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包埋、喷雾)控制参数

合集下载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课件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课件
《微胶囊喷雾干燥 法》PPT课件
目 录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简介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基本流程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关键技术参数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将液体或悬浮物快速干燥成微小颗粒的方法,通过将 物料分散成微小液滴,然后在热空气中迅速蒸发水分,得到微小颗粒。
皮肤修护与保护
利用微胶囊包裹修护成分或防晒剂,提供皮肤修护和保护作用。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农业
利用微胶囊喷雾干燥法制备肥料 、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提高其缓 释性能和生物活性。
02
03
环保
新能源
制备微胶囊型水处理剂、吸附剂 等,用于水处理和污染治理领域 。
将微胶囊应用于电池隔膜、燃料 电池催化剂载体等领域,提高电 池性能和燃料电池的效率。
放,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靶向药物传递
02
通过微胶囊包裹药物,实现药物的定向传递,提高药物对病变
部位的靶向性。
生物活性保护
03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保护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确保其在
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微胶囊化
将食品添加剂如香精、色素等包裹在微胶囊中,改善食品的口感、 色泽和稳定性。
04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实验 研究与结果分析
实验目的与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
研究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工艺参数对 产品质量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提 高产品质量。
方案设计
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如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喷雾流量等,进行正交试 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各参数对产品 质量的影响。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

microencapsulation (微胶囊技术) 指将物质细微分散包覆后,并在所需的时候将其释放出来的方法capsules--粒径大于1000μmmicrocapsules (or microcells)--粒径分布在1~1000μmnanocapsules--粒径小于1μm2.Principle:微胶囊技术主要是根据Bungenbergde Jong所提的聚集(coacervation)原理(1) 运用高分子的聚集是微胶囊形成主要方式(2) 它是利用分子间的化学或物理产生的边界作用力,让分子自行形成微胞的一种方法3.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意义(1) 将液体形式的食品转变成固体,以利于干燥食品中使用(2) 留滯挥发性物,以供最佳条件时释放(3) 避免蒸发及受水分影响(4) 使不容(incompatible)成分均匀混合(5) 掩蔽不良味道(6) 藉由特定的溶释机构,达到特殊效果(7) 改变固体物质的质地与密度(8) 保护敏感物质(1)corematerial(芯材)或nucleus(核心物质):包覆于壁膜内的物质。

重量约占整个微胶囊的80-99%,并于适当的时候被释放出來。

(2)wallmaterial(壁膜材料或囊壁)或shell(外壳)a.如芯材为亲油性物质,则囊壁材料选择亲水性材料b.如芯材为亲水性物质,则囊壁材料用水不溶性的合成聚合物壁材选择基本原则芯材和壁材的溶解性能相反,芯材亲油、壁材一般要亲水,反之亦然。

壁料对芯材无不良影响壁材有适当的渗透性、溶解性、可降解性、弹性、流动性、乳化性等壁材成膜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与稳定性2.核/壳比值(1)典型的胶囊含有70-90%wt的核心物质,外壳厚度约为0.1-200μma.胶囊外壳的厚度与颗粒大小和相对密度有关b.微胶囊中核心物质和外壳的关系有许多表示方法,最常见的是「核心量」和「核/壳比值」两种表示方式(2)核心量a.心材在整个微胶囊中所占百分比b.核心量可作为商品的重要准则(3)核/壳比值a.定义:核心与外壳的重量比值b.核/壳比值是假设核心是一完美的球体,胶囊外壳厚度也是均匀不变的。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

发展趋势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系姜科植物,被列入我 国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的首批物品名单。生姜主要含挥 发油和辛辣成分,其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酚、姜烯酚和姜酮 等酚类化合物,是生姜特征性辛辣风味的主要呈味物质, 也是生姜多种药理作用的主要功能因子。
姜油树脂是姜根茎经溶剂萃取获得的半流体物质,姜油树 脂包含了姜中的挥发组分和姜辣素,可有效保持生姜的天 然香味,风味浓郁。姜油树脂黏度大、流动性能差、不溶 于水,直接使用制约因素多,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微 胶囊技术将姜油树脂变成固体粉末,可以保护芳香物质免 遭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效控制香味物质的释放,从而扩大 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喷雾干燥的基本流程
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制备心材和壁材的 混合乳化液,保证心材能够 均匀地分布在壁材的溶液中。 将此乳化液在干燥器内进行喷雾干燥,使微胶囊颗粒成型。 心材通常是香料等风味物质或油类;壁材常选用食品级胶 体,如明胶、阿拉伯胶、变性淀 粉、蛋白质、纤维酯等。 通常,壁材可溶于水,心材不溶于水,因此,将心材分散 于壁材溶液 中时,应适当地加入乳化剂,制备成油水型 乳化液。把这种乳化液置于高温的干燥器内, 通过喷雾 头雾化成微小的液滴,这些小液滴与热空气接触时,溶解 壁材的水分受热迅速蒸 发,使壁材凝固,从而将心材包 裹起来。这样制备出来的微胶囊颗粒一般呈球形,成品质 地疏松,由于油相被包囊在水相中,这种微胶囊产品具有 水溶性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测定方法
三、微胶囊产品水分测定 采用热干燥法 经测定 对一般粉状产品,含水率是很重要的指标。
过多水分会使产品结块、霉变。一般微胶 囊产品的含水率在2%~5% 之间。本实验 采用直接烘干法测水分,结果水分含量为 5.17%。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工艺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工艺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工艺研究
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将溶剂和胶体混合物喷雾到一个冷却器中,以形成微小的液滴。

这些液滴随后被干燥,以形成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出大量的微胶囊,而且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胶囊的尺寸和形状。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无法使用喷雾干燥法。

在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对于微胶囊的形成和性质有很大影响。

应选择适当
的溶剂,以保证微胶囊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胶体的选择:胶体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微胶囊的稳定性和强
度。

常用的胶体包括聚乙烯醇、聚氧乙烯和聚丙烯酰胺等。

3.喷雾参数的调整:喷雾参数包括喷雾压力、喷嘴直径和喷雾流速等。

调整这
些参数可以影响微胶囊的尺寸和形状。

4.干燥条件的调整:干燥条件对于微胶囊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
干燥方法包括热空气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在调整干燥条件时,应考虑温度、湿度、干燥时间等因素。

5.胶囊尺寸的控制:胶囊尺寸的控制是制备微胶囊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整喷雾
参数、干燥条件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来控制胶囊尺寸。

6.胶囊稳定性的评估:胶囊稳定性是指胶囊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变质的能力。

可以通过测定胶囊的水解率、溶出率和粒径分布等指标来评估胶囊的稳定性。

微胶囊

微胶囊

微胶囊和微胶囊技术微胶囊和微胶囊技术微胶囊(Microcapsule,简称MC)是指一些由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研制成的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其外形一般呈球型。

微胶囊的大小在几微米至几百微米范围内(直径一般为5-200μm),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胶囊技术,是指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胶囊中,使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控制速率释放的技术。

其中,被包埋的物质称为囊芯物,包括香精香料、酸化剂、甜味剂、色素、脂类、维生素、矿物质、酶、微生物、气体以及其它各种饲料添加剂。

包埋囊芯物实现微囊胶化的物质称为囊材。

微胶囊制备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NCR公司开创了微胶囊新技术的时代。

60年代,由于利用相分离技术将物质包裹于高分子材料中,制成了能定时释放药物的微胶囊,推动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

近20年来,日本对微胶囊技术的大力开发和微胶囊的独特性能,更使微胶囊技术迅速发展。

微胶囊化方法已经在几个不同技术领域得到了发展,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

微胶囊的大小一般为几微米至几毫米不等,形状多样,取决于原料与制备方法。

通过微胶囊技术,可以做到:◆降低囊芯物向外界的扩散速率,减缓囊芯物与外界(氧气、光、水份等)的反应,从而保护敏感成分,防止营养损失;◆便于囊芯物在饲料加工中的处理,比如实现囊芯物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化;提高囊芯物与其它物料的混合性;提高其流动性等等;◆控制囊芯物的释放;◆掩盖囊芯物的异味;◆稀释囊芯物,即使用量很少的囊芯物也可在主料中均匀分散。

微胶囊的囊芯物与囊材被包覆的囊芯物可以是油溶性、水溶性或混合物,其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囊芯物与囊材的溶解性能必须是不同的,即水溶性囊芯物只能用油溶(疏水)性囊材包覆,而油溶性囊芯物只能用水溶性囊材;为实现微囊化,包囊膜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囊芯物的表面张力且包裹材料不与囊芯物发生反应。

微囊的囊材是制备微囊的重要材料,囊材应当具备性质稳定;有合宜的释药速率;无毒无刺激性;可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芯;具有适当的粘度、渗透性、亲水性等。

喷雾干燥法制备乳脂微胶囊及其特性的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乳脂微胶囊及其特性的研究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与试 剂
了喷 雾 干燥 法制 备 g L N' 微 胶 囊 的工艺 参 数 。 固形物浓 度 为 2 3 . 5 % 的微 胶 囊乳 化 液 的 配 制 : 按1 : 2 . 6称 取乳 清蛋 白和麦 芽糊 精溶 于 5 0 0 mL去离 子水 中制成复 合 壁 材 溶 液 , 6 0℃ 水 浴搅 拌 使 其 充 分 溶解 , 再 按 芯 壁 比为 1 : 3加 入 无 水 g L N和 3 % 单 甘 酯, 用 高速分 散器 将溶 液 混 合均 匀 , 再 用 超 高压 纳 米 均 质压 力在 3 5~ 5 0 MP a 、 1 8 3 mL / m i n的流 速条 件 下 均 质 2次 , 得 到稳定 的乳 脂 微胶 囊 乳 化液 , 然 后 将 其
J a n . 2 0 1 7
喷雾 干燥 法 制 备 乳 脂 微 胶 囊 及 其 特性 的研 究
陈 欣 王志耕 梅 林 薛秀恒
( 安徽 农业 大学 茶 与食 品科 技 学 院 ; 安徽 省农 产 品加 工工 程实 验室 ; 安徽 省乳 制 品工程 技术 中心 , 合肥 2 3 0 0 3 6 )
了其在 食 品加工 中 的应 用 。微 胶 囊化 处 理 是延 缓 脂 肪氧 化 、 延 长保 质期 、 拓 展脂 肪在 食 品加 工 中应用 的 有效技 术 手 段 。 目前 , 喷 雾 干 燥 法 已成 功 实 现 汉 麻 籽油 、 鱼 油 的微 胶囊 化应用 。
本研 究 以乳 清 蛋 白 和麦 芽 糊 精 为 壁 材 , 通 过 响
F L U K O高 速 分 散器 : 上海 弗 鲁 克 流 体 机 械制 造
有限公司; 超高压纳米均质机 : 德国 A P V 2 0 0 0 ; 沃迪

微胶囊工艺技术

微胶囊工艺技术

微胶囊工艺技术微胶囊工艺技术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下制备胶囊的工艺技术,主要用于制备药物、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微胶囊。

该技术通过包覆药物、活性成分等物质于微米尺度的胶囊中,能够保护物质的稳定性、延缓释放速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化妆品、食品等产品的质量。

微胶囊工艺技术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包埋、凝胶化和硬化。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包覆材料,例如壳聚糖、明胶等,然后将药物或活性成分溶解或悬浮于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包被物。

接着,将包被物滴入一定温度的凝胶溶液中,形成初级胶囊。

最后,使用交联剂或酸碱交互作用等方法使初级胶囊的壳层变得坚固,形成最终的微胶囊。

微胶囊工艺技术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微胶囊能够将药物或活性成分包覆在胶囊内部,有效地保护药物的稳定性,减少氧化、光解、水解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

其次,微胶囊能够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持续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微胶囊还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方式,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剂量。

最后,微胶囊工艺技术还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相容的药物或活性成分在同一囊内共存,实现复方药物的制备。

微胶囊工艺技术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微胶囊可以用于制备缓释药物、靶向药物和肿瘤药物。

例如,通过包埋抗癌药物在微胶囊中,可以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在化妆品领域,微胶囊可以用于制备抗衰老、保湿、美白等功能性化妆品。

例如,将抗衰老成分包覆在微胶囊内,可以延缓抗衰老成分的氧化,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效果。

在食品领域,微胶囊可以用于制备调味品、营养添加剂等。

例如,通过包埋食物添加剂在微胶囊中,可以改善添加剂的稳定性和溶解性,提高产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微胶囊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制备胶囊的技术,具有保护、缓释、控制释放和组合多种活性成分等功能。

该技术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微胶囊工艺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微胶囊包埋技术工艺

微胶囊包埋技术工艺

微胶囊包埋技术工艺
微胶囊的包埋技术是一种将活性成分包裹在聚合物壳内的方法。

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
1. 准备聚合物: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材料,通常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明胶等。

2. 准备活性成分:选取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通常为药物或香料等。

3. 制备胶囊核心:将聚合物和活性成分混合,通常需要采用乳化或溶液聚合法制备。

4. 包埋:将胶囊核心浸入包裹用的聚合物溶液中,使其完全包裹在外层聚合物壳内。

该过程通常需要在低温、低搅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胶囊核心的损伤。

5. 固化:将包裹好的微胶囊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

这一步可以通过减小胶囊壳内的水分含量来保证长期储藏的稳定性。

6. 包装:将制备好的微胶囊分装在密封包装袋中,以免受空气、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

微胶囊的包埋技术具有对活性成分进行保护、控制释放速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在药物、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香精香料微胶囊化及其控制释放

香精香料微胶囊化及其控制释放

香精香料微胶囊化及其控制释放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包覆形成为直径在 1 ~1000 μm 范围内的微型胶囊以及保留或截留其他物质的微粒,从而达到保护、控释等效果,实现微胶囊化过程的技术。

该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相继在食品、化工、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香精香料行业中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有商品化产品生产。

香精香料微胶囊化技术是用壁材包裹香精香料确保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而损失,食品的风味和香气是食品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在世界消费趋向崇尚香味的潮流下,香精香料微胶囊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香精香料的微胶囊化和其他微胶囊技术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1)风味物质是由多种对水和油的溶解性各不相同的成分组成,因此在微胶囊化过程中难免有所损失;(2)风味物质的沸点一般为30℃~180℃,挥发性强,易损失;(3)许多环境敏感性物质,对pH、氧、光、热要求苛刻,微胶囊化相对困难;(4)风味物质从微胶囊中的释放问题尤为重要,这就给壁材选用和制造工艺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

香精香料微胶囊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方兴未艾之势,本文就香精香料微胶囊化的壁材种类、制备工艺及控制释放等方面作详细综述,以期促进香精香料微胶囊技术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1 香精香料微胶囊壁材种类通常把包在微胶囊内部的物质称为“芯材”,将微胶囊的外壳材料称为“壁材”,微胶囊壁材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性能。

一般对香精香料微胶囊壁材的要求主要有:无毒稳定,符合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不和芯材发生反应;壁材应具有高浓度低粘性;壁材在干燥过程中,溶剂能完全地被脱去;壁材能保护活性物质;壁材应保证良好的乳液稳定性和有效分散性,使香料能在合适的时间和部位释放。

要对食品中香料释放进行控制,就需要对香料化合物和食品主要成分(如油脂、多聚糖、蛋白质等)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有很好的了解。

微胶囊配方组成芯壁材、质量评价指标、生产基本步骤

微胶囊配方组成芯壁材、质量评价指标、生产基本步骤
微胶囊中的几个概念
微胶囊:(microcapsule)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 包物。其大小一般为5-200μm不等,形状多样,取决于原料与制 备方法。 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胶 囊化。 微胶囊化技术:指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胶囊中, 使其延缓释放或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控制速率释放的技术。其 中,被包埋的物质称为芯材(core、nucleus、fill),包埋芯材实 现微囊胶化的物质称为壁材(cell、shell、coat)。
————— ———————————————
工艺流程:
料仓——真空混料机—— 泵 —— 混料罐 —— 泵
—————
—— 巴氏杀菌 —— 均质机 暂存罐
——预热暂存罐 —————
高压泵
喷雾干燥塔 ———
振动流化床
金探
喷雾干燥塔分类
反应:
美拉德反应:非酶褐变,羰氨反应。生成醛、酮等还原性中间产物,具有抗氧化性
微胶囊的各种形态
微胶囊的构成
一、壁材: 碳水化合物:变性淀粉、麦芽糊精(Maltdextrin)、
玉米糖浆(Corn syrup)、葡萄糖浆、 环糊精、蔗糖、乳糖、茁霉多糖、纤维素 蛋白质:乳清蛋白(WPC、WPI)、大豆蛋白(SPC、 SPI) 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麦醇溶蛋白 脂类:卵磷脂、单甘脂、硬脂酸甘油三酯、石蜡、蜂蜡 二、芯材: 敏感性成分:怕光热氧,易挥发,不易储藏,不易分散使 用的成分,如:香料、酶、益生菌、PUFA等
微胶囊质量评价方法:
微胶囊形态:扫描电镜法SEM及TEM 微胶囊机械强度:破裂率、仪器 微胶囊流动性:休止角法 θ<30:好;30<θ<45:较好;45<θ<60: 一般; θ>60:差 微囊化产率:MEY%芯材保留率 微囊化效率:MEE%包埋效率 微胶囊粒度分布:EM(负染、冰冻蚀刻) 有效载量:应用价值的指标 芯材保留率:耐储性指标 水分活度:AW测试仪、康威氏扩散法 分散系稳定性:分层法 Zeta电位:Zeta电位测定仪(马尔文) 流变性:AR1000流变仪、NDJ旋转黏度

复合维生素微胶囊制备中壁材用量及浓度对成品的影响

复合维生素微胶囊制备中壁材用量及浓度对成品的影响
本试验以VBl、V砚、V隧、叶酸、烟酰胺等5种B族维生 素为芯材,分别以黄原胶、阿拉伯胶、卡拉胶、瓜尔豆胶、明
收稿日期:2006-12-08修订日期:2007.II.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JSCX2006-53HLJ);哈尔滨市 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6RFXXN003);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主任基金项目('KLDS2006-01B) 作者简介:井乐刚(1972一),男,黑龙江拜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阿 城学院生命科学系,150301。Email:ilgachxy@yahoo.corn.∞ ※通讯作者:赵新淮(1963一),男,河南新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食品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0030.Email:xhzha063@sina.com.∞
并乐刚,赵新淮.复合维生素微胶囊制备中壁材用量及浓度对成品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303--306. Jing Lcgang,Zhao Xiahuai.Effects ofratio ofwalt matecial to core material and concentration ofmaterial 011 properties ofproducts during preparation of compound vitamin microcapsules叽.Transactions ofthe CSAE,2008,24(1):303--30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微胶囊中维生素Bl量的测定:准确称取20~30 mg的微 胶囊产品,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全部溶解,定容至50 mL,测定

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研究摘要:全氟己酮作为一种有效的灭火剂在火灾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挥发性强、易泄漏和难以控制用量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微胶囊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进行介绍,以及常用的全氟己酮微胶囊化方法的概述,研究了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全氟己酮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提高灭火效果并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在灭火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挥发性1.微胶囊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微胶囊化技术是一种将活性物质包裹在微小胶囊中的方法,以实现控制释放和提高稳定性。

在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化技术中,微胶囊化的原理是将全氟己酮作为灭火剂包裹在微小的胶囊内,形成稳定的微胶囊结构。

1.1微胶囊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微胶囊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包裹活性物质和固化包裹物。

(一)包裹活性物质:全氟己酮作为活性物质,通过喷雾干燥、共沉淀、凝胶聚合等方法与包裹材料进行混合,形成包裹液。

包裹液由一个或多个壁材料和稳定剂组成,常用的壁材料有聚合物、蛋白质、天然胶等。

包裹液通过喷雾喷洒或滴定方式,将活性物质均匀包裹在微小的液滴中。

(二)固化包裹物:在包裹液的外层添加固化剂或改变环境条件,使包裹液中的活性物质凝固形成微胶囊壳。

固化剂的选择和固化条件的控制将影响微胶囊的性能,如壁材料的稳定性、厚度和透过性[1]。

1.2常用的全氟己酮微胶囊化方法的介绍常用的全氟己酮微胶囊化方法包括物理包埋法、化学交联法和凝胶聚合法。

物理包埋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微胶囊化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全氟己酮通过机械混合或物理吸附与包裹材料结合。

常用的包裹材料包括硅酸盐、聚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等。

物理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

喷雾干燥法制备可挥发农药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制备可挥发农药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制备可挥发农药微胶囊赵延河;李沅;谭凤芝;曹亚峰;刘兆丽【摘要】以自制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为壁材,以氯化苦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固形物质量分数、壁芯比、进口温度、交联剂用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对氯化苦微胶囊进行模拟释放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固形物质量分数4%、壁芯比3:1、进口温度190℃ 、交联剂用量0.9%时,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达到77.54%.检测微胶囊的缓释效果,3 d后释放基本完全.通过SEM观察微胶囊的表面结构,粉末颗粒囊壁光滑完整,没有出现裂痕及孔洞,呈特有的骷髅状.微胶囊制备成功且具有良好的释放性.【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微胶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喷雾干燥;包埋率【作者】赵延河;李沅;谭凤芝;曹亚峰;刘兆丽【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4.10 引言氯化苦化学名为三硝基甲烷,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剧毒,常作为一种土壤熏蒸剂来应用。

因为氯化苦有极高的蒸汽压(25 ℃时为3.17 kPa),所以施用到土壤中的氯化苦大部分会散发到空气中,散发量占使用量的60%以上,这使得熏蒸效果极大地降低,而且散发到大气中的氯化苦对周围人畜产生严重危害[1]。

所以研究减少氯化苦散发的技术对于提高熏蒸处理效果以及保护大气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等物质包埋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它使被包埋物质与外界环境隔离,有效保护了其原有活性,增加其贮存稳定性[2-4]。

微胶囊技术在益生菌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在益生菌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在益生菌中的应用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因其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而备受关注。

然而,益生菌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在加工、储存和通过胃肠道环境时的存活率较低等问题。

微胶囊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一、益生菌及其重要性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常见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益生菌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们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益生菌可能对心理健康、代谢综合征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二、益生菌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尽管益生菌具有诸多益处,但将其应用于实际产品中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益生菌在加工过程中,如高温、高压、干燥等条件下,容易受到损伤甚至死亡。

其次,在储存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氧气等也会影响益生菌的活性和存活率。

更为关键的是,益生菌要发挥作用,必须能够在通过胃肠道时存活下来。

胃肠道中的胃酸、胆汁盐等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大多数益生菌难以抵御这些恶劣环境,导致到达肠道发挥作用的活菌数量大大减少。

三、微胶囊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芯材(如益生菌)包裹在壁材内形成微小胶囊的技术。

壁材通常是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组成,如多糖、蛋白质、脂质等。

通过微胶囊技术包裹益生菌,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保护作用:微胶囊的壁材能够为益生菌提供物理屏障,使其免受外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储存过程中的氧气和水分等。

2、控制释放:可以设计微胶囊在特定的条件下(如肠道中的特定pH 值)释放益生菌,确保其在需要的部位发挥作用。

3、提高稳定性:显著增强益生菌的稳定性,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四、微胶囊技术在益生菌中的应用方式1、喷雾干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微胶囊化方法。

将益生菌与壁材溶液混合后,通过喷雾干燥设备将其转化为粉末状的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制备黄酮苷元微胶囊的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黄酮苷元微胶囊的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黄酮苷元微胶囊的研究张晓鸣;贾承胜;吴超;张静;夏书芹【摘要】以乳清蛋白和麦芽糊精构成复合型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黄酮苷元微胶囊.壁材组成为乳清蛋白:麦芽糊精为2:7(W:W),单甘酯浓度0.3%,海藻酸钠浓度0.3%.芯材黄酮苷元首先溶解于无水乙醇,最适宜的芯材添加量为芯壁比1:9(W:W).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为乳化均质压力40 MPa,时间20 min,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90℃.在最优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为91%.黄酮苷元微胶囊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微胶囊化产品具有较好的包埋效果.【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09(025)006【总页数】5页(P5-8,32)【关键词】黄酮苷元;微胶囊;喷雾干燥【作者】张晓鸣;贾承胜;吴超;张静;夏书芹【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工业技术第 25 卷第 6 期2 0 0 9年 11月OOD &MACHINERY Vol.25, No.6Nov.2 009喷雾干燥法制备黄酮苷元微胶囊的研究 Microencapsulation offlavoneaaglyconebyspraydrying张晓鸣贾承胜吴超张静夏书芹 ZHANG Xiao-ming JlACheng-shengWU Chao JingXIAShu-qin(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Scl:zoolol,FoodScienceandTechnology ,.,iangnanUniversity,Wuri,-,iangsu214122,China)摘要:以乳清蛋白和麦芽糊精构成复合型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黄酮苷元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中药益生元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控释分析

喷雾干燥法中药益生元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控释分析

喷雾干燥法中药益生元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控释分析胡锐;周广萍;宋维春【摘要】[目的]寻找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

[方法]以优化的中药配方与相应的肠道益生菌群合理配比形成益生元产品,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中药复合益生菌群微胶囊制剂。

对中药益生元微胶囊中益生菌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的进风温度、出风口温度和进料速度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微胶囊中益生菌的存活率为响应值,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微胶囊包埋的最佳条件,并通过体外模拟进行消化性能分析。

[结果]微胶囊包埋的最佳条件为进风口温度187℃、出风口温度60℃和进料速度为32 mL/min,在此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下中药益生元微胶囊中益生菌存活率达到9.42 logCFU/g,最终的微胶囊产品经SEM观察颗粒外形圆整,大小分布均匀且表面光滑。

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壁材为质量分数1%的海藻酸钠和质量分数3%的明胶,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中药益生元微胶囊避免其在斜带石斑鱼胃液中快速吸收,减缓其在肠液中释放,确实提高中药益生元微胶囊的靶向性和高效性,进一步体外攻毒试验及H.E染色组织病理切片可观察到微胶囊对于鳗弧菌感染的鱼体受损肝脏器官具有明显疗效。

[结论]制备的中药益生元微胶囊在体外模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和可控释放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该微胶囊的市场化推广奠定基础。

%Objective] To find the substitutes for antibiotics in aquaculture.[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obiotics and optimal ingredient patter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sthe prebiotic products, we used spray drying technology to prepare microcapsule of probiotics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Three factors having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survival rate probiotics in microcapsule were used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hich were air inlet temperature,air outlet temperature and feed speed.With survival rate probiotics in microcap-sule as the response valu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with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mi-crocapsule embedding was obtained by response surfaceanalysis.Digestive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 by in vitro simulation.[ Result]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microcapsule embedding was 187 ℃ air inlet temperature, 60 ℃ air outlet temperature and 32 mL/min feedspeed.Under this condition, survival rate of probiotics in microcapsule reached 9.42 logCFU/g.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as applied to ob-serve the particle shape, which was even, smooth and round.The invitro drug release test showed that the wall material was 1% alginate and 3% gelatin.Under this technology, the prepared microcapsule could avoid the fast absorption in gastrin of Epine phelus coioides, slowed down the release in intestinal juice, and enhanced the targeting and efficiency of microcapsule.The virus challenge in vitro test and H.E staining tis-sue pathological slices showed that the microcapsule had obvious curative effects on the fish liver damage infected by Vibrio anguillarum. [Conclusion] The prepared microcapsule has relatively high efficiency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erformance during in vitro test.This research results lays foundation for the market promotion of this microcapsule.【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29【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中药益生元;微胶囊;斜带石斑鱼;喷雾法;体外控释【作者】胡锐;周广萍;宋维春【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572022;海南原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海南三亚57202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57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3斜带石斑鱼(Epine phelus coioides)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青睐,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海产食用鱼类。

微胶囊水分含量的范围

微胶囊水分含量的范围

微胶囊水分含量的范围微胶囊是一种常见的载体材料,具有将活性成分包裹在内部,并在特定条件下释放的特性。

而微胶囊的水分含量则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与微胶囊的稳定性、药效和储存寿命密切相关。

本文将讨论微胶囊水分含量的范围以及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微胶囊的水分含量通常由其干燥后的重量与干燥前的重量之差来计算。

水分含量的范围因微胶囊的具体类型和用途而异。

一般来说,微胶囊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稳定。

对于大多数微胶囊而言,其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至5%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对微胶囊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的。

当水分含量低于1%时,微胶囊可能过于干燥,导致其结构变硬,药效减弱或失去活性成分。

而当水分含量超过5%时,微胶囊可能过于湿润,导致其结构变软,易于变形或粘连,影响微胶囊的稳定性和释放性能。

微胶囊的水分含量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适当的水分含量可以保持微胶囊的结构稳定性。

水分能够与微胶囊的材料相互作用,维持微胶囊的形状和结构。

当水分含量过低时,微胶囊的材料可能会收缩,导致微胶囊的破裂或变形。

而当水分含量过高时,微胶囊的材料可能会膨胀,导致微胶囊的破裂或失去形状。

因此,适当的水分含量可以保持微胶囊的形状和结构稳定,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储存寿命。

水分含量还会影响微胶囊的药效。

一些活性成分对水分含量非常敏感,水分含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活性成分的分解或失去活性。

因此,适当的水分含量可以保持微胶囊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药效。

水分含量还会影响微胶囊的释放性能。

一些微胶囊是为了在特定条件下释放活性成分而设计的,例如在特定的pH值或温度下。

适当的水分含量可以影响微胶囊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从而影响活性成分的释放速度和程度。

因此,适当的水分含量可以确保微胶囊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微胶囊的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与微胶囊的稳定性、药效和储存寿命密切相关。

适当的水分含量范围是1%至5%之间,可以保持微胶囊的结构稳定性、药效和释放性能。

香精微胶囊壁材及微胶囊控制释放

香精微胶囊壁材及微胶囊控制释放

图 1 香精微胶囊示意图
76
专论综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h ina Food A dd itives
2 香精微胶囊壁材
对香料微胶囊壁材的要求 : 壁材不和芯材发 生反应 ; 壁材应具有高浓度低粘性 ; 壁材在干燥 过程中 , 溶剂能完全地被脱去 ; 壁材能保护活性 物质 ; 壁材应保证良好的乳液稳定性和有效分散 性 , 使香料能在合适的时间和部位释放 。要对食 品中香料释放进行控制 , 就需要对香料化合物和 食品主要成分 (如油脂 、多聚糖 、蛋白质等 ) 发 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有很好的了解 [ 6 - 8 ] 。表 2 列出 了香料微胶囊的主要壁材及其特性 。
B angs 和 Reineccius ( 1981 年 ) 研 究 指 出 : 对香料的包封率取决于麦芽糊精的 DE值 。DE为 10的麦芽糊精包封率最好 , 随着 DE的增加 (当 量为 15、20、25、 3615 时 ) , 香料包封率逐渐下 降 。另外 , 在储藏时 , 香料包封率随着麦芽糊精 DE值的增加而增加 [ 10 ] 。A nandaram an 和 Reinec2 cius (1986年 ) 发现高 DE值的麦芽糊精能够防 止包裹橘皮油被氧化 , 从而 , 阐明了 DE 值对于 微胶囊壁系统功能的影响 [ 11 ] 。D esobry等 ( 1997 年 ) 通过考察包埋在麦芽糊精基质体中的 β - 胡 萝卜素的氧化性证实了以上结论 [ 12 ] 。
Chronakis在 1998年提出用 DE值不能充分预 测各种产品的性能 。近来 , 多项研究表明 : 根据 分子量预测麦芽糊精的性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但目前还只能用于一些有限的研究 [ 13 ] 。 Jouquand 等 (2004年 ) 运用相比率变分法 , 研究了 3种不 同温度 ( 60、 70 和 80℃) 的麦芽糊精制备的香 精微胶囊的香料保留率 。实验表明在 DE为 5, 质 量百分比为 10%的麦芽糊精溶液中 , 保留率高低 取决于香料的疏水性 , 并随着温度的增加 (从 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要求及情况
进料温度T高,黏度低,雾化好,干燥快,降低水分,提高生产效率
进料速度V增大,胶囊粒度大,松密度大,来不及干燥,水分高,粘壁,雾化粒径小,细粉多,跑粉现象严重
雾化粒径大,比表面积(3/r)减小,干燥速率慢,粘塔
进风温度140-220.C,太高太低都粘壁,太高蒸发过度,膜易裂纹爆破,或凹陷变形,还使壁材变性
出风温度60-120.C,控制产品水分,T出风=塔内整体温度,恒定进风温度下,由供料量决定,在保证充分雾化下,供料速度快则T出风低,T出风>80.C可保证产品水分<2%
均质压力3bar-6bar,若过高,比表面积过大,比表面能大不利于乳状液稳定均质温度40-70。

C为宜
高压泵压力17.5bar-34.5bar
进风室湿度<80%,否则要除湿
芯壁材比越小,胶囊壁越厚,膜特性越好,孔洞和裂缝少。

粘度大的壁材,适当增大比例对乳化液黏度降低,提高固溶物含量及干燥速度有利,但易氧化挥发等热敏性芯材应降低比例
固形物40%<x<50%-60%,充分雾化前提下,提高浓度利于玻璃态结构囊壁快速形成,减少芯材挥发和热降解,增大颗粒度,改善流散性,提高堆密度,改善水溶性,避免抱团现象,减少蒸发水分,降低能耗,颗粒大比表面积降低,减少不良因素影响,提高浓度可使囊壁快速形成,提高囊壁致密度,减少芯材向囊壁扩散迁移,从而降低损失和表面油微胶囊化产率=产品中芯材的含量/起始加入的芯材含量×100%
微胶囊化效率=(1一微胶囊表面芯材的含量)/产品中芯材的含量×100%
生产前确定配方1.以罐容(1T)确定乳化分散液总重X,2.以固形物含量计算料、水重量,3.计算芯材、壁材重量,4.计算壁材中各组分重量
芯材理论含量芯材含量%=(芯材用量*其百分含量)/(所有物料总量)*100%雾化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