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教案
画中有“话”——漫画题
![画中有“话”——漫画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8c546cbe1e650e52ea99bf.png)
遗失的心
题型4:拟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词的基本特点: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以创意吸引人。
★仔细阅读这幅漫画,在理 解寓意的基础上,为漫画 拟一则公益广告。(不超 过10个字)
答案 :
1.尝试毒品等于葬送终生 2.接触毒品 结束一生 3.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4. 毒品,生命的陷阱 5. 吸毒 = 上吊自杀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
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 寓意。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 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
答案 示例: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 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重的债务。 (关键词 “文凭”“债务”)
解题要领: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 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 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 的主题。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映”“讽 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 语中心词。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描述要全面) 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如有标题,一定要写 出来)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说明性文字)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
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 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题型2.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 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 示。
看图写话教案15篇
![看图写话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529c7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2.png)
看图写话教案15篇看图写话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在老师指导下,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看懂图意,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并过渡到能用几句话说出图里都有什么。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扩展图的内容,练习说话。
4、能看图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方法:说一说,演一演等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铲子、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老师姓什么?学生口答(木子李)。
老师会变魔术,给“李”字加一撇变成什么字?学生答(季)。
一年几个季节?(四个)每个季节什么特点?学生轮流发言。
2、出示树木四季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春夏秋冬的句子。
3、(过渡:树木把大自然打扮的这么美丽,可是有人在破坏美丽的大自然。
是怎么回事?一起看看这些照片。
)出示破坏树木有关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语说句子,体会破坏环境的危害。
4、怎么让我们地球更美丽,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植树)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去郊外植树。
板书课题:植树。
二、出示图片,指导观察。
(一)看一看,谁的眼睛亮1、(出示植树图片)学生读要求: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展开想象,写一段通顺的话。
(指导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季)出示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和风细雨、鸟语花香、春风拂面、山清水秀)。
学生认读并说说哪些词语可以用到图画上。
3、图上有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并用上优美的词语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二)演一演,谁的能力强1、回忆学过的课文,(出示图片和课文)学生用文中的语言说说邓爷爷植树的经过。
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图中的人物是怎样植树的?2、种植是有一定顺序的,我们来看看是怎样的顺序?请学生上台演一演植树的经过。
画中有话(详细版)
![画中有话(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bb67e8f90f76c661371a8c.png)
为孵蛋图配上一段文字 说明漫画内容并揭示寓意 漫画作文 补写漫画内容 根据漫画写广告语 为所给漫画选一个适当的标题 写一段内心独白,写寓意
(4分) (4分) (70分) (4分) (5分) (2分) (4分)
1.有针对性 二、漫画的特点 2.运用夸张手法 3.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一、漫画的构成:
提示语(可以 没有)
题型2、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 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 解题思路:
•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 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 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 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 题。
画面 (主体)
标题(可以没有)
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命题的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概括、拟写 漫 标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画 题 第二步:读画面,把握漫画内容。 解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的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步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骤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试 题 分 布 试 题 类 型 分数
(4分) (4分) (4分) (4分) 2006年山东卷 2006年重庆卷 2006年辽宁卷 2007四川卷 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说明漫画寓意并拟标题 为漫画拟标题并写感想 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2008重庆卷 2009山东卷 2010年全国卷 2010年湖北 2011年浙江 2012年福建 2013年天津
• 1、明主体找关系辨主题 • 2、巧用手法 • 3、具有宣传性
4、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 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 字)
画中有话 品味画意——漫画教学课例与反思
![画中有话 品味画意——漫画教学课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b30156f7ec4afe04a1df97.png)
画中有话 品味画意
———漫画教学课例与反思
李根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 图画。近些年来,随着漫画形式不断走进语文课堂、语 文练习,我们的语文课程补充了新的血液,有了勃勃生 机与活力。
一、漫画教学课例 漫画的教学 设 计 是 相 对 简 单、易 于 实 施 的。 相 比 于语文课 程 中 的 语 文 教 学 而 言,漫 画 教 学 相 对 单 薄。 但是,这种贴近学生,接地气的艺术形式恰恰是学生所 喜爱、所接受的。本节漫画教学课孩子很喜欢,课上学 生的表现也非常积极,与平日的课堂教学情况不可同 日而语。为什么一个课外拓展的内容竟如此受到学生 的追捧? 细细想来,无非是选取的题材对学生的胃口。 针对漫画,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漫画吗? 老师也很喜欢漫画, 尤其喜欢这本《父与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里面一 些有趣的故事。”( 出示漫画) 师: “自己先看看,能看懂吗? 谁来说一说漫画中有 几个人? ” 生: 漫画中出现了三个人: 爸爸、妈妈和儿子。 生: 要想完全读懂漫画关注这些人物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其中的爸爸和儿子,他们俩是漫画中的主要人物, 对理解漫画内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师: 真棒,读懂漫画的关键就在于关注主要人物。让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漫画中父与子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 点? 生: 父亲很胖,光头,大肚子,有两撇胡子; 儿子瘦小, 头发很长,乱蓬蓬的。 师: 两者对比起来差异明显,画得很夸张,让人看了 很有趣。这就是漫画的特点。所以,读懂漫画还要——— 关注细节描写。( 生齐说) 教师相机板书。 师: 下面请同学们关注漫画中主要人物和细节描写, 充分发挥想象,想一想他们可能会说写什么? 师: 所以,我们要关注漫画中的主要人物和细节描 写,这样才能把它的内容表达得完整,才能更好的揭示漫 画的意思。( 板书: 揭示漫画意思) 学到这里谁能给这幅 漫画起个合适的题目? 生: 《引人入胜的书》、《神奇的书》、《有趣的书》……
画中有话
![画中有话](https://img.taocdn.com/s3/m/5d3ad0f7aef8941ea76e054f.png)
画中有话发现ɡo----------绘本故事群文阅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童话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从故事中连结自我,了解绘本童话故事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2、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图画和文字,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和验证,初步形成思辨意识。
【学习过程】一、阅读绘本故事《我选我自己》,感受“画中有话”1.出示绘本封面,思考:谁会报名参加?你觉得当选国王的是谁?2.师生共读绘本故事《我选我自己》,根据图片预测故事情节。
3.验证预测结果,发现图画的秘密——藏在图片中的线索。
4.归纳绘本故事阅读策略——图文结合,发现藏在图画里的秘密。
二、自主阅读《狐狸先生的宴会》《好饿的狼和猪的小镇》,发现“画中有话”1.猜猜“话中有话”。
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封面,猜猜故事的结局。
2、自主发现“画中有话”读完了故事,你猜对了吗?你从哪些文字、图片中有了新的发现?请圈出来做上批注。
3.和同学们一起聊聊“画中有话“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用你找到的细节当做证据,和同桌一起交流:①你最喜欢(讨厌、可怜……)这两本书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②说说你觉得最有趣(出乎意料……)的情节。
③你觉得你(同学)和书中的哪一个角色有点像?为什么?三、合作阅读《三只小猪真实的故事》,思考“画中有话”1.激发认知冲突,主动寻找“画中有话”①出示图片,思考:大灰狼真的被冤枉了吗?②同桌合作阅读《三只小猪真实的故事》,发现文本细节。
2.联系生活,思考“画中有话”①根据自己发现的细节,模拟法庭——“为大灰狼辩护”。
②由“大灰狼真的被冤枉了吗?”事件说说你的收获。
画中有话-低年级看图写话初探
![画中有话-低年级看图写话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d640e99c8d376eeaeaa31b3.png)
教学交流 Jiao Xue Jiao Liu …………………………………………75FAXIAN JIAOYU 2018/05————————————————————————————摘要: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的写作提出了“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说清话”的目标。
基于此,本文针对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累积素材和传授有效技巧等方法来促进学生的看图写话水平提升,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看图写话;低年级;语文教育————————————————————————————语文作为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日常生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在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育上,就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良好的看图写话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语文成绩的提升,同时也是日后语文学习和文学修养的稳固基石。
但是在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育中不难发现,由于学生年纪以及一些传统教学方式的原因,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低年级看图写话教育中问题探究在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学生积极性较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多在7~10岁之间,在儿童的这一时期,由于年龄的较低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较差,学生更关注的是如何“玩”,如何进行有乐趣的活动。
在学生的这一年龄阶段,语文作为一种纯文字学科对于其吸引力较低,学生甚至会觉得语文教学十分枯燥乏味。
其次是面对习题“无话可写”,面对看图写话的习题时,学生看到图画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首先是在理解上,大部分学生在相应的年纪对于理解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故而问题主要发生在表达上。
学生在看到图画之后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和语言将其转化过来,这就造成了面对习题“无话可写”的局面。
还有写作内容及技巧不准确的问题,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由于技巧的缺失和表达的生疏,就会显得十分稚嫩和不准确。
《画中有话》
![《画中有话》](https://img.taocdn.com/s3/m/b8b90843312b3169a451a48e.png)
【故事编一编】父母爱 父母勇搏斗,小女孩帮忙。 这时,两架黑色的微型 战斗机划破长空,原来是燕 爸爸和燕妈妈回来了,它们 从高空俯冲下来,瞅准大花 猫,用尖尖的嘴在大花猫的 头上不停地啄着,燕爸爸大 胆地飞到“庞然大物”的面 前,用翅膀左右夹击,把大 花猫扑得晕头转向,只能择 路而逃。走的时候,还一步 三回头,依依不舍。
3、他后面的那个
小男孩是干什么? 他的动作怎么样?
他双手背在身 后,挺着肚子, 眼睛瞪得像铜铃 一样大,好像在 看对方球员有没 有犯错。
1、再看一下边上的观 众,他们的反应一样 吗?哪一个让你印象 最深刻? 2、这些人里有个特别 的人,那就是最右边 的那个叔叔。他可能 是什么人?他脸上的 表情怎么样的? 这儿的欢呼声震 耳欲聋,连路人都被 吸引过来,坐在观众 席上聚精会神地看着 精彩的比赛。
整体观察:
1、从整体上, 这群小孩在干 什么?你怎么 知道的?
2、这发生在 什么时间? 3、他们在哪 里踢球?为什 么会选择这里 呢?这里有球 门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局部分析:
1、这幅图片上有几个 人?他们的表情、动作 都一样吗? 2、在这场球赛里,谁 最紧张?
他的紧张在哪里表现出 来啦? 半弓着腰,双手搭 在膝盖上,双眼直视前 方,他在沉着冷静地观 察赛事 。
观察这幅图最 适合的顺序是 什么?
整体
局部
快乐的足球赛 不贴海报,不卖门票, 我们的球赛却十分热闹。 场地就在小河边上, 这里长满了小草。 放学以后不用约会, 比赛双方都向这里飞跑。 前街一队,后街一队, 谁也不知人数多少。 几个没上学的“小豆豆”, 也跟到场地里乱跑乱叫; 安排他们去当球门, 代替我们那四堆书包。 场地四周没有界线, 比赛时间不用记表。 每个队员都是裁判, 其实裁判也用不着。 至于比赛啥时开始, 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球早已经满场乱飞, 人也一个个大汗直冒。
四年级作文——画中有话
![四年级作文——画中有话](https://img.taocdn.com/s3/m/c338812f4b35eefdc8d333f6.png)
四年级作文指导画中有“话”一、习作要求1、观察几幅漫画,想象每幅画所表达的情景,想想什么地方使你感到幽默。
2、想想这几幅漫画要表达一个什么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语言通顺、条例清晰的习作。
范文欣赏:娇惯的结果中国有一句俗语说“惯子如杀子”,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孩子太娇惯了,就是害孩子。
可是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和这句话联系到一起,今天我在书上看到几幅漫画,使我有了很多感触。
几幅画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第四幅,是这样的情景:一个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这时候儿子回来了,父亲问他考试成绩,儿子怕成绩不好挨打,就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着打了2分的试卷递到父亲面前,我不禁佩服这个儿子的智商。
前几幅画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父亲溺爱孩子的情景,如让儿子当马骑;孩子不爱吃饭的时候,奶奶在旁边边哄边喂、父亲在对面坐鬼脸;父子两个人上街,儿子看到橱窗中好看的玩具吵着要,不给买就又哭又闹的,父亲束手无策……还能想象出来很多类似的情景,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儿子用竹竿挑给他一张2分的试卷啊,真不知道他心里该是怎样的感觉。
我想起5岁那年有一次在幼儿园看到同班的小朋友带了一辆非常漂亮的遥控汽车,我也想要,当天晚上就又哭又闹地拽着爸爸买了回来。
后来听妈妈说那辆小汽车要300多元钱,当时爸爸一个月才赚1000多元,可我只玩了两天就给弄坏了。
仔细想想,我的爸爸待我其实也如图中的爸爸对孩子那样,不管我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一口答应,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可是幸好我自己知道应该学习一点本领,长大才能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现在也知道了珍惜东西,别随意破坏。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从小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得失,知道珍惜,知道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才不会让最后一幅漫画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溺爱在两个阶段是危害最大的: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
画中有话 话由心生——浅议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表达
![画中有话 话由心生——浅议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20927be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6.png)
课程与教学Good Parents54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的一种方式。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实际呈现出来的作品,更要关注美术创作中幼儿的艺术思维过程、语言使用过程。
针对一些幼儿在美术创作时自言自语、自主对话、自我陶醉等特点,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有效表达,激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一、在观察中说“画”,了解创作对象美术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视觉艺术。
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说“画”,积极感知周围的世界,探索发现有趣的现象,更形象地了解创作对象。
(一)说形象美术活动往往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幼儿照着教师的范画,模仿出来即可,不用动脑;二是教师任由幼儿自由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幼儿缺乏思考的动力。
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有创作愿望并能与教师、同伴进行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创作对象的结构特征,用语言进行自由表述。
例如,在美术活动“金鱼”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金鱼在水里的外形特征与动态。
当姿态各异的金鱼展现在幼儿眼前时,幼儿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金鱼的眼睛像两颗彩色球,尾巴像一把扇子。
”“金鱼的尾巴摆来摆去好漂亮,像美丽的飘带。
”“金鱼的眼睛是鼓出来的,像珍珠。
”……接着,教师顺势引导幼儿学说叠词或排比句,如“鼓鼓的眼睛”“圆圆的嘴儿”“胖胖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等。
幼儿在念念叨叨地说“画”时会观察得更细致入微,创作时更注重细节。
(二)说色彩美术活动中的色彩学习有利于提升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观察不仅有视觉参与,还有语言参与,能加深幼儿的观察记忆。
观察事物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色彩描述出来。
有的幼儿习惯用单一的颜色概念化地表现物象。
例如,把树涂成单一的绿色、天空涂成单一的蓝色。
树、天空是不是只有一种颜色?为此,教师组织幼儿走进自然,仔细观察。
夏日暴雨来临之际,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你们抬头看一看,近处天空的颜色和远处天空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天空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幼儿会说:“头顶的天空很蓝,颜色清新,远处的天空有很多乌云,厚厚的、灰蒙蒙……”到了黄昏,幼儿惊讶地发现“天空有橙色,还有火红色”“远处还有一抹紫色”。
秋季五年级第十一讲画中有话标准课件
![秋季五年级第十一讲画中有话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128cc0c22590102029d24.png)
二期《阅读作文》 五年级
在一旁的观众看得更是入了神。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个 大个子叔叔了,坐在小椅子上,专心致志地观看着比赛的进 程,看他的目光,好似他已经回到孩提时代,回忆起与伙伴 们比赛踢足球的景象了。坐在旁边的呢是个带风雪帽的小男 孩,看的十分全神贯注,嘴里不时喊着:“加油!”“快 追”……另一个小女孩也顾不上挑逗手里的洋娃娃了,聚精 会神地看着。隔壁的小孩子弯下腰来,仔细看着,生怕有人 挡住他的视线。后面的一个男孩把头仰得高高的,瞪大眼睛, 这使得身后的小女孩不得不站起来,头上的大红蝴蝶结被风 吹歪了,也不伸手摆正。最左边的小哥哥挺直了腰板抱着他 弟弟认真观看球赛,生怕漏了看每个比赛的热点。一只黑白 相间的小狗在睡觉。因为球赛吸引不了他,如果足球是个骨 头的话,它一定追着球,“汪汪”大叫。 欢呼声,加油声响成一片,这激烈的比赛在金色黄昏的 阳光的照耀下散了,闪电队和光速队打成了2比2平局,因为 已经黄昏,太阳公公都已经累得下山去休息了,这群爱好足 球的足球小子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
二期《阅读作文》 五年级
刚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 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但这是不够的, 如果我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 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 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 就是——想象。
二期《阅读作文》 五年级
在这场足球 比赛中,虽然我 们没有看见足球, 但是从人物的表 情、动作上能推 想出比赛的激烈 来。那接下来大 家就用丰富的想 象力来想象一下 吧!
二期《阅读作文》 五年级
3、这些人里有个 特别的人,那就是 最右边的那个叔叔。 他可能是什么人? 他脸上的表情怎么 样的? 这儿的欢呼声 震耳欲聋,连路人 都被吸引过来,坐 在观众席上聚精会 神地看着精彩的比 赛。
二期《阅读作文》 五年级
画中有话 趣味盎然
![画中有话 趣味盎然](https://img.taocdn.com/s3/m/4cd58c7a01f69e31433294db.png)
画中有话趣味盎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此可见,写话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平时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从图画入手,以培养写话兴趣为支点,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从而培养他们运用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基本的写话技巧和方法,为今后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看图写话1、用画指导观察,激趣写话。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即教会学生如何观察。
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
教学时,我借助图画,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积极性,并教给他们具体的观察方法,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判断图画的背景,了解图画的内容,使他们在观察中享受到写话的乐趣。
2、用画激发想象,悟趣写话。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对想象能力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我利用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进行指导想象,将静止不动的想象成鲜活灵动的,将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会思维的,将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想象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由一个表情联想到具体的内心活动。
3、用画指导说话,话趣写话。
叶圣陶先生曾说:“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
”可见“说”的重要性,即说是写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4、用画指导写话,乐趣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因此,必须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指导。
通过看图写话,积累和掌握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起写话的欲望和热情。
二、活动体验1、口语交际,培养说话能力。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_四年级语文教案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_四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3cb1abe1e650e52ea9989.png)
五、学生作文
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把你要介绍的最熟悉的人按刚才的要求写下来,这也就是课文中的作文要求:用一件事写人(板书:)
六、课堂.总结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学习课文,交流预习题节就写了爆竹名字的来历。
A、--自由读第2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板书:锯成一段、保留竹节、受热、空气膨胀)
B、师提出复述要求及注意点。(熟读、抓住重点词句)
C、自由读前2节,准备复述。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不过,说这件事的时候有个要求,什么要求呢?我先不说,大家打开课文198页读读这页的文字,看谁能猜出老师的要求。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怎样发生、经过怎样、结果怎样、怎么说、怎样做)
猜得非常好,老师想听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讲清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在这件事中,这个人说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师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753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7a.png)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师教案《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一、教材分析:1、内容、地位、作用本节课是造型表现课,主要是对构成单元内容的一个开始,使学生初步理解以线造型,并能实行简单的描绘。
手绘线条图像时人们最为常见的绘画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造型方法,他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告诉每位观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他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进美术。
同时,他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研究中,增强自、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的精神。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功能、用途及简单的表达方法。
能够使用线条大胆、果断、自而有个性地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
情感与价值目标:体验手绘线条图像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表现对象的美;形成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研究;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意义和作用。
体验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迅速抓住形象的特点,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技巧对复杂的形象进行概括和处理,抓住重点,创造性地表达。
二、教学准备: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研究工具:画纸、铅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帮帮我”:一个旅行者在旅途中感到不舒服,想找些热水喝,但不会说语言。
他该怎么办?请帮他想办法。
答:手势、绘画、表达等。
老师让几个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让大家评价谁的表达最清晰。
教师归纳:刚刚同学们都都选用了一种简单的线条图像来表达,而且感觉比较简单方便,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这种手绘线条图像,这种会说话的图画。
书籍主题:手绘线条图像3354会说话的图片第二,探索新知识:1、手绘线条图像的起源: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用手绘的线条画来传递息,进行交流。
(展览:手绘象形文字——文字的起源,半坡鱼纹盆——记录当时人们的渔猎活动,贺兰山岩画——描绘原始人类的劳动、生活和战争;)2.手绘线条图像的发展;手绘线条图像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
日记画,让儿童“画中有话”
![日记画,让儿童“画中有话”](https://img.taocdn.com/s3/m/913090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5.png)
课程与教学Good Parents60许倩烨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期。
但是,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停滞”“缓慢”等不利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引导方式,促进幼儿发展语言能力。
对幼儿来说,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书写表达在幼儿语言发展中同样重要。
在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的画作有一定的想法,将“画”与“话”相结合,能够培养其阅读兴趣和书写爱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一、从“画”到“话”,使日记画有始有终(一)日记画的生发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每天生活中所感兴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并且尝试将所画内容向同伴讲述,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交往能力。
初期,我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前期绘本阅读的有效开展,我园绝大多数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与倾听习惯,在表达能力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这就给日记画的生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大班部分幼儿可以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余幼儿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利用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表达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只有将“画”与“话”相连接,让“话”从“画”中而来,让幼儿随意记录,教师有意引导,为幼儿营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氛围,并在该氛围中能得到展示的机会与积极的回应,才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得到一定层次的提升。
(二)日记画的实践在前期观察分析后,我与幼儿约定,每一天离园前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画一画发生了什么,并说一说画了什么。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幼儿从一开始的被提醒记录发展到自主记录,甚至还提醒道:“老师,我们今天还没画日记画。
”例如,中班幼儿同同的日记画中,每一天的日记画主题都与户外建构区相关联,或是城堡的构造,或是立交桥的搭建,或是舞台的围合。
在与同同的交谈中,我发现虽然每一天的主题内容相似,但是他能精确说出哪一天与哪个小伙伴一起搭建了什么场景,甚至在某几天的日记画中,还能将当时的情绪情感表达出来。
画中有话,道出幼儿的一百种语言——浅析大班幼儿“日记画”的探索研究
![画中有话,道出幼儿的一百种语言——浅析大班幼儿“日记画”的探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ee62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f.png)
412023.4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研画中有话,道出幼儿的一百种语言——浅析大班幼儿“日记画”的探索研究文/董天昱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而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而言,“日记画”则是一种能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用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的方式。
一、日记画的内涵“日记画”又叫做“美术日记”“绘画日记”,即“采用记号、图形、图案的形式,运用单幅或多幅连环的绘画,画面可以是黑白的或单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并配以简单的语言来加以说明,记录儿童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
“日记画”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班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丰富其想象力,也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细致观察“日记画”的画面内容,仔细聆听幼儿对其解读,反复总结后结合幼儿认知特点,追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便于接下来各项活动的推进。
因此,“日记画”这种绘画形式顺应了《指南》中所提到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贯穿于大班课程故事中的“日记画”(一)“日记画”有助于大班幼儿观察能力以及想象力的提高大班时期是幼儿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最强的时期,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丰富幼儿想象力及促进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班级自然角则是一处提升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23.4猜想1:装蝌蚪的容器靠近玻璃窗,气温升高,蝌蚪被晒化了,形成了粉末。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四画”数学——构建“画中有话”课堂
![“四画”数学——构建“画中有话”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91b569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7.png)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抽象、概括能力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画数学化解。
文章通过研究画数学,旨在让学生画出数学知识的内在一致性,画出学习数学的方法,画出问题解决的模型,画出数学思考的过程,进而深层感悟“数学味”,促成思维进阶,实现素养提升。
[关键词]画数学;数形结合;模型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4)05-0056-04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数学的深层认识却需要抽象思维,两者之间就存在“层差”,加上基于小学数学多数结论的形成以归纳为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大难点。
另外,基于数学问题解决及模型运用的需要,学生要用数学信息表达生活内容,但因其综合度高,小学生难以完成,需要给小学生一个适合的元认知策略,以辅助他们完成。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画数学这一手段来解决:把抽象的数学具象化,在画中厘清结构、洞察关系、感悟本质、提升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画异同——明白内在一致性(一)画出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算理有着内在统一性,这个内在统一性可以通过画数学的方式统一起来,建立结构化教学方式。
例如,教学42÷2时,教材是采取“分一分”的方法来呈现思考过程的,即先把4捆小棒(4个十)平均分两份,每份2捆(2个十),再把2根小棒(2个一)平均分两份,每份1根(1个一),这是按照“十”与“一”两个计量单位上的量的多少进行平均分。
笔者将教材例题改编为32÷2和35÷2进行教学:对于32÷2,由于3个十不能平均分为2个整十,要“拆整为零”,在对2个十进行平均分后,把剩下的1个十拆开,与个位上的2个一合为12个一后再平均分,这样把高级单位降为低级单位,可以创造继续平均分的条件(如图1);对于35÷2,有两次这样的降位过程,第一次是十位余下1个十到个位,第二次是1个一余到十分位,这两次降位,可以利用元和角之间的关系,用画图策略厘清算理(如图2)。
美术《“画里有话”—手绘图》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画里有话”—手绘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cd75929b89680203d825cc.png)
《画里有话——手绘图》教学设计美术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我捡到一个钱包为线,展示两份不一样的《寻物启事》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手绘图的世界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讲授新知1.手绘图的含义让班上声音最大最好听的学生朗读含义,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将把手绘图翻译成英文进行讲解。
2.了解手绘图的发展接下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文字产生前、文字产生后手绘图的历史。
展示的图片会从国内外选择,开阔学生的视野。
3、我们生活中的手绘图“ 刚才我们了解了手绘图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哪些使用了手绘图的形式来表达的呢?”先让学生说说身边的手绘图,然后展示生活中不同的手绘图,师生共同感受线条表达的意义,这些图不是专业画家的作品,但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绘制者表达的目的。
4、手绘图的功能表达功能:展示一份《入党申请书》,我画一幅手绘图。
其他两个功能整理思路与艺术鉴赏是通过图片配乐赏析,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学生从视觉与听觉上去体会手绘图,更为直观的了解他的三个功能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 手绘图的表现方法此环节我采用做游戏的方式,通过游戏过程,感受和体验用手绘图表达的乐趣。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猜出这么多物品呢?通过活动,总结手绘图的三种表现方法:1 认真观察,表达明确。
2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3 线条要流畅、简洁。
以游戏展开知识,在游戏中掌握新知识,养成深入观察的好习惯自主学习发挥主动性,在活动中感受美术,在感受中得到发展。
(三)实践与体验:三个题目,学生任选一题画一幅手绘图。
我会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见解,看学生的作品,给予指导。
运用手绘图表达的方式大胆、果断的表达,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表达,并能在表达中充分展示个性。
作业评价与总结展示学生作品,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到闪光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中有“话”
丰满英语实验小学何丽娜
教学目标
1、理解漫画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2、体会作者的用意,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3、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读懂漫画的内容,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欣赏漫画,从幽默中,学会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幸福家庭的图片,配合音乐。
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温馨的照片,你们
有什么感受?(幸福)那这一切都是谁给予我们的?(父母)
2、我么么可以用音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有时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来描绘我们的生活。
那就是漫画
那同学们漫画你们已经看过了很多,那你知道漫画有什么特点吗?
(好玩、幽默、生动、夸张、道理·········)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四幅漫画,看看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赏析漫画
1、观察四幅漫画,哪个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2、你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
三、漫画分析
1、同学们,只是用眼睛看漫画还不够,还要学会用心去想。
因为“漫画”的背
后藏着许多作者要说的话。
(板书:画中有话)找到了“画中话”,那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出示图二《溺爱》
(1)你看到了什么?
(2)要想找到画中话,我们还需要用大胆的想象。
(让学生静静思考1分钟,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情节,人物的动作,语言上思考)
教师示范提示:人物当时的语言
父亲:乖宝宝看这里,爸爸给你做鬼脸,好好吃饭,长的像爸爸一样壮
母亲:宝贝张嘴大口吃饭,妈妈给你买玩具
孩子:我不吃,我要玩,爸爸一点也不好笑
学生自由发挥,说一说你看完漫画后,觉得这一家三口会在谈论什么,也可以用自己话,描述这三个人物的动作、表情有什么特点
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有什么感受?
四、讨论和写作
1、有些同学可能更喜欢其他的三幅图片,请同学们试着按我们上面的分析方法,去分析接下来的三幅图片,小组进行讨论。
(随机)
2、同学们我们用眼看,用心想,接下来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记下来。
,记下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段。
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一幅,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三幅来描写
3、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五、扩展延伸
透过一幅小小的漫画,却让我们触及到“溺爱”这一深刻的教育问题,这就是思考的力量。
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会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感受生活,学会健康成长。
六、作业
把你说的内容和感受进行整理,完成习作
七、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