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诗歌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诗歌特点
• 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 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 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梦, 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都是 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为了矫正宋初 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 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 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今存《宛陵先生集》 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 《四部丛刊》本。
总之
• 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 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 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 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 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最凫眠岸有 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 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 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 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 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
1、体裁的平淡化 含义:所谓“平淡”,通常理解为梅诗中 所体现的自然淡远意趣,其中又包含语 辞的不事雕琢与情感的平和宁静这两重 要素,而后者可能更为传统文人所看重。
• 对于梅尧臣来说,生活中的主要困扰仍 是仕途挫折而非生活困境,须知当年梅 尧臣正因父亲去世而守制在家,经济状 况已不如平时,然而在这种情境之下, 政治上的失意仍是第一位的,生活上并 没有感到太大问题。所谓平淡诗风,平 和的心理占有相当比重,稳定的生活则 在事实上构成了平和心理的保障。需要 注意的是,梅尧臣的平淡诗风到晚年更 趋明显,而其对应的经济状况是晚景胜 于早岁,儿女婚嫁及父母终老之事俱毕, 生活较为宽裕,诗风与经济状况之间的 联系不可不察。
颔联
• 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 “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 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 复低”的具体化。第四句扣题目“山行”, 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 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 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 诗人优雅心情,开拓了山野的境界。
(二)、日常化
• 2、体裁的日常化 • (1)仕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提供 稳定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并非没有弊端, 而最为突出的负面影响便是对生活环 境的约束,以及由此而来对诗歌题材 的限定。
• (2)A所经历之地曾多次往来,缺乏惊喜; • B所历各地彼此邻近,自然面貌差别不大, 且所经路途为交通要道,设施完备,开发 充分,更难给旅行者以经验之外的新鲜刺 激; • C旅行目的明确,家属亦往往随行,心态因 之稳定,不至于产生前途未卜的恐慌或形 单影只的孤独等情感波动。
颈联
• 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 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 如果说“千山高复低”是相对的静态景物 的话,这两句则是专写动态景物。所以中 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 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 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尾联
• 紧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 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 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通过“幽径”写出 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
辩证看待
• 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 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 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 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他对开辟宋诗的道 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 老自有余态。”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后村诗话》),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 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 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胡仔《苕溪渔隐丛 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钱 钟书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 望,起极大的影响。”这些评论都很有见地。
• 梅尧臣任建德县令的期间,县署外有圆破旧的 竹篱,常年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民众勒索的 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 植了一丛竹子。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 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对于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名人,且 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形式表 达民间百姓的怨愤,人民自然崇敬他、热爱他。 所以梅公的德政、仁政在时隔九百多年后的今 天仍在东至人民中传诵。
三、诗作特色
1、农村题材
• 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 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 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 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 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 《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 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 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 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 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 被称为“苏梅”,又和欧阳修是好朋友,都是 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 响。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 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 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 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 “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 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
3、憎恨守旧
• 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 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 腐朽势力的憎恨。
4.描写山水
• 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 《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 等诗,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 的哲理。
• 他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16岁乡试 未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攻读再考, 就跟随叔父到河南洛阳谋得主簿(相当于现今的 文书)一职,后又在孟县、桐城县连续担任主簿 职务。在连任三县主簿之后例升知县,召试, 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 官之称。梅尧臣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抱有 远大抱负,他原名“圣俞”,后改“尧臣”, 意为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 有遇到圣君。
梅 尧 臣
一:人物生平
• 梅尧臣:中国北宋诗人。宣城古名宛陵,故 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 县官属。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 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在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 梅欧或苏梅。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 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 《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 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 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 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 苦。
•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 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 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 《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 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对浮艳空洞的诗风, 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 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一著名的 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 惟造平淡难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 致的
• 梅尧臣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 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 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 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 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 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三、诗风
(一)平淡化
鲁山山行
• • •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题材:五言律诗
首联
•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开 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一个 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的心情,第二 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按 常理,应该是“千山高复低”的景象,使 得诗人感到正好与自己喜欢山野风景的情 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 野风光的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