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与苏舜钦的诗文
梅尧臣的诗精选10首
梅尧臣的诗精选10首梅尧臣的诗与苏舜钦齐名,世人美称“苏梅”,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
与欧阳修为挚友,同为宋诗革新推动者。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梅尧臣》里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梅尧臣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盐官刘少府古贤朝代:宋朝|:梅尧臣我祖南昌尉,时危弃去仙。
刘郎从宦日,天子治平年。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烟。
吴民不为盗,唯此挠君权。
送赵子渊知颍州朝代:宋朝|:梅尧臣旧谷不栖亩,新春原鹿饥。
野荒多寇夺,诏发抚疲羸。
驿骑东风急,菑田小雨迟。
尘同汉太守,膏泽亦能随。
和胡公疏送屿师移居宝光寺朝代:宋朝|:梅尧臣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朝代:宋朝|:梅尧臣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
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
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朝代:宋朝|:梅尧臣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朝代:宋朝|:梅尧臣远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
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
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
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
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
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
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
我思永叔滁阳时,大夸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
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
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
殿後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络无益寄致仕余少卿朝代:宋朝|:梅尧臣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译文及赏析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译文及赏析导读: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译文及赏析《初晴游沧浪亭》宋代: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初晴游沧浪亭》译文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初晴游沧浪亭》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春水:春天的河水。
连明:直至天明。
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
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
阴晴:时阴时晴。
帘虚:帘内无人。
日薄:日色暗淡。
《初晴游沧浪亭》鉴赏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
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
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
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
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
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
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
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淮中晚泊犊头注释赏析【北宋】苏舜钦
THe EnD
•
感 谢 阅
Hale Waihona Puke 读感 谢 阅读思想
诗人想起明日的旅途,内心起伏不平。 苏舜钦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屡屡 受到保守派的打压。在写这首诗的两年后, 苏舜钦被诬陷,削籍为民。罢黜后,苏舜 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读书其中,将一 腔愤懑寄托在诗中。罢黜四年后,苏舜钦 被重新启用为湖州长史,未赴任就去世了, 终年四十一岁。全诗看似专门写景,其实 是在借景抒情,后半首诗中表现的动荡起 伏、潮起潮落,实在喻宦海沉浮,世事难 测。
他本是自视很高的人,却总是受排挤乃至遭诬 陷,所以既感到自己无法为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 又感到个人失意的苦闷。
《宋史》本传说苏舜钦“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 豪放,往往惊人”。
在北宋诗人中,他确是有些唐人的气味。所以 他的理论表述虽然迂腐,诗歌却因情感袒露而显得 颇有生气,不是一副道学面孔。
在诗歌的语言艺术方面,苏舜钦也同梅尧臣一 样,力图用新意象、新句法来打破圆熟陈旧的诗歌 格局。他的诗中常可以看到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艰 涩的语汇,怪异奇丽的意象。
晚泊孤舟古祠下, 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
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
诗中的“动静”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 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 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 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 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 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 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 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在对诗歌的政治作用的认 识上,苏舜钦与梅尧臣是一致 的。他提出过“文之生也害道 德”的颇为极端的意见。其实 苏氏为人性格偏于豪放开张, 他的这些主张与他在仕途上积 极进取的欲望有重要的关系。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文、赏析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夏意》原文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夏席清一作:夏簟清)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
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
赏析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
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
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
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7篇)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7篇)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7篇)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作品原文山行杂咏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作品译文山路崎岖不平(“平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平坦的”是虚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岖),山峰延绵不绝(过了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也是虚指),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行。
作品鉴赏此诗抒写作者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游浙江南部山区时的感受,真切细致,新颖奇特,使人读后如身历其境。
诗题云“山行”,诗前两句即如同一路移动的电影镜头,在山路行进史反映所见所感。
首句“十里崎岖半里平”,表面上看是客观、静止地写山路,实际上于“十里”、“半里”的数字变化中正暗寓一路。
山行”之意,此乃以静显动。
而“十里崎岖”与“半里平”的相互对比,又隐含诗人对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平坦的新奇感。
这里的“十里”与“半里”并非精确的测量数据,只是诗人对山路。
崎岖”的一种大致感觉而已。
脚下山路不平,眼前则峰峦重重,次句“一峰才送一峰迎”又将山峰拟人化。
此地山峰恰似热情的朋友,而“迎”与“送”衔接之紧,又生动逼真地写出诗人穿行于层峦迭嶂之中那应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诗人对脚下征途与眼前障碍的局部地理环境之感受;那么。
后两旬则是进而表现山行的整体地理环境的体验。
此时诗人仿佛一分为二:一个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寻找路的尽头,而另一个袁枚则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视,只见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层层蚕茧将“人”四周包“裹’’住,无法冲出,以至不相信还有出路。
这两句反映的是诗人“山行”时久不见平川的郁闷心态,但诗人将“青山”之大意象比喻为“茧”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诗的妙处。
惟有化大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达诗人于“山行”时的憋气不舒的感受。
这首诗不用一典,比喻精巧而易晓,是袁枚“性灵”之作的一个范例。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梅尧臣在京任职,足迹“不登权门”,即使对于当时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欧阳修,他也不愿前往其家。
此时欧阳修、江休复、吴中复等常来访晤。
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加恩,梅尧臣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送临江胥令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
今作中州官,山水不曾饫。
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轝。
云木杜鹃时,千岩响行处。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
车过白水沙痕阔,鴈落钳卢稻穟长。
废垒汉錍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
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
夏园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夏园甘果熟,日觉树林稀。
休笑道傍李,无人摘自肥。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望骢人自避,解冻鱼方乐。
拏流古树根,跨岸枯薪彴。
烟云淡淡天,嫩绿生丛薄。
胡夫人挽歌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已哉胡夫人,其寿七十余。
其子哀母死,一夕髭皓如。
髭白发亦白,长号守茅庐。
扶棺埋吴云,来会倾市墟。
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离芜湖至观头桥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江口泊来久,菰蒲长旧苗。
争雏洲鹊斗,遗子浦鱼跳。
宿岸欣逢戍,归船竞趁潮。
时时望乡树,已恨白云遥。
巧妇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巧妇口流血,辛勤非一朝。
莠荼时补紩,风雨畏漂摇。
所托树枝弱,而嗟巢室翘。
周公诚自感,聊复赋鸱鴞。
泗守朱表臣都官刱北园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树艺北壕上,直对高城阴。
使君朱轮来,歌管樽酒深。
风雷生淮雨,云物冒楚岑。
战舠习追逐,飞凌捷水禽。
不独耳目观,乃见预御心。
事闲宾从乐,景美台榭临。
令人忘羁旅,洒虑起微吟。
送李泰伯归建昌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北宋诗坛
4、以情真意切见长的议论。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 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始 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便知有此恨,留我 过秋风。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颍州初别子由》
第三节:北宋后期诗歌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晁补之、 秦观、张耒
黄庭坚:以文字为诗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 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 西修水)人。
北宋诗坛:
第一节:北宋初期诗歌的三大流派
一、白体:
北宋最初一个阶段,诗人效仿白居易 诗体成为一种风气,其中著名的人 物有徐铉、李昉和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 属山东)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进士,当过翰林学士,三任知制诰,又 三次受黜外放,晚年曾任黄州地方官, 故又称‚王黄州‛。
国朝浮图,以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 号九僧诗,今不复传矣……余亦略记其 诗,有云,‚马放降来地,雕 盘战后 云。‛又云,‚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 西。‛其佳句多类此……当时有进士许 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 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 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 石、花、 草、雪、霜、星、月、禽、鸟 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 ——欧阳修《六一诗话》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 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 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 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汝坟贫女》
2、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不断翻新, 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 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 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 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最新-【鲁山山行原文】翻译-赏析【优秀8篇】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赏析【优秀8篇】在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跟练习题打交道,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习题,使得我们得以有机会认识事物的方方面面,认识概括化图式多样化的具体变式,从而使我们对原理和规律的认识更加的深入。
一份好的习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鲁山山行赏析1【原文】鲁山山行——[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鲁山:一名露山,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是说一路上见群山忽高忽低,恰恰与我爱好旷野的情趣相合。
适,恰好。
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惬(qiegra一ve;),心意满足。
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改,改变,变化。
幽径:小路。
迷:沉醉,迷恋。
熊升树:熊爬上树。
何许: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云外:形容遥远。
一声鸡:一声鸡叫,暗示山里有人家。
【翻译】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一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独自一个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行走游览的野趣,竟然忘记了已经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陽升高了,霜雪融落了,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一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从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赏析】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
曾任主簿、县令等职,一生贫困不得志。
他反对当时流行的浮艳和晦涩两种不一良诗风,主张诗歌应“平淡”而有现实意义,在北宋诗坛影响较大。
他有不少反映人民贫困生活、揭露官吏残暴的作品。
一些写景抒情诗意境较清新。
欧陽修《六一诗话》记载梅尧臣有这样一段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可以用来评价这首诗写景的亲切生动。
苏舜钦与梅尧臣反映民生疾苦诗比较
再来看《 汝坟贫女》 :
汝坟 贫 家女 , 哭 音 凄怆 。 自言有 老 父 , 独 行 孤
郡吏来何暴 , 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 龙 灾难的根源。最后诗人祈愿 : 天降甘霖 , 缓解旱情 。 无丁壮。 勤勤嘱四邻 , 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 , 末句 “ 倚桅泪横臆” 诗人深切表达 了对灾 民的同 钟去携杖 。 , 情。诗人的这种民生情怀 , 并不仅仅是因偶然看到
暇, 将复奈尔为” 愁愤” 的“ 。
( )因事激 风成 小篇 ” 二 “
二 、特 异 ” 家 诗 “ 二
梅苏二人虽有相 同的创作 旨趣与 内容取舍 ,
梅尧臣诗存 280 0 馀篇 , 观照农民等底层人物
的2 0首 , 占全部诗 歌的 比重不到百分之一 , 但突 却在语言特色 、抒情方式及诗歌体式等方面表现
诗 歌 的现实 内容 丰富 是 梅 、苏 此类 诗 作 的共
一
极 藕。 ”4 [ 1 6
、
悲天悯 人的现 实情・ 怀与美善
刺恶的 写实精神
艰 投 ”f 都强调诗歌的“ ,7 3 /  ̄ 诗教” 作用 , 这也是符合北 同点 。苏舜钦与梅尧 臣都经历 了一条有志难伸、 梅尧 臣终 生小 宋诗文革新运动要求的 : 诗歌的现实内容要丰富。 难坎 坷 的人生 路 。苏舜钦 由官 贬 民 ,
为不 朽矣 。故每 属文 , 不敢雕 琢 以害 正 。”] 注 重 [5 38 4 的风俗 画面 ,其 作 品在 深刻 反 映 当时 的 天 灾人 祸 诗歌的社会作用 , 文” 对“ 有所忽视 , 故其诗蕴藉不 和记 录 广 大 百 姓 苦难 境 遇 时并 不 仅 是 客 观描 述 , 够 ; 尧 臣主张文道统一 , 重“ ”即技巧 、 梅 注 文 , 语 而是把 笔 触 伸 向阶 级矛 盾 与 民族 矛盾 相交 织 的复
梅尧臣古诗词
梅尧臣古诗词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1)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
舟渡神兵後,城荒王气空。
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
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2)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3)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城郭非清凉,山僧抱微疾。
又况三伏时,当兹一禅室。
炎飙正烁烁,溪水徒瑟瑟。
唯咏冰雪辞,可以销夏日。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4)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忽闻胡骑渡河水,月魄夜胁阴貂寒。
独侍金舆立城肚,龙蛇不展绕旗竿。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5)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十里五里一值浅,千愁万愁过徐城。
王君论与河流阻,杜老谈思月色清。
岸若屹墙空自面,树如张盖欲谁倾。
二人党及亲朝夕,更晚更迟何计程。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6)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
冠剑有客夔与禼,*全盛马兼班。
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却出常衙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7)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
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
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
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
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
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
此能而兼彼,自劳由不量。
寄言世上人,欣欣蹈其常。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8)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9)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鹊衔高树蝉,危胁缫车响。
露腹不曾肥,杀之嗟已往。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沧浪亭苏舜钦诗词赏析: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
沧浪亭苏舜钦诗词赏析: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沧浪亭怀贯之宋代:苏舜钦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译文沧浪亭中独步亦感无趣,登高四望派遣心中惆怅。
深秋时节,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
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
你来了一刻又原路返回,无人陪伴我喝酒吟唱。
注释悰(cóng):欢乐;乐趣。
赏析这是诗人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
一开始就出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
他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正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
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
由于心境寂寥,望中的景色也偏于清冷。
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在拟人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秋色已深。
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
林红竹翠,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
颈联两句写景,比兴意味很重,零落的秋景中带有人事象征,因而自然地过渡到末联,引起诗人惋惜聚散匆匆,慨叹无人伴其醉吟。
诗题为“怀贯之”,篇中并没有出现“怀”的字样,但从诗人长吟远慕的情绪和行动中,却表现出对友人的强烈、深沉的怀念。
诗中友人虽未出面,而处处让人感到他的存在,时时牵绕着诗人的感情和思绪。
梅尧臣最为熟知的诗
梅尧臣最为熟知的诗1鲁山山行(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宋)梅尧臣九陌无人行,寒月净如水。
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
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霜花满黑鬣,穴欲致千里。
我仆寝我厩,相背肖两巳。
夜深忽惊魇,呼若中流矢。
是时兴我怀,顾影行月底。
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
吾交有裴宋,心意月影比。
寻常同语默,肯问世俗子。
3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4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宋)梅尧臣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
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
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
5苏幕遮·草(宋)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6东溪(宋)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7金山寺(宋)梅尧臣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8书哀(宋)梅尧臣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9梦后寄欧阳永叔(宋)梅尧臣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10石兰(宋)梅尧臣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苏舜钦《水调歌头 沧浪亭》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译文及赏析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钦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译文】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
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
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
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
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注释】(1)淡伫:安静地伫立着。
(2)洞庭山:太湖中的岛屿,有东洞庭、西洞庭之分。
(3)渺弥:湖水充盈弥漫无际。
(4)陶朱:春秋越国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鉴于勾践难于共富贵,遂弃官从商。
(5)张翰:字季鹰,吴(今江苏苏州)人。
西晋文学家。
齐王(司马囧)执政,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在洛。
知囧将败,又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
不久,囧果被杀。
(6)撇浪:搏击风浪。
(7)汀湾:水中港湾。
(8)寒潭:指在丹阳的小潭。
此时作者人在苏州。
(9)鸥鸟相猜:《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与鸥鸟亲近,但当他怀有不正当心术后,鸥鸟便不信任他,飞离很远。
这里反用其意,借鸥鸟指别有用心的人。
(10)青纶:青丝织成的印绶,代指为官身份。
(11)刺棹:即撑船。
【创作背景】本词是苏舜钦的仅存之词。
北宋庆历四年,范仲淹、札衍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延揽改革派人才,苏舜钦作为宰相札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赏析沧浪亭记苏舜钦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1]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苏舜钦的诗词《题花山寺壁》赏析
【导语】苏舜钦是慷慨、豪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诗⼈,他的诗歌也热情奔放,有别于梅尧⾂诗的微婉古淡、含蓄深远。
下⾯就给⼤家介绍下苏舜钦的诗词《题花⼭寺壁》,欢迎阅读! 《题花⼭寺壁》 寺⾥⼭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花易凋零草易⽣。
注释 ①地址不详。
从诗集中前后作品看,似在苏州。
②繁盛的鲜花。
草纵横--杂草丛⽣。
这两句说:花⼭寺本来因为种满各种花卉⽽出名,可现在却是杂草丛⽣,⼀⽚荒芜。
③剪掉砍去,指除去残枝败叶。
④凋谢。
译⽂ 花⼭寺本来因为种满各种花卉⽽出名,可现在却是杂草丛⽣,⼀⽚荒芜。
种花要靠⾟勤栽培,不然杂草丛⽣,花就容易枯萎凋零。
赏析 诗中就有名的花⼭寺变得荒芜不堪的景象,指出:花⽊必须时刻注意修整,剔除糟粕,保持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青春常在。
这⾥包含着万物⽣长发展的⼀个真理。
“花易凋零草易⽣”,值得深思。
扩展阅读:苏舜钦的简介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美,祖籍梓州铜⼭(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开封(今属河南),北宋诗⼈、书法家,北宋景佑元年举进⼠。
与宋诗“开⼭祖师”梅尧⾂合称“苏梅”。
苏舜钦曾任县令、⼤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
因⽀持范仲淹的庆历⾰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有《苏学⼠⽂集》诗⽂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的改⾰派。
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杜衍、富弼等⼈延揽⼈才,准备实⾏新法。
苏舜钦是杜衍的⼥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
御史中丞王拱⾠等反对政治改⾰。
时值进奏院祀神,[3]苏舜钦按照惯例,⽤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
王拱⾠诬奏苏舜钦以监主⾃盗,借以打击范、杜。
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余⼈同时被贬逐。
被废后离开开封,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庆历⼋年(1048)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
过 苏 州 苏舜钦
苏
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与梅尧臣 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 光景之作。 ②〔区区〕 “仆仆”,形容旅途劳 累困顿。 (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两句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 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 • (1)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的自得,写山 水有情;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 “绿”“白”相间;远近结合,“近 水”“远山”结合,画面生动。 • (2)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 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 • (3)意象清新:选取“绿杨”“白鹭”“近 水”“远山”等意象,气清水秀,别有韵致; 语言朴素,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情感平实, 坦然面对万物变化和人生盛衰。
• 注释
• ①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 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 3 简析 • 首联总写苏州风光之明媚爽目 。诗人喜爱苏 州,留恋苏州之情,从“刮眼明”三字传出。 • 三、四 句写出了苏州风景的特点。同时,这 联诗也是这首诗中最工丽的。 这联诗还可以 说是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风光漪旎,生 机盎然。
• 尾联表达了离开苏州时的依恋之情。
• 钱钟书先生曾指出:宋诗“爱讲道理, 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 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这 一缺陷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尤其是尾 联)找到──煞费笔墨议论,而在议论 中又缺少形象思维。
• 颈联转入议论,诗人体会到万物的盛衰是 有自然规律的,可是人世间的万事也是有 规律的吗?宠辱升迁,穷达进退,却为什 么往往被颠倒了呢?“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大道如青天,我独 不得出”,“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 难为用”,许多古人的这类名句像狂涛巨 浪在诗人的脑海中翻腾。至于世俗不识道 德学问,只认荣华富贵,那更是无可奈何 了。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梅尧臣在京任职,足迹“不登权门”,即使对于当时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欧阳修,他也不愿前往其家。
此时欧阳修、江休复、吴中复等常来访晤。
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加恩,梅尧臣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送临江胥令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
今作中州官,山水不曾饫。
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轝。
云木杜鹃时,千岩响行处。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
车过白水沙痕阔,鴈落钳卢稻穟长。
废垒汉錍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
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
夏园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夏园甘果熟,日觉树林稀。
休笑道傍李,无人摘自肥。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望骢人自避,解冻鱼方乐。
拏流古树根,跨岸枯薪彴。
烟云淡淡天,嫩绿生丛薄。
胡夫人挽歌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已哉胡夫人,其寿七十余。
其子哀母死,一夕髭皓如。
髭白发亦白,长号守茅庐。
扶棺埋吴云,来会倾市墟。
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离芜湖至观头桥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江口泊来久,菰蒲长旧苗。
争雏洲鹊斗,遗子浦鱼跳。
宿岸欣逢戍,归船竞趁潮。
时时望乡树,已恨白云遥。
巧妇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巧妇口流血,辛勤非一朝。
莠荼时补紩,风雨畏漂摇。
所托树枝弱,而嗟巢室翘。
周公诚自感,聊复赋鸱鴞。
泗守朱表臣都官刱北园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树艺北壕上,直对高城阴。
使君朱轮来,歌管樽酒深。
风雷生淮雨,云物冒楚岑。
战舠习追逐,飞凌捷水禽。
不独耳目观,乃见预御心。
事闲宾从乐,景美台榭临。
令人忘羁旅,洒虑起微吟。
送李泰伯归建昌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尧臣与苏舜钦的诗文关于“梅尧臣的诗歌...”的内容[宋元] 梅尧臣与苏舜钦的诗文梅尧臣, 苏舜钦, 诗文梅尧臣与苏舜钦梅尧臣、苏舜钦二人都是北宋中期著名的诗人,在北宋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们二人都参加了以欧阳修为领袖的诗文革新运动。
时称欧苏或梅苏.梅尧臣主要是写诗,而苏舜钦除写诗外,还是一个古文家。
梅、苏出身、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经历了一条坎坷艰难的人生之路。
尤其是仕途的多舛,使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看到了社会矛盾和危机,因而勇敢地举起诗文革新的旗帜,要求恢复文学面向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
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他们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梅尧臣(1002- 1060年),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人。
宣城汉时名宛陵,故世称其为宛陵先生。
著有《宛陵先生集》。
他一生穷困不得志,累试不第,曾作过主薄、县令等小官。
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诗风发生了变化,这是与他体察民情,关心现实分不开的。
在创作理论上,他认为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否则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
①提出要发扬以美刺为目的的现实主义精神,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在反对西昆派浮艳空洞的诗风的同时,还注重诗歌的艺术性,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②用平淡反对西昆体的晦涩。
并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标准。
这些观点的提出,表明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文在梅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主张文道有所偏废。
既要注意诗歌创作形象鲜明的特点,又要注意到诗歌贵在意境含蓄的特点。
人言梅圣俞之诗,如深山道人,草衣葛屦,王公见之,不觉屈膝。
④他在创作上,一面向韩俞、孟郊学习,一面又从王维、孟浩然那里受到启发,并对毛诗也颇有研究。
因此,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
⑤梅尧臣的诗着眼于现实社会,力求用平常的题材与平淡的语言写出真实的生活图画。
对于社会的积弊,战乱不断、灾害频仍和百姓的疾苦,都有比较深刻的反映。
《陶者》诗,作者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让人自下结论。
通过对比揭露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现实。
作者把奔涌不平之气,巧妙地蕴藉在淡如口语的对比之中。
这种看似朴拙的诗,却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聚蚊》诗,以吮血的蚊虫作比,从中见出官吏们的贪婪。
《田家语》、《汝坟贫女》,是梅尧臣诗中颇有光彩的篇章,也是诗文革新的丰硕果实。
前首诗通过农家人的口吻,反映了沉重的赋税、徭役、天灾和吏治的腐败,给种田人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后一首诗,通过汝河边上一位贫家女子的悲怆控诉,描叙了一个由于征集乡兵,致使贫民家破人亡的事例,从中道出了北宋仁宗时,兵役过滥,使百姓遭受苦难的悲惨实况。
《小村》一诗,以颇具形象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①欧阳修:《六一诗话》引。
②《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③欧阳修:《六一诗话》引。
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
⑤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为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藉论。
诗中展现了淮河地区惨遭水灾后的百姓所忍受的痛苦。
作者通过一个小村人家的所见所闻,咏叹那些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的穷苦灾民,不仅受不到应有的抚恤,还被荒谬的编入交租完粮的户籍。
这类纯用淡墨,朴素无华的写实佳作,还有《岸贫》、《村豪》等。
在这一类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中,梅尧臣与苏舜钦的激烈、大胆相比,显得蕴藉含蓄。
这也许和他们的不同出身、经历有关,但他们在艺术上的不同追求,显然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梅尧臣的一些诗中,还表现出作者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对那些守旧腐朽官吏的讽刺、憎恨之情。
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彼裂吟》、《闻欧阳永叔谪夷陵》、《闻尹师鲁谪富水》等。
其中《猛虎行》一诗,近似一篇寓言。
此诗借物寓意,以猛虎来讥刺当朝权臣陷害范仲淹、欧阳修这样的忠良。
诗中描述、渲染了猛虎张牙舞爪慑服赤豹封狼,使之趋附威势,当途食人肉.并以代猛虎设词,为食人之事做辩解,来揭露权奸之相。
后人评此诗道:从猛虎的吃人逻辑出发,讽刺辛辣,为自古诗中所罕见。
①梅尧臣诗作中有不少写景之作,这些山水风景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清新淡雅的景物描绘,呈现出梅诗平淡的意境和含蓄的艺术特色。
有的写景咏物诗还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如《塞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
像这些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南岭禽过北岭叫,高田水入低田流。
①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
②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③鸠鸣桑叶吐,村暗杏花残。
④迥堤遡清风,淡月生古柳。
⑤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⑥这些诗句都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浑秀朴美。
作者在继承唐诗的传统的同时,又揉进自己特有的闲淡、工巧、舒缓的特色。
梅尧臣脍炙人口的《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此诗作为五律诗,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清新自然,意境幽深,曲尽山行情景。
将晚秋山间荒凉幽静之境,与寻幽探胜,返朴归真的欣悦之情,写得引人入胜,有一波四折之妙。
颔联之句似信手拈来,十分传神,给人以幻变之感。
颈联之句,互文见意,既点时,又写景。
作者着意于山行者眼中的野景之笔,正是为了表现其自在闲静愉悦之心,野趣幽然之情。
尾句山行者望云闻鸡啼的神态,及其喜出望外的心情,都跃然而出,历历在目。
①朱东润:《梅尧臣诗选》。
①《春日拜垄经田家》。
②《秋日家居》。
③《梦后寄欧阳永叔》。
④《春阴》。
⑤《吴淞江晚泊》。
⑥《孙试毕登铨楼》。
方回《瀛奎律髓》评道:尾句自然,' 熊''鹿' 一联,人皆称其工,然前联尤幽而有味。
再如《东溪》诗: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景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此诗抓住事物最动人的瞬间和最富于特征的形态,以简炼平淡的语句,勾划出事物的形象。
既写出了一个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又写出了一个恬静自得,不愿车马征逐,奔走钻营的人物心情。
宋人胡仔说:似此句,须细味之,方见其用意.①他的有些写景诗逼似王维诗作,如《醉和范景仁东轩》:树影落东墙,影微人已醉。
休看枝上绿,但对眉间翠。
另外,在梅尧臣的诗作中,还有一些悼亡诗,写得感情真挚,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些诗以朴素凝重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对亡亲故友的敬慕和沉痛哀悼。
如《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风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悼亡三首》、《书哀》,其中《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一、其二):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伤。
我行岂有亏,汝命何不长!鸦雏春满窠,蜂子夏满房。
毒螯与恶噪,所生遂飞扬。
理固不可诘,泣泪向苍苍!蓓蕾树上花,莹洁昔婴女。
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
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干同两乳。
作为作者至情至性的流露,诗以直白式的语言,把伤悼幼女之情叙说得非常真切沉痛,将父母有生之日的永无穷尽之期的死别之悲,和着血泪托出,感人至深。
梅诗声名甚高,就连皇亲国戚都常以好酒来换取梅诗,其诗还远播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百姓还将其《春雪诗》织在弓衣上。
南宋刘克庄则称梅尧臣为宋诗的开山祖诗.①可见其影响所及。
如果说梅诗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的话,那么苏舜钦的诗则是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②苏舜钦(1008- 1048年),字子美,号沧浪翁,著有《苏学士文集》。
他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自曾祖时移居开封。
出身于书香门弟、仕宦之家的苏舜钦,自幼即喜读书,弄笔砚③,年纪不大就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当时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舜钦与河南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之游。
④欧阳修曾说: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⑤,十分推崇他在诗文革新中的地位。
他于27岁中进士后,曾作过县令、大理平事等官职。
由于他在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等人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论说朝政,触犯了权贵们的既得利益,而埋下祸根。
后因进奏院祀神之事,而被诬陷削职为民。
后避祸移居苏州,筑沧浪亭,隐居不仕。
41岁病逝于复官上任之际。
苏舜钦在文学创作上推崇韩愈、白居易等人,他的文学创作以遭诬削职的进奏院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①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七四引。
②欧阳修:《六一诗话》。
③《苏舜钦集、上三司副使段公书》。
④《宋史?苏舜钦传》。
⑤《苏学士文集序》。
前期文学创作多与他的政治活动相联,大多以社会政治为题材,为文抨击时弊,可谓剖肝沥胆,义正辞严,其行文突破了骈四骊六的束缚。
诗歌创作则是抒发他忧国忧民之情。
与梅尧臣相比,在揭露社会黑暗上,更为大胆和直露,略无隐讳。
如《感兴》(之三)、《己卯冬大寒有感》、《庆州败》、《蜀士》、《城南感怀呈永叔》、《吴越大旱》等诗篇,或揭露统治者阻塞言路、压制批评;或揭发军中赏罚不公;或指斥良师辱国之役;或将权贵们妒贤嫉能、排斥人才真象昭于人世;或深刻反映处于外忧内患中百姓的疾苦。
而《送李冀州诗》、《寄富彦国》、《送杜密学赴并州》、《送安素处士高文悦》等诗篇,则反映了作者在国家面临外患的情况下,鼓励友人奔赴疆场的英雄豪气。
正如作者在《吾闻》中所表达的那样:吾闻壮士怀,耻与岁时没;出必凿凶门,死必填塞窟。
风生玉帐上,令下厚地裂,百万呼吸间,胜势一言决。
马跃践胡肠,士渴饮胡血;腥膻屏除尽,定不存种孽。
予生虽儒家,气欲吞逆羯;斯时不见用,感叹肠胃热。
昼卧书册中,梦过玉关北。
这种梦寐不忘抵御外辱,期望建功立业于边关的英雄壮志,在宋代诗歌中最早是见于苏舜钦的作品。
苏舜钦这种感伤时事,壮怀激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思,不仅在重大事件上有所表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触景生情,感慨成篇。
如《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升阳殿故址》,由史喻今,用以警醒宋朝统治者。
《题花山寺壁》则以含意深长的诗句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来喻人事。
在《大雾》、《大风》、《扬子江观风浪》等诗篇中,作者以自然界的变化,来借景抒发愤世嫉俗、勃郁不平的情怀,表现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民生多艰的关注。
在《城南归值大风雪》中,展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精神风貌:既以脂粉傅我面,又以珠玉缀我腮。
天公似怜我貌古,巧意装点使莫偕,欲令学此儿女态,免使埋没随灰埃。
……不知胸中肝胆挂铁石,安能柔软随良谋!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复见天公乖。
应时降雪故大好,慎无改易我形骸!苏舜钦后期文学创作与前期相比,由于隐居生活使他的政治视野受到局限,所写的诗歌内容,主要是寄情山水和闲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