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手术器材介绍课件
合集下载
脑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 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 血动脉瘤试验(ISAT)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神经外 科夹闭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够提高 患者术后1年独立生活的机会。介入治疗安全性、有 效性的提高无疑有赖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
第8页/共45页
介入技术分类(1)
1)动脉瘤腔内微弹簧圈栓塞
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易消化食,保持大便通畅。
第22页/共45页
(6)用药护理
应用止血剂的护理 急性期大量使用止血剂,以阻止纤维蛋白溶酶形成, 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防止再出血。 静脉给药过快时可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故输液 速度不宜过快。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 反应、早搏、皮疹及结膜充血等。
第14页/共45页
围手术期护理
• 1、入院护理
(1)测量双上肢脉搏、血压; (2)常规术前准备,特别是凝血指标的检测。
第15页/共45页
• 2、术前护理
(1)心理支持教育 病人对新方法有顾虑,首先说明脑血管造影
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很低的,已是非常安全可靠的检 查手段,相比之下,脑血管疾病发展的危险性更大, 如不及时正确诊断治疗会致残、致死;介绍已完成 造影病例,解除顾虑;介绍本科室目前从事该项治 疗的专家及技术现状及导管室硬件设备;加强与患
主要内容
颅内动脉瘤
1、 疾病概述 2、临床表现
脑血管介入术
1、技术概述 2、适应症与禁忌症 3、术后并发症 4、围手术期护理 5、介入神经放射术
第1页/共45页
疾病概述
• 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 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
•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 生与发展有关。
第8页/共45页
介入技术分类(1)
1)动脉瘤腔内微弹簧圈栓塞
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易消化食,保持大便通畅。
第22页/共45页
(6)用药护理
应用止血剂的护理 急性期大量使用止血剂,以阻止纤维蛋白溶酶形成, 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防止再出血。 静脉给药过快时可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故输液 速度不宜过快。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 反应、早搏、皮疹及结膜充血等。
第14页/共45页
围手术期护理
• 1、入院护理
(1)测量双上肢脉搏、血压; (2)常规术前准备,特别是凝血指标的检测。
第15页/共45页
• 2、术前护理
(1)心理支持教育 病人对新方法有顾虑,首先说明脑血管造影
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很低的,已是非常安全可靠的检 查手段,相比之下,脑血管疾病发展的危险性更大, 如不及时正确诊断治疗会致残、致死;介绍已完成 造影病例,解除顾虑;介绍本科室目前从事该项治 疗的专家及技术现状及导管室硬件设备;加强与患
主要内容
颅内动脉瘤
1、 疾病概述 2、临床表现
脑血管介入术
1、技术概述 2、适应症与禁忌症 3、术后并发症 4、围手术期护理 5、介入神经放射术
第1页/共45页
疾病概述
• 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 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
•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 生与发展有关。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ppt课件
1、静脉溶栓桥接介入取栓 2、动脉溶栓 3、直接介入取栓 4、溶栓或取栓后的动脉残余重度狭窄的球囊
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就诊、溶栓、取栓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时间就是大脑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 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恢复神经功 能。
术前C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头颅MRA
导管非接触性动脉溶栓
出院及随访情况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查体: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左上、下肢肌力5级,双
侧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 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 随访两年,患者未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查体:血压:195/81 mmHg,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 伸舌偏左,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左侧 上肢肌力0级,左侧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左侧 浅感觉减退,左侧巴氏征阳性,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
NIHSS评分:10分,mRS评分:4分 既往史:2010年发现糖尿病,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1片/次,
复查颅内血管造影,mTICI分级3级
出院时情况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左侧肢体活动 较前灵活。
查体:血压13 0/85mmHg,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左 上肢肌力3 +,左下肢肌力5-级,双侧浅感觉对称存在, 双侧病理征阴性。
NIHSS评分:2分 mRS评分:2分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介入取栓术就是根据发 病时间窗不同,通过相应方法开通闭塞血管,快速恢复血流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般来讲:远端血管闭塞首选药物溶栓,而 近端大血管闭塞则首选介入取栓
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就诊、溶栓、取栓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时间就是大脑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 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恢复神经功 能。
术前C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头颅MRA
导管非接触性动脉溶栓
出院及随访情况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查体: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左上、下肢肌力5级,双
侧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 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 随访两年,患者未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查体:血压:195/81 mmHg,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 伸舌偏左,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左侧 上肢肌力0级,左侧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左侧 浅感觉减退,左侧巴氏征阳性,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
NIHSS评分:10分,mRS评分:4分 既往史:2010年发现糖尿病,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1片/次,
复查颅内血管造影,mTICI分级3级
出院时情况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左侧肢体活动 较前灵活。
查体:血压13 0/85mmHg,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左 上肢肌力3 +,左下肢肌力5-级,双侧浅感觉对称存在, 双侧病理征阴性。
NIHSS评分:2分 mRS评分:2分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介入取栓术就是根据发 病时间窗不同,通过相应方法开通闭塞血管,快速恢复血流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般来讲:远端血管闭塞首选药物溶栓,而 近端大血管闭塞则首选介入取栓
脑血管介入手术器材介绍PPT课件
2020/3/28
5
穿刺针needle
2020/3/28
6
穿刺针needle
2020/3/28
引导导丝
7
鞘管
• 鞘管的功能: 1、保护作用 2、定位固定 3、输送治疗药物及装置 4、参与治疗及监测
• 鞘的分类: 1、标准短鞘:10~12cm 按适用部位分为桡动脉鞘、股动 脉鞘 2、长鞘:30~100cm 按功能分为翻山鞘、输送鞘、血栓 抽吸鞘 3、超短鞘:3~5cm 通常用于血透通路 4、规格:4F/5F/6F/7F/8F/10F/12F/14F~内径
中心钢丝越粗,末段锥形变细越短,导丝支持力、推送行越好, 但柔软性差;中心钢丝越细,末段分解变细越长,导丝支撑力、推送力 差,但越柔软。
2020/3/28
17
0.035导丝
2020/3/28
18
2020/3/28
19
0.018导丝
2020/3/28
20
0.014导丝
2020/3/28
21
• 各部分的设计决定了它的调节力 (torquability/steerability)、通过力(crossability)、头 端的柔软性(flexibility)及对后续器械的推送力 (pushability),支撑力(support)
•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状的 反馈
• 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 表面光滑度:有否亲水涂层或疏水涂层
2020/3/28
14
2020/3/28
支撑力/柔顺性 操控性
核芯直径
核芯锥体
核芯材质
头端类型 涂层
护套
跟踪性/光滑性
血管介入器械简介演示
动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
某医疗器械销售企业产品采购及销售经验交流
产品采购
该企业将分享其采购血管介入器械的经验,包括供应商选择、采 购流程、合同签订及付款方式等方面。
销售经验
该企业将分享其销售血管介入器械的经验,包括客户沟通技巧、售 后服务保障、回款管理等方面。
市场趋势
该企业还将分享其对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的观察和预测,为其他企业 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血管介入技术包括血管造影、血 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血 管栓塞等。
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02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 常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03
肿瘤疾病
如肝癌、肺癌等。
04
血管病变
如主动脉瘤、血管狭窄等。
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期
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血管造影技术诞生,通过X线成像来 观察血管内部情况。
麻醉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要求选择 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 或全身麻醉。
血管造影
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利用X线 透视或数字减影等技术进行血 管造影,评估血管病变情况。
术后处理
完成介入治疗后,妥善处理穿 刺点,进行必要的抗凝治疗和 随访。
血管介入手术的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 动,防止穿刺点出血和血肿。
05
血管介入器械的安全性及 有效性评估
血管介入器械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实践
安全性评估流程
包括前期临床试验、后期临床观察、 不良反应监测等环节,确保血管介入 器械的安全性。
前期临床试验
通过对比试验,评估血管介入器械在 人体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某医疗器械销售企业产品采购及销售经验交流
产品采购
该企业将分享其采购血管介入器械的经验,包括供应商选择、采 购流程、合同签订及付款方式等方面。
销售经验
该企业将分享其销售血管介入器械的经验,包括客户沟通技巧、售 后服务保障、回款管理等方面。
市场趋势
该企业还将分享其对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的观察和预测,为其他企业 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血管介入技术包括血管造影、血 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血 管栓塞等。
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02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 常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03
肿瘤疾病
如肝癌、肺癌等。
04
血管病变
如主动脉瘤、血管狭窄等。
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期
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血管造影技术诞生,通过X线成像来 观察血管内部情况。
麻醉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要求选择 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 或全身麻醉。
血管造影
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利用X线 透视或数字减影等技术进行血 管造影,评估血管病变情况。
术后处理
完成介入治疗后,妥善处理穿 刺点,进行必要的抗凝治疗和 随访。
血管介入手术的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 动,防止穿刺点出血和血肿。
05
血管介入器械的安全性及 有效性评估
血管介入器械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实践
安全性评估流程
包括前期临床试验、后期临床观察、 不良反应监测等环节,确保血管介入 器械的安全性。
前期临床试验
通过对比试验,评估血管介入器械在 人体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设备及器材
神经病学(第8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二、颅内动脉狭窄与介入治疗
(一)颅内动脉狭窄
1. 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ICAS)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Moyamoya病、中枢神经系 统血管炎、动脉夹层等原因导致的颅内动脉管腔变细变窄,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2. 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
神经病学(第8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一、颈动脉狭窄与介入治疗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CAS)
【适应证】 1. 症状性患者:6个月内有过病变血管责任供血区非 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TIA,血管造影证实病变颈动脉 狭窄超过50%;或无创性血管成像证实病变颈动脉狭 窄超过70%。 2. 无症状性患者:虽然没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血管 造影证实病变颈内动脉狭窄超过60%;或无创性血管 成像证实病变颈动脉狭窄超过70%。
计算公式为:狭窄程度(%)=(1-a/b)×100%(如右图所示) a=最窄处管径 b=狭窄病变远端正常颅外段椎动脉管径
VAST 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程度测量方法
神经病学(第8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四、锁骨下动脉狭窄与介入治疗
(一)锁骨下动脉狭窄 1. 锁骨下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是指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等 原因导致的锁骨下动脉管腔变细变窄,同样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最为常见 2.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治疗 (1)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危险因素等 (2)手术治疗:包括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3)介入治疗:主要指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
神经病学(第8版)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二、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1.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在病变部位脑动脉和脑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 使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短路,导致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的紊乱。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胚胎期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障碍有关。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 2.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 治疗方式的选择应结合病变大小、部位及结构综合考虑,单一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常联合应 用两种或三种治疗手段 (1)显微手术切除;(2)介入治疗;(3)放射治疗;(4)联合治疗 目前介入栓塞治疗可分为手术前栓塞术、放射性治疗前栓塞术、根治性栓塞术和姑息性栓塞术,常用的 液体栓塞材料包括ONYX胶和NBCA胶等
介入手术器材介绍-推荐课件教学文案
张力大。 病变厚度 (矢量力):狭窄
度越高,扩张力越大 球囊材料: 球囊材料越不
易变形,扩张力越大。
为什么理想的支架扩张和贴壁非常重要?
TVR
IVUS指导下的PCI会有更有效的支架扩 张,与对照组相比,有 44% 的 TVR的减少
CRUISE Study: Peter J. Fitzgerald, et al. “Final Results of the Can Routine Ultrasound Influence Stent Expansion (CRUISE) Study” circulation 2000; 102: 523-530
如:Traverse
流线型核芯锥体: 支撑力改进,锥体设计使跟踪性最优化。如:Pilot
核芯材质
不锈钢: 传统导丝核芯材质,较好的支撑性、推送力和扭控性。如:HT Floppy II 镍钛合金: 记忆金属,弹性好,防止导丝扭结,柔顺性和耐用性好。如:BMW 强化型不锈钢: 新型不锈钢材质,比传统不锈钢材质更强韧,更耐用,操控性
• 外层:聚乙烯塑料材质,决定GC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 内壁的摩擦力
• 中层:12-16根钢丝编织结构,使GC管腔不会塌陷、抗折 • 内层:尼龙PEF涂层,减少球囊、支架与GC内腔的摩擦阻
力,并有预防血栓的作用
• 四段: • 超软的X光可视头端(安全区) • 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 • 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 • 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
Polymer Cover
聚合物护套:聚合物护套使导丝表面更光滑,减小导丝的通过阻力,提高跟 踪性。如:Whisper MS
涂层
• 使导丝表面更光滑,提高跟踪性 • 减少器械之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等)的相互摩擦力 • 按物理性质不同分类
度越高,扩张力越大 球囊材料: 球囊材料越不
易变形,扩张力越大。
为什么理想的支架扩张和贴壁非常重要?
TVR
IVUS指导下的PCI会有更有效的支架扩 张,与对照组相比,有 44% 的 TVR的减少
CRUISE Study: Peter J. Fitzgerald, et al. “Final Results of the Can Routine Ultrasound Influence Stent Expansion (CRUISE) Study” circulation 2000; 102: 523-530
如:Traverse
流线型核芯锥体: 支撑力改进,锥体设计使跟踪性最优化。如:Pilot
核芯材质
不锈钢: 传统导丝核芯材质,较好的支撑性、推送力和扭控性。如:HT Floppy II 镍钛合金: 记忆金属,弹性好,防止导丝扭结,柔顺性和耐用性好。如:BMW 强化型不锈钢: 新型不锈钢材质,比传统不锈钢材质更强韧,更耐用,操控性
• 外层:聚乙烯塑料材质,决定GC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 内壁的摩擦力
• 中层:12-16根钢丝编织结构,使GC管腔不会塌陷、抗折 • 内层:尼龙PEF涂层,减少球囊、支架与GC内腔的摩擦阻
力,并有预防血栓的作用
• 四段: • 超软的X光可视头端(安全区) • 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 • 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 • 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
Polymer Cover
聚合物护套:聚合物护套使导丝表面更光滑,减小导丝的通过阻力,提高跟 踪性。如:Whisper MS
涂层
• 使导丝表面更光滑,提高跟踪性 • 减少器械之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等)的相互摩擦力 • 按物理性质不同分类
介入手术器材介绍-推荐课件
ELASTINITE核芯直径较大,提供更强 的支撑力和精确的操控性,可适当拉直 血管便于器械的输送
Balance Heavyweight™ (BHW)
介入导丝的设计
涂层
近段推送杆
核芯
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外 径:0.014”
长 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 支撑力:垂直导丝用力使得导丝发生弯曲的力
• 柔韧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
• 跟踪性: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
• 扭控性: 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 (目标 是1:1 传导)
•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 状的反馈
• 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Polymer Cover
聚合物护套:聚合物护套使导丝表面更光滑,减小导丝的通过阻力,提高跟 踪性。如:Whisper MS
涂层
• 使导丝表面更光滑,提高跟踪性 • 减少器械之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等)的相互摩擦力 • 按物理性质不同分类
疏水涂层:抵制水分子形成“蜡状”表面;一般用于导丝的近段。 亲水涂层:吸引水分子形成光滑的“凝胶状”表面;目前绝大多数 市售导丝产品的远段均为亲水涂层。
• 各部分的设计决定了它的调节力 (torquability/steerability)、通过力(crossability)、头 端的柔软性(flexibility)及对后续器械的推送力 (pushability),支撑力(support)
柔软的shaping ribbon头 端设计,易于头端塑形
介入手术器材简介
Ti-O膜涂钴铬合金药物支架系统
Balance Heavyweight™ (BHW)
介入导丝的设计
涂层
近段推送杆
核芯
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外 径:0.014”
长 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 支撑力:垂直导丝用力使得导丝发生弯曲的力
• 柔韧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
• 跟踪性: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
• 扭控性: 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 (目标 是1:1 传导)
•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 状的反馈
• 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Polymer Cover
聚合物护套:聚合物护套使导丝表面更光滑,减小导丝的通过阻力,提高跟 踪性。如:Whisper MS
涂层
• 使导丝表面更光滑,提高跟踪性 • 减少器械之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等)的相互摩擦力 • 按物理性质不同分类
疏水涂层:抵制水分子形成“蜡状”表面;一般用于导丝的近段。 亲水涂层:吸引水分子形成光滑的“凝胶状”表面;目前绝大多数 市售导丝产品的远段均为亲水涂层。
• 各部分的设计决定了它的调节力 (torquability/steerability)、通过力(crossability)、头 端的柔软性(flexibility)及对后续器械的推送力 (pushability),支撑力(support)
柔软的shaping ribbon头 端设计,易于头端塑形
介入手术器材简介
Ti-O膜涂钴铬合金药物支架系统
脑血管介入手术器材介绍
脑血管介入手术器材简介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Ti-O膜涂钴铬合金药物支架系统
介入器材特点
种类繁多
不断更新
分类
穿刺器材
导管(导引导管及造影导管)
基本材料
导丝
鞘管
支架
特殊材料
三通 三联三通 压力延长管 Y阀 导丝 导引子 扭控器 压迫器 血管封堵器
滤器 保护伞 封堵伞 栓塞材料 压力泵
抓捕器 网篮 旋切导管 切割球囊
核芯锥体较长: 增强导丝跟踪性,不易产生导丝下垂,多用于针对迂曲血管设计的导丝。
如:Traverse
流线型核芯锥体: 支撑力改进,锥体设计使跟踪性最优化。如:Pilot
核芯材质
不锈钢: 传统导丝核芯材质,较好的支撑性、推送力和扭控性。如:HT Floppy II
镍钛合金: 记忆金属,弹性好,防止导丝扭结,柔顺性和耐用性好。如:BMW
柔软的shaping ribbon头端设 计,易于头端塑形
ELASTINITE核芯直径较大,提供更强的
支撑力和精确的操控性,可适当拉直血 管便于器械的输送
Balance Heavyweight™ (BHW)
介入导丝的设计
涂层
近段推送杆 外 径:0.014”
核芯
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长 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穿刺针needle
引导导丝
鞘管
鞘管的功能: 1、保护作用 2、定位固定 3、输送治疗药物及装置 4、参与治疗及监测 鞘的分类: 1、标准短鞘:10~12cm 按适用部位分为桡动脉鞘、股动 脉鞘 2、长鞘:30~100cm 按功能分为翻山鞘、输送鞘、血栓 抽吸鞘 3、超短鞘:3~5cm 通常用于血透通路 4、规格:4F/5F/6F/7F/8F/10F/12F/14F~内径 鞘的构造: 1、鞘管 2、扩张器 3、引导导丝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Ti-O膜涂钴铬合金药物支架系统
介入器材特点
种类繁多
不断更新
分类
穿刺器材
导管(导引导管及造影导管)
基本材料
导丝
鞘管
支架
特殊材料
三通 三联三通 压力延长管 Y阀 导丝 导引子 扭控器 压迫器 血管封堵器
滤器 保护伞 封堵伞 栓塞材料 压力泵
抓捕器 网篮 旋切导管 切割球囊
核芯锥体较长: 增强导丝跟踪性,不易产生导丝下垂,多用于针对迂曲血管设计的导丝。
如:Traverse
流线型核芯锥体: 支撑力改进,锥体设计使跟踪性最优化。如:Pilot
核芯材质
不锈钢: 传统导丝核芯材质,较好的支撑性、推送力和扭控性。如:HT Floppy II
镍钛合金: 记忆金属,弹性好,防止导丝扭结,柔顺性和耐用性好。如:BMW
柔软的shaping ribbon头端设 计,易于头端塑形
ELASTINITE核芯直径较大,提供更强的
支撑力和精确的操控性,可适当拉直血 管便于器械的输送
Balance Heavyweight™ (BHW)
介入导丝的设计
涂层
近段推送杆 外 径:0.014”
核芯
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长 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穿刺针needle
引导导丝
鞘管
鞘管的功能: 1、保护作用 2、定位固定 3、输送治疗药物及装置 4、参与治疗及监测 鞘的分类: 1、标准短鞘:10~12cm 按适用部位分为桡动脉鞘、股动 脉鞘 2、长鞘:30~100cm 按功能分为翻山鞘、输送鞘、血栓 抽吸鞘 3、超短鞘:3~5cm 通常用于血透通路 4、规格:4F/5F/6F/7F/8F/10F/12F/14F~内径 鞘的构造: 1、鞘管 2、扩张器 3、引导导丝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ppt课件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神经内科
回顾:
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 的疾病,且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 发率高的特点。全世界每六个人中会有一 个人在有生之年罹患脑血管疾病,每六秒 钟有一人因脑血管疾病致残或死亡。
早防早治是降低该病死亡率、致残率、复 发率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病例1:余某某,男,45岁。诊断:
“脑梗死(右侧额顶叶);2型糖尿
病”
显示支架位置
右侧颈动脉治疗后
右侧颈动脉治疗前
病例2:李某某,男,58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4天,加 重1天。”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颅脑CT:正常。
左侧颈动脉治疗后
显示支架位置
左侧颈动脉治疗前
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三)用药护理
补液治疗
抗菌素
低分子肝素钠
硫酸氢氯吡格雷
肠溶阿斯匹林
(四)一般护理
指导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饮食清淡易消化。 做好基础护理、尿管护理。 防止腹压增高动作,如咳及用力排便等以
防止血栓脱落。
健康教育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锻炼,劳逸结合。 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睡眠。 戒烟、戒酒。 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及适量水果。 用软毛刷刷牙,不可做颈部按摩。 遵医嘱按时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硫酸氢氯
入尼莫地平注射液以防止血管痉挛。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鲁米那0.1g,同时备
好沙袋、CT、病历等入导管室。
术中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肢体及意识状态。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
根据心率、血压情况给予应用阿托品提高
神经内科
回顾:
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 的疾病,且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 发率高的特点。全世界每六个人中会有一 个人在有生之年罹患脑血管疾病,每六秒 钟有一人因脑血管疾病致残或死亡。
早防早治是降低该病死亡率、致残率、复 发率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病例1:余某某,男,45岁。诊断:
“脑梗死(右侧额顶叶);2型糖尿
病”
显示支架位置
右侧颈动脉治疗后
右侧颈动脉治疗前
病例2:李某某,男,58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4天,加 重1天。”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颅脑CT:正常。
左侧颈动脉治疗后
显示支架位置
左侧颈动脉治疗前
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三)用药护理
补液治疗
抗菌素
低分子肝素钠
硫酸氢氯吡格雷
肠溶阿斯匹林
(四)一般护理
指导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饮食清淡易消化。 做好基础护理、尿管护理。 防止腹压增高动作,如咳及用力排便等以
防止血栓脱落。
健康教育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锻炼,劳逸结合。 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睡眠。 戒烟、戒酒。 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及适量水果。 用软毛刷刷牙,不可做颈部按摩。 遵医嘱按时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硫酸氢氯
入尼莫地平注射液以防止血管痉挛。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鲁米那0.1g,同时备
好沙袋、CT、病历等入导管室。
术中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肢体及意识状态。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
根据心率、血压情况给予应用阿托品提高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设施、基本操作步骤PPT课件
随访复查
在手术后定期进行随访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05 神经介入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开发出 更轻巧、柔韧、生物相容性好的 神经介入器材,如导管、支架等。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在神经介入领域具有巨大 的应用潜力,如纳米药物载体、纳 米涂层等,可提高器材的导电性、 抗菌性和药物释放能力。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设施、基本操 作步骤ppt课件
目录
• 神经介入概述 •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 • 神经介入设施 • 神经介入基本操作步骤 • 神经介入的未来发展
01 神经介入概述
神经介入的定义
01
神经介入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 导下,通过导管等介入器材对脑 血管及脑实质内疾病进行诊断与 治疗的技术。
02
它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脑梗塞等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神经介入的重要性
神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显著等优点,对于许多脑血管疾 病患者来说,神经介入治疗是首选的 治疗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 治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许 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神经介入的历史与发展
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 尝试通过导管进行脑血管造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神经介入技 术不断成熟和完善,逐渐成为一
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神经介入技术已经广泛应 用于临床,为许多脑血管疾病患 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02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
导管材料
01
02
03
聚乙烯材料
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热 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常用 的导管材料之一。
在手术后定期进行随访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05 神经介入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开发出 更轻巧、柔韧、生物相容性好的 神经介入器材,如导管、支架等。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在神经介入领域具有巨大 的应用潜力,如纳米药物载体、纳 米涂层等,可提高器材的导电性、 抗菌性和药物释放能力。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设施、基本操 作步骤ppt课件
目录
• 神经介入概述 •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 • 神经介入设施 • 神经介入基本操作步骤 • 神经介入的未来发展
01 神经介入概述
神经介入的定义
01
神经介入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 导下,通过导管等介入器材对脑 血管及脑实质内疾病进行诊断与 治疗的技术。
02
它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脑梗塞等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神经介入的重要性
神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显著等优点,对于许多脑血管疾 病患者来说,神经介入治疗是首选的 治疗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 治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许 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神经介入的历史与发展
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 尝试通过导管进行脑血管造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神经介入技 术不断成熟和完善,逐渐成为一
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神经介入技术已经广泛应 用于临床,为许多脑血管疾病患 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02 神经介入基本材料
导管材料
01
02
03
聚乙烯材料
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热 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常用 的导管材料之一。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之3PPT课件
无症状狭窄的治疗指征
⑴斑块的严重溃疡; ⑵脑灌注不足(代偿机制耗竭)。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疗效
• 技术成功率
92~98%
• 并发症
2.4%
– 不可逆性卒中及死亡 1.3%
• 年卒中发生率(三年)
– 症状性狭窄
<6%
– 非症状)
• 造影随访
再狭窄0.8~2%(CAS)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之3PPT课件
1、斑块破裂伴有/不伴有局限的 累及中膜的dissection是成功PTA的主 要机制。
2、Stretching of the media 是PTA 的重要机制。(尤其是偏心性斑块非 病变的血管部分,而70%的斑块是偏 心的。)
支架的特性 :很强的贴壁性
远端标记
支架放置 颈动脉分叉
定位标记(OTW)
近端标记
改善脑供血的机制
⑴增加了颈动脉的管径; ⑵减少动脉迂曲; ⑶治疗其他狭窄血管。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适应症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 • 下列情况更适宜CAS而非CEA
– 高位颈动脉狭窄 / 多血管病变 – 对侧颈动脉闭塞 / 串联病灶 – CEA后复发的颈动脉狭窄 –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 – 不能耐受手术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能
• 支撑力:垂直导丝用力使得导丝发生弯曲的力 • 柔韧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 • 跟踪性: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 • 扭控性: 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 (目标是1:1
传导) •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状的
反馈 • 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 表面光滑度:有否亲水涂层或疏水涂层
核芯锥体较长: 增强导丝跟踪性,不易产生导丝下垂,多用于针对迂曲血管设计的导丝。
如:Traverse
流线型核芯锥体: 支撑力改进,锥体设计使跟踪性最优化。如:Pilot
核芯材质
不锈钢: 传统导丝核芯材质,较好的支撑性、推送力和扭控性。如:HT Floppy II 镍钛合金: 记忆金属,弹性好,防止导丝扭结,柔顺性和耐用性好。如:BMW 强化型不锈钢: 新型不锈钢材质,比传统不锈钢材质更强韧,更耐用,操控性
• 结构:
• 柔软尖端(soft tip)
• 连接尖端与轴心杆中间段(solder joint)
• 近端推送杆段
• 中心钢丝贯穿整个钢丝全长,在远端呈阶梯式或锥形变细
• 中心钢丝的粗细和变细阶段的长短、方式决定了钢丝的支 撑力、推送力和柔软度
中心钢丝越粗,末段锥形变细越短,导丝支持力、推送行越好, 但柔软性差;中心钢丝越细,末段分解变细越长,导丝支撑力、推送力 差,但越柔软。
• 鞘的构造: 1、鞘管 2、扩张器 3、引导导丝
鞘管
鞘管命名中的French指的是鞘的内径
• 红色 4F • 灰色 5F • 绿色 6F • 橘黄色 7F • 蓝色 8F • 黑色 9F • 暗褐色 10F • 黄色 11F
内径 外径
桡动脉鞘
股动脉鞘
长鞘
导丝作用
• 引导 • 支撑 • 交换导管 • 开通部分腔道
• 血管穿刺是完成介入血管造影和介入血管治疗的 首要步骤,也是Seldinger技术的必要保证。
规格
• 穿刺针的粗细以G(gauge)表示。 • 号码越大,管径越细
– 18G:内径 1.06mm(0.042inch), 外径 1.22
– 21G:内径 0.56mm(0.022inch), 外径 0.82
核芯直径
核芯直径较细: 支撑力较弱,柔顺性好,跟踪性好。如:Whisper LS
核芯直径较粗: 支撑力强,适合输送器械及拉直迂曲血管,扭矩传递更好。 如:BHW(Balance Heavy Weight)
核芯锥体
核芯锥体较短: 导丝有稳定的支撑力,但易发生下垂,常见于较强支撑力的导丝设计。
如:Extra S’port
Polymer Cover
聚合物护套:聚合物护套使导丝表面更光滑,减小导丝的通过阻力,提高跟 踪性。如:Whisper MS
涂层
• 使导丝表面更光滑,提高跟踪性 • 减少器械之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等)的相互摩擦力 • 按物理性质不同分类
疏水涂层:抵制水分子形成“蜡状”表面;一般用于导丝的近段。 亲水涂层:吸引水分子形成光滑的“凝胶状”表面;目前绝大多数 市售导丝产品的远段均为亲水涂层。
导管(Catheter)
• 使用目的:造影导管、球囊扩张导管、溶栓导管、导引导 管
• 直径不同:微导管、同轴导管 • 特点:软硬度、弹性记忆、扭力、跟从行、可视性、导丝
支撑力/柔顺性 操控性
核芯直径
核芯锥体
核芯材质
头端类型 涂层
护套
跟踪性/光滑性
导丝分类
• 直径:0.035、0.038、0.014、0.018 • 长度:30cm/ 150cm/ 180cm/ 260cm/300cm • 远端形状:直型 J型 • 性能:普通钢丝导丝、超滑导丝、超硬导丝
• 导引钢丝(guide wire,GW)
• 长度:7-20cm
穿刺针分类
• 普通穿刺针:单壁穿刺针(非透壁穿刺)、套管 穿刺针(透壁穿刺) 。
• 桡、肱、腘、足背动脉穿刺:21G,0.018in导丝 • 股动脉穿刺:18~19G,0.015in~0.038in导丝
• 特殊穿刺针:房间隔穿刺针(Brockenbrough穿 刺针)、TIPSS专用穿刺针套装 等。
0.035导丝
0.018导丝
0.014导丝
• 各部分的设计决定了它的调节力 (torquability/steerability)、通过力(crossability)、头 端的柔软性(flexibility)及对后续器械的推送力 (pushability),支撑力(support)
柔软的shaping ribbon头端设 计,易于头端塑形
穿刺针needle
穿刺针needle
引导导丝
鞘管
• 鞘管的功能: 1、保护作用 2、定位固定 3、输送治疗药物及装置 4、参与治疗及监测
• 鞘的分类: 1、标准短鞘:10~12cm 按适用部位分为桡动脉鞘、股动 脉鞘 2、长鞘:30~100cm 按功能分为翻山鞘、输送鞘、血栓 抽吸鞘 3、超短鞘:3~5cm 通常用于血透通路 4、规格:4F/5F/6F/7F/8F/10F/12F/14F~内径
和跟踪性好。如:Advance
头端设计
Shaping ribbon:增加柔软性,易于塑形。如:BMW Universal II
Core-to-tip:良好的触觉反馈,易于操控,头端较硬适于通过阻力 较大病变。 如:Cross IT
护套 Coil
弹簧圈护套:良好触觉反馈,操控性较好,增强导丝可视性。如:Advance
ELASTINITE核芯直径较大,提供更强的 支撑力和精确的操控性,可适当拉直血 管便于器械的输送
Balance Heavyweight™ (BHW)
介入导丝的设计
涂层
近段推送杆
核芯
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外 径:0.014”
长 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脑血管介入手术器材介绍课件
介入器材特点
种类繁多
不断更新
分类
• 基本材料
• 特殊材料
穿Hale Waihona Puke 器材 导管(导引导管及造影导管) 导丝 鞘管 支架
三通 三联三通 压力延长管 Y阀 导丝 导引子 扭控器 压迫器 血管封堵器 滤器 保护伞 封堵伞 栓塞材料 压力泵 抓捕器 网篮 旋切导管 切割球囊
穿刺针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