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初四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二》专题复习课教案设计与反思

1序号灯泡两端 的电压U/V 通过灯泡 的电流I/A 灯泡消耗 的功率P/W1 3.0 0.152 2.0 0.53 1.0 0.054 0.80.04授课人备课时间 6.4 上课时间 6.12执教班级 课 题《电学实验二》专题复习教学课时1教学课型(新授、复习、习题、实验等)复习教学 目标1、根据学生所完成的电学实验练习题,巩固电学实验考查的各方面的知识。
2、让学生掌握电学常规方面的考查,以及平常不练习的方面,如电学实验的实验步骤,表格设计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等。
难点:实验的评估,实验的表格设计。
媒体运用班班通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23、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器材有:电压为3V 的电源,待测电阻Rx ,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1)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为了检查电路故障,他们借助一根检测导线进行检测,当该导线两端分别接不同点时.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检测导线接点 现象 a 、b 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 、c 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 、d 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c 、d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2)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4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流为 0.3A ,2 他们利用此组数据即得出该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结束了实验.你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有何不妥? (3)右表是某实验小组两位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事后 他们分析,发现其中一组数据不合理,28、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刚一组,所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小刚记录了三组数据并已经计算了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小刚将表中的空白格补充完成;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 2.5 2.0 1.5 电流(A )0.30.27 0.23 电阻(Ω) 8.3 7.4 灯泡亮度亮较亮暗处理完数据后,小明和小刚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实验组的同学交流时发现各组基本是类似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2)在“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二节新干电池,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5A”.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判断依据 --------------- 实验序号 1234电压/伏 0.6 1.2 1.8 2.4 电流/安 0.12 0.24 0.36 0.48(3)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小强在完成电路图连接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至 B 端(填A 或B ),使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大. 第二步:闭合开关S ,调节滑片P 的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第三步:断开开关S ,根据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 .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4)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如图12所示,通过移动导线夹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设计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电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电学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3. 常见电学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电学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3. 常见电学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电学实验的主题,回顾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讲解电学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技巧。
3. 演示常见电学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保养。
4.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学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5. 进行课堂小结,巩固学生对电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学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处理是否准确。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提出的观点。
七、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操作。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电学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电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电学实验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九、教学计划1. 节课:回顾电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实验数据处理。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复习专题》名师教案

基于学生命题的电学实验专题复习【学情分析】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对电学实验的考查点已经基本掌握,但是由于电学实验的综合性较强,所以这仍是大部分学生难以攻克的内容。
在第二轮复习中,如果沿用第一轮复习的模式,学生会感到枯燥,因此本课例尝试以学生命题的形式进行复习,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巩固学生对电学实验的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学生对电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试题基本判断考察的知识点。
2.通过试题的对比分析,初步学会鉴赏试题,初步判断试题的难易程度,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改编试题,尝试从作图、操作、故障、结论四个侧面改编试题,提高学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
2.通过开放性命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电学实验,举一反三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意识。
【重点定位】学生改编中考电学实验试题【难点挖掘】电学实验的开放性命题【教法、学法及教学设计】一、教法1.命题式教学:学习(赏析试题)——模仿改造(小试牛刀——改编试题)——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性命题)2.信息化教学:利用思维导图、Forclass软件、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电学实验复习。
二、学法1.学生自主命题:学习(赏析试题)——模仿改造(小试牛刀——改编试题)——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性命题)2.小组合作:在改编试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集中命题,可以很好地汇集学生的改编试题的想法。
在分享收获环节进行小组讨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媒体和教具】一、媒体粤教云课室、教师平板、学生平板、Forclass软件、虚拟实验室软件二、实验器材电学实验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知识内容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个人或小组、内容)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总结电学实验的类型以及命题角度带领学生梳理电学实验的类型和命题角度;(板书)★缩小命题角度,便于学生的学习归纳学生集体回答★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形成总结的习惯复习环节(一)学习归纳——赏析试题1、利用Forclass学生资料中的翻页课件的形式将前一天晚上做好的题目按照作图、实验操作、故障分析、实验结论四个角度的题目下发给学生。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课题: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设计意图:电学实验探究式电学的重点和难点,电功率和欧姆定律的实验共同构成实验的重点考查题目,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而电学实验中以“测量电阻”和“测量电功率”这两个实验为最重要,因为这两个实验比较全面地覆盖了电学部分基本知识点——从基本概念到重要原理、规律,从单一仪器的作用到多种仪器的同时使用,从实验手段到思想方法,从知识运用到思维拓展等等。
所以对电学实验进行专题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电学实验的复习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上的物理规律,并了解探究的全过程,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探究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概括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分析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起自身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复习教材的电学实验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 通过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新课讲授> 以闯关的形式,对考点进行有浅入深的讲解1、三个电学测量仪器使用2、对课本三个重要实验进行回顾(目的、原理、器材、电路图、操作过程这些方面)3、电路故障的判断(如短路、断路、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以及电压表电流表连接)4、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和使用5、当实验器材缺失时如何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实验(将考点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形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课堂练习>复习资料上的相关题目的完成<成果展示>学生对完成的题目进行投影讲解<结束语>中考励志语言激励学生积极备考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电学实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验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电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策略
1. 教师回顾电学基础知识,如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为学生实验复习提供理论支持。
2. 教师详细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接线方式、读数方法等,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3.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实验操作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3. 教师关注小组合作过程,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亮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实验操作和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他评,让学生从多角度获得反馈,提高自我认识。
3.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持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和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电学实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电学实验复习导学案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中的电学实验内容,通过学习和思考,加深对电学实验的理解,提高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导学内容一、实验一: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实验目的:测量电池的电动势,了解电池的基本特性。
实验仪器与材料:电池、电动势计、导线、千分尺。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
2.将电动势计的两个电线分别接到电池的两极上。
3.打开电动势计,记录显示的电动势数值。
4.使用千分尺测量电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数据。
5.根据测得的电池尺寸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绘制电池的示意图。
实验数据处理:1.电动势计测量得到的电动势数值是多少?2.电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是多少?二、实验二:测量导线的电阻实验目的:测量导线的电阻,探究导线长度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仪器与材料:导线、电源、电阻箱、导线夹。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
2.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源和电阻箱。
3.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将导线的电阻调整到合适的范围。
4.使用导线夹将导线固定在实验台上。
5.测量导线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1.导线的长度是多少?2.根据测得的导线长度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绘制导线的示意图。
三、实验三:串联电路的分压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串联电路的分压实验,验证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的规律。
实验仪器与材料:电池、电压表、电阻、导线。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
2.将电池、电压表、电阻依次串联接线。
3.打开电压表,记录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4.更换不同大小的电阻,并记录每次读数。
实验数据处理:1.在不同电阻下,电压表显示的数值有何变化?2.根据测得的电压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绘制电路图并标明电压数值。
思考与拓展1.电动势是什么?如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2.电阻的大小与导线的长度有何关系?为什么?3.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中如何分布?为什么?在完成本个实验复习后,可以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以加深对电学实验的理解。
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电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电学实验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处理。
3. 常见电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电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3. 电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3.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电学实验知识。
2.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简单的电学实验,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过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电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4. 练习与思考: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思考,加深对电学实验知识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复习进行总结,强调电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电学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六、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电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问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电学实验原理讲解:详细讲解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实验的的科学依据。
2.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三物理二轮总复习补习班教案目标提高班?名师培优精讲【教学目标】《电学》实验专题复习1.?电学实验题的审题技巧;2.?电学实验的答题规范要求。
【教学重点】1.?如何快速审题抓住实验目的审清实验步骤。
【教学难点】1.?创新性电学实验题。
【进门得分】★★实验?1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株洲?27?题)(8?分)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压表量程要正确)(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通过移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据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4)现将该小灯泡与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申联后接入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W2.(十堰?39?题)(6?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3.8V”第?1?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字样),电源电压恒定(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2)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______端(选填“A”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4)做完实验后?,小明看到实验台上有一个定值电阻?R,上边的数字模糊不清?,想测出它的阻值?,可是发现电压表损坏?,经过小组讨论设计了如图丙和丁两个电路图,小明认为利用前面的数据和这两个电路图,都能测出?R?的阻值,你认为能测出R?阻值的电路图是_______3.(泰州?48?题)(9?分)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已完成部分实物电路连接?(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的信息,电压表量程应选?0∽_____V;若开关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能使电路中电流变大?,应将开关右侧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2)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经检查,电流表是完好的?,仅滑动变阻器或小灯泡存在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仍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很小,要使该小灯泡发光只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专题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第17章《电阻》。
主要内容包括: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阻的测量实验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验。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
2.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操作,电阻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宝,让学生思考:充电宝的电量是如何表示的?电量与电压、电流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1)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电流电压图像。
3. 电阻的测量实验:(1)教师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挡位,进行欧姆调零,测量电阻。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值。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4.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验:(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一个未知电阻的值?(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未知电阻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欧姆定律:1. 公式:I = V/R2. 应用:计算未知电阻值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图像。
电阻1:10Ω电阻2:20Ω电阻3:30Ω答案:1. 电流电压图像应为直线,斜率为正值,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 电阻1的测量值为10Ω,电阻2的测量值为20Ω,电阻3的测量值为30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分组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分组实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九年级物理中的电学内容,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复习和梳理九年级物理中的电学知识,包括安全使用仪器和设备的方法、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等。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组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仪器的正确使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串、并联电路的实验研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实验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实验活动。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依次进行以下实验步骤:–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
–搭建串联电路:将两个电池、一个电灯泡和一根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电路的亮灭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
–搭建并联电路:将两个电池、两个电灯泡和两根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电路的亮灭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
–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记录不同电压下电路的亮灭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绘制实验数据曲线。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曲线,讨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3.各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和巩固电学知识。
具体方法如下:1.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自主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3.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实验结果和分析成果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
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2)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进行电学测量;(3)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复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品质;(3)教育学生珍惜实验资源,爱护实验器材。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2. 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 复习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的使用方法;4. 分析常见电学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方法;5. 探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的使用方法;(4)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1)欧姆定律公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3)实验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2)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激发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兴趣。
2. 教学环节:(1)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2)演示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的使用方法;(3)分析常见电学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方法;(4)学生动手进行电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5)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等知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巩固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电学定律;(3)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则。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2. 总结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的使用方法;3. 完成一道电学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和结论;4. 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则。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电学实验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主要电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实物电路连接,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量程的选择及读数,实验电路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选择、作用,利用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简单计算,数据分析得结论,实验评估等实验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整合实验的能力和答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物理并不难,体会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2、难点:电学实验的独立分析及解题的规范性【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学生思考:(1)利用右侧电路图可以进行哪些实验探究?(2)如果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还能进行哪些实验探究?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
(二)中考热身:1.(2017河北)小明利用如图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2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1实物电路的连接.(2)正确连接电路后,用开关试触,灯泡不亮,电压表瞬间满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路的故障是。
(电路只有一处故障)(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指针在某电压值时,(请在图2中标出相应的电压值),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4)测量完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明又测量了几组数据,计算后发现灯丝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
【评估】小红也利用上述器材对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了测量,实验电路图如图4所示,实验结束后,两人对实验进行了交流与评估.①小红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理由是。
②小明的实验更不容易操作,理由是。
2.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整理解题思路、方法。
中考物理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和学生(一)教材分析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必备的技能之一。
很大一部分同学觉得物理实验多而杂,主要因素在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善于归纳总结。
然而用心研究就不难发现,初中物理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电学实验中的三个实验“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定值电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
这三个电学实验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而每年的中考也把这三个电学实验以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数据的处理、电路故障的分析等形式存在于题目之中。
这三个实验学好了,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的巩固提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自信。
由于这三个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对比学习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带着学生复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巩固理解。
(一)学生分析初三年级的学生,在能力方面,具有一些归纳总结的能力,对电学知识也有了基本的储备,这是对于本节课复习较有利的因素。
但是,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已经学过,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而且部分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和全面,因此对电学的学习产生消极心理。
因此,本节课的复习既要避免上课流于形式,又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给学生讲评过难过偏的习题,不能激发学生再学习的积极性,就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二、三维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画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及会连实物图。
(2)知道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3)会分析电路中出现的电路故障并能改正。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探讨复习,培养学生合作求知的意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复习重难点(一)复习重点1.知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会画电路图,连实物图。
3.掌握分析数据的过程及方法。
(二)复习难点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初三复习电学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复习电学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电学复习教学旨在帮助初三学生回顾和巩固电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和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作用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原理与计算3. 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4. 物质的导电性质和半导体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电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讲解电路的基本要素和工作原理。
2. 实验探究:设置几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规律。
3. 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学生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主动参与解题,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并引出电学复习的目的和意义。
2. 知识讲解在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3. 实验探究设计几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如通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电路,并观察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4. 问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概念理解或解题思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学生练习布置一些电学相关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
6. 总结反思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从中总结所学知识点,查漏补缺,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答题情况和实验结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小测验或考试来评估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电路实验设备和材料3.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通过本次电学复习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初三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学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在进一步学习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
(2)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能正确测量电流和电压。
(4)理解电阻的性质,能计算电阻的大小。
(5)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电路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习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通过复习电阻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5)通过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分享学习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4. 电阻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5.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 提问:什么是电源?什么是用电器?什么是开关?什么是导线?二、复习欧姆定律(15分钟)1.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练习计算。
三、复习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5分钟)1. 讲解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步骤。
2. 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观看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过程。
四、复习电阻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电阻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大小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举例说明电阻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练习计算。
五、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0分钟)1. 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规律。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eaching Design of Review of Electricity Experiment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电学实验在中考的实验题中每年必考,值得老师和学生非常重视。
而电学实验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实验,如“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等之所以成为中考热点,是因为在题中几乎集中了初中电学的所有重点知识。
尤其是“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集中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源的合理选择、表格的设计等,综合性非常强。
分析近几年中考,高频考点通常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或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或电压)的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等。
具体如下:06-XX年考情◆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比较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电磁感应)◆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综合以上,本节课有针对性的复习“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等几个实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针对性地复习电学实验专题,让学生了解电学实验题在中考实验大题中的重要性;2、通过电学实验复习,加强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及表格的设计等实验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1、“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解题方法及技巧掌握2、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实验解题方法及技巧掌握【教学难点】电学实验独立分析及解题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考情分析,分析06-XX年中考中电学实验题的考试情况及趋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电学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电学实验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实验方案。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实验设计思路,取长补短。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电学实验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电学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等实验器材。
2.培养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电路分析的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电压及功率。
3.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等基本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和推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电学现象,如电灯的亮灭、电风扇的转动等,引发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电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吗?如何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通过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简要回顾已学的电学基础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4.强调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电学实验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包括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电路连接方式对电流、电压、电阻的影响。
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2)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关系,总结欧姆定律;(2)利用公式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3.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串并联电路的复杂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2.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进行例题解析;3. 进行实验观察,验证欧姆定律;4. 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 进行串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3.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及应用。
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概念及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串并联电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4.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发现欧姆定律;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实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学原理;3. 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巩固理论知识;4.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想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PPT学习教案

的结论。
第9页/共19页
10
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总结规律的方法 1、认真读题,明确实验的目的; 2、回忆、提取相关规律; 3、观察实验数据,识别变量; 4、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用科学、准确
的语言描述规律。
第10页/共19页
11
四、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测量 性实验
(一)、测量性实验步骤要写清:
1、实验原理? 2、用什么仪器? 3、测什么物理量? 4、所测量用什么符号表示 ?
第10题
第16页/共19页
17
电磁联系
下列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各是提示的什么规律 及其应用
第17页/共19页
18
(1)甲图实验揭示的 是 电磁感应现象 用 发电机 ; (2)乙图实验揭示的 是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用 电动机 ; (3)丙图实验揭示的 是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应 ,应 ,应用电磁铁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会计学
1
2
电学实验专题
1、基本实验 2、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3、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总结规律 4、根据要求设计实验
第1页/共19页
一、基本实验
问题:画出“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功率”的电路图
A A
V 甲
对比思考:
V 乙
① 两个实验都需要测出三组电压值和电流值,甲图的目的
15
例题: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 有关
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在大铁钉上绕 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 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10题
第15页/共19页
16
根据b、c、d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 断它________不同。 (2)通过比较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 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外形结 构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相同的_____时,线圈匝数 越_______,磁性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一》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电学实验在中考的实验题中每年必考,值得老师和学生重视。
而电学实验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实验,如“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等之所以成为中考热点,是因为在题中几乎集中了初中电学的所有重点知识。
尤其是“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集中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源的合理选择、表格的设计等,综合性非常强。
分析近几年中考,高频考点通常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或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或电压)的关系等。
二、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五个实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能够熟练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
3.能够理解滑动变阻器在不同的实验中改变电压的不同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的方法复习第一个实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2.灵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3.对五个实验反复的对比,学会对比并举一反三从而概括五个实验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比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去,体会物理并不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对比实验的异同点,并分析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滑动变阻器多次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电压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法、启发讲授法、归纳总结法
五、复习教学过程:
(一)导疑:
1. 请学生将下列电路元件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并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学生思考:利用上述电路可以进行哪些实验探究?如果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还可以进行哪些实验探究?
3.学生代表交流展示。
(二)引探:
1.请学生自主复习五个实验,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
实验名称 控制变量或实验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多次测量的 目的
结论
图像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一定
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比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定
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比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R=
R=(R 1+ + )/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值
R=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P=
比较不同实际电压下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完善表格。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三)释疑:
1.请学生完成例题(限时5分钟)
例题:在探究“电阻上电流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电路,其中有一处导线接错,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2)按修改后的实物图连接,当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原因是 。
改正错误
后正确操作实验,下左表是小明同学完成的实验记录,经检查,实验数据无误,但是根据这些数据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分析其原因是 。
I/A U/V
I/A U/V
I/A U/V
I/A U/V
I/A
R/Ω
-
(3)如果保留第一次实验数据.........重新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使定值 电阻R 两端电压为 V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右图所示,则R 的阻值为 。
(4)再换上20欧的电阻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较上一次应更靠近 (选填“左”或“右”)端,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
(5)要正确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图中电源电压为6V )。
(6)小乐将上述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处,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V ,电流表指针几乎无偏转,故障可能是 。
排除故障后正确操作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②7、 8两次实验中,灯泡熄灭的原因是 。
③小灯泡在断电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可能是 (填“0Ω”、“1Ω”、“2Ω”或“8.9Ω”)
2.学生小组内交流答案,有不同意见处用红笔做好记号。
3.学生代表展示,上台讲解解题思路,板演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方法。
(四)启思: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复习收获,总结归纳解决一般实验探究题的方法或注意事项。
2.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答题规范。
明确目的,紧扣条件,仔细计算,规范答题。
(五)精练:
1.请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复习要点。
练习题:图甲是测量小灯泡(U 额=2.5V )电阻的电路。
电源电压恒为4V 。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 /Ω 5 10 20
电流I /A 0.4 0.24 0.13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
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________A。
这5次
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________Ω(结果保
留两位小数)。
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取最大值
不小于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2.5 2.0 1.5 1.0 0.5
电流I/A 0.22 0.19 0.16 0.10
2.交流答案。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物图和电路图为线索展开,复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运用对比法让学生自主复习五个电学重要实验,提高了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复习思路。
例题解析及时让学生应用所复习的知识,做到讲练结合。
学生的展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本节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课程内容容量大,例题综合性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果在平行班使用,可能需要花费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2.课堂上精练的练习题由于时间不够,未能完成,只能留待学生课后完成。
3.本节课中,缺少对实验图像的分析解题的设计。
4.课堂教学的部分环节还需要细化,显得有些粗糙,如对例题解
析的处理;对教学节奏的把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