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 新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 》(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邓稼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名人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奉献。
3、中招考点结合历届某某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散文类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1)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释义,作者简介。
(2)概括文章的内容,赏析重点句子。
(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学情分析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阅读理解难度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能介绍作家作品,并会正确书写、解释重点字词。
2、能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思路,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两个活动:(1)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一。
(2)开展字词大闯关的活动,让学生准确掌握字词。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思路,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并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二。
四、教学过程五、限时训练1.补全下列成语。
锋 ()毕露妇 ()皆知两() 清风马革( ) 尸死而后( )( )出不穷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

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既然这样,那么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有哪些?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供大家参考!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精选篇1邓稼先(1924年—1986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1958年起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九院901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1#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精选篇2“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1964我国第一颗核弹试验成功时,科研人员兴奋写下豪迈诗篇,成为祖国兴盛的赞歌与号角。
从此,中国备受列强欺侮的时代一去不返,崛起的征程一路扬帆。
而这场辉煌背后,是科学巨人三十年如一日的孤寂生活,是废寝忘食、身心俱付的忘我付出。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尤其不会忘记这首动人诗篇的作者——邓稼先——我国核武器拓荒者、两弹一星元勋、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的英雄院士。
邓稼先的杰出人物事迹介绍精选篇31950年,26岁的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后,就立即乘船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1958年8月开始,一直到邓稼先逝世前一年(1985年)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国原子武器的第一线,领导许许多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仅用了6年时间,就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仅用了2年时间,就成功设计了中国的氢弹,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邓稼先敏锐地预见到“世界性禁核”的趋势,在做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期间,他拼尽最后的力气,和于敏合著了一份我国核武器未来发展的建议书。
邓稼先先进事迹简介(5篇)

邓稼先先进事迹简介(5篇)邓稼先先进事迹简介篇1观看了人物纪录片《邓稼先》之后,我深深受到了震撼与感动。
邓稼先的爱国之情,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深深地让我感动。
我们知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那时候的国人遭列强欺辱,国人生活窘迫,到了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
无数英雄先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流血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尤其是在国防尖端领域急需攻克、氢弹技术。
邓稼先作为难得的物理研究领域人才,隐姓埋名为国家日夜工作,承受着巨大痛苦与压力,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研制出了,让我们国家不至于遭受外国的核威慑,能够屹立在世界之东方。
《邓稼先》当中讲述邓稼先工作期间身上患上了疾病,躺在病床上也依旧带病工作,后来临死前都嘱托妻子一定要交付他制定的核发展规划蓝图到单位。
我觉得,邓稼先这种为国捐躯、爱国之情、全心专注的高贵品质,指的我们当代每一位青少年学生学习,一定要从《邓稼先》当中有所领悟,用这些道理时时刻刻鞭笞自己,当我们遭遇逆境与挫折,也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直到最终实现目标。
邓稼先先进事迹简介篇2看完电影《邓稼先》后,我认为邓稼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的为人:不求功名利禄,只是默默地在为自己的国家奉献。
更何况如今贪官污吏遍地丛生,能够有这种觉悟的人早已少之又少。
我还记得几个月前看到过一则笑话。
官员一拜访官员二,看到他的豪宅,就问他是怎么变得如此富有。
官员二笑了笑,指了指河上的桥:“我吃了这个工程的20%”。
后来,官员二拜访官员一,看到他家如同皇宫一般,就问了同样的问题。
官员一指了指没有桥的河说:“我吃了这个工程的100%”。
如此调侃,可见这种行为早已变得如此的“正常”,早已不会有人感到惊讶。
可是邓稼先却没有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当他被告知马上要参加的工作需要他放弃自己的光明未来,从此销声匿迹,他仍然毫无返顾地接受了。
而这件事是他最亲的亲人也无法知道,而且会让他远离他们。
最新《邓稼先》优秀教案

最新《邓稼先》优秀教案导语:邓稼先你知道是谁吗?关于他的事迹你知道多少呢?下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邓稼先》的教案,更过相关教案请上店铺。
最新《邓稼先》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简介及故事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简介及故事“两弹一星”邓稼先的简介: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
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歌走上科学之路。
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
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
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过程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进而开始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
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着,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必备教科书。
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科技强国的抱负和梦想。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简介7篇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简介7篇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简介篇1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
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
邓稼先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0篇)

邓稼先个人先进事迹(精选10篇)邓稼先个人先进事迹篇1你知道我国有那些英雄吗?肯定知道吧!因为我国有无数为祖国捐躯或做出贡献的`英雄。
今天,我就为你介绍一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
故事是这样的:邓稼先在1958年春接受了制造原子弹的任务,由于事关国家机密,所以,他甘愿牺牲个人利益,不著书立说,不出国交流。
经过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他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忍着剧痛,给党中央写了关于发展现代国防科技的建议书。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的是祖国的利益,是人民的幸福和安全,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告诉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切服从祖国的需要,努力为人民建功立业,无条件地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其实,邓稼先只是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群中的一位,在这队伍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比如陈辉,他在临终前写下了四句诗:“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多么有英雄气概的诗啊!还有夏明瀚,彭德怀等等无数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
而当今社会,也有这样的人啊!这次“两会”上,人大代表们提出了很多为祖国和人民谋利的金点子,如“提高素质教育”,“七要”,“发展高新技术”等等的一系列建议和意见,人大代表们不正是为祖国做出贡献吗?所有的少先队员们,每当我们敬礼时,都要牢记队礼的含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吧!邓稼先个人先进事迹篇2今日,每当听见看见关于原子核弹的报道,总会想起《两弹元勋邓稼先》中,那位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双弹英雄——邓稼先。
报道主要写了邓稼先26岁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回国后用最短的时间造成氢化弹、原子弹,在一次拾原子弹骇片时,被放射元素所伤致癌,被赞为“两弹元勋”。
当读到邓稼先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毅然拒绝了恩师与好友的挽留,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决心为祖国的崛起做贡献时,我十分震惊:要知道,当时,出国深造的机会少而珍贵,只有少之又少的中国人能享受国外优厚的待遇。
邓稼先ppt优秀课件最新

家庭生活
婚姻与家庭
晚年生活
邓稼先与许鹿希结婚,育有一子二女 。
邓稼先在1986年因癌症去世,享年62 岁。
家庭影响
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也是一位杰出的 物理学家,夫妻二人共同为中国的科 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02
邓稼先的科学贡献
两弹一星的研发
总结词
邓稼先在两弹一星的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献。
详细描述
邓稼先参与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发工作,负责关键技术攻关和组织 协调工作。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核物理研究
总结词
邓稼先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为中国的核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详细描述
邓稼先致力于核物理研究,在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他 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核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我国在核能、核武器等 方面的进步。
建立的。
展览内容
展出了邓稼先的照片、手稿、信 件等珍贵文物,以及介绍他生平 事迹和科学成就的展板和多媒体
展示。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门票价格、交通指南 等。
社会纪念活动
纪念活动
每年的邓稼先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社会各界 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学术研 讨会、座谈会、展览等。
纪念意义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邓稼先 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传承和弘扬他的精 神,激励后人继续为科学事业和国家发展做 出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追求卓越
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他的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后辈不断突破自 我,勇攀科技高峰。
对社会的贡献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句式运用服从感情表达需要的特征。
4.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导语: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他们傲骨铮铮,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孙中山、毛泽东、钱学森……这些划时代的“巨星”光耀中外。
有一颗“巨星”,也许是被“两弹”的蘑菇云遮没了光辉,也许是“一星”的光亮过于璀璨,他反而鲜为人知,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了解背景1.字音字形。
选聘.(pìn)元勋.(xūn)邓稼.先(jià)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aì)无垠.(yín) 奠.基(diàn) 彷徨.(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锋芒毕露.(lù)2.重点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界限分明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重复;穷,穷尽。
3.文体介绍。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优秀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5篇

优秀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5篇优秀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篇1邓稼先先生是一位中国核物理学家,他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更加了解他的人生和贡献,我在这个周末看了关于邓先生的电影——《邓稼先》。
邓先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他还需要照顾老婆和孩子,即便如此,邓先生还是接下了他的任务。
研发核武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邓先生当然也知道,那会导致他难以和家人在一起,但邓先生却果断的答应了帮助。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邓先生的爱国和不会退缩的精神,即使身负重任,与家人两地相思,邓先生也不会退缩。
再次就是邓先生对工作的投入。
接了重任的邓稼先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里,他带领着大家刻过度疲劳,思路中断时,他着急着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除了熬夜研究和研发,邓先生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炎热干燥的戈壁试验场。
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在核试验现场对人的身体并不健康,可为了研究,邓先生顾不上自己的健康,一心用在研发武器。
邓先生应成为我们的榜样,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制造核武器,为国家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但是邓先生的精神却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不要在困难面前退后,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努力做一件事,就会得到回报!优秀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篇2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大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邓稼先成长于中国,毕业在美国,虽然美国有无数优越的条件,仍留不住他那颗热血沸腾的赤子之心,他冲破万难只求投入祖国的革新之中,在祖国的请求下,他义无反顾抛弃了妻女,抛弃了财资与幸福,参与了祖国的原子弹设计之中,他拒绝了俄罗斯专家留下的公式,开创了原子弹的篇章,在无数日日夜夜,在无数挑灯夜战的日子里,光靠人工计算,终于研究出了中子与原子之间的微妙关系,以世界最快的速度造就了原子弹的理论技术,爆发了第一颗原子弹,在第一次伟大而令人激动的胜利后,他马不停蹄,又以第一次的胜利为鼓舞,仅3年时间又炸响了中国第一颗氢弹,但在一次原子弹实验中,其未能爆炸,无数公司推开责任,唯独他,独自一人走进爆心,寻找并抱回了那颗失败的炮弹头,也为他1986年的悲惨离去埋下了伏笔。
关于新中国十大劳模邓稼先的故事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新中国⼗⼤劳模邓稼先的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长期⽢当⽆名英雄,把⾃⼰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学位。
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
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线:在北京郊外的⾼粱地⾥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区指挥着、的研制。
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沥⾎,孜孜不倦地奋⽃了28年,从、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贡献,为我国第⼀颗和第⼀颗试验成功⽴下了卓越的功勋。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然科学奖⼀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命。
在⽣命的最后⼀个⽉⾥,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新中国十大劳模:邓稼先

新中国十大劳模: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
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人民日报》1999年08月31日第4版张爱萍与邓稼先邓稼先病了,要动手术,75岁的张爱萍8点赶到医院,自手术开始,他就在手术室外等候,一直等到手术结束。
张爱萍说:你们科学家都是国家的财富,保证你们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心愿。
1985年8月初的一天,九院院长邓稼先从绵阳专程赶到北京,向张爱萍及有关领导汇报九院重建情况。
张爱萍一见到邓稼先就有些吃惊:“你怎么瘦了?气色也不太好。
”“不会吧,没有什么变化呀!”邓稼先知道张爱萍不是一般的见面问好。
从他的神色里更从他的为人上感受到他是真切的关心。
而周围的人没谈到他这方面的变化,自己也没感觉到。
张爱萍依然认真地问:“你最近身体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邓稼先说:“其他没有什么,只是患痔疮,总流血,怪讨厌的。
”“做过检查和治疗了吗?”“只是做了一般的治疗,没做什么检查。
邓稼先

• • • •
•
最后一枚奖章
•
邓稼先,一生功勋卓著,获奖无数,他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是在医院的病房里获得的。1986年7月 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干、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 部部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为中 国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是“七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 国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42-43]
纪念
• 1996年7月29日,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十 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中国政府进行了第45次 也是最后一次核试验,以使人们永远铭记他对中 国核武器研制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郑重声 明:“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 验。”这标志着中国终于和其他核大国一样,跨 过了原子弹、氢弹、第二代核武器、核禁试等四 个阶段,进入了实验室模拟的自由天空。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 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 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邓稼先 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 播科技优秀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 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 、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 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 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 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dèng
邓稼先
jià
xiān
背景资料
•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安徽怀宁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 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 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 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 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 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曾 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 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 称为“两弹一星元勋”。
邓稼先--新中国核事业的元勋

邓稼先--新中国核事业的元勋“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前国务委员张爱萍同志所作的这首悼词,形象地概括了一个把自己整个身心都献给我国原子弹、氢弹事业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一生。
他,就是邓稼先。
“娃娃博士”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
他在印第安那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50年的春天,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这位年轻的博士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召唤,他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去。
就在这一年,邓稼先同200多位热爱祖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克服千难万险,冲破重重阻挠,胜利地回到了祖国。
当他出现在钱三强、彭恒武、王淦昌等刚从欧美各国归来的前辈物理学家面前时,年仅27岁。
大家都为初创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增添了新生力量而感到高兴,并亲昵地称他为“娃娃博士”。
几年里,邓稼先和老科学家们一起艰苦创业,新中国第一所近代物理的研究机构渐渐壮大起来。
1958年的初春,在核工业部部长的办公室里,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别任务,点燃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
面对这项艰巨、光荣、关系重大的任务,他不免有些惶恐、不安,说:“呵,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能行,想想吧,这件事关系到祖国的安危,你一定能干好。
”邓稼先面对的是首长充满信任的目光。
这天晚上,邓稼先回到家里彻夜不眠。
他忘不了旧中国那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之所以会经受百年的欺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落后!当侵略者用枪炮瞄准我们胸膛的时候,我们却只能用大刀和长矛去抵抗!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对比啊!如今,有人又在搞核恐怖、核讹诈,企图以此来威胁我们。
只有打破核垄断、研制出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才能长新中国的威风和志气,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无疑是一副历史重任。
他感到心情异常沉重,庄严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
最新邓稼先爱国事迹简短200字(实用三篇)

最新邓稼先爱国事迹简短200字(实用三篇)邓稼先爱国事迹简短200字篇一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十分落后的时期。
邓稼先在隐名埋姓的情况下,被派往他地进行极为危险的工作,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的材料有一种放射性的物质,铀。
人体如果被辐射,将患上几乎无法治愈的疾病。
邓稼先经过了深思熟虑,告别了家人,踏上了旅程。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邓稼先付出了很多的精力。
他和同事经过8次计算,验证了外国科学家留下的数据。
但是,在制造中,一个车间发生爆炸,很多心血都白费了。
但是邓稼先毫不气馁,在一切重建完毕后,又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他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经历了许多个日夜,第一颗原子弹终于造好了。
大家都穿上了军装,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西北核试验场。
不久,喇叭声中响起了:“10,9,8……2,1,起爆!”只听到“轰,”的一声,一朵黑红相间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爆炸成功了!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也很高兴!在后来的一次和试验中,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但是大家都没有听到声音,邓稼先觉得奇怪,就自告奋勇地说:“我去看看!”其他同事要求同去,他担心危险,拒绝他人同去。
他穿着厚重的防辐射服,查看事故,结果不幸受到了辐射。
后来邓稼先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他离开了工作岗位,临终前还不忘撰写文章。
他的这种不畏困难,遇到危险从不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他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发明者,他将永远被世人铭记!邓稼先爱国事迹简短200字篇二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我的生命中,少了些感动。
我猜,那是因为我的眼睛,不再是总角之年的黑白分明了。
无论看什么光辉的事物,总像是隔着层浅淡的云烟。
轮廓未变,却再难以察觉它的光亮夺目,而为那明媚受到触动。
不曾想过,当我看到了那在漫漫沧漠之中,宛若铸剑于九天的硝烟之时,即便那仅是银幕中不甚真实的特效,即便隔着荏苒的岁月,那明晰不再。
那一刹,确是受到了久未曾谋面的震动。
然而那惊世一幕稍纵即逝,影片一刻不停地播放下去。
最新邓稼先感人事迹五篇优秀范文800字

邓稼先感人事迹五篇优秀范文800字邓稼先不仅是一个忠厚平实,不怕牺牲,身先士卒,有胆有识,勇于负责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为了中华民族,为了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英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邓稼先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写邓稼先的感人事迹1在一个隐秘的地方,一群人正在走来走去,他们在干什么?“在研制核武器”,中国人充满崇敬地说。
而邓稼先,就是研制核武器的一员。
当蘑菇云腾空的那一刻,他笑了;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联合国上空的那一刻,他笑了。
他笑中国的日益强大,他笑中国的光辉文化。
他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死。
他为了祖国,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却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
他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那么多美丽的夜空想找他来装扮自己,可他摇摇头,拒绝了,他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夜空,在自己的国土上绽放光芒!他不分昼夜,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为了祖国的强大,他离开他的妻儿、父母,与一群人在研制核武器;为了祖国的强大,他隐名埋姓,在核武器研制的第一线;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不顾核辐射有多大,毅然进入实验室背起那颗发生失败的原子弹。
为了祖国,他放弃了一切。
而中国上空腾起的这朵蘑菇云,就是邓稼先千百个不眠之夜换来的。
这朵蘑菇云,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他再一次灿烂地笑了,因为中国那一页屈辱的历史已被翻过,重新换上了崭新的篇章。
从此,中国“站”了起来,焕发着雄狮的光彩,而这一切,不都是邓稼先与其他科学家用一生所换来的吗?中国因为有了这些人而自豪!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坚持不懈是他的品质,正因为有了他,我们的幸福生活才开始!而当原子弹升起的那一瞬,他的美名就流传于世,流芳百年。
从那时起,“东亚病夫”这个称号就再也没有了;从那时起,没有人会随意践踏我们的国土。
而这一切,也都是因为他。
千百个不眠之夜让中国走向强大,让我们的生活走向幸福,怀念邓爷爷,我感动的人。
写邓稼先的感人事迹2我们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邓稼先》这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勾勒背景,推出人物。
2、两弹元勋,贡献卓著。
3、性格忠厚,真诚坦白。 4、独立攻关,为友骄傲。 5、环境恶劣,燕然勒功。 6、骄傲永远,矢志不移。
情感饱满
震荡人心
质疑一:文章为什么在写邓稼先之前
先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 史?
突出其贡献巨大、影响巨大。
质疑二:作者笔下的奥本海默和邓
稼先各具备什么性格? 请用原文回答。
奥: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最具
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
质疑三: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对比着
写?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的突出邓稼 先的气质和品格的伟大。
质疑四:邓稼先能够为国家做出如此
巨大的贡献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第三节的原话回答 。
因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 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 精神的儿子。
杨 振 宁
邓 稼 先
人 物 传 记
人物传记:介绍 人物生平、事迹的文 章。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7年获得 诺贝尔物理奖。 作 家 作 品
邓稼先:两弹元勋。
作 家 作 品
关于“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 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 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 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 是人造地球卫星。
质疑八:作者引用“五四”时期 的 歌曲有什么作用?
这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也是对他为国 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讴歌。
质疑九:如何理解“如果稼先
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 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 格与品质。”? 画龙点睛,点出了邓稼先对 事业的执著和自身人格的伟 大。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 海默对比着写?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承当得起,不愧这个称号。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妇孺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 死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矣:指小心翼翼,贡献出全 部力量,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整 体 鸟 瞰
请速读课文,试用最简洁的文 字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质疑五: “我不能走” 一节写
邓稼先工作的环境是怎样的?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 马革裹尸的战场。
质疑六:作者引用《 吊古战场文》
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 艰苦,更显出邓稼先最高奉献 精神的可贵。
质疑七:“我不能走”这句话 表 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表现了他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 的精神。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锋芒毕露
奥本海默Biblioteka 善于辞令复杂的人 最不引人注意 邓稼先 忠厚平实 “纯”
更能突出邓稼 先的性格品质 和奉献精神。
“党的好干部”。
“为人民而死, 虽死犹荣”
小标题: 两弹元勋 ——表明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
的核武器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我不能走 —— 形 象 地 展 示 了 邓 稼 先 那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的一腔 热血。 永恒的骄傲 ——气势磅礴,对邓稼先一 生作了最恰当的评价。
BACK
小结特色:
(1)句式多变,长短相间。
(2)修辞手法多样:
排比、对比、引用。
再
见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应当掌握的字词:
zǎi
宰割
pá huá ng ng 彷 徨
rú 孺
guǒ 裹
cuì 瘁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彷惶: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