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合集下载

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价的启示

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价的启示

为 一 种 事 物 、 一 种 关 系 或 一 个 问 题 都 不 是 ‘ 立 独 的 ’、 ‘ 自在 的 ’, 们 与 认 识 者 的 兴 趣 、利 益 、知 它
识程 度 、价值 观念 、生 活环境 等等 都有 密不 可分 的
关 系 。 ” 在 证 伪 并 动 摇 了 现 代 知 识 观 的 客 观 性 信 念 之 后 ,后 现 代 主 义 者 明 确 提 出 了 自己 对 知 识 不 是 客 观 的 ,不 是 对 现 实 准 确 表 征 。 知 识 只 是 一 种 解 释 、
的 物 质 条 件 和 精 神 风 貌 、知 识 水 平 。尼 采 曾 声 称 : 有 各 式 各 样 的 “ 睛 ” ,因 而 有 各 式 各样 的 “ 眼 真 理 ” 。 这 也 就 是 说 , 知 识 总 是 某 个 人 从 某 一 角 度
后 现代主义对 现代 主义用 以确保知 识客观 性 的 “ 实在 ”基石 ( 即作为认 识对象 的客观 事物或 实体
高 校 经 纬
后 代 知 识 j "l o l l k , 观
对 我 国 高校 教 学 评 价 的 启 示
咸宁学院教育 系 刘宗南
【 摘 要】 后现代 主 义是2 世 纪未 西方社会 流行 的 一种 哲 学和 文化 思潮 ,其 影响遍 及各 个领 域 。后现代 知 0
识 观认 为知 识 具有 “ 确定性 ” 、 “ 不 情境 性 ” 、 “ 个体 性 ” 、 “ 构性 ” 、 “ 值性 ” 和 “ 建 价 多样性 ”等 特
征 。 后 现 代 知 识 观 对 我 国 高校 教 学 评 价 的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在 四 个 方 面 , 即 多元 化 、 发 展 性 、 对 话 性 和 质 性 评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若干启示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若干启示
性之后的一个新 的历 史时期 ” 后 现代 主义是对 现代 主义 的发 展 ,
虽然教师 已经不是学 生接 受知识 的唯一信息 源, 教师 的权威 受到挑战, 是 , 但 教师 的作用 仍然不 能被忽 视和取代 。师生之 间 应当倡导一种平等对 话 、 在教学 过程 中进行 持续 的、 积极 的思想
价本身并不是 目的 , 而是为 了提高 高等教育的质量 和效益 。正所
代主义者宣告 了绝对真理的终结 , 彻底否定了真理的至高无 上。 人不能变成知识 的奴仆 , 真理 盲 目崇拜 。对 于现今 和未来 对 社会 , 头脑僵化 、 无主见 的人是不 可 能取得 成功 的。教育应 该 毫 引导学生学会怀 疑和反 思 , 盲 目迷信 真理 和知识 , 不 保持 活跃 的 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正所谓“ 尽信书 , 则不如无书 。 , ” 如果 教育 将人教成了书本 的复制机器 , 么也就失去了教育的真义。 那 ( ) 二 对权威的批判。后 现代 主义 提倡对 权威 的反思 。在 教 育实践中 , 这点主要 体现在教 师观 上。现代 主义认 为 , 在教 育过
20 0 9年 9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 院学报
J u n lo b iU iest d c t n o r a fHu e n v ri o E u a i yf o
Sp2 0 e .0 9
第 2 卷第 9期 6
V0. 6 N . 12 o 9
论 后 现 代 主义 思 潮 对教 育 的若 干启 示
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应 “ , 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 一的尺 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
景性甚于其普遍性 。咖达默尔的批判 更进一 步 , 他认 为人类靠 一
门年轻的实证 “ 科学 ” 来达到对真理概念 的认识是荒谬 的。 后 现

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看我国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看我国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

微观世界的独立而细致的研究 中去。人们开始逐渐 重 视各种定 性 的、 的研 究 方 法 。研究 不 仅 仅依 靠 质
数据 、 调查 问卷 , 大批 研究者进 入到 学校 中观察学 校
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特性,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组织 ,
发生的事情, 和学校成员对话 , 体验学校生活并作记 录 。实验证 明 , 在此基 础上 的研究 报告 内容深刻 , 栩 栩如生 。这种方 法 的广 泛应用说 明人们 逐 渐地接受 了后现代的非理性 , 不确定性等观念。
实证 , 为科学 和理性并 不 能真 正带 来社 会 的进 步 , 认
其教育管理思想对促进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和实 践改革 具有 重要 意义 。


后现代教育管理的研 究视角 阐释
后 现代 主义不仅 仅是 一种 哲学 思潮 , 是哲学 、 更 语性 领 域 的混合 。它要 求 对 现 实 重 新 进 行解 释 , 对 “ 这 现 代 ” 育 管 理 理论 和 实 践 提 出 了挑 战 。因此 , 少 教 不 教 育管理学 者开 始把 目光投 向后 现代 教育 管理理论
其中每一个分支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格林菲尔德
认 为 的那样 :人 不是 在组 织 当中生 活 , “ 相反 的却 是 组织 生活在 个体 当 中 , 过 个体 而存 在 。人们 在 组 通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Un v ri y J u lo o ma fMin a gNoma i est ayn r l


第 2 卷 箍皇塑 7
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 看我 国教育管理 的发展方向
禹 露 , 魏 斌
后现 代理论 的一 些基本 观点 和方法研究 和解 决教育 管理 的理论 和实 践 问题 。 因此 , 研究 后 现 代理 论 及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高校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高校教育的启示

无二的个体. 因此 , 在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中 , 为了 充分体现个体差异的平等性 , 其主张教学评价应该
注 重教 育对 象 的多样 性与 丰 富性 , 并且 还 主张评 价
革, 极其反对那种条条框框 的界定 , 因此人们意识 到无 法用 简单 的语 言对 其进 行全 面 的概括 【 l 1 . 与后现代主义相反的不是现代性 , 而是如时空
2 . 1 后现 代 主义教 育理论 的教学评 价观
在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依 旧处于理性 的教学评
价形式下 , 教 学评 价 呈 现 出标 准 化 、 定量化 、 客 观
性、 信度与效度等特征 , 从而导致其形成一种 固定 的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 , 这表面上满足了我
国应 试教 育上 人才 的选 拔 , 但 是更 大 程度 上丧 失 了
第3 0卷 第 3期( 上)
2 0 1 4年 3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统一 性和 整理 性 , 还 有就 是后 现代 主义思 想对 科学
主要特征 的文化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 已经逐渐渗
透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 并且在整个西方世界
中产 生 了巨 大 的影 响力 .在后 现 代 主义 的影 响下 ,
面对我 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为 了保证高等院校
的良性发展 , 我国教育界已经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心 态来面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并且希望
V0 1 . 30No_ 3 Ma t . 201 4

后现代教育观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后现代教育观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现在什么方面 呢?

二、多元思维 ,探究改革大学生教 育管理的方法 后 现代 主义 的多元化思维是一场思维改革的风暴 ,旨在 对传统存在 的僵化 、封闭 、单一的思维进行极度 的批评和摧 毁 。就如 同他们倡导 “ 像读一首诗 、一部神话那样去解读哲 学原著和哲学文本 ” ,主要是让人们承认思维差异性 的存在 , 多视角 、多 向度 的去重新认识和思考我们的生存 的世界 。这 样强调 “ 所有 的方法都有 自己的局限性”多元化思维 ,对改 革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启发性 。
生活管理 和人才培养 目标 ,设 定一个全新 的管理工作模 式。
命力 ,凭借其广泛 的社会影响力迅速 的波及全球 。后现代主
义 的主要特点就是反 “ 现代 主义 ” , 是一种质疑主流社会 观念 , 崇 尚多元化 ,尊重差异 的哲学理论体系 。它 的提 出有着深刻
的社会背景 ,具有鲜明的时代 印记 ,还有进步意义 。 而后现代主义教 育观与传 统教育观相 比,主要强调 的是
青年与社会
科教论坛
后现代教育观对大 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 合肥工业 大学

合肥 2 3 0 0 0 9)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 摘 要】 后现代主义 ,兴起 于2 O 世 纪 中叶的欧洲 ,是一种 当 代 西方社会 的哲 学思潮。主要 强调 的是 对 “ 现代 主义”的 批评和反 思,对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 ,崇尚多元化 和差异性 的哲 学理论体 系。后 现代主义凭借 自身广泛 的社会影响 力 ,迅速
的影响社会 的各个方面。在教育 学方面 ,形成 了后现代教育观 ,主要是 注重反 思和批评 ,倡导创造性 ,鼓励 多元化 思维方式 和推 崇平等对话的教 育理念 ,这对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很 大的启发性 。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如何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如何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如何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潮,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观念和权威的挑战,这使得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鼓励学生积极质疑、批判和创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转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探索者。

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单一的标准和模式。

在教育中,这意味着不再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功与失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才能和学习方式,教育应该尊重并适应这些差异。

例如,在课程设置上,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而是增加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评价体系上,也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这种多元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后现代主义还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情境性。

传统的教育往往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知识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传授抽象的知识,而要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来讲解数学原理,让学生明白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意识。

此外,后现代主义对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相对被动。

而后现代主义主张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和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后现代思潮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后现代思潮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5 1030 ) 0
化上还有不少争论 , 但总的趋势应该是清楚的。从总体 上说 ,这种趋势反映 出 当代 的学术思想对传统 的实证
主义思想 的进 一 步地批 判和扬弃 。 二、 后现代思潮对教育教学活动 的影响 后现代 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 中, ,除利奥塔外其他人
20世纪70年代 以来 , 强调多元和不确定性的“ 后现 代 主义” 常被用来说 明 当代许 多事物的最新发展 。不管 持何立场 ,后现代主义不可回避地进人了我们 的思维 里, 后现代思潮 的影响 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它对教育 教学活动 的影响也不例外 。
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所谓 的真理和谬误并非对立 , 他们 在不 同的情 景下是可 以转换 的。在此 基础上后现代 主 义者反对现代绝对的理性培养的教育 目的,提倡从多 方 面因素考虑形成教育 目的 ,包括很 多教育过程 中的 偶 然因素也 必 须被 考虑 。否认培 养“ 面 的人 ” 全 的必要 性 , 对 预设 的教育 目的 , 过程而轻 结 果 , 调 目的 反 重 强 的生成性而非预设性 ,重视个体发展 的不确定性 。同 时, 后现代主义重视个性 多元化 , 关注不 同人群对教育 的不 同价值诉求 ,要求 教育应该根据学 生 的不 同文化 背 景和 自身特 点制定符合个体 自身特质 和生活 的培养
一 、 现 代 思 潮 的 内涵 后
关于后 现代思潮 的界定有不少版本 。 比较而言反 思说更被广泛认 同。2 世纪60 年代之后 , 0 随着科技 的飞 速发展 , 世界 的面貌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全 方位的 , 不只局限于经济 、 政治 , 或文化 、 意识形态某一 个或某几个领域。 再有 , 这个新变化还只是开始 。 今天 , 虽然 我们还不能对它 的全貌作 出描述和判断 ,但这个 新 的复 杂 的世 界必 然 会 产 生新 的理 论 、新 的方 法 和新 的价值观 , 以构建新 的认 识 系统 。现代 的认识模式 、 理 论、 范畴 和方 法 显 然 已经 不够 了 。这种深 刻的变化 自然 会 引起社会人文学者的思考 。 反思说认为 , 后现代 主义是一种文化立场 。具体地 说 ,它是针对现代社会或 者针对现代性 的一种批判立 场, 它是 以现代性 为依存 条件 的 、 边缘性 的批判现代性 的思潮 。反思说将历史 的发展视 为“ 一个 多元 的 、 开放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理论的主要贡献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理论的主要贡献
角 和立场 。后
后 现代 主义 对 二 元 对立 思 维 模 式 进 行 了彻 底 的解
构, 把矛 头直接 指 向现代 性 , 向依赖着 一 种元叙 事 指
方式 来证 明 自己 的合 法 性 , 即那 些 能 为科 学 立 法 的 哲学 话语 。然 而 , 叙 事 的合 法 性 本 身 就是 一 个 问 元 题 。原 因是 主 流文 化 所 反 映 的是 霸 权 意 识 形 态 , 而
郑 淮 , 昌 勇 杨
( 南 大 学 西 南 民族 教 育 与心 理 中心 , 庆 4 0 1 ) 西 重 0 7 5

要 :O世 纪 7 2 O年 代 后期 , 些 学 者 将 后 现 代 主义 引入 教 育领 域 , 教 育 研 究 注入 了新 的 活 力 , 发 了 检 讨 一 为 引

批 判 现代 主 义 的二 元 对 立 ,
倡 导创 新和 多元 的教 育研 究 方 法
后 现代 主义 思潮 源 于对现 代性 的思 考 和现代 主
义 的批 判 。在后 现 代 主 义者 看 来 , 代 主 义 在科 学 现
研 究 中以理 性方 法 和逻 辑 为 唯 一 的 方 法论 , 强调 理
性 与非 理性 、 逻辑 与非 逻 辑 的绝 对 对 立 。这 种二 元 对 立 的思维 方 式 实 际 上 是 一 种 非 此 即 彼 的话 语 霸
权, 他们 对现 代 主义 中所谓 不 言 自明 的真 理 持怀 疑
的态度 。墨 菲 (. J W.Mu p y 指 出 , 从 根 本 上 来 rh ) “
多尔 ( W.Do1 、 奇 洛 ( .Kic eo ) 厄 舍 ( . l 金 ) J n h le 、 R P .Us e ) 爱 德 华 兹 ( . E w r s 、 林 ( hr、 R d ad ) 格 A. G en 、 克 拉 伦 ( . Mc ae ) 韦 克 斯 勒 ( . re ) 麦 P L rn 和 P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后 现 代 主 义 思 潮对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影 响
李晨 晨
摘 要: 后现 代主义思潮 , 作为一种极 其复杂 的社 会文 化现 象或 意识 形 态, 渐渐 传入 我 国并且在各 个领 域产生 了影响 。它在 某种程度上产 生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但是 也带来 了很 多的 负面效应 。在 高校 , 它对大学 生思想道德的发展造成 了难 以忽视 的消极影响 , 比如道德 观念 和价值取 向 的多元化 , 为 习惯 的随性化 , 行 政 治观念模糊 , 治信念缺乏 , 治观 多元化等 , 些都 严重影响 了高校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的 开展 , 政 政 这 影响 了大学
大的 , 价值观 的选择不再是从 前的一元 化 , 而是 出现 了多 种选择 。在学生 中集体主义 , 无私奉献 , 大于利这些观 义
十年的发展 , 直到 2 0世纪 7 0—8 代 , 整个欧洲 思想 0年 在 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强 大 的后现代 风潮 , 并且渐 渐渗 透到
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现代主义与之 前的很多 观点都 不同 , 它所要呈现 给世 人的是 一种 颠覆 性 , 权威 的 , 无 无
后现代 主义者认为 , 现代 理性 一方 面破坏 了宗教 神 学甚 至封建社会 的一切 , 因此 推动 了现代 资本 主义 的发 展 , 且给人们带来 了巨大的福祉 , 同时也给现代社 会 并 但 带来 了诸 多负面影 响 , 得人性 面 临着 巨大的挑 战。后 使
现代主义者拒绝现代理 性极力 主张的一切 , 例如秩序 、 权
威、 规则 、 真理等 , 却相 当重视 现代社 会所 漠视 的非理性 因素 , 他们 认为非理性才是人性的体现 , 尊重人性就必 须 首先肯定人 的非理性 因素的存在 。

浅谈后现代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浅谈后现代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社会 需要 的人 才 。 ( 五)高等 教 育管理 课 程设 置
语言都具 有生存权利 。既然是一 个开放多元 的领 域, 就应该尊重每一个主体的发言权 , 即做到民主。 另一方面, 也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 , 才能保证高
等教育管 理 的多元 化发 展 。孟德 斯鸠 曾经指 出 ,当 “
[ 收稿 日期]06 o — o 20 一 7 2
EE I 者简介] ' I 郑如( 9 8 1 7

)女 。 . 江苏南京人 , 南京人学硕士生 , 南京审计学 院助教 ,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哲学 、 企业文化和高等教育管理。
6 ・ 4
维普资讯
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和优秀生源, 培养专业素养高 、
有 创新 能力 、 会 适 应力 强 的 人 才 。而 这种 民 主和 社 多元化 的文 化价 值 观念也 正是一 个有 机 的整体 。只
重新缝合被现代文化所撕裂开的诸文化领域 , 图 力
恢 复人1 在本质上是主体性的开放, 1, _ 以主体发现 、 价
现代文化机械地割裂了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文 化, 是一种技术主义的文化_1 , 1蚰 赋予科学以解释 自 _
然的绝对 权威 , 并且将 这一 技术 的 、 机 的模 式用 于 无
解释人本身以及人与世界、 人与他者的关系, 以科学 为圭臬构筑 了它 的文化 乌托邦_6 深 深地异化 了 1, _ 人的本质 。后现代文化非常注重有机性和整体性,
知识 、 形象 知识 和宗 教知 识等方 面 的多元 性 。
涵盖一切人类创造的文化 。后现代文化则介于两者 之间 , 是科学 、 经济与艺术构成 的文化领域 , 是一个 完整的、 有机的社会文化 , 强调事物本质上的主体性 开放 , 向往人类和 自然平等相处的和谐 , 注重各种知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否 定 中心 和 等 级 , 掉 本 质 和 必 然 。 这 种 多 元 、 放 、 动 去 开 互 的教 育 观 冲 击 着 传 统 的现 代 主 义教 育 观 , 刻 表 现 出 对 不 确 时
育 目的 的重 新 估 量 , 得 个 性 得 到 尊 重 , 学 生 个 别 差 异 的 使 对 强 调 , 体 现 出 对 人 的 主 体 性 和 创 造 性 的重 视 , 有 利 于 培 更 这 养 出具 有 批 判 能力 、 可 多 元 文 化 的社 会 公 民 。此 外 , 名 认 著
为 师 生 共 同探 索 新 知 识 的 发 展 过 程 。 这 种 课 程 观 把 学 生 真 正 当 成 了课 程 的 主 体 , 利 于 新 型 师 生 关 系 的 建 立 。 有 第 三 , 对 体 系化 课 程 理 论 , 强 求 内部 一 致 的课 程 范 反 不 式 。后 现 代 主 义课 程 观 认 为 课 程 内容 不 应 是 绝 对 客 观 和 稳 定 的 知识 体 系 , 对 未 来 采 取 更 为开 放 的态 度 。这 就 打 破 了 它 现代 主 义 教育 课 程 观 的僵 死 与封 闭 , 课 程 研 究 提 供 了新 的 为 视野和广阔的前景 。
定 性 、 异性 和人 的 主 体 性 的 关 注 , 其 是 其 与 传 统 截 然 不 差 尤 同 的 教 育 目的 观 、 程 观 、 生 观 都 为 当 下 的 大 学 教 育 带 来 课 师
了许 多 有 益 的 启 示 。

义 的 教 育 目的观 有 利 于 解 决 当前 社 会 的危 机 , 使整 个 社 会 充
主 义 教 育 观 便 是 在 这 一 思潮 影 响 教 育 领 域 后 产 生 的 。
生 的各 方 面发 展 , 并 不 强 求 每 个 受 教 育 者 都 得 到 全 面 发 但

后现代教育观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教育观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1 目前 高 校 教 学 中 普 遍 存 在 的 问 题
高 等 教 育 不 应 局 限 于 单 一 的 教 育 目标 , 而 出 。 现 代课 程 观 认 为 , 后 学生 是 带 着 个 人经 ( ) 学内容 , 1教 方法 手段 没 有 随 着 社 会 是 采 取 比 较 宽 容 的 态 度 , 师应 该 及 时 发 验 进 入课 堂 的 , 们 进 入 课 堂 之 前 并 不 是 教 他 的 高 速 发 展 而 改 变 。 校 教 师 在 授 课 过 程 现 不 同 学 生 的 长 处 , 对 学 生 的 个 性 和 特 高 针 无 所 知 , 识 的 形 成 是 学 生 与 教 师 或 者 知
i 曰 目
ij —: 。 。 4 。 j】 l} i 。 。
科 教 论 坛
后现 代 教 育观 对 高校 昆明 6 0 0 ) 云 5 2 1
摘 要 : 后现代知 识观 多元化 , 从 发展 性和 注重个性 等全新 的思维 方式对转 变高校教 师教 学理 念 , 改进 教 学方法 、 学 目标 学 内容 , 教 教 学生 的 学 习 方 法 等 的 重 新 定 住 , 正提 高 高校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适 应 现 代 社 会 的 需 求 , 养 创 新 型 实 用 型 的人 才 。 真 以 培 关键词 : 后现 代教 育观 高校教 学 中 图分类 号 : G4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7 -9 9 ( 0l ) 1a -O 2 l 1 3 5 2 1 () l -0 6 7 o 7

的影 响 , 讲 授 传输 书 本知 识 为 主 , 略 了 以 忽 学 生 发 展 创 新 的培 养 。 () 4 师生关 系淡漠 , 缺少 民主 、 平等和信任 。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高校教育的启示分析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高校教育的启示分析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高校教育的启示分析【摘要】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反现代主义思潮之中,其对封闭和僵化的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与批评,这为当代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以后现代思想的总体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之教育目的观、课程观以及教学评价观,以此来探讨对我国医学院校教育改革新的发展视角与思维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高校教育;启示后现代主义最早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集中批判、否定及反思现代价值取向、文化、思维体系以及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一种以反思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在整个西方世界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已经逐渐渗透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界已经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反思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高等医学院校的良性发展,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后现代主义来对现代教育进行质疑与批判,以此来启迪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

1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总体特征对于后现代主义,很多学者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给予其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定义能够完全诠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因此,人们意识到“后现代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富于变化且具有多样性的文化范式变革,极其反对那种条条框框的界定,所以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对其进行全面的概括[1]。

从总体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想在反对西方哲学中普遍存在的二元论,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传统的本体论观点和思辨方法持严重的批判态度,具有反本质主义和反基本主义的特点;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性和整理性,因此其表现出明显的内在性及不确定性;还有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科学理性存在严重的质疑。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现代思想的一种颠搜与批判。

2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2.1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观后现代主义者是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其在学校教育目的方面主张采取比较宽泛的态度,建议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目的。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在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正日益成为文化与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它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范式,同时也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一、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充满了反传统、反规范、反权威的精神,对传统的权威性知识体系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在当代中国,这种精神焕发出独特的影响力。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解构了传统的观念框架,打破了对知识的单一权威性,提供了一种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思考方式。

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文化多元主义、相对主义和反规范性思维,引领了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观念和权威性话语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尤为显著。

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对中国当代小说和诗歌的叙事形式和文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家们开始注重叙事的碎片化和多元化,以及对语言的反思和实验。

另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也深刻地激发了中国作家们对文学价值和文学批评的重新思考,推动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多样化和文学价值的多元化。

三、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影响除了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对中国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相对主义和反规范性思维,为中国哲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激发了中国哲学家对知识体系和道德观念的重新审视。

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解构与多元文化观念,也促使中国社会科学家们更加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多元解释和多元认知。

总结与回顾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文化框架,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多元化。

教育管理后现代主义模式综述

教育管理后现代主义模式综述

教育管理后现代主义模式综述教育管理后现代主义模式综述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管理也逐渐变得复杂多变。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因此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是指在后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多元化和包容性原则为核心,将参与与合作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理念,体现出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地位,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后现代主义管理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背景后现代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的法国,旨在批判现代主义思想和对于现代化的过度信仰。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固有问题,是一种完全相对化的思潮,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这种思潮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学科领域的繁荣发展,也对教育管理模式的出现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多元化、民主性、开放性、参与性和包容性。

多元化指的是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倡导接纳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学习风格。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民主性体现在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权,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是严格的君子党式的教育模式。

开放性则是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

参与性则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形成一个共同的教育氛围。

包容性则体现在尊重不同背景、需求和观点,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更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教育。

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降低学生的压力,提高其学习的乐趣,在此背景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该管理模式的不足在于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盲目追求表面的多元化,忽视了对知识的体系化和系统化的学习。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确定。

从教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创造力,鼓励他们能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谈高等教育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谈高等教育


解 读后 现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
2 非 中心化 和反基 础 的解 构 策 略 。此前 的后 . 结 构 主义者 的研 究工作 动摇 了西 方哲 学理 性 中心
后现 代 主义是 在批 判现 代性 危机 的基 础上 兴
从根本上消除了终极价值 的可能 起 的。后 现代 思潮 涉及 的理 论观 点 和研 究 领域 庞 主义 的合法性 , 性 , 碎 了人 们 对 统一 性 、 体 性 和 中心 性 的 信 粉 整 杂, 即使 集结 在后 现代 大 旗 下 的思 想 家 们 也 因 其
主 旨, 意地 勾勒 出这 一世界 性 思潮 的轮廓 。 写
的所有 主 张展开 攻击 。德里 达 ( e'a从不 讳言 D ni ) d
决定 性 的权 威 ”即 黑 , 1质 疑 和否定 的思维 特 征 。后 现 代 主义 不 再 自己 的矛头所 向就 是一 切 “ . 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 格尔所主张的通过理性反思达到的客观真理。后 其 化。利奥塔在《 后现代状态 : 于知识 的报告》 关 中 现代 主义 刻意 的标 新 立异 并 非无 的放失 , 目的 指出,用极简短 的话说 , “ 我将后现代定义 为针 对 旨在 通过 对差 异 和流动 的强调 取代 对 中心 的基 础 元叙事 的怀疑 态 度 ”[】 。 所谓 元 叙 事 , 就是 指 那 些 的迷 恋 。 能够 为科 学立 法 的哲学话 语 。后 现代 主 义者 矛 头
[ 收稿 日期 ]o6—0 —0 2o 3 9 [ 作者简介 ] 李
学。

晔 17 一)女 , 9 8 , 吉林 四平人 , 苏州大学 教 育学 院高 等教育 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 育哲 教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摘要: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产生。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褒贬不一,但其许多与传统的现代主义教育观截然不同观点都为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观点和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基础上,从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课程观以及师生观等三个方面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试图为我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教育;启示一、后现代主义及其主要理论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产生并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最早是由英国画家查普曼于年提出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蔓延并形成了独特的思潮。

此时,后现代主义达到了顶峰,成为一时”显学”并向全世界蔓延。

但是,从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体系,流行至今,尚无一个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确切定义。

但是可以概括它的主要理论特征,具体表现为:1、反思与批判现代性。

这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和核心。

从哲学的角度讲,现代性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它强调理性、权威、同一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

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它们依赖元叙事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

后现代主义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主张摧毁人们对元话语的信任感,针对现代主义对理性的过分张扬、过分迷恋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的确定性进行批判。

2、反对中心主义,抨击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思维。

工业革命以来,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种危机。

后现代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消解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试图对理性主义进行反驳、批判、解构,通过非理性的道路纠正理性的片面、偏执和确立全面人性的目标。

同时,后现代主义也提升了非理性主义,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的选择。

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影响

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影响

( 推 崇 多视 角 。 三) 强调 多元化 的标 准
疑 。由此 , 以怀疑和 否定为 特征 的后现代 主义思 潮
代 主义 者 们 用 “ 现 代 性 ” 后 为工 具 , 现代 性 进 行 对 反思 与批判 。哈桑在 《 后现代 转 向》 一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完整 地 概括 了后 现 代 性 的 特征 : 确定 性 ; 碎性 ; 传 不 破 反
统性 ; 我性 ; 非 内在 性 。作 为一种新 的思 维方式 , 它
会、 信息 社会 、 晚期资 本 主义 等 ) 的产 物 , 育于 现 孕
代 主 义 的母 胎 (0 纪3 年代 ) 正 式 出现 在 2 世 2世 0 , 0
纪5 年代 至8 年代 。” O 0 后工 业社会 的到来 使社会 的 各 个领 域发 生相 应转 型 。其一 , 在经 济结 构 上 。 后
度 、 育话 语 权 和话语 方 式 、 育评 价体 系 等进 行 教 教 反思 与批判 。
于 社会 中心 位置 : 众化 成为 文 化进程 的主旋 律 , 大 从 而挑战 现代理念 所倚 重的精英 文化 。其 二 , 息 信 时 代 的出现 使人 类 的主体 性 和个 体性 得 到极 大 的 解放 , 从而 挑战现 代理念 里 的人类 的中心地 位 。大 众 文化 的传 播 瓦解 了现代 社会 的等级 制 度 。 中心
与 边缘 , 实与 真相 、 象与 本质 、 事 现 自我与 非 我 , 时
二 、 现 代 主 义 思 潮 的 特 点 后
( 对现 代性 的批 判和反 思 一)
在思 维 的 内容方 面对 西 方 的现 代性 进行 反 思
和 批 判 是 后 现 代 主 义 众 多 思 潮 的 共 同动 机 和 追

后现代主义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讨

后现代主义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讨

后现代主义强调从遗传基 因的差异性角度进行管理 . 重视个体之 间存在的差异性 . 重视学生可能表 现出的不 同方 面 , 重视个体 的生命 价值 . 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学校 服务的具体对象 。差异性管理认为个 体间的差 异可 以成为优势 , 这为高校学 生的 自 我教育 、 自 我 管理 、 自我 服务提供了一种 可观 的资源 这种差异性 管理原则对现代教育管理中 的同一性 、 标准化提 出了质疑 和反思 , 对 于高校 教育管理思想 的嬗 变 是一种触动。 2 . 2 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后现代主义强调学生 的差异性 、 多元性、 平等性 的教 育思想 , 学生 的丰富性、 多元性 、 立体性 因此而凸现出来 ; 强 调学生教 育管 理工作 者 应 当尊重学生天生独 特的个性特征 .注重 培养学生 的 自 主性 和创 造 性 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把培养大学生的 自主性 和创造性作为重要的
园环境和氛围 . 为各种人 才的发展创造条件 : 其次 ,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工作不应当只局限在学生对 于事物 的认知上 . 更应当对学生的个体情 感予 以关怀 , 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与价值 观、 人 生观构建 。 2 . 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本身就应 当是 “ 正义的” 与“ 平等的” . 而在后现 代主义 的影响 . 管理工作更应 当强调沟通 、 对话与理解 。 要抛弃传统教 育管理工作 中老师的权威性 。 解 除对学生主体性的打压 。老师应 当找 准 自身的定位 . 以一个 引导者 、 示 范者和合作者 的角度参 与到教育管 理工作 中 . 而在 实际的具体教学方式上 . 也摒弃传统单 向灌 输 的填鸭 式教学方 , 要将教学过程营造成 一种师生平等 、 共 同探索 、 相互 沟通 的 过程 . 反对 传统 的课 堂霸权主义 。 使学生 能够 自主 、 积极 的投 入到学 习、 探究过程 中。 在这样的师生教学关系下 , 学生的主体性才 能够得到 保障 。 也 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 2 . 4 改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所注重和倡导的多元性不仅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 还应 当体现在管理工作 的具体方法上 . 所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 作的具 体 实施方法不是绝对单一的 . 而是多种多样 。这些多样 的管理方 法虽 然 在实现上可能会有所不 同 . 但是 他们在本质上都具 有相同的精神属 性. 比如注重教育管理过程 中权利、 组织以及 知识 的发展性 与多元性 , 强调教育管理过程 中 交流、 对话 、 解释、 理解等 的作 用功效 , 突 出教育 管理过程 中的公正性 、 平等性以及民主性 等。同时在 当前科学技术 的 展 影响下 , 信息 的传播非常迅速 与开放 , 这些来 自国外 的信息思想对我 国高校学生产生着极大 的影响 .这使 得他们 能够更加具有 自 我思想 、 2 后现代主义下高校学生教 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更加具有空 间的去选择 自己所信仰的思想 文化 . 这使得 当前 高校学生 2 . 1 革新传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思想 在思想观念上呈现 出一种“ 百花齐放” 的现状。在这样 的形 势下 , 高校 在 以往 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 . 都存在着教学 目 标单一 、 死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必须要及时改革管理方法 . 提升 高校学 生教育 管 板 的弊端 , 且严 重忽略 了学生 的个体 性 . 也没有强调 培养学生 的创新 理工作 的针对性 能力 。这在很 大程度上制约 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以及综合素质 能力 发 展, 降低 了高校教育工作 的质量与有效性 在 以后现代 主义 为基本 思 3 结 语 想指导 的教育管理工作 中. 应当将学生的个体性 、 主体性 凸现出来 , 注 后现代 主义 的出现 , 对教育领域造成很大的影 响。就高校学生教 重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 将 每一个 学生都看作是不 同的发展个体 . 并 承 育管理工作而言 , 也应 当汲取其中积极 的因素 , 在管理工作 中注重学 认与尊重发展个体之 间的差异性 生的差异性 、 多元性 、 创造性 、 自主性 。 突出教学活动与( 下转 第 8 6页 )

后现代主义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讨

后现代主义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讨

后现代主义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讨【摘要】到今天为止,“后现代”已经不再为人所陌生,它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对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教育领域。

从本质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种注重探索精神、注重多元化差异、注重对话和理解的思想,这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站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后现代主义能够帮助建立一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对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为进一步将后现代主义融合于高校医学学生教育管理当中,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与有效性,本文首先就后现代主义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后现代主义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0 引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欧美国家,过了十多年、二十多年后,到了七八十年代就覆盖了整个西方世界,其正式对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产生影响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

可以将后现代主义理解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将其理解成为一种文化思潮,总之其体系十分庞大、复杂,从艺术到哲学汇集多种领域的各种文化。

它教会人们用不一样的视觉角度来审视事物,包含着一种对主流意识的批判。

基于这样的基本出发点,后现代主义又为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医学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1 后现代主义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1.1 使管理工作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后现代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差异性以及偶然性的思想主义。

在这样的思想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再一味的依照某一标准将学生培养得一成不变,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多元性。

所以,高校教育过程规划、教学目标制定,和具体的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构建以及教育组织构建都会与以往出现差别,这种差别之所在就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它希望学生能够具有丰富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特征发展,最大限度体现出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文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作者:王诗琪刘海龙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7期
【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我国教育哲学界也逐渐出现了新的后现代教育思潮萌芽。

这种教育观是以批判性的态度来对现代主义知识观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问题,构建出一种后现代方式的知识管理,这给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教育管理;高校
一、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我们要理解后现代主义,那么就要从现代出发,历史学家通常将15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一些列的改革作为现代的开端,这三场运动也通常被称为西方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三部曲。

(一)后现代主义的孕育与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晚期的各种矛盾以及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成为风靡欧美的一种文化思潮。

根据美国学者贝斯特的考证,在180年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画家查普曼就以“后现代绘画”一词来代指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和前卫绘画作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60、70年代,在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到了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全球性灾难,使得人们也开始思考理性的脆弱,甚至开始怀疑理性的权威。

人文危机和科学怀疑导致关于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和危机开始在各个菱悦出现,此阶段的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对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文化现象的一种批判。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繁荣
随着后现代主义观点的迅速发展和深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欧美批评界开始了一系列大讨论,从此,“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学术现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处在这一时期的后现代主义充斥着各菱悦各学者的不同观点和争论,同时也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从简单的背离和批判现代性的文学主义倾向转到从理论上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带来的危机和衰落而进行纠偏的倾向,这一倾向的产生是以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衰落,以现象学,新解释学,分析哲学以及解构哲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后现代思想舞台的。

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是崇尚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性,认为教育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标准中得到暗示,它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

它们寻求的是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主义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因此,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以此由引起的教育组织结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会具有一种与以前不同的性质。

(二)重视“自主性,创造性”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重视实践过程中成员的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分权并通过分权化过程实现权力的生产和扩大,重视分权冰球通过分权化过程实现权力的生产和扩大,把教育组织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于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观主张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想象,引导他们主动地批判分析与自行建构。

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描绘了在教育管理中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中意义,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终极真理。

(三)促进教育管理的“正义和平等”
后现代主义宣告了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神话的破灭,教育组织的目的是实现正义和平等,以便教育组织中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解放,并发挥主体性,教育组织不是自然的而是人造的,教育组织的目标不是效率而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教育管理知识不是实证的而是情景和价值的。

(四)倡导教育管理方法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更加重视民主对话,合理授权,文本结构,意义重建,非线性变革等交往方式解决所面临的教育管理问题。

它所倡导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远的,多样化,不是对抗的而是对话的,对话的基础是理解,通过这样的理解过程,在教育管理实施中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与充分信任。

这种教育管理机制打破了原有的工具化的操纵,控制式的实施过程与机制,使学生作为参与的主题投入到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中去,从而实现多种视角的碰撞,多种视界的融合。

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对后现代主义的借鉴
(一)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传统的高等教育结构比较单一,倾向于英才式的教育,不太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无视学生的能力,后现代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遵循差异性管理的原则,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个体并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适合社会需要过程中,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各阶段发掘学生的潜能,另外,后现代主义强调从遗传基因的差异性的角度管理,重视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可能表现出的不同方面,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把个体间的差异可以成为优势,这为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一种可观的资源。

(二)构建新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后现代主义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的教育思想,学生的丰富性,多元性,立体型因而凸显出来,强调学生工作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天生独特的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把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作为重要的目标去探寻追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竞争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规划人生,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

(三)推崇新型的教育管理师生关系
后现代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正义和平等”,强调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没有权威,不存在压抑,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管理者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示范者,教育管理的模式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模式,而是集逻辑演绎,人际交往与感染,生活渗透和环境暗示于一体的综合模式,后现代主义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心放在分权和授权,合作,交流,对话,个体的差异与平等,男女平等,种族的文化差异等方面。

(四)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教育管理方法的“多元化”。

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对抗的而是对话的,这说明,教育管理理论从单一走向多远;同时多远的教育管理理论又是整合的,具有共同的精神,如强调组织,权力,知识的发展性和多样化,强调对话,理解,交流,解释等在管理中的作用等,强调管理民主化,分权,公正,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价值和创造等。

参考文献
[1] 王治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M].外国哲学,2001(7).
[2] 潘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M].改革与开放,2010.
[3] 赵帝.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影响[M].东京文学,2011.
[4] 柳虎.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意义[M].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
[5] 季爱民.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2004.
[6] 洪柳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
[7] 王莉娟.大学生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探[J].世纪桥,2011(7).
[8] 刘志强,山杉.浅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分层次管理和教育[J].管理学家,2010.
作者简介:王诗琪,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刘海龙,哲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