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地理考前指导
2014届高三地理高考考前指导及其信息题分析
下图为“某月沿90°E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 5~6题。
5.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该月份甲地盛行风向及气候特征分别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技巧: (1)沉积岩: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2)岩石切穿关系:被穿插老,穿插者新。 (3)排除法。
下图表示某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箭头表示 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回答1~2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A.油气开采、建筑材料厂、发电厂 B.建筑材料厂、油气开采、发电厂 C.油气开采、发电厂、建筑材料厂 D.发电厂、建筑材料厂、油气开采 2.该循环经济最可能位于 A.湖北省 B.青海省 C.山东省
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读图,完 成7~8题。
7.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内) 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 8.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水能 ⑤石油 A.②③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⑤
D.贵州省
下图是我国资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3~4题。
3.图中数字与其所对应的资调配组合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 B.②——南水北调 C.④——西气东输 D.⑤——北煤南运 4.图示①工程 A.增加了北京市的就业岗位 B. 加快了宁夏纺织工业发展 C. 改善了上海市的大气质量 D. 不利于新疆生态环境改善
3、读数据:
读全数据,还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 → 答案的 依据。
4、分析数据:
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特征。 →答案的依据。
2014年高三地理备考方案
2014年地理高考趋势与特点高三地理组魏新桥2月21---23日参加了2014年度高考研讨会,结合与会专家和我校的基本学情,确定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方案及思路。
一、明确高考命题趋势,精准备考通过对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的深入研究,从高中课程改革的角度探索分析,结合近几年的全国和各省区的高考试题,2014年高考试题命题的趋势和内容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稳中求变。
14年是深化高考改革的过渡年,本着稳定为前题,逐步改革。
因而今年的高考命题的主题是稳中求变。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四大能力,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是地理高考始终不变的主题。
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在14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把原来的14题“有关欧洲西部和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对比”替换为2002年全国高考卷“有关2002年1月1日欧元上市流通”为背景的试题说明。
这一变化说明今年的高考命题取向是更加贴近生活和时政热点,对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化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而从命题形式来说会更加突出表现为:(1)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有所更新(2)选材切入的角度会更加新颖(3)情境设置的思路会更加独特(4)考查能力的设问会更加开放(5)图像呈现的形式会有所创新(6)地理景观图成为亮点。
(7)从宏观整体考查向微观细节考查。
2、轻记忆重理解,轻知识重能力,轻结果重过程在本次会议上,结合高考改革方案及当今我国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今年的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描述和阐释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调动和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明确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的能力考查。
2014届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大复习总结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大总结》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3.远离居住区区,对人们生命财产威胁小。
4。
建设成本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2. 海洋资源小专题: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4.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2014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2部分 专题3 高分指引
(某某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考前三个月第2部分专题3高分指引高考阅卷是一项极其紧X的工作,其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
不少题目评阅时间平均只有数秒或数十秒。
因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卷速度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高考阅卷工作的根本原则。
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学会在答案中展示自己的得分点。
一、高考阅卷流程全国各省市网上阅卷的时间一般为9天~10天。
阅卷第一天上午召开动员会,培训操作要领,之后有专家讲解答案,统一标准,强调“给分合理,扣分有据;不宽不严,始终如一”的总体原则,下午试阅,主要是练习小键盘的熟练程度,从第二天才正式阅卷。
为更公平、公正地评阅主观题分数,阅卷工作设定了误差值。
每份试卷都要双评,只有分数统一,成绩才有效,如果双评不一致,则交出另一个人进行三评,如果三评与双评中某个分数一致,则另一个就判为无效,如果三评出现三个结果,则交由试题组长仲裁。
正常的无效率大约在0.02左右,无效率太高试题组长就会找阅卷老师谈话。
阅卷流程一般如下图:通常,阅卷老师会将考生的答卷分成好、较好、较差三个层次,判给考生的分数也在瞬间签出。
这样做,可使阅卷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兼顾了效率;同时也会使那些作答不规X的答卷经受着严峻考验,这时对考生而言,树立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阅卷到最后一天,主要是对试卷再进行一轮复查、确认,其中每一处变化和改动必须由组长同意后而由阅卷老师修订并签名。
二、得失分因素每年高考完了以后,总有很多同学就会马上估分,可结果自己所估的分与最后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出入。
同学们认为我的答案与国家给的标准答案意思大体相同、差不许多呀,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高考阅卷除了对照答案之外,还有许多的因素会影响到试卷的最后得分,这就是答题规X的问题。
1.在阅卷过程中,不能得分的试卷通常会有以下情况:(1)答案不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阅卷领导小组规定:坚决不给分。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4年高考地理命题分析与复习备考策略陈丽娟1,2(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山南地区第一高级中学)一、西藏高考地理命题特点2014年西藏文综地理试题选用全国新课标II卷。
本套试卷在结构上与往年新课标卷相同,有利于高三学生积极备考和教师课堂教学。
今年是西藏使用新课标高考试题第二年,试题继承往年特征的基础上也存在一定特色和创新之处,从而使新课程理念更深地渗透到地理试题之中,命题特点如下:1.从试题题型上看,与往年试题有两大区别:一是选择题部分材料共五个比往年多,既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又避免了考点的过度集中;二是综合题取消了开放型题目的设置,避免了部分同学选择盲目,但也失去了新课标卷人文关怀的一大特色。
2.从试题内容上看,更侧重世界地理部分尤其是区域地理定位。
其中世界地理在选择题中占7道,在综合题和选做题中各占一道。
其中区域地理定位虽然是高中地理必备技能,但试题中涉及过多造成考点覆盖不均。
此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知识在试题中也反复出现。
3.从试题形式上看,各种地理图像(经纬网区域图、地形示意图、柱状统计图)仍然是地理试题的主要信息载体,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但图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且大多集中在区域图,而等值线图并没有涉及。
4.从命题意图上看,命题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
今年高考试题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明显高于往年,这也应该是未来高考的趋势。
设问具有思考价值,主要考查了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单纯以知识立意为考查目的的题目较少,使试题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5.从试题难度上看,中等难度题目有所增加,难题和简单题比例较小。
整体上比往年新课标卷容易,使试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6.从试题设问指令词上看,“分析”和“说明”在综合题中多次反复出现。
旨在让学生对地理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对地理事物、现象予以剖析、分解,从而由果推因。
重点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原理规律、探讨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7.从试题载体上看,以“新材料、新情景”为主。
2014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以地理学思想为指导,提高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效率一、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及其评价(1)2013新课程试题再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的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地势较平B .降水较丰沛C .气温较高D .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 .公路运输B .铁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 .运费低B .热量足C .技术高D .品种全图2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大气环流B .地形C .纬度位置D .洋流5.该区域位于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0°图1 0 10 20km 山脉山峰N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针阔叶混交林D .草原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4,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 .14日14时B .14日19时C .15日4时D .15日11时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 .华北平原,3、4月份B .四川盆地,1、2月份C .黄土高原,10、11月份D .东南丘陵,4、5月份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应考指南(三)临考人文地理地理知识答题思路回头望
交大二附中南校区2014届文综地理应考指南(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临考回头望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侧重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注意宏观与微观的不同1)地形、土壤举例:山区条件复杂,总体应发展林牧业、强调多种经营,注意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微观上,要考虑地势高低、坡度、坡向、河流等局部因素进行小区域区位选择2)气候:①热量(积温大小、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②光照、降水、气象灾害等举例:西欧、美国、新西兰乳畜业与光照不足有关,干旱地区,青藏地区光照充足、日温差大是优势条件,有利特色农业发展3)水源(灌溉水源是农业稳产高产的基本条件)绿洲农业、灌溉农业的制约因素是水源——新疆优质棉花、瓜果、青藏小麦单产高自然因素相对稳定,需要有效改造或适应——大棚温室、修梯田、灌溉、培育良种等生产措施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与交通——对商品农业影响最大(市场需求、距离、交通条件、冷藏技术,运费——对不同的农业部门区位选择影响大)2.劳动力与技术——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现代农业主要依赖科技增加产值3.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对商品农业有利4.土地资源数量与质量举例:①美国、加拿大、我国东北的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地广人稀②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地广人稀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侧重社会经济因素---扬长避短三大基本区位——土地、运输、聚集1.市场因素与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影响越来越大2.资源与能源:原料、燃料或动力导向型 (影响有所减弱)3. 劳动力与科技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科研能力与技术4.工业基础与社会协作条件5.社会因素:政策因素、历史因素、工业惯性、民族团结、国防等社会需求、厂商个人偏好等。
6.环境因素: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环境污染性质、强度与工业布局;环境治理成本与区位选择。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一)宏观—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1.地形与城市分布a.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b.热带的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利于城市分布c.山区城市多沿开阔谷地分布。
2014届地理高考考前7天复习指导
2014届地理高考考前7天复习指导一、考前要熟记10幅图①气候类型分布图②自然带分布图③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⑤洋流模式图⑥水循环示意图⑦物质循环示意图⑧板块分布图⑨世界地形图⑩中国地形图。
二、考前要熟背10大主干知识1、图表专题2、地球运动3、气候专题4、地形专题5、河流专题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7、农业专题8、工业专题9、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10、环境保护专题三、每日必练一组选择题和一道综合题5月30日一、考前熟记图表:①气候类型分布图二、考前主干知识:图表专题、地球运动(一)图表专题题型一:等值线图1、描述某一条等值线的(走向、延伸方向)特点。
2、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点。
3、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等值线图)。
题型二:点状分布图题型三:面状分布图题型四:统计图表1、变化型统计图表2、结构型统计图表(二)地球运动主干知识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或晨昏线⑪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关键:画地球自转的方向必须与纬线平行①侧视图②俯视图I、南北极点II、南北极点海陆轮廓③经度规律(东西半球的定义)④晨昏线定义⑤新旧日期的定义⑫晨昏线的判断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②根据已知是晨昏线,该线上的某点的地方时判断③太阳高度为0º2、确定时间(时间计算)①地方时的计算★晨昏线四至点:晨昏线纬度最高点的所在经线是0点还是12点,关键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
②区时的计算③跨时区的行程问题关键:先把时间换算到同一个时区,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在同一个时区内,行程所用时间=到达时刻—出发时刻。
④新旧日期的计算关键:①指出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②确定地球自转方向;③确定范围新日期: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旧日期:0时所在经线向西至180°经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1)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①经度:正午12点的经度数日影子变化(一天当中,影子最短);日太阳高度变化(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已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时,可根据正午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日出和日落时间②纬度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90°-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90°-晨昏线纬度最高点的度数=南北极的太阳高度数Ⅱ、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确定太阳直射点直射的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关键:①太阳高度的年变化②昼夜长短状况③日出日落的时间④日出日落太阳升落方位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4、确定昼夜长短状况、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1)确定昼夜长短状况关键: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直射的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2)确定昼夜长短变化关键: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方法:画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示意图(3)极昼极夜范围判读关键:判断出晨昏线纬度的最高点在晨昏线纬度最高点的以北或以南地区(4)昼夜长短计算关键:取决于日出日落时间、昼弧夜弧度数、对称性5、确定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纬线.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纬度差距(纬度差)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2014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及其提纲
2014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及其提纲一、复习内容:地图(每天10分钟)、基础知识、典型例题二、友情提醒:1、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当天的复习计划务必当天完成;2、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答案均在课本、一轮复习用书、课堂笔记;3、典型例题以历年高考试题和2014年福建省省质检以及各市的模拟卷为主。
4月10日一、地图地理分界线专题:最近几年对区域地理的界限的考察较多,通过区域定位后,往往考察界限两侧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的差异;熟悉界限,经常对比是重要的复习策略。
注意点: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务必落实到地图册,找出分界线有哪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
中国地理分界线:人口分布界线;地势阶梯界线。
二、基础知识:经纬网和等值线(一)经纬网1、经度和纬度的判断2、定“方向”3、定“距离”4、定“范围”5、定“最短航线”6、定“对称点”(二)等值线的五大判读1、数值2、弯曲3、疏密4、走向5、闭合处6、描述等值线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规律;弯曲方向;疏密情况;走向;闭合处。
注意:疏密情况可表明等值线之间差值的大小,即等值线越密,表明差值越大;反之越小。
7、描述某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特点:某地理事物的数量范围及其变化规律;中部与两侧对比,差值大小;空间变化情况;高低值中心分布方位。
8、分析某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特点的原因: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海陆分布;洋流;地面状况等。
4月11日一、地图地理分界线专题:最近几年对区域地理的界限的考察较多,通过区域定位后,往往考察界限两侧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的差异;熟悉界限,经常对比是重要的复习策略。
注意点: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务必落实到地图册,找出分界线有哪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
中国地理分界线:地形区界线;气候界线;。
二、基础知识: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2、八大行星的顺序及其共同特征3、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4、航天基地选择的条件(1)尽量选择纬度较低的地区。
2014年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
页眉内容2014年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前言:以下答题指导只是为你提供每一类问题解答思路而已,同学们在具体答题时,要适当增减一些内容,使答案更加完满。
另外,有些知识难免遗漏,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增补。
●总指导:心态平稳、审题第一、构建模型、列出思路、规范作答●要答好地理题,你一定要熟记以下地图,这是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
2、世界地形图。
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1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等温线(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③我国等温线: 夏季稀—直射北半球,北方昼长,多晴天,南方多阴雨.太阳辐射相差较小.冬季密—直射南半球,北方昼短,太阳高度小且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南方受影响较小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差异较大.(2)垂直分布规律: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
2014年辽宁省地理学科高考备考建议
2014年辽宁省地理学科高考备考建议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如何做好高三地理的学习与复习,是高三地理教师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重基础,抓主干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二、重图表,提能力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并联系政治、历史学科。
图表可分为三种:一是等值线图,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二是统计图表;三是区域地图。
通过复习,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识别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2014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法
2014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法2014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法一、学会整理归纳,编织知识网络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掌握地理概念,善于记忆,善于区别地理概念是构成地理知识的基点。
每道地理高考题都是由一个个地理概念组合而成的。
在地理复习中,可通过以下方法掌握地理概念。
1.理解地理概念的含义,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
例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各有什么特征?”一题中包含了三个概念,第一个是自然带的概念,第二个是气候的概念,第三个是植被的概念。
学生要搞清不同的内涵,根据每个概念的含义准确地答出其特征。
2.掌握浓缩概念的方法,利于记忆。
浓缩概念的方法,就是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例如,“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
”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有用矿物、富集、利用,矿产的概念也就容易记住了。
3.弄清概念的层次或关系,把概念串联起来记忆。
例如,地质构造分为皱褶和断层,皱褶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4.注意把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本质特征加以区别,增强记忆。
例如,“地壳与岩石圈”,前者是莫霍面以上,后者是软流层以上;“时区与区时”,前者是空间概念,后者是时间概念。
5.注意把对立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对称记忆。
例如,“冷气团和暖气团”“冬季风和夏季风”“冷锋和暖锋”,要记住其一,便可推出其二,提高记忆的效率。
三、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熟练地掌握图文互变的方法地理高考题中,读图分析题所占比重很大,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是区分学生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学生如何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呢?1.对地图知识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
2014年地理考前复习指导
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 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 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 盖)。完成30-31题。
• 30.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 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31.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 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 ①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
• • • • (一)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前移两小项 •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 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 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9 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 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 高程为96m。完成29~30题。
乙
甲
北
南 图9
• 29.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楼东部 C.五层西 部 D.七层东部 • 30.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 雨季 •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 夜长
加强新高考文综卷的训练,了解高 考题型、题量、难度、卷面设计,了 解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考点的主要 分布,明确高考试题考查地理知识原 理的方式,了解高考地理试题答案的 要求。从而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与不足。
审题与答题
• 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知识点),考查的 意图,考查的能力层次。 • 重点分析的地理知识、原理、过程、规律, 在构建知识间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 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 • 在审题基础上,重在对主观题答案的组织 表达。设问的指向性,答题的针对性。
2014年高考地理百日冲刺必看的5个复习要点
2014年高考地理百日冲刺必看的5个复习要点2014年高考进入了百日冲刺阶段,考生们都在进行紧张的冲刺备考。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最后的100天里提高文综成绩,高考冲刺网小编整理了2014年高考地理百日冲刺必看的5个复习要点。
在高考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只要复习策略应对得当,找到适合自己的高考地理复习方法,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1、基础知识网络化。
在后期的备考中,我们要对相应部分的基础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梳理、概括、综合和提升,重建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启迪思维,提高能力。
因此,基础知识网络化,是学生的高考必经之路。
平时,要多体会教师怎样把基础知识系统化,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尝试,逐步自主构建基础知识网络。
2、学科重点要突出。
在后期的备考中,如果仅把基础知识系统成网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把握学科的重点,特别是在细节上不断地强化重点,不断地整合比较重点,不断地变换角度思考重点,不断地从习题训练中巩固重点,及时向老师反馈在学习重点过程中的疑惑之处,切实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
3、能力培养渐进化。
我们必须根据大纲的要求,逐步提高“四项基本能力”。
训练时,要从基础题的能力训练开始,逐步渗透,逐级提高。
要把审题中易出现问题的基础题、模拟题和高考题集中起来,琢磨易混淆点,做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专题训练场。
我们也可以拿出典型题目,进行全方位解读,从而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大的收获。
4、习题训练经典化。
对于老师精选、精编的习题,我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让每道题都达到最大收益。
要注意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指出考察的知识点,查找审题和思维过程、解读图表和解答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然后向老师请教,看哪儿有不合理的地方,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5、答题准确规范化。
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在解题过程中,审题时要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调动知识储备,明确答题思路,规范准确答题。
2014高考地理冲刺阶段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2014年高考地理冲刺阶段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王守民2014年5月一、从近三年北京考题看,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得分?三个问题。
第一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地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地图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第二部分自然地理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4.自然灾害与防治(1)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方法或应急措施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第三部分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为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多样性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旅游点的确定及旅游路线的合理选择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旅游安全防范措施(4)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4.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第四部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海洋与陆地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中国地理概况地理位置﹑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国策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发生原因﹑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措施高考考什么?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地理考前指导
选择题得分的高低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
要想确保基本分,获得高分,就必须在选择题下功夫。
一、解答选择题的一般要求
1.仔细审题“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具体要求可概括为:
(1)明确题目结构。
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2)搞清基本信息。
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3)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表述绝对化、前后矛盾、概念混淆、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以偏概全。
(4)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有的选项本身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也是错误答案。
2.认真筛选
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
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题肢。
第二次筛选的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和题干的联系,以题干给定的条件为“筛子”,对选项逐一进行筛选,检查验证,弃误留正,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
3.果断确定
(1)相信直觉。
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
(2)不要空题。
当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单选题就要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正确答案,双选题选择其中的两项作为正确答案(选择一项是不可能得分的)。
(3)不能多选。
如果发现有超过规定数量以上的答案,应该按照第2点的筛选顺序认真进行筛选得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还应注意题目是否是要求选择不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4.重视双项选择题
(1).运用排除法。
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
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最佳的选项。
二、选择题的主要解法
1.图解法
有的选择题是“以文考图”。
若仅凭抽象思维直接解答,往往容易出错。
此时可先画简图,然后再进行解答,效果比较理想。
2辅助线法
题目已经给出图,但原图信息比较模糊,添加辅助线可使图示信息趋向明朗化、简单化。
该法适用于在等值线图的叛读。
3.还原法
有些地球的光照变式图比较抽象,通过适当的图形转换,“还原”成学生熟悉的侧视图,则可以大大降低这一类光照变式图试题难度。
4.关键环节突破法
对于地理事物关联图类的选择题注意找到突破点,然后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
的逻辑关系,再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加速问题的解决;最后将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疏理一遍,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5.代入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和地理计算类选择题,可直接用代入法求解。
6.因果推导法
即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进行因果关系的推导,最终得出结论
7.比较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与题意都有关系,应对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选出最合题意的选项。
8.列举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一时难以判断其正误,此时可通过列举的方法证明选项的错误,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9.定位法
适用于排序类选择题,方法是先确定最有把握事物的位置,然后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作出判断
10.求同存异法
单项选择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如果发现3个选项是相同的,即可推理不同特征的那个选项就是正确的。
11.推理法
有些选择题可能拿不准正确选项,但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判断
12.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是解组合选择题的最佳解法
13.猜选法:对于排序、组合类选择题除定位和排除等方法外,如实在不会还可采用猜选法。
14.计算法:有些选择题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15.特殊值法:运用数学上的特殊值法解地理计算题,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逆解法:平时学习时,大部分同学习惯于正向思维。
逆解法是运用逆向思维解题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解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