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考察报告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范文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范文一、学习考察概况为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找准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振兴九龙坡的使命感,结合全区正深入开展的"树立直辖意识,更快更好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区委副书记、区长秦敏为团长,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廖涛为副团长的区委中心组考察团一行26人,于6月10日至17日赴长江三角洲的上海青浦,江苏省昆山、张家港、苏州,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地考察学习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业园区开发与招商引资,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在重庆驻上海办事处的积极联络安排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下,学习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得长三角者得天下"。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因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浦东开发,16个城市迅速集结为当代中国现代化战役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劲旅。
长三角日新月异的经济扩张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汇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实力,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考察团先后参观了上海青浦区规划馆、博物馆、宏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与青浦区党政领导和园区管委会领导进行了座谈,进一步学习了解了青浦区加快发展经济社会的成功经验及作法;与苏州工业园和昆山市领导座谈交流,向他们请教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问题;参观了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梁丰生态园、世纪广场、前溪居民小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听取了张家港市领导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府职能调整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杭州市宋城和萧山区湘湖,学习考察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考察学习了宁波市北仑新区、北仑港资本运作、土地流转和港口建设的经验。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为了进一步了解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的主要内容、相关数据和调查发现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1. 调查目的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2. 调查方法为了收集全面准确的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我们共考察了苏州、上海、杭州三个核心城市,并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经济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区的GDP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业一直保持较高增速。
2. 产业结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逐渐升级。
传统制造业仍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但高新技术制造业、互联网科技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 发展瓶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
首先是城市发展不平衡,资源聚集在核心城市,其他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业发展较快,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4. 未来发展趋势尽管存在一些问题,长三角地区的未来发展仍然充满潜力。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和人才;同时,环境治理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调查发现与建议1. 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应加强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投资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共同繁荣。
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加强企业环境监管,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落户,提升地区创新能力。
长三角考察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长三角考察报告一、概述长三角是指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经济区域,包括沪苏浙皖四个省市。
这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引擎之一。
本报告将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状况、发展趋势和关键产业进行考察,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这一地区的经济特点提供参考。
二、经济状况1. GDP总量长三角地区的GDP总量在中国各地区中居于前列,2019年达到12.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19%左右。
2. 经济增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较快,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
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达到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产业结构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完善,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
其中,制造业是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服务业在地区内也占据重要地位,如金融、贸易、旅游等领域。
三、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长三角地区正在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在上海自贸区、杭州互联网产业园等创新平台的助力下,一批创新型企业崛起,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也在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通和产业联动网络,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城市群。
3. 绿色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也在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各地正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长三角地区也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四、关键产业1. 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突出,上海、苏州、杭州等地集聚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企业和研发机构,涉及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半导体产业等领域。
2. 汽车制造业长三角地区的汽车制造业也具有竞争力,上海、无锡等地拥有多个知名汽车品牌和制造基地,涉及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等。
3. 先进制造业长三角地区还涵盖了机械制造、化工制造、船舶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这些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全市“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学习考察报告会”发言稿
全市“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学习考察报告会”发言稿全市“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学习考察报告会”发言稿:制订“xx方案” 加快xx发展这次考察学习,切实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经验,同时也激发了责任担当,在“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新征程上,进一步做好了崭新的思想准备、能力准备和作风准备。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从发达地区的实践中找到了示范、加深了理解。
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三个发展计划”,加快向实体经济“龙腾虎跃、群星灿烂”的良好局面迈进。
具体来说,xx县要立足峨嵋岭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的建设实际,吸收长三角地区先进经验,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安排,从3个方面研究制订“xx方案”,加快xx发展。
一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打造峨嵋岭经济带上的“农村样板”。
我们要突出“四治六化一创”工作、全域旅游5A核心景区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三个抓手”,修订完善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样板。
二是突出抓好现代果业发展,打造峨嵋岭经济带上的“农业典型”。
我们要修订完善《xx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扎实落实农业“八大提档升级行动”,集中建设总面积1.2万亩的3个水果主题公园和10个精品水果示范园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全县出口农产品基地达到30万亩,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5家,出口量达到10万吨。
树立一批现代农业典型。
三是做好创新驱动工作,促进xx在峨嵋岭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率先振兴崛起。
着眼“三大收入”提高和“三个发展计划”落实,以行政管理创新和企业创新为重点,制定出台我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作方案》,通过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对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再学习、再思考、再谋划,组织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务实干、大公无私踏实干、争分夺秒扎实干,努力推动xx在峨嵋岭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上“农业有样板、农村有典型、农民能增收”,加快“把xx名县变成发展的强县”,为“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三角考察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长三角考察报告长三角考察调研报告10月28日至11月7日,市政府办考察组一行4人,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先后到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沿江地区,主要看了苏州、扬州、南京、芜湖等城市。
苏州毗邻上海,辖7区5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扬州地处长江北岸,辖3区3市1县,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2万;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三县两区,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
总的来看,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在江苏、安徽两省,乃至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和启示。
录为以下一些方面,以为借鉴。
(一)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
苏州,古代与杭州并称天堂。
我们也不能不为其今天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
统计表明,苏州一个地级市,以占全国0.9‰的国土面积和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的生产总值、5%的财政收入、7.7%的外贸总额。
2003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工业总产值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
现在不用说地级城市,就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市,一般的也难以和苏州一比,特别是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其建设和发展,完全是新的模式。
苏州的发展靠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们搞经济研究的同志分析,苏州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紧邻上海,浦东搞开发,大项目到了浦东,中小项目感到在上海成本高,到周边一看,被苏州留住。
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工业经济的基础。
他们那时候形成的四大名品牌,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香雪海冰箱、长城电扇,现在都已经和世界500强企业合资。
三是抓住了九十年代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
在苏州市境内建设了5个国家级的开发区,象昆山,就号称是“自费开发区”。
学习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1)
学习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1)同志们:这次学习考察活动是根据省委、威海市委的要求进行的,是落实我们年前的经济工作会议、年后的总结表彰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也是推动“和谐机关建设年”、“企业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进行一个月思想解放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对照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谋发展,通过学观念、学方法,更好地落实全年目标思路。
三天来,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江苏省的昆山市、常熟市、江阴市,浙江省的海宁市、海盐县和上海市的闵行区,重点学习了引进外资、临港经济、园区建设、现代服务业、核电事业和城市建设等经验做法。
近几年我们多次学江浙沪,每一次都有新的震撼、新的收获、新的体会,从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感想很多、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应该说初步达到了预期目的。
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通过考察看特点,进一步学习先进地区的新经验去年4月份,我们在省内参观考察总结出“大、高、快、活、新”五个特点,这次江浙沪三日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大”,主要体现为七个“大”:(一)发展速度快、总量大。
在宏观环境有利时,这些地区能够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在当前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他们仍然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昆山市财政总收入由88年的1亿元到98年的10亿元用了10年时间,由98年的10亿元到XX年的100亿元用了7年时间,从XX年的100亿元到XX年突破200亿元仅用了两年时间,去年达到亿元,在江苏省县级市实现三连冠。
常熟市去年亿元,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分别是我们的倍和倍;江阴市去年GDP达到1190亿元,财政总收入19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全国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近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海盐县在建核电站的20年间,GDP增长了约200倍,去年核电产值约占GDP的1/3左右,核电税收收入分别占国税、地税总收入的3/5和1/4。
【2018-2019】长三角考察报告 (3000字)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长三角考察报告 (3000字)兰州市七里河区党政考察团赴长江三角洲地区学习考察报告七里河区城市管理及社区建设考察团王光达(201X年11月6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我区城市工作的新路子。
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10月20日至31日,我区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党政考察团,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先后到南京市秦淮区、上海市卢湾区、无锡市崇安区、苏州市张家港市、杭州市拱墅区(以下称“四区一市”)进行了学习考察。
参加的人员有:区人大主任王光达、区委副书记杨增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全铭、区政府副区长苏勇、区政协副主席骆万仓以及区民政局、区环保局主要领导和八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
“四区一市”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都高度重视,精心选择了考察点,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服务居民群众的好做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主要收获这次学习考察,是区委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整个学习考察目的明确、安排紧凑,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一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考察团一行亲眼目睹了“四区一市”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了这些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高度发达的道路网络、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典雅别致的园林景象、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管理井然的城市秩序。
特别是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赶超的精神,让我们震动很大。
“四区一市”能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吃透区情、市情,挖掘潜力,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详细介绍了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和运作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如拱墅区在大运河两岸开发中,将大片土地建成平房或小二层,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再造一个古城区;卢湾区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5个层面23个项目构筑了和谐社区的“规范导向、陶冶教育、社会沟通、休闲娱乐、凝聚吸引”五大功能。
长三角考察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由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组成。
长三角地区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热点。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庞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GDP总量超过了12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GDP的20%以上。
这种经济实力的积累与长三角地区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重要产业,包括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有众多的传统产业,包括纺织、轻工制造、化工等,这些产业在全国和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其次,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强大。
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科研学府和研发机构,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这些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存在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长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很多,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好的竞争力。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发达。
长三角地区有着完善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网络,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流动更加便利和快捷。
这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才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例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全球第三大机场,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枢纽。
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强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土地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需解决。
综上所述,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长三角地区拥有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强大的科研和创新机构以及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
然而,长三角地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持续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发展。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为了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经济转型、科技升级、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工作,我中心特组织了一次前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学习考察的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活动过程1.参观工厂我们先来到了一家制造业企业,参观了其生产线和经营模式。
这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端磁铁的企业,其产品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信誉和市场份额。
通过企业的介绍和瞭解,我们知道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和人才。
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创新,不仅生产了高品质的产品,也为企业赢得了品牌口碑。
2.考察交通建设作为重要的物流和贸易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建设非常发达。
我们前往了该地区的一家物流园区进行考察,见识了其先进的物流设备和高效的作业流程。
随后,我们前往了一座大型跨海大桥进行实地考察。
这座大桥建设在深海中,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人力智慧的结合,最终实现了自主建设和运营,成为了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3.参观文化场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获得了重要发展。
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所大学,了解了其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学科设置。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当地的文化博物馆,瞭解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情。
通过这些参观,我们感受到了地区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潜力。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学习考察活动,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和人才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其次,我们也见识到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作业流程,在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另外,我们也感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特色让人深深着迷,这对我们推动当地文化建设也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启示。
四、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家重点区域之一,早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一. 调研背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该地区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其支持和引导。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展态势,在学习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本地区的发展,本中心组于xxxx年xx月前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为期xx天的调研。
二. 考察实践在调研期间,本中心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深入细致的调研。
我们先后参观了该地区的政府机构、行业企业以及知名科技企业,并与该地区的相关领导人、学者、企业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了解到该地区的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三. 调研内容1.经济发展情况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总量、GDP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考察了该地区的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区域,了解到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科技创新情况长江三角洲地区毗邻南京等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地处长三角经济带,享有重要的地缘优势。
我们考察了该地区的知名科技企业,并了解到其研发创新、人才培养、技术输出等方面的情况,深入了解了其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
3.人才培养情况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才密集区之一,学术、工程、技术、管理等人才储备较为丰厚。
我们考察了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了解到其关于人才培养的完备制度、培养课程、交流机制等方面的情况,深入了解了地区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
四. 调研成效通过这次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同时,还深入了解了地区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展与成功经验。
我们在此基础上,将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制定符合自己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为地区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做出跨越式的发展贡献。
长三角学习考察心得
长三角学习考察心得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经济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
这里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
在长三角学习考察的一周时间里,我参观了多所大学、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了长三角地区的教育环境和创新发展情况,收获颇丰。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大学环境非常优越。
在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后,我对这里的大学校园印象深刻。
校园环境优美,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各种场所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很多学生在自习室里认真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十分和谐。
其次,长三角地区的大学教育注重实践教学。
在参观了浙江大学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后,我深刻感受到这里的大学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看到了很多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操作,他们充满热情和创造力,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合作紧密。
在参观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后,我了解到许多企事业单位与高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企事业单位向高校提供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高校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成果和人才支持。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创新成果的应用,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支撑。
最后,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在参观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杭州未来科技城后,我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对于创新的热情和追求。
创新创业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一种文化,各种创新园区和孵化器层出不穷。
在这些园区里,我看到了很多年轻人正在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们积极寻找机会,不断尝试创新的方向。
这种创新创业的氛围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吸引了大量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前来发展。
长三角考察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一)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
苏州,古代与杭州并称天堂。
我们也不能不为其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
统计表明,苏州一个地级市,以占全国0.(二)借力与招商。
借力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双向拓展,大力开展对内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通过借助外力发展自己。
说穿了,其核心就是招商引资。
沿江沿海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敢闯敢冒精神,通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抢占了发展先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今年以来,在国家实施金融调控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发展不仅没有慢下来,反而呈加速之势。
苏州XX年新增注册外资(三)旅游出发地与配角。
我们去的几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势头都很好。
苏州着力构建“三古一湖”(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和太湖) 大旅游格局,去年旅游总收入(四)会展与发展。
大力发展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是我们此次所到特大城市三四个城市经济工作中的一大特色。
宣城市通过举办旅博会、茶博会、医博会、科博会等品牌会展,不仅搞旺了人气,刺激了消费,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且扩大了城市的声望,会展名城的效应初步显现,加上其良好的区位优势,省份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最具竞争潜力的地区之一。
苏州市以举办第十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第(五)城市创建品牌的导入。
城市是当代人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通过卫星城这一窗口,充分了江浙沿海地区的经济之发达、人气之旺盛、活力之强劲。
这些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除了得力于他们突出工业发展,之外依托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外,还在于他们高起点、高标准、非常高要求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并始终把面向未来、以民生为重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
比如盲道建设,比如小巷小巷整治,等等,都围绕满足市民的现实需来进行。
他们和**一样,通过开展城市宣传教育,先后获得了一些国家级的荣誉称号,比如南京、苏州、扬州,就是国家创卫、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商业城市,芜湖是中国优秀旅游商业城市。
长三角考察报告范文
兰州市七里河区党政考察团赴长江三角洲地区学习考察报告七里河区城市管理及社区建设考察团王光达(2008年11月6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我区城市工作的新路子。
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10月20日至31日,我区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党政考察团,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先后到南京市秦淮区、上海市卢湾区、无锡市崇安区、苏州市张家港市、杭州市拱墅区(以下称“四区一市”)进行了学习考察。
参加的人员有:区人大主任王光达、区委副书记杨增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全铭、区政府副区长苏勇、区政协副主席骆万仓以及区民政局、区环保局主要领导和八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
“四区一市”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都高度重视,精心选择了考察点,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服务居民群众的好做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主要收获这次学习考察,是区委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整个学习考察目的明确、安排紧凑,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考察团一行亲眼目睹了“四区一市”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了这些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高度发达的道路网络、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典雅别致的园林景象、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管理井然的城市秩序。
特别是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赶超的精神,让我们震动很大。
“四区一市”能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吃透区情、市情,挖掘潜力,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详细介绍了城建城管和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和运作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如拱墅区在大运河两岸开发中,将大片土地建成平房或小二层,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再造一个古城区;卢湾区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5个层面23个项目构筑了和谐社区的“规范导向、陶冶教育、社会沟通、休闲娱乐、凝聚吸引”五大功能。
长三角城市调研报告格式
长三角城市调研报告格式长三角城市调研报告一、引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核心城市。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长三角城市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调研方法及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数据来源包括相关统计数据、市政府发布的发展报告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报告。
三、城市发展现状及特点1.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城市排名前列的城市,对整个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龙头作用。
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发展也较为迅猛,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
2.城市规划: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划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3.交通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发达,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港口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
高铁、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规划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互联互通能力。
四、发展挑战和机遇1.人口问题: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长三角地区臭氧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
3.产业升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升级转型,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链水平。
5.创新能力:长三角地区要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
六、总结与建议总结长三角城市的调研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交通发达,但仍面临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等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口控制政策,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为更好的借鉴和学习内地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成功经验,按照县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我们科干班学员到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区考察学习,系统地开展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学习和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发展情况。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目的通过此次考察和学习,切身感受中国革命发展的艰辛历程及内地经济发展现状,与时俱进,增强对“四个全面”的理解,找准我县经济发展与内地的差距,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适合我县经济发展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快速适应“新常态”,推进我县经济平稳发展。
二、考察基本情况这次学习考察我们主要参观了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言;学习了解江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及经验,参观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和经济强村--周庄镇三房巷村;学习义乌市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参观了义乌市小商品批发市场,深入地了解义乌市作为全国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潜力。
(一)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我国物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该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基础。
目前,一大批世界500强物流企业集聚长三角地区发展。
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的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l/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工业增加值。
一是我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已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化学纤维、纺织服装、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皮革、仪器仪表、电子机械及器材、塑料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均占30%以上。
二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集中、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占全国的21.19%。
三是我国国际化进程最为迅速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四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经济发展趋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的客观规律看,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必然要向一些优势的地区集中;比较少的国土面积,实现产业的聚集,以创造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大大提高全国资源的配置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地区考察报告
我应邀会同集团2名同事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本次考察学习历时四天时间,期间以考察上海、苏州两地的高档别墅住宅小区为主,并兼带接触了学校、酒店、俱乐部、市区高档住宅小区、旅游配套、园林景点等多种经型房地产项目。
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本人对长三角地区各经济领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归来,尽管带回来上千张现场实景照片和一大堆资料,有待我们逐一清化,但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一些观念和经营管理思路上的启发,同时也深感我们集团三大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而我们应更多思考如何去发展、去规划未来。
此外,由于本次长三角地区考察民办教育产业、上海高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参观和考察的项目的不多,下面就简单地谈一下长三角地区民办教育产业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情况。
第一部分:上海地区民办教育产业情况
一、上海民办教育产业发展速度快
据统计,上海民办教育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办有品牌的高校共有20所、中学130所、小学170所、幼儿园300所、国际学校26所及各类非学历的掊训机构15000所。
上海民办教育发展崛起如此这快,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主因素:
首先,近年来,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富裕起来的上海市民对教育需求空前高涨,他们不再满足于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接受教育。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普通学校的入学需求大大膨胀,家长不愿意孩子接受传统、定向性的教育,而是希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民办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符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为人们的自由选择教育提供了条件。
民办教育无论是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软、硬件满足人们对教育环境的需求,人们可以从各自需要出发,或者选择学校办学条件、或者选择就读形式、或者选择教育特色。
各类民办的双语、全英文、艺术学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选择学校而发展的产物。
目前,家长选择民办学校,主要原因是公立学校缺少个性化、人性化教育。
最后,外来人员增长,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口增加,为上海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上海经济的发展,带来大批的外商投资企业,同时,带来大量的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员,这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外籍人员对教育需求的选择,不符合传统的公办学校教模式。
因此,为以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为教学特点的各类民办国际学校提供健康成长的客观因素。
综合上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需求观念的改变是民办教育产业快速崛起必然性结果。
二、行业竞争激烈,但发展潜力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产业的快速成长,也必然倒致行业的激烈竞争。
在近五年,境外机构和个人在上海投资的国际学校有10家(不包括设有国际部的双语学校)。
此外,世界知名的国际学校也相续进驻上海。
在考察上海国际学校及高档双语幼儿园时,我们发现:一方面各类学校为在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它们在硬、软件上不断地自我完善,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也再创新并不同的特色来吸引家长。
硬件上:上海的国际学校及高档双语幼儿园,在教学楼及校园的规划布局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和教学功能区域细化,学校的校园及设施规划设计是从学生使用安全、便捷细节方面考虑;此外,教学功能区域的细分,从单一的教室规划为美术室、音乐室、自然科学室、手工室、舞蹈室、亲子活动室等功能多样的教室,这样一来可以更能显示学校的档次。
同时,也让家长对学校培养小朋友全面发展的认可。
软件上,为了把学校做得有特色,许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已经从单一的全英文、全外教的授课的特色转向中、英并教,艺术、特长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
另一方面,尽管上海的国际学校及高档双语幼儿园竟争激烈,但是收费还是很高,国际学校费用12000美金\学年以上,高档双语幼儿园10000美金\学年,而且要提前半年以上预定学位。
第二部分:上海高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色
一、将服务工作寓于构造和谐国际社区中
在对上海几高档住宅小区考察时,我们发现它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小区的业主70%都是外籍人员,其中租户90%也都是外籍人员。
其二是小区语言环境是英语和中文双语并用,小区每一个标识系统都是中英文对照,管理处对业主及住户公布信息也是采用中英两种文字。
另外,这种比例的居住人群,构成一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的国际社区。
作为服务于业主、住户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讲,如何才服务好这个国际社区呢?从几个高档楼盘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交流中总结的经验是;第一,首要是提高整个物业公司工作效率、服务质量。
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文化素质的,多了世界各国人们生活习俗、文化背景,最重的是通过英语语言关。
第二,管理处在社区内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国际性节日的活动,邀请业主、住户参与,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社区中得到交流,同时也构了一个和谐的国际社区。
二、严密的物业管理、确保业主的私人空间
我在们参观、考察的几个高档别墅小区的大门口都设有保安岗亭,整个小区的闭录监控录像都集中在岗亭内,里面一般设两人,一人负责看监控器,另一个负责疏导交通及接待。
为保证业主的隐私权,一般在小区或苑门做一个禁止拍照的标识,对于特殊的参观来者,要拍照也只允许镜头朝下或平拍,不能朝上,尤其不能对着有游泳客人的泳池拍,一来确保业主的私密性,二来也可显示管理的档次。
三、人车分流的环境设计,充满生机的中庭水景和绿化布局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上海高档住宅小区大门入口分左右进出,左边又细分两个车道,最左边是业主车道,紧靠岗亭窗口的是来访者车道,以便保安查问或办理相关手续。
小区内为围合式,其中庭设计亦十分具有特色,以泳池为核心并配有喷泉、瀑布、周围以绿色植物为屏障,与过往行人相阻隔,喧腾的水流声伴随泳客戏水的欢笑声,给小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
四、地下停车场设计独特,主向指示清晰分明
令人大开眼界的是上海佘山高尔夫别墅俱乐部的地下停车场设计,相信所有第一次见到的人都会大为感叹,其地下室个个通透明亮,阳光自由地照射进来,种有绿化,甚至有喷泉,全然没有黑暗、不通风的感觉。
地下室的方向指示也十分到位,做得很醒目,并且以不同的颜色划分停车区域,包括小朋友、残疾人的通行道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五、标识系统与物业外观统一、协调,清楚表明责任关系
小区内的公共标识都是经过专门设计,与物业外观十分协调统一,包括公布栏、垃圾桶、草坪灯、公园椅的颜色都相一致,其楼层引路标识亦很清晰,有些通用的标识如设备房、泳池救生标识等都有统一的规范。
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权益纠纷的问题,其标识都是非常清晰地表明了作为管理者与业主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在公共儿童的娱乐设施旁有标识:“操场及设施仅限期10岁以下儿童使用:建议家长\陪同人在儿童玩耍时陪同左右:管理公司对因使用设施引起的任何意外\伤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六、管理模式成熟,专业化程度高
上海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已发展得十分成熟,一般新的高尚住宅小区交楼、入伙后2年内,是由开发商管理,2年后才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打理。
在我看来这样的操作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新小区入伙两年由于环境配套及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投诉是最多,由开发商自行解决处理更直接、具体,能够有效避免很多纠纷和矛盾,等到两年磨合期过后,再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进驻,这样物业管理也能做得更专业,与业主、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也会更明确、和谐。
另外,在物业管理服务方面,管理处本身人员十分精简,除保安自行管理外,通常将维和清洁分包给专业公司。
小区内的配套商业设施亦非常简单实用,通常只引进一个超市、一个洗衣店、一个餐馆,而且位置相对集中在会所附近,想必是为了避免造成对业主生活的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