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互动——汉唐间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论稿(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世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贸易路线之一——丝绸之路,连接了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地中海地区。
这条古老的交通干线不仅带来了物质贸易的流通,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将以陶渊明的诗作《饮酒》为引子,探讨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
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山水和隐居者的生活,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而正是丝绸之路的交流,使得东西方文明能够相互借鉴,逐渐融合。
首先,丝绸之路带来的物质贸易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纷纷运往西方,而西方则通过此路传入香料、珍宝和砖瓦等产品。
这种经济贸易的繁荣带来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繁荣,如中国的长安、敦煌、西亚的巴格达、佛罗伦萨等。
这些城市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交流枢纽,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其次,丝绸之路的交流促进了技术与知识的传播。
在丝绸之路的沿线,东西方人士相互学习,交流农业、手工业、冶炼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
例如,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先进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西方的数学、医学、地理等知识也由此传入东方,推动了东方文明的进步。
这种知识流动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双方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世的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此外,丝绸之路的交流还带来了宗教与哲学思想的传播。
佛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也传播到了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
而同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由此传入中国,带给中国人新的宗教思想和信仰体系。
宗教的传播不仅影响了文化、信仰观念,也为东西方人民相互了解和理解创造了机会。
综上所述,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贸易的纽带,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丝绸之路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交流与融合是文明发展的关键。
而自古之时起,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不仅仅连接了东西方的经济往来,更是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古代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时期,兴盛于汉唐时期,但其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以中国为起点,丝绸之路延伸至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等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1. 传播的物质:丝绸之路为各个文明带来了物质上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以贸易的形式输入西方世界,而西方的马匹、果蔬、矿产等物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 传播的知识: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还传播了各个文明之间的知识。
通过商人、学者等的往来,中西方的文化知识得以交流,东方的佛教、道教传入西方,西方的哲学、数学传入中国。
二、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事件丝绸之路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在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同时,也对各个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佛教的传入:佛教作为东方的宗教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亚和中国。
在此过程中,佛教与中亚的民族宗教、汉族的道教等发生了良性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
2. 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
在这条道路上,东方的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与西方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艺术。
如中亚的摩揭陀和石窟艺术,以及西亚的伊斯兰艺术中融入了中国的影响。
三、交流与融合的影响丝绸之路的交流与融合对东西方各个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上,还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等多个领域。
1. 经济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西方的奢侈品等商品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交流,带动了两大文明之间的经济繁荣。
汉朝的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汉朝的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东方与西方,也为汉朝带来了繁荣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在汉朝的时代,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与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一场跨越时空的中外文化交流正因此而展开。
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时期。
汉朝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工艺技术,特别是丝绸的生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和使节。
这些商人和使节带来了各种来自外国的奇珍异宝,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换。
从穿越沙漠到翻越高山,丝绸之路的商队不仅经历了艰苦的旅程,还成为了文化的使者。
在这条交汉朝丝绸之路上,从东方到西方的商品交流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汉朝的丝绸和中国的茶叶成了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而西方则以宝石、玛瑙和珍奇动植物等物品返回。
通过这种贸易,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起来。
中国的丝绸和茶叶成为西方文化贵族们追捧的时尚品,汉朝的艺术和科学技术也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关注。
除了商品交流,汉朝的丝绸之路还促进了人员的互动。
随着商人和使节的来往,东西方之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许多西方国家的使节来到汉朝,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艺术和科学技术。
其中最著名的是罗马帝国的使节郎要。
他不仅在中国度过了几年时光,还带回了大量的中国书籍和知识,为罗马帝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许多中国学者也通过丝绸之路前往西方国家,传播中华文化和知识。
他们的努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种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仅停留在学问层面,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带来了新的食物、饮料和服装等物品。
西方国家首次品尝到了中国的茶叶,而中国则引进了西方国家的面食和奶制品。
汉朝的服装也逐渐影响了西方国家的时尚潮流,如原始的中国丝绸服装成为了西方皇室和贵族的标志。
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促进了汉朝的繁荣和发展。
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桥梁,使得中外文化得以自由流动。
汉朝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种传递着和平、友谊和文化的信念。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汉唐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经济繁荣,而且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影响,不仅丰富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首先,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贸易的发展,丝绸、瓷器、唐三彩等中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吸引了大量外商、外国使节和学者。
汉唐时期,中国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前来学习和交流。
这些学者带回了中国的知识和智慧,推动了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进步。
同时,也有许多外国学者来到中国,学习中华文化,将中国的知识和文化传播到他们所在的国家。
这种双向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丝绸之路也是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汉唐时期,佛教、摩尼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与中国的儒教、道教等本土宗教形成了独特的融合。
丝绸之路为宗教传教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并融入中国文化,在中国发展壮大。
同样,唐朝的使者玄奘曾经踏上丝绸之路,前往印度取经,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化,对中国的佛教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丝绸之路也为佛教、摩尼教和景教等宗教在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得这些宗教的教义和文化被传扬于世。
另外,丝绸之路也促进了医药知识的交流和发展。
中国的中医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医学体系之一,而丝绸之路为中国的中医药在亚欧各国的传播提供了平台。
中国的草药和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亚、西亚和欧洲,为当地的医学发展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同时,也有许多外国医学家和学者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药知识,并将其传播到他们所在的国家。
这种医学知识的交流和融合,不仅拓宽了医药学术的领域,也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经济繁荣,也带动了教育思想、宗教信仰和医药知识的交流和发展。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汉唐时期是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文化得以广泛交流和传播,对双方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交流:丝绸之路的繁荣汉唐时期,中国以丝绸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输送至西方国家。
而西方则以玛瑙、马匹、砂金等珍贵商品作为回报。
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经济交流得以蓬勃发展。
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西方的珍奇宝物相互流通,大大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繁荣。
二、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1. 艺术交流丝绸之路是各种艺术品如绘画、书法、音乐等的传播媒介。
东方的传统艺术技法、题材主题,以及西方的造型表达和绘画材料,相互融合,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东西方艺术家通过交流合作,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2. 文学交流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学乐园的交汇之地。
中国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过翻译传播到西方,受到西方文人的赞赏,而西方的诗歌、散文也进入中国,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文学交流激发了东西方文学的创造力,在相互学习中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
3. 思想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带动了东西方思想的交流。
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佛教、摩尼教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对佛教的吸收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件。
同时,汉唐时期的中国儒家思想对西方世界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纽带。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文化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人民和国家,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尽管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但其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丝绸之路始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和见证。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商路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留下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影响,成为今天我们研究和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从古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并非只有丝绸之路一条途径,但丝绸之路却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早在汉朝时期,我们就能看到东方和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商品被东出西进,而西方带来的金银珠宝、珍奇动植物也流传到中国,两个文明世界逐渐开始相互了解和交流。
二、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那时候丝绸成为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中亚,开启了丝绸之路的通道。
自此以后,东方丝绸开始通过中亚地区到达西方,而罗马帝国等地也开始向东方进口丝绸。
丝绸之路的发展一直延续到唐代,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商路之一。
三、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丝绸之路带来了商品和财富的交换。
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进入西方,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同时西方的金银珠宝、玻璃器皿等商品也流入东方。
这种经济交流不仅促进了各国贸易的发展,也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
其次,丝绸之路也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随着商品贸易的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随之加深。
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希腊、罗马、印度、波斯等文明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交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东西方文化交汇。
古代西方传入的佛教、天文学、数学等知识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丝绸之路也承载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
丝绸之路留下的遗迹和文化符号,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证据。
例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文献,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与多个文明的接触与交流,成为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程度前所未有,同时也助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文将深入研究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关系。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1.1 丝绸之路的形成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当时车服制度的改革使得丝绸逐渐成为汉朝贵族社会的重要饰品。
为了获取丝绸,需要与西域进行贸易。
这推动了汉代与西域地区的交往,并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
1.2 丝绸之路的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中西方的贸易逐渐增多,不仅仅局限于丝绸,还包括其他商品如茶叶、瓷器、药材等。
这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1 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纽带,更是宗教文化的传播媒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沿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到中原地区。
同样地,东方文化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
2.2 科技与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也是科技与艺术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经济繁荣的推动下,中西方之间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西方传入的技术,如造纸术、火药制造术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同时,中方的丝绸、瓷器等艺术品也深受西方文化的推崇。
三、丝绸之路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3.1 文化交流的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中国的文化因丝绸之路的开辟而流传到西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3.2 艺术与思想的交融丝绸之路为中西方艺术与思想的交融提供了契机。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渠道,也是不同艺术和思想流派相互交融的桥梁。
中国艺术和思想的独特性在交流中逐渐融入西方文化,西方艺术和思想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3.3 经济繁荣的带动丝绸之路的繁荣助推了中西方经济的发展。
贸易活动的频繁进行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互动

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互动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与西亚、欧洲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
自汉代建立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交流内容、影响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互动。
一、历史背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早的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中国丝绸制造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丝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另一方面,西亚和欧洲地区对中国丝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中国古代开始了与西亚、欧洲地区的贸易往来,从而形成了丝绸之路。
二、交流内容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除了丝绸以外,中国还向西方输出了许多其他的商品,如瓷器、茶叶、铁器等。
而西亚和欧洲地区也向中国输送了许多重要的物品,如马匹、草地种子、葡萄酒等。
这些物品的交流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更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在丝绸之路的东西方互动中,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中得以传播和影响西亚、欧洲地区。
比如,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亚和欧洲传播,对当地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西亚和欧洲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如希腊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等。
三、影响丝绸之路的存在对于中国和西亚、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贸易往来使得东西方地区的商品得以交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东方的哲学、科学、艺术等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西方的文化也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丝绸之路还为东西方交流建立了良好的交通和外交关系,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对两个地区的联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在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
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代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性,探讨文明交流对于双方的影响,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与经济交流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汉朝时期,当时中国的丝绸制作技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得以运往欧洲和中亚地区,而西方的玛瑙、黄金、马匹等物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这种经济交流不仅推动了丝绸产业的繁荣,也促进了各个文明之间的接触与融合。
二、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丝绸之路的存在使东西方文明得以互相学习与交流。
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的。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中国的文化艺术也逐渐受到了印度、中亚等地区的影响。
同时,希腊、罗马等西方文明的数学、医学、天文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政治与外交交流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贸易的通道,也是东西方政治外交交流的纽带。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各个王朝与中亚、欧洲等地的国家进行了贸易和外交往来,并且建立了外交使节派驻的制度。
外交使节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政治和外交的发展,也带来了各方面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四、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是双向的。
东方文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深受西方国家欢迎,而西方的宗教、科学和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东方。
这种交流使得东西方文明产生了相互影响、融合和发展的趋势,加速了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五、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古代丝绸之路的建立与发展对于世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促进了古代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其次,丝绸之路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得以加强,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推进。
最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的存在推动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和平与互信,减少了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为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提供了机会。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引言]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与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流通,也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路径线路、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如何促进文化交流。
[历史背景]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当时中国的丝绸产业技术以及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已经远播。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政治外交关系,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商品运往西方国家。
这成为古代世界上最早的跨洲际贸易路线,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路径线路]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主要线路。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国西北地区的腹地,通过甘肃、新疆等地,途经中亚地区,到达地中海东岸。
海上丝绸之路则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越南海、印度洋,经过印度、东南亚一带,最终抵达东非,与陆上丝绸之路相连接。
[商品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的丝绸成为连接中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丝绸的出口不仅带动了中国西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对中亚、中东和欧洲等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丝绸之路也为其他物品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如中国的茶叶、瓷器、药材等,以及西方的马匹、宝石和奢侈品等。
这些商品的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的繁荣,也为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交流]除了商品的交流,丝绸之路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传入了中亚和欧洲等地。
同时,西方的希腊哲学、罗马法律等文化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这些文化的交流不仅导致了学术上的互动,也推动了艺术、建筑、服饰等领域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中亚文化交流]丝绸之路途经中亚地区,使得中亚与中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古代中亚曾是许多强大帝国的中心,诸如大月氏、匈奴、突厥、蒙古等。
这些帝国的兴衰与中国的交往密切相关,同时也推动了中亚与中国文化的汇合与传播。
唐代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互动

唐代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互动在唐代,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成为文明与知识的桥梁,使得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广泛展开。
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流,更是文化价值观念、艺术和科技的相互传播。
本文将探讨唐代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各方文化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在唐代,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商业贸易的主要通道,沿线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被广泛交流与传播。
丝绸之路自西汉时期开始逐步形成,唐代时期达到了较为繁荣的阶段。
唐代政府积极鼓励和保护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
这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东方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中国,这里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知识。
唐代的中国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中影响了西方各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西方得到了广泛欣赏和推崇,成为贵族阶层的消费品。
同时,中国的科技与制作工艺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国家,对西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制造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西方文化在东方的传播与此同时,丝绸之路也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传播渠道。
唐代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艺术、科技和制作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西方的宗教、哲学和建筑等方面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唐代中国的社会与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茶文化、佛教传播、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西方影响,都使得唐代中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四、丝绸之路与唐代文艺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发展为唐代文艺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商业贸易带来的财富使得社会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在这一时期,唐代的文艺作品如诗词、音乐、绘画等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中影响了东西方的文化审美观念。
众多唐代文人也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创作灵感。
五、丝绸之路的衰落与文化传承尽管唐代的丝绸之路非常繁荣,但随着唐朝的覆灭和东方商业贸易的改变,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历史上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其中的汉唐时期的交流更是丰富多彩。
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是中国和欧亚大陆之间重要的贸易路线。
盛唐时期,随着唐朝的强大和繁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繁忙。
丝绸、茶叶、陶瓷、漆器等中国的特产成为了西方的热门商品,而西方的玛瑙、金银饰品和马匹等也流向了东方。
这些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物质文明的互相交流。
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汉唐时期,佛教的传播是丝绸之路上一条重要的文化信息传递通道。
密印与造像的传入,使得中国佛教文化得以丰富深入,也促进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繁荣。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
中医、中文、中华哲学思想等都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文化的传播,汉唐时期还见证了东西方的科技交流。
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使得东西方的科技成果相互传播。
汉朝时,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西方,推动了西方的文化发展。
而在唐朝,火药、指南针和造船技术等先进科技从西方传入中国,进一步推动了唐朝的繁荣与发展。
这样的科技交流不仅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也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艺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丝绸、瓷器和绘画艺术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技术吸引了西方艺术家的目光。
逐渐地,东方的艺术风格在西方得到了推广和融入,形成了独特的东方风情。
同时,西方包括罗马和拜占庭在内的艺术作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这些西方的艺术品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丝绸之路在交流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架起了东西方之间的桥梁。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的互动与交流,促进了亚欧大陆的繁荣与文化的繁衍。
总之,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上重要的篇章。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与艺术相互交流,使得双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汉朝的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

汉朝的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汉朝的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而在汉朝时期,这条路线达到了巅峰。
汉朝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更是东西文化互通的桥梁,为古代世界带来了独特的文化融合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汉朝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
一、商品贸易的繁荣汉朝是丝绸制作的发源地,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汉朝的丝绸得以远销西域以及其他远方地区。
西方商人急切地渴望获取汉朝的丝绸,为此不惜跋山涉水,穿越西域沙漠,以便与汉朝进行贸易。
这种贸易带来了丰富的经济回报,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社会的发展。
二、科技文化的交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朝的科技文化也得到了传播和交流。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术和指南针等先进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并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我们仍可以在西方的历史文献中看到对中国科技的赞誉和记录。
三、宗教文化的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宗教文化的传播。
佛教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汉朝时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中国的道教和儒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
这种宗教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宗教思想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四、艺术与文学的互鉴丝绸之路的兴起不仅仅推动了商品贸易的繁荣,也为东西方的艺术与文学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艺术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而西方的雕塑、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文学作品也在东西方之间相互借鉴和影响,使得文学创作在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了新的变革和发展。
五、语言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促进了语言的交流与融合。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通过贸易和旅行互相交流,各种语言相互融合,创造出了新的语言形式。
丝绸之路的存在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和机会。
通过对汉朝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通道对整个古代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东西文化在这个交流的平台上产生了对话与融合,为世界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历史悠久、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互为借鉴,为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商品和思想交流三个方面来探讨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历史交流是丝绸之路最早的动力之一。
公元前138年,汉朝的张骞率领使团出使西域,拉开了丝绸之路的序幕。
这一使团的出使,不仅在货物方面带回了珍贵的丝绸,更重要的是带回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历史学家鲁迅曾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通过这条通道,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众多科技也传入了西方,对于西方的文明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品交流是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一条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换丰富多样。
丝绸、茶叶、陶器、玻璃器皿等中国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而来自西方的马匹、宝石、稀有药材也进入了中国。
这种商品的交换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文化的交融。
例如,随着丝绸的传入,丝绸制造工艺技术也随之传播至西方,引起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同样地,西方的智慧和文化也随着商品的传入而影响了中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思想交流是丝绸之路最深远的影响之一。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的平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些宗教的传播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宗教信仰,也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同时,东方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也在丝绸之路上传播至西方,引起了西方学者对于东方智慧的关注。
这种思想交流和碰撞,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壁垒,为两种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总结起来,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历史交流、商品交流和思想交流,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互相借鉴、互为影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代的丝绸之路与东方文明的交流

唐代的丝绸之路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不仅经济繁荣,文化也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丝绸之路与东方文明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思想、艺术和科学的碰撞,为丝绸之路带来了独特的活力。
一、经济交流的繁盛在唐代,丝绸之路成为了连接中国和西亚、中亚以及欧洲的重要商路。
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优质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而西方的珍宝、贵金属和玛瑙则传至中国。
这种大规模的商品交换促进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同时,唐代还鼓励商业活动的发展,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盛。
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等。
这些城市成为了商品交换的重要中转站,也为东方文明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二、文化交流的碰撞丝绸之路的繁盛也为东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契机。
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地区,对当地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宗教和学问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中国。
例如,佛教文化是最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的壁画艺术、佛像雕刻和佛教建筑等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启发。
而中国的文人墨客也通过丝绸之路前往中亚和西亚地区,与当地的学者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三、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传承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和文化的交流通道,更是科学技术的传承和交流的桥梁。
在唐代,中国的制瓷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地区,促进了瓷器的生产和发展。
同时,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纺织技术和制浆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工艺技术的提升。
丝绸之路的交流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知识和学问的交流。
许多中国的著名医学著作和历史典籍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地区,为当地的医学和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结语唐代的丝绸之路是东方文明与世界的交流桥梁,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文化的碰撞和科学技术的传承。
这种交流为东方文明带来了新的思想、艺术和技术,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发展。
汉朝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

汉朝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汉朝是一个伟大而繁荣的时代。
而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便是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一个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将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连接在了一起。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开始远销到西方,也使得汉朝与西方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蓬勃发展。
在汉朝时期,中国的丝绸制作技术早已闻名于世。
丝绸作为一种珍贵而地位显赫的织物,被列为朝廷礼仪和国家贸易的关键商品。
汉朝皇帝甚至将丝绸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用以加强与外邦国家的关系。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传播到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
丝绸的传播功不可没的是中亚的一系列城市,它们成为了各种商品交换的中转站,同时也是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的节点。
随着丝绸之路上商品交换的繁荣,文化交流也随之发展起来。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逐渐传播到西方世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的传播。
佛教最初是从印度传入中国,而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以及欧洲。
佛教的传播不仅影响了外部文化,也对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佛教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诸如摩揭陀、高昌、敦煌等地的佛教石窟和佛教艺术品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瑰宝,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和游客。
除了佛教,汉朝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的文学作品,如《诗经》、《论语》等也被传入到西方。
而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深受西方人的喜爱。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中国和西方文化,也为双方的思想与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启迪。
在汉朝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中,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相互促进。
汉朝的丝绸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为其他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如织造业、染料业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也增加了各种商品在中国和西方地区的交易和流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然而,丝绸之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阻碍和挑战。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网络之一,连接了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文明。
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传播到西方,同时也带回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哲学、宗教以及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始于张骞“使西域告诉书”中的“通西域闾”的文字记载。
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与中国间的交流得以展开。
丝绸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品之一,很快成为中国与西亚、地中海地区贸易的核心商品。
随着时间推移,丝绸之路逐渐延伸至中亚、南亚和东亚等地,形成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网络。
二、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1. 艺术与工艺品的交流丝绸之路的贸易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还涉及到了艺术与工艺品的交流。
中国的丝绸、陶瓷、漆器等工艺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为西方的艺术与工艺品产业带来了创新的灵感。
同时,西方的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艺术文化。
2. 哲学与宗教的交流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哲学与宗教的交流平台。
佛教是其中最重要的宗教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与中国传统宗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同时,中国的儒家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对西方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科技与知识的交流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也带来了科技与知识的交流。
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科技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西方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西方的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知识体系。
三、丝绸之路的影响与意义1.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的存在使东西方文化得以相互了解和融合。
通过贸易和交流,中西方的艺术、宗教、哲学等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上,不仅流通了许多商品,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开启,让中外文化相互借鉴、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诞生源于两个方面:中国的丝绸和它的期望市场--西域。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桑和养蚕,生产丝绸。
丝绸因其柔软光滑的质感,被誉为“软黄金”,深受世界各地的人们喜欢。
而西域,位于中国的北西地区,与中原地区接壤,向往着中原的物产和文化。
各类商品被沿着千年古道西行,两地因此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往来。
自汉武帝开始对西域地区的开发,丝绸之路不断得以延伸,直至唐代达到鼎盛。
除了物质贸易,不同文化之间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各类文献、图画和工艺品沿途传播,如大量佛教文化、印度的佛塔建筑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装饰等。
莫高窟、羌族、龟兹、安西等地的文化会显得异常繁荣,莫高窟藏有一大批精美壁画。
这一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把不同的文化、学问和艺术带给了人们。
在交流过程中,西方还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科技知识和思想。
如西方传入中国的拜占庭甲胄,使中国的铁甲为之一新;将煎茶的方法传入中国,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大大被拓展;伊斯兰教的哲学和思想大幅度影响了中国的宗教文化。
反之,东方也向西方传递了很多知识,如中国的陆路和海路航海、天文历法、中药和文化艺术等。
经过数千年,丝绸之路的光芒逐渐消失,但它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道风景线。
这条贸易路线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极其重要载体。
它开闢了心灵之间的对话、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推进,现代丝绸之路开始在AI、新科技和数字化的框架下重塑,人类的文化交流永远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
总之,丝绸之路是一个注重文化交流的贸易路线,不同文化之间因此实现了深入交流。
这一互动推动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知识和思想的传播。
现在,我们必须珍惜历史,不断推动这种交流和融合,继续这条溢出充满历史风景的道路,构建一个不同文化共生、相互融合的美好世界。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互动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互动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世界的重要交通通道,不仅仅是商品交流的桥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为东西方的互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
1. 艺术与文学的交流在丝绸之路的沿线,艺术品与文学作品的交流达到了高峰。
例如,在东方,中国文物和文学作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西方艺术家和作家对东方的艺术和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吸收与创造。
中国绘画、雕塑、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都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融合风格。
同样,西方文学作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东方,对东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与文学交流促进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和文化的互补融合。
2. 宗教与哲学的传播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贸易的通道,也是宗教与哲学思想的传播渠道。
佛教是最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之一,随后由中国传到了其他东方国家和地区。
同时,东方的一些哲学思想,如道家和儒家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
这种东西方宗教与哲学的交流,使得东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相互渗透,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科学与技术的交流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东方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对西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样,西方的冶金、航海、地理学等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东方,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科技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经济与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流向了西方,西方的玛瑙、香料、珍宝等商品流向了东方,实现了东西方货物的互换。
这种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不仅使东西方国家获得了经济上的繁荣,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民众的交流。
汉朝的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

汉朝的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饶繁荣的时期,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
在汉朝期间,中国与欧洲、中亚以及叙利亚等地建立起了丝绸之路,这条商路不仅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还成为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
本文将详细探讨汉朝的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扩展汉朝的丝绸之路起源于公元前138年,当时中国的西汉朝朝廷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奠定了此后与西方的贸易往来基础。
张骞成功穿越西域并与当地各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中国和中亚、中东地区的交通通道。
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丝绸之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随着中国丝绸和其他奢侈品的需求增加,商人们开始从中国西部出发,穿过中亚到达叙利亚和罗马帝国等地。
这一时期,汉朝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贸网络。
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在汉朝时期不仅成为了物质贸易的通道,还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汉朝与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不仅仅是商品交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
首先,丝绸之路使得东西方文化相互了解。
通过贸易往来,西方人了解到了中国的丰富文化,如丝绸、瓷器、茶叶等,而东方人也通过西方商人了解到了外部世界的文化和风俗。
这种相互了解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其次,丝绸之路也为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平台。
佛教和道教是在这一时期从印度和中东传入中国的。
商人们将佛经和其他宗教典籍带入中国,并引入了新的宗教信仰。
这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此外,丝绸之路还为艺术和建筑风格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通过商贸活动,中国的艺术品和建筑技术传入了西方,如中国的壁画和雕塑艺术深深影响了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艺术发展,同时西方的石雕和壁画技术也在中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三、文化交流的影响汉朝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双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丝绸之路加速了中国的商品和文化走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书名:文明的互动——汉唐间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论稿(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书号:ISBN978-7-311-04653-8定价:118.00元作者简介:石云涛,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文学和中西交通史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析》《建安唐宋文学考论》等。
内容简介:“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主要收入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择了部分国际欧亚学的经典名著,涉及区内众多民族、多种文化类别的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和资料构建上独显欧亚视野的优势和特色。
该套丛书的出版宗旨是:使读者能够在欧亚这一视野下系统、全面地品读历史,审视文化传统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进步。
系统出版这些成果,对于指导我们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构建稳定的发展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各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也将意义深远。
本书是“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中的一种。
丝绸贸易曾经在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主要的媒介和杠杆作用,其发展带动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相互了解和联系。
该书运用翔实的史料介绍了汉唐间丝绸之路起点的变迁、丝绸之路绿洲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及南方丝绸之路的情况;同时介绍了从汉代至唐代中国与外部世界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还精彩地用唐诗论证了中外丝绸之路的联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目录上编汉唐间丝绸之路的变迁1 汉唐间丝绸之路起点的变迁 / 31.1 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点 / 31.2 汉代丝绸之路起点的转换 / 71.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路起点的迁移与多元化 / 101.4 隋唐时长安、洛阳的颉颃 / 242 丝绸之路绿洲路研究 / 302.1 北魏西北丝路的利用 / 302.2 北魏中西间交往与贸易往来 / 462.3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 623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 783.1 3至6世纪中西间海上航线的变化 / 793.2 两晋南朝与东南亚、南亚海上交通 / 953.3 中西间海上交通条件的变化 / 1104 草原丝绸之路研究 / 1254.1 魏晋时期草原路的复兴 / 1264.2 五胡十六国和北魏时期草原路的利用 / 1294.3 柔然与东魏、北齐对草原路的利用 / 1344.4 突厥崛起与草原路的兴盛 / 1384.5 中国北方草原路利用的考古学证据 / 1415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 1515.1 南方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和争议 / 1515.2 汉通西南夷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发 / 1545.3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丝绸之路的沉寂 / 1625.4 早期南方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 / 1665.5 南方丝绸之路的深远影响 / 1686 从僧人行踪看西域通往南朝的道路 / 1726.1 传统丝路在中国境内的延伸 / 1726.2 吐谷浑之路(河南道)的利用 / 1796.3 沟通西域或南朝交通的邺都 / 1836.4 经西域至印度,而后经海路回国,至南朝 / 186中编中外关系与交流专论7 汉代丝织业的发展和丝绸的输出 / 1917.1 汉代丝织业的发展 / 1917.2 汉代丝织品的远销 / 1948 汉代良马输入及其影响 / 2018.1 汉代域外良马的输入 / 2018.2 域外良马输入与汉代社会 / 2108.3 域外良马输入与汉代文学艺术 / 2159 魏晋南北朝时期良马输入的途径 / 2209.1 互市交易 / 2209.2 馈赠贡献 / 2259.3 战争获取 / 2399.4 余论 / 24410 魏晋南北朝时外来的珍珠 / 2471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珍珠的来源 / 24710.2 魏晋南北朝时期珍珠的用途 / 25211 六朝时期的海上交通与佛教东传 / 25711.1 僧人经海路往来的路线 / 25711.2 佛教促进了六朝与东南亚、南亚的交流 / 26111.3 经海路入华僧人的译经传法事业 / 27011.4 经海路传入南朝的佛教圣物 / 27512 六朝时经海路往来的僧人及其佛经译介 / 28312.1 六朝时经海路往来的僧人 / 28312.2 经海路入华僧人翻译的佛经类别 / 28813 东晋南朝佛教三宝供养风俗 / 29413.1 佛供养 / 29413.2 法供养 / 29913.3 僧供养 / 30613.4 余论 / 31014 南朝萧梁时中外关系述略 / 31214.1 和梁朝交往的“海南诸国” / 31214.2 与梁朝交往的“东夷”诸国 / 31614.3 与梁朝交往的“西北诸戎” / 31914.4 梁时中外交流兴盛的原因探讨 / 32215 隋代中西交通与交流 / 32715.1 隋代对外关系的开展 / 32715.2 隋代的外来文明 / 34216 唐太宗对外政策探讨 / 35516.1 荀子用兵之道与唐太宗安边制胜之策 / 35516.2 唐太宗对外政策的变化 / 37017 蚕种故事与中西初识——3~6世纪中国与罗马、拜占庭的互相认识 / 38617.1 中国人对大秦、普岚的认识 / 38617.2 大秦、拜占庭人文献中的“赛里斯” / 39217.3 余论 / 39918 古代东北民族与中原政权关系中的楛矢 / 40318.1 肃慎氏之贡矢 / 40318.2 两汉时挹娄之贡矢 / 40818.3 从挹娄到勿吉的贡矢 / 41118.4 楛矢从历史舞台的退出 / 41519 斯坦因楼兰考古的历史发现 / 41919.1 关于楼兰国区域和楼兰城方位的推断 / 42019.2 “楼兰”之名探源和楼兰城性质探讨 / 42319.3 关于楼兰历史的发现 / 42519.4 楼兰城废弃的时间和原因探讨 / 42920 斯坦因关于楼兰历史地位和楼兰道的探讨 / 43320.1 关于“楼兰”地理概念 / 43320.2 楼兰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和楼兰道路线 / 43620.3 楼兰道的利用和盛衰 / 44420.4 结语 / 447下编中外交流与中古文学21 唐诗见证的唐与新罗的关系 / 45121.1 从唐诗看唐罗间人员往来 / 45121.2 唐诗传入新罗及其影响 / 46221.3 唐诗中的新罗文化意蕴 / 46722 长安大慈恩寺与唐诗的因缘 / 47022.1 皇家诗会,君臣唱和 / 47022.2 高僧大德,诗人钦仰 / 47322.3 名刹风物,文士题咏 / 47922.4 雁塔登临,赋诗咏怀 / 49122.5 触景生情,忆旧怀友 / 49723 一篇有关中韩佛教交流的佚文——跋法藏《与义湘书》 / 50024 唐玄宗《赐新罗王》诗 / 50625 “唯识幽难破,因明擘不开”——白居易两句逸诗 / 51326 高敬命次韵、效体和集古句诗考源 / 51826.1 高敬命次韵、效体和集古句诗统计 / 51926.2 高敬命次韵、效体和集古句诗得失 / 52226.3 中朝诗歌关系与高敬命诗的艺术渊源 / 52427 高敬命诗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借鉴 / 52827.1 咏史怀古,寄慨良深 / 52827.2 托物言志,比兴寓意 / 53227.3 融情入景,意境清新 / 53427.4 指言时事,关心现实 / 53728 高敬命抒情诗用典艺术探析 / 53928.1 使事用典、委曲达情的创作意趣 / 54028.2 高敬命抒情诗的用典特色 / 546参考文献 / 551索引 / 576后记 / 596索引B北市25,26北丁令127百济27,105,132,267,316-318,323,325,327,336,351,381,414,415,451,458,462,502,508,509,524,570白龙堆32,34,35,37,40,41,66,421,437,442,444白匈奴55白沙瓦55扁都山42,180保达51拔忸55拔但55,56薄知55拨斤55波罗捺55贝拿勒斯55半社55不崙55钵仑55波路55波沦55,173波露罗55波利伏佛胄善55比罗直55钵和55,56,142步就磨55布哈拉55,138比沙杖55比地56不数罗56不流沙56不汉56不溪56钵盂城56不依山56钵卢勤国56钵和国56北婆罗门63,331播仙镇63-66钹汗67,331,343拨换城66,67,77筚篥70,76,575北庭70,73-75北庭都护府73,74北庭大都护府75北庭节度使73,74北乌伊别国126577勃焚洲81比嵩82,338边斗82,338比攎国84薄叹洲84滨郍专国90白鹦鹉100,106,267,269,315 白叠106,267,337白猴105,268,313白檀像268,276白附子344,388八槽舰112,123八关斋308毕陆国72,126,128巴克特拉132巴尔喀什湖5,133波斯狩猎纹鎏金银盘143百济27,105,132,267,316-318,323,325,327,336,351,381,410,414,415,451,458,462,502,503,508,509,524,570薄刺国338宾贡科454,458,464C葱岭14,16,18,30-32,37,41,45,51,53,56,62,63,66,67,71,75,77,126,131,169,172,173,175,178,179,183,187,194,195,197,198,203,260,281,331,335,388,401,438,445葱岭守捉66楚河5曹国25,67,331,333,334曹利国54漕国63,331,334,344赤岭45,498赤舞龙驹238茶卡45叱万单51叱六年53敕勒53,54,241,321车多罗54持沙那斯头55赤兔卮60察牢国94赤鹦鹉101,267车离168,169辰韩209,227,316,317,457赤土82,106,269,276,336-338,342,345,347车渠250,388,578D东钦察草原6大宛6,12,15,21,22,46,48,127,128,153,156- 158,180,194- 196,203- 207,211,215-220,225- 227,229- 232,235,245,330,360,386,413,419-421,424,425,435,436,438,445大秦10,12,14,45,56,58,78,81,82,91- 96,109,114,117,121,126- 128,132,133,145,152,162- 165,200,204,220,250- 252,260,312,316,341,386,388,389- 392,395,400-402,564,566,578大月氏6,9,11,19,46,51,55,63,142,156,168,196,207,320,427 大觉寺21大夏23,46,55,130,151,153,156- 158,162,201,315,389,397,398 大罗汗56大小安国67大雪山187,335敦煌11,12,16-18,20,32,37,38,40,41,48,50,58,63,67,72,133-135,140,172,176,181,182,194,201,205,207,208,213,214,321,331,332,339,345,353,354,420,422,425,428- 430,433,436- 442,445,447,557,558,568,570,574,575,581玳瑁10,120,164,227,248,249,253,337,388,390瑇瑁槟榔柈268第聂伯河5顿河5,127达比斯6都兰42,45,180叠伏罗51,54,55地伏罗55哒舍55达舍越56达槃56邓至59,183,237,238,319,321,322典逊79-82,84,85,95,106,107,114,117,119,260顿逊269,313堕罗钵底81耽兰82丹丹82,95,105,106,108,264,269,276,313,314,316,579 都昆82,114,338儋耳83,111,406杜薄83,338亶洲87多摩梨国88耽摩栗底国91东且弥国72,126单桓国72,126,128短人国127丁令国126,127滇越156,157,159,161,169,574地豆于234宕昌59,183,319,321,322兜纳388E额尔济斯河6鄂毕河6鄂尔多斯18-20,129,567F伏尔加河5浮图沙51,55弗敌沙55弗波女提55伏耆奚那太55伏卢尼55伏俟城179幡弥56帆延63拂菻72,133,250,329,331,389,394扶南79,80,82-93,95-99,101- 108,111,114,115,117,118- 124,165,176,178,249-250,259,260,267- 269,273-277,283- 287,290- 292,298,313,314,316,323,325,335,338,351,400夫甘都卢国163夫余国208,229,248翡翠120,222,227,248,249,253附国168,334G姑臧12,15-17,22,31,35,43,58,130,131,173,181姑墨67,68,70,71姑墨州70,71高昌15,21,31,33,36-41,43,49,50,54,63,67,68,72,73,129,134,135,172,178,181,187,203,231,235,237,319,321,331,333,339- 341,343,352,370,376- 378,445,458,561,565高昌乐73古浪16桂阳10高丽27,62,113,132,230,327,332,333,345,350,351,369,370,373,380- 383,414,415,417,454- 456,458,460,461,467,468,500,502,506-513,518,524,565高桐37高车33,37-40,49,53,54,58,135,241,243,320共和45,125,199,389,414格木尔45贵霜51,55,167杆末城56干陁利95,102,105,106,108,268,269,313,314歌营85-87,89-91,95,107,108,176,260,285,325勾稚国85,107,176,260姑奴90-92古奴斯调90,91古贝101,266,267,315隔昆国127果下马209,211,227,245H海头15,437海西郡43,187海西侯46河湟16河南国42,43,180,187,239,321河南王180,238,239,321汗血马12,22,36,49,53,59,128,131,204- 206,211,215-218,220,226,229- 232,235,245,413鸿胪寺8,62,334,458胡天祠20胡笳70,76胡瓶76,142葫芦河71黄门令8黄支国47,80,247,335黄支王47湟水42,180黄釉乐舞扁瓷壶21火祆教25火浣布11,22,53,206,230,232,235,250,251,260,390,413 火山65,68,69,76,338回纥28回鹘25,135,245回鹘语25黑海38,127,128,132,133,141黑骆驼51赫连夏43,129河龚54诃盘陀55汗畔55呵罗槃55恒河55,89- 92,100,168,169,187,197,260,286,393胡密55,319护密55,63,331汉盘陀国56何国67,93,94,331,333,334,452汉城9,539,565黑水183,389,403,404,406,413-417呵罗陁83,101,267呵罗单83,101,263,267横趺国89扈利国91扈犁国91合浦119,120,249,575呼得国126浑窳国127濊南209,227胡骑212,213,243胡马212,213,214,216,243楛矢21,22,231,232,403-418,580华氏国173火齐珠105,106,264,268,269,276火鼠皮345滑国280,319-321,323呵跋檀319,320胡蜜丹319,320诃黎勒344骇鸡犀250,251,388,390虎珀388J金芙蓉106,269,276,337,345金钏44金席106,266,269酒泉16,38,41,58,135,158,181,182,207,221车师11,14,18,19,22,31-35,37,48,49,51,72,126,128-131,204,208,232,320,321,413,420,421,443车师后王国31,126,208车师后部王72,126,128金城16,43,177,348居延16,130,134-137,212-214,557,558,561,563,567罽宾9,17,18,23,27,31,36,44,50,51,54,55,88,98,173-175,178,181,182,187,197,257,258,260,271,283,284,291,321,329,334,345,387,400犍陀罗9,51,55,80健驮罗55犍陀罗式80寄多罗王朝36,50居常国52,53伽师达55加比沙55伽秀沙尼55伽色尼55加兹尼55贾拉勒阿巴德55伽拔但55伽不单55伽使密56金摩56居密56俱萨罗56久未施56交河郡65,68据史德68吉尔吉特河56句稚79-83,85,86,88,89,91,95拘利81-84,88,89,338交趾36,82,86,96,106,119- 121,123,164,165,175,176,178,185,258,269,270,276,283,288,337,338,342,388,391-400交州80,81,97,101,103,104,106,119,120,178,249,250,255,258,259,269,271,274,282-289,312,313,316金邻大湾82,338金装马脑钟238加营国83,86,338加里曼丹83,84,86,87,336加陈国88,89,95巨延洲84加那调国91迦那调洲91,92金刚指环99,101,267九德97,99,115九真97,119,206,216,255,342,343坚昆国126居延路130,134-137居庐仓437,444迦惟罗卫国173金镂龙王坐像268,273鸡林457,460,462,510,514,524,531K凯尔特人5刻赤5,38康国16,25,67,235,331,333,335,343,351,352,358,374渴槃陀18,34,36,49,51,53康居9,11,12,22,35,46,72,126- 128,131,133,156,180,203,207,226,227,229,232,235,258,283,398,413,445,503卡通河5,6昆仑27,91,103,113,114,206,215,216,305,331,336,421,493,561,562,564库莫奚51,223,231,234,415阔悉国54阔克恰河56渴文提不那杖忸杖提55喀布尔河55,56可流55克什米尔55,56,258,283克里克山56崆峒73,201孔雀盖101,267,337箜篌343,467,574L罗布泊15,65,66,180,434,444罗婆55,148,322罗乐陀56菱形链式罗5龙涸42,180,183龙编119-121,227陇山43,68,71栗杨婆国54罗槃55拉普提河55鎏金银壶142琉璃51,60,100,106,107,144,154,214,247,249- 252,266,267,269,270,276- 278,280,314,315,343,388- 390,462,524璆琳388,391琅玕252,388,390,391,400琉璃碗60,144,278龙城17,437,439,440,442-444楼兰32,34,35,40,64-67,74,194,195,238,419- 448,558,559,568,580龙泉541轮台67,72-75,77,341林邑81,85,95- 99,102-105,108,115,117,119,121,123,124,176,249,250,255,260,268,288,313,316,322,323,325,328,329,336- 338,342,343,351,357,374狼牙修81,95,105,106,108,264,265,269,313,315,316棱伽修122六耳罐85林杨国89,90林阳国89卢容浦口121梁安郡121,122,273柳国126-128蓝氏城132灵关道158-160琉璃唾壶100,107,266,267,270,276,277瑠璃苏鉝268螺杯106,269,315龙脑香337,345黎轩164,386,391犁靬386驴分国388M蛮夷邸8民勤16摩尼教25,140米国25,333慕义里14,45,56,401迷密51磨豆罗55马斯图季55莫伽陀55摩伽陀55摩竭陀55,280名驼59,235,252牦牛59,160,161,228,234,343玛瑙60,329,343,345,388玛瑙杯60,329,345米兰66,429,431,433苜蓿峰70,71莫贺延碛71,72,444木垒73湄公河79,80马五洲84,87,106,314,338马胫国127摩勒金环99,267牦牛59,160,161,228,234,343木末城237,321,326靺鞨234,327,380,403,404,406,415-417 穆国67,329,331,333,334墨山国439,443墨山城439,443N南凉16,42,43,240南天竺51,55,100,107,164,176,186,187,235,257,259-261,271,284,286,466南金388傉檀国43女国44,328,331,333,343女真403,404,417,418那越55忸密55难地55,119那竭55尼步伽56弩支城66奴调90,91,260P蒲桃9,89蒲陶酒229,237,343菩提寺13,466番禺10,119-121,155,160,176,178平城10,17-20,23,34-36,44,48,49,51,58,129- 131,144- 146,149,175,177,229,564,574平凉18,50破洛那19,34,36,48,49,51,53-55,131,235蒲山国19琵琶25,70,76,182,342,343,353,543婆那伽55婆来伽55婆比56婆利82,83,88,95,102,105,106,264,265,269,276,313,315,316,336-338,343蒲昌海65,66,429,439-443蒲类海72,133,331盘盘81,95,99,102,105,106,108,264,267,269,276,278,279,313,314,316,338普岚51- 53,55,104,132,133,386,402蒲林132,401蒲罗中82-84,86媻皇82,83,95,99,102,267媻达83,95,99,102,267婆达干(一作斤)陁利83毗骞国84,106,314婆罗洲87,88,102毗加梨92毗舍利92毗奢利92毗耶离92,103,273,284毗耶梨92吠舍厘国92番禺10,119-121,155,160,176,178蒲陆国126,128帕尔米拉132盘越168,169,315婆罗树叶105,107,268,276,314羌笛68乾陀罗国56,320乾罗13,55乾陀55,56,295,310,320,347,348乾归43乾达55,56祁连山16,42,134,180龟兹11,12,15,17-19,31,34,35,37,38,49- 51,54,67,68,70- 73,75- 77,128,131,172- 174,181,182,187,203,235,240- 242,245,252,260,319,321,331,333,334,343,351,352,422,428,436,438,445,447,559,560,579龟兹乐17,73佉卢文9,423- 425,428,433-435且末19,36,51,56,64-66,179,319,322,327,329,332,340,345,424,434,439,444,574且末河66,439青海湖42,180青岭159七屯城65,66碛西馆65秦州60,74,130,182,224屈射国127契丹138,223,234,281,327,334,370,380,381,404,415,417,418,552氍毹237,343,344,387,388青海骢231,238,239,245,343奇沙国173虔那338柔然19,31-34,36-41,45,47-54,58,130,134-138,180,184,185,223,231- 233,235,237,240,241,319,320,325-327,401芮芮18,138,183,184,237,281,319-321,326蠕蠕32,33,38,39,47,48,62,130,137,232,233,240,241,243茹茹136,137,147,233,569茹茹公主137,147,569弱洛水33,231,241弱水64,71,229,241,248,322,390,391,410若羌45,63,65,66,179,180,440,444热海67,72,75,76日南10,79,81,96,99,117-119,121,164,165,249,255,312,313,315,342,388,390,400,466,514S莎车9,32,66,67,73,197,201,205,208,421,445四通市12,14四夷馆14狮子13,51,116,168,235,280,309,329,345,387上邽15,130粟特12,16,18-20,23,25,33,34,36,49,50,52- 55,58,127,131,139,140,149,150,235,401,428,572粟特文古信札20撒马尔罕12,55,138,195,210疏勒9,11,18,34,35,49,51,53,54,63,64,67- 69,71,73,75,77,128,131,172,181,235,331,343,351,352,387,444,445疏勒乐73少府8,549肃慎21,22,231,232,234,403-410,412-418石国25,235,333,343石堡197鄯善11,14-16,18,19,21,22,31-38,40,42,45,48-51,53,56,63,65,128,131,172,173,179- 181,203,208,231,232,327,331,332,413,419,421,422,425,429,434,436,439,440,443,447生犀牛47沙猎51石那53释迦牟尼佛袈裟53舍卫54,55,187,260,286舍弥55赊弥55,335斯罗55,317社兰达那罗55斯瓦特河55赊途国56水晶钵60石城镇63-66沙州65-67,238寿昌66,207苏对沙那国67,331碎叶城75,76,133史德城68寿灵浦口79,80,117阇婆83,85,88,95,99-101,258,263,267,284,287苏门答腊83-85,87,88,93,98- 102,105,121,258,267,287,314,315,336孙典国85,107,176,260,325师汉国88师子国86,88- 93,95,98-102,105,107,110,115,117,118,122,123,186,257- 259,262,264,266,267,270,271,274- 276,280,283- 290,292,313,315,316,324斯调国88,92,95,260私诃条93四会浦口115斯基泰125,167,427,570斯基泰贸易之路125萨尔马提人127赛里斯100,133,134,196-198,200,391-394,401身毒46,95,151,153,156-159,161- 163,166,168,214,260,315掸国159-163苏合香207,220蜀马44,228,234,240,245,343沙勒173,187,260,321珊瑚83,93,105,107,198,249,251,252,268,276,314,343,388,390,400施罗伊国335石蜜90,187,344狮子皮345水精176,251,343,388,389三垅沙67,72,438,441T天祝16天竺11,17,21-23,27,36,50,51,54,55,66,70,79,80,84,86- 90,92- 103,105- 110,119,121- 123,138,164,165,168,173- 179,181,182,184-187,232,235,250,251,257-261,264,266- 271,274- 277,280,281,283,284- 289,291,292,312- 316,319,320,325,334,337,343,349,351,353,374,376,388,390,400,413,466,563天竺乐17,337,351天梯山石窟17唐努乌梁山6铜奔马16,217,218统万城18,129,130统万镇130突厥27,40,45,46,57,63,68,72,73,78,133,134,136-141,148,150,184,185,225,233,234,327- 329,331,332,334,340,344- 347,351,352,355- 358,361- 374,377- 379,383,384,398,415,417,565突厥可汗庭72,133,331吐谷浑18,21,31,36,37,41-45,48-51,53,56,59,62,129,134- 137,174,179- 185,231- 234,236,238,239,245,321,327- 333,339,343,345,346,358,366,369,370,375,401,564,573吐谷浑之路18,31,37,41-45,48,56,134,137,179-182,184,321,401 吐峪沟40吐呼罗53,55,235吐蕃28,64,72,76,77,358,369,373,375,376,458土拉河33塔什干48陁拔罗55陀跋吐罗55塔尔库什干56铁门关64,65,74铁关64,65特勒井66托和沙赖68铁勒部72,133,331庭州72-74,77条支75,136,160,206,329,341,386,387,390-392条支都督府75头和国81,95,108投和国81,108,338投拘利口88,89铜柱81,253曋杨84,88,89塔拉斯133W乌拉尔河5,141乌拉尔山5乌孙6,11,18,19,33- 35,48,49,55,67,71,72,75,76,126- 128,131,203,204,207,211,213,215,219,220,225,226,238,419,420 乌孙马204,207,211,215,220,226乌苌27,55,280乌场国13,56,138,184乌荼国335瓦特河55,56乌丸11,35,44,128,209,221,226- 227,242,243,248,412乌丸帽44乌稽55乌图美仁45乌文国90乌贪国72,126,128戍己校尉15,72尉犁8,443尉头68倭国27,105,247,248,254,318,323,327,351五船72五色盐329,343,345无遮国36费尔干纳盆地48,437五色琉璃51卫大国54乌德55乌那曷333,334瓦汗55瓦罕56未久半56无伦国89无论国89,338五尺道155,158,159,160,163沃沮209,227,410,411无畏山寺292无遮大会278,280,302,303,308,311倭国27,105,247,248,254,318,323,327,351乌迟散城387勿吉234,403,411,413-415,417X西域都护8,172西域长史15,226,229,422,423,437,444,446西秦15,31,43,180,238,321西海16,63,67,72,74,75,94,98,108,133,135,138,161,168,183,236,251,315,319,327,331,332,394,395,543西海郡135西平16,166,238,332西凉乐17西夜国9西天竺54,55,107,122,257-260,274,284,285,466西且弥国72,126,128小乘17,100,274,275,287-293,303,349小月氏55象牙5,10,153,154,163,164,198,248,249,276,388,390犀角10,120,164,248,249,390悉居半19,36,49,53,131悉万丹224,234悉万斤53-55祆教20,25,145新罗27,105,132,317,318,334,351,381- 383,415,451-512,515,516,523-525,578新道72,126,566新城66驯象31,37,52,53,59,98鲜卑11,15,22,33,35,44,47,57,128,129,142,147,179,209,210,221,226,227,229-232,238- 240,242,247,248,326,410,412,445 香日德45辛头55,56,173,187,260,335辛头大河56西图国81象林81,121,313象牙5,10,153,154,163,164,248,249,276,388,390锡兰88,94,108,275,291,395,396徐闻119,120匈奴单于庭127新梨国127悬泉置205,207,208,213,570薰陆344,388Y焉耆8,12,15,18,19,32-34,36-38,48-51,53,64,67-69,77,128,130,131,203,236,240,241,245,331,333,343,420,422,428,436,438,443,445-447焉耆马236永昌16,26,152,158- 162,164- 166,169,170,388,391,392永昌道158,159玉门关17,31,32,38,63,67,72,133,134,207,340,428,433,438,439,444,445阳关17,31,35,63,64,66,67,71,72,173,444阳关曲64悦般18,34,49,50,131伊犁河5伊吾18,31-34,36-41,45,48,49,52,63,67,72,73,129,133,134,149,172,235,331,339,340,345,387,445,566伊吾路31- 34,37- 41,45,48,49,134,566优禅尼国21,107,122,185,259,285,292宜禾38嚈哒36,40,50-55,138-140,146,147,235,320,401,562,571崦嵫馆14,45,56,401员阔51,54羽真侯53移婆仆罗56印度河56挹怛63,331于阗11,15,17-19,21,22,27,31,32,35-37,39,44,52-54,56,63,64,66- 68,71,75,77,128,172,173,179,181-183,203,226,231,232,236,272,281,302,309,319,321,322,330,331,333,334,343,344,353,413,421,422,428,436,445于阗镇63于阗钟66于赖城126,127银山65,535郁头州68伊州67,72,73伊州曲73伊塞克湖133延城134伊犁河5夷洲87耶婆提国85,86,88,90,115,116,287优钱国90优钹国89,90隐章92,93炎洲93叶波国94,101,267牙台像100,262,267,276,284牙塔268,276岩国126,128奄蔡126-128,131,235,386伊吾路31- 34,37,38,40,41,45,48,49,134,566 夜郎侯156月支马86,206,219盂兰盆节308,310越底延国334鍮石312,342薛延陀357,362,363,377,378郁金105,267,275,343,387,399芸胶687挹娄233,247,402,403,405,407-412Z宰桑湖6张掖16,27,28,42,43,58,134,179,216,329,331,333,338,339,351中天竺11,17,21,86,89,95,101- 103,105,107,172,180,183,184,186,256- 259,263,265,267,268,276,279,280,283,284,286,288,291,312,314,315,375,399,465中尺54中赤54者舌19,34,48,49,55,131,234主客曹8遮逸36,48-51,234州逸48,54朱居槃55朱沴洛55折薛莫孙55佐越费实56左末城56朱驹波国56朱俱波63,330泽巴克56追风赤骥60,223,244柘厥关67镇西14,68,70,159,237,473诸薄82-84,86,87,106,313,337珠崖83,111爪哇83,85,87,88,92,93,98,99,101,102,121,266,286涨海82,83,87,106,114,121,268,313,337,452枝扈黎91,92瞻波国91瞻婆91指南舟113牂牁道159,162昭武九姓25,234紫骝马238,244旃檀瑞像105,267,265 周古柯318,319真白珠249,387注宾城438,44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