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活动 儿歌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5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abea5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5.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5篇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趣味性,并能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2、丰富词汇:眨一眨、嚼一嚼、扭一扭、耸一耸。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音乐2、幼儿用书第十一页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活动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词语,并能大胆的表达和表现。
活动过程:1、边听音乐边做律动入场。
2、讨论并探索:我们的身体上有哪些地方会动?是怎么动的?(幼儿自由表达,可请部分幼儿做示范动作,全体幼儿一起学习)3、教师做动作,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儿歌。
4、出示xxx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提问:儿歌里说了身体的哪些地方会动?提问:眼睛是怎么动的?一起来学一学。
学习词语并用动作表达:眼睛眼睛眨一眨。
以此类推,引导幼儿逐一说出鼻子、嘴巴、小手、肩膀等各部位的动作,教师注意用诗歌的语言和动作,回应和提升幼儿的回答5、教师边做动作便再次示范朗诵儿歌。
6、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集体跟读(2)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7、讨论: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地方会动?(注意引导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如手腕手腕转一转,小脚小脚跑一跑等。
)小结:我们的手腕、脖子、脚、关节也会动。
8、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跳《健康操》,自然结束。
附:(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眼睛眼睛眨一眨,鼻子鼻子闻一闻,嘴巴嘴巴嚼一嚼,小手小手拍一拍,x股x股扭一扭,肩膀肩膀耸一耸,我的身体会跳舞。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2教案目标:1、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法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3、感受丰收的喜悦。
教案准备:1、金黄色的大披风一件;筐子一个。
2、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
小班儿歌教案六篇
![小班儿歌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f529a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a.png)
小班儿歌教案六篇小班儿歌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会相互谦让,通过李小多分果果的简洁情节,来让孩子知道谦让,儿歌动作性强,富有表现力老师可以结合平常孩子分点心,和玩玩具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从小培育孩子的共享观念,共享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
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共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育教育。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分果果要谦让和学会共享。
2、学习儿歌,仿照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1、让小伴侣学会谦让,和共享。
2、让小伴侣分清平舌和翘舌音。
【活动预备】1、苹果图片十个,〔九个大的,一个小的〕篮子一个。
2、请两名中班的小伴侣扮李小多,张小弟,课前排练好儿歌表演。
3、音乐。
【活动过程】〔一〕情节表演,介绍儿歌内容。
1、老师今日带来了好多的苹果,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多少个,〔十个〕小伴侣们看看它们有些什么不一样呢?〔有一个是小的〕2、这是中班的两位小伴侣:李小多,张小弟。
3、如今我们请出八名小伴侣到上面来,排成一排,张小弟坐在最终,李小多表演分果果。
4、问:分到最终一个大一个小李小多是怎么做的〔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的〕。
5、小伴侣们想想他怎么会这么做呢?〔让孩子们自己商量〕6、请小伴侣起来讲讲自己会怎样做。
7、老师:我们平常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学李小多一样,要学会谦让,让着自己的小伙伴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伙伴一起玩,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吃,大家要像李小多一样做个懂礼貌,谦让他人的好孩子。
〔二〕老师示范儿歌小伴侣学练儿歌。
1、小伴侣学练儿歌,仿照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2、分组练习3、请个别小伴侣到上面来念。
4、请小伴侣做分果果的嬉戏,在嬉戏中体会到谦让的好处,得到更多的欢乐。
〔四〕老师小结:李小多是一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他会把大的苹果让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大家都喜爱他。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优秀7篇】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318b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0.png)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优秀7篇】1。
通过聆听,感知AB的曲式段落,尝试听音乐进行律动,小班音乐教案小星星。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小星星》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对于小班幼儿,他们自控能力差,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从而不遵守纪律,没有集体意识。
而幼儿喜欢边做边唱边听所以我设计了此活动重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初步学习用身体动作感受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活动准备:1.打击乐人手一件:沙球、铃鼓、响木。
2.音乐磁带《小鸟飞》活动过程:1.全体幼儿排成一排随着音乐《小鸟飞》进教室。
“小朋友今天我们像什么呀?(小鸟)那我们就学着小鸟的样子去音乐国好吗?”2.幼儿做成三排。
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律动《小动物叫》3.教师弹奏歌曲《小星星》,幼儿跟唱,注意歌曲的。
节奏。
4.学习用〔〕身体动作打节奏。
今天老师叫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学习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现在老师示范一遍,小朋友仔细看。
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手、叉腰)幼儿学习身体动作。
老师拍节拍节奏,幼儿做动作。
幼儿学习拍节奏,教师做动作。
5.出示打击乐:沙球、铃鼓、响木。
请各组幼儿拿一种乐器为歌曲伴奏。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身体动作感受《小星星》,现在再用乐器为《小星星》来伴奏。
集体练习二遍。
交换乐器练习二遍。
6.游戏:《猫捉老鼠》。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星星》篇二活动目标: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熟悉《小星星》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物质准备: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活动过程:一、星星舞会1、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练习舞会节奏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三、合作表演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d40d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3.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快乐儿歌》,详细内容包括《小猫咪》、《捉迷藏》、《小鸭子》、《大西瓜》、《小星星》、《月亮船》、《小花狗》和《小蚂蚁》共8篇儿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儿歌,掌握基本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结构。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
教学重点:儿歌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歌教材、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儿歌教材、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儿歌,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或动物,然后引入本节课的8篇儿歌。
3.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一篇儿歌进行讲解,如《小猫咪》,分析儿歌的词汇、句子结构以及韵律特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儿歌进行朗读和表演。
5.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设置一个场景,如捉迷藏,让学生用所学儿歌进行角色扮演。
7. 课堂延伸: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儿歌。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8篇》2. 儿歌列表:1)《小猫咪》2)《捉迷藏》3)《小鸭子》4)《大西瓜》5)《小星星》6)《月亮船》7)《小花狗》8)《小蚂蚁》3. 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词汇:猫咪、捉迷藏、小鸭子、大西瓜、小星星、月亮船、小花狗、小蚂蚁。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所学儿歌。
2)用所学儿歌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1)学生自主完成。
2)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1)开展儿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三篇
![小班儿歌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2f38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9.png)
小班儿歌教案三篇小班儿歌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针对小班幼儿喜欢朗诵儿歌的年龄特点,取材贴近幼儿生活,以幼儿熟悉的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势这一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小班语言活动《来来来》,让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各种姿势的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学习儿歌语言,学会使用一些动词,如:跳、爬等,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1、喜欢朗诵儿歌,能理解并学习使用一些动词,如:跳、爬等。
2、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1、课件。
2、幼儿掌握一些小动物走路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过程:(一)观察场景一。
师:小朋友,看!图片上有什么呀?幼:树、山、草地。
小结:哦,这里有高高的山、绿绿的草地、蓝蓝的河水、白白的云朵、红红的太阳,还有一棵大树,这里真漂亮呀!小动物们也来啦!(分析: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二)学习儿歌。
1、“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课件,出示小兔的耳朵师:(1)看,谁来啦?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呀?哦,这里有两只长长的'耳朵露出来了,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2)我们一起说“小兔小兔快出来,小兔小兔快出来!哇,真的是小兔!伸出小手和它打个招呼“小兔,你好!”(3)哎?小兔是怎么过来的呀?小朋友学的小兔可真像,我们一边跳一边念念。
小朋友学得真好!跟着老师再来一遍。
(4)小兔子跳的真好,跳累了吧,我们一起来轻轻地坐下。
2、“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师:(1)小朋友看,小河里谁也来啦?小鱼是怎么过来的呢?哦,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一起说说。
(2)来!我们一边学小鱼游一边说“小鱼来,小鱼游过来”,这边小鱼说说,这边的小鱼也说说。
(3)真棒!小鱼要休息了,我们也轻轻坐下吧。
3、“小乌龟来,小乌龟爬过来,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师:咦?还有谁也等不及过来啦?小乌龟是怎么来的?对拉!“小乌龟来,小乌龟爬过来”,坐在小椅子上和老师一边念一遍学学小乌龟。
那小朋友是怎么来的呢?来,我们学小朋友走到老师身边来,“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跟我一起念呀!“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小手摆动,真神气。
实用的小班儿歌教案三篇
![实用的小班儿歌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5338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e.png)
幼儿用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传书练习,请幼儿按小组迅速而正确的传书。
欣赏课文中的图画,请幼儿展开描述和联想。
图画中有谁,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欣赏课文,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关注点:幼儿是否专注的倾听。
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中说了些什么?你喜欢儿歌中的哪一句?
关注点:幼儿能否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实用的小班儿歌教案三篇
小班儿歌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认识手。
j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m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j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l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5.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五瓣花/十瓣花。”
小班儿歌教案
设计意图:
吃过餐点,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突然间有孩子指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叫起来:“我变成小兔了。”大家好奇地围过去问道:“你怎么变的呀?”有的认为是太阳公公帮他变的;有的则认为是他自己变的;有的甚至疑惑他会不会真的变成小兔了。看到孩子们对影子这么感兴趣,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生成的话题,顺应他们的活动,将疑团抛给他们,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奥秘。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大家来上幼儿园》(三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大家来上幼儿园》(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c075dbbceb19e8b8f6ba76.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大家来上幼儿园》(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大家来上幼儿园》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故事教案详案《有趣的水果车》二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两颗花籽找新家》三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大家来上幼儿园》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愿意跟读儿歌,能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快乐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3、幼儿能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时:一、活动准备:1、幼儿园的背景图2、儿歌中的动物图片3、字卡二、活动过程:(一)导入:师生谈话1、小朋友们喜欢幼儿园吗?2、表扬班上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出儿歌中的小动物。
(二)、教师运用字卡和图标展示儿歌,幼儿欣赏。
1、看看有谁来上幼儿园了?2、它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3、小朋友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呢?(三)、看字卡和图标,逐句理解儿歌内容。
1、看字卡、图标学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总结:幼儿园真好,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很开心。
(五)、识字游戏三、活动建议:动物图片要做得形象、美观、能吸引幼儿。
四、活动评价:1、有喜爱上幼儿园的情绪。
2、会独立地念儿歌。
第二课时:一、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故事字卡二、活动过程:(一)、教师带领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红缨幼儿用书),感受、复述故事P9:幼儿练习翻书、定位(二)提问:1、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孩子能以小象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这是我的好朋友……”)2、请你摸一摸。
(让孩子逐一摸图中的小狗、小猫、小兔、小鸟)3、用“我是……”句式,以小动物的口吻自我介绍。
4、瞧!这些玩具朋友变成小页码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在后面找到他们吗?(让孩子找一找小狗、小猫、小兔、小鸟所在的页) P10—P1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复述(三)提问:。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074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8.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儿歌与童谣》,详细内容为《小星星》儿歌的学习与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星星》的歌词,并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儿歌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词的识记与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儿歌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歌词卡片、星星挂饰。
2. 学具:小星星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夜空,引导学生说出星星的特征,进而引出《小星星》儿歌。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教师播放《小星星》儿歌,引导学生跟唱,并展示歌词卡片,帮助学生识记歌词。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首类似节奏的儿歌,讲解节奏感、韵律感,并指导学生模仿演唱。
4. 随堂练习(10分钟)5. 巩固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星星手工材料制作星星,同时复习《小星星》歌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星星》2. 板书内容:歌词节奏感、韵律感合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夜空中的星星,并附上《小星星》歌词。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小星星》歌词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节奏感、韵律感的掌握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小歌手”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我与星星的故事”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6. 例题讲解的深度7.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的关联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幼儿园小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选择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的《小星星》儿歌作为教学内容。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范文(精选10篇)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185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d.png)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范文(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1活动目标:学唱歌曲,体验蚂蚁搬豆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孩子观察蚂蚁活动的.情景。
2、蚂蚁头饰若干,歌曲录音带。
活动过程:1、发声练习。
2、师生共同回忆蚂蚁活动的情景。
3、教师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并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4、学唱歌曲。
(1)用整体教唱法教幼儿学唱歌曲2—3遍。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请幼儿分组轮流进行歌表演,体验蚂蚁搬豆的乐趣。
5、复习歌曲《两只老虎》,结束活动。
儿歌: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个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2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机房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春天背景图,歌曲中相关景色图片。
活动过程:一、律动、练声1、《我们大家做得好》2、《这是小兵》3、《我们有一双小小手》4、《小鸟醒来了》5、《我的好妈妈》二、导入活动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2、春天来了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3、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出示相应景物,如:花、蜜蜂、蝴蝶、柳树等。
4、教师小结春天的特征:春天来了,天暖和多了,经常会下雨,各种颜色的花都开了,树上长出了新的叶子,农民伯伯都忙着播种。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春天》三、欣赏歌曲1、教师清唱歌曲示范。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2、教师在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段?第一段唱了些什么?第二段唱了些什么?蝴蝶姑娘和蜜蜂在干什么?小白兔儿为什么一跳一跳又一跳?(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和蜜蜂出来采花蜜,小白兔出来吃嫩嫩的青草。
)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在伴奏下朗诵第一段歌词。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c1c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0.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儿歌与童谣》,详细内容为学习儿歌《小星星》。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地朗读并背诵儿歌《小星星》。
2. 培养幼儿对星空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如“闪烁”、“亮晶晶”等。
教学重点:儿歌的朗读与背诵,以及通过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星星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儿歌《小星星》歌词卡片、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小星星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星星的特点。
(2)邀请幼儿模仿小星星闪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儿歌《小星星》录音,让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注意指导生僻词汇的发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儿歌朗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星星。
4. 儿歌背诵(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背诵儿歌,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2)分组进行背诵比赛,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小星星挂图:展示儿歌主题,引导幼儿观察。
2. 儿歌《小星星》歌词:用不同颜色标注生僻词汇,方便幼儿记忆。
3. 画纸: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制作一颗小星星。
2. 答案:完成制作后,请家长拍照至班级群,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小星星》的学习,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生僻词汇的掌握方面仍有待提高。
小班儿歌教案
![小班儿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b75d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c.png)
小班儿歌教案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模板6篇小班儿歌教案篇1牵牛花,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蹲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巩固练习下列发音:牛(niu),楼(lou),梢(shao),墙(qiang),篱(li),吹(chui)等。
2、要求幼儿快速轮流地接说游戏儿歌,并按照儿歌的顺序,协调灵活地做连接大拇指的动作。
3、培养幼儿在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已学会游戏儿歌“牵牛花爬高楼”。
活动过程:1、带幼儿复习游戏儿歌,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建议这样引出主题:*小朋友,你们听过“牵牛花爬高楼”的儿歌吗?你们会念吗?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念一遍“牵牛花爬高楼”。
*然后,分别请两位幼儿单独念一遍游戏儿歌,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发音,重点练习发准“牛,楼,梢,墙,篱,吹”等字音。
2、采用示范讲解的方式,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幼儿轮流念儿歌,并迅速伸出手(拇指向上)与前面念儿歌者的拇指连接起来。
*儿歌不能念错,不能接慢,否则停止连接者游戏一次或重新开始。
*当儿歌念到“不敢爬”时,手指不要再接,大家马上蹲下念最后两句儿歌,并做吹喇叭的动作。
3、引导幼儿游戏。
*引导幼儿练习游戏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自己连接大拇指。
儿歌念到最后两句时,大家蹲下做吹喇叭的动作。
*与全体幼儿轮流念游戏儿歌,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的形式,为幼儿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请四位幼儿上来与自己一起轮流念儿歌,共同合作表演“牵牛花爬高楼”的游戏。
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提醒幼儿快速轮流地顺接儿歌,发展幼儿语言的敏捷性。
4、将幼儿每三个或五个分为一组,每组围成一个圈,每人念一句儿歌,边念边迅速伸出一只手,且拇指向上握住前一幼儿的拇指,如此轮流。
如果人数少,幼儿可依次伸出另一只手连接进行爬楼活动。
最后,蹲下做吹喇叭的动作,游戏结束。
小班儿歌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明白排队、下楼梯要守纪律。
小班儿歌教案3篇(幼儿园教案小班)
![小班儿歌教案3篇(幼儿园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5d61cc1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3.png)
小班儿歌教案3篇(幼儿园教案小班)下面是我分享的小班儿歌教案3篇(幼儿园教案小班),供大家品鉴。
小班儿歌教案1语言活动:“小雨点”执教者:廖阳芳活动目标: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拔。
3、启发观察事物的兴趣,发展思想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1、花园、鱼塘、稻田背景图各一幅,上面粘有三朵花、三条鱼、三棵禾苗(可操作)。
2、森林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师:“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
”(引导幼儿说出雨)二、欣赏儿歌,感知儿歌内容第一遍:师朗诵儿歌《小雨点》,请幼儿欣赏提问:“儿歌的名称叫什么?”(小雨点)“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拟声词“沙沙沙”)“它们都落到哪里了?”(引导幼儿说出花园、鱼池、稻田)第二遍:边念儿歌边展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三、学习儿歌。
(1)集体念儿歌1、师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两遍,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重点引导幼儿发准“后鼻音”张(zhang)、向上(xiang shang)及“圆唇音”园(yuan)、鱼(yu)。
2、引导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花儿、鱼儿、苗儿遇到小雨点后的欢乐。
(2)分组背诵儿歌师当“小雨点”,并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为“花儿”、“鱼儿”、“苗儿”组。
“小雨点”所到之处分别引导幼儿做“张”、“摇”、“拔”。
四、仿编儿歌。
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鱼池和田野里,它们还会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揭开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森林)?谁会怎么样呢?(树儿)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
(2)请想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大胆、合乎逻辑地想象。
a让幼儿自由说。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b21b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b.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儿歌《小星星》的内容,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唱出儿歌。
1.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3 通过儿歌的学习,培养幼儿对星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儿歌《小星星》的曲谱和歌词,以便教学使用。
2.2 准备一些星星的图片或玩具,以便在活动中展示和互动。
2.3 准备一个音乐播放器,以便播放儿歌和音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开场:教师向幼儿们问好,并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3.2 教学儿歌:教师逐句教唱儿歌《小星星》,让幼儿们跟着学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儿歌中的一些词语,帮助幼儿理解。
3.3 互动环节:教师邀请幼儿们上台展示自己唱儿歌的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3.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一个“猜星星”的游戏,展示一些星星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们猜猜哪一颗星星是儿歌中唱到的。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引导幼儿们讨论儿歌中的小星星,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描述小星星的样子和特点。
4.2 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一颗属于自己的小星星。
4.3 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儿歌中的小星星,进行表演。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5.2 教师鼓励幼儿们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到的儿歌和手工制作的小星星。
5.3 教师提醒幼儿们下次活动的内容,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互动教学: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情境教学:教师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儿歌的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6.3 游戏教学:教师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儿歌《小星星》的曲谱和歌词:用于教学和复习。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5a4c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6.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0篇一、儿童儿歌传承经典文化儿童时期是孩子们个性和智力的发展关键期,通过儿歌的方式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在幼儿园小班,通过传承经典的儿歌文化,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下面将介绍几首经典儿歌及其教学方法。
二、《拔萝卜》——学习基本动作《拔萝卜》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儿歌,既能让孩子们学习基本动作,又能培养他们对农业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动作、音乐伴奏和绘画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孩子理解歌曲内容,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去实践。
三、《小兔子乖乖》——培养孩子情感认知《小兔子乖乖》是一首感人的儿歌,通过歌词表达了母爱的伟大。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孩子们与父母一起演唱这首儿歌,体会亲子关系的深情厚意。
同时,通过绘本、表演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歌词中的情感,并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珍视与感恩之情。
四、《小星星》——培养音乐欣赏力《小星星》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简单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吸引了无数孩子的喜爱。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演唱、手部动作和伴奏乐器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小星星》,让孩子们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对歌曲的诠释,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力。
五、《小毛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毛驴》是一首动情的儿歌,通过生动的歌词和欢快的音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绘本、操纵儿歌人物玩偶和角色扮演等手段,培养孩子们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歌曲中的激励和赞美元素,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六、《捉泥鳅》——培养合作意识《捉泥鳅》是一首欢快的儿歌,通过儿歌中的任务安排和角色划分,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野外实地活动或者模拟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儿歌中的动作和情节。
同时,通过故事讲述和讨论,引导孩子们理解歌曲中的团队合作和友谊互助的价值。
七、《大海啊,茫茫大海》——拓展知识视野《大海啊,茫茫大海》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儿歌,通过歌词展现了大海广阔的景象和神秘的冒险精神。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1fae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c.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学习儿歌《小星星》的歌词内容,了解星星的相关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能跟随音乐节奏正确地唱出儿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太空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小星星》歌词卡片、星星贴纸、星空背景图。
2. 教学工具:音乐播放器、音响设备。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摆放好音响设备,准备一个星空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邀请幼儿们一起唱一首欢快的儿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融入到活动中。
2. 引入主题(5分钟):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儿歌《小星星》,并简单讲解星星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教学新歌(5分钟):a. 教唱儿歌: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学习儿歌《小星星》的歌词,教会他们唱歌的技巧和节奏。
b. 分组练习: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唱歌,互相学习,提高唱歌能力。
4. 实践活动(5分钟):a. 星星贴纸游戏:教师分发星星贴纸,让幼儿们将星星贴纸贴在星空背景图上,模拟出夜晚的星空。
b. 唱儿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播放儿歌《小星星》,幼儿们跟着音乐唱歌,感受唱歌的乐趣。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活动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儿歌《小星星》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唱歌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
五、教学建议:1.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语气和表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星星贴纸。
3. 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进度,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 儿歌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 儿歌](https://img.taocdn.com/s3/m/ca00c2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3.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标题: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小星星》,初步理解和掌握儿歌的内容和节奏。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韵律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通过儿歌的学习,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儿歌《小星星》。
这首儿歌简单易懂,旋律优美,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儿歌《小星星》的歌词卡片和音乐播放设备。
2. 准备一些星星形状的道具或者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星星的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歌词:教师展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幼儿念诵歌词,同时解释歌词的意思。
3. 学唱儿歌:播放《小星星》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跟唱,注意引导幼儿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4. 动作表演:设计简单的手势或舞蹈动作,与儿歌的歌词配合,让幼儿在唱儿歌的同时进行动作表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5.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教授和表演儿歌。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画星星”活动,鼓励他们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小星星。
2.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星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星星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语言活动的学习情况,表扬幼儿在学习儿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进步,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儿歌,提高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学习儿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的语言表达、韵律感和动作表演等方面。
2. 通过个别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查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 在教学延伸活动中,观察和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一、活动内容: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
”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
”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
“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
幼儿自然迁移。
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
“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雷公公,雷公公,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不要吵醒小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