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幻灯片》-肝CT
合集下载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4
肝脏正常CT表现
• 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密度高于脾、 胰及肾。增强后强化均匀。
• 肝内管道系统平扫呈低密度、树枝状,增强后 血管明显强化。肝动脉、胆管及门静脉伴行。
• 肝门及肝韧带裂呈低密度(纤维脂肪组织)。 • 肝轮廓光滑,各层面形态各异。
5
6
肝脏正常CT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汇入腔 静脉处。
17
正常肝脏、脾脏MRI
18
肝脏正常MRI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 膈肌角、 贲门部、 肝胃韧带(内含 脂肪)。
肝门: 门静脉、肝动脉及 管道系统、 肝尾叶、 圆韧带周围有脂肪、
19
2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胆囊与胰腺大致在 同一层面: 肾周脂肪呈高信号、 肾上腺呈条状或人 字形的实质信号
13
14
腹部MRI慨述
• MRI成像原理与CT完全不同,与CT互补。 • 多序列成像(SE、梯度回波—血管) • 多平面成像 • MRI水成像 • 流空效应对血管的显示 • MRI增强
15
16
肝脏正常MRI表现
• 区分肝脏T1WI,T2WI • 常规SE序列,肝组织T1WI为中等均匀信
号,与胰腺相似,稍高于脾;T2WI信号 明显低于脾。 • 肝静脉、门静脉及主要分之呈无信号影。 • 扩张的胆管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脂肪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肝脏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1
肝 胆 胰 关 系 示 意 图
2
肝脏正常X线表现
• X线平片价值有限,仅能显示明显的钙化结石 • 造影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1、肝脏X线平片表现:大小、密度 • 2、肝脏血管造影表现:采用腹腔动脉造影。
肝脏正常CT表现
• 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密度高于脾、 胰及肾。增强后强化均匀。
• 肝内管道系统平扫呈低密度、树枝状,增强后 血管明显强化。肝动脉、胆管及门静脉伴行。
• 肝门及肝韧带裂呈低密度(纤维脂肪组织)。 • 肝轮廓光滑,各层面形态各异。
5
6
肝脏正常CT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汇入腔 静脉处。
17
正常肝脏、脾脏MRI
18
肝脏正常MRI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 膈肌角、 贲门部、 肝胃韧带(内含 脂肪)。
肝门: 门静脉、肝动脉及 管道系统、 肝尾叶、 圆韧带周围有脂肪、
19
2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胆囊与胰腺大致在 同一层面: 肾周脂肪呈高信号、 肾上腺呈条状或人 字形的实质信号
13
14
腹部MRI慨述
• MRI成像原理与CT完全不同,与CT互补。 • 多序列成像(SE、梯度回波—血管) • 多平面成像 • MRI水成像 • 流空效应对血管的显示 • MRI增强
15
16
肝脏正常MRI表现
• 区分肝脏T1WI,T2WI • 常规SE序列,肝组织T1WI为中等均匀信
号,与胰腺相似,稍高于脾;T2WI信号 明显低于脾。 • 肝静脉、门静脉及主要分之呈无信号影。 • 扩张的胆管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脂肪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肝脏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1
肝 胆 胰 关 系 示 意 图
2
肝脏正常X线表现
• X线平片价值有限,仅能显示明显的钙化结石 • 造影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1、肝脏X线平片表现:大小、密度 • 2、肝脏血管造影表现:采用腹腔动脉造影。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 (右前叶 上段), 然后是S2(左外叶上段)、S3(左外叶 下段)。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右前叶下段), 最后的层面一般是肝S6(右后叶下段)。
.
38
.
39
.
40
.
41
对比增强扫描的意义
▪ 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可发现小病灶或可疑等 密度病灶
▪ 了解病灶血供和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组织间关系, 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 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上段),S6(右后叶 下段)/S7(右后叶上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 S7。
.
37
▪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 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
16
正常肝CT
动脉期
腹主动脉明显高 密度强化,肝内见 少量细小动脉显示, 肝实质未见明显强 化。
.
17
正常肝CT
门静脉期
腹主动脉强化密 度下降,肝实质明 显强化,密度均匀 增高。
.
18
正常肝CT
平衡期
肝实质强化密度下 降。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肝左叶 肝右叶
▪ 提高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 ▪ 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
42
正常肝脏CT表现
▪ 正常肝脏为实质性,轮廓光滑、整齐 ▪ 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脾、胰、肾及血
液 ▪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无强化或强化轻微,门
.
38
.
39
.
40
.
41
对比增强扫描的意义
▪ 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可发现小病灶或可疑等 密度病灶
▪ 了解病灶血供和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组织间关系, 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 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上段),S6(右后叶 下段)/S7(右后叶上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 S7。
.
37
▪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 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
16
正常肝CT
动脉期
腹主动脉明显高 密度强化,肝内见 少量细小动脉显示, 肝实质未见明显强 化。
.
17
正常肝CT
门静脉期
腹主动脉强化密 度下降,肝实质明 显强化,密度均匀 增高。
.
18
正常肝CT
平衡期
肝实质强化密度下 降。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肝左叶 肝右叶
▪ 提高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 ▪ 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
42
正常肝脏CT表现
▪ 正常肝脏为实质性,轮廓光滑、整齐 ▪ 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脾、胰、肾及血
液 ▪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无强化或强化轻微,门
肝脏的影像学解剖及CT诊断PPT课件

重度: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 值,肝/脾CT比值≤0.5, CT值<20Hu 。
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广泛、均匀一致的密度 减低。
局限性脂肪肝:境界不鲜明的低密度区, 如地图状,少数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区。
脂肪肝
肝岛 :在弥漫脂肪肝低密度影中,正常 未脂肪化肝组织。 CT表现为岛状高密度影,CT平扫、增强 扫描均为高密度影,内有正常血管通过 呈片状 ,无占位效应。
内或腹腔内出血,此时,死亡率可高达 80%。
肝血管瘤
CT表现: 平扫:界限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影,CT值±30HU。偶可见到钙化。 平扫无明显特异性 增强扫描:两快一慢 注射造影剂的速度要快; 开始扫描要快; 延迟扫描要长。
肝血管瘤(增强扫描)
动脉期 :边缘开始出现棉絮状或颗粒状 强化,同大血管的密度相近。
肝肿瘤 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局灶结节样增生 肝腺瘤 恶性肿瘤:
肝癌 肝转移瘤 肝肿瘤样病变
肝囊肿 肝脓肿
肝血管瘤
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好发于幼儿,常多 发、瘤体小,一般在2CM以下;
海绵状血管瘤:常单发,直径多在3CM 以上。为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病理:
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大小各异,小者为数毫米,大者可达10cm以
弥漫性脂肪肝
肝实质CT值约为20HU
弥漫性脂肪肝
肝岛
肝硬化
定义:肝硬化是以肝细胞变性,坏 死,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假小叶和再 生结节形成,导致肝脏结构紊乱为 特征的病理过程。
分为门静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 (肝细胞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 化
肝硬化(按病理形态区分)
肝动脉期 强化类型
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广泛、均匀一致的密度 减低。
局限性脂肪肝:境界不鲜明的低密度区, 如地图状,少数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区。
脂肪肝
肝岛 :在弥漫脂肪肝低密度影中,正常 未脂肪化肝组织。 CT表现为岛状高密度影,CT平扫、增强 扫描均为高密度影,内有正常血管通过 呈片状 ,无占位效应。
内或腹腔内出血,此时,死亡率可高达 80%。
肝血管瘤
CT表现: 平扫:界限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影,CT值±30HU。偶可见到钙化。 平扫无明显特异性 增强扫描:两快一慢 注射造影剂的速度要快; 开始扫描要快; 延迟扫描要长。
肝血管瘤(增强扫描)
动脉期 :边缘开始出现棉絮状或颗粒状 强化,同大血管的密度相近。
肝肿瘤 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局灶结节样增生 肝腺瘤 恶性肿瘤:
肝癌 肝转移瘤 肝肿瘤样病变
肝囊肿 肝脓肿
肝血管瘤
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好发于幼儿,常多 发、瘤体小,一般在2CM以下;
海绵状血管瘤:常单发,直径多在3CM 以上。为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病理:
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大小各异,小者为数毫米,大者可达10cm以
弥漫性脂肪肝
肝实质CT值约为20HU
弥漫性脂肪肝
肝岛
肝硬化
定义:肝硬化是以肝细胞变性,坏 死,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假小叶和再 生结节形成,导致肝脏结构紊乱为 特征的病理过程。
分为门静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 (肝细胞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 化
肝硬化(按病理形态区分)
肝动脉期 强化类型
肝脏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肝硬化超声诊断要点
1:肝体积缩小。 2:肝包膜回声增强,呈锯齿样改变。肝内 光点增粗增强,分布紊乱。 3:脾肿大 4:胆囊壁增厚粗糙 5:腹水 6: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
问题?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问题?
门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
1.肝静脉梗阻 2.胆总管梗阻 3.胆结石 4.肝大 5.肝硬化
胆道解剖 胆道包括胆囊和胆管。
声像图特征
1:胆囊内见一个或数 个强光团。 2:光团后方伴声影。 3:强光团可随体位改变 而依重力方向移动。
主要临床表现
(1)代偿期: 多数无明显不适或有身体倦怠,易 疲劳和腹胀等症状。肝脏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肿 大,边缘变钝,硬度增加。患者出现蜘蛛痣,肝 掌和男性乳房发育。脾脏轻度肿大或正常。 (2)失代偿期:肝表面凸凹不平,肝脏逐渐缩小。 失代偿期肝硬化最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腹水, 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等。晚期有进行性黄疸,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和肝昏迷。
多囊肝
超声诊断要点 肝内布满无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正 常肝组织被挤压变薄或显示不清,常合并多 脏器多囊改变,如多囊脾,多囊肾。
问题?
下列哪种是多数有家族性的先天性肝脏疾病
1.孤立性囊肿 2.梗阻性黄疸 3.肝内钙化灶 4.肝囊肿 5.多囊肝
肝硬化------病理和临床表现
肝硬化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结节状再 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导致肝 脏的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体系逐渐改建,形 成假小叶,随之肝脏质地变硬。肝硬化是一 种常见慢性疾病,根据病因病变和临床表现 的不同有多种临床分型。
胆囊呈梨形。胆管分为 肝内和肝外两部分。毛 细胆管将肝细胞分泌的 胆汁逐级汇成左右肝管 出肝,汇成总胆管,经 胆囊管储存在胆囊内。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右纵沟:宽,前为胆囊窝,后为下腔V窝,前缘 斜向肝门,位于右叶与方叶之间。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21
22
3 肝脏的分叶、分段 23
肝脏的分叶、分段 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
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19
1.位置与外 形
右上腹,呈楔 形
新生儿肝脏较 大,占腹腔的 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 与膈平高,下 缘不超过肋弓, 平静呼吸上下 移动2~3cm。
20
2.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24
二、肝脏生理 血运丰富,每分钟内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约1.5L 肝动脉占30%,门脉占70% 肝A为肝脏的营养血管,门脉为功能性血管。
25
26
27
28
29
30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糖、蛋白、脂肪的分解、合成
酶的合成与分泌(GOT、GPT)谷丙、谷草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产生
15
(一)检查前准备 (二)常用扫描序列: 1T用.R长(自T重旋R复,回时较波间长序)T列E,(。短SET)E((回spi波n 时E )间),T1采用T2短采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抑
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3.梯度回波(GRE),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
TR、TE时间短,成像时间可为十几秒数+秒,采 集时病人屏气,可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21
22
3 肝脏的分叶、分段 23
肝脏的分叶、分段 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
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19
1.位置与外 形
右上腹,呈楔 形
新生儿肝脏较 大,占腹腔的 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 与膈平高,下 缘不超过肋弓, 平静呼吸上下 移动2~3cm。
20
2.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24
二、肝脏生理 血运丰富,每分钟内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约1.5L 肝动脉占30%,门脉占70% 肝A为肝脏的营养血管,门脉为功能性血管。
25
26
27
28
29
30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糖、蛋白、脂肪的分解、合成
酶的合成与分泌(GOT、GPT)谷丙、谷草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产生
15
(一)检查前准备 (二)常用扫描序列: 1T用.R长(自T重旋R复,回时较波间长序)T列E,(。短SET)E((回spi波n 时E )间),T1采用T2短采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抑
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3.梯度回波(GRE),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
TR、TE时间短,成像时间可为十几秒数+秒,采 集时病人屏气,可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医学影像学-肝脏PPT课件

• 肝中上缘层面:肝脏呈楔形,面积较大, 占据整个右侧腹腔
• 肝下缘层面:肝脏近似梭形或月牙形,依 次向下其面积逐渐减少.Βιβλιοθήκη 24肝脏正常CT表现
• 肝脏正常CT表现 • CT平扫时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呈分支状略
低密度影 • 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3支主要肝静脉(肝
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和门静脉 主支以及主要分支
.
25
肝脏正常CT表现
.
26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 二 肝 门 层 面
.
27
肝脏正常CT表现
门 静 脉 左 支 层 面
.
28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 一 肝 门 层 面
.
29
肝脏正常CT表现
门 脉 右 后 支 层 面
.
3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肝脏在MRI上的形态、大小与CT一致 • 肝脏实质信号均匀,肝实质T1WI呈中等信
态、大小均不同
.
20
Glisson系统 门静脉系统水平向行走
.
21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系统纵向行走
.
22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尾状叶(Ⅰ)
左外叶(Ⅱ,Ⅲ)
左内叶(Ⅳ)
右前叶(Ⅴ,Ⅷ)
右后叶(Ⅵ,Ⅶ)
.
23
肝脏正常CT表现
• 肝脏正常CT表现 • 靠近横膈肝上缘(第二肝门)层面:肝脏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小,占据腹腔 右半
• 肝脓肿CT诊断 • 多个细小脓肿可相互聚集融合成簇状或花
瓣状,形成所谓“簇形征”或“花瓣形征” • CT平扫表现为多房性或蜂窝状低密度影,
一般边界较为清晰,增强CT扫描病灶边缘 和其中房隔均有明显强化
• 肝下缘层面:肝脏近似梭形或月牙形,依 次向下其面积逐渐减少.Βιβλιοθήκη 24肝脏正常CT表现
• 肝脏正常CT表现 • CT平扫时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呈分支状略
低密度影 • 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3支主要肝静脉(肝
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和门静脉 主支以及主要分支
.
25
肝脏正常CT表现
.
26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 二 肝 门 层 面
.
27
肝脏正常CT表现
门 静 脉 左 支 层 面
.
28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 一 肝 门 层 面
.
29
肝脏正常CT表现
门 脉 右 后 支 层 面
.
3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肝脏在MRI上的形态、大小与CT一致 • 肝脏实质信号均匀,肝实质T1WI呈中等信
态、大小均不同
.
20
Glisson系统 门静脉系统水平向行走
.
21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系统纵向行走
.
22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尾状叶(Ⅰ)
左外叶(Ⅱ,Ⅲ)
左内叶(Ⅳ)
右前叶(Ⅴ,Ⅷ)
右后叶(Ⅵ,Ⅶ)
.
23
肝脏正常CT表现
• 肝脏正常CT表现 • 靠近横膈肝上缘(第二肝门)层面:肝脏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小,占据腹腔 右半
• 肝脓肿CT诊断 • 多个细小脓肿可相互聚集融合成簇状或花
瓣状,形成所谓“簇形征”或“花瓣形征” • CT平扫表现为多房性或蜂窝状低密度影,
一般边界较为清晰,增强CT扫描病灶边缘 和其中房隔均有明显强化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第38页
2 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病理
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好,有完整包膜多位单发,呈圆 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大部分肿瘤突出肝表面,少 数带蒂。肿瘤大小从1~30cm不等,肿瘤细胞比正 常稍大,可有空泡形成。
第39页
2 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影像学表现
第33页
第34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标准:
1、 平扫表现低密度。 2、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增强, 增强密度接近同
层大血管的密度,随时间延续增强范围向中心 扩展且增强密度逐渐下降。 3、最后被造影剂填充变成等密度,病灶消失。
第35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第29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影像学
1、CT: 1)、平扫:圆形椭圆边缘规整,均匀低密度区大
者中央有裂隙状低密度,有时见钙化。 2)、增强: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密度于A强化
相近,强化由周围向中央蔓延,变为等密度。 快进慢出。
第30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一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肝脏肿瘤分良恶性, 良性以海绵状血管瘤常见; 恶性以原发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常见。
第26页
一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肝脏常见肿瘤
1、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2、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临床
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 倍,多见于30~60岁。无任何症状,偶然在体检 中发现。巨大肿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 破裂可引起肝脏出血。
2 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病理
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好,有完整包膜多位单发,呈圆 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大部分肿瘤突出肝表面,少 数带蒂。肿瘤大小从1~30cm不等,肿瘤细胞比正 常稍大,可有空泡形成。
第39页
2 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影像学表现
第33页
第34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标准:
1、 平扫表现低密度。 2、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增强, 增强密度接近同
层大血管的密度,随时间延续增强范围向中心 扩展且增强密度逐渐下降。 3、最后被造影剂填充变成等密度,病灶消失。
第35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第29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影像学
1、CT: 1)、平扫:圆形椭圆边缘规整,均匀低密度区大
者中央有裂隙状低密度,有时见钙化。 2)、增强: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密度于A强化
相近,强化由周围向中央蔓延,变为等密度。 快进慢出。
第30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一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肝脏肿瘤分良恶性, 良性以海绵状血管瘤常见; 恶性以原发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常见。
第26页
一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肝脏常见肿瘤
1、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2、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临床
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 倍,多见于30~60岁。无任何症状,偶然在体检 中发现。巨大肿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 破裂可引起肝脏出血。
肝胆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42
43
44
45
MRI
46
GI
47
GI
48
GI
49
食道钡餐
50
食道钡餐
51
影像使用需知
• 无创伤检查:B超、CT、MR、X线、GI 等
• 有创检查:血管造影、PTC、 ERCP等 • 特殊:T管造影——手术后
52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5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54
16
第二肝门层面
17
18
纵裂层面
纵裂层面
20
第一肝门层面
21
第一肝门层面
22
胆囊层面
23
胰腺层面
24
胰头层面
25
右肝、钩突层面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其它相关影像
35
X线平片
胃泡 膈顶
36
37
38
MRI
39
MRI
40
肝动脉造影
41
门静脉造影
43
44
45
MRI
46
GI
47
GI
48
GI
49
食道钡餐
50
食道钡餐
51
影像使用需知
• 无创伤检查:B超、CT、MR、X线、GI 等
• 有创检查:血管造影、PTC、 ERCP等 • 特殊:T管造影——手术后
52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5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54
16
第二肝门层面
17
18
纵裂层面
纵裂层面
20
第一肝门层面
21
第一肝门层面
22
胆囊层面
23
胰腺层面
24
胰头层面
25
右肝、钩突层面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其它相关影像
35
X线平片
胃泡 膈顶
36
37
38
MRI
39
MRI
40
肝动脉造影
41
门静脉造影
肝脏影像诊断PPT课件

动静脉瘘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肝转移瘤
Secondary Tumor of the Liver
43
44
45
46
肝囊肿
Liver Cyst
47
48
49
50
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
51
1
肝脏SCT增强正常表现(动脉期) ➢ 肝脏无明显强化 ➢ 脾脏不均匀强化 ➢ 主动脉明显强化 ➢ 下腔静脉不均匀强化
2
3
4
肝脏影像检查方法—SCT
SCT增强正常表现(门脉期) ➢ 肝脏均匀强化 ➢ 脾脏均匀强化 ➢ 主动脉强化程度下降 ➢ 下腔静脉趋于均匀强化
5
6
7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19
20
21
22
肝细胞癌(HCC)影像学表现—CT
螺旋CT动态扫描表现特点:
平扫多数低密度 增强:动脉期高密度
门静脉期低密度或等密度 延迟期低密度
23
肝细胞癌(HCC)影像学表现—CT
门静脉期:
血管内癌栓: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表现 淋巴结转移 腹水 CTA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8
9
10
11
12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13
14
15
16
17
18
肝血管瘤影像表现—MRI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肝转移瘤
Secondary Tumor of the Liver
43
44
45
46
肝囊肿
Liver Cyst
47
48
49
50
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
51
1
肝脏SCT增强正常表现(动脉期) ➢ 肝脏无明显强化 ➢ 脾脏不均匀强化 ➢ 主动脉明显强化 ➢ 下腔静脉不均匀强化
2
3
4
肝脏影像检查方法—SCT
SCT增强正常表现(门脉期) ➢ 肝脏均匀强化 ➢ 脾脏均匀强化 ➢ 主动脉强化程度下降 ➢ 下腔静脉趋于均匀强化
5
6
7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19
20
21
22
肝细胞癌(HCC)影像学表现—CT
螺旋CT动态扫描表现特点:
平扫多数低密度 增强:动脉期高密度
门静脉期低密度或等密度 延迟期低密度
23
肝细胞癌(HCC)影像学表现—CT
门静脉期:
血管内癌栓: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表现 淋巴结转移 腹水 CTA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8
9
10
11
12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13
14
15
16
17
18
肝血管瘤影像表现—MRI
肝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16
2. CT 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
不均 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逐渐减低,直
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 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显示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
3
(四)MRI检查
1. MRI平扫 2. MRI增强扫描、多期扫描 3. 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DCE-MRA) 4. MRCP增强扫描目的同CT
4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X线
肝动脉造影: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实质期 异常血管造影表现 占位征象 肿瘤血管 血管浸润 肿瘤染色 充盈缺损 静脉早显
平扫
静脉期 平衡期20
(三)原发性肝癌
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大体分为巨块型、结节 型和弥漫型
影像学表现
1.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小至2cm的肝癌,并可确定
部位、数目、范围、血供类型和门脉
受累情况
①供血动脉增粗;
②出现肿瘤血管;
③占位征象;
④血管浸润征象;
⑤肿瘤染色、充盈缺损; ⑥静脉早显;
Hale Waihona Puke ⑦门静脉血管改变29
(六)肝囊肿
可单发、多发。多发者常与肾、胰、脾等器官的多 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CT表现
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CT与水接近, 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
30
肝 囊 肿
平衡期
肝内多发边界锐利的囊 性病灶,囊内呈水样密 度,囊壁不能显示。增 强扫描无强化
2. CT 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
不均 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逐渐减低,直
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 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显示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
3
(四)MRI检查
1. MRI平扫 2. MRI增强扫描、多期扫描 3. 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DCE-MRA) 4. MRCP增强扫描目的同CT
4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X线
肝动脉造影: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实质期 异常血管造影表现 占位征象 肿瘤血管 血管浸润 肿瘤染色 充盈缺损 静脉早显
平扫
静脉期 平衡期20
(三)原发性肝癌
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大体分为巨块型、结节 型和弥漫型
影像学表现
1.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小至2cm的肝癌,并可确定
部位、数目、范围、血供类型和门脉
受累情况
①供血动脉增粗;
②出现肿瘤血管;
③占位征象;
④血管浸润征象;
⑤肿瘤染色、充盈缺损; ⑥静脉早显;
Hale Waihona Puke ⑦门静脉血管改变29
(六)肝囊肿
可单发、多发。多发者常与肾、胰、脾等器官的多 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CT表现
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CT与水接近, 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
30
肝 囊 肿
平衡期
肝内多发边界锐利的囊 性病灶,囊内呈水样密 度,囊壁不能显示。增 强扫描无强化
肝脏常见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2019/11/14
16
肝右叶后上段海绵状血管瘤
MR横断面平扫示肝右叶后上段 内有一分叶状近椭圆形病灶,其 内信号均匀,T1WI(A、B)呈 低信号,T2WI(C~F)呈高信号, 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大小约 4.0×5.2cm;增强扫描(G)早 期边缘见结节状强化,延迟后 (H~J),病灶内部逐渐填充, 呈均匀高信号
1,肝大小及形态所见与CT相同。 2 , 肝 脏 再 生 结 节 在 T1WI 上 一 般 呈 等 信 号 , 在
T2WI 上呈低信号,当结节有等信号或高信号时,提 示癌变。 3,MR门脉造影可观察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对分流 术和肝移植提供重要术前信息并评价术后分流 情况,代替有创性门脉造影。
2019/11/14
3,动态增强扫描,典型血管瘤早期为边缘增强, 可呈结节状,与血管密度相同。
4,随延迟扫描强化向中央扩展,约数分钟至10 分钟肿瘤与肝组织完全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5,瘤内血栓或纤维化部份始终为低密度。
6,少数肿瘤从中央开始强化或混合强化。
2019/11/14
14
【影像诊断】
三、MRI
1,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像上为均匀稍 低信号,质子像上呈均匀稍高信号。
33
【影像诊断】 二、CT诊断 4,肝硬化表现 5,增强扫描:常规增强扫描只能观察到门静脉期
或肝实质期,肿瘤呈不规则强化, 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中央坏死区 呈裂隙状更低密度区。
2019/11/14
34
【影像诊断】
二、CT诊断 6,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造影剂呈“快进快出”表现。 采用专用压力注射器以2.0~3.0ml/s速度 注射80~100ml对比剂,开始注射后延迟 16~20s开始扫描为动脉期;延迟50~60s开 始扫描为门静脉期;延迟至110~120s扫描 为平衡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区,边缘模糊
2、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脓肿 壁及分隔可强化,可出现气体
肝包囊虫
可见子囊
可见两层囊壁 余同肝囊肿表现
肝包囊虫
可见子囊
可见两层囊壁
余同肝囊肿表现
肝硬化
1、左右叶比例失调
2、肝裂增宽
3、腹水、脾大、静脉曲张、脂肪 浸润
肝硬化
1、左右叶比例失调
2、肝裂增宽
3、腹水、脾大、静脉曲张、脂肪 浸润
尚光整,密度尚均匀
增强扫描,对比剂呈向心性充填
病灶,延迟扫描病灶全部或大部
呈等密度
肝血管瘤
平扫,呈类圆型低密度灶,边缘
尚光整,密度尚均匀
增强扫描,对比剂呈向心性充填
病灶,延迟扫描病灶全部或大部 呈等密度
原发性肝癌CT诊断
1、平扫,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 边缘不完整 2、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门脉期 后密度减低,呈“快进快出”表 现 3、可有门脉、下腔静脉癌栓,后腹 膜淋巴结转移
数目数得清与数不清
肝囊肿
1、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 清楚,密度均匀,水样密度 2、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
3、多囊肝与多发肝囊肿的区别:
数目数得清与数不清
肝脓肿
1、平扫,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
度区,边缘模糊
2、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脓肿 壁及分隔可强化,可出现气体
肝脓肿
1实质内肿块,密度 不均匀,边缘不清楚,向胰腺 后间隙侵犯,肠系膜上静脉、 动脉可被包裹。可有后腹膜淋 巴结转移 2、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均匀强 化
胰岛细胞瘤
1、平扫,胰腺实质内肿块,边缘
尚清楚,密度尚均匀
2、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强化或轻 度强化
胰岛细胞瘤
1、平扫,胰腺实质内肿块,边缘
低密度影
胆囊炎
1、胆囊壁增厚,急性有水肿,慢
性无水肿 2、可有气体,胆囊窝周围肝实质
低密度影
胆囊或胆管结石
1、胆囊或胆管内高密度影
2、胆囊或胆管内低密度影
3、可合并胆囊炎、胆管炎表现
胆囊或胆管结石
1、胆囊或胆管内高密度影
2、胆囊或胆管内低密度影
3、可合并胆囊炎、胆管炎表现
胆囊癌或胆管癌
平扫,壁突向腔内肿块
增强,肿块轻度强化
胆囊癌或胆管癌
平扫,壁突向腔内肿块
增强,肿块轻度强化
胰腺的正常CT解剖
急性胰腺炎
1、平扫,胰腺肿胀,密度减低, 可伴出血,周围有液体渗出, 肾前筋膜增厚 2、增强,胰腺实质不均匀强化, 可有低密度脓肿形成
急性胰腺炎
1、平扫,胰腺肿胀,密度减低, 可伴出血,周围有液体渗出, 肾前筋膜增厚 2、增强,胰腺实质不均匀强化, 可有低密度脓肿形成
原发性肝癌CT诊断
1、平扫,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 边缘不完整 2、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门脉期 后密度减低,呈“快进快出”表 现 3、可有门脉、下腔静脉癌栓,后腹 膜淋巴结转移
转移性肝癌
1 、平扫,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不
规则形,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 2、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呈快进
快出表现;也可呈“血管瘤样”增
强表现;“牛眼征”较有特征性
转移性肝癌
1 、平扫,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不 规则形,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 2、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呈快进 快出表现;也可呈“血管瘤样”增 强表现;“牛眼征”较有特征性
肝囊肿
1、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 清楚,密度均匀,水样密度 2、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
3、多囊肝与多发肝囊肿的区别:
脂肪肝
1、平扫,肝密度低于脾脏,血管 影显示清楚 2、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强化不 明显 3、局灶性和弥漫性
脂肪肝
1、平扫,肝密度低于脾脏,血管 影显示清楚 2、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强化不 明显 3、局灶性和弥漫性
正常胆囊CT表现
胆囊炎
1、胆囊壁增厚,急性有水肿,慢
性无水肿 2、可有气体,胆囊窝周围肝实质
胰岛细胞瘤
1、平扫,胰腺实质内肿块,边缘
尚清楚,密度尚均匀
2、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强化或轻 度强化
胆囊或胆管结石
1、胆囊或胆管内高密度影
2、胆囊或胆管内低密度影
3、可合并胆囊炎、胆管炎表现
胆囊炎
1、胆囊壁增厚,急性有水肿,慢
性无水肿 2、可有气体,胆囊窝周围肝实质
低密度影
急性胰腺炎
1、平扫,胰腺肿胀,密度减低, 可伴出血,周围有液体渗出, 肾前筋膜增厚 2、增强,胰腺实质不均匀强化, 可有低密度脓肿形成
慢性胰腺炎
1、平扫,可有假性囊肿形成,胰 腺略肿胀或萎缩,可伴钙化、 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 2、增强扫描,胰实质内可有低密 度区
胰腺癌
1、平扫,胰腺实质内肿块,密度 不均匀,边缘不清楚,向胰腺 后间隙侵犯,肠系膜上静脉、 动脉可被包裹。可有后腹膜淋 巴结转移 2、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均匀强 化
肝脏、胆囊、胰腺CT扫描技术
1、检查前准备 口服对比剂500-800ml 去除检查部位金属异物 2、平扫 3、增强扫描 常规增强扫描 单层螺旋扫描 多层螺旋扫描
肝脏正常解剖
1、左、右叶、尾叶形态、大小、边缘
2、分叶分段
裂隙标志(横裂、纵裂) 肝静脉(左、中、右)
肝血管瘤
平扫,呈类圆型低密度灶,边缘
慢性胰腺炎
1、平扫,可有假性囊肿形成,胰 腺略肿胀或萎缩,可伴钙化、 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 2、增强扫描,胰实质内可有低密 度区
慢性胰腺炎
1、平扫,可有假性囊肿形成,胰 腺略肿胀或萎缩,可伴钙化、 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 2、增强扫描,胰实质内可有低密 度区
胰腺癌
1、平扫,胰腺实质内肿块,密度 不均匀,边缘不清楚, 向胰腺 后间隙侵犯,肠系膜上静脉、 动脉可被包裹。可有后腹膜淋 巴结转移 2、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
尚清楚,密度尚均匀
2、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强化或轻 度强化
谢
谢
肝脓肿
1、平扫,尖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
度区,边缘模糊
2、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脓肿 壁及分隔可强化,可出现气体
肝硬化
1、左右叶比例失调
2、肝裂增宽
3、腹水、脾大、静脉曲张、脂肪 浸润
脂肪肝
1、平扫,肝密度低于脾脏,血管 影显示清楚 2、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强化不 明显 3、局灶性和弥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