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2)先计算Cl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方程式中KMnO4、HCl与Cl2之间的反应转化关系计算。
【详解】
(1)在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MnO4中的+7价变为反应后MnCl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5个电子,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Cl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2个电子,电子得失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KMnO4、MnCl2前的系数是2,HCl前的系数是10,Cl2前的系数是5,根据原子守恒,KCl的系数是2,这样反应中有6个Cl原子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有Cl原子都是由HCl提供,因此HCl前的系数为10+6=16,结合H原子反应前后相等,可知H2O的系数是8,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 ;
②需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0.250.4 mo•L-12.240.1532 g•mol-1500mL容量瓶8.2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在标准状态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n(Cl2)= =0.1mol。
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1molCl2时,参与反应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 =0.04mol,则参与反应的KMnO4的质量m(KMnO4)=0.04mol×158g/mol=6.32g;
②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HCl被氧化后生成Cl2,因此根据Cl元素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n(HCl)氧化=0.1mol×2=0.2mol。
(3)在标准状况下,1.7 g氨气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L,与_____mol 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甲烷的球棍模型是__(填序号,下同),表现甲烷的空间真实结构是__。

(2)下列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___(填序号)(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①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填序号)。

②写出有机物(a)的名称__。

③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

④写出与(c)互为同系物的最简单有机物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生成物的名称是___。

(4)某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生成异戊烷,该烯烃的结构简式有__种。

(5)“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

如图表示立方烷,正方体的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氢原子均省略,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共用电子对。

碳原子上的二个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种。

【答案】C D ABD bf 异丁烷 CH3CH2CH2CH3 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 3 3【解析】【分析】【详解】(1)甲烷的球棍模型是C,甲烷的电子式是B;A是分子结构示意图;D是比例模型;其中比例模型更能形象地表达出H、C的相对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2)乙烯和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C不可能原子共面;D 苯环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3)①c为C4H8与它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为b、f,②由图示可知a为烷烃,含有4个C原子,主链含有3个C,甲基在2号C,是异丁烷③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a为CH3CH(CH3)CH3,则其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3;④c为丁烯,单烯烃碳原子数目最少的是CH2=CH2;(4)加成反应不改变碳链结构,异戊烷CH3-CH2-CH(CH3)2两个甲基与碳相连的价键是相同的,所以烯烃的双键位置有三种,烯烃的结构就有三种;(5)在一个面上有邻位和对位两种;不在一个面上,有1种,即立方体体对角线一个顶点一个-NH2。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反应(不加热),来制取氯气。

反应: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1)“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 。

(2)若生成2.24L 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①理论上需要多少克KMnO 4参加反应?________。

②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

【答案】 6.32g 0.2 mol【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数目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分析,标出电子转移情况;(2)先计算Cl 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方程式中KMnO 4、HCl 与Cl 2之间的反应转化关系计算。

【详解】(1)在该反应中,Mn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MnO 4中的+7价变为反应后MnCl 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5个电子,Cl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Cl 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 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2个电子,电子得失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KMnO 4、MnCl 2前的系数是2,HCl 前的系数是10,Cl 2前的系数是5,根据原子守恒,KCl 的系数是2,这样反应中有6个Cl 原子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有Cl 原子都是由HCl 提供,因此HCl 前的系数为10+6=16,结合H 原子反应前后相等,可知H 2O 的系数是8,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2)在标准状态下, 2.24LCl 2的物质的量n(Cl 2)=m V 2.24L V 22.4L /mol=0.1mol 。

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1molCl 2时,参与反应的KMnO 4的物质的量为0.1mol×25=0.04mol ,则参与反应的KMnO 4的质量m(KMnO 4)=0.04mol×158g/mol=6.32g ; ②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HCl 被氧化后生成Cl 2,因此根据Cl 元素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n(HCl)氧化=0.1mol×2=0.2mol 。

高考化学 物质的量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 物质的量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滤纸、烧杯、药匙、___。

(2)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___,使用前要___。

(3)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___,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___,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D.定容时仰视___,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___。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的浓硫酸配制480mL2.0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

【答案】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容积检漏 5.3 偏低偏高不变偏低不变 62.5【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分析误差时可根据c=nV判断。

【详解】(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初步摇匀、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2)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容积;容量瓶带有瓶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液,使用前应查漏;(3)配制500mL 0.1mol/LNa2CO3,需要 Na2CO3的质量为:0.5L×0.1mol/L×106g/mol=5.3g;(4)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D.定容时仰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 的浓硫酸配制480mL 2.0mol/L 的稀硫酸,应选择500mL 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16mol/L×V=500mL 2.0mol/L,解得V=62.5mL。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 ( 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 15.95 g.②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55 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请填写步骤代码。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实验测得氧气的摩尔体积是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答案】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②①③偏小0.012522.38 L/mol【解析】【分析】【详解】(1)往广口瓶中装满水,使装置左侧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捂热试管看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_________;②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③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④在相同条件下,在5.6g氮气中应添加___________g氨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6g氧气所占的体积相等。

【答案】1:2 2:1 3:1 2:3 5.1【解析】【分析】【详解】①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m=nM可知,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17g/mol:34g/mol= 1:2 ;②根据n=mM可知,同质量的氨气与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g/mol: 17g/mol=2:1;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二者体积之比为2:1,所含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3):(1⨯2)=3:1;③假设H原子为3mol,氨气为1mol,硫化氢为1.5mol,二者体积之比为1mol: 1.5mol=2:3;④氮气物质的量n=5.6g0.2mol28g/mol=,氧气物质的量n=16g32g/mol= 0.2mol,则氨气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 ,氨气的质量为0.3mol⨯17g/mol=5.1g。

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打√或×?①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__________②标准状况下,11.2 LCH4和C2H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__________③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__________④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__________⑤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 A__________⑥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0.1N A__________⑦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的电子数为4N A__________⑧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O原子数目为2 N A__________⑨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__________⑩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__________⑪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__________⑫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__________【答案】√√ × √√√√ × × √ × ×【解析】【分析】运用n=m/M、V=n×V m、n= V/ V m等公式的应用转换,先求出物质的量,然后求出分子的总个数,在根据这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相关微粒。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C2H5OH CH3CHO CH3COOH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乙醇所含的官能团为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反应④:______。

(4)反应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_____。

【答案】 -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解析】【分析】(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详解】(1)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OH,故答案为:-OH;(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因为乙酸和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且都能溶于水,CH3COOCH2CH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降解性,同时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故答案:饱和碳酸钠溶液。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 4②3.01×1023个HCl 分子③13.6g H 2S ④0.2mol NH 3,体积最大的是____,密最大的是度___,质量最小的是___,氢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

(填写序号)(2)等温等压下,质子数相等的CO 、N 2两种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体积之比为____,摩尔质量之比____。

(3)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3A =B +3C +2D 。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 ,则A 的摩尔质量为____。

【答案】② ② ④ ① 1:1 1:1 1:1 4a g/mol【解析】【详解】(1)①6.72L CH 4中:n(CH 4)= 6.72L 22.4L/mol=0.3mol ,m(CH 4)=0.3mol×16g/mol=4.8g ,ρ(CH 4)= m m M 16==g/L V V 22.4,N(H)=4N(CH 4)=1.2N A ; ②3.01×1023个HCl 分子中:n(HCl)=23233.01106.0210⨯⨯=0.5mol ,V(HCl)=0.5mol×22.4L/mol=11.2L ,ρ(HCl)=m m M 36.5==g/L V V 22.4,m(HCl)=0.5mol×36.5g/mol=18.25g ,N(H)=N(HCl)=0.5N A ; ③13.6g H 2S 中:n(H 2S)=13.6g 34g/mol=0.4mol ,V(H 2S)=0.4mol×22.4L/mol=8.96L ,ρ(H 2S)= m m M 34==g/L V V 22.4,N(H)=2N(H 2S)=0.8N A ; ④0.2mol NH 3中:m(NH 3)=0.2mol×17g/mol=3.4g ,V(NH 3)=0.2mol×22.4L/mol=4.48L ,ρ(NH 3)= m m M 17==g/L V V 22.4,N(H)=3N(NH 3)=0.6N A . 所以:体积最大的是②,密度最大的是②,质量最小的是④,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①; (2)CO 、N 2两种气体涉及的元素有C 、O 、N 质子数分别为6、8、7,所以两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质子数相等的CO 、N 2,物质的量相等;CO 、N 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 、28g/mol ,故摩尔质量之比1:1;根据m=nM 知: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为28:28=1:1;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故体积之比为1:1;(3)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表示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附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附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附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甲烷的球棍模型是__(填序号,下同),表现甲烷的空间真实结构是__。

(2)下列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___(填序号)(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①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填序号)。

②写出有机物(a)的名称__。

③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

④写出与(c)互为同系物的最简单有机物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生成物的名称是___。

(4)某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生成异戊烷,该烯烃的结构简式有__种。

(5)“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

如图表示立方烷,正方体的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氢原子均省略,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共用电子对。

碳原子上的二个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种。

【答案】C D ABD bf 异丁烷 CH3CH2CH2CH3 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 3 3【解析】【分析】【详解】(1)甲烷的球棍模型是C,甲烷的电子式是B;A是分子结构示意图;D是比例模型;其中比例模型更能形象地表达出H、C的相对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2)乙烯和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C不可能原子共面;D 苯环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3)①c为C4H8与它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为b、f,②由图示可知a为烷烃,含有4个C原子,主链含有3个C,甲基在2号C,是异丁烷③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a为CH3CH(CH3)CH3,则其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3;④c为丁烯,单烯烃碳原子数目最少的是CH2=CH2;(4)加成反应不改变碳链结构,异戊烷CH3-CH2-CH(CH3)2两个甲基与碳相连的价键是相同的,所以烯烃的双键位置有三种,烯烃的结构就有三种;(5)在一个面上有邻位和对位两种;不在一个面上,有1种,即立方体体对角线一个顶点一个-NH2。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易错难题)附详细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4)含碳量最低的是___,含氢量最低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乙、丙甲、丙戊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甲、丙 16.7% 4【解析】【分析】甲、丁、戊分别是甲烷、丁烷、戊烷的球棍模型,乙、丙分别是乙烷和甲烷的比例模型。

【详解】(1)乙、丙能表示的是原子的相对大小及连接形式,属于比例模型;(2)甲、丙分别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属于同一种有机化合物;(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戊(戊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4)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含碳量最低的是甲烷,含氢量最低的分子是戊烷,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126012×100%=16.7%;(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侧链为烷基,可能是一个乙基,如乙苯;也可以是二个甲基,则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三种,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2.苏联科学家欧巴林教授在其著作中曾说:“生命起源于甲烷”,英国科学家巴纳尔教授则认为生命是从二氧化碳和水开始的。

与之相关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C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D________;H________。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物质的量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物质的量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物质的量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反应:Fe2O3+2Al Al2O3+2Fe,则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

②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__(填“升高”或“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③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

(2)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中:①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

②若生成71gCl2,则消耗的HCl是__g,被氧化的HCl是__g。

【答案】置换反应降低得到 Al Fe2O3 Cl Mn 116.8 73【解析】【分析】(1)①反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AB+C=AC+B。

②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③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①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②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1)①反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AB+C=AC+B,属于置换反应。

②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③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则Al发生氧化反应;Fe2O3发生还原反应。

(2)①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则Cl被氧化,Mn被还原;②若生成71gCl2,即1mol,需消耗3.2molHCl,即3.2×36.5=116.8g;化合价升高的HCl为2mol,即73g。

【点睛】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6molHCl参加反应,其中有10molHCl发生了氧化反应,产生了5molCl2,6molHCl价态没变,生成了盐,体现了其酸性的性质。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已知: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MnCl2。

②氯气和碱反应放出热量。

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3Cl2+6OH-5Cl-+ClO3-+3H2O。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1)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H2O 和 H2SO4,其质量之比为_____,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把 3.06 g 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 100 mL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 3.36 L H2。

计算:①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

②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_________。

③反应后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假定反应体积仍为 100 mL)。

(3)由 CO2与 CO 组成的混和气体对 H2的相对密度为 20,则混和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 C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9:49 1:1 1:4 0.06 mol 1.44 g 3.0 mol·L-1 75% 17.5%【解析】【分析】【详解】(1)n (H2O)= n (H2SO4) ,m (H2O):m (H2SO4)= n (H2O)×18:n (H2SO4)×98= 9:49;N H(H2O) :N H(H2SO4)= n (H2O)×2:n (H2SO4)×2=1:1; N O(H2O) :N O(H2SO4)= n (H2O)×1:n (H2SO4)×4=1:4;(2)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二者混合物的质量为3.06=24x+27y;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系数比:Mg~2HCl~H2,2Al~6HCl~3H2,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3.36 L,n (H2)=0.15mol,列式x+1.5y=0.15,解方程x=0.06 mol,y=0.06 mol,故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0.06×24=1.44g,反应后溶液中Cl¯(盐酸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和氯化铝)的物质的量=0.06×2+0.06×3=0.3mol,溶液体积100mL,Cl¯的物质的量浓度c=nV=3.0 mol·L-1;(3)由CO2与CO组成的混和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设1mol混合气体中有xmol CO,CO2ymol,故x+y=1,28x+44y=40,则x =0.25mol,y =0.75mol,同温同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混和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75%,CO的质量分数=0.25×28/40=17.5%2.为了将可称量的物质与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联系起来,国际上采用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据此完成下列试题:(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020-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按要求填空,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1)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质量为____;有__个氯原子。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

(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6)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R元素名称是___。

(7)将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8)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9)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

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

【答案】7.1g 0.2N A或1.204×1023 0.6mol 3:5 SO2 4.48L 6.72 14 氮 1mol/L0.02mol baN A或6.02×1023ba2.8g 4.48L 3:13【解析】【分析】(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4)由n=mM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10)先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据公式计算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物质的量经典题型

物质的量经典题型

物质的量经典题型我根据历年高考考试特点总结了解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 A)为背景的选择题时注意。

1.原子个数问题: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Ne)、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

2.非气态物质的问题:如辛烷、二氯甲烷、、CCI4、苯、水、乙醇、溴、SO3、N2O4等3.电子转移问题:如:氯气与氢氧化钠,氯气与水;Na2O2与H2O反应,Na2O2与CO2反应。

4.非标准状况问题:如用到22.4L/ mol时,必须注意到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考点一、物质的量【例题1】质量相同的N2和N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含原子个数比为,N原子个数比为.【练习】同体积的下列气体中,质量最大的是,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考点二、摩尔质量【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 D.CO32—摩尔质量是60g/mol【练习】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

A.6g氢气 B.0.5molCO2 C.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D.147g硫酸E.92g乙醇(C2H5OH) F.4℃时l8mL水考点三、阿伏加德罗常数【例题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O2比1molN2的质子数多N A B.2g氢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3.01×1023个氮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D.17g氨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练习】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molOH-含10NA个电子 B.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C.1molH2O分子的质量与NA个H2O分子的质量相等D.1molH2SO4分子约含有1.204×1024个H原子2、20gA物质和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2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A.100g/mol B.108g/mol C.55g/mol D.96g/mol3、若2g氧气中含n个氧分子,则下列数值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最接近的是() A.n/16B.n/32C.16n D.32n4、比较1molN2和1molCO中的下列物理量:①分子的物质的量②原子的物质的量③质量④电子数⑤质子数。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易错难题)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I.(1)给定条件下的下列四种物质:a.10g氖气b.含有40mol电子的NH3c.标准状况下8.96LCO2d.标准状况下112g液态水则上述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标准状况下,0.51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则该气体摩尔质量为______。

(3)将100mL H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中加入含0.2molNaOH溶液时恰好中和完全,向另一份中加入含0.05molBaCl2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则原溶液中c(Cl-)=____ mol/L。

II.现有以下物质:①铝;②二氧化硅;③液氯;④NaOH溶液;⑤液态HCl;⑥NaHCO3晶体;⑦蔗糖;⑧熔融Na2O;⑨Na2O2固体;⑩CO2。

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1)其中可以导电的有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非电解质有__________。

(3)写出向⑨与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①与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写出⑤的水溶液与⑥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6)写出②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d>b>a>c 17g/mol 2 ①④⑧⑤⑥⑧⑨②⑦⑩ 2Na2O2 + 2CO2=2Na2CO3 + O2 2Al + 2H2O + 2OH- = 2AlO2- + 3H2 H+ + HCO3- = H2O + CO2 SiO2 + 2OH- = SiO32- + H2O【解析】【分析】I.利用n=mM=ANN=mVV计算。

II.①铝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二氧化硅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③液氯不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NaOH溶液能导电,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液态HCl不能导电,为电解质;⑥NaHCO3晶体不能导电,为电解质;⑦蔗糖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⑧熔融Na2O能导电,为电解质;⑨Na2O2固体不能导电,为电解质;⑩CO2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

高三化学高考总复习培优补差训练 练习(7)物质的量的计算

高三化学高考总复习培优补差训练 练习(7)物质的量的计算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高考总复习化学培优补差训练〔7〕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1.某元素的阴离子R n-,核外共有a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那么m g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里含有中子数的物质的量是A.A-a-n B.A-a+nC.m(A-a+n)/A D.m(A-a-n)/A2.含有3.01×1023个O原子的H3PO4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 1 molB 0.5 molC 0.25 molD 0.375 mol 3.相同质量的以下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CH4 B.N2 C.COD.O24.相同质量的H2SO4与H3PO4中的氢原子数之比为A.2: 3 B.3: 2 C.1:2 D.2:1 5.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 3:1 C.15:2 D. 1:36.a mol O2气体和a mol O3气体相比拟,以下表达一正确的选项是A.体积相同 B.质量相 C.原子数相 D.分子数相7.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那么1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A.164kg B.2.5mol C.2500mol D.2500g/mol 8.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A.3.01×1023 B.6.02×1023 C.0.5 D.19.以下有关0.1 mol·L-1 NaOH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L该溶液中含有NaOH 40gB.100ml该溶液中含有OH- 0.01mol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 -1D.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0.1 mol·L-1 NaOH溶液10.以下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状况下22.4L He ③4℃9mL水④0.2mol 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11.以下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 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 1mol H2O中含有2molH和1molOD. 1mol C中约含有3.612×1024个电子12.以下对0.3mol/L的K2SO4溶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1L溶液中含0.3N A个K+ B. 1L溶液中含0.9N A个K+C. 2L溶液中K+浓度为1.2mol/L D. 1L溶液中含0.6N A个K+二、填空题13.含0.2mol HCl的稀盐酸,需NaOH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如改用KOH,那么所需K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大题培优)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_________;②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③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④在相同条件下,在5.6g氮气中应添加___________g氨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6g氧气所占的体积相等。

【答案】1:2 2:1 3:1 2:3 5.1【解析】【分析】【详解】①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m=nM可知,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17g/mol:34g/mol= 1:2 ;②根据n=mM可知,同质量的氨气与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g/mol: 17g/mol=2:1;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二者体积之比为2:1,所含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3):(1⨯2)=3:1;③假设H原子为3mol,氨气为1mol,硫化氢为1.5mol,二者体积之比为1mol: 1.5mol=2:3;④氮气物质的量n=5.6g0.2mol28g/mol=,氧气物质的量n=16g32g/mol= 0.2mol,则氨气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 ,氨气的质量为0.3mol⨯17g/mol=5.1g。

2.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1)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写字母)。

(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 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 ______ g (保留一位小数)。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

首先用pH 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2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密闭保存的A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ae 31.5 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试纸中央,半分钟后待变色,再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减小【解析】【分析】(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SO2的试剂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通过控制添加硫酸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2)由硫守恒可得:Na2SO3~SO2,根据关系式及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结合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再计算出需要变质后的亚硫酸钠的质量;(3)测定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然后与比色卡对比;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溶液酸性增强。

【详解】(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由于反应不需要加热,排除装置d;由于亚硫酸钠是细小颗粒,不可选用装置c;装置b无法可知反应速率,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e;(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根据反应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a2SO3~SO2,n(SO2)=3.36?22.4?/molLL=0.15 mol,则需亚硫酸钠的质量为:m(Na2SO3)= 0.15 mol×126g/mol=18.9 g;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含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60%,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的质量为18.9?60%g==31.5 g;(3)测定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比色卡对比,操作方法为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待变色,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c(H+)增大,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增强,则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取方法、物质含量的测定及溶液pH的测定等。

明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及常见气体发生装置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浓硫酸及二氧化硫的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1)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1mol·L-1,加入等体积0.3 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则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为____。

(2)将0.1mol·L-1的K2SO4溶液、0.2mol·L-1的Al2(SO4)3溶液和纯水混合,要使混合液中K +、Al3+、SO42-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1mol·L-1、0.2mol·L-1,则K2SO4溶液、Al2(SO4)3溶液、纯水三者的体积比___。

(忽略体积的变化)【答案】0.3mol·L-1 2:1:1【解析】【详解】(1)设混合溶液体积为1 L。

n(Al3+)=c·V=0.1 mol·L-1×1 L=0.1 mol,n(SO)=n(Ba2+)=0.3 mol·L-1×1 L=0.3 mol。

由电荷守恒可得:3n(Al3+)+n(Na+)=2n(SO),所以n(Na+)=2n(SO)-3n(Al3+)=2×0.3 mol-3×0.1 mol=0.3 mol,c(Na+)====0.3 mol·L -1,故答案为:0.3mol·L-1;(2)设K2SO4溶液、Al2(SO4)3溶液、纯水三者的体积分别是xL、yL、zL,则0.2x=0.1×(x+y+z)、0.4y=0.1×(x+y+z)、0.1x+0.6y=0.2×(x+y+z),解得x=2y=2z,所以K2SO4溶液、Al2(SO4)3溶液、纯水三者的体积比为2∶1∶1,故答案为:2∶1∶1。

4.卤素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

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①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如果反应生成0.3mol的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

②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CCl4,振荡,这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③若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将四氯化碳和I2的混合溶液分离。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该装置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填g或f)。

(2)实验室常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①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反应中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被氧化的HCl和未被氧化的HCl 的比值______________。

③a : Cl2+2I-=I2+2Cl-; b: Cl2+2Fe2+=2Fe3++Cl-; c:2Fe3++2I-=I2+2Fe2+。

Cl2、I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 0.5N A溶液分层,下层液为紫红色蒸馏烧瓶温度计 g MnO2+4H++2Cl-(浓)Mn2++Cl2↑+2H2O MnO2 HCl 1:1 Cl2>Fe3+>I2【解析】【分析】(1)①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根据化合价变化确定电子转移情况;②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在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③依据蒸馏的正确操作与注意事项分析;(2)①实验室常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②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③依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作答;【详解】(1)①反应中氧化剂为KIO3,还原剂为KI,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1:5;生成3molI2,电子转移5mol,生成0.3mol的单质碘转移的电子0.5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0.5N A;②溶液分层且I2溶于CCl4中呈紫色,密度较大,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液为紫红色;③该图为蒸馏装置①是蒸馏烧瓶,②是锥形瓶;在蒸馏时需要测量温度,还需要温度计;冷凝水进出水方向为“下进上出”,即g口为进水口;(2)①实验室常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离子反应为:MnO2+4H++2Cl-(浓)Mn2++ Cl2↑+2H2O;②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Cl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MnO2作氧化剂,HCl作还原性,盐酸具有还原性和酸性,且被氧化的HCl和未被氧化的HCl的比值为1:1;③a反应中Cl2作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Cl2> I2,b反应中Cl2作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氧化性Cl2> Fe3+,c反应中Fe3+作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Fe3+> I2,综上,氧化性Cl2>Fe3+>I2。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一般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判断(1)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

(2)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5.现有21.6 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13.44 L。

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