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情境表演活动:妈妈下班后
幼儿园小班家长和保育员的情景表演
幼儿园小班家长和保育员的情景表演任务目标本次任务是为了展示幼儿园小班家长和保育员之间的互动情景。
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重点展示家长和保育员之间的沟通、合作与关心,以及他们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的场景。
情景设定这个情景表演发生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室里。
教室里有一块黑板和几张小桌子椅子,还有一些玩具和书籍。
在教室里,家长和保育员共同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学习。
角色设定1.小明:幼儿园小班学生,5岁,活泼好动。
2.小红:小明的妈妈,30岁,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高。
3.小班班主任:李老师,40岁,经验丰富的保育员。
情景一:早上的接送(教室门口,家长和保育员等待小朋友们的到来)小红:早上好,李老师!小明今天有没有完成昨天的作业?班主任:早上好,小红!小明昨天的作业写得很认真,我已经检查过了。
不过今天我们要集体活动,所以不需要带作业了。
小红:太好了!我知道小明最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了。
他昨晚一直在慢慢完成作业,看起来很努力。
班主任:小明真是一个用功的孩子。
他每天都能专心地完成任务,我非常欣赏他的学习态度。
(小明和其他小朋友们陆续到达教室)小红:小明,今天早上你要不要和妈妈说说新学到的知识?小明:好的,妈妈!我学会了识别颜色和形状。
小红:太棒了!我们可以在家里一起继续学习。
情景二:家长会(小班的教室,举行家长会)班主任:亲爱的家长们,欢迎来到家长会。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孩子们在园期间的学习进展。
小班家长A:请问李老师,小明最近在校园生活中有发生过什么情况吗?班主任:小明表现得很好。
在团队活动中,他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和合作,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任务。
小班家长B:我想知道小明在学习方面的进步如何?班主任: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
他在识字、数学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我们会继续鼓励他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
小红:李老师,小明最近对绘画很感兴趣,请问有什么建议吗?班主任:小明确实在绘画方面有天赋。
我们会给他提供更多的绘画机会,并鼓励他参加一些绘画培训课程,让他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班社会教案《妈妈下班辛苦了》
中班社会教案《妈妈下班辛苦了》
活动目标:
1.爱妈妈,乐于帮助她们做事情。
2.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女教师、奶奶等所有女人的节日。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难点:体会妈妈的辛苦,学会关爱别人。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水彩笔、彩色卡片。
精神准备:提前请幼儿回忆在家帮妈妈都做过哪些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小熊为什么这样做?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
二、展开
1.向幼儿简单介绍“三八”妇女节,让幼儿知道这一天是妈妈、女教师、奶奶等所有女人的'节日。
2.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她们的关爱。
(1)提问:平时,妈妈都为小朋友做些什么?(妈妈既要工作又要为小朋友做饭、洗衣、收拾房间,还要陪小朋友玩,生病了也会很担心……)指导语:妈妈为小朋友辛苦付出,因为妈妈爱你。
(2)提问:在幼儿园,老师都为小朋友做些什么?(讲故事,做游戏,给小朋友分饭,照顾午睡……)
指导语:老师每天都为小朋友忙碌的工作,因为老师也爱小朋友。
3.阅读《幼儿用书》(小免第五页),请幼儿观察交流,鼓励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提问:
(1)“图中的小朋友在帮妈妈做什么?说说自己平时还能帮妈妈做些什么?”
(2)“图中的小朋友在帮妈妈做什么?你还能帮老师做些什么?”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在家可以帮妈妈整理房间,请妈妈喝水,帮妈妈拿拖鞋,不让妈妈生气。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妈妈辛苦了》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妈妈辛苦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教材第三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妈妈辛苦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到妈妈的辛勤付出,学会感恩和珍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日常工作,感受妈妈的辛苦。
2.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真正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并学会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观察妈妈的日常行为,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妈妈劳动的道具(如围裙、扫帚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妈妈劳动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的妈妈在做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PPT,讲解妈妈的一天,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辛勤付出。
(2)讨论:妈妈在家里都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并分享给同伴。
(2)组织幼儿进行“我为妈妈做件事”的小游戏,体验妈妈的辛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妈妈辛苦了2. 板书内容:(1)妈妈的日常工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2)关爱妈妈,懂得感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妈妈作业内容: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并写下一句想对妈妈说的话。
2. 答案示例:画:妈妈在做饭,我在旁边帮忙。
话: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幼儿对妈妈辛苦的认识和感受,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妈妈辛苦了”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分享妈妈的辛勤付出。
(2)组织幼儿进行“我为妈妈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将感恩之情付诸行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真正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并学会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看妈妈劳动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的妈妈在做什么。
小班歌曲:《我的好妈妈》
小班歌曲:《我的好妈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班歌曲《我的好妈妈》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3.知道妈妈工作很辛苦,愿意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关心。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布置家的简单情境:茶杯、板凳、妈妈的手提包等;音乐磁带《我的好妈妈》、图谱。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熟悉并获得为妈妈倒水、亲亲妈妈的经验活动建议:一、情境导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妈妈回家后的表情、动作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鼓励幼儿说说看到妈妈下班后劳累的神态,小结:我们都有一个好妈妈师:在学习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发声练习,让我们把更好听的歌唱给妈妈听吧。
,可是妈妈上班劳动了一天很辛苦,我们要给妈妈倒水、捶背,让妈妈好好休息。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妈妈《我的好妈妈》。
二、弹琴,进行发声练习。
||323│1653│2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配乐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歌曲中妈妈回家后,宝宝做了哪些事?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按图谱念歌词,着重练习歌词“|妈妈妈妈|快坐下|”的节奏。
3.教师结合图谱清唱歌曲1遍,幼儿倾听。
4.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反复几遍。
幼儿熟悉歌曲后请幼儿尝试唱唱自己喜欢的一句歌。
四、通过集体唱、分组唱、表演唱等形式,进一步熟悉歌曲。
分别组织集体唱、分组唱、表演唱和分角色演唱等形式,请两个或几个幼儿用提供的道具扮演妈妈和宝宝,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
五、活动延伸: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这首歌,回家之后可以唱给妈妈听,家里除了妈妈上班之外其他人上班也是很累的,我们也可以改改歌词唱给他们听。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教案名称:爸爸下班了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的角色转变;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分工;3. 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尊重。
教学准备:1. 幼儿喜爱的绘本《爸爸下班了》;2. 卡片或图片,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庭成员的头像;3. 教学所需的实物或道具,如钱包、手表、工作服等;4. 落地镜子(可以代替画面内容中的镜子);5. 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 老师拿出《爸爸下班了》绘本,与幼儿一起看绘本封面,询问幼儿故事的主题或标题,并激发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好奇心。
2. 提问:在你们的家中,有谁是家庭的支柱,是养家糊口的人?步骤二:呈现故事情节1. 通过共读绘本,展示故事中爸爸下班后的角色转变和家庭成员的互动。
2. 老师阅读并逐句解读故事内容,介绍故事中爸爸下班后的家庭角色转变,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式讨论:为什么爸爸下班后要做家务?家庭成员之间有哪些互相关心和帮助的行为?步骤三:角色扮演1. 将家庭成员的头像卡片或图片放在桌上,幼儿踩着“镜子”,选取一张头像并自由发挥说出对应家庭成员的职业或角色。
2. 幼儿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演员扮演爸爸的角色,其他的幼儿分别扮演其他家庭成员的角色。
3. 幼儿们一起演出爸爸下班后的家庭场景,展示家庭成员关心、帮助和互动的情景。
步骤四:角色扩展1. 老师展示手表、工作服等物品,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物品与职业的关系。
2. 指导幼儿用彩色纸、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心目中爸爸或妈妈的职业形象,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和关心。
步骤五:总结反思1. 回顾今天的故事和角色扮演,提问: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家庭成员的职业和角色有了更深的了解吗?你们觉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和互助很重要吗?2. 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和关心。
教学延伸:1. 通过借阅相关绘本,让幼儿了解更多家庭成员的职业和角色,培养孩子们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
小班安全用电教育教案七篇
小班安全用电教育教案七篇小班安全用电教育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了解常用的家用电器的名称、用途。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共同讨论,获得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3、活动中能积极表述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倾听他人讲述。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家用电器的图片、幼儿人手一册书。
活动过程:一、逐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师:它们怎样才能工作,它们都需要什么?师:许多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这些东西,他们都需要"电"才能工作,所以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用电器"。
二、迁移生活经验,共同讨论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师:使用家用电器首先要做什么?师:通电源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师:使用时将插头插在插座里使电器通上电源,但是在插插头是要注意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进插孔中,这样容易触电。
师:想一想,使用家用电器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题目附后)三、引导幼儿看书。
师: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题目:1、雷雨时最好不要使用家用电器,避免雷击损坏家用电器。
2、家用电器的周围不易潮湿,易发生漏电现象。
3、纸、书等易燃物不能长时间和电器放在一起,易发生火灾。
4、电器通电时不能用湿布擦。
5、使用热水器时,水烧开后最好将插头拔掉。
6、进行维修时一定要确定电源断开才可拆卸。
7、使用洗衣机时,要等到洗衣机的转桶停止,才能打开将手放入。
8、电冰箱要定期清理里面的物品,并清除其中的味道,保证食品的新鲜。
活动反思:上完了这节课,整体效果还是可以的,至少孩子都能掌握其中的内容。
课前的导入恰当,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在开设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多设想孩子的回答,毕竟孩子是纯真的,他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也给我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可是当孩子说出奇异的答案时,我却没有及时做出回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是我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够,作为一名新老师,这个就是需要我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社会:妈妈辛苦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妈妈辛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日常工作,知道妈妈辛苦,培养幼儿感恩的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感恩的心。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表演、讨论、儿歌、手工制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儿歌《妈妈辛苦了》引入主题,让幼儿感受妈妈的辛苦。
2. 情景表演:扮演妈妈的角色,展示妈妈的日常工作,如做饭、洗衣、照顾孩子等。
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妈妈的辛苦。
3.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妈妈的工作,讨论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一份礼物,用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记录在日记中。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辛苦的认识。
2. 倾听幼儿在讨论中的分享,评估他们对妈妈付出的理解。
3. 检查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访问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妈妈的工作和生活。
2. 组织亲子活动,促进幼儿与妈妈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开展主题活动“爸爸辛苦了”,让幼儿了解爸爸的辛苦,培养感恩之心。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估方式是否全面,能否准确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2. 尝试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使其更科学、全面。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父母,尊敬父母,践行感恩之心。
幼儿园小班语言《妈妈下班了》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言语(妈妈下班了)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言语(妈妈下班了)教学反思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援助幼儿开展言语的方法。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局部。
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常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言语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并要注意方法的变换,培养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而我在上(妈妈下班了)的时候,我在讲述第—遍时就直接用上挂图,发觉有些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法,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相互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
其完成在来看,一般讲第—遍故事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简单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开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
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样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连贯的答复,而我没考虑到小班的水平,在上(妈妈下班了)时,提了一个较不简单答复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发觉幼儿没有一个答的出来,因为问的句子的意思其实幼儿都还没听明白,以至于幼儿都不了解。
其实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答复,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每个幼儿能连贯的答复,教师自己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连贯的讲述,这样的效果会使幼儿很简单接受、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答复不出的或答复错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情愿答复。
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援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答复下列问题的时机,提高幼儿言语能力。
下班后幼儿舞蹈教案
下班后幼儿舞蹈教案教案标题:下班后幼儿舞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教授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2. 引导幼儿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适合幼儿舞蹈的音乐。
2. 宽敞的活动场地。
3. 舞蹈教具,如彩带、舞蹈绳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与幼儿互动问候,创造轻松的氛围。
2.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将学习一支有趣的舞蹈!”活动一:热身运动(10分钟):1. 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摇摆手臂、踮脚尖等。
2. 引导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提醒他们放松身体。
活动二:基本舞蹈动作教学(15分钟):1. 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摆臂等。
2. 逐步引导幼儿跟随动作进行练习,重复多次以确保他们掌握基本动作。
3.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舞蹈动作组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活动三:舞蹈表演(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支音乐进行编舞。
2. 引导幼儿思考舞蹈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活动四:合作游戏(10分钟):1. 组织一些合作游戏,如传递舞蹈绳、编舞游戏等,鼓励幼儿团队合作。
2. 引导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在舞蹈中的表现和成长。
2.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舞蹈动作,并提供一些家庭练习的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参加舞蹈课程或舞蹈表演活动,继续发展他们的舞蹈兴趣和技巧。
2. 提供一些简单的舞蹈练习视频或音乐,供幼儿在家继续练习。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观察幼儿的舞蹈动作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教案
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教案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教案如下: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请坐”。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请坐”这个场景化短语。
3.培养学生自主邀请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请坐”这个场景化短语的掌握。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请坐”这个场景化短语。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请坐”这个场景化短语进行实际交际。
2.培养学生自主邀请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
2.问答法。
3.小组合作。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启动。
教师用“请坐”的手势示意学生坐下,然后问学生:“你们平时在哪些场合使用‘请坐’?”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进行点拨。
2.新课授课。
(1)教师播放“妈妈下班回到家”这个场景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请坐”的使用场景。
(2)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依次模拟“请坐”的使用场景,学生们在小组内角色扮演,互相邀请对方坐下,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表达方式和鼓励。
(3)教师在课后评价学生的表现,并进行相关点拨。
3.巩固练习。
(1)问答练习:教师随机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在哪些场合应该使用‘请坐’?”并请学生回答。
(2)口头交际练习:教师随机选择学生,让他们到教室前面模拟实际交际场景,邀请教师或同学坐下。
教师在旁边提供帮助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了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外,还采用了问答法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邀请能力。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许多学生的表现中,还存在很多口头表达不够自然的问题。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更加自然地运用场景化短语。
小班歌唱《好妈妈》案例分析
小班歌唱《好妈妈》案例分析活动简介:《好妈妈》是一首表达对妈妈关爱的歌曲,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歌曲,非常经典、好听。
活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部分家长在家可能已经教过孩子这首歌曲。
为了班级幼儿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歌唱活动前教师通过“播放旋律”的方式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发现个别幼儿听到旋律后能唱出歌曲的部分歌词。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便将活动是环节设计为:㈠情景表演⒈激发兴趣⒉熟悉歌词㈡学唱歌曲⒈完整欣赏⒉轻声哼唱⒊完整学唱⒋感情演唱㈢关爱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过程描述与分析:⒈情景表演描述:请搭伴老师扮演“妈妈”、中班幼儿扮演“宝宝”。
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妈妈下班后,宝宝关心妈妈的情景。
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导入部分的情景表演生动、形象,幼儿很喜欢。
表演过程中的语言结合了歌词的内容,有助于幼儿熟悉和理解歌词。
在幼儿了解歌词内容后,可以再欣赏一次“情境表演”,可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
⒉学唱歌曲描述:第一遍完整欣赏歌曲时,便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跟着老师唱起来。
这时老师语言上一带而过地表扬了这部分幼儿,而是继续按照最初的设计在继续下面的环节:轻声哼唱、完整学唱、感情演唱。
虽然每次学唱前教师都会相应地提出要求,但这样的要求难度似乎低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弹琴带幼儿学唱,与幼儿的近距离互动比较少。
因为几遍下来幼儿都会唱了,所以在后来的反复演唱过程中,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再集中。
分析:⑴在发现幼儿的经验比预设的要丰富许多时,教师继续着原来的活动内容,过于模式化了,这对部分已经会唱的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没有根本的提高,可以说是无效的设计。
⑵为了满足幼儿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设计才有意义。
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弹琴带幼儿学唱。
不仅疏远了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对幼儿体会个歌曲的情感和歌唱时的情感表达也有很大影响。
调整:⑴丰富歌唱的形式:分角色情景表演。
幼儿园小班社会:妈妈辛苦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妈妈辛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日常工作,认识到妈妈辛苦的一面。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学会关心和感激妈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幼儿关心妈妈的情感。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2. 环境准备:温馨、舒适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歌曲《我的好妈妈》引发幼儿对妈妈的关注,调动幼儿的兴趣。
2. 主体部分:(1)讲述妈妈的一天:通过图片和卡片,展示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场景,如做饭、洗衣、打扫等。
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
(2)互动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为妈妈做过的的事情,鼓励幼儿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模拟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幼儿的场景,让幼儿体验妈妈的辛苦。
3. 总结部分:通过故事《妈妈辛苦了》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打扫卫生等,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绘画作业:让幼儿画一幅关于妈妈的画,展示妈妈的爱和辛苦。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幼儿从内心感受到妈妈的辛苦。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关爱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认知和感激之情。
2. 关注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妈妈辛苦的理解。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为妈妈做小事的情况,以此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妈妈我来照顾你”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关心妈妈,为妈妈分担家务。
2. 举办“妈妈的手工作品展”,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3. 开展“感恩母亲”演讲活动,让幼儿在舞台上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
小班情境表演活动:妈妈下班后
小班情境表演活动:妈妈下班后
小班情境表演活动:妈妈下班后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一起观看情境表演,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看到的内容。
2、懂得关心自己的妈妈。
活动准备:
1、家庭场景布置(小床、桌椅、脸盆、毛巾、茶杯、皮球等)
2、兔妈妈、兔宝宝头饰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妈妈世怎样喜欢自己、关心自己的。
2、情境感知:
师生共同观看表演,“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喜欢这只小兔吗?”“妈妈下班后,小兔都做了些什么?”
3、再次表演,引导幼儿倾听角色语言:
兔妈妈和兔宝宝合作表演。
“兔宝宝一边做,一边师怎么说的?”(幼儿学说角色语言)4、参与演出,师生合作。
“谁愿意来做的兔宝宝,下班回到家,好宝宝怎样关心妈妈?”(教师与一名幼儿表演——教师与全体幼儿表演)
给关心妈妈、大胆表述的幼儿贴红花。
妈妈节目小班教案反思
妈妈节目小班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妈妈节目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妈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2.学习妈妈节目相关的歌曲、诗歌、手工制作等,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妈妈节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准备妈妈节目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器材。
2.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排练和表演。
3.组织学生进行妈妈节目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妈妈节目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学生对妈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2.学习妈妈节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向学生介绍妈妈节目相关的歌曲、诗歌、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相关的内容。
3.学生排练和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排练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4.学生手工制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妈妈节目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5.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在本节课中,教师是否清楚地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否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本节课中,教师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3.学生表现是否理想,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展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4.教学过程是否完善,在本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完善,是否有条不紊,是否让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六、教学改进:1.明确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
小班主题礼貌待客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礼貌待客教案反思1、小班主题礼貌待客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懂得在不影响他人作息的情况下,呆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
2.初步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
3.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1.图片:家的背景(两个房间隔了一扇门)。
2.粘绒:猴妈妈,猴子,兔妈妈,兔子,飞机,汽车。
3.三张图(别人说话的时候,妈妈休息的时候,爸爸工作的时候)。
活动过程:1.观看贴绒故事《客人在家时》,由教师操作贴绒教具在家的背景图片上讲解。
故事大意:一天,兔妈带小兔来猴子家做客。
猴妈交待小猴好好招待小兔玩,要友好,小猴答应了,带小兔进了里屋玩开汽车游戏,而猴妈与兔妈坐外屋谈话。
不一会儿,两个妈妈就听见里屋传来“哐当、哗啦!”的声音,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跑进屋一看,原来是汽车玩具撞倒了花架子,两个妈妈一看孩子没吵架还友好的,只是嘱咐“小心点!”就又出去了。
可是,两个妈妈的话说了还不到一半就又进行不下去了,原来是小猴带着小兔开着飞机从里屋吵嚷着跑了出来,边跑边围着外屋高兴的转圈。
真吵!猴妈妈生气了,“小猴,你是怎么带小兔玩的,怎么这样没礼貌。
”小猴觉得很冤枉,他和小兔玩的挺友好的,怎么一下变成没礼貌了呢?2.提问:(1)猴妈妈批评小猴对不对?为什么说他没礼貌?(2)小猴的冤枉是什么?他哪做得对,哪做的不对?礼貌的孩子该怎么做?3.总结:客人来了,招待孩子一起玩没错,但重要的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打扰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因为你不能只为自己高兴,而影响别人的工作。
4.出示图片三幅,说说这些情况下小朋友应该怎样讲礼貌?为什么这么做?图一:两个大人在说话,孩子站在一边插嘴。
图二:孩子在门外玩耍,母亲上夜班休息。
图三:爸爸伏案工作时,孩子想和他一起玩。
5.总结:有礼貌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扰,什么时候不该打扰。
孩子们在家里、幼儿园和公共场所都应该有礼貌。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将礼仪要求展现给幼儿,符合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还让幼儿进行现场的实际练习,相信老师在以后的生活中再多加提醒和引导,孩子们一定能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含反思教学时段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课程中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父母下班后的情境;2.培养幼儿关注父母、懂事、独立、自助和协作的好习惯;3.增强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和感知能力,学会与人交往;4.提高幼儿听、说、观察、思考、表达和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1.教案;2.预教素材:《爸爸下班了》视频、照片等;3.生动有趣的教具、工具、素材和装置;4.幼儿亲子观摩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5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物等方式提出“儿童幼儿园家长们上班,下班后会去哪里呢?”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2.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爸爸下班了》,加深对问题的印象,进而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答案。
第二步:剧场活动(30分钟)1.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和家长模拟下班后家人之间的互动,邀请志愿者学生扮演爸爸妈妈,让幼儿演绎家庭成员的生活;幼儿围坐一起,假装是一个小家庭。
2.情景模拟活动:在下午放学后,教师和家长模拟接孩子的场景,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长接自己的情况,谈论下班后家庭的生活。
第三步:讨论交流(20分钟)1.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提问:下班后家庭会做什么?父母喜欢做什么,孩子们喜欢做什么?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习惯,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想法。
第四步:小结(15分钟)1.教师总结活动主题,重点强调各项学习内容和目标。
2.教师和家长共同回答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探索和实践。
3.展示学习成果,让幼儿逐一分享自己此次课程中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通过视频、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等各种活动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到父母下班后的生活情况,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沟通和合作方式。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既保证了教师、家长、幼儿的互动协作,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开拓幼儿视野的同时,也加深了幼儿对家庭、社会的认识,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小班班级逐日活动教案第18周
下午
主班:
一、体育游戏
游戏名称:《运水大作战》
游戏目标:
探索用什么材料给谁搬家更快。
游戏过程:
5.小脸盆两个、不同大小的杯子、海绵、布、纸。
2.用不同的工具给水搬家,比较用那种工具给水搬家更快。
二、角色游戏
详情见6月份角色游戏第2次。
班级活动计划
2022年6月16日 周四 第18周
上午
三、渗透情感,懂得要勇敢,生病不怕打针吃药。
讨论:园园会到哪里看病?她打针的时候哭了没有?小朋友打针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哪个来学学打针的动作是怎样的?
四、结合图片展开讨论: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下午
主班:
一、体育游戏
游戏名称:《包饺子》
游戏目标:
穿大鞋行走,提高身体平衡性。
游戏过程:
1.幼儿脱下自己的鞋并穿上大鞋,从起点走向终点。
3.第三层次:愿意学唱歌曲,尝试记住歌词。
活动准备:
幼儿已玩过摇铃;幼儿园场景图片、玩具小人若干;歌曲音频和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幼儿园的场景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1.观察图片并讨论。出示幼儿园场景的图片,引发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喜欢它吗?”
2.引出歌曲内容。提出学唱歌曲的建议:“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叫《我爱我的幼儿园》,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三、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
1.看图跟唱歌曲2一3遍。引导幼儿看图跟唱歌曲,鼓励他们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词。
2.完整地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可用夸张的体态语、眼神、预令等方式提示幼儿“开始唱”
3.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幼儿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2一3遍。
四、仿编部分歌词,感受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快乐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下班了”这一概念。
2.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爸爸下班了的欣喜。
3.学生能够描述出爸爸下班后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下班了”这一概念,表达个人感受和描述爸爸下班后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学准备:绘本《爸爸下班了》、家庭图片等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引入教师利用绘本《爸爸下班了》为学生创设出下班后回家的场景,通过图片展示、配有简单的语言,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小班社会里的“下班了”这一新概念。
Step 2 朗读文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为学生展示绘本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聆听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浏览一遍,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再进行阅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问提醒,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在教师读到那个爸爸下班了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感受到的“下班了”的重要性。
Step 3 分散讨论,分享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感受。
让学生讲述父亲下班的感觉,以及下班后父亲的情况。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言,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彼此的观点,同时学生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表达个人的感受。
Step 4 家庭图片欣赏教师提供一些家庭图片。
利用这些图片让学生展现出家庭中爸爸下班后的生活场景。
老师可以给学生在白色纸上画出爸爸下班后可能的场景,设计让学生展示出父亲售后工作后的状态,可以是健康的运动状态,或是看书、上网等,并加以描绘。
Step 5 活动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一下活动中学到的内容,关于“下班了”的看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也总结父亲下班后可能会发生的生活场景并记录下来,供以后的学习和归纳学习内容。
教学后记:学生们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学生们学到了什么?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对“下班了”的感受,同时知道了父亲下班后的生活有很多可能性。
通过听、看、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小班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也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新概念,增加对家庭的了解以及对父亲的尊重。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爸爸下班了》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工作”和“下班”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2.培养幼儿重视亲情,关心家人的意识。
3.让幼儿在学习游戏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爸爸下班了”这个日常场景和概念。
2.学习重视亲情,关心家人。
3.学习理解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教师为幼儿准备童谣《爸爸下班了》。
2.准备相关道具与教具,如父亲人物卡片、下班文件夹等。
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爸爸回家的场景,并借此引出学习主题。
2.带领幼儿跟随童谣《爸爸下班了》节奏随手舞动,了解“爸爸下班了”是一个日常场景和概念。
主题活动1.通过看图片和观察小班园所场景,继续加深幼儿对“爸爸下班了”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2.回顾童谣中的“下班”的概念,解释这个词汇的含义:就是工作结束离开上班的地方,回到家中。
3.利用人物卡片和下班文件夹教具等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模拟父亲下班回家的日常场景。
同时,引导幼儿指出各种细节,例如:爸爸脸上的表情,衣服的颜色和外观,打开门的方式等等。
4.进行生活场景模拟游戏。
教师举例,引导幼儿就如何表达“我爸爸下班回来了”,并让幼儿依次表达出“我爸爸下班回家了”“我爸爸回来了”等句子。
5.教师示范问候下班回家的父亲,并让幼儿跟读、模仿。
6.完成相关练习活动。
例如,教师示范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父亲的日常生活场景,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认识“下班回家”的意义。
温故知新1.回顾学习情景和学习成果,让幼儿自己形成小组,展示一个父亲人物和相关道具,来描述他们自己熟悉的一个父亲下班回家的场景。
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发挥创意,谁谁谁谁造个句子。
让他们的创意被欣赏。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复习“下班回家”作为日常生活场景和概念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总结新知并表达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通过幼儿的动作、表情、回答问题和发表意见,评价幼儿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情境表演活动:妈妈下班后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一起观看情境表演,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看到的内容。
2、懂得关心自己的妈妈。
活动准备:
1、家庭场景布置(小床、桌椅、脸盆、毛巾、茶杯、皮球等)
2、兔妈妈、兔宝宝头饰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妈妈世怎样喜欢自己、关心自己的。
2、情境感知:
师生共同观看表演,“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喜欢这只小兔吗?”“妈妈下班后,小兔都做了些什么?”3、再次表演,引导幼儿倾听角色语言:
兔妈妈和兔宝宝合作表演。
“兔宝宝一边做,一边师怎么说的?”(幼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儿学说角色语言)
4、参与演出,师生合作。
“谁愿意来做我的兔宝宝,下班回到家,好宝宝怎样关心妈妈?”(教师与一名幼儿表演——教师与全体幼儿表演)
给关心妈妈、大胆表述的幼儿贴红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