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中国翻译简史之佛经翻译人物

合集下载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
罗 尼是。二译音不译字, 如佛胸前祀字是。三音字俱译, 即诸经律 中纯华言是。四音字俱不
译。[]P3这四条至今仍是我们引进外来语的 "7(5) 基本方法。
第二, 梵语与胡语之间的区 “ 他指出了 别:……胡语梵言者, 一在五天竺, 纯梵语。二雪山
之北是胡。……三亦胡亦梵……。 ” 进而又指出了不辨胡梵而造成的译经“ 三失” 现象: “ 一改胡 为梵, 不析胡开, 胡还成梵, 失也。不善胡梵二音, 致令胡得为梵, 失也。三不知有重译, 失也。 当 初尽呼为胡, 亦尤隋朝已 来总呼为梵, 所谓过扰不及也。他认为: ” “ 如据宗本而谈, 以梵为主; 若从枝末而说, 称胡可存。何那?自 五天至岭北, 累累而译也。[]P3 5) "7(5- 4在道安所在的时
Hale Waihona Puke 例:今立新意, 成六例焉。谓译字译音为一例, 胡语梵言为一例, 重译直译为一例, 粗言细语为 一例, 华言稚俗为一例, 直语密语为一例也。[1P3 7(5) 这六例是赞宁有关翻译的重要观点, 全“ 篇幅的 1 , 占 论” / 详细论述了佛经翻译应当注意 3 的重大问题, 提出了前人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种种失误, 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首先, 他讨论了如何处理译意和译音之间的关系, 并举例说明:・・ 译字不译音, “・ ・一 即陀
或直接从原作重新译出更加可靠的译本来, 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第四, 粗言细语” 所谓“ 是指佛经中 有两种不同的言辞— “ 沉尔平语言辞” 典正言辞。 和“ ” 陈福康【]P0认为这是指佛经原作文辞有雅俗之分; 5(5) 但赞宁在此例中同时提出, 区别原作言 辞风格的雅俗之分还要看发音是否纯正。 赞宁接着在第五例“ 华言雅俗” 指出: 中 “ 且此方言语, 稚即经籍之文, 俗乃街巷之说, 略同 西城。他认为, ” 译作语言风格同 样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雅非俗, “ 如经中用书籍言是。 二是俗非雅, 如经中乞头博颇等语是。三亦 稚亦 非学士润文, 俗, 信僧执笔, 其间浑金璞玉交杂 相投者是。[] 5) "7( 5他虽然没有论述如何处理原作和译文风格雅俗问题的方法, P 但分别举例 说明了不同的现象, 其意不言自 译者应从语义和发音上区别不同风格, 明: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第六例是关于佛经中“ 直语” 密语” 和“ 的翻译方法。赞宁认为: “ 二种作句, 俗为直, 涉 涉真 为密……”7(5) []P5陈福康对此的解释是: 是指用较通俗的话直译,密” “ 直” “ 是指用较隐秘的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玄奘生长于隋唐时代。

他的父亲陈惠,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

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玄奘幼聪明绝顶,悟性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

八九岁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当时,出家做和尚的人很多,他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

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隋炀帝大业十年,朝廷决定要度27个和尚,举行公开考试。

那时玄奘法师才十多岁,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

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

他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郑善果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录取。

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

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

”就这样,玄奘法师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法师在净土寺跟严法师学《摄大乘唯识论》(是综合大乘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

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记得,很使大家惊奇,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

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四年后,他同哥哥离开洛阳到四川,玄奘法师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

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

他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

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发展史的五个历史时期•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现代:“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当代:新中国成立后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Translation on Buddhism Scripture•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真谛(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49《摄大乘论》•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

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

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

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transl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徐光启(1562-1633)(与利玛窦):《几何原本》•李之藻(1565-1630):“晓畅兵法,精于泰西之学”,与徐光启齐名。

•杨廷筠(1557—1627)与徐、李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三、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Opium war~ May4th Movement•严复(最著名)信、达、雅•梁启超“通学、通文”•马建忠“善译”•林则徐•林纾:"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

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

四、“五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May4th ~ foundation of P.R.C•鲁迅:“宁信而不顺” 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胡适、•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1912~1944)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莎士比亚翻译第一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朱光潜•梁实秋 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五、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环境特殊、“一边倒”苏联著作•“文革”时期:翻译、出版领域,基本上成为一片荒漠•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中国翻译史上又一次(第四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 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他提 出“宁信而不顺”。
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 保持原作的风貌,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 十分严肃。
Unit 1 lesson 3
哀互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科技翻译的代表人物
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 的《几何原理》等书。虚心吸取别国的长处,为我所 用,以超越前人。徐光启是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 以及文学扩大到自然科学的翻译家。
清代的林纾(琴南)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184种西 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最著名的有《巴黎茶 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 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 等。因不懂外文,译作删减、遗漏、随意添加甚多。 但是林纾的翻译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郭沫若、 鲁迅等都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
清朝的林纾(字琴南)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 品介绍给中国读者,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 文学译品甚多,字数达1200万,有《巴黎茶 花 女 遗 事 》 《 块 肉 余 生 述 》(David Copperfield), 王 子 复 仇 记 》(Hamlet), 《 撒 克 逊 劫 后 英 雄 略 》(Ivanho) 、 《 黑 奴 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等。
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
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 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 “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 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在译者将全文神 理,融汇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 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 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信达雅三原则是对译文质量的全面要求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中,首次总结了古 代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直 译和意译的交替。
这种彼有我无或彼无我有的文 化局限词,即只存在于一种文 化当中,而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 译的方式,保故不翻”
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 约定俗成的音译词语不用意译, 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 译。
例如,“阿耨菩提”,可以翻 译为“无上”、“正等”、 “正觉”。但是,从东汉以来, 历代佛经翻译家都用梵文音译, 所以玄奘认为不需采用意译, 而应保持其约定俗成的音译。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
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 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 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 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
他的祖先是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 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 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 他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他 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 和。
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
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
也。

3---鸠摩罗什和他的翻译 (1)

3---鸠摩罗什和他的翻译 (1)

依实 出华 一、如何看待鸠摩罗什的‚增删‛问题?
两个问题

二、鸠摩罗什的译文是否‚华美‛?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其人近出,未久之间, 于后宅舍,忽然火起, 四面一时,其焰俱炽。 栋梁椽柱,爆声震烈, 摧折堕落,墙壁崩倒, 诸鬼神等,扬声大叫。
鸠摩罗什翻译思想再探讨
几组概念
译文 异化——归化 神学性——非神学性
鸠摩罗什 VS Benjamin
Benjamin:

Selbstgeltung
自身价值
„Denn kein Gedicht gilt dem Leser, kein Bild dem Beschauer, keine Symphonie der Hörerschaft“

(‚没有一首诗为读者 而作,没有一幅画为参 观者而画,没有一部交 响曲为听众而谱‛)
鸠摩罗什 VS 鲁迅
鲁迅:



——“硬译‛——“按板规逐句,甚 而至于逐字译‛ ——“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的 ‘爽快’,却往往给以不舒服,甚 而至于使人气闷,憎恶,愤恨‛ ——“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 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 法……一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 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了, 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所以 在现在容忍‘多少的不顺’,倒
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概述(2) ——翻译文体


我国翻译史上有名的译例就是 罗什推敲《正法华经》的译句: 古译原为‚天见人,人见天‛, 罗什译经至此,觉得太过质直, 就与僧睿商量,改译作‚人天 交接,两得相见‛。此译顺应 当时趋向绮丽的文风,讲究译 文的文采。 罗什对译经文体的改革还表现 在他对音译的处理上。僧睿 《大品经序》说到罗什翻译时, ‚……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

第3讲中国翻译简史之佛经翻译人物

第3讲中国翻译简史之佛经翻译人物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支谦


All present concurred and quoted two traditional maxims: Laozi's "beautiful words are untrue, true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and Confucius's "speech cannot be fully recorded by writing, and speech cannot fully capture meaning". Zhi Qian's own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texts are elegant and literary, so the "direct translation" advocated in the anecdote is likely Wei Qi's position, not Zhi Qian's.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1.“胡语尽倒,而使从秦(指汉语,当时道安身处苻秦的治 域内,故作此称),一失本也。”西域各国的语言都是倒 装句,将这些倒装句转译成合乎汉人习惯的顺句,就难免 失去它的本来面貌。 2.“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 也。”用胡文写成的佛经,语言简洁质朴,而汉地讲究辞 藻文采,译经时一经修饰,就难免失真。 3.“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三失本也。”胡经中重复的语句和段落很多, 特别是内容与长行(散文)相同的偈颂。如果在翻译时,将 它们都删去,则与原貌不符。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 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 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 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 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 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 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 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 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 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 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 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 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 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
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 1898-1911)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 《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 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 《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 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 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 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 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 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 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 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 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 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 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 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 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 业。

中国翻译简史第三讲

中国翻译简史第三讲

中国翻译简史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人员最早在周代称作“象胥”或“舌人”。

《周礼·秋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语说焉,以和亲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言辞传之。

”我国第一篇诗歌翻译据说是《越人歌》(《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它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据楚大夫庄辛说,当年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日,有个越人“拥楫而歌”,但歌是用越语唱的,鄂君子皙不懂越语,只好请人翻译,原来歌词表达了对身为令尹的楚王同母弟鄂君子皙的仰慕之情。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弘佛法,派僧侣四出传教。

早在公元65年之前佛教就传入了中国。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

中国佛经翻译中涌现出了众多的翻译大家,他们的翻译思想至今仍是译界宝贵的财富。

支谦,一名越,字恭明,本月支人,故姓支。

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一般认为是《法句经序》。

据陈富康考证该序作者实为支谦无疑。

序中云:诸佛典皆在天竺,天主言语,与汉异音。

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佛调,译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

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

始者维祗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

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

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

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意出音,近于质直。

仆初嫌其辞不雅。

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

”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明圣人意,深邃无极。

今传胡义,实宜径达。

”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第五次高潮
• 17-20世纪。 • 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 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 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德莱顿(Dryden)(1631--1700)
• • • • 翻译是艺术 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 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在译文的措词上可以有自 由,意义上却毫无自由。 • 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 • 翻译三分法:“词译、释译、拟译”
北宋(结束时期)
•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随后宋元,佛经翻译逐渐走向衰退,像唐朝时期的大型译 场已早已不见。 • 宋代虽设译经院,但对佛教的贡献无法与唐代相比。佛教 在印度的衰落导致我国的佛经翻译活动从11世纪开始迅速 衰落,译场时代也随之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结束了。
西赛罗(Cicero) 公元前 106-前43
• 主要观点:
• 译者应该像演说家一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 作品的内容。 • 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翻译应保留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 • 翻译也是文学创作。 • 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相通,因此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 提出“解释员”式翻译和“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
奈达(Nida)
• • • • • • 理论原则: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功能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 • • •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 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 • 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 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 • 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 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 的直译。

第03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

第03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


THE END
4)玄奘译经的质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 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 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 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续高僧传》)

他的翻译最擅胜的地方,在由于学力的 深厚,和对于华梵语文的通彻,所以能 够自在运用文字来融化了原本所说的义 理,借以发挥他自己信奉的一家之言。 换句话说,就是玄奘能很熟练而巧妙地 拿一家之言来贯通原本,甚至改动原本。 这样事实在从前没有梵文原典的对照是 看不出来的。(吕澂《慈恩宗》)
5)玄奘的翻译理论
玄奘的翻译理论主要有两点: (1)“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2)“五种不翻”

“五种不翻”
唐·奘法师论五种不翻: 一、秘密故,如“陀罗尼”(直言,咒语)。 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自在,炽盛, 端庄,名称,吉祥,尊贵)。 三、此无故,如,“阎浮树”(胜金树),中夏实无 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正偏知),非不可翻, 而摩腾以来,长存梵音。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而七 迷之作,乃谓“释迦牟尼”,此名“能仁”,“能仁” 之义位卑周孔;“阿耨菩提”,名“正偏知”,此土 老子之教先有无上正真之道,无以为异;“菩提萨 陲”,名“(周敦义《翻译名义序》1157)大道心众生”,其明 下劣。皆掩而不翻。





(2)唐代译场制度: 唐代的翻译职司多达11种: 1)译主 2)证义 3)证文(或称证梵本) 4)度语 5)笔受 6)缀文 7)参译 8)刊定 9)润文 10)梵呗 11)监护大使
3)玄奘的翻译技巧

1)补充法; 2)省略法; 3)变位法; 4)分合法; 5)译名假借法; 6)代词还原法。

中国翻译史3讲剖析

中国翻译史3讲剖析

语言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在唐宋人
编写的《一切经音义》和《翻译名义集》中,所 收的佛教词汇,不下千条。梁启超先生在《佛教 大辞典》中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 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如 “菩萨、阎罗王、世界、刹那、五体投地、因缘、 果报、供养、意识、解脱、一尘不染、有缘、无 缘、”等等。又如“劫、大劫、魔、天堂、地狱、 庄严、觉悟、享受、自由、平等、信心、生老病 死、打成一片、借花献佛、安详、方便等等。
其次,在语法方面,在语法结动宾之间,但魏晋六 朝时,为了凑韵文字数,才有这种用法, 如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中就有“击于 大法鼓”,“供养于诸佛”。此种用法, 后来传到皮簧戏词里,就出现了“打骂于 他”,“取笑于我”的说法。 再次,汉语的反切法也与佛经翻译有关。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中国上古给汉字标 音,一般是使用假借字。
唐代玄奘翻译了佛教《因明如正理论》、《因明
正理门论》、《大乘掌珍理》诸书,介绍印度因 明学,使唐以后的学者得以运用逻辑学治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帝王相貌描写“垂手下膝, 顾自见其耳”(《三国志. 蜀书. 先主纪》),“ 目有精光,长头高额,齿白如玉”(《北齐书. 神五纪》)等。上面所说的“垂手下膝”,“顾 自见其耳”,只有猴子和猪才能做到,人类是决 不可能的。史学家这样描写是受佛经影响。“中 国的统治阶级为了增加自己的身份,企图在人民 群众中造成神秘莫测的印象,于是把西天老佛爷 某一些传说的生理现象拉来加到自己身上。 ……”季羡林《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里的印度传 说》
佛教翻译的对中国的影响
思想方面的影响
语言方面的影响 文化方面的影响
思想方面的影响
自佛经输入以后,印度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逐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摘自《翻译理论与技巧》赵桂华编著)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

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

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佛经翻译时期。

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

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

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

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

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

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

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

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

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上课用)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上课用)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他翻译每一部作品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都体现着他的一贯的翻译思想。他所 以特别重视翻译被压迫、被损害的弱 小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学,因为这 些作品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必 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 生。‛‚转移性情,改造社会。‛这 是鲁迅从事整个文学活动,包括文学 翻译活动的宗旨。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三、‚五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 1898年改为周树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鲁 迅在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几乎用大半生的精力 从事翻译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借外国的火, 来照明中国的黑夜,他是光明的引路人;鲁迅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是 中国译论的奠基人,也是傲然屹立于世界译坛 的一面光辉旗帜。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1)择当译之本 这是关于翻译题材和内容的选择。 梁启超指出:当时中国官局所译之书兵学较多, 他们以为西人之强,尽在于兵。实则不然,西人 之强,不在于兵,而在于文化、科学技术。而今 还有很多重要的书急需翻译。他列举并评论了有 关学校教材、法律书、政书、经济学书、工艺书、 农书、矿学书、史书、哲学书等,对我国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2)定公译之例 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准,中文以京语 (即国语或官语)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为 参照。 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而依约定俗成 之例,仍可沿用。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支谦
是以自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 所不解,则阙不傅,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 虽辞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钩众经,章有本 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 句》,谓之越叙⒀。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 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 而所苞者广,实可谓妙要者哉!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1.“《般若经》三达(指通达三世)之心,覆面(指释迦牟尼)所演,圣必 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佛经为释迦牟尼 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所说,而时俗已经发生了变化,要使经文所表述 的古代思想适合当今的社会环境,是不容易的。 2.“愚智天隔,圣也。”佛陀的智慧与一般百姓的思想相隔悬殊,要使佛教的思 想为世人所接受,也是不容易的。 3.“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指具备六种神通的 五百罗汉)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 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当初,迦 叶主持第一次结集,阿难诵出佛经,五百罗汉加以审定,尚且小心谨 慎,今天从事翻译的人要以自己的领会转达佛意,就更不容易。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支谦




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 一定的影响。 支谦过分追求美巧,而且删削较多,在很多程度上损害了 译本的忠实性。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所开创的译风,占 据着重要地位,它使佛教普及化,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 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因 循本旨,不加文饰”。



法句经序 Prefa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Dharmapada 出三藏记集 A Collection of Records on the Emanation of the Chinese Tripitaka 文refined 质unhewn 直straightforwardness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支谦


All present concurred and quoted two traditional maxims: Laozi's "beautiful words are untrue, true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and Confucius's "speech cannot be fully recorded by writing, and speech cannot fully capture meaning". Zhi Qian's own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texts are elegant and literary, so the "direct translation" advocated in the anecdote is likely Wei Qi's position, not Zhi Qian's.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东晋僧人。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州)人。18岁出 家,因其形貌黑丑,未被重视,令作农务。但因 他的博闻强记,数年后,其师改变态度,令其受 具足戒,并准许出外参学。约24岁时,在后赵的 邺都(今河北临漳),得到佛图澄嫡传,因而经 常代澄讲说,并解答了许多理论上的疑难问题, 故有“漆道人,惊四邻”之誉。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三不易”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欲有易,而删 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遇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 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远,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 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竞竞若此,此生死人 雨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 —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 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语即音译在译 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其译文:文质调和。 (质朴 文丽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 ‘文丽’两派。即直译与意译 ) 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 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支谦

Zhi Qian (支謙)'s preface (序) is the first work whose purpose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about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reface was included in a work of the Liang Dynasty. It recounts an historical anecdote of 224A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 party of Buddhist monks came to Wuchang. One of them, Zhu Jiangyan by name, was asked to translate some passage from scripture. He did so, in rough Chinese. When Zhi Qian questioned the lack of elegance, another monk, named Wei Qi ( 維衹 ), responded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 should be translated simply, without loss, in an easy-to-understand manner: literary adornment is unnecessary.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生卒年不详。本 月氏人,其祖父法度于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 谦随之俱来。受业于支谶门人支亮,深通梵典,有“天下 博知,不出三支”之谓。东汉末,迁居吴地。因聪明超众, 时人称为“智囊”。吴主孙权拜其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到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23-253年), 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 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 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 谶以后译经大师。他虽不是僧人,但对佛教的贡献却十分 伟大。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支谦

因此,自己尽力做到依据译者的口授,依循佛经的本旨, 而不加文饰。对于翻译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则阙而不传, 所以有多处脱阙,没有译出。然而,此译经的文辞虽然质 朴而旨趣深远,经文不多而义理宏富,钩取了众多佛经的 要义,每章都有根据,每句都包含深刻的道理。在印度, 开始修行佛道的人,如果不先学《法句经》,就称为超越 了修行的次第。此经是初学佛道者进入佛道的门槛,是进 一步深入修行的深奥宝藏,它可以启发蒙昧、辩明迷惑, 诱导人们自立。花费的学习功夫很少,而获得的教益却很 多,确实称得上是奥妙的典要。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4.“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 刈而不存,四失本也。”胡经中有总结一经或一品要旨的 “义记”,其性质类似于汉地辞赋之末的“乱曰”(乱辞), 但在翻译时,一般将它们删去了。 5.“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 五失本也。”胡经在一事叙述完后,常常覆牒前辞,如将 它们都删去,也要失去原貌。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道安



1.“胡语尽倒,而使从秦(指汉语,当时道安身处苻秦的治 域内,故作此称),一失本也。”西域各国的语言都是倒 装句,将这些倒装句转译成合乎汉人习惯的顺句,就难免 失去它的本来面貌。 2.“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 也。”用胡文写成的佛经,语言简洁质朴,而汉地讲究辞 藻文采,译经时一经修饰,就难免失真。 3.“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三失本也。”胡经中重复的语句和段落很多, 特别是内容与长行(散文)相同的偈颂。如果在翻译时,将 它们都删去,则与原貌不符。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支谦

法句经序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 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众经。 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现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 有四部阿含,至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 ②,各自钞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③,无所适名,故 曰《法句》。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 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顿使其浑漫。惟佛难值,其文难闻。又诸佛兴,皆 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④,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兰调、安 侯世高⑤、都尉⑥、弗调⑦译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 粗得大趣。 始者,维祇难⑧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⑩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⑩ 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 雅,维祇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 善。」座中咸曰:「老子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⑾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⑿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经达。」 是以自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傅,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 此虽辞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钩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 句》,谓之越叙⒀。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 所苞者广,实可谓妙要者哉! 昔传此时,有所不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校(校)往故,有所增 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补益,共广闻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