粒就像种子一样。
告诉孩子们,种子的外壳和口香糖的外壳很像,种子外面的硬壳叫做种皮,可以保护种子不受外界伤害,种子里面有营养物质,可以给种子提供营养,种子还有一部分叫做胚珠,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同时,还有种子衣角和胚乳,其作用也很重要。
二、实验探究种子发芽的原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种子发芽的原理。
我们可以将若干颗豆子或绿豆种子放在牙签上,放入透明的玻璃瓶内,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得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
将玻璃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观察到种子的发芽情况了。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生命活动,发现种子从孕育中获得养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长。
三、创造自己的“种子花园”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亲手创造一个自己的“种子花园”。
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玩沙子和小花盆,让孩子们在花盆里播种自己喜欢的种子,并给它们适当的养护,促进它们的生长。
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到种子的生长转化过程,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通过绘画创造自己的“种子花园”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创造“种子花园”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涂色图片,让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种子发芽、成长的理解。
孩子们可以在图片上自由地涂色,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界的感悟和思考。
这样,孩子们就能够从多个角度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科学教案的学习,我们让中班的小朋友们了解了种子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创造和绘画等多个环节,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未来的路上,孩子们会有更多地发现和探究,展开更多的科学探险,成为更好的科学家。
2024年种子教案6篇
2024年种子教案6篇种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2.纸板人手一张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蚕豆、黄豆、赤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种子)二、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教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
(1)观察: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
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提问: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有几颗?(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
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
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教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里面有什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对种子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使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构造;并且会用放大镜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对种子哪部分长出根、茎、叶进行猜想,通过种子的发芽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初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观察实验,并做实验的记录。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知道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且对种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从植物生命的第一步种子开始,对种子进行观察,初步了解种子的构造,并预测种子发芽时哪部分长出根、哪部分长出茎和叶,用实验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想,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我们选择本地常见的几种种子:大豆、蚕豆、花生、向日葵种子等,通过对这几种种子的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构造,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中真实地感受种子内部的结构,并在感受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此外还需准备其它一些材料: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烧杯等。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用解剖的方法,通过放大镜对种子进行观察比较;●能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能找出种子的相似之处;●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种子的构造;●知道种子里哪部分长出根、哪部分长出茎和叶;●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
先请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植物的知识整理在记录纸上,然后来举行一场“植物知识”竞赛。
2、学生整理记录。
3、学生交流。
【评析】“植物知识”竞赛是一个很好的导入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了解学生有关植物的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1、谈话:许多植物的生长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种子。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种子在小组内介绍一下。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教师提问:这些种子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呢?4、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评析】观察种子的不同和相同,不要局限在外形、颜色等有限的方面,这部分的教学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围绕问题自己去观察、研究,就算有的同学把研究深入到了种子的内部,我们也要加以鼓励,给予帮助!这里和下面的“种子里面有什么”不是截然分开的。
三、研究种子里面有什么1、谈话:同学们,种子里面有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根据你们的经验,大家猜一猜:种子里面有什么?2、学生猜想。
3、提问:①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里面呢?(把种子剥开来看一看)②种子这么硬怎么把它剥开来呢?(放在水里泡一泡)4、谈话: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用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下面就请大家把蚕豆种子剥开,观察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边观察边把看到的情形画在记录纸上。
5、学生观察。
6、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为了观察得更清楚,适时提醒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
指导学生观察蚕豆种子里面的每一部分,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什么?像什么……7、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部分学生的画的图贴在黑板上。
9、提问:其它种子里面是不是也和蚕豆种子一样呢?剥开其它一些种子(花生、大豆、葵花子)看看,里面有什么?10、学生观察。
11、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12、小结: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里面是很相似的。
其它种子里面基本也是这样的。
【评析】这里的研究是有目的的研究,是借助工具进行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对细微部分进行观察的能力,科学地记录观察结果是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方法比知识重要。
四、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1、谈话:为什么一粒种子可以长成一棵植物呢?种子里有“植物宝宝”吗?猜一猜,种子里哪部分将来长成植物的根,哪部分又长成植物的茎和叶?2、学生猜想。
3、谈话: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呢4、学生设计实验。
5、讲解实验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培育第一粒种子,以后每天放一粒种子,共放七粒,每天做记载。
6、布置学生课后实验。
7、小结:种子里的“植物宝宝”,就是长成根、茎和叶的部分科学上叫“胚”,其余部分都是胚的“食物”。
【评析】为了保证过程的探究性,我们反对为了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在课前由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结果,因为这样就把问题的探究过程变成了结果的验证过程,趣味性和“科学研究”价值都大大下降,这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就整个过程而言,学生兴致勃勃地设计了实验,研究热情正高时,就因教师提供的实验结果嘎然而止,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失去研究的兴趣。
五、课后延伸在小盒子的3个分格里放3粒黄豆,一格不放水、一格放少许水、一格多放一点水,比较3粒黄豆的发芽有什么不同?【评析】这是一个研究种子发芽条件的实验,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这样的研究无非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周围一切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去研究问题。
一般,这样的研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全的放任自流肯定不行。
教学片断赏析师:同学们,种子里面有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生(齐声回答):想。
师:可是这些种子这么硬,怎样才能剥开来呢?生:用手指剥。
生(抢着说):用刀切开来。
生:用榔头敲。
众生:哈哈哈……生:用牙齿咬。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的方法不行,用刀切、榔头敲、牙齿咬,万一把种子弄坏了怎么办?生(议论纷纷):对呀,弄坏了怎么办!生:老师,我有办法:把种子放在水里泡一下就可以了,我家以前做“回芽豆”,就是先把豆子放在水里泡一夜,这样就容易剥开来了。
生(抢着说):对,我家也做过。
【评析】这一环节采用学生“争论式”的讨论方式,教师以简单的引导,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热闹的争论场面,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己找到最佳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讨论中,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使他们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可真多,不过我们觉得用水泡更合理些。
瞧,老师这儿已经泡好了一些种子,有蚕豆、大豆(就是黄豆)、花生、葵花子。
让我们先来研究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请大家剥开蚕豆种子,剥的时候要特别细心,别把种子弄坏了,观察里面有什么,同时记住随时把看到的结果用文字或者图画记在记录纸上。
开始吧!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醒个别小组为了观察仔细,可以使用放大镜。
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师:好,同学们结束观察。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想到用放大镜来观察。
有的小组还把剥开的蚕豆种子整齐地排在桌上,瞧,这一组排得多整齐啊!并且把你们的发现都记在了记录纸上。
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呢?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你来说,对,就是你。
生:蚕豆外面有一层皮,是深绿色的;拨开以后有两个豆瓣、豆瓣的一角有小芽。
生:我和他的发现差不多,蚕豆外面有皮,有两个豆瓣,也有一个小芽,但是我用放大镜观察后发现小芽的一头好象有点尖,是白色的,另一头象片小叶子,绿绿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小组有什么发现吗?生(抢着说):里面有一条虫子!众生:哈哈哈……师:是吗,让我看看,唉,真的有。
可能是种子放久了吧。
不过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生:老师,我还发现蚕豆皮上有一道黑色的东西,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师:它叫“种脐”,种子一般都有种脐。
【评析】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老师并没有强调所有的学生必须知道种子里面有什么;并没有刻意告诉学生什么是子叶、什么是胚根和胚芽。
只要求学生能通过活动有所收获,能经历一次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在活动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即使课上出现“小意外”,也是非常尊重学生;也不是旁观者,而是深入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研究,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对蚕豆的里面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那么,其它种子的里面是不是也和蚕豆种子一样呢?请大家剥开其它一些种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新发现,这些种子里面有什么?生:这些种子的外面都有一层皮,不过花生和大豆的皮比较软,葵花子的皮比较硬。
生:都可以分成两瓣,还都有芽。
生:我发现花生种子的芽一端有点尖,另一端是分叉的好象两片小叶子。
生:我发现豆瓣的里面都有点凹进去。
师:说得都很好,谁能完整地说一下吗?生:花生、大豆、葵花子和蚕豆种子一样,都有一层皮,都有两瓣,里面都有芽。
【评析】这一活动始终是在一种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师生关系融洽,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他们喜欢上这样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