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纳尼亚传奇I_中四个孩子背后的英语文化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
2005年,迪斯尼公司与沃尔顿传媒公司联合推出了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该电影剧本源自20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C.S.Lewis所写《纳尼亚传奇》丛书的第二部。该部小说在《纳尼亚传奇》丛书共7部小说中,被首部制作为电影。
电影《纳尼亚传奇I》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奇幻色彩,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同时它也蕴含着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纳尼亚传奇》丛书的作者C.S.Lewis作为牛津大学的教授,曾被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他对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造诣颇深,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同时还是一位哲学家及基督教神学家。
本文通过对电影中主角Pevensie一家四兄弟姐妹的分析,探索其角色背后代表的英语文化背景。
1.四孩子的身份及相关文化背景
1.1孩子们的身份几个孩子的身份原本非常普通。他们来自伦敦的Pevensie一家,因逃避二战战乱而来到Kirke教授家避难。但是在教授家,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大衣橱,并且通过这个衣橱,进入了神秘的纳尼亚王国。在纳尼亚,他们发现自己竟然是该王国的王子和公主。
小妹Lucy首先误入纳尼亚王国。她遇见了“半羊人”Tomnus。Tomnus称Lucy为“夏娃的女儿”,并且告知现今统治纳尼亚王国的女巫曾下令:一旦有亚当的儿子或夏娃的女儿进入纳尼亚国家,发现者必须捉拿他们。
后来四个孩子都进入了纳尼亚,并且来到了海狸夫妇的家。他们告知四个孩子纳尼亚真正的统治者是狮子阿斯兰,阿斯兰和纳尼亚所有正义一方的成员都在等待这些孩子们的到来。因为根据纳尼亚的预言,亚当的两个儿子和夏娃的两个女儿会进入纳尼亚王国,并且协助狮子打败女巫,建立纳尼亚的和平。而最终,四个孩子按着寓言,参与了纳尼亚之战,登上了纳尼亚王国的王位。
1.2身份背后的文化影片中四个孩子的身份最初被定义为“亚当的儿子”,“夏娃的女儿”,意即他们是亚当、夏娃的后代—人类。这一称呼与大部分西方人所信奉的基督教文化是相关的。
《圣经》创世纪第1章中讲述了亚当夏娃的被造。1章27节和28节说:“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上帝就赐福给他们(亚当和夏娃),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新约》中《使徒行转》17章26节说:“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由此人类被称为亚当、夏娃的后代。
不仅如此,《圣经》中对人类真正身份的定义还有“上帝的百姓”,“上帝的儿女”,“与上帝一同做王者”等等。关于这几个身份的出处如下:
《马太福音》1章21节说:“她(玛利亚)将要生一个儿子,你(约瑟)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约翰福音》1章12节说:“凡接待他(耶稣)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提摩太后书》第2章则说:“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基督)一同作王。”。
2.Edmund的背叛及其象征
2.1Edmund的背叛。
在四个孩子同时进入纳尼亚之前,Lucy进入过该王国两次。第二次,Edmund尾随其后。
Edmund进入纳尼亚时,Lucy已经去往半羊人Tomnus家。而Edmund,很不幸地遇见了女巫。女巫以承诺其成为纳尼亚王国的王子(其实他本来就是)及享用土耳其软糖为诱饵,要求Edmund把其他三个孩子带到她自己的面前。
Edmund单纯地相信了女巫的谎言与承诺,并不知道女巫的真正意图是要杀害他们。他引着其他几个兄弟姐妹进入了纳尼亚,但是并没有成功地把他们带到女巫面前。所以当他来到女巫面前时,等待他的不是王子的身份及土耳其软糖,而是牢房及死亡。
其他三个孩子与狮子阿斯兰会师,之后阿斯兰的手下成功地营救了Edmund。
女巫来找狮子谈判,提出根据纳尼亚王国的自然法则,所有背叛者的血都归女巫,否则纳尼亚就会在烈火和洪水中消亡。狮子答应女巫替Edmund死,以自己的性命换取Edmund的性命。
狮子替Edmund死了,后来又复活了。由于认清了女巫的可恶面目,Edmund也成为为阿斯兰而战的坚强斗士。在与女巫对决的战役中,他奉献了自己不可代替的力量,同时为了阻止女巫对哥哥Peter的伤害,自己险些送命。最终,Edmund被阿斯兰封为纳尼亚的“公正之王”。
2.2角色Edmund的象征Edmund因为糖果的诱惑而上当甚至出卖自己的兄弟姐妹。他的这一行为代表着人的贪婪、欲望、被蒙昧与受骗。《创世纪》第3章,记载了第一个女人夏娃被魔鬼(以蛇的形象出现)引诱而吃善恶果的事情。《创世纪》3章6节:“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
夏娃相信了魔鬼的谎言,吃了善恶果。这一举动,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结果。从此罪进入人类,人与上帝隔绝。《新约》《罗马书》中5章12节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6章23节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影片中狮子阿斯兰所象征的是基督:基督为人类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洗刷了人的罪恶,并且第三天从死中复活。如前面所说,人类也因此重新获得上帝儿女的身份。
3.Lucy的信心和Peter与Susan的疑惑,及其象征
3.1Lucy的信心和Peter与Susan的疑惑。
四个孩子中性格最显著、最积极的是Lucy。她为孩子们中年龄最小的,但是却是四个人中最充满盼望、最有信心的一个。难怪最后她会被狮子封为“骁勇之王”。Lucy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她因着正义,年龄最小,却每次都作出最正确的决定。该角色主宰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Peter与Susan后来也成为纳尼亚的英勇斗士,并且分别被封为“伟大之王”和“温柔之王”,但是当他们初入纳尼亚时,却表现出各种疑惑与顾及。
Peter和Susan在进入纳尼亚王国之前,并不相信Lucy发现了这块魔幻之地,他们说听Lucy讲纳尼亚,就像是听疯子讲话一样。当四个孩子进入纳尼亚时,Peter和Susan惊奇于纳尼亚的真实存在。初入纳尼亚,当他们发现半羊人被女巫抓走的消息时,Susan一心想离开,并不想惹祸上身,而小妹Lucy却知晓大义。Lucy认为Tomnus是因为与人类(Lucy自己)交往而被抓的,所以他们需要留在纳尼亚,营救Tomnus。Edmund擅自投奔女巫,迫使Peter和Susan不得不投奔狮子阿斯兰,以获得解救弟弟的方案。
Peter和Susan对预言中提到的自己是纳尼亚解救者的身份非常怀疑。Peter见到阿斯兰时说自己不可能是预言中的那位纳尼亚国王。但是随着Edmund被解救,战势的发展,他们越来越清晰自己的王者身份。狮子代替Edmund死之后,还未复活之前,女巫发动了对阿斯兰军队的进攻。Edmnud鼓励Peter统领纳尼亚军队迎(下转第367页)
《纳尼亚传奇I》中四个孩子背后的英语文化背景
曹敏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本文以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为对象,对其主角Lucy、Edmund、Peter及Susan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概括介绍,并对孩子们的身份、行为等所蕴含的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身份;背叛;疑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