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课件——复句
合集下载
第八节 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六章PPT课件

(二)紧缩句与单句的划界
主要看: 1、是否可以从中间断开; 2、是否包含关联词语; 3、谓语是否共用一个主语; 4、是否有复句的语义关系。
比较:
1、他推开门,就出去了。 2、他推开门就出 5、他起身走了。 6、他去我就不去了。 7、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第八节
1、①成功的基础是奋斗,②奋斗的 收获是成功,③所以,天下唯有不 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 的高峰。
2、①山峦晴朗,②湖水明净,③日 里披着阳光,④夜里罩着星辰。
5、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 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尤其象征 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 缺少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 的精神。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上课用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7.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 所产生的结果。 (1)充足条件。例如: 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2)必要条件。例如: 能看懂印度文学原著,才谈得上对中印文学作真正的比较研 究。 (3)无条件。例如: 无论什么时候到站,都有人热情接待。 8.假设复句: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 结果。 (1)一致关系。例如: 如果不互相尊重,爱也难以持久。 (2)让步关系。例如: 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 的长处。
复句的类型
• • • • • • • • • • 并列关系:平列式、对比式 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 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 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1.并列关系:既„也(又) 有时„有时 一边„一边 是„不是 不是„而是 2.顺承关系:首先„然后 刚„,就 3.解说关系: 4.选择关系: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5.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但„反而 尚且„何况
(二)偏正复句
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2.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3.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那么) 5.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 以免 免得 省得 容易混淆的一组关联词语: 不是„„就是 不是„„而是
9.因果复句:偏句说出原因或理由,正句 表示结果。 (1)说明因果。例如: 由于他是中文系毕业,所以与我这个爬格子的人有 许多共同的语言。 (2)推论因果。例如: 我们既然拿来了,就不带回去了。 10.目的复句: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 (1)希望类。例如: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 更好地取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 (2)不希望类。例如: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7.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 所产生的结果。 (1)充足条件。例如: 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2)必要条件。例如: 能看懂印度文学原著,才谈得上对中印文学作真正的比较研 究。 (3)无条件。例如: 无论什么时候到站,都有人热情接待。 8.假设复句: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 结果。 (1)一致关系。例如: 如果不互相尊重,爱也难以持久。 (2)让步关系。例如: 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 的长处。
复句的类型
• • • • • • • • • • 并列关系:平列式、对比式 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 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 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1.并列关系:既„也(又) 有时„有时 一边„一边 是„不是 不是„而是 2.顺承关系:首先„然后 刚„,就 3.解说关系: 4.选择关系: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5.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但„反而 尚且„何况
(二)偏正复句
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2.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3.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那么) 5.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 以免 免得 省得 容易混淆的一组关联词语: 不是„„就是 不是„„而是
9.因果复句:偏句说出原因或理由,正句 表示结果。 (1)说明因果。例如: 由于他是中文系毕业,所以与我这个爬格子的人有 许多共同的语言。 (2)推论因果。例如: 我们既然拿来了,就不带回去了。 10.目的复句: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 (1)希望类。例如: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 更好地取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 (2)不希望类。例如: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现代汉语语法(7):句子(复句) PPT优秀课件

一般单句
单句
•句
复杂单句
并列关系 承接关系 递进关系 选择关系 因果关系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转折关系
短语 做句子 主干
•子
复句
复杂单句(2)
• 1、这个部队的先锋连,在完成阻击任务之 后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的一个低低的光光 的小山岗。 • 2、当我们处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有可 能趁机向我们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攻击。
主动句被动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单句复句无主句完全句单句复句一般单句复杂单句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短语做句子主干复杂单句2这个部队的先锋连在完成阻击任务之后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的一个低低的光光的小山岗
句子的分类
• 1、从肯定或否定上分: • ①肯定句 • ②否定句 • 2、从“把”“被”分: • ①把字句 • ②被字句
假设关系的复句关联词是
• 单用:那么、则、便、的话 • 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 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 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 • :"也、还"; • 合用:"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纵使、 纵然、哪怕)……也(还)"、"再……也"。
七、条件复句
• ① 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 地唱歌。 • ②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 ③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萍儿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 望。 • ④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 • ⑤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 原谅。 • ⑥不论处在什么厄运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 保持高风亮节! • ⑦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 平等的。 • ⑧任凭我们怎么叫门,他都没有把门打开。
《复句》PPT课件

11、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假设
12、要是你认为有必要的话我就一定设法去办。
假设 26
20
条件关系(只有A,才B;只有A才B)
一般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 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 下产生的结果。
还有一种条件复句,前一分句先排除一切 条件,后分句则说明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 生相同的结果结果是不以条件为转移。
21
例如: 1、只有靠自己,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况。 2、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
6、他并不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姓名都不知道。
递进
25
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7、争论是常常有的,不过这种争论(纯粹是关于创作 的。 转折
8、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抬头巡视着辽阔
的星空。 并列
条件
9、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10、只要能妥善保护草木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
定下来。 条件
•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 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7
关联词语 • 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
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 (起初)……然后……,从而。
8
递进关系:(不仅A,而且B)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 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 如程度更深,范围更广。
1.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 所取舍。
2.是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 况,表示几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
13
例如: 1、你是干不好还是不好好干? 2、星期天,我或者看看书,或者打打球,或者
现代汉语复句PPT

2020/6/18
7
10.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是所谓福橘。 1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12.“苍山雪,洱海月”那奇妙的景色,曾使多少游人迷 醉 13.即使厂长,也没有权利随意开除工人。
14.国际歌,正如伟大导师列宁所说,是全世界无产阶 级的歌。
15.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在心理上引起人的积极感 应,在感情上引起人的共鸣,在理智上给人以启示的 具体的事物,才可能是美的。
3)形式上由于紧缩使得两个分句在 一起,同时有的词语也紧缩掉了,包 括主语、关联词语和语音顿。
2020/6/18
29
2.紧缩句是一种特殊句式
紧缩句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上面是狭义的,广义的还有:
(1)只用一个关联词语来关联两种动作: 你想管就管(主语相同)//别人问了才回 答(主语不同)
(2)有各自独立的两套主谓结构,无关联 词语和语音停顿:你要去你去//谁想去谁去
现代汉语语法
第七节 复句
2020/6/18
1
一、复句和复句的特点
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 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分句。
1.语音上有一个统一全句的语调,有一个 隔离性的停顿,一个句末标点。各分句之间可 以有连续性停顿。
例如比较: 他机智勇敢---
他机智、勇敢---
以便、用以、为了、为着
(2)消极目的(免除性目的)
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2020/6/18
20
四、多重复句
1.什么是多重复句
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构成的结构上具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020/6/18
21
《复句》课件

《复句》课件
目 录
• 复句基本概念与分类 • 并列复句 • 转折复句 • 条件复句 • 因果复句 • 递进复句 • 选择复句 • 总结与展望
01
复句基本概念与分类
复句定义及特点
复句定义: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 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 成。
复句具有多个句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复句特点
表示意思进一层,侧重点在后者。
“不仅…还…”
表示意思进一层,侧重点在后者。
“不但不…反而…”
表示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尚且…何况…”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带讽刺意味, 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递进歧义现象分析
关联词语不当
关联词语是表达递进关系的重要手段,如 果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歧义。
A 语义关系不同
02
并列复句
并列关系概述
并列关系的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 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 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
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并列复句的特点
分句之间的位置可以互换,而句子 的意思基本不变。
并列复句的分类
根据分句之间并列关系的不同,可 以分为平列并列和对照并列两种。
典型并列连词用法
分句间具有特定的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并 标明分句间的关系。
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
复句类型划分
01
02
03
联合复句
并列关系、顺承关系、解 说关系、选择关系、递进 关系。
偏正复句
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 设关系、因果关系、目的 关系。
多重复句
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 层次以上的复句。
与单句关系辨析
05
目 录
• 复句基本概念与分类 • 并列复句 • 转折复句 • 条件复句 • 因果复句 • 递进复句 • 选择复句 • 总结与展望
01
复句基本概念与分类
复句定义及特点
复句定义: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 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 成。
复句具有多个句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复句特点
表示意思进一层,侧重点在后者。
“不仅…还…”
表示意思进一层,侧重点在后者。
“不但不…反而…”
表示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尚且…何况…”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带讽刺意味, 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递进歧义现象分析
关联词语不当
关联词语是表达递进关系的重要手段,如 果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歧义。
A 语义关系不同
02
并列复句
并列关系概述
并列关系的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 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 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
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并列复句的特点
分句之间的位置可以互换,而句子 的意思基本不变。
并列复句的分类
根据分句之间并列关系的不同,可 以分为平列并列和对照并列两种。
典型并列连词用法
分句间具有特定的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并 标明分句间的关系。
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
复句类型划分
01
02
03
联合复句
并列关系、顺承关系、解 说关系、选择关系、递进 关系。
偏正复句
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 设关系、因果关系、目的 关系。
多重复句
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 层次以上的复句。
与单句关系辨析
05
现代汉语复句ppt课件

zzrui
精选编辑ppt
多重复句
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同 时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 复句,叫做多重复句。
zzrui
精选编辑ppt
多重复句
1. 2.
多 重 复 句
3.
zzrui
年轻人只有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去,他的生命才有 意义。
条件
年轻人只有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去,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青春才能迸发出
绚丽的条件火花。
并列
年轻人只有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去,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青春才能 迸发
条件
并列
出绚丽的火花,否则便会碌碌无为而虚度年华。
假设
精选编辑ppt
多重复句的分析
用符号标示法图解 步骤
①确定分句数目; ②确定第一层次; ③逐层分析,直至单个分句为止。
zzrui
精选编辑ppt
➢ 沉默,寂静。
对“分句”的正确理解➢ 县委会里,不安之夜。
分句
➢ 不,不,不用了。
可以是主谓句形式,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形式。
➢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凉爽的天气,多么迷人的繁星! ➢啊,人间瑶池黄龙寺,童话世界九寨沟! ➢夏天,郁热的早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zzrui
精选编辑ppt
分句成分的省略
单句只是词和短语按语法关系的组合, 成分之间只有语法关系。
➢ 我就不跟你谈了,你都不感兴趣。 ➢ 你不感兴趣的事,就不跟你谈了。
zzrui
精选编辑ppt
根据逻辑关系
➢ 风停了,雨也住了。 并列关系
➢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条件关系
复 句
➢ 山太陡了,爬不上去。 因果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PPT课件

•如果像②那样,分句之间地位就是 不平等的,也就是说有的分句先组 合,有的分句晚组合,这种组合的 先后次序也就意味着可以句子的内 部可以分出层次,而分句如果能分 出层次,那么这种复句我们就称之 为“多重复句”。 第41页/共48页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1
• 多重复句的分析如同复杂短语一般,需要作层次 分析。例如:
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 2、也可以是前一句的某一截是后一句的 主语,但句面上并没直接表达出来。如:
他们前些天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第27页/共48页
三、复句的类型(五)补充复句 2
• 大学的原意是学生组织而成的团体,①想
补充
读书研究的人,不论年老年轻,③大家组 成
条件
一个团体,④聘请名师来讲授,②这就是
义。 4.如果有分号的话,分号为第一层次,
第46页/共48页
五、紧缩复句
• (一)紧缩复句的性质 • 复句变化后形成的特殊形式,是复句 去掉语音停顿而形成的。 • (二)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 • 是特殊形式,也就是例外,所以应该 加以限制,最好是有特定形式的才叫做 “紧缩复句”。
第47页/共4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3页/共48页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3
• 整理后得:
•
(所以)A, 因为不但B, 而且C, D。
•│
因││果
│
• └─────┘└───────────────┘
•
│
递││进
│
•
└─────┘└────────┘
•
│ 连││贯 │
•
└───┘└───┘
第44页/共48页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4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1
• 多重复句的分析如同复杂短语一般,需要作层次 分析。例如:
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 2、也可以是前一句的某一截是后一句的 主语,但句面上并没直接表达出来。如:
他们前些天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第27页/共48页
三、复句的类型(五)补充复句 2
• 大学的原意是学生组织而成的团体,①想
补充
读书研究的人,不论年老年轻,③大家组 成
条件
一个团体,④聘请名师来讲授,②这就是
义。 4.如果有分号的话,分号为第一层次,
第46页/共48页
五、紧缩复句
• (一)紧缩复句的性质 • 复句变化后形成的特殊形式,是复句 去掉语音停顿而形成的。 • (二)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 • 是特殊形式,也就是例外,所以应该 加以限制,最好是有特定形式的才叫做 “紧缩复句”。
第47页/共4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3页/共48页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3
• 整理后得:
•
(所以)A, 因为不但B, 而且C, D。
•│
因││果
│
• └─────┘└───────────────┘
•
│
递││进
│
•
└─────┘└────────┘
•
│ 连││贯 │
•
└───┘└───┘
第44页/共48页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4
现代汉语复句ppt课件

6.因果关系 注意推论因果。关联词语用:既然…,那么(就、也)…。
前一句提出已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后一小句根据 这个前提推出结论。如:
你既然同意我们的意见,那也签个名吧。 既然你一定要去,我也不反对。 对于复句的关系,用不着一一去死记硬背,因为汉语是我们 的母语,凭着多年的语感,我们可以判断其逻辑语义关系。实 在有点不清楚的,就记几个最常用最典型的关联词语,在需要 分辨的时候,用典型的关联词语去替换分析是不难作出判断的。
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 )是羊毛的。
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 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 )丝毫也不能自 满。
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
2. 分句主语不相同时: 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
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
个分句是自述性的就省掉了主语“我”;当后一个分句是祈使 性
的就省掉了主语“你”。 ③他是我的一个本家,(我)应该叫他五叔,(“他”或
“五叔”)是一个身体壮实的老人。
四、意合法 有些复句没有关联词,完全依靠语序以及前后分句的语义
制约构成复句。 例1. 老虎没有虎性就不吃人了,人没有人性就吃人了。(相同
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但结构上互不做句子成 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在结构上类似单句但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 单位,又称作“单句形式”。
复句的分句之间一定有某种逻辑联系,没有逻辑联系的句子 不能构成复句。 关联法: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用关联词来表示。
如:“只要有了人格,你就有了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 意合法:分句与分句之间不用关联词。
复句课件ppt课件

• 特点一:分句间关系平等。并列复 句中的各个分句间是平行、并列的 关系,没有主从之分。
• 特点三:常用关联词连接。常见的 并列复句关联词有“既…又…”、 “不是…而是…”、“一方面…另 一方面…”等。
主从复句
主从复句也叫偏正复句,其中一个分句处于主导 地位,其他分句则从属于主导分句,其特点如下 。
• 特点二:关联词明显。主从复句中,主导的分 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由于”、“虽 然”等,从属的分句常用的关联词有“所以” 、“但是”、“然而”等。
• 特点一:分句间有主从之分。主从复句中,主 导的分句称为主句,从属的分句称为从句,从 句的意义和结构都从属于主句。
• 特点三:逻辑关系密切。与并列复句不同,主 从复句中的分句间逻辑联系较为紧密,一般不 能随意更换位置。
因果关系关联词
表示后一个分句是前一个分句的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 逻辑上的联系。例如,“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他没有去跑步 ”,其中“因为…所以…”就是因果关系关联词。
通过关联词判断复句类型
• 通过识别复句中的关联词,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复句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复句在表达意思、逻辑关系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因 此,理解和掌握关联词的用法和作用,对于正确理解和构造复 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复句类型的判断,我们能更好 地理解和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效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CATALOGUE
复句的关联词与关联方式
常见的复句关联词
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然而…,却…
条件关系
只有…才…,只要…就…,除非 …才…
并列关系
既…又…,一边…一边…,不是 …而是…,有的…有的…
假设关系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课件——复句

第七章 复句
一.复句的含义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的句子。 1.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 (1)内容上有联系。下边是一个反例: 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 (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下 边是两个相关的例子: 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 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 2.全句只有一个句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 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尤未尽——语气不完整。
第七章
复句
连贯关系的几个小句,如果舍弃时间、逻辑上的顺承 个性,则各小句在表义上也呈现较强的平列性,因而, 与并列关系有一定的同一性。 (三)递进关系 1.递进关系的含义 递进关系,说的是后一个小句所表述的内容比前一 个小句在某些方面更进一层。 2.典型格式 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是: 预示下文即将发生递进 表示递进
第七章
复句
b.因果类复句——因果顺承 因果关系:因为有人找他,所以他很高兴。 (已 然性) 目的关系:一定要有人找他,以便让他高兴。(虚 拟性) 假设关系:如果有人找他,他准会高兴。 (虚拟 性) 条件关系:只要有人找他,他决会高兴。 (未然 性)
第七章
复句
上述种种类型的实例都可以归入广义的因果关系之 中去。而广义的因果关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事 实性的,也可以是虚拟性的,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 可以是未实现的,等等。不过,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 如果排除上述种种个性上的差异,只要各小句之间存在 事实上的、逻辑事理上的因果、顺承关系,就都可以归 并到广义因果关系之中。 广义的转折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截了当的转折, 有先让步的转折,有先假设然后进行的转折。不过,有 一个本质的共性:舍弃上述种种的语义关系的个性,只 要甲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拟转关系或者矛 盾关系,就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转折关系。
一.复句的含义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的句子。 1.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 (1)内容上有联系。下边是一个反例: 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 (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下 边是两个相关的例子: 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 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 2.全句只有一个句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 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尤未尽——语气不完整。
第七章
复句
连贯关系的几个小句,如果舍弃时间、逻辑上的顺承 个性,则各小句在表义上也呈现较强的平列性,因而, 与并列关系有一定的同一性。 (三)递进关系 1.递进关系的含义 递进关系,说的是后一个小句所表述的内容比前一 个小句在某些方面更进一层。 2.典型格式 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是: 预示下文即将发生递进 表示递进
第七章
复句
b.因果类复句——因果顺承 因果关系:因为有人找他,所以他很高兴。 (已 然性) 目的关系:一定要有人找他,以便让他高兴。(虚 拟性) 假设关系:如果有人找他,他准会高兴。 (虚拟 性) 条件关系:只要有人找他,他决会高兴。 (未然 性)
第七章
复句
上述种种类型的实例都可以归入广义的因果关系之 中去。而广义的因果关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事 实性的,也可以是虚拟性的,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 可以是未实现的,等等。不过,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 如果排除上述种种个性上的差异,只要各小句之间存在 事实上的、逻辑事理上的因果、顺承关系,就都可以归 并到广义因果关系之中。 广义的转折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截了当的转折, 有先让步的转折,有先假设然后进行的转折。不过,有 一个本质的共性:舍弃上述种种的语义关系的个性,只 要甲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拟转关系或者矛 盾关系,就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转折关系。
现代汉语复句的分类教学课件

必须用关联词。
递进复句 一般递进: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而且 (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并且,况且,甚至, 以致,更,还,甚至于
衬托递进: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别说(不 要说)……连(就是)
递进复句 这次展出的年画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新颖。 他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名字都知道。 你这样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 见面尚且不怕,更不必说提意见了。
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叫已定选择,分 为先舍后取,先取后舍两类。
选择复句
数者选一: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是……还是,或者,或是,或,还是
二者选一: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不……要 不
先舍后取:与其……不如(还不如、倒不如、宁肯)
先取后舍:宁可(宁、宁肯、宁愿)……也不(绝不、 不)
因果复句 偏句提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结果。
因果复句 因为(由于、因)……所以(才、就、便、于是、因而、 以致、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么(就、便、则、又、可见) 既然、即、就、可见
因果复句 由于他是中文系毕业,所以和我这个爬格子的人有许多 共同语言。 正因为他喜欢你,才有这样的行动。 他优柔寡断,以致错失良机。 你们既然拿来了,就不用带回去了。 既然他抱定了成见,产品就一定又好又适用。
条件复句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 结果。
条件复句 只要(只需、一旦)……就(便、都、总) 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也、 还) 才,要不然,就,便
条件复句 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只要听到那首歌,过去的场景就会浮现在脑海。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见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除非两方都同意,否则不能达成协议。 不管谁来,都要按制度办事。
递进复句 一般递进: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而且 (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并且,况且,甚至, 以致,更,还,甚至于
衬托递进: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别说(不 要说)……连(就是)
递进复句 这次展出的年画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新颖。 他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名字都知道。 你这样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 见面尚且不怕,更不必说提意见了。
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叫已定选择,分 为先舍后取,先取后舍两类。
选择复句
数者选一: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是……还是,或者,或是,或,还是
二者选一: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不……要 不
先舍后取:与其……不如(还不如、倒不如、宁肯)
先取后舍:宁可(宁、宁肯、宁愿)……也不(绝不、 不)
因果复句 偏句提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结果。
因果复句 因为(由于、因)……所以(才、就、便、于是、因而、 以致、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么(就、便、则、又、可见) 既然、即、就、可见
因果复句 由于他是中文系毕业,所以和我这个爬格子的人有许多 共同语言。 正因为他喜欢你,才有这样的行动。 他优柔寡断,以致错失良机。 你们既然拿来了,就不用带回去了。 既然他抱定了成见,产品就一定又好又适用。
条件复句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 结果。
条件复句 只要(只需、一旦)……就(便、都、总) 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也、 还) 才,要不然,就,便
条件复句 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只要听到那首歌,过去的场景就会浮现在脑海。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见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除非两方都同意,否则不能达成协议。 不管谁来,都要按制度办事。
现代汉语第二版课件5.8复句

• 3.有的复句和单句表面很像,实则不同。 • ② 因为一点小矛盾,彼此就不再来往了。 • ③ 因为闹了一点小矛盾,彼此就不再来往了。 • ④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 • ⑤我始终坚持认为,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永远
也不会过时。
• 4.复句中,关联词语是分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形式标记
第一,什么是复句
• 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再加上一个贯穿始终的句 调构成。对比:
• 武汉很热,长沙也很热。 • 武汉和长沙都很热。 • 2.复句中的分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 相对独立即互不充当句法成分: • <陈琳辞职>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 我不同意<陈琳辞职>。 • <陈琳辞职>到底是不是好事? • <陈琳辞职>,工程进度会受影响吧。
• ⑥ 下课后,大伙儿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打乒乓球,还 有的在跑步,都在积极锻炼身体。
• 1.分句之间有选择关系。 (4)选择复句
• 2.未定选择,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 人从中选择。典型的关联词语是“或者……或 者……”,还有“是……还是……”“要么……要 么……”“不是……就是……”等。如: ① 在困难面前,或者当个懦弱的逃兵,或者做个勇 猛的战士。
• ② 这种鸡,既可以像饲养普通鸡那样进行笼养,也可以放 养。
• ③ 这个国家的政府一方面谴责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 另一方面又主动向美国控制下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示 好。
• ④ 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挣学费。
(1)并列复句
• 有时也只出现一个“又”或一个“也”,如: • ⑤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又绕着自己的地轴不停地自
⑩ 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有时也可只用一个“而是”或“而不是”等。如:
(11)不应该只看个别动作像不像, 而是要看舞蹈中表现的 情感可不可能存在。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课件——复句PPT61页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课件——复句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பைடு நூலகம்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பைடு நூலகம்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复句
① 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 →因为隔了几道墙,所以声音听不清楚。 (因果) →如果隔了几道墙,声音就听不清楚。 (假 设) (3)转化某种关系:各小句之间原本具有A关系, 现在使用另外一套关系词语,使A关系转变为B关系。 如: ①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即使偶尔交谈,也只 是工作上的联系。(让步)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虽然偶尔交谈,但 也只是工作上的联系。(转折)
第七章
复句
(二)二分和三分 1.二分 分句的分类是有差别的。 传统语言学是根据复句内部的各个小句在语义上的 正副轻重,将复句总体上一分为二: 联合复句:复句内部各小句在表义上是平等并列的, 没有主次、轻重之分。联合复句通常包括并列、连贯、 选择、递进等关系的复句。 偏正复句:复句内部各小句在表义上不是平等并列 的,有主次、轻重之分。偏正复句包括因果、条件、假 设、转折、目的、解说等关系的复句。
第七章
复句
(二)关系词语的范围和性质 1.关系词语的范围 汉语复句中的关系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衔接、 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性 质的词语,都是关系词语。 (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单用的:所以 因此 或者 甚至 但 是 …… 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 如果A,那么B 虽然放进并列关系的道理? (2)把假设、目的、条件都放到因果关系去的道 理是什么? (3)广义的转折关系怎么说? (4)让步的转折关系与其他转折关系有什么区别? (5)怎样证明让步关系就是一种转折关系? (6)“虽然…但是…”和“即使…也…”让步关 系的区别? (7)假设性让步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第七章
复句
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 是小王呢,还是小张? 或者你去,或者他去。 要是他去,我就去。 3.小句,又叫做单句形式,即结构上和单句相 同,但语气上或者意义上不是独立的分句。 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 (一)关系词语的含义 关系词语,是复句内部用来联结各小句,标明 语义关系的词语。其主要特性是:衔接性和标志 性——实际上,标志性和衔接性的功能是同时发生 的。
第七章
复句
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倡导汉语复句的三分法: 复句:并列类复句 因果类复句 转折类复句 a.并列类复句——并举罗列 并列关系:既有人找他,又有人找我。(横列性) 连贯关系:先有人找他,接着有人找我。(纵列性) 递进关系:不仅有人找他,而且有人找我 (合取性) 选择关系:或者有人找他,或者有人找我。(析取性)
第七章
复句
3.关系词语的作用 关系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衔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小句之间原本 存在某种关系,用X关系词语来衔接、标示这种特定的 语义关系。如: 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 走出院子。 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 (2)显化某种关系: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 种关系,用特定的关系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 的标示。如:
第七章
复句
四.广义的并列关系:并列、连贯、递进、选择 (一)并列关系 1.并列关系的含义 并列关系,指的是复句中的几个小句在语义上具有 平等并列的关系。 2.并列关系的典型格式 典型格式有以下几种。 (1)又A又B ——平列关系并列句 (2)不是A,就是B ——对照关系并列句 (3)A,就是说B ——解注关系并列句
第七章
复句
2.从上边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关系词语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性质。 (1)从功能类别上来看,关系词语不固定属于 某一个类别: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副词等等。 (2)从长度上来看,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3)在句法职能上,不具有专职性:有的只发 挥关联作用,有的则在发挥关联作用的同时,充当 句子成分。比如: 不论A,都B。 →不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完成任务。
第七章 复句
一.复句的含义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的句子。 1.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 (1)内容上有联系。下边是一个反例: 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 (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下 边是两个相关的例子: 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 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 2.全句只有一个句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 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尤未尽——语气不完整。
第七章
三.复句的分类
复句
(一)分类的原则 汉语复句分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从关系出发,用 标志控制。 关系:是复句内部各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标志:是联结、标示各小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关系词 语。如:因果关系 比如: ① 没有事,很无聊。 (没有特定的关系词语作为标记,语义关系模 糊、不确定) ② 因为没事干,所以很无聊。(因果)
第七章
复句
2.二分的缺陷 这种一分为二的作法是有缺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联合复句中内部各小句之间未必都是没有主次、 轻重之分的。如: 他不仅不后悔启用郎平,而且下决心锤炼她。 (后重) (2)偏正复句中的各小句到底是哪个偏,哪个正? 除非你答应结婚,否则我不理你!(后偏前正) 除非他临时有事,否则他肯定来!(前偏后正)
第七章
复句
b.因果类复句——因果顺承 因果关系:因为有人找他,所以他很高兴。 (已 然性) 目的关系:一定要有人找他,以便让他高兴。(虚 拟性) 假设关系:如果有人找他,他准会高兴。 (虚拟 性) 条件关系:只要有人找他,他决会高兴。 (未然 性)
第七章
复句
上述种种类型的实例都可以归入广义的因果关系之 中去。而广义的因果关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事 实性的,也可以是虚拟性的,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 可以是未实现的,等等。不过,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 如果排除上述种种个性上的差异,只要各小句之间存在 事实上的、逻辑事理上的因果、顺承关系,就都可以归 并到广义因果关系之中。 广义的转折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截了当的转折, 有先让步的转折,有先假设然后进行的转折。不过,有 一个本质的共性:舍弃上述种种的语义关系的个性,只 要甲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拟转关系或者矛 盾关系,就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转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