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ba90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1.png)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引言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导致肺循环障碍。
它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并且常常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研究的开展,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等多种手段。
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可以直观显示血管阻塞情况,而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在肺栓塞的治疗方面,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方面,抗凝治疗是首选,常用的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等。
对于高危患者或无法耐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导管置入和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则包括肺动脉栓塞切除术等。
除了诊断与治疗,预防肺栓塞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宣教、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等。
此外,近年来一些新的预防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如利用基因筛查进行个体化预防。
综上所述,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将会进一步改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肺栓塞的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
肺栓塞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常常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数发病于中老年人群。
肺栓塞的病因复杂多样,最常见的病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脱落至肺动脉系统,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
其他病因包括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变、肿瘤、外伤等。
这些因素可促使血栓形成,并进一步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各异,取决于血栓的大小和部位。
轻度肺栓塞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重度肺栓塞可导致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严重症状。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55e90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5.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为其高致死率和易复发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肺栓塞的分类中,中危肺栓塞是一种介于低危和高危之间的情况,这意味着这种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快速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一方面,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极大地提高了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和可靠性。
据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其敏感性高达95%以上,特异性高达98%以上。
另一方面,治疗方案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中。
目前,治疗中危肺栓塞的主要措施包括抗凝、溶栓、手术治疗等。
在抗凝治疗方面,肝素和华法林已经成为常用的药物。
肝素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凝血系统的抗凝血药,具有抗凝、抗炎和抗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研究表明,肝素对中危肺栓塞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死亡和复发风险。
华法林则是一种口服抗凝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来达到抗凝的效果。
相对于肝素,华法林具有作用持久、控制简单等优点,但是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以调整剂量,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溶栓治疗是一种针对肺栓塞的急性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溶解血栓来达到抗栓塞的目的。
目前,最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虽然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直接的优点,但是需要严格掌握适用症和禁忌症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手术治疗也是治疗肺栓塞的重要方法之一。
分别有开胸手术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
开胸手术主要适用于高危和危急肺栓塞患者,因其手术风险大、创伤后恢复时间长,所以并非第一选择。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下股动脉插管、血栓抽吸和支架植入等技术,可达到快速清除血栓的作用,且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点。
总之,中危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应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中 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 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3f859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5.png)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了解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指南。
一、急性肺栓塞的定义和流行病学急性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栓子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
近年来,我国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长时间制动(如长途旅行、手术、卧床等)、恶性肿瘤、创伤、妊娠及产褥期、口服避孕药、肥胖、高龄等。
二、临床表现急性肺栓塞的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等。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明显加重。
胸痛多为胸膜炎性疼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咳嗽多为干咳,少数患者可伴有咳痰或咯血。
晕厥往往提示大块肺栓塞。
体征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绀、肺部啰音、下肢肿胀、压痛等。
但这些体征也可能不明显,尤其是在栓塞面积较小时。
三、诊断方法1、血浆 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升高对急性肺栓塞有提示作用,但特异性不高。
在临床可能性低的患者中,D二聚体正常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而在临床可能性高的患者中,即使 D二聚体正常,也不能排除急性肺栓塞,仍需进一步检查。
2、心电图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多无特异性改变,但某些表现如窦性心动过速、SIQIIITIII 征、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3、胸部 X 线胸部 X 线检查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有助于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4、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右心功能,发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等间接征象,对危险分层有一定帮助。
5、下肢深静脉超声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对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6、 CT 肺动脉造影(CTPA)目前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首选方法,能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子。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治进展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75cf3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9.png)
•医学综述•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治进展陈宗喻\杜娟2,张先明21.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M;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贵州贵阳5500M摘要: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为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脱落后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疾病,阻塞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致呼吸循环系统障碍引起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等异常,从而诱发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在曾经的临床治疗中,由于诊疗技术的落后及临床医生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极其微薄,PTE易被误诊、漏诊,尤其易被缺乏临床经验的一线青年医师忽略,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
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肺血栓栓塞症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
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经济负担的特点,已成为重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公众人群健康的临床急症之一,有报道称肺血栓栓塞症是继冠心病、脑卒中后常见的重要死亡原因。
随着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临床工作者的不断探究,不论是对诱发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认识,或是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诊断思维或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显现出现代医务者对肺血栓栓塞症更深层的认知。
但目前关于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仍有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治疗上目前未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诊治方案。
本综述主要概括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进展。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20)07-11814)4D01:10. 16766/j. cnki. issn. 1674 - 4152.001460C 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 ent o f pulm onary throm boem bolismCHEN Zong-yu *, DU Juan, ZHANG Xian-ming*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4, ChinaA b stract: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pulmonary embolism. It refers to a series of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aused by obstruc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or its branches after the detachment of vein or right heart thrombus. When the obstruction reaches a certain extent, it causes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system disorders, such as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hemodynamics and so on. In the past, PTE was easily misdiagnosed and missed due to the backwardn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the poor knowledge of clinicians about PTE, especially neglectedby young doctors lacking clinical experience, which was once considered a rar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of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PTE has become a common disease in China. PT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of high morbidity, high recurrence rate, high disability rate,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high 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 Ithas become a major health problem and one of the clinical emergencies that seriously threaten the health of the public. Ithas been reported that PTE is a common cause of death follow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With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clinical workers, whether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isk factors of inducing PTE, or the choice of clinical diagnostic thinking or treatment options of PTE,it shows that modem medical practitioner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T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TE,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risk PTE patients, there is no 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am.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TE.Key w o r d s: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cent advance过去由于诊疗技术的落后及临床医生对肺血栓栓 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认识极其微 薄,且肺血栓栓塞症发病隐匿,其严重性经常被低估,导致肺血栓栓塞症易被误诊、漏诊,尤其易被缺乏临床 经验的一线青年医师忽略,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b798281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3.png)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摘要:本文旨在制定一份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便医生在此疾病的处理中能够更为规范和高效,对确诊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
一、前言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临床急性血管意外,是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血流灌注区域的损害或死亡。
该病的流行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制订一份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以提供医生在此疾病的处理中更为规范和高效,对确诊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二、诊断2.1 内科检查2.1.1 体格检查:①查体一般:观察面色和精神状态,了解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②呼吸系统查体:注重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及节律;③心血管系统查体:注重心率、心律、心音及杂音等。
2.1.2 实验室检查:①酶学检查:检查腺苷酸酶(ADA)、肌酸激酶(CK)等;②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等;③D-二聚体检查:该指标对急性肺栓塞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变化程度与栓塞的程度成正比。
2.2 影像学检查2.2.1 胸部 X 线片①肺栓塞不一定有影像学改变,但可见以下表现:肺动脉扩张、一侧肺门肿大、部分肺野呈现灰白色、分层条状阴影等;②肺栓塞时常继发肺不张、肺炎、水肿等,可见肺纹理分布、组织胸膜影像。
2.2.2 肺通气/血流扫描①多方位 CT 扫描显示肺动脉扩张、肺不张、肺炎性渗出;②磁共振(MR)血流扫描可以显示肺动脉栓塞的位置、形态、数量,更敏感和特异。
2.2.3 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最适用于有严重病情或不能进行送气试验的患者。
三、治疗3.1 急诊治疗3.1.1 放松性安静对于急性肺栓塞病人来说,应立即进行安静的休息,并在保持氧气供应的同时进行放松治疗,包括使用镇静剂、止痛剂等。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ecc8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1.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由于肺动脉阻塞引起肺循环障碍而导致。
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其中中危肺栓塞是一种介于高危和低危之间的疾病。
对于中危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
1. 诊断方法的进展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包括肺通气/血流扫描、CT肺动脉造影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
近年来,多数研究表明,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而在中危肺栓塞的诊断中,CT肺动脉造影结合临床评估和D-二聚体检测可以提高准确性,值得推广。
对于中危肺栓塞患者的治疗,目的是防止病情进展,减少肺栓塞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抗凝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中危肺栓塞的治疗也得到了改善。
2.1 抗凝治疗的进展目前,对于中危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为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凝药物也开始应用于中危肺栓塞的治疗中,如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和特布他林。
这些药物优点在于剂量简便、不需要监测和用药过程中对食物不敏感。
但是,由于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时间还不够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除了抗凝治疗外,治疗策略的进展也为中危肺栓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近年来,建立了各种肺动脉支架植入术、静脉溶栓治疗和项均被动的物理治疗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危肺栓塞的治愈率。
综上,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离不开医学技术的进步。
现阶段,CT肺动脉造影结合临床评估和D-二聚体检测是诊断中危肺栓塞的最可靠方法。
而抗凝治疗是治疗中危肺栓塞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除了抗凝治疗外,各种治疗策略的进步也为中危肺栓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完整版)
![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0cf934d0d233d4b04e6951.png)
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完整版)一、概述:1、定义:急性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栓塞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本文探讨的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简称肺栓塞)是指血栓堵塞肺动脉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2、临床意义:①发病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②易漏诊及误诊-国内对肺栓塞的警惕性不高,正确诊断率低,漏诊率高达80%以上;③不经治疗死亡率高-可高达20%-30%,死亡率占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④诊断明确并经过积极治疗者死亡率明显下降-可降至2-8% 。
3 、临床表现:症状多样无特异性。
轻者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它们可单独出现或共同表现。
胸痛有二种类型:胸膜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
胸膜性胸痛较剧烈,部位明确,与呼吸运动有关,是肺栓塞的常见临床表现。
这种疼痛是由于远端栓子刺激胸膜引起。
有些患者表现为心绞痛样胸痛,呈胸骨后胸痛,疼痛性质不明确,可能与右室缺血有关。
二、肺栓塞的诊断:1、肺栓塞可能发生的情况,如:(1)下肢无力、静脉曲张、不对称性下肢浮肿和血栓性V炎;(2)原有疾病发生突然变化,呼吸困难加重或外伤后呼吸困难、胸痛、咯血;(3)晕厥发作;(4)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5)不能解释的休克;(6)低热、血沉↑、黄疸、紫绀等;(7)心力衰竭对洋地黄制剂反应不好;(8)X线胸片肺野有园形或楔形阴影;(9)肺扫描有血流灌注缺损;(10)“原因不明的肺A高压”及右室肥大等。
2、肺栓塞的确诊方法:(1)肺动脉造影术,(2)CT(螺旋CT或电子束CT)肺动脉造影(CTPA),(3)磁共振造影(MRA),(4)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5)超声心动图有PTE的直接征象。
肺栓塞诊断和治疗进展
![肺栓塞诊断和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b391db33d4b14e85246841.png)
[] 李 风华 . 平霞 . 素泵 强化 治 疗2 糖尿 病 2例 疗 效 观察 与 5 吴 胰岛 型 0 护理 [ . 护理 杂志 , 1, () 48. J齐鲁 ] 2 1 7: —5 0l 7 8 [】 陆加 寿, 江 . 谈 胰 岛素 泵 强化 治疗 疗 效 的观 察 [] 康必 读 6 刘 浅 J. 健
21 0 2年 3月第 1 0卷 第 7期
[] 余 洪 亮 . 岛素 泵 强化 治疗 2 糖尿 病 患者 疗 效分 析 [ . 信 2 胰 型 J 医学 ]
息,0 1 46 : 4 1 5 2 1, ( 1 - . 2 )2 2
・
文献综述 ・ 6 7
i t nsve i u1n t e a y i os ia on ton s e s d by n e i ns i h r p n h p t lc dii a s s e h og y c e i piod s d t c e ih t eus fc ntn us yp l ・ a m c e s e e e t d w t e o o i uo h
[7 1 】黄小 婷 , 超 . 岛 素泵 强化 治 疗 初 诊 2 陈延 胰 型糖 尿 病 的 临床 观
察[. J 中国社 区医师 , 1, (2: —6 ] 2 1 32) 57 . 0 1 7
肺栓塞 诊断和治疗中心医院,辽 宁 葫芦 岛 15 0 ) 2 0 1
杂 志, 1 , 2: 2 2 4 ) 4 . 01 ( 3
[3 1】洗启 香 . 素泵在 糖 尿病 患者 围手 术期 应用 的护理 体会 [ . 胰岛 J 医 ]
学 理论 与实 践, 1, ( : 72 8 2 1 42 2 —0 . 0 2 )0
肺栓塞诊断研究进展
![肺栓塞诊断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9ddeee10975f46527d3e153.png)
3 4 1 8‘
现 代 巾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O c t , 2 2 ( 3 0 )
医 , 2 0 0 6, 2 8( 5) : 5
[ 2 4 ]黄 虫 I : .透 刺 法 加 神 灯 治 疗 周 围 性 面神 经 麻 痹 疗 效 观 察 [ J ] .叶 1 囤针 灸 , 2 0 0 3, 2 3 ( 9) : 5 1 9 [ 2 5 ] f j 辉. 刘 志 刚 .透 剀配 合梅 花 针 治 疗 顽 阎 性 周 围 性 嘶 瘫 [ j ] 针 灸临床杂志 , 2 0 0 7 , 2 3 ( 7 ) : 3 9
的静 脉 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中 危 危 险 因 素 包 括 使 用 雌 激 素 或 激 素 替 代 治
胸 痛 和 呼 吸 困 难 的 患 者 常 采 用 心 电图 和 胸 片 检 查 给 予 初 始评估 , 但此两种 检查对 诊断 或排 除 P E均 缺 乏 适 当 的 敏 感
性和特异性 , 所 以在 诊 断 流 程 中 并 不 占有 重 要 的 地 位 。但 也
[ 2 8 ]魏 红 沁 , 丁 春华 , 张 晴 .针 刺 配合 灸 法治 疗 恢 复 期 面瘫 的 临 床 疗
效 观察 [ C] .中 医钊 灸 学 会 实 验 针 灸 分 会 ・ 经 络 分 会 学 术研 时
会论 文集 , 2 0 0 8: 4 2—4 4
[ 2 3 ]徐 福 新 .透 刺 加皮 肤 针 刺 治 疗 顽 固 性 面瘫 2 3例 [ J ] .河北 中
中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界定与治疗策略
![中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界定与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596613ded630b1c59eeb58b.png)
性P11E患者主张抗凝治疗,但对一些经抗凝治疗后
临床表现或临床进程中存在发生低血压高风险和出
血低风险的患者建议溶栓治疗。
三、国人中危急性PTE患者的治疗策略 程显声等¨o根据我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提
胛E的发生【9]。迄今已完成的多项有关中危PTE
溶栓[多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洛酶原激活剂(rt—PA),
100 mg,2
者的预后。因此,在急性PIE治疗中,应正确识别
中危P11E患者。 一、中危急性FIE人群的界定方法 1.解剖预测模式:依据肺动脉内血栓分布的范 围,从解剖学角度将急性FIE划分为急性大面积、 次大面积和非大面积。 由于P厄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不仅取决于血栓
动脉高压的处理”的科学声明中,中危FIE患者危
险分层的诊断标准捧。是:(1)无体循环低血压(收缩
mm
栓治疗。至于溶栓方案的选择,可采用程显声
等[2’b’的小剂量尿激酶(2万U/kg)2 h静脉滴注和 WanI;等¨岳"1的rt—PA
50 rag,2
Hg)或广泛的心肌损
h溶栓方案。中危急 h(患
伤(心脏肌钙蛋白I升高大于正常,B型利钠欣>
100
性PrrE患者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循证医学 证据的有效溶栓方案还有:(1)rt—PA
2011年美国心脏学会针对中危m提出如下
溶栓建议哺1:溶栓治疗适合于临床评估预后不好、 无出血禁忌证者,包括新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 压<90
mm
Hg或休克指数>1.0[脉率/收缩期血压
(以mill Hg计算)]、呼吸功能不全(吸入室内空气 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5%,Borg评分>8或神 志改变)及中、重度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室运动幅度 下降或右心室收缩压>40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c7c907676c66137ef06190d.png)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3期(总第407期)2019年1月①来宾市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覃少佳① 邓碧玉① 张鸿魁① 罗敏著①【摘要】 肺栓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致死风险较高,患者预后较差。
肺栓塞根据其死亡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中危肺栓塞介于低危肺栓塞与高危肺栓塞之间,但临床上关于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与低危、高危肺栓塞基本一致。
而关于肺栓塞早期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尚存在争议,如何科学合理划分肺栓塞的危险层级及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关系到肺栓塞患者的预后结局。
本文主要是针对肺栓塞的危险分层、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中危肺栓塞的治疗手段等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中危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危肺栓塞; 诊断; 治疗方案; 危险分层 doi:10.14033/ki.cfmr.2019.03.08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186-03 肺栓塞是一种由内源性栓子或外源性栓子导致肺动脉及其分支堵塞而引发的肺循环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综合征,其栓子多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临床上认为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实质上是同种疾病过程,只是分布于不同的部位[1-3]。
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循环双重障碍,临床表现以胸痛、呼吸困难为主,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而临床上认为,肺栓塞经及时诊断和积极规范治疗,其血栓栓塞可实现完全再通,肺栓塞是可治愈的疾病,故临床上需对肺栓塞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4-5]。
肺栓塞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时易出现误诊、漏诊,中危肺栓塞介于低危肺栓塞、高危肺栓塞之间,临床上需对其予以重视。
本文主要是针对肺栓塞的危险分层、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中危肺栓塞的治疗手段等方面作综述,以期为中危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借鉴和帮助,现综述如下。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9aaa8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7.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危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中危肺栓塞的诊断进展1.临床表现中危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但最典型的症状是急性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
近年来,新技术诊断方法的普及和临床医师对中危肺栓塞的认识提高,使得对于该病的诊断更加及时准确。
2.影像学诊断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是目前诊断中危肺栓塞的重要手段之一。
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已成为目前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之一,其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的特点使得肺栓塞的诊断更加准确和迅速。
3.血液学检查D-二聚体是一种体征特异性较高的血浆指标,对于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对D-二聚体的认识不断深入,其在肺栓塞的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4.其他诊断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也在诊断中危肺栓塞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二、中危肺栓塞的治疗进展1.药物治疗抗凝治疗是中危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方法。
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是目前口服抗凝治疗的主要药物。
近年来,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的上市,为中危肺栓塞的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介入治疗对于中危肺栓塞患者,特别是存在血压不稳定或休克的患者,治疗更显得迫切。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架置入和血栓机器吸除术等介入治疗方法逐渐成为中危肺栓塞的重要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3.预防措施肺栓塞往往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而导致的,因此节约长时间坐卧、避免高风险因素的接触等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患病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对于肺栓塞预防措施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65bc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7.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中危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在诊断方面,通过介绍常用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来准确诊断中危肺栓塞。
在治疗方面,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方法。
本文还介绍了新技术在中危肺栓塞中的应用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策略的优劣,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结指出,针对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完善,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中危肺栓塞、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新技术、临床研究、治疗策略、比较、展望未来、总结、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危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血管疾病,常常威胁患者生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中危肺栓塞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因为其症状常常不具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
而且,中危肺栓塞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针对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种影像学检查如肺动脉造影、螺旋CT等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中危肺栓塞,而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预后。
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小剂量螺旋CT、超声心动图和D-二聚体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也为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鉴于中危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难点,深入研究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对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中危肺栓塞是一种临床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目前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评估各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并探讨新技术在中危肺栓塞研究中的应用。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0ff2d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4.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肺疾病,已被列为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肺栓塞中,血栓形成在深静脉血管内,然后向肺部移动并堵塞肺动脉。
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急促、咳嗽、晕厥等症状。
肺栓塞是一种紧急病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诊断1. 临床表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不同程度的肺栓塞可产生相似的症状。
通常包括胸痛、气促、咳嗽、咯血、胸闷、心悸、发热、虚弱和晕厥等。
中危肺栓塞的症状相对轻微,但也需要加以关注。
2. D-dimer检测D-dimer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肺栓塞患者的血浆中通常升高。
D-dimer检测是常用的早期肺栓塞筛查方法,具有高敏感性,但特异性较差,容易发现误诊率高。
3. 影像学检查肺部CT扫描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阻塞的肺动脉栓子可导致肺部血流透视减少、肺脏纹理模糊、肺实质密度增加等,而这些变化均可以在CT扫描中捕捉到。
对于中危肺栓塞患者,肺部CT扫描可以在过滤掉低风险患者后进行筛查,以减少误诊。
4. 临床预测模型有研究表明,利用简单的临床参数即可预测肺栓塞的风险。
例如,Wells评分可以根据临床表现、D-dimer、肺功能和图像结果等因素,为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二、治疗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肺栓塞治疗的首选方法。
普通肺栓塞和中危肺栓塞患者均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应当使用静脉注射肝素进行快速抗凝治疗。
在抗凝治疗过程中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并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2. 环磷酰胺酯酶抑制剂环磷酰胺酯酶抑制剂(thrombolytic agent)是用于肺栓塞高危和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的治疗方法。
它们通过溶解血栓来迅速恢复肺动脉血流,并减少心肺功能的负担。
但环磷酰胺酯酶抑制剂的使用也伴随着出血风险增加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慎重考虑。
3. 机械通气对于由肺栓塞引起的严重的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fb770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b.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展开研究,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中危肺栓塞的定义、危害以及诊断意义。
正文部分依次探讨了多层螺旋CT在中危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抗凝治疗、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以及风险分层管理策略。
结论部分展望了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前景,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危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会为中危肺栓塞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效果。
【关键词】中危肺栓塞、多层螺旋CT、抗凝治疗、介入治疗、预后评估、风险分层、诊断、治疗、管理、前景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中危肺栓塞的定义与危害中危肺栓塞是一种肺栓塞的临床分型,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和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上。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内发生血栓栓塞所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心肺疾病。
中危肺栓塞在肺栓塞分类中属于轻度,但其对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危害。
中危肺栓塞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发现并有效治疗中危肺栓塞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了解中危肺栓塞的定义和危害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加强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意义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意义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部血管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被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而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更为棘手,因为病情相对较轻,常常被忽视或误诊。
正确诊断中危肺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准确地诊断中危肺栓塞可以帮助医生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加速患者康复。
通过有效的诊断手段,可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案的优先级,提高治疗效果。
诊断中危肺栓塞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中危急性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急性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b20f1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d.png)
中危急性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赵建勇;宋翠;郑刚【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6(014)012【总页数】3页(P1072-1074)【关键词】中危肺栓塞;危险分层;治疗方案;研究进展【作者】赵建勇;宋翠;郑刚【作者单位】300250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5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急性PTE的自然病程主要取决于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血流动力学受影响程度、心肺储备能力、血栓负荷、血栓形成的时间、机体的纤溶活性都影响PTE的自然病程发展。
经过尽早诊断和积极规范的治疗,PTE的血栓栓塞可以完全再通,因此可以认为急性PTE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临床上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右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发病率仅次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1]。
但患者症状常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生部位可以单一也可以是多个部位,临床上误诊及漏诊率极高。
其目前主要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层。
中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严重程度介于高危与低危之间。
抗凝是基础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中、高危患者,在抗凝过程中,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考虑溶栓治疗。
而对于中危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选择治疗方案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2]。
那么,如何对中危患者进行最合理的危险分层,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何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和更大的临床获益?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对中危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作一综述。
2000年ESC(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了第1版关于急性血栓性肺动脉栓塞指南,并首次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将肺动脉栓塞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及非大面积。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913d0c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9.png)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国际呼吸杂志急性肺栓塞(APE)是⼀种常见病,在西⽅发达国家每年死于肺栓塞的患者占死亡⼈数的10%~15%,在死亡病因中肺栓塞⾼居第3位。
据报道,伴有休克或低⾎压的⼤⾯积或⾼危APE患者病死率⾼达30%,⾎压正常的APE患者中⾄少25%的患者超声⼼动图提⽰伴有右⼼功能不全(RVD),在这些中危APE患者中右⼼压⼒的超负荷增加了短期病死率(9%)和不良事件的发⽣,⽽⾎压正常不伴RVD的APE患者病死率低于1%。
在APE患者中,RVD的发⽣与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是评估预后的⼀个独⽴预测因素。
2008年欧洲⼼脏病协会(ESC)颁布了新的APE诊治指南,新指南强调APE的严重程度应依据APE相关的早期死亡风险进⾏个体化评估。
建议以⾼危、中危、低危替代以往⼤⾯积、次⼤⾯积及⾮⼤⾯积APE的术语。
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参数主要依据有⽆⾎流动⼒学改变、是否合并RVD及有⽆⼼肌损伤,其中RVD的诊断⽬前仍⽆统⼀的诊断标准。
此外对每例APE患者进⾏危险分层时,及时界定⾼危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外,还需要给予中危肺栓塞⾜够的重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不⼀致,初始治疗⽅案给予溶栓还是抗凝治疗仍有很⼤的争议,所以中危APE⼈群的筛选识别以及如何治疗仍需要我们进⼀步探索。
1RVD的诊断⽅法1.1螺旋CT肺⾎管成像诊断RVD的价值多层螺旋CT肺⾎管成像(MSCTPA)由于传统扫描技术的辐射剂量、扫描时间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并不作为评价RVD功能和形态的⾸选⽅法。
近年来随着多排探测器的发展及双源CT的出现,其薄层扫描、薄层重建⼤⼤提⾼了图像的分辨率;采集信息量⼤,具有强⼤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清晰显⽰主肺动脉及其5~6级分⽀,并可从任意⾓度及⽅位观察肺动脉,清楚显⽰肺动脉腔内栓⼦的⼤⼩、形态、位置,并可直观地显⽰全肺⾎管及栓⼦的空间结构关系;对栓⼦的定位也具有重要意义,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价有了重⼤推进。
中危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
![中危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e5a3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0.png)
中危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6-02T11:16:46.10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赵晨光徐衍泽范东旭通讯作者[导读]中危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赵晨光 徐衍泽 范东旭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临床诊治经验归纳总结,从肺栓塞危险分层、中危肺栓塞诊断方法、中危肺栓塞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对近些年中危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加强对中危肺栓塞的认识,为中危肺栓塞诊治探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肺栓塞;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文献综述肺栓塞是一种由肺动脉阻塞引起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多由血栓导致,临床称为肺血栓栓塞,部分由其他栓子脱落造成,如肿瘤、脂肪、羊水、空气等。
肺栓塞虽然没有特异性症状,但多数患者发病后存在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烦躁不安、咳嗽、咯血、发绀、发热、休克等症状[1]。
肺栓塞因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故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要求。
研究表示,给予肺栓塞患者早期准确诊断与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降低8%左右[2]。
近些年经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肺栓塞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取得一定进展。
以下是对中危肺栓塞诊治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以供参考。
1肺栓塞危险分层情况肺栓塞的高患病率、病死率、复发率决定临床应给予患者早期准确诊断与及时有效治疗。
在肺栓塞诊治过程中,为保证临床治疗策略应用准确、到位、有效,需要切实提高临床诊断效能,做好肺栓塞危险分层工作。
关于肺栓塞危险分层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早期危险分层按照肺栓塞血流动力学状态差异划分“大面积肺栓塞”“次大面积肺栓塞”“非大面积肺栓塞”三种类型,该方法标准较为模糊,且主观性较强。
后在不断改进中,提出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右心室功能情况、肺栓塞严重指数等,将肺栓塞划分“高危肺栓塞”“中危肺栓塞”“低危肺栓塞”三种类型,例如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右心室功能不全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多为中危肺栓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1朝采用的是横切位图像心室的最大短轴直径,而 Aroz等和Contractor等则是在横切位图像,房室瓣 平面测量双侧心室的大小。Quiroz等[161研究报道 在重组四腔心界面上测量直径比在横断面上对预测 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更有意义,四腔心界面上 RVd/LVd是目前CT研究最多的参数。尽管目前 对此做出了很多的研究,报道过很多的临界值,但是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良好而客观评价RVD的定量方 法。根据金标准超声心动图RVd/LVd>1与RVD 有很好的相关性,除外右心室扩大的其他原因,如左 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和三尖瓣反流等,目前认 为可以参考MSCTPA中以下的征象来提示肺栓塞 患者合并RVD:横断面或重组四腔心界面上RVd/ LVd>1、室间隔平直或凸向左心室、肺动脉高压、上 腔静脉或奇静脉增宽、对比剂的反流、心包积液等。 肺动脉栓塞程度评价,可根据栓塞的程度及位 置,通过CT肺动脉栓塞指数来进行测量评价。目 前通常使用Mastora栓塞指数[171和Qanadli栓塞指 数[1引。Qanadli方法及Mastora方法通过观察 CTPA图像,定量评价APE。Mastora方法:CT栓 塞指数被应用在5支纵隔肺动脉(主肺动脉干,左、 右肺动脉,左、右叶问动脉),6支叶级肺动脉及20 支段级肺动脉(每肺上叶3支,舌叶或中叶2支,下 叶5支);CT栓塞指数以肺动脉横截面栓塞的百分 比为基础,分为5级进行评价(<25%为1级,25%~ 49%为2级,50%~74%为3级,75%~99%为4 级,i00%为5级)。中央肺动脉评分(纵隔及叶级肺 动脉)、外周肺动脉评分(段级肺动脉)、全面评分(中 央及外周肺动脉)可以分别计算。最大的CT阻塞 评分为155,表示双肺动脉完全栓塞。肺动脉CT
DOI:10.3760/craa.j.issn.1673—436X.2013.016.017
诊断‘9‘103。 Araoz等口1]研究认为APE引起的RVD在
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
万方数据
垦匾堕堡苤查!!!!至!旦箜!!鲞箜!!塑!坐』垦!!£堡!垒竖!坠!!!!!!!!:!!!堕!:!!
7
mm)。Kasper等[24]诊断RVD的标准为:右室腔
Hg,或收缩压下降≥40
mm
Hg持续
扩张或右心室舒张末期直径>30 mm,或者符合以 下两点者可以考虑诊断RVD:三尖瓣反流速度>
2.8
min以上;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败
血症所致上述情况)的PE定义为大面积PE,若不 属于上述情况则诊断为非大面积PE。非大面积PE 中存在右心室运动减弱者命名为次大面积PE。我 国2001年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血 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32]也参照并沿 袭使用了这些概念。 由于“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PTE 术语在临床实践中容易与血栓的形状、分布及解剖 学负荷联想在一起,引起混淆,因此,2008新指南强 调PE的严重程度应依据PE相关的早期死亡风险 进行个体化评估。2008年ESC指南提出,建议以 高危、中危、低危替代以往的“大面积”、“次大面积”、 “非大面积”。这一术语的采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临床医师对PTE研究的认识深人与进步,也更符合 临床医疗的实际。在这一指南中,与PTE早期死亡 (即住院或30 d病死率)相关的危险指标包括:临床
[Key words]Pulmonary embolism;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Diagnosis;Treatment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溶栓治疗外,还需要给予中危肺栓塞足够的重视,这 部分患者的预后不一致,初始治疗方案给予溶栓还 是抗凝治疗仍有很大的争议,所以中危APE人群的 筛选识别以及如何治疗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1
APE)是一种常见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死于肺 栓塞的患者占死亡人数的10%~15%,在死亡病因 中肺栓塞高居第3位[1。2]。据报道,伴有休克或低血 压的大面积或高危APE患者病死率高达30%[3], 血压正常的APE患者中至少25%的患者超声心动 图提示伴有右心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of Society
angiography,MSCTPA)由
于传统扫描技术的辐射剂量、扫描时间的限制,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并不作为评价RVD功能和形态的首 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多排探测器的发展及双源CT 的出现,其薄层扫描、薄层重建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 辨率;采集信息量大,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可清晰显示主肺动脉及其5~6级分支,并可从任意 角度及方位观察肺动脉,清楚显示肺动脉腔内栓子 的大小、形态、位置,并可直观地显示全肺血管及栓 子的空间结构关系;对栓子的定位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价有了重大推进[7]。Ghaye 等[81提出MSCTPA能够取代超声心动图的“金标 准”地位,因为它在高效诊断APE的同时能够通过 计算CT肺动脉梗阻指数和心血管结构的测量,可 以量化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做出定量
by
a
for sub-massive
summarizes information abou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1.2
超声心动图诊断RVD的价值
APE合并
RVD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并不统一。目前没有 一个良好而客观评价RVD的指标,大多数的研究
万方数据
垦堕壁堡苤查!!!!笙!旦筮!i鲞箜!!塑!坐』垦!!逝!:垒!鲤坠!!!!!y!!:!i!堕!:!!
通过定量检测室壁运动的幅度来评价RVD。 Grifoni等[43研究中诊断RVD的标准为符合以下情 况之一者:右心室扩张(右心室舒张末期横径>
Progress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Hospital of
DONG Li—xia.Department of 300052,China
Respiratory
Medicine,General
are
n口巧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Abstract]There
acute
noLeabharlann uniform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lways 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riety of inspection methods.Whether thrombolytic therapy is better than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The article
Cardiology,ESC)颁布了新的APE诊治指南卟],
新指南强调APE的严重程度应依据APE相关的早 期死亡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建议以高危、中危、低 危替代以往大面积、次大面积及非大面积APE的术 语。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参数主要依据有无血流动力 学改变、是否合并RVD及有无心肌损伤,其中RVD 的诊断目前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此外对每例 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时,及时界定高危患者给予
der Meer
阻塞指数是指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阻塞实际评分值除 以最大的阻塞评分,再乘以100%。表达公式为 [∑(n・d)/s3×100%,n代表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 (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1),d代表肺动脉截面栓塞 的程度(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5),S代表最大的阻 塞评分(155分)。Qanadli方法:每侧肺动脉数被确 定为10支(上叶3支,舌叶或中叶2支,下叶5支)。 每支段级肺动脉的栓塞评为1分,而近端肺动脉栓 塞的评分等于其分支肺动脉所得分值之和。对于肺 动脉栓塞程度的评分,采用2级分法进行计算(无阻 塞为0分,部分阻塞为1分,完全阻塞为2分)。如 亚段级肺动脉发生栓塞,被评价为其所属段级肺动 脉的部分栓塞,评分为1。最大的CT阻塞评分 为40。 Mastora栓塞指数所计算最远端动脉为肺段动 脉,Qanadli栓塞指数所计算最远端动脉为亚段肺 动脉。Qanadli栓塞指数不同于Mastora栓塞指数, Qanadli栓塞指数为半定量算法,所以更侧重于阻 塞部位,其阻塞程度采用2级分法;而Mastora栓塞 指数则不考虑栓子的部位(中心区肺动脉或外围肺 动脉),仅考虑阻塞程度(5级分法)。Nural等[1钉的 研究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的CT栓塞指数为 64%,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仅为28%,以48%为阈值, CT栓塞指数对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的诊断敏感度 为95%,特异性为76%,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的指标 之一。张燕等[2叩研究发现RVD组患者的CT肺动 脉阻塞指数明显高于无RVD组,当CT肺动脉阻塞 指数为47%时,诊断右心室劳损的敏感度为57%, 特异度为75%。van
MSCTPA中的表现为对比剂反流入下腔静脉、室间 隔变平或凸向左室、横断面或重建四腔心界面上右 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RVd/LVd)。 Contractor等[123和Lim等n3]研究表明与超声心动 图相比较,CT肺血管成像(CTPA)诊断RVD(诊断 标准为RVd/LVd>1或室间隔偏移)的敏感性为 78%~92%,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 Araoz等研究发现与右心室大小正常的肺栓塞患者 相比较,RVd/LVd>1的肺栓塞患者进入重症监护 室的危险度高3.6倍。Mansencal等【143对46例肺栓 塞研究后认为,以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CTPA对 RVD诊断(右心室/左心室最大横截面积之比大于 1.O)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88%。这些研究者 对于RVD的CT诊断方法不一致,Mansencal等采 用的是右心室/左心室最大横截面积,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