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背景走进英语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文化背景走进英语课堂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掌握一个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对一个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是能否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

人们使用语言时要受到其民族文化的限制和影响。

而在中学阶段,英语语言教学的对象是对社会刚有初步了解的未成年人,对母语文化的感性认识较深,而对英美文化的历史渊源知之甚少,在英语语言交流中,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母语的特征。

1 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1 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介绍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1.2 适合性原则。

适合性原则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适度,老师对文化内容和方法上适度,老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要举一反三,详细讲解。

2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教学内容主要是与各种环境有关的文化。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称呼语。

学生都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

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

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中的尊师传统使老师不单单是一种职业,更是一
种尊称。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认为王老师
=teacher wang。

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刘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liu、nurse zhang。

让说英语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

2.2 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中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者感觉相互间疏远了许多。

而在说英语的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帮助人倒杯水,对方都会说声“thank you”。

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

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你要吃些或喝些什么时,我们通常会客气一番:“不用了,别麻烦了。

”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就说“no,thanks.”就行了。

这一差异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人坦率的不同风格。

2.3 赞美。

在英美国家,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汽车、新买的东西等。

通常称赞别人时只是称赞她的努力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

因此,赞美别人发展的多,赞美别人头发漂亮的很少。

2.4 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会问“你吃饭了吗?”如果英国人这么说,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

英国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交通、体育及个人爱好为话题。

3 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教学和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一样,其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背景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其自觉融入文化环境中。

3.1 注释法。

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

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

3.2 融入法。

老师结合课堂实际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涉及英美国家的知识,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

3.3 实践法。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敏感度。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

英语老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国家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

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各国的文化也是变化的。

培养学生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心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