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小马过河 (1)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质课比赛)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并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并亲自尝试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小马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2.揭示课题。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小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生找找相关的句子。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该”。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5.了解小马的特点。
(遇事不动脑筋)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四段。
2.小马是怎么问的?老牛是怎么回答的?3.理解小马有礼貌。
4.学习多音字“没”。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立刻”的意思:马上、连忙……,引导学生用“立刻”说一句话。
2.理解松鼠为什么要拦住小马以及松鼠的心情。
3.教师指导朗读对话。
4.指导学生理解老牛和松鼠说的为什么不一样。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小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2.指导理解“连忙”。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1.指导理解“难为情”。
2.理解小马说话为什么断断续续。
3.师生分角色朗读句子。
4.理解老马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5.拓展:生活中什么事情能试一试,什么事情不能试。
七、指导学习第八自然段1.松鼠又说了什么?小马是怎样说的?2.小马过河后发现了什么?3.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谎了吗?3.出示图片,理解小马为什么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八、课文总结1.总结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读课文。
3.复述故事。
九、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十、板书设计小老牛:水很深马松鼠:水很浅遇事要动脑筋过老马:试一试河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图文结合,主要抓住文中三处对话,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小马从开始的不动脑筋、不敢尝试,到听了妈妈的教育后,懂得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思考,还要勇于尝试的道理。
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
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也可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动画视频或通过分角色表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重点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过程设计一、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2.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白道理。
难点讲故事,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四、分段研读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帮妈妈做事,要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坊去。
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认识“马棚、麦子、驮到、磨坊、挡住、淹死、昨天、叹气、亲切、试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认识“马棚、麦子、驮到、磨坊、挡住、淹死、昨天、叹气、亲切、试试”等词语。
三、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标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
(三)反馈学情,初步感知课文1、标示自然段。
2、圈出生字,并出示卡片,板书拼音并跟读。
3、指名教读。
4、去拼音分组读。
5、齐读。
(四)自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我会划”1、用“”划出老马说的`话。
2、用“~~~~~~~~~”划出小马说的话。
3、用“”划出牛伯伯说的话。
4、用“”划出松鼠说的话。
(1)出示学习要求;(2)学生自读自学,老师巡视。
(3)汇报学情。
(4)分角色读:指名读--分组读( 相机认识其中两个反问句。
)(五)“我会写”经过一番周折,小马终于蹚过小河,把小麦送到了磨坊那里,那么,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小马从磨坊回来,会是什么心情,会有怎样的感受要跟妈妈分享的呢?请在纸上写下来。
1、呈现学习要求2、学生写,教师巡视。
3、反馈学情。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读生字词。
3、预习第二个生字表。
2、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小马过河》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2单元“考验”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是一则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其中蕴含的道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课文结构清晰,遇到困难——问老牛——问松鼠——老马教育。
孩子们对故事耳熟能详,教师应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得言又得意。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情节已很明晰,语言发育还较薄弱,对故事中的道理还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需教师层层点拨,习得语言,习得道理。
教育理念语文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中,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小马等童话形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1)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获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1)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获奖二年级14.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一张小马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问: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二、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二)学习第一、二段: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二)学习第三、四段1、小马驮着麦子、唱着歌儿王磨坊走去,可是,它怎么停下来了?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读3、4段。
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理解“为难”:小马想到底能不能过去啊?是过去还是不过去呢?它觉得很为难。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②读句子,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
2、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它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吗?为什么呀?(出示幻灯片)板书:很浅请学生到黑板上指出“刚没小腿”在哪里。
3、河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所以老牛觉得过河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对小马说时,说多轻松啊!你能像老牛一样的读读这个句子吗?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
你能给“立刻”换个词吗?(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连想都没想,就要趟过去。
)这句话该怎样读呢?5、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可是有人不同意,你知道是谁吗?它为什么不同意小马过河?(出示幻灯片)朗读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课前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
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
学生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三、课堂作业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
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小马过河(第一课时)。
能读准多音字“磨没”。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教学难点:(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4)用词造句。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第一课时)》。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1)揭题后,指出阅读思路: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为了……所以……”说有句话)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查字典,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板书: 过不了河趟过了河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 小马过河1》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棚、驮、磨、坊”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3、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试一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试一试的道理。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一、播放《小马过河》故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马吗?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二、学习新课:今天我们就和同学玩闯关游戏‘’好不好·1、朗读关。
⑴这节课,我们要去闯四道难关,有没有信心?第一关是朗读关。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⑵先请你们在小组里大显身手,如果你认为哪个同学读得好,就请你用自己的方式来夸一夸他。
⑶每小组选一名小选手来参加班级的朗读挑战。
⑷谁来评一评小选手们刚才的表现?⒉生字关。
⑴我们已经站在第二关的门口了,第二关是生字关,你们看,生字朋友已经在等着我们呢!谁想和它们交朋友?已经认识了的请你介绍给大家。
⑵读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和它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记住的?⑶刚才,老师听这些生字朋友说,想请同学们帮一个忙,它们想请你们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好伙伴,谁来?⒊辩论关⑴同学们已经顺利地闯过了两关,现在我们要智闯第三关。
认真看书,边读边画老牛、小马、小松鼠说的话。
⑵看黑板上的老牛、小马、小松鼠是否合适?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拿起笔来,认真的读一读,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⑶把你想说的理由交流一下。
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①谁来读小松鼠的话?这只小松鼠挺着急的,谁还想读?多善良的小松鼠啊,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②谁来读读老牛的话,这位牛伯伯读得怎么样?老师也觉得真好,就这么读。
③小马过河了,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⑸你们看,同样的一条小河,老牛说河水很深,松鼠说河水很浅,这是什么道理?他们说得对不对?⑹你说对,你说不对,再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呀,这位同学觉得他们说得又对又不对,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我们先请认为对的同学说明理由,再请认为不对的同学说明理由,最后请认为又对又不对的同学也要说明理由。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优秀《小马过河》公开课

《小马过河》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巩固本课14个词语,会写词语“愿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
3.理解故事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以读代讲,在朗读中理解故事起因。
2.表演法,以演代讲,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特点。
3.议论法,以议代讲,在议论中发表自己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学重点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
二、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一、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小马,播放小马说的话:小朋友们,你好?生活中,你们碰到过困难吗?请你们来读读我的故事《小马过河》,你就一定能找到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2.出示学生预习材料。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怎么过河的?)3.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4.借助词语概括课文。
(从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引导。
)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岸的磨坊去,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老牛,它说河水很浅,小马问松鼠,它说河水很深。
最后,小马回家问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马终于过了河。
三、细读对话,感悟特点(一)关注小马的心理活动1.默读课文,概括小马先后遇到的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①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不知道能不能过去?②老牛和松鼠说的话不一样,小马不知道该听谁的?2.读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了解小马的心理活动。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难”。
(二)小马与老马的第一次对话1.出示小马与老马对话。
生读完思考:小马愿意帮老马做事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体会反问句:怎么不能?)2.出示此段对话的提示语,再次体会小马说话时的心情。
3.借助提示语有感情朗读。
4.指导书写“愿意”。
先观察,再书写。
5.小结:要读准说话的语气,我们可以注意提示语。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棚、驮”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生字,正确读写“愿意、麦子”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马过河的原因。
教学过程板块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小马过河的图片,指名学生说说画面内容。
2.教师谈话:是的,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啊,这幅图就是小马过河的图片。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叫《小马过河》。
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提问启思: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是不是有很多疑问呢?5.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相机梳理归纳: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过河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吗?小马顺利过河了吗?6.过渡: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7.介绍马,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马,草食性动物。
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
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
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在劳作和交通方面起重要作用。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觉得难读的字词可以看看拼音,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画标注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
3.指名读课文,注意分辨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给学生纠正读音,并予以生难字的指导。
“试”是翘舌音;“浅、叹”是前鼻音,“棚、坊、挡”是后鼻音。
“伯”读bó,不要读成bái;“蹄”读tí,不要读成dì。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易错字的书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懂得“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
2.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在集体面前说话时语言比较完整,态度大方。
3.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课件《小马过河》、。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难点:知道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道理。
审美元素:故事通过小马过河遇到困难以及前后两次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
有一只小马,他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教师讲故事,当讲到”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哗哗哗”地流着。
能不能过去呢?”提问:你们猜一猜小马能不能过河呢(幼儿回答)二、老师继续讲述故事,激发幼儿讨论。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松鼠认真地说:“当然!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提问:小马一开始是怎么想的?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呢?听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话,小马会怎么做?它是怎么想的呢?2.继续欣赏故事,讲到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提问:小马是怎么做的呀?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会怎样做呢?3.继续欣赏故事,至故事结束。
提问:小马有没有过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完整欣赏故事《小马过河》。
教师: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听一遍。
提问:1.小马帮妈妈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想的?2.老牛伯伯对他说了什么?小松鼠又对他说了什么?(学说对话)3.小马是怎么做的?4.妈妈对他了说了些什么?(练习对话)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6.为什么小松鼠认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认为河水很浅呢?7.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这件事,小马懂得了什么道理?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二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小马过河》公开课人教部编版

举例:在讲解“一边……一边……”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际场景,如“小马一边跑一边叫”,让学生模仿并创作自己的句子,加深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
-故事寓意的理解: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小马过河》中“勇敢”和“尝试”的深层含义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领悟故事所传达的精神。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觉得导入新课的部分能够成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可能稍显枯燥,导致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中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和趣味性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另外,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有些小组在展示成果时显得有些匆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发挥,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延长这部分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勇气和尝试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பைடு நூலகம்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小马过河》,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一边……一边……”句型进行表达,增强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勇于尝试、敢于探索的思维品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

培养学生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的做事方法。
教学
重点
1.会读“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本课“愿、意”等8个生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0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拓展实践
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试一试,解决你遇到的困难?说一说自己会是怎么解决困难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为难的事的时候,不能只听别人说得对不对,要动脑筋想一想,有的时候还要在长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难题解决,事情做好。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理论”联系了“实际”,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帮助。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小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这是起因。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小马不知河水的深浅,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去问妈妈,这是经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小马最终通过自己的尝试过了河,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2.学习第一部分。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小马要去磨面,被小河拦住了去路。)(板书:小马为难)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看看小马从妈妈那里得到了什么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2.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初步的推测能力。
2、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在游戏中,模仿动物的对话,培养幼儿大胆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动物标志、音乐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1、幼儿随音乐《马儿跑》进入活动场地。
2、师:刚才我们学的是什么动物在跑呀?(小马)出示小马: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
二、展开教学。
1、展示课件1,师提问:有一天,小马去运粮食,它来到了一条小河边。
看到这张,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小结:小马过不了河,遇到了难题。
2、展示课件2,师:它遇到了谁?(老牛、小松鼠)小马想问问它的好朋友,那你觉得小马的好朋友会给它什么样的建议呢?老师准备了四张,请小朋友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小马会怎么问?小松鼠说了些什么?老牛又会说些什么?(四人一组,看展开讨论)3、理顺对话:幼儿个别回答。
4、师:我们来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欣赏课件3)A、师:你们听到故事里的小马是怎么问的?老牛是怎么回答的?那小松鼠又是怎么对小马说的呢?B、师指导幼儿学说故事中对话,掌握语气。
小马:牛伯伯,这条河我能过去吗?老牛: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松鼠:小马,别过河,你不要命啦,水很深,前几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的。
(个别说、集体学说)C、师:唉,老牛说水很浅,能过去,可小松鼠却说水很深,还淹死过它的同伴,那小马到底该怎么办呢?(组织幼儿再次展开讨论)5、师: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小马是怎么做的?(欣赏课件4)A、原来,小马是回家问妈妈了,那妈妈教了小马一个什么办法啊?B、复述小马妈妈的话。
(1、小马:妈妈,前面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可松鼠却说水很深,还淹死过它的同伴,我该怎么办啊?2、妈妈: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试就知道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教案第1篇】二下14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别人说的话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设计中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
同时,注重语言运用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多次设计口语表达,鼓励学生个性阅读,掌握按照先后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及头饰。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1.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出示小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马过河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4.小结: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设计意图:出示小马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
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2.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吧!(学生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准备班级展示。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联系字义来识记字形。
“棚、磨、挡、伯、浅、刻、蹄”等字,可结合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再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小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
谁想和新朋友打个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
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吧。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4)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练习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引导提问,训练说话过渡:同学们太棒了,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2.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4.小马要过河是为了,他遇到的难题是。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导入: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棚、驮”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点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师:谁读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2.展示图片。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小马过河》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多种形式识字、写字1.带拼音识字。
大屏幕出示14个生字。
这些生字你认识哪几个?学生随机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出示词语。
(男生认读——女生认读——全班认读) 2.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教师指导并范写“愿、意、麦”这几个字,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它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2)学生练写。
(3)把学生写的生字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四、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理清脉络,练习说话。
(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2)梳理课文脉络。
2.指导朗读,了解原因。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谁能从文中找出原因?(2)指名读第1-3自然段。
①学习生字“磨”。
(课件出示“磨”的图片)②理解词语“连蹦带跳”:小马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③理解“为难”:小马的心情又有哪些变化?(3)朗读指导。
(4)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5)指导学生读好小马的心里话。
课件出示: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五、布置作业1.做生字卡片。
2.试着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教学反思:《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14.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一张小马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问: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二)学习第一、二段: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二)学习第三、四段1、小马驮着麦子、唱着歌儿王磨坊走去,可是,它怎么停下来了?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读3、4段。
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理解“为难”:小马想到底能不能过去啊?是过去还是不过去呢?它觉得很为难。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②读句子,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
2、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它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吗?为什么呀?(出示幻灯片)板书:很浅请学生到黑板上指出“刚没小腿”在哪里。
3、河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所以老牛觉得过河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对小马说时,说多轻松啊!你能像老牛一样的读读这个句子吗?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
你能给“立刻”换个词吗?(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连想都没想,就要趟过去。
)这句话该怎样读呢?5、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可是有人不同意,你知道是谁吗?它为什么不同意小马过河?(出示幻灯片)朗读句子。
板书:很深6、松鼠的伙伴就淹死就在这条小河里,他眼看着小马就要下河,准备趟过去,这时松鼠候心情怎样?(紧张、着急)你从哪里知道的?抓住词语感受松鼠的紧张、着急、担心。
你想当当那只着急的松鼠吗?指导学生朗读松鼠的话。
7、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映?他为什么会感到很吃惊?(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
)为什么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意见呢?你能动脑筋告诉小马吗?8、可是小马动脑筋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四)学习第五、六段:1、小马回到了家里,妈妈是怎么对他说的?有没有像老牛和松
鼠一样,告诉小马能过去或者是不能过去?读小马和妈妈的对话,想想妈妈对它说了些什么?读5段。
理解妈妈的话:光:只。
不能只听别人的话,别人说得对不对,要动脑筋想象,有必要的话还应该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把事情做好。
2、妈妈为什么就这么放心地让小马去试一试?小马会有危险吗?读第六自然段。
3、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老牛、小马和松鼠三者间的高矮关系。
4、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早自己试试就不至于耽误时间了。
接受教训,以后多观察、多思考。
……)
三、总结延伸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试一试,解决你遇到的困难?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让我们为难的事的时候,不能只听别人说的对不对,要动脑筋想一想,有的时候还要在长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难题解决,把事情做好。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浅
松鼠深动脑筋试一试
妈妈亲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