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终结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工资上涨带来的影响
工商管理1124 潘菲A08110952
摘要:中国目前正面临工资不断上涨的压力,理论界普遍认为工资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并对我国制造业造成冲击。通过对工资水平全面上涨分短期和长期的作用机制分别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工资全面上涨仅在短期内对物价上涨和产出下降起作用。通过加强就业管理,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就业者和就业岗位匹配,同时完善市场体系,有利于治理工资上涨带来的短期价格上涨。
关键词:价格水平;事业;名义工资;通货膨胀
一、国内外研究评述
关于工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研究:Frledman(1968)和Phelps(1970)运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并根据市场价格的生成机制得出名义工资与通货膨胀相互作用的“工资-价格”螺旋。Hropfenbrenner和Holzom(1963)认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本意是强调垄断所导致的工资和价格水平高于均衡水平的现象,其并不能排除诸如货币供给、收入和支出整张等因素影响。Batten(1981)指出“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理论中忽视了政府的作用,供给仅会造成相对价格变化,并不会影响到一般价格水平。范志勇(2008)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也表明: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为流动性过剩和需求拉动。而成本推动仅排在第三位,周其仁(2010)直接把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1.国外研究评述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会自动均衡的"神话"。发现"工资—物价螺旋上升"机理,是凯恩斯对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凯恩斯从经济运行层面揭示了"物价上涨总是跑在工资上升前面"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对我们正确认识通货膨胀时期工资与物价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启迪与借鉴。在当今中国,如何认识"工资—物价螺旋上升"之机理、效应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治理对策,是摆脱严重通货膨胀困扰、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对待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扩就业、降物价、增工资是当前中国摆脱通货膨胀的三大良策。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膨工资一价格螺旋由于企业之间工资的相互攀比,导致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现
象。在欧美国家,工资的确定是通过工会和雇主协会集体协商谈判而达成的协议。在集体谈判中,工会常用其他企业或部门从事同祥工作却有较高工资的例子要求雇主增加工资,即要求同工同酬,因此而导致工资的相互攀比,形成工资循环上涨的局面,这种跳背游戏被称作蛙跳。蛙跳的效果是要保持一个持续而又合理的工资增长率。当工资的增长率适合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或适合利润的增长,或可以由降低其他费用所弥补时,蛙跳就不会对经济造成危害。否则,增加工资费用,势必迫使雇主抬高商品出售价格,价格上升自然会增大生活费用。这种情况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蔓延开来,结果,增加的工资已经被价格的上涨抵消了,又要求更高的工资,便形成了这种工资、价格轮番上涨的“工资一价格螺旋”。短期内增加工资会给职工带来收益,但从长期看,在通货胀情况下,增加工资带来的不是收益而只是副作用,会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
2. 国内研究评述
长期以来,我国一向将引起和制止通货膨胀的问题从纯理论的角度去考察。在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在评价经济与社会发展时被提到了首位。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本身具有复杂的作用。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形成工资一价格螺旋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决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那么,它也不是通货膨胀
的推进原因,原因是需求的拉上。“成本推动型通胀”也不那么经得起推敲。按照有的教材,所说“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是为“本型通胀”。进一步分,还有工资推动型通胀、农产品价格推动的通胀、甚至“利润推动型通胀”等等。
二、工资上涨短期与长期作用
鉴于工资“向下刚性”的特性,一旦启动工资上调之后,就很难再掉头向下了,企业与经济的运行成本必然由此踏上上行的“不归之路”。工资上涨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提高工资有利于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符合经济理性的。对于生产者来说,只有它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售出并实现利润之后,才有可能持续经营和扩大再生产,否则生产过程就难以为继。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也会不时出现,但总体来讲市场经济中决定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已不再是生产能力的限制,而主要是需求。在我国全面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之后,情况更是如此。
2、提高工资可以传递一个利好的市场信号,进而产生联动效应,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经济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链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两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而达到平衡。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生产和消费不可能总是平衡的,经常会出现某种失衡。例如由于消费不旺,造成市场价格的下降和产品的积压,尽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者却不愿或不能扩大生产;而对消费者来说,由于生产不足而导致收入下降,也不愿或不能增加消费。长期来看,价格机制的作用会引导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但短期内却往往难以完成这一过程,甚至会加剧这种失衡。如果生产者为避免库存积压而大量减少生产和解雇工人,而消费者也因担心失业而大量减少当期消费,生产和消费就会双重萎缩,产生长期的、严重的经济萧条。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几乎在瞬间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从繁荣跌到谷底,而且在数年内都未能恢复。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各国政府都经常采取措施对经济运行加以干预。
3、提高工资可以激发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