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大铁椎传》;(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大铁椎”、“侠客”、“椎击”等;(3)了解课文所描绘的古代侠客形象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侠客形象;(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侠客的英勇正义、忠诚勇敢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2. 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3. 侠客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中侠客形象的理解;2. 课文中所体现的古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大铁椎传》;2. 相关背景资料(古代侠客、作者简介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铁椎传》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侠客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侠客形象的特点,如英勇正义、忠诚勇敢等。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5. 文学鉴赏学生欣赏课文,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侠客的英勇正义、忠诚勇敢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作业,包括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分析侠客形象。
9. 拓展延伸10. 课程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古代侠客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侠客的精神内涵。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侠客精神的看法。
3.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侠客的生活情境,培养其忠诚勇敢的品质。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大铁椎传》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铁椎的生平事迹。
大铁椎是明代末年的一位抗击倭寇的英雄,他用自己的铁椎武器,英勇抵抗倭寇的侵略,保卫家乡和人民的安全。
2. 课文解析:(1)第一部分(1-3段):描述了大铁椎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正义。
(2)第二部分(4-6段):讲述了大铁椎与倭寇的战斗经历,突显了他的勇敢和智慧。
(3)第三部分(7-9段):描述了大铁椎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对自己使命的认识和坚守。
(4)第四部分(10-12段):讲述了大铁椎的结局,以及他对家乡和人民的贡献。
3. 讨论问题:(1)大铁椎的形象特点是什么?他的英勇和正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大铁椎与倭寇的战斗中,他运用了怎样的智慧和策略?(3)大铁椎对自己使命的认识和坚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主人公大铁椎。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讨论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
4. 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总结课文内容,对大铁椎的形象和主题进行归纳和讲解。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大铁椎的形象特征和战斗场景的思维导图。
2.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大铁椎英勇和正义的敬佩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大铁椎传》这篇课文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大铁锥传_教案[大全]
大铁锥传_教案[大全]《大铁锥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含义,能顺畅的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2、过程和方法: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讨论、合作探究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领会大铁椎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侠士形象。
做一个正直、有侠义感的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借助字、词典和注释,预习课文,疏通字句,将自己对课文的困惑以提问题的方法以纸条形式交给老师。
一、导入:联系当今影坛、文坛上的“武侠热”,以影片《英雄》导入到历史典故“博浪飞椎”,再导入到课题《大铁椎传》。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A( 魏禧的生平及其作品的主导思想B( 原著的小序C( 原著的后记[借助查找资料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1、检查课前预习:借助字、词典和注释,预习课文,疏通字句,将自己对课文的困惑以提问题的方法以纸条形式交给老师。
三、听课文录音并思考:A) 故事梗概 B)明确主要人物 C)简要评价主人公四、分析作品人物形象:1) 回顾写人的常用方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归纳大铁椎的刻画方法及其性格特点: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豪爽深沉粗犷威严奇侧面描写:通过宋将军来衬托武艺高强3) 研读精彩片断:星夜决斗4) 重点介绍侧面描写这一写作方法。
五、课外引申、扩展阅读:<进一步巩固“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并举一反三>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著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大铁椎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分析并解读魏禧的文风和写作技巧。
能够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运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铁椎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大铁椎传》全文。
魏禧的生平介绍和相关评论。
2.2 教学重点:重点解读《大铁椎传》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
分析魏禧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2.3 教学难点:理解并解读文本中的深层含义。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大铁椎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大铁椎传》,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文本的结构和主题。
3.3 课堂讲解:讲解文本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分析魏禧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5 总结与反思: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2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和思考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课堂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
4.3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大铁椎传》原文。
魏禧的生平介绍和相关评论。
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1.2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语气、句式和词义。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2.2 学会使用文言文词典和其他参考资料,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魏禧的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1.3.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3.3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1.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2.1.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
2.2.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
2.2.3 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简介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1.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大铁椎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2.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3 合作探讨3.3.1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3.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提高。
3.4 课堂讲解3.4.1 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3.4.2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的艺术特色。
3.5 文学鉴赏3.5.1 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感受文学魅力。
3.5.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大铁椎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和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2、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扩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进一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单了解了《大铁椎传》的故事梗概,解决了文章的重要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一、导语《大铁椎传》正文前的小序: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板书:异人)问:“异”什么意思?(奇异、怪异)二、感知形象1、⑴文中哪些语句写了大铁椎的“异”处?学生讨论后小结环节:⑵作者层层设疑,(左板书)着力渲染大铁椎形象。
读到这里,我们都有哪些疑问?生1:来自何方?生2:因何而来?生3:因何而去?生4:因何结仇?生5:武功何强?生6:着装何奇?生7:钱从何来?……⑶教师小结:能于无疑处生疑,这文章就不算白读了。
文章层层设疑,着力渲染的这个“异人”是个怪人——大铁椎有五可怪处。
一怪,来历不可考;二怪,武器片刻不离身;三怪,着装朴素却腰多白金;四怪,杀人夺财,原因不明;五怪,因何而来,因何而去?也是奇人——一奇:力大威猛却又身手轻灵,武功高强,神乎其神!二奇:自动自发杀贼,孤身一人力敌百人,勇猛无匹;三奇,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取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离开了?如果离开,那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大呼一声:吾去矣?2、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1)思考:从大铁椎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中,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生1:神秘(来历、身世)生2:神奇(武功,力敌百许人)生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寻求助力。
(师:同道中人。
)生4:良善(师:担心连累宋将军)生5:嫉恶如仇(“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写作背景。
1.1.2 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1.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写作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2.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1.2.3 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魏禧的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1.3.2 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
1.3.3 学会关爱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写作背景,概述课文内容。
2.2 课文解读2.2.1 梳理课文脉络,分析文章结构。
2.2.2 翻译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含义。
2.2.3 探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分析作者的观点。
2.3 课文赏析2.3.1 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提高审美情趣。
2.3.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1.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1.3 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价值观。
3.2 教学难点3.2.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3.2.2 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4.1.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4.1.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1.3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4.2 教学手段4.2.1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
4.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简介作者魏禧及其写作背景。
5.1.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5.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能够理解并把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识到大铁椎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文本分析: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1.2.2 语言特点: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1.2.3 文化背景:介绍古代铁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让学生掌握《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
2.1.2 理解并把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1.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2.2 理解古代铁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1.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1.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进行详细解析。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内容和相关图片。
3.2.2 网络资源: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4.1.1 介绍作者魏禧:背景介绍、作品特点等。
4.1.2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内容。
4.2 自主学习4.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4.2.2 回答问题:针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4.3 合作探讨4.3.1 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4.3.2 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大铁椎传》教学设计
《大铁椎传》教学设计一、导入本课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着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大铁椎传》就是以宋词为表现形式的一篇传记作品。
这篇课文的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对主人公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那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和相关成语,理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描写手法。
2.通过学习,了解主人公大铁椎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大铁椎传》是清代文学家魏禧的一篇传记作品,描写了一位不为人知的高手大铁椎的形象。
魏禧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刚健有力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这篇课文的背景是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大铁椎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忠勇报国之士的敬仰和怀念。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对生字词和相关成语进行讲解和补充。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描写手法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例如,“大铁椎其腰如龙,其背如虎,其手如熊掌,其目如豹。
”这些比喻和描写不仅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生动直观,也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4.深入探讨主人公大铁椎的形象特点通过课文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大铁椎是一位身怀绝技、沉着冷静、忠勇报国的人物形象。
他的形象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表上,更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中。
请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探讨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5.拓展延伸:探讨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铁椎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并表达了自己对忠勇报国之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那么,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二语文教案范文:大铁椎传2篇
高二语文教案范文:大铁椎传高二语文教案范文:大铁椎传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大铁椎传》的阅读与欣赏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授课时间: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3. 分析小说中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授课重点:1. 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小说中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授课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2. 掌握小说中的艺术手法和形象描写。
教学准备:1. 《大铁椎传》原著;2.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闻一多及其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铺垫本节课的主题。
二、阅读与欣赏(2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大铁椎传》的相关章节。
2.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3. 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三、分析与讨论(25分钟)1. 教师给出《大铁椎传》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的提纲,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学生交流分析小说中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3. 教师给出适当的引导和解答。
四、拓展与延伸(15分钟)1. 教师给出相关习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
2. 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和思考,准备下一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大铁椎传》是一部具有批判现实和反思人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本节课通过阅读小说、讨论分析和思考拓展,提高学生对《大铁椎传》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在同学们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二语文教案范文:大铁椎传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闺塾年级:高二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闺塾在中国古代女性教育中的重要性。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铁椎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大铁椎勇敢、坚毅、忠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对作者写作手法的深入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内容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写作手法。
4.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大铁椎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大铁椎的小论文,分析其形象特点和意义。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大铁椎精神的感悟和启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情感教育的引导方式,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中的精神内涵。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1.2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1.2.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1.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古典文学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2.1.1 介绍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1.2 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2.2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2.2.1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如查字典、对译法等。
2.2.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练习。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
3.1.2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难点3.2.1 理解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3.2.2 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4.1.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1.2 引发学生对课文《大铁椎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4.2 自主学习4.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2.2 学生通过字典查找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其含义。
4.3 合作探讨4.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
4.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4 课堂讲解4.4.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4.4.2 教师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4.5 课堂练习4.5.1 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练习。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学习并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提升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文中传递的正能量,培养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铁椎身上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大铁椎传》的内容理解。
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文中传递的民族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
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铁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简介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准备分享感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各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4. 展示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探讨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探讨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课文的精华。
强调课文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
四、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大铁椎传》。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坚定意志,积极人生”的作文。
五、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大铁椎(勇敢、坚毅、忠诚)2. 情节安排:依次介绍大铁椎的出生背景、学艺过程、助友抗敌、英勇离世。
3. 语言特色:生动、细腻、富有情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课文《大铁椎传》的故事情节,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大铁椎传》,使学生掌握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能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大铁椎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3.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理解。
2. 文中复杂句式的解析。
3. 作者观点的提炼和阐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大铁椎传》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文本的魅力。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重点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提高: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提炼作者的观点,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学生能熟练掌握《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能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得到锻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历史人物魏禧产生了敬仰之情,价值观得到了正确的引导。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大铁椎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中的信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大铁椎传》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文本中的隐含信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关键词语、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讨论文本中的疑难点。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点拨文本解读。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铁椎传》文本及相关注释。
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涵。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对比教学:将《大铁椎传》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作品特点。
七、教学步骤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对文本有个初步的认识。
2.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等。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大铁椎传1【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形象,并落实重点字词、翻译。
2.通过文本背景,深入理解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形象,并落实重点字词、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龙八部》结尾:在少林寺中,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与萧远山、萧峰父子相遇,双方欲血杀对方,此时扫地僧出现,先分别“杀死”慕容博与萧远山,并用高超医术再次使两人起死回生,摒弃戾气的两人,至此明白家国仇恨、生死离别都如梦境,方才放弃仇恨、大彻大悟,皈依佛门,不再过问世间恩怨。
——高手在民间二.熟悉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
2.个别朗读,并思考。
PPT呈现:A.文中提及人物有大铁椎、陈子灿、宋将军和高信之,其中,高信之和陈子灿都是宋将军的徒弟,大铁椎是宋将军家的客人。
介绍这几人相遇的情况,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感。
B.高信之也知晓武艺,曾经和陈子灿一起拜访过宋将军。
多年后,陈子灿去河南探望兄长,和高信之在宋将军家相遇。
C.宋将军擅长武术,在大铁椎要离去时,他尽力挽留,又想骑马带箭去助战,但在大铁椎奋力厮杀时,他两腿发抖;大铁椎的勇猛无敌正好对比反衬出宋将军的不足。
D.文中表现大铁椎的特点时,言辞含蓄,但是能从语言、行动、外表等各方面让读者体会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
讨论各选项。
三.奇人“大铁椎”1.作为传记中的传奇,大铁椎到底有哪些奇特之处?齐读二三段,思考并讨论。
A.武器奇特,并须臾不离身B.动作迅若闪电窗户皆闭。
C.腰缠万贯2.自由朗读四五段,你能找到这些奇特之处的原因吗?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译文: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仇恨我。
我若久留此地,祸患将延及到你身上。
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译文: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
七年级语文《大铁椎传》教案两篇
七年级语文《大铁椎传》教案两篇《大铁椎传》教案第一篇一、了解作者及文体:魏禧:字叔子,又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清代散文家。
清初散文三大家指魏禧、汪琬、侯方域。
文体:人物传记。
二、作者写此文的用意:武林中人物,在中国古代常活跃在民间,有些人对他们也感趣,为他们立传。
本文写的“大铁椎”,就是一个身怀绝技,行踪飘忽的侠士一类的人物,他重情义、武艺高强。
问:大铁椎的武艺高强,但他经常抢夺响马贼的财物,似乎也不是个走正道的人,作者为什么对他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为他作传?其中有没有更深的用意?补充:本文有删节。
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黄帝博浪沙中。
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
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
三、自学课文,完成下列练习:正音省兄(xǐng) 健啖(dan) 拱揖(yī) 囱户(chuāng)言讫(qi) 强留(qiǎng) 屏息(bǐng) 鼾睡(hān)1、一词多义:貌甚寝(形容词,丑陋。
) 既同寝(动词,睡眠。
)多力善射(名词,气力。
) 力请客(形容词,极力。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 杀三十许人(形容词,表示大约的数量。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动词,骑。
)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骑马的人)2、通假字(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椎:通“锤”,锤子。
)(2)子灿见囱户皆闭,惊问信之。
(囱:通“窗”,窗户。
)四、《大铁椎传》译文:大铁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北平的陈子灿赴河南探望哥哥,在宋将军家遇见过他。
宋将军,是怀庆府青华镇人,擅长武术,周围七个省中喜好从事武术的人都来向他拜师学艺,人们因为他魁伟健壮,都叫他“宋将军”。
宋将军的弟子高信之也是怀庆府人,力气很大,擅长射术,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他俩是同学,所以曾经陪陈子灿去拜访过宋将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铁椎传教案
魏禧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句,提高学生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
2、体会大铁椎的英雄形象,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常见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展示,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课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相对其它篇古文,比较浅显易懂,而且故事性较强。
因此,上节课我做学习任务分给了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展示一下你们各个小组学习的成果。
二、各小组展示成果(文言知识+人物分析)
明确:(一)文言知识:
第一段:
1、重点词语解释
(1)、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2)、工.技击
(3)、人以.其雄健
(4)、呼宋将军云.
(5)、长.子灿七岁
(6)、故尝与过.宋将军
2、一词多义
力:多力善射(名词,气力。
)
力请客(形容词,极力。
)
许:引之长丈许(表示约数)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
杀三十许人(表示约数)
3、特殊句式
(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判断句)
(2)、与(之)遇(于)宋将军家(省略状后)(3)、宋,怀庆青华镇人(判断句)
(4)、故尝与(之)过宋将军(省略句)
第二段
1、重点词语解释
(1)、时座上有健啖
..客
(2)、貌甚寝.
(3)、引.之长丈许.
(4)、扣.其乡及姓字
第三段
1、重点词语解释
(1)、既同寝.
(2)、以.蓝手巾裹头
(3)、一物无所持.
2、词类活用
(1)、不冠.不袜.
3、古今异义
(1)、子灿见窗户皆闭
4、特殊句式
(1)、客则鼾睡炕上矣(省略状后)
第四段
1、重点词语解释
(1)、然皆不足.用
(2)、将军强留
..之
(3)、吾数.击杀响马贼
(4)、方期.我决斗某所
(5)、宋将军故.自负
(6)、但.观之
2、词类活用
(1)、故仇.我
(2)、则不快.吾意
3、一词多义
(1)、且:
祸且及汝
贼能且众
且欲观客所为
(2)、寝:
貌甚寝
既同寝
4、特殊句式
(1)、方期我决斗(于)某所(省略状后)(2)、与(之)偕行(省略)
第五段
1、重点词语解释
(1)、顷之
2、一词多义
(1)、骑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2)、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二)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
1、从外貌、语言、动作三个方面描写大铁椎的形象
外貌:“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粗犷
语言:“罕言语”-----------深沉
离宋家时说宋将军等“皆不足用”三次说“吴去矣”---------豪爽
“久居,祸且及汝”--------敢作敢为,不连累他人
动作:“挥椎”“奋椎”----------武艺高强、勇猛过人
2、侧面衬托
(1)、“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行踪飘忽,来无踪去无影。
(2)、宋将军自恃“工技击”武艺高强,可是在观看“大铁椎”杀响马贼的时候。
”股栗欲堕“这一描写衬托出了”大铁椎“的勇猛过人。
总之,大铁椎是一个豪爽深沉、粗犷威严、行踪飘忽、身怀绝技、行侠仗义、敢作敢为、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侠士形象。
三、合作探究
本文是一篇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带有小说性质的人物传记,大铁椎的故事未必真有其人其事,但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呢?
明确:作者魏禧是明末遗民,颇具有民族气节,明朝灭亡之后,先隐居后外出周游各地,广泛结交具有民族气节的明朝遗民,终生不忘反清复明。
康熙十七年清政府选拔他做官,他托病不就。
另外,本文有删节。
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
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子房“就是张良,张良原是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立志报酬。
他散尽家资在东方找到一个大力士,派他在博浪沙暗杀秦始皇。
大铁椎跟那个大力士一样,是一个奇怪之人,日后必有所用。
其实也就是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因此,本文塑造这样一个侠士是有所寄托。
四、写作特色
1、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2、先抑后扬,跌宕起伏
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贼环.而进(包围)
B.呼宋将军云.(句末助词无实在意义)
C.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爱好)
D.引.之长丈许(拉开)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吴骑马挟矢以.助战
杀三十许.人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许”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许”字也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许”字相同。
D.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许”字不同。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客不得已,与偕行
B.与遇宋将军家
C.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D.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4、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宋将军本来自以为很有本事,并且想看看大铁椎的所作所为,便极力请求客人(允许一同去)。
B.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宋将军吓得不敢喘气儿,看着他们厮杀,两条腿直打哆嗦,几乎要从土堡上掉下来。
六、课堂小结
本文属人物传记,主要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侠客、大力士的英雄形象,透露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呼唤侠客,大力士的出现。
七、布置作业
《大铁椎传》练习题
板书设计:
大铁椎传
魏禧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侧面衬托:宋将军、陈子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