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元燃料与燃烧章节测试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酸雨的产生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D.液化石油气罐放置时要离火源一定距离,防止发生爆炸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变红色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3.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裁玻璃C、氮气保护食品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4.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在南海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水合物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5.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冰水混合物7.如图所示,在左、右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 ( )A.左瓶没有任何变化,右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左右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两瓶都变瘪C.左瓶变瘪,右瓶试液变红D.左右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左瓶变瘪,右瓶外形不变8.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A B.B C.C D.D9.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定是CO2 B.一定不是O2 C.可能是CO2 D.可能是氮气10.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离CO2、CO混合物时,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B.只用一种试剂无法把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三种溶液区别开C.要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盐酸可加入过量的C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D.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KOH、Na2SO4、CuSO4、MgCl2鉴别出来11.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2.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发热的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有火焰C.燃烧一定有化学变化D.要使火熄灭,必须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3.保护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 )泄漏,马上点火燃尽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5.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用火柴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量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隔绝空气D.存放酒精灯时远离火源——主要防止酒精挥发 6.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 .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8.图书馆、档案室的火灾,可用( )。
A .水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 .泡沫灭火器D .液态氧气9.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综合试卷3鲁教版
第六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刚好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解答】解:用沙土盖灭火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没有撤离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变更,盖上沙土能够降低温度,但是不是主要缘由.由分析可知,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故选:A.【点评】物质燃烧须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行,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2.液体打火机中所含的可能物质,是在加压的条件下转变为液态而储存于打火机中,当打开开关(减压)时,又简洁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而燃烧.下列所给物质中,作液体打火机燃料的是()编号 A B C D化学式CH4甲烷C2H6乙烷C4H10丁烷C6H14己烷沸点/℃﹣164 ﹣88 ﹣0.5 69A.A B.B C.C D.D【考点】运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液体打火机中所含的可能物质,是在加压的条件下转变为液态而储存于打火机中,当打开开关(减压)时,又简洁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而燃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CH4的沸点很低,不简洁液化,故选项错误.B、C2H6的沸点很低,不简洁液化,故选项错误.C、C4H10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易变成气态,故选项正确.D、C6H14的沸点较高,不简洁汽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气体的沸点越高越简洁液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运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A.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从b管通入B.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管通入C.除去空气法的CO2,则空气从a管通入D.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从b管通入【考点】氧气、二氧化碳试验室制法的比较.【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分析】A、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CO2从a管通入;B、用排空气法收集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O2从a管通入正确;C、除去空气中的C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则空气从a管通入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从b管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解答】解:A、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CO2从a管通入,不能从b管通入;B、用排空气法收集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O2从a管通入正确;C、除去空气中的C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则空气从a管通入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应当从b管通入,这样可以把水彻底的排出,否则会导致氧气从b跑出,不能收集到氧气;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有时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还要记忆气体的三种收集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干脆加热,纸船安稳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缘由是()A.纸不是可燃物 B.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课本学问同类信息;压轴试验题.【分析】依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须要同时满意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A、纸船是可燃物,故A说法错误;B、纸船与氧气接触,故B说法错误;C、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所以纸船不会燃烧;故C说法正确;D、此项为干扰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的理解与驾驭,并能在生活中敏捷应用.5.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汲取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缘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四周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学问的信息;压轴试验题.【分析】依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须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环境温度降低,但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故A错误;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B正确;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削减,从而减低可燃物四周氧气的浓度,故C正确;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问进行.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试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考点】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难度】易【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依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分析推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行选;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行选;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说法正确,故C不行选;D、试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D可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制取方法的驾驭,难度不大.7.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亲密()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学问的信息.【分析】可燃物燃烧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铁在氧气中能够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就说明铁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解答】解:灼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太小,没有达到能使铁燃烧的程度,即铁是否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方面的学问,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并不是全部物质在温度达到着火点时遇氧气就能燃烧,因为有些物质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8.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A.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B.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应量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削减热量散失【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学问的信息.【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削减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解答】解:A、把煤炭磨成粉状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煤的燃烧.故错误;B、把柴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柴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柴油的燃烧.故错误;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应量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错误;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削减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方面的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9.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考点】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学问的信息.【分析】依据适合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条件考虑,操作简洁,制取气体要纯.【解答】解:A、煅烧石灰石操作困难,不简洁收集气体,故A错误;B、点燃木炭不简洁操作和收集,并能产生一氧化碳,故B错误;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操作简洁,反应速度适中,适于收集,故C正确;D、由于碳酸不稳定不简洁制取,也不简洁操作.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试验室制取气体药品的选择方法,驾驭了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10.对“杯水车薪”说明正确的是()A.水不能燃烧B.水少了不能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着火点C.水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氧气不足可燃物不能燃烧【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需同时具备,缺一不行.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解:杯水车薪指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快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说明成语的含义方面的学问,可以依据包含的实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视察如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SO2、NO2B.CO2、CO C.SO2、CO2D.NO2、CO【考点】运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依据已有的学问进行分析,化石燃料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解答】解:A、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但是不是酸雨,一氧化碳不能形成酸雨,故B错误;C、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但是不是酸雨.故C错误;D、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但是不是酸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酸雨形成的物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问进行.12.我国部分省已起先运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运用乙醇汽油能削减有害气体的排放C.用玉米、薯类等发酵可以制得可再生能源乙醇D.用石油可炼制汽油【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运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环境爱护.【分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燃烧时能削减有害气体的排放,乙醇可以运用粮食发酵法制得.【解答】解: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汽车运用乙醇汽油能削减有害气体排放,故B正确;C、乙醇可以运用粮食发酵法制得,故C正确;D、石油分馏可以制得汽油,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醇汽油的有关学问,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问结合选项的叙述进行.13.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平安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氢气是一种新能源.氢气热值高,水作为其原料,资源实在太丰富了,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解答】解: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氢能源的优点,但氢能源也有缺点,如:氢气制备成本高、不易保存、平安性低等,同学们须要全面的分析问题.1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自然气管道漏气,马上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考点】运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学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依据灭火的原理推断.B、依据防止损毁电器及触电的状况推断.C、依据灭火器和种类和适用范围推断.D、依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推断.【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马上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法正确.B、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行干脆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所以说法错误.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爱护书籍,所以说法正确.D、马上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所以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平安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学问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解题时要留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事故的防护措施等.15.2012年5月27日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启航深人南海北部区域“精确调查”可燃冰资源.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自然气形成的冰态物.其化学式为()A.CO2B.H2O C.CH4D.CH4•XH2O【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自然气形成的冰态物,自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属于有待开发的新能源.【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故选项错误;B、水的固体是冰,故选项错误;C、甲烷常温下是气体,故选项错误;D、自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探讨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仔细把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16.(12分)我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改为自然气,小明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填空:(1)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自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填“增大”或“减小”),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3)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从低于灶具的地方移到高于灶具的地方,其缘由是.【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学问.【难度】中【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留意配平和条件;(2)可以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微观粒子个数比进行分析比较;(3)依据甲烷的密度大小分析.【解答】解:(1)丁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和自然气时,自然气消耗的氧气少.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灶具如需改燃自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增大燃料的进气量,削减空气的进气量;(3)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高一些.答案:(1)2C4H10+13O28CO2+10H2O;(2)减小;空气;(3)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料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学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留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7.(12分)探究燃烧条件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1)由该试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2)试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试验中运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4)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考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中【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试验设计中的限制变量思想;科学探究.【分析】可燃物燃烧具有两个条件.在这一试验中我们利用铜的导热性,使白磷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不易燃烧.【解答】解:(1)可燃物要燃烧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3)在本试验中铜片能传热,利用这一性质给白磷和红磷加热;(4)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是加热铜片温度,隔绝空气;故答案为:(1)氧气(O2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2)4P+5O22P2O5;(3)导热性;(4)供应热量;隔绝空气(或氧气).【点评】在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将白磷放在铜片上和水中,目的是作比照,得出燃烧必需有氧气参与.18.(6分)如图是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生成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试验过程中加注的稀盐酸的液面必需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的理由是.【考点】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难度】难【专题】常见气体的试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依据检验图中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视察液柱假如不下落,则气密性良好进行分析;(3)依据收集气体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解答】解:(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2)检验图中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视察液柱假如不下落,则气密性良好;(3)长颈漏斗的末端肯定要伸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3)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比较细致、全面,驾驭试验室制取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等学问,并会结合装置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解答该题,对可能出现的试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说明,可以采纳把握全局的策略进行分析.三、试验探究题(共12分)19.(12分)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试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快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难【专题】填写试验报告题.【分析】(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随之增大(2)物质的燃烧须要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达到着火点(3)燃烧仅仅达到着火点是不能燃烧的,还得有氧气【解答】解:(1)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也会随着增大,由于A处的压强大于标准气压.故烧瓶内的沸水要高于100℃,故本题答案为:高于100℃(2)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是温度较高能够是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本题答案为: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3)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足够的氧气,故本题答案为:移离蒸气能保证有足够的氧气【点评】燃烧须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行,在详细应用时要留意,必需同时满意.四、计算题(共13分)20.(13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试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试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及剩余物的质量150 克12克157.6克(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难度】难【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在本题中,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削减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然后再求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有:一设、二写、三找、四列、五答、六查.留意事项有:设未知数不带单位,计算过程中要带单位,结果要带单位.【解答】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150g+12g﹣157.6g=4.4g.故答案为:4.4克;(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00 44x 4.4gx=10g×100%≈83.3% 答: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是83.3%.故答案为:83.3%.【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于表格型计算题.要充分利用“遇到差值想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求气体的质量,然后再求其它物质的质量,要会分析表格的数据.做题时要留意:化学方程式要写正确,始终不要遗忘质量守恒定律,本考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中.。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 .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C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D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有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n 纳米()91nm 10m -=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B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完全不能燃烧的新材料C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④干冰可制造舞台云雾.A .①B .②C .③D .④6、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等。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D.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7、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8、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9、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范围: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C.氢气D.煤2. 2020年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形成隔离带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4.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生活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5.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散热的速度快C.木柴和空气能充分接触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7.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红色—紫色—红色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紫色—蓝色D.红色—无色—红色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9.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二、填空题(共36分)11.(10分)能源、环境、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鲁科版九年级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鲁科版九年级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2)。
措施不正确的是()。
A.严禁带火种上山B.为便于春季田间管理,提倡烧荒C.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D.及时检查余烬,防止死灰复燃4.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5.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
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中,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其中有错误的是()。
7.(2011·黄石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8.(2011·日照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9.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10.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强化训练1.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B.变霉有大米,要煮熟后食用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 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清除了可燃物3.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B.C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4.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5.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6.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rray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7.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8.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11.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1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3.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14.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15.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16.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J一、单选題(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嘴吹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立即用锅盖盖灭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了,立即用水浇灭D.在煤炉旁边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卞列图标不属于消防标志的是3.兰州市政府去年冬季对个体用户实行定时定点点燃蜂窝煤,并要求使用低硫优质煤, 主要是为了防止卞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A.SO:B.COC.CO:D.NOc4.卞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插入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B.玻璃仪器的内壁没有水珠说明该玻璃仪器己经洗净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眩码再加质量人的祛码D.为了节约药品,用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6.卞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牛奶B.矿泉水C.食■醋D.柠檬汁7.大庆被誉为“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含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B.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燃料D.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因此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8.实验室里鉴别卜•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比较硬度)B.二氧化碳和氧气(带火星木条)C.蒸憎水和双氧水(加入HnOjD.蔗糖和食盐(品尝味道)9.卞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都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1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和皿C.用酚酿试液鉴别桶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11.在探究二氧化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几位同学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D.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人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在CL中燃烧生成HC1,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是气体②都可用于灭火③都是氧化物④都易溶于水⑤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A.®©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③⑤1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0:井》CO,B.Fe+O2^^Fe3O(C.御+02―C02+H:0D.Cu+加热》CuO15.实验室用大理石和桶盐酸反应制备CO:,卜•列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中属于能用于制备C0,的发生装置,且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A.AB.BC・CD.D二、填空题16.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测试题(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题号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B .蒸汽锅炉爆炸C .气球爆炸D .车胎爆炸2.(广东中考)“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出行多乘交通工具B .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 .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3.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其中有错误的是( ) 4.(辽宁中考)为了区分 O 和 C O 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22 A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 .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一定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5.(绥化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 .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D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6.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 C O 观察 C O 的颜色 , 2 2 B .将 C O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 C O 能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酸性2 2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C O 是否收集满2 D .将 C 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看到白色沉淀产生2 7.超临界 C O 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
下列有关超临界C O 流体的说法2 2 错误的是( )A .不能燃烧B .是C O 呈现的一种状态2 C .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 D .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8.(娄底中考)2016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B.燃烧都会发出光能和热能C.对于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升华C.燃烧D.蒸馏4.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A.提倡“低碳生活”B.开发绿色能源C.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D.分类回收垃圾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6.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7.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构成B.性质与用途C.化学之最D.化学与生活8.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我们要把辽阳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10.下列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二氧化碳制化肥B.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60用于超导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制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电器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C.风把蜡烛吹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D.高温物质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1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用作装饰材料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14.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圆圈代表碳原子)。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试题(含答案)1 / 9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B .煤气燃烧C .水果榨计D .光合作用2.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 .清除可燃物C .隔绝空气D .防止食用油溅出3.下列总结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试管、烧杯、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 .CO 、SO 2 、NO 2 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4.由下列描述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B .在空气中点燃甲烷: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C.在空气中点燃镁带: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7.下列灭火方式不正确的是( )A.白磷着火时用沙土盖灭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棉被盖灭C.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停止加热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中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2019 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聚焦空气污染”这一主题。
《燃烧与燃料》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某班同学在郊外野炊时发现烧柴的火不够旺,于是把柴架空些,柴火逐渐旺了起来,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C.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散热快2.远古时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够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①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②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③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3.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D.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生长5.把块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A.降低着火点B.散热面积大C.方便运输D.使煤和空气充分接触6.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7.用石灰浆粉刷过的墙壁,日久变硬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蒸发了B.二氧化碳和石灰浆反应后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C.石灰浆变干燥了D.石灰浆变成了生石灰8.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在化学反应A+B=C+D中,8g A和1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 C,若有12g 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A.20g B.24g C.15g D.21g10.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扇子扇煤炉火D.木杆末端浸沥青11.下列实验现象和事实相符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生白色固体12.把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B.水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A.分别通入石灰水B.分别点燃C.分别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D.分别闻气味14.点燃一根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过一会儿,可看到杯出现水雾,迅速倒转烧杯,往杯里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出蜡烛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5.把A克的双氧水与B克的二氧化锰放入制气装置中混合制取氧气,到不再有气体放出时称量,称得装置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克B.(A+B﹣C)克C.(A﹣B﹣C)克D.(A+C﹣B)克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④收集气体⑤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A.①③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⑤②④17.鉴别一种固体是否是石灰石,应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B.紫色石蕊试液C.石灰水D.盐酸和石灰水18.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最可靠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熄灭C.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闻一闻该气体的气味1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酸后,过一会石灰石表面几乎不再产生气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A.试管没有塞上橡皮塞B.没有给试管加热C.加入的可能是稀硫酸D.加入的是浓盐酸20.某纯净物4.6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4克水和8.8克二氧化碳,则该纯净物的组成是()A.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B.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一定含C、H两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21.久盛有石灰水的烧杯时间长了烧杯的内壁上常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该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形成该固体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洗去该固体,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在煤矿的矿井里,若甲烷的量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措施.23.把干燥的石蕊试纸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填变或者不变)___________色,再将其用水润湿,石蕊试纸___________色,再将润湿的石蕊试纸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色,说明,石蕊试纸变红色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2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金属Mg不仅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CO2中也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的单质,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室金属Mg着火,能否用二氧化碳来灭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题你对燃烧又有什么新的认识?.三、实验题26.实验室中常利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_____,若要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通常将二氧化碳通入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的速率太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加热①2NaHCO3=Na2CO3+CO2↑+H2O和②NH4HCO3=NH3↑+CO2↑+H2O的方法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若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3)通常不选择方法②制取二氧化碳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只能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5)硫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的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以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制取硫化氢气体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硫化氢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硫化氢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实验室制取气体,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装置,首先要研究____________的状态,其次是反应的____________,生成气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装置图(1)指出途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 / 16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A .带火星木条B .紫色石蕊试液C .澄清石灰水D .带火焰木条2.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 .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3.某高层住宅发生重大火灾。
下列逃生措施①沿楼梯迅速上移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等待救援⑥跳楼,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③④⑤⑥D .①②④⑤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雾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生成黑色固体5.冬季室内燃煤取暖时,要注意保持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
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 .O 2B .N 2C .COD .CO 26.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 .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7.下列有关CO 2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CO 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CO 2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 2D .干冰可以用来实施人工降雨8.我国科学家在CO 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 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CO 2,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转化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B.反应中CO与O2的质量比为7:4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9.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10.水可以使燃烧的固体物质熄灭的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12.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C.紫外线消毒 D.煤隔绝空气加热13.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 / 1614.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 、Cu 2O .称取14.4g 仅含Cu 、O 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题(含答案)
B.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处理燃气罐着火:先用浸湿的被褥盖灭,迅速关闭阀门,再转移到安全地方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5.下列物质的用途及其依据的性质均正确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石墨是一种能导电的金属
A.水B.稀硫酸C.紫色石蕊试剂D.燃着的木条
二、填空题
13.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我们喜欢的计算机。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_____元素;硅原子中有______个质子;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R,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1)写出F、G两种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G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4)指出D和G在化学性质上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
1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六章燃烧与燃料章节测试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六章燃烧与燃料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①燃料燃烧②光合作用③动植物呼吸④微生物分解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地层深处高温、高压复杂变化而形成的B.化石燃料要紧成分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H2O等物质D.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4.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扑灭森立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5.航天探测发觉: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B.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C.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D.火灾发生到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7.今年5月,某养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峻人员伤亡事故,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B.赶快乘坐电梯逃生C.假如火势不大,可依照起火缘故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D.拨打火警并到窗口呼救8.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潮湿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能够操纵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能够用铁丝代替铜丝D.所用材料表达了资源利用意识9.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叶片直截了当放入水中加热B.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C.叶片放在水中再放入酒精中加热D.叶片直截了当放在酒精中加热10.无锡的部分公交车是以压缩天然气(CNG)为动力燃料。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化学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章节测试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化学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木炭熄灭B. 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C. 铜制品在湿润环境里生成〝铜绿〞D. 水受热逐渐蒸发2.防火、灭火、自救等平安知识是每团体应该了解的生过知识.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冷水浇灭C. 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封锁液化气罐阀门D.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中央匍匐行进3.在密闭容器中扑灭以下气体时,会发作爆炸的是〔〕A.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 氮气和氦气C. 氢气和空气D. 沼气和氮气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搜集方法时,以下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响,必需思索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5.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可制成干冰B. 二氧化碳能灭火只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协作用D. 可用石蕊试液或带火星的木条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6.以下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 AB. BC. CD. D7.如图,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翻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的上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木条熄灭更旺,由于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发生O2B. 木条熄灭状况不发作改动,由于瓶内盛放的也是空气C. 木条熄灭先旺后灭.由于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先发生O2后发生N2D. 木条熄灭,由于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使瓶口温度降低,且先发生N2,不支持熄灭8.每年世界上都有不可胜数的家庭发作火灾,假设知道一些家庭防火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防止或增加火灾。
以下说法你以为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及时改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缮失灵电器B. 电器着火运用水扑灭C. 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 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翻开门窗9.通常状况下,熄灭需求三个条件,如下图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熄灭与温度有关的是〔〕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②④10.物质在空气中发作的熄灭、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有如下共同点:①都放热②都很猛烈③都需求物质与氧气接触④都发光⑤温度都到达着火点⑥都属于氧化反响,以下都正确的一组是〔〕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⑥D. ②④⑥11.用嘴吹蜡烛,可以吹灭的缘由是〔〕A. 肃清了可燃物B. 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 隔绝空气D. 温度降至蜡烛着火点以下二、填空题12.学习化学可以协助我们处置许多生活中的效果。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CO2的排放: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 O2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中只有1种物质能够循环利用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2.“纸火锅”是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来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可不能被点燃,你认为“纸火锅”烧不着的缘故是()A.空气不充足,纸可不能燃烧B.纸火锅被加热时使纸的着火点升高了C.纸火锅里的汤料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时产生热量少,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3.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赶忙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赶忙盖上锅盖 D.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4.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的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 +CO↑+CO2↑+2H2O,通过如下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固体为胆矾,可验证气体产物中的水蒸气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D.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5.北京市已完成了“管道煤气置换为天然气”的工程。
天然气的要紧成分是()A.甲烷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的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依照化学实验常识,判定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赶忙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赶忙用水浇灭C.楼房着火时,赶忙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时,赶忙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8.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解析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面有关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先反省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 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C. 先加石灰石,后加稀硫酸D. 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看能否搜集满2.以下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肃清可燃物B.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 隔绝空气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局部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组装装置①时,先固定试管,后放酒精灯B. 用装置②停止实验时,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C. 装置②和装置③中的a端衔接后可用于制取搜集COD. 装置①中参与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4.以下动力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B. 氢气C. 石油D. 自然气5.以下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绿色植物光协作用吸收CO2释放O2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处置温室效应D. 倡议〝低碳生活〞,鼎力推行风能、太阳能等新动力6.以下四个装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随时控制反响的发作和中止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④7.以下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植物呼吸进程B. 硫在氧气中熄灭C. 酒的酿造D. 钢铁生锈8.当代社会简直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运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只要〝利〞而无〝弊〞,由于人类的生活和消费基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消费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 只要〝弊〞而无〝利〞,由于化石燃料的熄灭发生许多有害物质,招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 〝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但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效果D. 〝利〞大于〝弊〞,虽然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效果,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动力和物质资源,只需合理应用,就可以趋利避害9.以下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 森林着火,可在火区周围开拓隔离带B. 油锅着火,盖上锅盖C. 楼房着火,用高压水龙头喷水灭火D.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10.以下各组混合气体扑灭时,不能够发作爆炸的是〔〕A. 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B. 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C.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D.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1.绿色植物光协作用发生的气体是〔〕A. C6H12O6B. CO2C. N2D. O212.以下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B.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刻用水扑灭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盖上锅盖D. 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二、填空题13.以下CO2的制备装置中,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________ .A、〔1〕B、〔2〕C、〔5〕D、________ .14.在自然界中,经过氧气以及各种含氧化合物的自然或人工转化,构成继续、动摇的氧循环,从而维持了相对恒定的大气含量.〔1〕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________ 、________ 及________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在氧循环的进程中,以下消耗氧气的有________ ;发生氧气的有________ .①金属锈蚀②煤炭熄灭③植物光协作用④人呼吸⑤鱼呼吸⑥水生植物光协作用〔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填字母标号,双选〕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空气中的氧气处于静态平衡;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15.用以下物质:氧气、一氧化碳、干冰、二氧化碳完成空格:①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②影视舞台上常罕见到云雾旋绕的现象.发生该现象的物质是________;③吸烟有害安康.主要是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_.16.工业上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到上千摄氏度,欲能使煤分解成多种物质.以下属于煤分解产品的是〔________ 〕A.液化石油气B.煤气C.煤油D.________17.以下气体充沛混合遇明火能够会发作爆炸的是________A.氢气和氮气B.自然气和空气C.氮气和二氧化碳D.________三、解答题18.如图是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求:〔1〕此实验探求目的是什么?能证明CO2此性质的实验现象是什么?〔2〕CO2溶于水后能否发作了化学变化?你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简述实验操作进程与现象〕四、综合题19.阳春三月,济川初中春潮文学社的同窗一同骑着电动自行车外出踏青采风,〔1〕同窗们携带的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辣炒白菜B. 面包C. 蒸鸡蛋D. 苹果〔2〕自来水消费进程中,普通用氯气消毒(Cl2 + H2O = HCl + HClO)不法商贩用自来水替代矿泉水,请你设计实验协助同窗们确定所带的是矿泉水还是自来水(写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3〕同窗们看到农田中庄稼的叶色发黄,说明植物缺________肥,可施加氯化铵,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运用,缘由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木炭燃烧B. 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C. 铜制品在潮湿环境里生成“铜绿”D. 水受热逐渐蒸发2.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应该了解的生过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冷水浇灭C. 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3.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下列气体时,会发生爆炸的是()A.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 氮气和氦气C. 氢气和空气D. 沼气和氮气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可制成干冰B. 二氧化碳能灭火只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D. 可用石蕊试液或带火星的木条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 AB. BC. CD. D7.如图,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条燃烧更旺,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产生O2B. 木条燃烧情况不发生改变,因为瓶内盛放的也是空气C. 木条燃烧先旺后灭.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先产生O2后产生N2D. 木条熄灭,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使瓶口温度降低,且先产生N2,不支持燃烧8.每年世界上都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发生火灾,如果知道一些家庭防火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火灾。
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B. 电器着火应用水扑灭C. 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 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9.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②④10.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有如下共同点:①都放热②都很剧烈③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④都发光⑤温度都达到着火点⑥都属于氧化反应,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⑥D. ②④⑥11.用嘴吹蜡烛,能够吹灭的原因是()A. 清除了可燃物B. 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 隔绝空气D. 温度降至蜡烛着火点以下二、填空题12.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房屋失火后常用水来扑灭,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则用灯帽将其盖灭。
请你依据上述两种灭火的原理,各举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
13.石油是一种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 物,我们可以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 不同,将它们先后蒸馏分离,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产品.14.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________ 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________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15.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________ .16.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三、解答题17.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四、实验探究题18.某课外学习小组利用下面实验装置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2)实验室里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要看到装置D出现浑浊,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________,再通过装置D,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5)上面制取和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把所有装置连接成整套的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五、综合题19.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油库、面粉厂都要严禁烟火?(2)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燃料充分燃烧需要哪些因素?20.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A、木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B、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铜制品在潮湿环境里生成“铜绿”属于氧化反应,并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D、水受热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反应时进行的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答案】B【解析】【解答】解:A、易燃易爆品容易爆炸,所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故A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B错误;C、煤气或天然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家用液化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故C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D正确.故选B.【分析】A、根据易燃易爆品容易爆炸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C、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D、根据发生火灾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3.【答案】C【解析】【解答】解:A、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但没有助燃的氧气,点燃时不会燃烧或爆炸,所以错误.B、氮气和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不可燃,也不能支持燃烧,所以错误.C、氢气是可燃性的气体,空气中有氧气,二者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正确.D、在沼气和氮气中,沼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但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错误.故选C.【分析】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也就是说混合气体中同时含有可燃性的气体和能助燃的氧气两种物质,爆炸才会发生.4.【答案】D【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②③⑤需要考虑.故选:D.【分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式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5.【答案】B【解析】【解答】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所以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可制成干冰,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灭火,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其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物理性质有关,B符合题意;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氧气不能;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能变为液体和固体。
固体CO2俗名叫干冰。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
6.【答案】C【解析】【解答】A.会有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产生,A符合题意;B.镁比较活泼,依次反应速率比锌快,而且等质量时镁产生气体较多,B不符合题意;C.碱中加酸,PH值逐渐减小,C符合题意;D.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碱中加酸,pH减小,酸中加碱,pH增大。
7.【答案】D【解析】【解答】木条熄灭.因为空气中有78%的是氮气,21%的是氧气,液态氮沸点﹣196℃,液氧沸点﹣183℃,所以装在保温瓶中的液态空气打开瓶盖时,由于液态氮的沸点低于液态氧的,瓶口会出现大量的氮气,又因为氮气不支持燃烧,并且,液态空气在室温下迅速汽化时,带走大量热,致使木条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木条熄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8.【答案】B【解析】【解答】A、如不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电能转化成热能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火灾;正确;B、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不正确;C、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D、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门窗,否则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正确;故选B.【分析】A、根据电能转化为热能及燃烧的条件判断.B、根据防止触电的原则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D、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9.【答案】D【解析】【解答】要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必须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如可燃物相同,都与氧气接触.A、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C、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D、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各个实验条件分析: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10.【答案】 C【解析】【解答】解: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的共同点是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不发光也不需要达到着火点.故选C.【分析】根据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只发热不发光.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自燃是指由于缓慢氧化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后自行燃烧起来进行解答.11.【答案】 D【解析】【解答】嘴吹时空气流动温度降低,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