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美华中学何嘉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汤)
6
Step 2 Leading-in
Teacher acts with the Ss about “the Class rules” Teacher help the Ss to know what correct “Class rules” are
Four Ss individually act Lead in the topic
情态动词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从小学课本四年级下册起,就开始出现情态动词 may 和 can,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 了 must,以及它们的否定形式、一般疑问句形式和相对应的回答形式和方法,甚至还出 现情态动词运用在特殊疑问句句式中这种情况,可以说情态动词从小学开始到初中现阶 段,课文从来未停止引用过它们,而是一直把他们作为一种语言的基本要素(就像普通 的动词或助动词一样)在课文中的听说读写中反复出现。但之前的教材只是处于一种
初一下 U6“情态动词在写作中运用”教学设计
授课者:广州市美华中学 汤兆祺
时间:2013 年 5 月 9 日
执教班级:初一(10)班
地点:本班课室
教学目标
贯彻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学生
个性化学习进程,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独立运用知识的空间,
教学理念和目标 在这种环境下引导学生去探究未知,培养学生自主捕获信息、
as many as they can in the try to find out how
students.
song and try to guess the many “Modal words”
meaning of the modal they have heard in the
verbs.
优品课件之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2课 桥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2课桥初中美术教案:第2课桥[教案]何嘉僖老师的桥教案课目第2课桥年级 7年级下册桥执教何嘉僖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利用简单的桥梁模型折纸设计表达友情的立体贺卡;学生能够实施桥梁实地艺术考察任务。
多媒体课件以及纸材、刀、玻璃板、尺等。
一、欣赏导入1.学生欣赏纸质桥梁模型。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生活中看到过哪些桥梁?这些桥梁的造型有何不同?(对桥梁的作用、造型结构、艺术特征有初步的认识)3.教师:古往今来,桥梁一直扮演着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角色,人们对桥梁也倾注了许多美好、丰富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用简易的桥梁折纸设计立体贺卡,表达一份对朋友的友情吧。
纸质桥梁模型实物、生活中的桥梁图片。
二、演示讨论1.展示桥梁立体贺卡。
2.平展贺卡,展示平面图。
3.课件演示制作桥梁折纸立体贺卡。
(三维动画效果给学生以直观感受)4.学生观察思考:1)材料要求2)结构要求3)制作步骤4)制作要领5。
学生针对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6.教师小结。
7.针对折纸桥梁贺卡的造型做进一步的探讨,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更多的切割、折叠等技巧进行制作。
桥梁立体贺卡实物,桥梁立体贺卡平面图,演示桥梁折纸立体贺卡制作步骤,折纸桥梁贺卡的造型的变化。
三、学生尝试1.学生制作折纸桥梁贺卡.写上祝福的语言。
(注意设计时考虑文字的位置)2.征求学生的意见,同学间相互交换作业。
四、欣赏讨论欣赏不同造型的桥梁图片,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问题的探索热情。
(位于湖南省通道县的普修桥,始建于清代,它与当地的侗族民俗习惯、民俗活动有密切联系;河北省赵县的安济桥,建于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不同造型的桥梁图片。
五、考察安排1.把全班分成几个考察队。
2.分配考察任务。
3.每队提出考察方案,讨论确定,课外实施。
六、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应准备的工具,以两名同学为一组带筷子或棉签棍。
存在探索型问题
广州市美华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课题:存在探索型问题的解法学科:数学
授课者:陈秀英时间:2013年5月24日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归纳存在探索型问题的解题方法:
条件A 结论C 探索存在性条件B(或存在性结论D)
步骤:
1、假设C成立(或寻找C成立的等价条件)
2、结合条件A,分析、推理出某一结果(B或D)
3、若结果合理,则“存在”;结果不合理,则“不存在”。
布置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和《测评》P
课后思考:
学生先用自己的
语言归纳,教师再
精炼、概括。
细
心。
使
学
生
学
会
熟
练
运
用
知
识、
巩
固、
拓
展
知
识
板书设计
左侧黑板:
存在探索型问题的解题步骤:
1、假设C成立(或寻找C成立的等价条件)。
广东省广州市美华中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3《余角和补角》教案
-解决综合问题: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复杂问题中,如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角度的分解等,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说明: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余角和补角》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在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调整。
首先,我发现在理论讲解部分,尽管我详细解释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但学生们似乎仍然难以把握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感受余角和补角的应用,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
-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区分:学生容易混淆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教师需要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性质的理解与应用: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够将这些性质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是学生的难点。例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一个角的余角等于它的补角减去90°”这一性质,教师应提供丰富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消化这一难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来直观演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余角和补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加强逻辑推理能力,运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解决具体问题,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日,多种形式,多种主题内涵的挖掘,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产生了与民族文化的心灵碰撞,激发了学校成员共同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愈来愈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5.开展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鉴于目前学校独生子女多、学生心理脆弱、产生心理问题学生明显增多的特点,我们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我们还成立了家长学校,由心理教师定期讲课,指导家长在某一时期在家如何观察孩子、指导孩子、教育孩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正跋涉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这条崎岖的教学旅途中,在这条道路上,会有困苦,有坎坷,有挫折,但我们相信,凭着拼搏不息的精神,我们会有收获的欣喜,更会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编辑鲁翠红情感作为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丰富了我们的内心生活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教学中,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推动教学的良好发展,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与学,而且对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参与的实质对于目前的初中生而言,由于年龄普遍较小,学生对教学中的情感参与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情感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好奇心等。
学生的情感参与的实质主要是学生通过情感的参与能够全身心地配合教学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
那么,要使学生情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具备以下两点:1.使学生认同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中充分理解其目标存在的意义。
为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课程的标准和相应的教材内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此将每一堂课进行落实,并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2.加强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性,促使学生能够全面考虑问题,并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早已潜移默化将情感参与到教学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学设计(广州市美华中学-周瑞贤)
板书:坚定立场广交友
因此在美国开始与中国走向正常化时,我们也迎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日本。
三、中日建交
?为何日本不走在美国前与我们交往呢?
→日本长期追随美国。中美关系的改善极大的冲击了日本。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在1972年底就有28个国家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年外交上迎来了可喜的成果。这是很高兴的事情。讲到高兴地事,不知在你很高兴地时候你会怎样表达出来呢?请***和大家分享。示范,大家感受到愉快吗?
(材料)
材料一、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心。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观点是什么?(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底线,坚定的,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不作任何让步。
?从1972年访华到1979年美国才最终选择与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经历7年的时间。
→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当美国敌视、孤立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的?(独立自主求突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新中国外交形势图
?我国外交的形势?
美国敌视、孤立中国
?面对外交困局,我们如何突破呢?我们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广东省广州市美华中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3.3《余角和补角》教案设计
4.3.3余角和补角(2)【课题】:方位角方案一:【设计与执教者】:广州市美华中学【教学时间】:【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计算角的度数【教学目标】:(1)了解方位角(2)会画方位角(3)会由图写出方位角【教学重点】:画方位角【教学难点】:由图写出方位角【教学突破点】:【教法、学法设计】:启发引导、讨论探究【课前准备】:一张公园的地图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学习新知教师展示一张公园的地图,问:你们去公园玩,会看地图吗?能说出两个景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吗?学生讨论后,教师介绍方位角。
方位角:有时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的角,叫做方位角。
例2 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
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既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
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的射线。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方位角的画法,并示范客轮B的画法,讲清步骤,再由学生画出表示货轮C和海岛D的射线。
)通过公园地图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兴趣。
例2先由教师与学生探讨画方位角的方法并作示范,再让学生动手,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基础训练练习:1、按照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规定画出东南西北的十字,然后在图上画出鄙视下列方向的射线:(1)北偏西30°(2)南偏东60°(3)北偏东15°(4)西南方向(南偏西45°)2、习题4.3第12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方位角的画法。
拓展提高1、A点看B点的方位是东偏南30°,则B点看A点的方位是2、有一张地图,有A、B、C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染,C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了,但知道C地在A地的北偏东30°,在B地的南偏东45°,你能帮他确定C地的位置吗?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位角的画法以及方位角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学科:语文
授课者:何嘉慧时间:2013-05-0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
2.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的技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重点分析人物外貌描写;
2.赏析语言描写,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结,并试改句子:
a.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切忌面面俱到;
她的头很小,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不高的小鼻子,一个小小的嘴巴。
改写:
她,玲珑娇小,却有着一双又大又圆,摄人心魂的迷人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时而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活泼。
b.使用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瞧她那鼓鼓的脸蛋上,镶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
改写:
瞧她那鼓鼓的脸蛋上,镶着一双透着活泼机灵的水汪汪的大眼。
进行写作。
阅读评分标准,评改展示答案。
评分标准:
1.能抓住人物特点。(5分)
2.运用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表现性格的词语。(3分)
3.运用修辞手法。(2分)
作业:
1.完成学案第四题,并修改外貌描写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技巧。
难点
理解贝多芬耳聋后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教材分析
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崇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但《音乐巨人贝多芬》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与以往我们认识的贝多芬不同的一个形象,这篇课文中的贝多芬是一个在逆境中挣扎的英雄,也是其独特之处。
学情分析
课文对于学生来说,通读不难,但未能发觉其布局、描写之精妙,需要老师启发;对于反映贝多芬内心的语句,学生未能深入挖掘其意义,所以需要老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中去。
教学准备
教学PPT;学案;《命运交响曲》节选;学生照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音乐
导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初识
人物
课后练习,研讨句子含义: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赏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表达了,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提问:这一部分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三)研读贝多芬的语言,理解“贝多芬口中的贝多芬”,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一)提问:
回顾文中的外貌描写,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二)展示学生照片,根据所学试写人像。
(三)展示学生答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修改。
小结全文内容以及写法上的特点,布置作业。
明确:不修边幅、沉郁凝重、刚毅顽强、坚忍无比
明确:正面描写、语言描写
请学生小组讨论,按格式说话。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表达了。
明确: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贝多芬自己比作老狮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般人对贝多芬的误解,表达了贝多芬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让学生学会从原文中摘取答案,圈点勾画;从女佣角度理解常人眼中的贝多芬。
重点分析文中的外貌描写部分,读懂客人眼中所见的贝多芬的形象特点。
分析人物的语言,了解从语言透露出来的贝多芬的精神。要求学生按格式说话,锻炼其表达方式,并掌握如何对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赏析。
回顾课文,理解文章外貌描写的妙处。结合例子分析,更能清晰掌握修改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
学生回答听音乐的感受,并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完成《学案》上关于作者生平的填空题。
完成《学案》的第二题,给加点的生字词写上拼音。
辨析词义,回答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在《学案》动笔写答案:
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交谈——贝多芬留客人吃晚餐——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景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根据刚才概括的内容,课文按照访问的顺序,从哪几个角度塑造了贝多芬的形象?
(一)整理“女佣口中的贝多芬”,说说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小结强调:
描写角度:侧面描写
(二)整理“客人眼中的贝多芬”,完成表格。
说说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二、
检查
预习,
夯实
基础
三、
默读
课文,
整体
感悟
四、
研读
赏析,
走近
巨人
五、
学以
致用,
仿写
人像
六、
教师
小结,
布置
作业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学生完成《学案》。
展示拼音,组织校对答案。
展示注释,让学生找出对应生字词。
提问:“客人”访问贝多芬期间写了哪几件事?(按照“谁+干什么”的思路概括)
文章以访客拜访为开头,三个不同角度切入进行诠释,将贝多芬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全文层层深入,探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他心中的痛苦,对音乐的执着。
学习本文的重点不仅在于理解贝多芬的形象和其顽强抗争的精神,还在于针对学习其特出的外貌描写部分,通过直接使用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进行外貌描写,使人物性格更突出。
2.完成《学评》48-49页。
这一环节的内容可让学生主动畅谈对贝多芬的音乐的印象,初步体会贝多芬音乐中的精神力量。通过完成《学案》,加深对作者的相关知识的印象。
检查预习情况,将生字词的拼音、字形、字义进一步落实。
整体感知课文情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探讨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贝多芬的形象。
明确:女佣口中——客人眼中——贝多芬心中
默读1-5自然段,按照“家庭布置”,“饮食习惯”,“脾气性格”三方面,在课文中勾画相关的词语,归纳形象。
明确:
家庭布置:杂乱无章,凌乱不堪;
饮食习惯:简单随便;
脾气性格:厌恶打扰,追求孤独安静,生活独立。
朗读6-9自然段,并根据表格,根据“肩、衣、手、脸、发、眼、鼻、嘴、颏”等方面进行整理,在文中划出描写贝多芬的“外貌特征”与“性格特点”的词语。
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写的是同班同学,能使写作的热情更高涨。评改按照评分标准能落实按照各项要求来写,经过修改后更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