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医改初心完善制度体系——纪念国发199844号文件实施20周年
我国医疗改革历程回顾
![我国医疗改革历程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a14f250ac850ad02df80412b.png)
我国医疗改革历程回顾2013-03-18 00:00:00 来源: 内蒙古日报暂无网友评论两会期间,回顾一下整个医改的历史,或许我们可以看出“医改”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全社会都在高度关注的持久性改革,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
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媒体采访时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卫生部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
2000年,公立医院产权“变卖”。
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
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进而开始检讨整个卫生事业。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中国医改再次引起关注。
2007-2008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最新医改方案提交2008年3月“两会”讨论。
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2009年,国务院出台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其中重点提出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中国医改大事记
![中国医改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d95b81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b.png)
1951~1953
政 务 院 公 布了《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劳 动 保 险 条 例》,标志着以企业职工福利基金为支撑的劳保 医疗制度的建立。1952年6月27日,周恩来总理签 发了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 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决定自1952年7月开始实行以国家干部为主体、财 政提供经费的公费医疗制度。次年1月,劳动部颁 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把劳 保医疗制度惠及到全民所有制的直系亲属。
2007
医改协调小组委 内的多家海内外 《关于深化医药 面向全社会征求
2015~2016
落实“十二五医改规划”和 业并驾齐驱。中办、国办 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 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 法和成熟经验,有利于加 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 坚实基础。
4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992
国 务 院 下发《 关于 深 化 卫 见》提出,“我国卫生事业是 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 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
2009
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出台。新医改方案获原则通过,并宣布今后3年内将 入8500亿元,目标之一就是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12~2014
国务院出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 实施方案》,全面部署2012-2015年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医改进入新的实施阶段。2013年7月,国务院提出医改 四大主要工作任务。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要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卫生事业 经历了三个重大改革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49-1979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十 年;第二个 阶段 是19 79 -2 0 0 9 年,即改革 开放后的三十年;第三个阶段是从20 09 年至今,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 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 0 0 9〕6号),拉 开了我 国 新 一 轮 医 药 卫 生体 制 改革,即第 三个 阶 段 医 改 的大幕。
王虎峰:医改为社区卫生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王虎峰:医改为社区卫生服务注入新鲜血液](https://img.taocdn.com/s3/m/78e3360eeff9aef8941e06d9.png)
视这个现象。
王虎峰: 以, 所 我说 的这套政 策 , 需要我们做 一个政 策创新 , 要在这方 面想办法。 政策创新 ,06年 国务院政策 出台 了政 策 ,现在各地在做 。20 年 国务 院 1 号 文 20 06 O 《 关于发展城镇社 区卫生医疗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个特别需要抓一批典型, , 做什么 呢?我去考察过一些地方 , 去成都 、 南郑州 , 括北京德胜 、 河 包 月坛 , 得 比较好 的社 做 区, 一个普遍 的问题 , 有 特别需要强有力 的配套政策支持。 因为它走得越快, 政策就显 得越为滞后 , 以特别 需要在 引进人才 、 所 解决职称、 合理的绩效 、 合理的报酬 、 的确 合理 定 , 它的服务量的增长来确定人员的配置。 根据 我看 了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现象。一开始 社 区, 老百姓有一个 了解的过程 , 他们不愿去。 最初建立的社 区, 可以说 门口罗雀。随着 有些社 区做得好 , 老百姓慢慢信任它 了, 现在大家都来。现在有些社 区, 比较好的 , 做得 看病难和大 医院一样 , 看病难是什 么概念呢?他可能排三小 时看不上, 他可能要排一天 才能看上病。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核定编制 , 一定几年不变。 前几年 因为刚开始 , 老百姓 还不理解、 不接 受, 大家没有去, 我们认 为这个编制就可 以了。这几年 , 每年我们看统计
这块 应该尽 快的补起来 。 记者: 机制有 点太僵硬 了, 不够灵 活。您作 为 医改研 究专家对社 区卫生服务工作 当然有很 多体 会 了, 您最想谈 的是 哪些? ‘
王虎峰: 独立开的诊所, 在基层提供服务里面少之又少, 现在 9% 0 之多的, 新建的
社 区卫 生组织都是 公立 的 , 都是按 照类似 于原来 小 医院 的模 式建立 的 , 种全科 医 这 生都是里面 的职工 。 我们 的政策是对 单位 不对人 , 有很 多考核 , 我们是对社 区中心或 者社 区服务站 的, 并不是对 哪一个 医生 的。 而国外的 医生 , 是真正 的可 以独立承担这 个 责任 , 而我们是对个人 的, 甚至他可 以管理 到个人 的。 下一步 , 可不可 以、 应不应该
医疗改革案例
![医疗改革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76eb21192e45361066f550.png)
2000年 国务院出台《 200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 导意见》 确定实行医药分业的原则, 导意见》,确定实行医药分业的原则,“鼓励各类医疗机 构合作、合并” 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 构合作、合并”,“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 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2000年 2000年7月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提出:要在2001 2001年底实 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提出:要在2001年底实 90%以上的地市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以上的地市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现90%以上的地市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 续推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续推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扭转以药 补医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改革。 补医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改革。 2003年 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让人们发现, SARS病魔让人们发现 2003年 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让人们发现,医疗卫生体系 和公共卫生体系竟然不堪一击。 和公共卫生体系竟然不堪一击。 2005年 2005年6月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 份合作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份合作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 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20年医改进程 20年医改进程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20多年来,中国医疗改革的进程。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20多年来,中国医疗改革的进程。 20多年来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医院管理模式, 我国医疗改革正式启动。 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掀起新 一轮的改革浪潮。“吃饭靠自己”,“以工助医”、“以副补主” 等成为医疗体系改革的主流。 1994年 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 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探索经验,由此揭开医改序幕。 1998年 医改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 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陆 续出台医药分家、药品招标采购、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等一系列政 策。但总体上说,政策的落实步履维艰。
医疗改革20年
![医疗改革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70810b976bec0975f465e2c3.png)
中国医疗改革20年20年医改历程回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研究报告之中认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并认为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报告也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面将中国列为倒数第四位。
这两份报告使中国的医改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其实中国的医疗改革早在20年前的1979年就已经开始了。
现在一般人都以为中国医改开始于1985年。
这当然有道理,因为全面的医改就是在那一年铺开的。
其实,如果从医院改革开始算起,中国医改的序幕早在1979年就拉开了。
1979年说是中国的改革元年,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的12月召开的。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医改是起步得相当早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其所提供的医疗保障是很低水平下的保障,在城乡、工农和干部群众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和不平等。
有鉴于此,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大胆地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其后不久,卫生部等三部委便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此后,卫生部又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
接着,在钱信忠等的大力倡导下,开始尝试对医院实行“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
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些对医院经营管理上的改革,是有一定成效的。
但改革本身就是个试错纠错的尝试过程,肯定会存在问题。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由此,中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0eac641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5.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01•【文号】•【施行日期】2020.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84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医疗系统及增加医疗开支投入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等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改决策部署,着力增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患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一是落实预防为主,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健康主要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和重点人群,启动15个专项行动。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等防治能力。
二是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着力缓解看病贵问题。
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降低虚高药价。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优化医保药品目录,提高短缺药品保供稳价能力,规范药品使用。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医保支付方式。
三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推动解决看病难问题。
试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高水平医疗资源配置。
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全科、儿科等队伍建设,提升基层能力。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社会办医。
四是坚持改革与管理并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全面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https://img.taocdn.com/s3/m/bce0150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8.png)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正文:----------------------------------------------------------------------------------------------------------------------------------------------------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
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一、改革的任务和原则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二、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筹(以下简称统筹地区)。
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统一政策,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
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5b203819e8b8f67d1cb9b4.png)
医疗保险制度浅谈基本譬如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步建立十九世纪起时代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后,商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减轻职工家庭负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实现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更加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发挥带头作用了巨大作用。
社会医疗保障的的作用社保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公安工作健康发展协调健康发展的"稳压器"。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医疗卫生组成部分,加强商业保险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以及维护社会安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疗保障制度是居民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进步的制度,也是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
我国的职工医疗保险运行机制医疗保险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项制度的几十年来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什么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就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性地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信托,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笔削的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原则上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提供一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最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文件是什么?1997年以来,根据党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关于医疗保险制度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国务院职工医改制宪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委,就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98年12月14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任务、原则和主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国务院《决定》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决定》主要的内容涵盖七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改革的任务和原则。
二是确定了覆盖范围、统筹交费层级和缴费的控制比例。
陈竺:落实推进医改要把握好四大体系关系
![陈竺:落实推进医改要把握好四大体系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129e625b4daa58da0114a11.png)
祭 带
舔特 关 移 别 注
睫噶 黜
陈 竺 :落实推进 医改要把握 好 四大体 系关 系
陈 竺
【 编者按 】 0 年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卫生工作会议 1 5日在京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 21 0 月
上对一年 来的卫 生工作做 了回顾 , 并肯定 了医改的开局工作 , 在卫生工作 不断取得进 展 和成绩的同时,陈竺部长指 出做好卫 生工作仍然任 重而道远 。陈竺强调 , 00 2 1 年是 全面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 对于实现 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近期 目 标 、圆满完成 “ 十一五”规 划 目标至关重要 ,要把握好公共卫生服务体 系、医疗服 务 体 系、医疗保 障体 系和药品供应保 障体 系这 四大体 系的关 系, 深化 医药卫 生体制改 将 革 作 为 2 1 年 的 中心 工作 。 00
深 化 医 改 工作 开 局 良好
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工作开展 以来 ,全 国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 ,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 1 0 0年第 O 期 2 3
全 面启动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项 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 加快推进城 乡基层卫生服 务体 系建设 , 着手建立基本 药物制度 , 逐步完善新农合等 医疗保 障制度 , 认真筹备公 立医院改革试 点。医改工作达 到 了 “ 开好局 、 起好步”的要求 , 人民群众正在获得 “ 看 得见 、摸得着” 的实惠。 是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取得新 突破。 目前筹资水平达 到人均 1 0 ,国务 元 0 院确定的 20 年各项任务全 面完成。全 国三分之一 的地 区开展 门诊统筹试 点 ,效果 09 良好 。进 一步提高住 院费用补偿 比例 ,5 %的地 区提 高 幅度达 到 5个 百分 点 以上 , 0 农 民群 众得 到 实惠 。 二是 国家基 本 药物制度 建设 稳步推进 。成 立 了 国家基本 药物工作 委 员会 ,印 发了《 关于建 立 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 的实施意见 》等规 范性文件 ,配合 国家发 改委调 整价格 ,将 基本 药物全部纳入基本 医疗保 障药品报销 目录 ,加 强全程 质量监管。各 地健 全政府主导 的省级 药品集 中采购平 台,落实基本 药物招标采购任务 ,并开始在 全 国 3% 0 政府举 办的城 市社 区卫 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基层 医疗卫生机 构实施 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 。 三是基层 医疗 卫生服 务体 系进 一步健全 。中央下达 了专项资金 2 0亿元 ,支持 0 96 8 个县级 医院、 59 中心卫生院、1 所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建设 , 0 所城市三 34 所 5 14 90 级 医院与 20 所县级 医院建立对 口 20 支援和协作关 系。 国所有地级 以上城 市和 9% 全 3的 县级市开展城 市社 区卫生服务工作 。此外 , 还加快 四川 、甘肃、陕西地震灾 区医疗卫 生系统重建工作。截 至 20 年 1 月底 ,开工 1 3 个项 目, 09 1 1 5 竣工 7 0 6 个项 目,落实资 金 1 36 元 。 .亿 2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 步均等化工作顺利实施 。 制定促进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均 等化工作方案和服务标准 ,6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和 9 项 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 均 已启动。认 真组织实施农村 妇女 宫颈癌 、乳腺癌检查和 “ 百万贫 困 白内障患者复 明工 程” 项 目。 开展疾 病预 防控 制 绩效 考核 工 作 ,落 实公 共卫 生任 务 。 五是公 立 医院 改革试 点完成筹备 ,医疗 管理得 到加 强。认真研 究公 立 医院 改革 思路和政策措 施 ,制订试 点工作指 导性文件 ,遴选试 点城市 ,公立 医院 改革试 点 已 筹备 就绪 。完善 医疗质量管理 制度 和规 范体 系 ,建 立 医疗技 术临床应用 管理制度 , 进 一步加 强 医疗机构 管理 和专科 能力建设 ,推进 临床合 理用 药 ,稳步提 高 医疗 质 量 。科 学制订 临床 路径 , 已发布 1 2个病种 的临床路径 ,在 6 余 家 医院开展试点 l 0 工作 。启动 “ 医疗质 量万里行”工作 ,对近 3 0家 医院和 1 0 0余家血 站进行质量 1 和安全督 导检查 ,加强 医院感染预 防控制。强化血液管理 , 自愿无偿献血 占临床用 血 比例达 到 9 % 。进 一步扩大 护士 队伍 数量 ,调整 结构 ,改善素质 ,建 立和完善 9 分级护理制度 ,提高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开展 大型 医院巡查 ,积极探 索建立 医院 评价体 系和评价制度 ,筹备 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在全 国三级公立 医院推行预约诊疗 服 务 ,逐 步 解 决 群 众 到 大 医院 “ 病 难 ” 的 问题 。 看
医保大事记
![医保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eecc3936ee06eff9aef8070e.png)
医保大事记2010-09-20 来源:大| 中| 小★199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此前的1994年,国务院曾把镇江、九江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并于1996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40多个城市。
★为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0年首次颁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并同时发布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
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使用该目录上的甲乙类药和目录之外的中药饮片均可按各地规定的比例报销。
本次颁布的目录包括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和中药饮片三个部分。
其中西药913个品种,中成药575个品种,民族药47个品种,中药饮片则包括完全自费的饮片28种,以及101种在单独使用时自费的饮片。
在西药和中成药中,分甲、乙两类,甲类西药327个,中成药135个;乙类西药586个,中成药440个。
★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
★2004年9月,新版本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公布。
在这次调整中,714种药品入选了最新版的医保目录,其中中药增加408种,西药新增306种。
儿科药、营养滋补药等六类药品则被完全“排除”在外。
2004年版本基本药物目录在2000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调整:一是险种适用范围从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到工伤保险。
二是在保持用药水平相对稳定与连续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品种。
三是调整了药品目录的分类,对部分剂型进行了归并,明确了部分药品准予支付费用的限定范围。
四是增加了“凡例”,对《药品目录》进行解释和说明。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9bad6bb90d6c85ec3ac6e0.png)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1949年一1978年,中国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
▲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
提出,“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4年4月14日,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在对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试点内容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4月14日联合印发《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决定在江苏省的镇江市、江西省的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同时对改革试点的目标、原则、内容、有关政策进行了部署。
▲1996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对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规划:“九五”期间,要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
规划还提出“要实行预防为主方针,保健和医疗并重。
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
“九五”期间基本做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发展合作医疗,完善县、村三级医疗保健网。
”▲1996年4月8日,国务院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和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试点地区的领导同志。
会议在总结1994年12月开始的江西九江市、江苏镇江市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要求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并对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提出具体要求。
▲1996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6]16号),对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目标、基本原则、试点主要内容、试点有关政策等都作了规定。
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1dbdd03968011ca200910a.png)
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作者:郑功成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10期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陆续建立起了面向城镇居民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和面向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为解除人民的疾病医疗负担和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有的由城镇单位与农村集体包办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全面推进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先后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大病保险等制度。
自2009年起,国家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13亿多人口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全民医保的目标变成了现实,这不仅是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效,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当前的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并未最终成熟、定型,还存在诸多制度缺陷,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建成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
一、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践,可以发现,现行医保制度主要存在制度分割、结构不良、责任失衡、效率不高、配套乏力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医保制度分割的局面还未改变,虽已经具备了普惠性特征,但公平性依然不足。
现行的医保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居民大病保险等多项制度,分别覆盖着不同的人群,这种城乡分割、群体分割的制度安排不仅与疾病医疗风险分散的大数法则相悖,更使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受到影响。
尽管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开始着力解决医保制度的城乡分割问题,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也按照“六统一”原则整合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但仍有1/3省份由于部门意见不一致、管理体制没有统一,制度仍然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已经整合的地区亦存在形式上整合而实质上城乡依然有别的现象;整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牢记医改初心和使命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
![牢记医改初心和使命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cca202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a.png)
牢记医改初心和使命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摘要】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一个重要意见,即《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决定要求在全区普遍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内蒙古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年内蒙古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在进入深化医保改革的新时代,要奋力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
因此,回顾过去20年医改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初心、使命、医保高质量发展以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内政发〔1999〕74号)文件为标志,2021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2周年,内蒙古医疗保障改革走过20多年光辉历程。
2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医保部门的辛勤工作下,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扎实工作,20年医保改革取得了杰出成就,建立起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相协同的全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此同时,配套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的发展。
20年的医保改革,让全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有了基本医疗保障,并逐步满足参保人员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要,参保人员总体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让“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梦想成为现实。
医改历程回顾。
一是199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内政发〔1999〕74号)文件,这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精神,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作出的改革决策,正式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建立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的制度及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此确定我区基本医保制度的模式,文件还明确规定,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支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作为新制度的补充和配套措施。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f61037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e.png)
8医保局长谈医保China Health Insurance,Nov 2020, No.11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从最高层面绘就了新时代医保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医保改革的定盘星、发展的指南针。
其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健全全科和专科医疗服务合作分工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全科医疗服务。
加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合理规划各类医疗资源布局,促进资源共享利用”。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的重要抓手,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一致、目标契合。
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医保部门应坚持政策引导,统筹城镇乡村,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有效减轻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实现医疗、医保、患者三方共赢。
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医保部门应放眼全局主动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利于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突出,城市大医院一枝独秀,床位越设越多,医疗行业出现了强者恒强的现象,并对市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产生了很强的虹吸效应;另一方面,县级以下医疗机构高水平医务人员缺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医保作为医疗服务领域最大的战略购买者,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配合,创新运用政策工具,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流动,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中实现有效利用。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利于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群众生病就往大医院跑的现象突出,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加之大医院医疗服务收费高于基层医疗机构,两个因素叠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成为群众的痛点。
整体科学部署 梯次稳步推进——回顾世纪之交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起步
![整体科学部署 梯次稳步推进——回顾世纪之交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起步](https://img.taocdn.com/s3/m/5fcef17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4.png)
整体科学部署梯次稳步推进——回顾世纪之交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的重要起步
王东进
【期刊名称】《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简称44号文件)颁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部党组精心组织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同志的勤奋工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至200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王东进
【作者单位】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684
【相关文献】
1.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回顾--镇江市七年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经济学评估 [J], 邹富良
2.江西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J], 徐云飞;邬思阳;
3.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J], 刘宗森;张振香
4.整体科学部署梯次稳步推进——回顾世纪之交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起步 [J], 王东进
5.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J], 邓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524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524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70720fe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d.png)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52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19.07.15•【文号】医保函〔2019〕42号•【施行日期】2019.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524号建议的答复陈科含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停止退休职工就医与企业缴纳医疗保险挂钩制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国家高度重视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过程中,一方面,在待遇上对退休人员住院费用支付比例、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等给予倾斜政策;另一方面,在参保缴费上对退休人员给予照顾。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职工医保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只要按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累计缴费达到规定年限的,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基本医保待遇,退休后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在部分地方由于单位未按时缴纳基本医保费,而导致该单位退休人员不能正常享受医保待遇的情况确实存在。
据我们了解,受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困难企业拖欠参保缴费等因素影响,这些地方医保基金收支压力较大,为了确保待遇支付,采取了退休人员医保待遇与单位缴费“捆绑”等措施,保障基金征缴。
从云南省情况看,《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86号)规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退休人员,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
即退休人员随原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一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单位和在职职工(不含退休人员)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单位和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共同缴纳大病保险费。
实际工作中,该省部分统筹地区把退休人员享受医保待遇与原所在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费相挂钩,产生了因企业欠费而影响退休人员享受医保待遇的问题。
纪念国务院44号文件出台20周年座谈会在镇江召开医保的初心与使命
![纪念国务院44号文件出台20周年座谈会在镇江召开医保的初心与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c4c7d2d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6.png)
纪念国务院44号文件出台20周年座谈会在镇江召开医保的
初心与使命
李晓楠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保险》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10月28日,纪念国务院44号文件出台20周年的“医保的初心与使命”主题座谈会在“两江试点”城市之一的江苏镇江市召开.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到会讲话.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局长周英,镇江市副市长、句容市委书记许文致辞.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胡大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镇江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林枫分别主持会议.
【总页数】1页(P前插1)
【作者】李晓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纪念《专利法》颁布20周年——纪念《专利法》颁布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J], 彭耀林
2.忆初心知使命将医保改革进行到底\r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第二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 [J], 李晓楠
3.中共黑龙江省委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老领导座谈会在哈召开
[J], 谭明
4.镇江市卫生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5年学术研讨会在句容召开[J],
5.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374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374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920690c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a.png)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37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19.07.15•【文号】医保函〔2019〕69号•【施行日期】2019.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374号建议的答复丁照民、谷凤杰、朱桂艳、刘丽岩、齐嵩宇、初建美代表:你们提出的取消住院起付线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群众医疗保障问题,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措施,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
目前,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联动发力,综合施策,梯次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一、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设定《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明确“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基金的具体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及在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在基本医疗保险中设置起付线,目的在于建立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合理分担机制,促使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医保基金安全运行,是对“门诊转住院”“小病大养”等过度医疗行为的一种经济约束,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和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统筹基金共济功能。
实践中,各地普遍按照“医保基金与参保人员个人共同负担住院医疗费”原则,明确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需先由个人承担一定的起付“门槛”费用后,再由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
按照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按照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确定。
二十余年来,尽管职工工资收入快速增长,但各地职工住院起付线多未进行相应调整,起付线标准与个人承担能力而言事实处于逐年降低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医疗保险改革在内的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是作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中心任务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配 套改革措施起步的,所以今天的社 会保障制度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到经 济体制改革初期的痕迹和烙印。国 发〔1998〕44号文件的重点主要有
两个方面:即建立了单位和个人共 同缴费的制度和实行社会统筹和 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这两个制度的产生主要受到三 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体制改革 的大环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经 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的土地包 产到户开始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 经营责任制的核心就是打破平均主 义大锅饭,体现多劳多得;八十年 代中期开始的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 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借鉴了农 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把承包制引入 国企改革,当时比较时髦的口号是 “破三铁”;当时的职工养老、医 疗等保障项目都是由企业和单位负 担的,改革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思路 就是“三方负担”,即将过去由企 业承担的职工福利改为国家、企 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经济体制 改革要求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相应的 改革,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保改革的 思路。二是我们对西方福利国家的 批判以及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和智利 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影响。我们对一 些西方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
2019年1月第1期 5
2019年第1期.indd 5 Nhomakorabea2018/12/29 3:18:26
〉〉 大势纵论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参照,后来的 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改革也都采取 了相近的制度模式。
二、发扬两江试点勇于改革探 索的精神
今天我们在镇江召开纪念国发 〔1998〕44号文件颁布20周年座谈 会,就不能不提到“两江试点”。 1994年,为了积极稳妥推进医疗 保障制度改革,国务院签发《关 于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职 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批 复》,作为国务院直接指导的医改 试点工作在两个城市展开。在“两 江试点”取得基本经验的基础上, 1996年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体改 委、财政部、劳动部和卫生部四部 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职工医疗保障 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试点 范围扩大到十几个城市。可以肯定 地说,没有“两江试点”就没有国 发〔1998〕44号文件的出台。我当 时兼任国务院医改办主持工作的常 务副主任,作为早期的医改人全过 程参与了“两江试点”和扩大试点 的医改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医改办 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起草国发 〔1998〕44号文件。1998年国务院 机构改革,医改办的大部分同志调 入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 保险司,我担任了第一任的医疗保 险司司长。医疗保险司组建后的第 一项工作就是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国 发〔1998〕44号文件。回顾医改往 事,感慨万分。二十多年在时代发 展中不算长,但医疗保障事业发生 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二十多年对 一代人来说也不算短,第一代医改 人把一生献给了医改事业,他们勇
度给予全盘否定并作为社会保障制 度的反面教材加以批判。对新加坡 的公积金制度赞赏有加。三是公 费、劳保医疗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 覆盖面小,财政、企业负担重,医 疗资源浪费等问题而难以为继。可 以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基 本制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 的。199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企 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国 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了 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文件,即《中共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 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 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 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4年“两 江试点”方案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制 定的。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 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和国发〔1998〕44号文件则是在全 国范围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 制度模式。有了城镇职工基本养
于向旧观念、旧体制挑战,克服种 种艰难困苦,经受了失败和教训的 挫折,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 制度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他 们中的许多人现在已经退休了,但 他们对医改作出的贡献,将永远是 中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 篇章。
“两江试点”有很多经验可以 总结,但我认为最根本的经验就是 重视理论研究,勇于改革创新。我 记得在“两江试点”和医改初期, 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地方从事医改工 作的同志都非常重视医改的研究和 改革探索。因为当时国内没有医改 的专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也没有 医疗保险的专业,更没有医疗保 险的专家,后来有的也都是半路出 家的。所以研究的压力就都集中在 从事医改的行政人员身上了。医疗 保险制度在国内没有实施的经验, 只能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 头过河的做法并学习借鉴国外医疗 保险制度实施的经验教训,通过试 点的方式逐步推进。大家虽然都是 搞行政工作的,但大量的精力放在 研究问题上,包括理论研究、制度 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等。从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包括总理、副总 理、国务委员到部长、司局长都直 接参与研究。研究的方式多种多 样,包括共同调研、讨论、辩论甚 至吵架。我记得当时卫生部的蔡仁 华司长、劳动部的焦凯平司长,财 政部的孙志钧司长和我们体改委的 同志,都特别善于学习和研究问 题,我们在一起讨论研究医改的理 论和政策问题时,常常就某个问题 争执得面红耳赤,共同的事业把我 们凝聚在一起,大家是工作中的同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大势纵论
牢记医改初心 完善制度体系
——纪念国发〔1998〕44号文件实施2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乌日图
19 9 8 年 国 务 院 颁 布 了 一 个 重 要 决定,即《关于建立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 简称国发〔1998〕44号文件),决 定要求在全国普遍建立统一的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中国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史上的重要里 程碑。20年来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说过去 二十年医改已经初步解决了“从无 到有”的问题,进入继续深化改革 的新时代,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从 有到优”上,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 对健康生活的需要。因此,回顾过 去20年医改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 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