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等奖选修《丹柯》教学设计
《丹柯》教学设计
《丹柯》教学设计《丹柯》教学设计《丹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感情;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体会小说主题;3、分析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感悟《丹柯》的多元化主题;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浪漫主义、寓言、象征等手法的赏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1、读课文,正音正字,扫清文字障碍;提出疑难问题,并自己试着解答。
2、认真阅读课本p45-48知识短文《话题:主题》的相关内容,了解有关主题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一部好的小说给予我们的往往不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有的甚至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难怪有人会这样说:“读伟大作家的`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话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高尔基简介:(由学生介绍高尔基。
教师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识。
)我们先来了解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附】高尔基简介:高尔基(1868.3.28―1936.6.18)。
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
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
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
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
《丹柯》课教案
《丹柯》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丹柯》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的民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奉献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丹柯》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民间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奉献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丹柯》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民间故事《丹柯》的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丹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学生查找生字词的含义,并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复述课文《丹柯》的故事情节。
7.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丹柯》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对民间故事《丹柯》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勇敢、智慧、奉献等品质的体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民间故事的魅力。
《丹柯》第一课时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丹柯》第一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丹柯》第一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1《丹柯》第一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
而《丹柯》这篇经典散文恰恰又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下《丹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柯》这一文本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篇名、出处等内容。
2.理解文本中的主题思想,能够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点,逐渐适应读懂散文的阅读方式。
3.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热身环节(10分钟)在教学开始之前,为了让学生从其他学习内容的过渡到本课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作为预备性热身。
如: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动来交流与学习。
比如:请学生们就日常生活中的“鼓励”这个话题,展开互动讨论。
2. 导入环节(5分钟)在热身活动之后,我们将进入本次教学的正式流程。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导入,让学生知道教师将带领大家阅读的文本是什么,以及作者是谁等等。
导入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前预热一下。
3.整体阅读环节(10分钟)当学生对《丹柯》这一文本有一定的了解后,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课文的整体阅读上。
首先要向学生讲解章节的架构逻辑,让学生知道下一步的阅读应该集中在哪些方面理解。
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同时注意细节的把握。
针对这一环节,我建议配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小组互动、思维导图等等。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阅读策略的小任务,如:紧扣主题思想,记录文中所有出现的“丹柯”字样等。
4.分段学习环节(35分钟)这一环节要对文章的不同部分进行分析,对于每一段语言的特点和文中所表达的核心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分析和解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不宜过于简略,也不宜过于繁琐。
高中高三语文《丹柯》教案2篇
高中高三语文《丹柯》教案高中高三语文《丹柯》教案精选2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柯》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理解《丹柯》的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丹柯》中的意象和寓意,探讨作品的主题;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丹柯》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丹柯》中的意象和寓意,探讨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课前准备导入,引发学生对于徐锡麟的了解:徐锡麟是一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以诗歌、散文和小说为主,以写作真实、细腻而著称。
他在1982年获得了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丹柯》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情节分析通过师生共同阅读《丹柯》,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进行分析讨论。
3.意象与寓意解读小说中的意象和寓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文本的剖析,探讨作品的主题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4.作品鉴赏引导学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进行作品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1.导入与激发:通过简要介绍作者的背景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与解读:师生共同阅读小说,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寓意。
3.讨论与交流:以问题驱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4.撰写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个读后感或者扩展阅读,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录像或PPT等多媒体辅助教具;2.教材、参考书及文献。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表现;2.作业评价:学生撰写的读后感或扩展阅读的内容和思考。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作品,并促使他们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让他们能够真正喜欢并欣赏文学作品。
高中高三语文《丹柯》教案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宇宙的未来》,培养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和未来发展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科技的可能性。
《丹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背景《丹柯》是中国著名的小说,作为文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丹柯》的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注意教学策略和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让学生在文化素质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取《丹柯》中的“游戏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丹柯》的作者及作品,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PPT授课和小组讨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情感和方法来理解文学作品。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前导通过PPT介绍《丹柯》的作者、作品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况和语言特色。
同时,定下学习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2.讲授阅读技巧通过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思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留意人物、环境、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阅读与理解让学生阅读《丹柯》中的游戏篇,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体验和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留意情感描写、语言表达和反思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笔记和注释。
4.小组讨论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哲学思想,了解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背景。
同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评价与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回顾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六、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如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文学知识竞赛、探究小说中的科技元素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丹柯》经典教案
《丹柯》经典教案教案:《丹柯》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丹柯》。
本课主要内容讲述了森林里的一位勇敢者丹柯,为了拯救族人,勇于面对困难,最终用生命换来族人的新生和幸福的故事。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丹柯的事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丹柯的事迹。
难点:感受丹柯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森林里有一位勇敢者,他叫丹柯。
他为了拯救族人,勇于面对困难,最终用生命换来族人的新生和幸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丹柯有哪些优秀品质?3. 合作交流4. 精讲点拨5. 实践演练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丹柯,体验勇敢面对困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丹柯勇敢无私奉献面对困难换来族人的新生和幸福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答案: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示例:丹柯是一位勇敢的人。
他为了拯救族人,勇敢地面对困难,无私奉献,最终用生命换来了族人的新生和幸福。
我们应当学习丹柯的优秀品质,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为社会做出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丹柯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演练等环节,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对丹柯的优秀品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丹柯的精神品质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高中高三语文《丹柯》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丹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丹柯》的文字背景及内涵,加深对于中国文学的认知。
2.探究《丹柯》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及其反映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借助《丹柯》这篇古文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探究文学、欣赏文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丹柯》一文的背景及作品主旨,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形象化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深刻领会其中的情节。
3.启示学生反思小说中所反映的文化及人性问题,并准确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丹柯》中文化背景的理解准确度。
2.学生对《丹柯》中人物形象及情节推理的敏感度。
3.学生对感悟及写作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导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
2.课堂讲解式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小说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内容等知识点,为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小说提供帮助。
3.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思想等问题,激发学生爱好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的认知。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善于发掘小说的背景1.让学生在事先预习了《丹柯》之后,谈谈耳熟能详的“丹柯赠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引出《丹柯》这部文学作品,并大致叙述全文的大致内容。
第二步分享给学生《丹柯》中的情节1.通过精选的重点情节,激起学生对文章的興趣和阅读探究的兴趣;2.对于文中背后的宏伟意义,也是要深入分析渗透到学生意识之中。
第三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述1.让全班或学生分组在课上对于小说中集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讨论;2.强调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应当包含文化内涵和人物形象的形象塑造的两个维度。
第四步角色扮演,并尝试小说原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说内涵、情节群体和人物形象的方法,一步步地来细微地分析、推理、探究。
第五步探究《丹柯》中的文化内涵1.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做一个有重点的讲解;2.引导学生去探究小说中文化元素及其对于故事情节的深度影响。
《丹柯》教案
《丹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高尔基及其作品,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探究小说的主题,并形成个性化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 领会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讨论、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提问“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出自哪部作品,引入新课。
2. 整体感知:介绍作者高尔基,学生默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
3. 深入研读:分析丹柯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4. 拓展延伸:探讨主人公的献身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5. 小结作业: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丹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丹柯》,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丹柯的勇敢、智慧、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体会主人公丹柯的形象特点。
2.2 词语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
2.4 修辞手法鉴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重点词语的理解、句式的分析、修辞手法的鉴赏。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主人公丹柯形象的分析。
第四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5.3 词语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
5.5 修辞手法鉴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5.6 课堂小结5.7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课下自主学习6.1 任务布置让学生课下查找关于《丹柯》的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6.2 学习要求学生需在课后完成资料的查找和阅读,并在下一节课前提交学习报告。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展示7.1 组织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7.2 讨论主题例如:丹柯的形象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等。
《丹柯》教案
《丹柯》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丹柯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英雄主题。
2、学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学习丹柯的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英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体会小说主题;2、感悟《丹柯》的多元化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思想丰富、主题深刻的小说,它就是高尔基先生的《丹柯》,本单元学习的话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作者介绍:高尔基(1868―1936)苏联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被列早年丧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对社会底层痛苦生活的体验成为他创作中的源泉。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描绘人民的苦难和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反抗。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
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伊则吉尔老婆子》小说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方式:有一天,伊则吉尔老婆子向过路人“我”讲了三个故事。
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人与鹰的儿子“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一下勇士丹柯的英雄事迹。
三、整体感知:1.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一是以故事为目的小说,它的主题,故事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一是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或者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
《丹柯》就是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丹柯》的主题涉及永恒的母题——英雄。
它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悲剧故事。
《丹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整理绍兴市高级中学朱嘉秀教学目标:1、能概述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2、了解小说主题形成的多种途径3、体会小说蕴含的悲壮情感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主题的多种途径教学难点:1、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主题表现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由作家导入二、把握情节1、检测字词2、丹柯在小说中还有哪些称呼?年轻的美男子、傲慢的勇士3、概述情节(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概述标准:是否完整、是否概括、是否连贯)--熟识情节三、熟悉主题4、借助情节,你看到了怎样一个丹柯?简述理由英勇、无私┅┅(英雄形象)--粗浅熟悉主题四、明确主题形成的多途径(投影)“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
是故聪慧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三国刘邵《人物志》5、你认为丹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英雄吗?结合丹柯与族人在逆境面前的不同表现,感受丹柯的英雄胆略小结:丹柯是一位英雄,在感受其宏大之时我们无形中将族人作为参照。
--借族人衬托丹柯突现主题6、在挽救族人的过程中他的英雄形象是否发生变化?可以说变:内心有过波动;族人开头埋怨时,丹柯是欢乐而安详的族人怨恨审问时,丹柯也有所埋怨、责备族人生气诅咒时,丹柯怒火燃起族人兽性爆发时,丹柯心里产生了苦恼可以说不变:他坚持着把挽救族人做为自己最剧烈的愿望小结:在逆境面前的心情波动让我们看到丹柯终究也是族人中的一员,他也会有常人的苦痛。
他的坚持尤为珍贵,只是因爱与责任他战胜了自己。
情节的曲折进展让英雄的形象渐渐高大的同时更贴近真实。
--以情节的一波三折来突现主题7、丹柯死了,你盼望看到一个怎样的结局?与小说结尾比较。
(体现英雄的悲伤、浪漫主义颜色)--浪漫主义手法突现主题8、总结小说通过族人、曲折的情节、浪漫的表现手法胜利地塑了英雄丹柯的形象,突现小说的主题。
五、拓展思索建议阅读:鲁迅的《药》房龙的《〈宽容〉序言》这两篇文章也涉及了英雄的主题,思索他们采纳哪些途径来突现主题?五、板书特别的人物曲折的情节英雄(悲壮、悲伤)浪漫的手法[《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丹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丹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丹柯》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勇气、爱心和奉献精神的敬佩和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丹柯》的故事文本。
2.2 教学重点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寓意和象征意义。
2.3 教学难点对故事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故事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3 写作练习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引入《丹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4 写作练习4.5 总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5.2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5.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评估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故事文本提供《丹柯》的打印文本或电子文档,方便学生阅读和引用。
6.2 参考资料收集关于《丹柯》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和相关研究,供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
6.3 教学多媒体制作课件、故事插图或视频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安排将《丹柯》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用于阅读理解,第二课时用于讨论和写作。
7.2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阅读理解(30分钟),回答问题(15分钟),小组讨论(10分钟)。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10分钟),写作练习(20分钟),总结和点评(10分钟)。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对主题的思考深度,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丹柯》教案
《丹柯》教案丹柯教案丹柯是南京市鼓楼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备课认真,授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下面是一份关于《丹柯》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
本教案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活动、课文理解、课堂练习与拓展、课后作业及延伸阅读。
一、导入活动1.师生问答:教师:请问各位同学,你们喜欢读小说吗?有什么经典的小说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学生:(举手回答)...2.展示画册:教师: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篇名叫《丹柯》的短篇小说。
请你们看这些画册的图片,猜测一下这个故事可能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二、课文理解1.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读《丹柯》这篇课文。
学生:(齐声读课文)2.课文解读:教师: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一下问题。
“丹柯”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之处?它在课文中代表了什么意义?三、课堂练习与拓展1.小组讨论: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在你们看来,丹柯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你们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吗?2.角色扮演:教师:现在,我将给你们分发一些剧本,请你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丹柯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
四、课后作业及延伸阅读1.写读后感:教师:同学们,课下请你们撰写一篇《丹柯》的读后感,表达你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2.推荐阅读:教师:为了加深大家对文学故事的了解,推荐你们阅读类似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丹柯》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增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阅读和思考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丹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丹柯》,让学生领悟到忠诚、勇敢、智慧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丹柯》的故事情节,了解丹柯的出生、成长、斗争、牺牲等经历,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
2.2 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了解《丹柯》的故事情节。
(2)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领悟作品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3.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丹柯勇敢、智慧、忠诚的品质。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丹柯》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丹柯的形象。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丹柯的形象特点,交流心得体会。
4.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丹柯的品质。
4.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丹柯的作文,阐述自己对丹柯品质的理解。
5.2 作业要求(1)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2)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5.3 提交时间课后一周内提交作业。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对学生学习《丹柯》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分析、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的情况。
6.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等。
(2)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质量评估。
(3)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6.3 评价标准(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主动发言、合作良好。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丹柯》。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丹柯”、“森林”、“心照明”等。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追求理想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丹柯》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3.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丹柯》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3)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丹柯》的背景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组选取一个修辞手法,进行示例分析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自己的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丹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丹柯精神的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丹柯》是一篇描绘森林火灾中,一只勇敢的丹柯鸟为救火灾中的小动物们,不畏艰险,最终献出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
2.2 教学重点分析丹柯鸟勇敢、无私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2.3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象征手法,认识丹柯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收集有关丹柯的资料。
3.2 课堂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丹柯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丹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课文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丹柯鸟的勇敢行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丹柯精神的内涵。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丹柯精神的理解程度。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文,让学生运用丹柯精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担当挑战。
5.3 综合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丹柯的故事或相关文学作品,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丹柯精神的理解。
6.2 观看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与丹柯主题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增强对丹柯精神的感悟。
人教版选修《丹柯》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选修《丹柯》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教版选修《丹柯》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丹柯》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丹柯》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了“女儿国”里的美女丹柯和其带领的一支团队救出仙女之事。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部小说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1.了解《丹柯》的主要人物、情节和文化背景;2.学习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特色;3.掌握小说中阐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掌握阅读的技巧;2.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促进交流和思维碰撞;3.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俱乐部或者论文写作,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化水平。
三、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PPT展示相关文化背景和小说梗概,让学生对《丹柯》这部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核心阅读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通过案例分析和研讨式教学法来澄清不明白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3.文学分析环节让学生对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特色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艺术魅力。
4.道德评析环节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进行评析,让学生明白小说的思想作用和社会意义。
5.课外拓展活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俱乐部或者论文写作,让学生自主深入探究小说中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并通过写作、讲述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定期考试: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知识掌握情况;2.小组讨论品评作业:通过品评学生成果来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3.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对于学生参与和认真程度进行评价。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丹柯》教案(五篇)
《丹柯》教案(五篇)第一篇:《丹柯》教案【学习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对于丹柯的死,你有什么感想?2.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理解丹柯的英雄之举和英雄的孤独感。
【教学重难点】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5.小说结尾:在雷雨到来之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就是这样来的!这个蓝色火星有什么象征意义?【教学过程】研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1.丹柯出场前,族人们遇到了什么困境?6.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2.在路上,丹柯遭遇了哪些困境?四、主题拓展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它的意思是是“最大的痛苦”,有人说从《丹柯》中能读出高尔基的痛苦,你认为这种“最大的痛苦”指什么? 3.丹柯如何应对他遭遇的困境?.归纳一下丹柯的闪光点:五、写作尝试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从族人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请大家从以上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自己读了这篇小说的感悟。
4.英雄的结局当所有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充满了希望和快乐时,英雄丹柯死了,可他的心还在尸首旁燃烧……此时此刻,族人们是怎样对待丹柯的呢?朗读最后两段。
《丹柯》导学案《丹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2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理解丹柯的英雄之举和英雄的孤独感。
【教学重难点】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3).他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因此他的心燃烧的更厉害了……丹柯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4.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丹柯》课教案
《丹柯》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丹柯》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关注人性、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坚持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小说《丹柯》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2.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小说,感知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3.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丹柯》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散文。
4.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内容1. 教学第一课时:介绍小说《丹柯》的作者及作品背景,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感知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2. 教学第二课时:组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3. 教学第三课时: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教学第四课时:学习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5. 教学第五课时:布置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丹柯》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散文。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5课时。
2. 教学内容:第1课时:介绍小说《丹柯》的作者及作品背景,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感知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第2课时:组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第3课时: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柯》教学设计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3.28―1936.6.18)。
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
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
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等,社会底层成了他的“大学”课堂。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
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并在创作中将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生活经验同俄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
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
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
高尔基的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
后期他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
文本探究(课前预习之后由教师整理学生答案后整理呈现)你认为同学给“丹柯”设计的死法,哪一种是你不认同的?为什么?(提示:从人物、环境、情节、主题上进行考虑分析)丹柯自杀而死\丹柯抑郁而死被族人杀死被闪电和雷击中而死独自前行,寻找到光明之路后力竭而死对比阅读(作家在“丹柯”死后和“夏瑜”死后的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
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
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
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
”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
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
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
--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
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鲁迅《药》)教学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感情;2、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体会小说主题;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溯原的关系、浪漫主义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说主题的多种途径;感悟《丹柯》的多元化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扬此抑彼的写法,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主题表现的作用,体会浪漫主义笔法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前预习课前预习阅读小说。
结合小说1---16段,合理想象,为丹柯的死设计不同的方法并试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课前作业,教师收集学生答案并整理)活动2【导入】课堂教学评论名画《马拉之死》,一个小说作者的配文说明“论你的一千种死法”:“我必然不是一个好小说家。
一则我不忍陷你于水火,总要冲进故事里指点迷津。
二则,我舍不得你死,可你不死得好看,故事怎么精彩?读者怎么买账?我该兴致勃勃,袖手旁观看你垂死挣扎,但我该怎么做到?”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常常是“身不由己”的,既要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也要符合小说的故事逻辑,还要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体验。
今天,就让我们从读者变为作者,对比一下我们设计小说的能力高下。
活动3【导入】文本研读学案呈现学生预习课文时的作业情况,结合设计者意图提问:1、你认为同学给“丹柯”设计的死法,哪一种是你不认同的?为什么?(提示:从人物、环境、情节、主题上进行考虑分析)A.丹柯自杀而死\丹柯抑郁而死B.被族人杀死C.被闪电和雷击中而死D.独自前行,寻找到光明之路后力竭而死活动4【讲授】小说主题分析一、从环境入手分析主题1.自然环境特点:①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缠结在一块儿,遮盖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
然而要是太阳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
②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纠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粘泥里。
这些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夜晚人们燃起营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
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③更可怕的时候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
④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
⑤可是有一会儿在林子的上空来了大雷雨,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
林子显得非常黑,好像自从它长出来以后世界上所有过的黑夜全集中在这儿了。
⑥树林一直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声音,来响应他们的叫嚷,电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
明确: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形象。
2.社会环境(本文中由次要人物构成)特点:在丹柯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
可文章第一段却说“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如何理解?首先,它极力描写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感和压迫感。
其次,“快乐、强壮、勇敢”原指一个人乐观,身体强健,能从容面对困难。
课文既用来说明这些人曾经享有自由和梦想,并非身体孱弱或天生胆怯,平时看起来也很勇敢,同时又反衬出他们在遇到困难后的恐惧和压迫感,在关健时刻缺乏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
族人的表现:一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二是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丹柯年轻而没有经验三是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明确:作用是衬托主要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主题。
二、从人物形象、情节入手分析主题丹柯人物形象(本文中通过情节展开表现)特点:族人开始抱怨时,丹柯是快乐而安详的族人怨恨审问时,丹柯也有所埋怨、责怪族人生气诅咒时,丹柯怒火燃起。
族人兽性爆发时,丹柯心里产生了苦恼。
他坚持着把拯救族人做为自己最强烈的愿望。
在困境面前的情绪波动让我们看到丹柯终究也是族人中的一员,他也会有常人的痛苦。
他的坚持尤为可贵,只是因爱与责任他战胜了自己。
情节的曲折发展让英雄的形象逐渐高大的同时更贴近真实。
——以情节的一波三折来突现主题。
明确: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一波三折增加张力;揭示主题活动5【讲授】小说主题总结你认为课文中作者的设计可以表达什么?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
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
小结:揭示了追求光明之路的艰难(环境);歌颂了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批判了大众的自私、动摇(人物);丹柯自我牺牲的行为产生的伟大力量震慑了众人,而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则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意味(情节)。
明确小说主题的多重性。
活动6【讲授】小说主题深化《丹柯》与一般的小说有什么不同?补充资料:《出埃及记》(圣经经卷)中记载,摩西受上帝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之地。
但人们离开不久便屡发怨言,极惹人与神之厌烦,结果神罚他们在旷野漂流整整一个世代的光阴,在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后,摩西在就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去世了。
而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明确:《丹柯》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人物原型:摩西、耶稣俄罗斯于公元988年接纳基督教为国教后,该民族性格中与生俱来的宿命感与感受圣灵、获得拯救的宗教信念交融汇合,形成对牺牲自我以拯救他人的圣者的盼望。